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克什米尔问题:中国支持巴基斯坦,俄罗斯支持印度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两大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对克什米尔问题持有不同态度。中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克什米尔问题进行非正式磋商,但印度的传统伙伴——俄罗斯正试图阻止安…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两大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对克什米尔问题持有不同态度。中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克什米尔问题进行非正式磋商,但印度的传统伙伴——俄罗斯正试图阻止安理会就该问题进行任何讨论。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巴基斯坦的唯一支持者——中国

巴基斯坦政府正在加紧开展外交活动,其总理伊姆兰·汗也向包括大部分伊斯兰国家的世界多国领导人致电。但到目前为止,巴基斯坦未能让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发表任何针…

巴基斯坦政府正在加紧开展外交活动,其总理伊姆兰·汗也向包括大部分伊斯兰国家的世界多国领导人致电。但到目前为止,巴基斯坦未能让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发表任何针对印度撤销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负面言论。自2014年首次执政以来,印度总理莫迪投入了大量精力来发展和巩固印度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与海湾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而如今这些努力获得了回报。就连伊斯兰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支持印度,称印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举动属于印度内政问题。

【边海研究】史春林:1900年以来马汉海权论在中国的译介述评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美称中国推崇马汉海权论,觊觎美军海洋霸权资料来源:新浪网本文作者史春林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美称中国推崇马汉海权论,觊觎美军海洋霸权

资料来源:新浪网

本文作者

史春林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安全保障国际合作机制研究”(16BGJ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参与海上搜救国际合作研究”(15YJAGJW003)的阶段性成果。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3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官网链接。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在1890年出版了第一部关于海权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首次正式提出“海权”(sea power)这一概念。马汉的海权论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以“海军《圣经》”之誉跻身影响人类进程的16部经典之列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出版后就立即在有关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到1895年该书就在美国连续出版了10版。从翻译来看,该书的俄语译本在1895年出版,德语和日语译本都在1896年出版,法语和西班牙语译本分别在1899年和1900年出版。中国对马汉海权论的译介,则始于1900年。

一、晚清时期马汉海权论在中国的译介

(一)晚清时期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背景
晚清时期,面对西方列强不断从海上入侵,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兴船政以扩海军”,特别是在洋务运动中建立了庞大的北洋舰队,但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却灰飞烟灭。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采取各种手段纷纷强租优良的港湾。面对严重危机,清政府开始重建海军。清政府先后从国外购进各类舰艇20余艘,特别是1909-1910年又两次派载洵与萨镇冰等率团前往欧美及日本等国家考察海军建设情况。另外,戊戌变法时期及之后,西方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论著在中国被大量翻译和传播,中国赴欧美和日本的留学生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正在这些国家盛行的马汉海权论便引起了中国一些有识之士的注意,随之开启了译介海权论的工作。


(二)晚清时期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表现
1900年3-4月,由日本乙未会主办并在上海出版发行的《亚东时报》中文月刊开始连载由日本人剑潭钓徒节译的《海上权力要素论》,译文原作者署名为“北美海军参将马鸿”,即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第一章,它集中体现了海权论的核心观点。1910年,中国留日海军学生在东京创办的《海军》杂志刊载了中国人齐熙从日文版转译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第一章,改题名为《海上权力之要素》。1909年,清政府海军处三等参谋兼军制司驾驶科科长吴振南完整翻译了马汉在1908年出版的《海军行政管理与战争:一些总原则及其它短文》,当时译称为《海军政艺通论》。


(三)对晚清时期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评价
第一,马汉特别强调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这正是晚清有识之士最感兴趣的地方,他们对此高度认同并予以发挥。第二,马汉认为海权既包括对海洋的军事控制,又包括对商业和航运业的控制。第三,马汉认为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是影响海权盛衰的主要因素,当时的有识之士对这六点都非常赞同。总之,晚清时期,通过对马汉海权论的译介与引进,中国思想界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起了经略海洋的观念,并“提出了通过重振中国海军确立和维护中国海权的思想主张,深刻影响了中国海洋观念和海洋意识的转型,而且对清末的海防实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久,随着清政府的垮台,海军重建工程夭折,马汉的海权论并未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检验。

