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执行主任迈克尔·富里洛夫和研究主任埃尔维·勒马修联名发表了关于中美在印太地区发展态势及美国发展的威胁根源的文章。富里洛夫和勒马修肯定了美国在印太的发展前景,并指出这一切发展的根基在于美国国内的良性运转,同时强调美国较中国存在的薄弱点在于其在该地区与他国的经贸关系,并揭露美国政治两极分化严重才是发展的威胁根源,真正的威胁并非来源中国。
首先,富里洛夫和勒马修抨击 “时与势在我们的一边”这句话是与中国发展不相吻合的评价,他们进一步通过所在研究所进行的2021年亚洲实力指数(Asian Power Index 2021)调查数据证明中美双方的相关指数差距,前者落后后者。
接着,富里洛夫和勒马修肯定了2021年美国拜登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的各项工作,也支持拜登总统提出的“外交政策的成功始于国内”的说法。此外,富里洛夫和勒马修还强调联盟外交在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全面恢复与菲律宾军队互访协议,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和美英澳三边联盟安保协定(AUKUS)等。
除了外交进展,富里洛夫和勒马修还赞赏美国拜登政府在疫情中对印度-太平洋地区捐赠疫苗措施,进而从拜登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印太领导人侧面反应这一举措的成效。
在中国方面,富里洛夫和勒马修则预测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放缓、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的问题,同时还指出虽然中国正在加紧军事实力发展,在印太无法成为像美国一样的“安全保护者“(regional security guarantor)。
再者,富里洛夫和勒马修表明美国注意其在亚洲地位下滑的趋势,源于中国在亚太地区与其他国家积极开展经贸合作,同时还提出美国弥补该薄弱点的紧迫性,这是由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中国也是其中的缔约国。
富里洛夫和勒马修还回顾了奥巴马政府为应对这一弱点所做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努力,同时预测随着美国在TPP的退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不会达到之前所预期的区域贸易体系的目标,并且意识到美国政府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高涨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富里洛夫和勒马修否认美国真正威胁源于中国,而是源于国内政治两极分化严重,亟需保持美国民主制度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