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

【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新冠疫情时期的封锁困境

3月25日,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在全国实施为期二十一天的封锁政策。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的封锁是一场大规模行动,包括停止所有形式的公共交…

3月25日,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在全国实施为期二十一天的封锁政策。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的封锁是一场大规模行动,包括停止所有形式的公共交通、关闭教育机构和娱乐场所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各种集会活动。此次封锁在可行性、必要性及其引起的后果等方面都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论。

自2020年1月中国爆发疫情以来,印度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应对措施,从机场筛查、限制签证到追踪感染者的接触和旅行史,整个过程也都接受了公共卫生学者和专家的审查。在印度各地确诊病例不断激增的情况下,政府仍然不愿意扩大检测规模,这其中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制造恐慌和混乱;另一方面在于病毒检测受限于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条件,印度缺乏专业人士、医疗设备与其他必要的资源。封锁政策实施后,流离失所的农民工带着他们的家人,从城市步行逃回位于印度内陆地区的家乡。他们因为失去生计且得不到政府的帮助而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没有什么比这种惨状更能让人质疑封锁计划的可行性。与此相对应,印度拥有特权的中产阶级和城市精英人士有财力和生活空间来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并且能够选择在家里工作。与这些中产阶级和精英人士不同,这些维持印度社会基本服务正常运行的日薪、低薪劳动者们,只能依靠朝不保夕的微薄收入勉强糊口。

此次疫情、封锁政策和随之而来的困扰也许将使印度政府改变往日的弊端,重新学习并改变工作态度,最终成为一个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

【作者:P.K. Anand 安南德,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4月3日报道

https://www.moneycontrol.com/news/politics/covid-19-labour-lockdown-and-the-states-predicament-5105101.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印度将与美国、中国等国联合抗疫

知情人士表示,印度将在不卷入任何地缘政治竞争的前提下,与中美进行协调,并接受海外个人和组织的捐款,以度过这次新冠肺炎危机。自3月以来,印度不仅通过印美外长谈话表示…

知情人士表示,印度将在不卷入任何地缘政治竞争的前提下,与中美进行协调,并接受海外个人和组织的捐款,以度过这次新冠肺炎危机。自3月以来,印度不仅通过印美外长谈话表示要与美国共同采取有效的协调措施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还同时与中国协商购买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印度还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联系,希望采取协调一致的办法应对新冠疫情。此外,印度总理莫迪已经与西亚地区主要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交谈,就遏制新冠肺炎的最佳措施交换了意见。


4月2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india-coordinating-with-us-china-and-others/articleshow/74937387.cms

【边海研究】胡江云:中国对外经济合作70年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全面解析中国经贸,图片来源:搜狐网本文作者胡江云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全面解析中国经贸,图片来源:搜狐网

本文作者

胡江云

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一、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历程

1.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初始阶段。第一阶段时间大致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入社会主义阵营,重点是学习与借鉴。中国合作伙伴从建国初期的18个增加到1976年前的107个。至1978年前,除了美国外的西方大国都与中国建交,但是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美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大为改善。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了主要的国际组织。首先,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其次,世界银行恢复了中国的成员国地位, 1960年和1969,中国分别加入世界银行的IDA和IFC。

2.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时间大致是改革开放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阶段主要是部分融入世界,重点是国家间合作。中国建交合作伙伴新增52个,特别是与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建交。另外,中国继续加入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1988年和1993年,中国分别加入世界银行下属的MIGA和ICSID。

3. 对外经济合作的成长阶段。第三阶段时间大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到现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全世界。这一阶段,新增12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2019年9月最新建交的所罗门群岛。从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中国建交国从18个增加到180个,并且建立了110对伙伴关系。其中,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历史性的重大举措。中国不仅参与IMF、WTO等国际组织的改革,而且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外经济合作坚持互联互通、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则,深刻影响全世界。

二、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成就

1. 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大国。2000-2018年期间,中国GDP规模快速增长,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自此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展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自2014年起超过10万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中国成为全球GDP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的两个大国之一,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态势(除个别年份外),远超过世界平均增长。1970-2018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速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的有31个年份。

2. 发展为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大国。根据WTO的统计数据,1950-2018年期间,中国货物贸易逐步发展,货物进口额从5.5亿美元增加到2.49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89%增加到12.78%;货物进口额从5.8亿美元增加到2.14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91%增加到10.75%。中国入世后,货物贸易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大国。货物出口中,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超过英国、法国、日本,2007年、2009年分别超过美国和德国;货物进口中,2003年超过日本、英国、法国,2009年超过德国。其中,2009年至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持续名列世界第一,进口持续第二;2013年至2015年、2017年至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居全球第一。另一方面,中国也成长为服务贸易大国。根据WTO的统计数据,1982-2018年期间,中国服务出口额从24.76亿美元增加到2650.88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67%增加到4.59%;中国服务出口额从18.65亿美元增加到5205.69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46%增加到9.49%。