二、民国时期马汉海权论在中国的译介

(一)民国时期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生在民国时期。从国际上看,当时围绕海权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且争夺中心正逐渐转向太平洋。从国内来看,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不久,海军便卷入到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阀混战之中,海军建设长期滞后。民国时期,涌现出海军协会等一批学术团体和专门期刊杂志。1912年8月,《海军杂志》在北京创刊,这是中国海军学术界在国内创办的第一本海军杂志。这一时期,海军学术队伍也不断壮大且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此外,民国时期,一批有着强烈济世情怀的知识分子在《东方杂志》《申报》《字林西报》《清华学报》《三民导报》《京报》《大公报》《中山日报》等报刊上也发表了大量探讨中国海权建设问题的文章。


(二)民国时期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表现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是民国时期译介马汉海权论的重点。《海军期刊》从1928年第1卷第6期开始,连续8次刊登了唐宝镐翻译的《海上权力之要素》,第一次完整地把《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核心部分即第一章翻译过来。另外,《海军整建》在1940年第1卷第6-8期又刊登了淳于质彬翻译的《海上权力之要素》。在此基础上,《海军整建》还从第1卷第11期开始连续刊登了由蔡临冰翻译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其他部分。在对《海军战略》的翻译方面,蔡鸿幹主编的《海军建设月刊》在1941年第2卷刊登了由海军部编译处工作人员、《海军建设月刊》编委王师复翻译的《海军战略》一书的第一章“绪论”,题为《海军战略论》。


(三)对民国时期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评价
第一,对马汉关于海权与国家盛衰关系的解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二,对马汉关于海权构成要素的分析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第三,对马汉关于海上贸易与海军发展关系的阐述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第四,对马汉关于影响海权主客观因素的看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其五,对马汉关于争夺制海权的观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总之,上述对马汉海权论的解读及运用海权论对国内外海权发展态势的分析,“对提高民众的海权意识,引起民众对海军建设的关注、唤起民众同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肆意践踏中国海权的罪行进行坚决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不过,由于民国时期国内政局动荡,对马汉海权论的译介也受到较大干扰,中国学者有关中国海权建设的意见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三、改革开放以来马汉海权论在中国的译介

(一)改革开放以来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背景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对海洋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日益突出,来自海上的战略压力和非传统海上安全威胁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大,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来保卫海上通道和海外利益,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为此,我们更需要从马汉海权论中汲取理论养分,为中国的海洋战略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掀起了一个译介马汉海权论的高潮。


(二)改革开放以来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表现
首先,对马汉海权论主要代表作进行完整翻译。第一,对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完整翻译。第二,对马汉《海军战略》的完整翻译。第三,对马汉《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的完整翻译。第四,对马汉《纳尔逊的生命:大不列颠海权的体现》的完整翻译。其次,对马汉海权论主要代表作进行节选摘译后以合编本形式出版。早在1997年,箫伟中等人就选译了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等4部重要著作,以《海权论》为名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此后,一兵等人也都节选摘译了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等论著,以合编本的形式出版。


(三)对改革开放以来译介马汉海权论的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有关马汉海权论述的译著不仅数量较多,而且翻译质量较高。例如,范祥涛在翻译《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一书时,对于那些军事、地理等方面的专业术语更是谨慎查考,以使译名做到准确统一。另外,范祥涛还针对原书中几处较为明显的印刷错误经推敲确认后进行了更正,并对书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专业术语等在进行考查后做出必要的页下注释,还在书后附上索引,以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四、今后译介马汉海权论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扩大马汉有关海权论著的翻译范围。目前国内对马汉其他有关海权的论著还缺少译介,因此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译介。其一,是对马汉自传的翻译。其二,是对马汉论文及论文集的翻译。其三,是对马汉书信的翻译。


第二,提高对马汉有关海权论著的翻译的质量。现在从事翻译的英语专家大都不懂专业知识,因而造成过分拘泥于原文的翻译腔问题。相关领域的专家可携手合作,建立翻译共同体。


第三,正确处理对马汉有关海权论著的译介与研究和运用的关系。首先,正确处理译介与普及的关系。其次,正确处理译介与研究的关系。最后,正确处理译介与运用的关系。

END

编辑 | 杨松霖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与中国的大国关系

想要理解在莫迪总理第一任期内的中印关系,就必须将双边关系置于快速变化的亚洲政治格局这一框架之内。在过去的20年里,所谓“亚洲世纪”的最大特点是中国的崛起以及印度的…

