【国家利益】美国政府应当结合世界局势处理中美关系

推文时间:2022-06-01     期数:21

《新闻周刊》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国防优先网站研究员丹尼尔·德佩特里斯(Daniel R. DePetris)发表评论,认为拜登-习近平峰会为中美关系的稳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美国总统拜登上一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对面交流,是在2015年拜登任美国副总统时。近日,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此时的中美关系可以描述为比六年前更加激烈。这次视频会晤是在一个最重要的时刻举行的,因为当前中美在网络安全、贸易到战略稳定和台湾等问题上都存在竞争。在过去的几年里,中美关系停滞不前,仅仅是在一个问题上的合作迹象都会被夸大为一个重大的突破。

作者接着分析了当下中美关系紧张的原因。中美间的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从国际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的默默无闻者转变为一个严肃的、有实力的参与者。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变得更加富有,自本世纪初以来,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2倍。过去,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没有能力有力地追求其利益。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当前有能力将这种财富转化为军事力量,维护其利益。

作者强调,中国是地球上第二大经济体,是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是亚洲内外许多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仅在去年,日本就向中国出口了20%的商品,超过美国成为东京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现在是美国外交政策讨论的中心,并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一直处于这种地位。美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国必然的崛起。拜登一贯认为,中国不仅正在追赶美国,而且如果美国政府不把国内事务处理好,中国很快就会超过美国。

作者指出,美国官员需要保持冷静,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审时度势。夸大中国对美国利益的威胁,不仅对美国政府充分管理美中关系没有任何帮助——事实上,还会使问题恶化,并降低世界两大经济强国之间建立有效双边关系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中国也不能幸免于外部冲击、经济萎靡或战略过度。北京正在继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进行大量投资,并在联合国加强其外交影响力。但是,中国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所谓的 “战狼”外交和对新冠疫情援助捐款的政治化并没有让很多人喜欢上中国。在欧洲,近三分之二的欧洲人认为北京对全球事务有消极影响。

最后,作者认为在拜登与习近平会谈时,所有这些事态发展应该给他带来一定程度的信心。中国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但它并不与不断变化的世界的现实隔绝。如果美国政府不考虑当下世界形势,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