3. 崛起为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根据UNCTAD的统计数据,1980-2018年期间,中国吸收FDI从0.57亿美元增加到1390.43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1%增加到10.72%。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吸收FDI存量达到1.63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5位,占世界份额为5.04%,仅次于美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荷兰。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中国开始对外直接投资。根据UNCTAD的统计数据,1982-2018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0.44亿美元增加到1298.3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16%增加到12.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2位。尽管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入世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94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份额为6.26%,仅次于美国、荷兰。

4. 边干边学中掌握并运用国际规则。在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历程中,中国甘当小学生,边干边学,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特别是WTO规则。入世前后,中国学习了WTO的规则,例如,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1998-2018年期间,中国对外发起反倾销立案274起,实施220起反倾销措施。其次,中国还积极学习IMF的规则,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等。再次,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2019年,中国召开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将中国对外经合作推向新高峰。

5.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长和壮大。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最新的2019年《财富》公布,中国企业数量达到129家,比上年增加9家,首次超过美国(121家),成为世界首位。其中,民营企业22家,以华为、恒大、吉利、美的等为代表,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不仅如此,中国基础设施居于世界领军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18年共有69家企业入围工程新闻记录(ENR)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例如,中建、中铁、中铁建、中交建、中电建、上海建工、中国冶金科工等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三、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空间

1. 对外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长期以来,中国成为资源型产品、集成电路、农产品的净进口国。除了产品结构外,中国对外贸易贸易伙伴、国内地区结构也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比重高,国内沿海地区要快于中西部地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需要提高,贸易逆差呈现扩大的发展趋势。不仅如此,服务贸易结构也有待优化,传统的运输、旅行、建筑等服务比重较高,2018年出口结构都超过10%,旅行服务进口比重持续提高,2014年以来占服务进口比重持续超过50%。根据以上分析,中国关键零部件技术被发达国家掌控,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资源严重依赖进口,这种对外经济合作方式难以提升经济效率,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2. 吸收外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中国每年吸收FDI超过1300亿美元,利用外资质量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其次,中国吸收FDI对经济作用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在吸收FDI流量与GDP的比值上,也反映在FDI流量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值上。再次,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吸收FDI呈现不平衡性。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吸收FDI的最主要地区。2017年,中国吸收FDI前5位省市分别为江苏、北京、广东、浙江、山东,合计占全国的份额超过80%。

3. 对外投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地区不平衡性,沿海发达地区居于领先和优势地位。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前三位省市为广东、上海、浙江,合计占全国份额达到44.44%;第4至第6位分别是山东、北京、江苏,前6位合计占比达到64.04%。更主要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收益并不十分理想。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风险大,面临各种挑战,除了经济上的风险外,还有其它障碍和挑战,特别是力量强大的工会组织、专业性较强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当地政局动荡等。此外,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平台数量多,种类繁多,包括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港区等,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四、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格局展望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在国内形成了多维、多形式、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发展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边经济开放区——内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平台,从而变成点、线、面、带、区域相结合的新格局。从对外经济合作平台来看,除了经济特区之外,中国还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边境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岛等。从对外经济合作内容来看,不仅是货物贸易,而且包括服务贸易,以及投资、合作等。从国际来看,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形成了以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相互竞争合作的格局。广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提出了不同的诉求,中国迫切需要准确定位,做好各种预案,积极参与对外经济合作活动。


END

编辑 | 韩    茜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专家评论

【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新冠疫情促使印度通过SAARC和BIMSTEC寻求区域合作

3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邀请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各国领导人参加视频峰会,意图联合整个地区的力量以应对新冠肺炎…

3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邀请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各国领导人参加视频峰会,意图联合整个地区的力量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这意味着印度拒绝将南盟视为区域合作平台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除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外的所有南盟领导人都参加了本次视频峰会,巴基斯坦由卫生特别助理代表本国出席。在帕坦科特(Pathankot)和乌里(Uri)跨境恐怖主义袭击之后,印度表示将不再参加于2017年在巴基斯坦举办的第19次南盟峰会,其他成员国的领导人也拒绝出席此次峰会,南盟运作陷入了停滞。此后,印度将南盟平台降级为推行“邻里优先”政策的工具,并将关注的重点转向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Bay of Bengal Initiative for Multi-Sector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包括了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以外的所有南盟国家,以及缅甸和泰国这两个东盟国家。在2014年的就职典礼上,莫迪总理邀请了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所有南盟国家领导人,但2019年的就职典礼就只邀请了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的各国领导人。苏杰生在接任外交部长后不久便提及南盟存在“某些问题”,却表示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充满活力且具有各种可能性。因此,莫迪总理此次提议召开南盟领导人视频峰会而非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视频峰会的行为,传达了某种含蓄的政治讯息。其他南盟国家尽管已经参与了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但它们并不希望该组织替代南盟的地位,而印度对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的重视也没有带来所期望的回报。