想要理解在莫迪总理第一任期内的中印关系,就必须将双边关系置于快速变化的亚洲政治格局这一框架之内。在过去的20年里,所谓“亚洲世纪”的最大特点是中国的崛起以及印度的经济增长。中印两个亚洲大国在金砖国家组织、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多个国际机制中展开合作。尽管边界问题仍然是两国的一个摩擦点,但中印就贸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国际舞台上也展现着明显相似的立场。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印双边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在“亚洲世纪”的朋友情谊之间摇摆不定,在印太地区的较量和争执之间进退两难。印度政府面临着复杂的任务,它既要把握住“亚洲世纪”的机遇,又要在印太地区的博弈之中寻找对策。印度必须承认:尽管中国可能给印度的政治和安全领域带来巨大压力,但中国也是印度关键领域的最大投资者,中国将会推动印度的经济增长。印度利用中国的投资来推动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它也必须为亚洲和世界开创一种以民主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以及以国际规则和制度为基础的安全主张。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中国称“拉达克中央直辖区”不可接受,引发印度强烈反应

周二,中国表示印度宣布成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的决定是“不可接受的”。同时也呼吁印度应避免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采取可能加剧该地区紧张局势的“单边行动”。印度外交部迅…

周二,中国表示印度宣布成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的决定是“不可接受的”。同时也呼吁印度应避免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采取可能加剧该地区紧张局势的“单边行动”。印度外交部迅速做出回应,驳斥了中国的批评,并表示在拉达克建立一个新联邦领土的提议属于印度国内事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拉维什·库马尔说:“印度不对他国内政发表评论,希望其他国家也遵照同样的原则。”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印度海军司令:印度需要对中国在印度洋的力量增长做出反应

周四印度海军上将卡拉姆比尔·辛格(Karambir Singh)表示,印度军方需要对中国快速扩张的军事力量做出反应,尤其是在印度洋地区日益增长的海军力量。此前,中国政府发表了…

周四印度海军上将卡拉姆比尔·辛格(Karambir Singh)表示,印度军方需要对中国快速扩张的军事力量做出反应,尤其是在印度洋地区日益增长的海军力量。此前,中国政府发表了《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在白皮书中猛烈抨击美国及其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举措,却仅仅是顺便提到了印度,强调中方正努力促进印中边境的安全与稳定。”考虑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非洲之角的吉布提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基地,又拥有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Karachi)的海军周转设施,印度无法忽视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的步伐。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崛起的印度在中国外交政策中地位上升

罗照辉刚刚卸任中国驻印度大使,返回中国。在过去的三年里,罗照辉一直是印度最重要合作伙伴国家——中国的代表之一。与之前所有的驻印大使不同,他并没有转任到另一个中国…

罗照辉刚刚卸任中国驻印度大使,返回中国。在过去的三年里,罗照辉一直是印度最重要合作伙伴国家——中国的代表之一。与之前所有的驻印大使不同,他并没有转任到另一个中国驻外大使馆,而是成为了中国外交部负责亚洲事务的副部长。这是中国首次任命具有南亚而非东亚(通常是日本)履历的高级外交官担任此要职。这一任命表明印度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都将“周边外交”视为首要任务,并在其著名的外交框架中体现出(“全方位外交格局”):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崛起中的印度符合了上述外交框架中的多个特质。在与中国关系的新常态下,印度明显可以感受到自己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上升。随着莫迪就任新一届印度总理,“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期以及中印建交即将迎来70周年,印度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提升可能使两国关系更加符合正常的发展轨道。

【作者:Hao Nan,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实习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


7月18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rising-india-rise-china-diplomacy-53140/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在“月船二号”发射之后,印度将如何赶上中国?

