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事务、军事安全专题记者塞巴斯蒂安·罗布林(Sebastien Roblin)发表评论认为,2021年中国核力量的大幅度扩张激发了人们对中国核力量的猜测和焦虑。
作者指出,中国和扩张速度正在加快。2021年末美国国防部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和安全发展》和马特·科尔达和汉斯·克里斯滕森在《原子科学家公报》中《2021年中国核力量》对中国的核理论和能力进行了调查。国防部的报告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扩张速度加快,可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27年之前拥有多达700枚可交付的核弹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打算在2030年之前拥有至少1000枚弹头,超过国防部在2020年预测的速度和规模。”同时《公报》列举了中国可能在寻求扩大其核力量的多种原因,包括“保护针对第一次打击的报复能力”,“克服对手导弹防御系统的潜在影响”,以及“在移动导弹和发射井导弹之间更好地平衡洲际弹道导弹(ICBM)力量”。此外,中国希望提高其“核准备和整体核打击能力,以应对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核武库的改进;并加强国家威望感”
作者强调,与美国一样,中国已经签署但没有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进一步声称遵守该条约。然而,在中国罗布泊核试验场观察到的高层活动表明正在进行“零当量”试验。
这引发了对中国的“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的怀疑,因为这种承诺当然可以被投机取巧地打破。对此,作者认为尽管目前中国的核力量在扩大,但“不首先使用”仍然指导着中国核力量的训练和组织方式:导弹和弹头分开储存,使得在短时间内(或意外)大规模发射核武器变得困难。
最后,作者总结,中国的核力量似乎将在未来十年内大大扩展。数量和质量上的增长反过来又会扩大中国在使用核威慑方面的选择,但不是每一种核威慑政策的选择都会在理论上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