在此次视频会议上,莫迪呼吁南盟国家“团结在一起,不要分裂”(coming together and not going apart),他提议设立南盟国家抗击新冠肺炎基金,并代表印度政府承诺出资1000万美元。莫迪提到了南盟的灾害管理中心在协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几位国家代表提议召开南盟卫生部长会议,以便在峰会之后采取进一步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被证明是重振南盟的一个契机,但其前景仍待进一步观察。但是,各国和地区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卫生危机和类似喜马拉雅冰川融化或海平面上升这样的气候问题时,都只有通过区域合作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应对。印度次大陆是一体化的实体,各国只有依靠区域结构化和协作应对才能共克时艰。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曾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3月21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modi-coronavirus-saar-bimstec-6324524/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中印外长通话:中国希望印度反对使用“中国病毒”一词

3月24日,中国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话,敦促印度不要用“中国病毒”来形容新冠病毒,这将不利于中印之间的国际合作。中国政府指出,新冠病毒最先在中国被发现,并不意…

3月24日,中国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话,敦促印度不要用“中国病毒”来形容新冠病毒,这将不利于中印之间的国际合作。中国政府指出,新冠病毒最先在中国被发现,并不意味着该病毒起源于中国。中方向印方表达了诚挚慰问,愿同印方进一步分享抗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并为印度开放采购渠道。苏杰生对中国向印度传递的慰问和医疗物资表示感谢。

 

3月25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coronavirus-outbreak-in-phone-call-with-s-jaishankar-china-makes-a-request-on-covid-19/story-EnVHkTnK1bXFGCHR8XgZGP.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时报】印度对“中国在印度洋部署12架无人潜航器”保持警惕

美国福布斯网站3月22日发表专家文章,声称中国已经在印度洋部署了12艘水下无人航行器。这些水下无人航行器可连续工作数月,已经为中国自然资源部负责的“海洋与生态研究联合…

美国福布斯网站3月22日发表专家文章,声称中国已经在印度洋部署了12艘水下无人航行器。这些水下无人航行器可连续工作数月,已经为中国自然资源部负责的“海洋与生态研究联合计划”的冬季调查项目进行了“3400多次观测”。报道称,虽然中国的水下无人航行器表面上是在收集海洋数据,但这些数据通常是为中国海军情报搜集和潜艇作战服务的。

3月23日,印度海军消息人士表示,印度“无法保证”该网站报道的真实性,但海军将继续通过“多种平台”——从P-8I远程海上巡逻机到军舰——“不断追踪”中国研究船在印度洋的踪迹。如果任何中国科考船进入印度专属经济区内,并从事任何“可疑的军事活动”,印度将对其进行适当警告并驱逐其出境。印度海军司令辛格(Karambir Singh)于2019年12月证实,印度海军曾因发现中国海洋研究船“实验一号”(Shi Yan-1)在地处战略位置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附近“从事可疑活动”而驱逐该船。


3月24日报道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india-on-alert-as-china-deploys-dozen-underwater-drones-in-ior/articleshow/74783818.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印度参加中国组织的新冠疫情视频会议

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和其它南亚国家官员将于3月20日下午参加由中国组织的视频会议,讨论如何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3月2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推特上宣布…

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和其它南亚国家官员将于3月20日下午参加由中国组织的视频会议,讨论如何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3月2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推特上宣布:“中国将与欧亚地区的10余个国家召开视频会议,讨论疫情的防控问题。中国将本着同舟共济的精神,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友好邻邦。”知情人士指出,印度卫生部一名联合秘书级别的官员将参加此次视频会议,预计将有18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与会者将分享各自国家在控制疫情传播方面的政策和经验,并讨论如何应对疫情所造成的影响。


3月20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india-to-join-covid-19-video-conference-organised-by-china/story-K7ldIzJrydcVEJPI2sM3iJ.html

专家评论

【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印度的国家形象和信誉受损

近期,各种媒体报道中的印度国家形象一直不佳,不仅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经济学人》等媒体,还包括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和印度周边国家的媒体。在政府层面上…

近期,各种媒体报道中的印度国家形象一直不佳,不仅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经济学人》等媒体,还包括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和印度周边国家的媒体。在政府层面上,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在最近的德里骚乱之后。印度总理莫迪一直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国际政治家形象,但该形象已经开始受损。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印度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印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型新兴经济体,并且成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年轻人口带来的红利也将保证印度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具有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此外,印度多元化民主国家的建设进程也取得了成功,这一进程与全球化的趋势紧密相关。印度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世界级的核工业、航天产业以及IT行业方面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就,这也巩固了印度的优势。如果未来的全球发展由科技所驱动,那么印度将成为领跑者之一。