印度即将于7月22日发射“月船2号”(Chandrayaan-2)月球探测器,这是印度太空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太空竞赛早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已经结束,但中国的…

印度即将于7月22日发射“月船2号”(Chandrayaan-2)月球探测器,这是印度太空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太空竞赛早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已经结束,但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新的太空竞赛。中国渴望像美国和俄罗斯那样在太空领域取得成就,但其在太空的一些活动也引起了有关国家在安全方面的担忧。中国在太空领域不可否认的成就使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印度太空计划的开展,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印度需要跟上中国的步伐。实际上,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与印度之间的竞争在过去的十年中愈演愈烈。中国确实在竞争中遥遥领先,但印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譬如成为了第一个执行火星计划的亚洲大国。目前,两国都没有考虑像美国一样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但这似乎是它们的下一个目标,中印之间的竞争仍将继续下去。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7月2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how-india-is-catching-up-with-china-with-the-launch-of-chandrayaan-2-53252/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在苏杰生访问中国之前,中方正努力弥合中印分歧

印度外长苏杰生预计将于8月中旬访问中国,并为10月11日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之间的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做准备。在此之前,中国新任驻印度大使孙卫东表示,双方应当减少分歧,加…

印度外长苏杰生预计将于8月中旬访问中国,并为10月11日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之间的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做准备。在此之前,中国新任驻印度大使孙卫东表示,双方应当减少分歧,加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合作。他在接受印度驻北京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说,两国应确保双边关系不被任何个别问题所影响。他还说,“我们要超越管控模式,积极主动地塑造良好的中印关系。中印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我们要聚焦合作,做大合作蛋糕,缩小问题清单,不因‘一时一事’干扰双边关系的发展。”在呼吁深化两国务实合作和加强战略协作时,孙说,“我们都面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尽管在武汉非正式会晤之后,中印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双方也有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中印边界问题、印度对两国之间58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担忧以及美国对中国华为公司参与印度5G试验计划的反对。孙指出,中印有30多个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济、防务和人文交流等领域。中国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两国上一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955亿美元。而中印边界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双方要共同努力管控好分歧,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孙还提到,两国要在“中印+”的机制下加强合作,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7月2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ahead-of-jaishankar-s-visit-beijing-reaches-out-to-bridge-differences/story-9Vjeww0uxMpSAPrwrUYDHN.html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与中国:“二轨外交”的实践

印度与中国利用“二轨外交”(“二轨外交”是从外交行为实践主体的角度对外交进行的分类,是一种特殊的非官方外交)开展对话的时间并不是很长。2005年4月,印度世界事务委员…

印度与中国利用“二轨外交”(“二轨外交”是从外交行为实践主体的角度对外交进行的分类,是一种特殊的非官方外交)开展对话的时间并不是很长。2005年4月,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ICWA)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CPIFA)签署了寻求双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开展“二轨外交”奠定了基础。然而,双方直到2013年11月才进行了第一次有组织的对话。2014年莫迪总理访华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印度外交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开启了两国间智库的一系列对话。2018年4月,印度总理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举行战略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促进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达成共识,而智库间交流则被认为是实现这一共识的重要环节。

近期,在两国主要智库的推动下,中印两国进行频繁对话,以促进两国间的全面交流和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这些对话有助于弥合两国之间的信任缺失,进一步确保了中国和印度在双边贸易和区域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取得明显的成果。尽管中印两国间的“二轨外交”起步较晚,但这一模式在促进未来双边关系的稳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发挥这一潜力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机制,拓宽沟通渠道,丰富对话议题,提高“二轨外交”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

【作者:Sanjana Gogna,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助理研究员,主要关注南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Win Lu,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实习研究员。


7月17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india-china-treading-track-ii-53094/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中国和印度尊重双边边界和平协议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在人民院表示,印度和中国尊重双边协议,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该声明是为了缓解反对派对中国军队进入印度领土事件的忧虑。他说,两国…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在人民院表示,印度和中国尊重双边协议,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该声明是为了缓解反对派对中国军队进入印度领土事件的忧虑。他说,两国都建立了控制侵犯和越界事件的机制。辛格就中印边境局势发表声明说,自2017年中印两国军队进行长达数月的对峙之后,洞朗地区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

在辛格发表声明之前,印度国大党主席乔杜里就中国军队进入拉达克的“碟木绰克地区”(Demchok)问题发表意见。他说,中国经常越界进入印度,其外交手段也是“咄咄逼人”。


7月17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china-respecting-bilateral-pacts-for-peace-at-border/articleshow/70258669.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中国:印度没有被排除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之外

中方表示,印度并没有被排除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之外。7月10日至11日,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在北京就阿富汗和平进程进行了第三次磋商,随后三国还邀请了巴基斯坦参加四方会谈…

