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海洋、太空以及网络这三类公共安全的安全挑战,是国际自由秩序所面临的核心挑战。法国的印太战略和法-日之间的战略对话中都提及了上述三个维度的安全挑战。
当前的俄乌冲突大大增加了这三个维度的挑战,这既是因为此次冲突影响了亚洲地区的战略平衡,也是因为太空和网络因素在此次新型战争中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新型战争不同于我们以往看到包括阵地战、围攻战在内的传统战争。
海洋维度
中国正紧密关注俄乌冲突的局势。此次冲突中,俄罗斯在调配海上力量方面遇到了一个困难——由于土耳其对海峡的控制,位于地中海的俄罗斯巡洋舰不能返回黑海港口,俄罗斯因而无法获得海上增援。对于中国来说,北起朝鲜、南至菲律宾并延伸至马六甲海峡的第一岛链,可能会限制中国海军进出西太平洋的自由。中国船只,尤其是潜艇,只能通过三个海峡(巴士海峡、龙目海峡和棉兰老岛海峡)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一旦冲突发生,中国船只的航行自由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太空维度
日本从1998年起就将卫星用于军事观察,这从严格意义上打破了和平利用太空的禁忌。出于所谓国防安全需要,日本此后又在太空展开了其他活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成功开发了空间态势感知雷达,该雷达将于2022年部署,据称能够观察小至10厘米的碎片,包括中国的卫星,用于应对中国卫星的反打击能力。据悉,日本将于今年底公布新国家安全战略及相应国防计划指导方针,其中,太空相关问题将被列为战略核心。就自由、开放的印太框架而言,太空层面的安全也对日本十分重要。
网络空间维度
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在当代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和平时期,网络空间的进攻性行动也是基本不间断的。俄乌冲突中,双方都针对敌方的关键基础设施发起过攻击。在俄乌冲突的阴影下,利用呼吁捐款或国际团结的方式传播恶意软件的网络攻击也会波及到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就十分容易受到相关影响。当前,相关网络攻击正转向操作技术和工业控制系统,而上述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较低的复原能力导致这种威胁更加严重。此外,还出现了通过定向攻击非关键业务,从而渗透其相关联的更安全系统的现象。例如,风电场作为最近的攻击目标原本更加脆弱,同时又直接连接电力分配网络。因此,在后5G和物联网时代,我们需要随时做好准备,这对我们社会的复原能力至关重要,也是从俄乌冲突中吸取的教训。毕竟,亚洲不会幸免于网络空间的冲突,中国也将网络行动作为其破坏能力的关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