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为什么美国会惧怕中国崛起?

推文时间:2022-08-30     期数:41

保罗·希尔(Paul Heer)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为什么美国会惧怕中国崛起》(Why Americans Fear China’s Rise)一文,他揭示了美国国内自身脆弱性与中国威胁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所隐含的现实背景与影响。

对于美国在世界地位下滑之论断,希尔表示,美国无外乎在以下两种反应中徘徊,其一是否认美国地位下滑,其二是在接受的同时决心重建美国霸主地位。但希尔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让美国的国内恢复秩序。事实上,美国采纳了前者的反应,并有意识地将衰落的原因转嫁给崛起的中国,从而制造零和博弈局面,这在拜登政府的执政策略上有所体现。

关于竞争与合作,美国政府过度渲染中国威胁论,而极少提及中美合作现状,这样的倾向说明拜登政府不愿在和中国的合作当中体现出温和或者软弱的一面,且将中国描述成“坏人”角色以表示对中美合作的“憎恶”,尽管中美合作是必要的。这也足以表明现阶段美国政府在对华“接触”政策上持不欢迎态度,因为历史验证了美国对华政治自由化的设想不切实际。“接触”政策实际名存实亡。

拜登对华战略的另一方面表现出美国国内的不安全状态,欲从“实力出发与中国对话”的想法恰恰体现了美国政府领导缺乏自信。虽然美国在许多方面仍然超越中国,但是这样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因此“从实力出发”的声明只会引起全世界的怀疑。

所谓两国关系设立“护栏”(guardrails)以防中美发生冲突,是美国人单方面提出的护栏,以这样的比喻来掩饰自身想要重塑领导力的愿景,并不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反而给中美发展添阻。 

再者,美国反复强调“在中美关系上占上风”的论断只会凸显美国在世界地位的削弱程度。希尔强调,美国将一切的罪过归咎于中国的“强迫外交”,“掠夺性贸易”及“专制”,这不无道理。然而,还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两国的相互指责。

在希尔看来,与其关注中国在台湾问题上言辞的愈加激烈,美国政府更多关注中国对于台湾的军事“侵略”。同时,美国为了应对国内的压力和中国更加强硬的态度,不断调整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个中国”原则。因此,为了不制造出受中国威胁而导致美国对台援助有所收敛的怀疑,美国政府将关注点聚焦于中国对台的“侵略”问题上。  

美国国内的脆弱性还反映出中美竞争中的意识形态——专制与民主的较量。尽管拜登政府在2021年举行了所谓的“世界领导人民主峰会”,但是也遭到了中国的回击,即美国所谓的民主正面临危机且出现严重倒退。因此,美国国内的政局动荡加剧了对中国威胁论的宣传和凸显美国自身的脆弱性。

世界各国有目共睹。虽然拜登政府极力强调盟国的团结以形成应对中国的战略性局面,但盟国更关注中美竞争中的深层原因,而不是关注中国追逐“霸主地位”的原因。当美国极力宣传中国威胁论,不承认美国地位下滑之时,反而会引起美国的盟国和伙伴不适,并认为美国无法在中美较量中形成支配地位。 

 

3月21日报道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why-americans-fear-china%E2%80%99s-rise-200945

2.【外交事务】下一个中俄分裂?北京最终会后悔支持莫斯科

作者指出,中俄关系决定着世界是否能避免大国战争。俄乌冲突证明,现在一个激烈竞争和威胁的时期——当前国际局势比冷战稳定得多,但风险也比冷战结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大得多。如果中国继续支持普京政权试图用武力征服邻国,世界很可能会在某个时候陷入俄罗斯和欧洲在美国支持下的对抗中。如果中国控制普京或完全放弃与他的联盟,大国之间可能恢复更稳定的竞争。正如许多观察家,包括一些中国的观察家,所指出的那样,这可能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和他人做好事的时刻。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未能抓住这个机会阻止战争。在入侵前夕,中国人指责美国“加剧紧张局势,制造恐慌,甚至大肆宣传战争的可能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补充说:“俄罗斯方面曾多次表示,它不打算发动战争。”几个小时后,当俄罗斯入侵时,中国袖手旁观,什么也没做,只是呼吁高尚的不干预观念,并指责美国及其欧洲合作伙伴对俄罗斯的行为负责。乌克兰人和其他东欧人难以置信地听着中国领导人继续谈论“俄罗斯对安全问题的合理关切”和他们国家局势的“历史复杂性”。随着俄罗斯导弹袭击基辅、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导致近1000万平民逃离家园,中国指责“美国领导的北约”“将俄乌紧张局势推到了临界点”。

作者认为,中国出于自身利益对于俄罗斯的战争表示“支持”。尽管俄罗斯违反了中国长期坚持的大多数国际关系原则,但北京仍然支持其合作伙伴,希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俄罗斯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习近平似乎也认为,从长远来看,普京的军事问题将有利于中国。他们将创造一个越来越依赖中国的俄罗斯,西方的制裁也是如此。北京很少说话,指责西方,期望自己取得积极成果。

对此,作者进一步指出,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存在着很多问题。今天的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经济非常不同,同时存在着深刻的文化差异。考虑到中国与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两国合作在未来可能面临解体的风险。但是由于中俄关系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两国的国内动态以及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美国所能做或说的任何事情。美国的最佳策略是观察和等待,但一旦出现,就准备好探索中俄合作的裂缝。西方将惩罚俄罗斯的侵略战争,并将继续与中国竞争,同时寻求与中国的常识性安排,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作为一项长期战略,这可能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西方现在该怎么办?作者认为,美国应该像欧洲现在开始做的那样,更好地武装自己。它应该支持乌克兰的抵抗,它应该给普京政权施加最大的压力,而不应该让他的部队参与战斗。在与中国官员沟通时,它应该强调,西方决策者认为他们至少要对普京的不当行为承担部分责任。

与此同时,对原则的呼吁对北京没有帮助。美国应当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同时向中国展示其与普京的密切联系如何反对稳定中美或中欧关系,这是美国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拯救乌克兰免受进一步破坏可能还不够。但它可能会让至少一些中国决策者相信,普京和他们自己的利益并不像双方现在似乎认为的那样容易兼容,从而降低大国战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