中方表示,印度并没有被排除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之外。7月10日至11日,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在北京就阿富汗和平进程进行了第三次磋商,随后三国还邀请了巴基斯坦参加四方会谈。周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向记者介绍会议情况时说,“我们就当前阿富汗局势以及我们为恢复和平与安全所做的努力达成了共识,交换了意见。”当被问及为何印度没有受邀参加此次会议,他表示,在阿富汗问题上,“中方与包括印度在内的各方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协作”。


7月15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not-excluded-from-peace-process-in-afghanistan-china/articleshow/70230219.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印度陆军总长:中国士兵进入“碟木绰克地区”非入侵行为

印度陆军总长比平·拉瓦特(Bipin Rawat)在卡吉尔战争(Kargil War)2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对记者说,7月6日中国平民由中国士兵“陪同”,进入“碟木绰克地区”反对达赖喇嘛举行的…

印度陆军总长比平·拉瓦特(Bipin Rawat)在卡吉尔战争(Kargil War)2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对记者说,7月6日中国平民由中国士兵“陪同”,进入“碟木绰克地区”反对达赖喇嘛举行的庆生活动。他接着表示,“每当中国平民靠近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中国人民解放军都会陪同。”拉瓦特强调,士兵陪同双方平民靠近两国边境地区是惯例。当被特别问及这件事时,他说:“我们不允许平民在没有受到监视的情况下靠近实控线地区。中印双方将继续监测(此类行动)。”他补充道:“没有人闯入。我们需要取缔这种关于入侵的说法。我们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印中边界线有很长一段尚未划定,若两国都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主权要求,必将导致争端。双方对边界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巡逻人员有时也会面对面地进行巡逻。”


7月13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not-intrusion-says-army-chief-on-chinese-soldiers-entering-ladakh-s-demchok/story-grNQNkeNcxmmPmMEwIOOWN.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印度欲耗资22亿美元购买军舰以应对中国的挑战

随着对印度洋地区海上边界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印度政府计划为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购买军舰和支援船只。印度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莫迪政府已向7家造船厂下发了建造6艘导弹…

随着对印度洋地区海上边界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印度政府计划为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购买军舰和支援船只。印度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莫迪政府已向7家造船厂下发了建造6艘导弹战舰以及其他小型支援船的需求方案说明书,船只总价预计为1500亿卢比(合22亿美元)。此次招标的船舰包括8艘快速巡逻艇、12艘气垫船和8艘导弹兼弹药驳船。

此次招标是莫迪军事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印度在海上面临着中国的威胁。中国政府曾以保障油轮安全为由派遣军舰前往印度洋地区。

 

7月2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seeks-to-buy-2-2-billion-warships-to-meet-china-challenge/articleshow/70034247.cms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莫迪需要更加关注来自中国的挑战

在第二个任期里,莫迪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为实现国家利益而给印度带来的挑战。尽管处理周边关系和打击恐怖主义仍然至关重要,但印度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的严峻战略挑战。在中…

在第二个任期里,莫迪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为实现国家利益而给印度带来的挑战。尽管处理周边关系和打击恐怖主义仍然至关重要,但印度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的严峻战略挑战。在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对印度的拉拢似乎使印度忘乎所以。在2018年武汉非正式会晤之后,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似乎没有较大变化。莫迪正在筹备今年晚些时候在瓦拉纳西举办的新一届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到目前为止,苏杰生出任印度外交部长似乎对印度的对华政策影响不大。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力量格局,印度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制定外交政策时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国家安全问题。印度政府必须认识到,中印之间几乎不存在长久的共同利益,即使是为了短期利益而与中国合作也会带来相当大的风险。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空间政策倡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6月21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india-must-keep-its-eye-on-the-china-challenge-in-modis-second-term-52231/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中国:核供应国集团会议上不会讨论印度加入该集团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为期两天的核供应国集团会议上,将不会在“达成具体计划之前”讨论印度加入该集团的问题。只有在集团…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为期两天的核供应国集团会议上,将不会在“达成具体计划之前”讨论印度加入该集团的问题。只有在集团成员国就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缔约方国家的加入问题达成共识后,各国才会讨论印度的加入问题。

