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戈里·D·维舍(Gregory D. Wischer)和其同事Shubham Dwivedi在《国家利益》发表了《不要对所有半导体一视同仁》(Not All Semiconductors Are Created Equal)一文。他们表示,美国虽然是半导体研发设计强国,但是过度依赖国外的芯片制造供应,这将会危及国家安全。他们建议,美国要将重心放在逻辑芯片制造商,保证逻辑芯片的稳定供应。
维舍和其同事强调,在21世纪,半导体的供应链关乎民用、军用利益和美国的国家安全,但美国的芯片依赖国外的原材料供应、组装、测试和包装。虽然美国白宫通过《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致力于支持本土半导体开发和制造,然而在他们看来,这一切仍然未解决芯片供应链的问题,且中美战略竞争和台湾“军事冲突”等因素可能会危急美国芯片的供应安全。
维舍和其同事表示,逻辑芯片有多种用途,不仅支撑着美国的国防部、能源部门及情报部门,而且也支撑着通讯设备、互联网和高科技电子设备,关乎美国国家利益。而逻辑芯片的供应92%来自中国台湾, 8%来自韩国。为了进一步说明逻辑芯片供应的对外依赖性,他们谈到,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和韩国三星是世界唯独制造芯片的工厂,而美国在芯片生产工具极紫外线光刻机上则完全依赖荷兰的阿斯麦公司(ASML)。
维舍和其同事对芯片供应对外依赖性强的危害进行了原因分析,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其一,自然灾害。对于日本、台湾、韩国这样的芯片制造商而言,如果出现极端自然灾害,地震或者干旱天气,水资源和发电供应不足,影响芯片制造。其二,贸易争端。由于贸易争端,如日本限制向韩国出口芯片关键原材料——氟化氢、氟化聚酰亚胺和光刻胶,或是美国限制对华出口芯片成品,中国为此限制芯片组装、测试、包装出口服务,都会影响芯片供应链的弹性。其三,军事冲突。如果中国为了收复台湾而发动战争,那么台湾的芯片制造产业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严重影响芯片的组装和下游依赖芯片的商品供应。
除了美国在芯片供应链上做出的努力,作者还指出,中国在“十四五计划”中追求发展自给自足、安全可控的芯片供应,而中国台湾也追求巩固芯片供应链地位,对于韩国而言,韩国政府也为其芯片制造厂提供补贴支持。
对于美国而言,美国国会和白宫尝试通过刺激芯片创造和工厂解决芯片危机,并颁布一系列法案,如《芯片法案》、《促进美国制造的半导体(FABS)法案》等。但是其不能为半导体提供相应的补贴,或者未给予逻辑芯片供应链特定的补贴帮助。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在半导体供应链问题商做出努力,但是相应的法案还未能制定具体的芯片补贴分配细则。
维舍和其同事建议,随着中美之间竞争升级,希望美国侧重考虑逻辑芯片供应链的强化问题,而不是专注于对其他芯片创新和制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