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兰德公司发布题为《美国能否在中国的“后院”发动进攻?》的报告。报告指出,拜登政府进入了执政的第二年,但它对印太地区和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的关注仍然不平衡。到目前为止,有两个小而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国家几乎被忽视——柬埔寨和老挝。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误判。如果美国要在柬埔寨和老挝取得进展,它将把战略竞争带入中国的“后院”,这有助于打破一种长久的说法,即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只是在印太地区做出反应并采取防御措施。加深美国与柬埔寨和老挝的接触,例如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或加强美国进入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Ream Naval Base)的渠道,也可能扭转似乎已定的局面,即中国将主导甚至征服东南亚。与柬埔寨和老挝的合作还可以加强与邻国泰国和美国战略伙伴越南的关系,这两个国家都对中国感到担忧,包括沿湄公河修建大坝一事。
但目前为止,拜登政府与柬埔寨的互动一直效率低下,而老挝则完全脱离其关注点。原因在于,这两个国家都不是民主国家,而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视共同价值观优先于共同利益。政府的优先事项之一(民主、自由和人权)是否会破坏另一个优先事项(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呢?报告认为,二者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有一个积极的范本表明拜登政府可以把目光投向国家利益,同时不完全放弃价值观。去年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访问半专制的新加坡和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访问日渐缺乏自由的印度时,两人都淡化了关于民主价值观的言论。拜登政府可以向柬埔寨和老挝强调良好治理和反腐的重要性——这是价值观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强调民主状态。
值得称道的是,拜登政府并没有完全忽视柬埔寨,去年派出两名国务院高级官员出访。去年6月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访问金边时,她讨论了美国自1991年以来向柬埔寨提供的30亿美元经济发展援助,还讨论了健康和教育伙伴关系、湄公河问题以及美国帮助清除越南战争中未爆炸的炸弹。
但这些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被消极因素所掩盖。谢尔曼批评了金边的人权和治理记录,她还提到了中国在云壤建立海军基地的计划——柬埔寨首相洪森(Hun Sen)一直否认这一计划——并敦促洪森政府抑制中国在柬埔寨的影响力。由于谢尔曼强调了价值观的重要性,这次访问可能将柬埔寨进一步推向了中国的怀抱。美国国务院顾问德雷克·切莱特(Derek Chollet)去年12月访问柬埔寨时提出了同样的话题。华盛顿当时刚刚对两名柬埔寨高级军事领导人实施制裁,指控他们涉嫌腐败。切莱特离开后,华盛顿发布了武器禁运,并禁止柬埔寨购买军民两用技术。对比美柬互动与中柬互动,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柬埔寨更喜欢与中国打交道。正如两个国家的外交声明表述的那样,它们的“兄弟情谊”仍然是“铁定的”,两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柬埔寨是中国的坚定盟友,自COVID-19以来,洪森是唯一一位访问中国的外国领导人。
老挝更是一个盲点,拜登政府尚未派出任何高级官员。但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建设急需的基础设施,并向老挝经济中有望实现最大增长的部门进行投资。中老的客运和货运铁路线于上月完工。
显然,中国占据巨大的优势,首先是其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和邻国的优势。但这些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拜登政府可以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韩国等民主伙伴合作,共同推进柬埔寨和老挝的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直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但华盛顿应首先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并积极寻求建立友好、富有成效的关系。任何制裁和其他惩罚性措施都会适得其反。拜登政府可以坚持其对价值观的关注,但不能通过说教和喋喋不休,而要通过重新构建和重新包装自己的言语。
无论哪种方式,无疑都会有让华盛顿畏缩的时刻,但加强与柬埔寨和老挝的接触最终只会对美中竞争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