中国外交部没有透露核供应国集团48个成员国将于何时达成共识。自2016年以来,中国一直以印度不是NPT缔约国为由“阻止”印度加入该集团。

 

6月2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india-s-entry-to-nuclear-suppliers-group-not-discussed-at-meeting-china/story-y6fqL67trY7mXEjsWaq0IL.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时报】印度人民党议员建议中国学者研究印度政治家著作

印度人民党议员塔伦•维杰(Tarun Vijay)建议中国学者研究印度右翼组织RSS思想家乌帕德雅亚(Deendayal Upadhaya)和人民党创始人慕克吉(Shyama Prasad Mukherjee)的著作,…

印度人民党议员塔伦•维杰(Tarun Vijay)建议中国学者研究印度右翼组织RSS思想家乌帕德雅亚(Deendayal Upadhaya)和人民党创始人慕克吉(Shyama Prasad Mukherjee)的著作,以了解印度的新政治秩序。他在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中谈到:“中国学者必须深入研究乌帕德雅亚和慕克吉,才能理解莫迪总理领导下的印度发生的新变化。”维杰在会后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称,莫迪政府在普及瑜伽、农民保险和为穷人提供廉价燃气等问题上做出的几项革命性决定,都受到了乌帕德雅亚的整体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乌帕德雅亚的整体人文主义和慕克吉的文化民族主义著作有助于研究印度新领导人的意识形态。

 

6月18日报道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world/china/for-clue-to-government-read-our-leaders-first-bjp-netas-to-china/articleshow/69833840.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时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印两国“互不构成威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与莫迪总理进行会晤,并表示中印两国“互不构成威胁”,中国愿与印度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与莫迪总理进行会晤,并表示中印两国“互不构成威胁”,中国愿与印度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此次会晤是莫迪连任后,中印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习近平说,“印度和中国应该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增强双方互信,维护边境稳定。两国要拓宽合作渠道,开展投资、产能、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共同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实现共同发展。”

 

6月13日报道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world/china/india-china-do-not-pose-threats-to-each-other-xi-jinping-tells-narendra-modi/articleshow/69778310.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会见莫迪总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本周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届时他还将会见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这是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后,两国领导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本周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届时他还将会见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这是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Vikram Misri)上周回顾了习主席与莫迪总理去年在武汉成功举行的首次非正式会晤,他表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中印双边关系的一个里程碑,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因洞朗对峙而恶化的双边关系。

武汉峰会后,中印加大力度改善包括两军关系在内的双边关系。去年12月,莫迪总理在阿根廷20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了习主席, 他表示印度将与中国共同努力,以增进中印两大邻国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上个月,习主席对莫迪总理赢得大选表示了衷心的祝贺。

 

6月9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chinese-president-xi-xi-jinping-to-meet-pm-modi-on-sidelines-of-sco-summit/story-zabOKr9W0TajO3dVyAxafL.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印度外交的“中国通”——苏杰生

印度外交部长S Jaishankar的中文名“苏杰生”可以被理解为“优秀的学生”。如果他人如其名,那么他必将推动中印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因为印度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正在经历一段…

印度外交部长S Jaishankar的中文名“苏杰生”可以被理解为“优秀的学生”。如果他人如其名,那么他必将推动中印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因为印度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正在经历一段有趣的时期。中国外交部对这一出人意料的任命表示欢迎,“我们祝贺苏杰生先生被任命为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先生担任印度驻华大使期间,为中印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方愿与印方共同努力,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推动中印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然而中国学者对苏杰生任命一事则抱以审慎的态度——因为苏杰生曾经也是印度驻美大使。苏杰生非常了解中国,他是在华任职时间最长的印度大使(2009-2013年)。当他下次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谈判时,他对中国的了解很可能给印度带来优势。“现在,中印高层关系由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亲自指导。如果习主席和莫迪总理有任何决定,外交部长只是执行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说道。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李莉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任命苏杰生为印度外交部长的决定是好还是坏。这一任命表明了莫迪总理对苏杰生的信任。如果我们对莫迪第二任期内的中印关系有信心,我们就应该对他精心挑选的人选有信心。”

 

6月2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with-s-jaishankar-new-delhi-has-someone-who-knows-chinese-diplomacy/story-PPTb9j6HqyI1BTVGozZJ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