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全球主义正在削弱全球化吗?

推文时间:2023-02-08     期数:84

学者杰里·哈尔(Jerry Haar)和里卡多·恩斯特(Ricardo Ernst)在《国家利益》上发表题为《全球主义正在削弱全球化吗?》(Is Globalism Undermining Globalization?)的文章。该文指出全球主义与全球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尽管近年来的局势发展并不符合全球主义的预期,但总体而言,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文章称,近来许多理性人士错误地指出全球化正走向衰亡,这是混淆了“全球主义”和“全球化”两个概念所导致的。全球主义的低谷引发了他们的悲观情绪,并进一步导致了对于全球化走势的误判。

文章称,“全球主义”是一种认为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应该能够不受限制地跨境流动,国家应该制定贸易协定以促进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意识形态;而“全球化”是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跨境流动的实际过程。前者是一种静态的理念,而后者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

文章称,关于全球化的探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现象,故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有起伏是正常现象。尽管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份额从2017年的22%降到了去年的17%,但其自韩国、越南和墨西哥的进口正急剧增加,而中国的商品也在南美洲抢占了越来越多的份额。

其二,“集中性”也是全球化的一个关键特点。举例来说,美国几乎所有的半挂式卡车和轻型货车都从墨西哥集中进口,而墨西哥几乎所有的玉米、丙烷和精炼石油产品都从美国集中进口。这种集中进口的方式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加深了国家对特定出口国的依赖,在诸如俄乌冲突引发制裁这样的特殊背景下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

其三,国内产能和内需也是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生产于国内并同时供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商品,随着供应商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增长,许多拥有庞大国内市场的供应商可能会将更多的产品投入国内市场,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这同样造成了全球化正在衰退的错觉。

文章称,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国际贸易额始终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22年全球贸易额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2万亿美元。尽管全球通胀持续蔓延,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新冠大流行的影响依然存在,俄乌冲突也不断地产生负面影响,但全球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商业互联性将继续有增无减。无论一个人对全球化持何种观点,都必须要承认:全球主义可能有争议,但全球化确实已经发展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