但在以下方面,印度的国际形象都在受到挑战。首先,印度4.7%的经济增长率不会再像8-9%那样具有吸引力,银行业危机持续恶化、国内私人投资匮乏以及出口停滞将使印度的经济前景更加令人担忧。其次是政府选择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公开表示要审查自由贸易协定以及采取事实上倒退回1991年以前的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这些举措都将打击印度在区域和全球经济领域中的形象。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放大这些负面的经济因素。最后是政府机构过去所遵守的高标准和严格规范都已经受到了侵蚀。印度过去曾经历过数次政治和经济危机,但作为一个正常运作的多元化民主国家,它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从未受到质疑。印度也因其政府机构的可信度而受到赞誉,例如独立的司法机构、专业的选举委员会和主计审计长公署(the Comptroller and Audit Ceneral of India,简称CAG,印度最高审计机关)等监督机构。鉴于《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所产生的争议以及政府对待不同政见者时公开表现出来的集权主义态度,民众对政府遵守宪法原则的承诺表示怀疑。在近期的德里立法会选举(2月8日)中,民众的政治话语权被压制到了最低点,这也为之后的骚乱爆发提供了诱因。

与过去不同的是,各种不幸的事件都可以通过电视机荧幕进行传播,民众也通过社交媒体记录此类可怖的景象。印度的太空计划、核工业以及IT产业反映出国家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发展愿景。但是,当印度政治领导人、甚至是科学家开始滔滔不绝地宣传牛尿和牛粪的医疗效果或声称古代印度就开发出核武器和导弹时,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努力引导民众培养出的“科学态度”就开始动摇了。即使印度的太空计划受到赞赏,但印度也避免不了成为世界人民所嘲笑的对象。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曾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3月12日报道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the-fall-into-infamy-53977

【边海研究】朱振:新中国口岸开放发展70年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从瑞丽国门看新中国沧桑巨变,图片来源:搜狐网本文作者朱振经济学博士,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处长原文首发于《边界与…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从瑞丽国门看新中国沧桑巨变,图片来源:搜狐网

本文作者

朱振

经济学博士,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处长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一、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发展的基本历程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借鉴实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遭受战争摧残,面临经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当时中国受内外诸多特殊因素影响,迅速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实行国家统一指令计划、集权式管理的体制。然而,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多种手段,长期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商品和设备禁运、限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等政策,在相当一段时期被迫选择实行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对外开放,实行进口替代,重点引进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资料,开展经贸和科技合作。20世纪60年代后,才逐步转向与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为重点发展经贸关系,这为后来改革开放拓展了空间,这一时期对外开放和外贸主要立足于建设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在较低水平上发展,货物贸易主要以出口大量农副产品、资源型初级产品来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设备、工业原料和制品等。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数量少、规模小,水运口岸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陆路公路、铁路口岸主要集中于沿边边境地区,航空口岸开放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据统计,截至1978年底,全国仅有对外开放的口岸51个;其中,水运口岸18个(海运口岸17个、河运口岸1个),公路口岸16个,铁路口岸9个,航空口岸8个。改革开放前,口岸基础设施和检查检验设施普遍落后,口岸通行能力较差,外贸运输港口装卸效能低下,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力明显不足,时有外贸货物压船、压港和口岸服务较差甚至造成不良影响等现象发生,亟需改进改善。


(二)改革开放逐步启动和探索前进时期(1979-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明确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中国自此开启了决定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改革开放新征程,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间最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这一时期,改革由农村逐步推向城市,对外开放逐步由沿海地区推向内陆沿边地区。1979-1992年间,国家共批准新开口岸121个,年均新开口岸8.64个;其中,“六五”期间(1981-1985年)新开口岸40个,年均新开口岸8个;“七五”期间(1986-1990年)新开口岸42个,年均新开口岸8.4个。全国口岸开放较好地适应了当时国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加速对外开放的发展需求。


(三)改革开放快速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时期(1993-2012年)

这一时期对外经贸快速发展,国家探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由区域性转向全方位推进,实施全面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继续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截至2012年底国务院共批准设立7个国家级新区和7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后在沿边地区设立东兴、瑞丽、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各类对外开放区域平台进一步拓展。自1999年起,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开放环境逐步优化,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1993-2012年间,国家批准新开口岸83个,年均新开口岸4.15个;其中“八五”期间(1991-1995年)批准新开或扩大开放口岸78个,年均开放新开或扩大开放口岸15.6个;“九五”(1996-2000年)期间新开口岸16个,年均新开放口岸3.2个;“十五”期间(2001-2005年)新开口岸10个,年均开放口岸2个;“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新开口岸25个,年均新开口岸5个。自“九五”起国家对口岸开放实行规划管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期编制口岸发展规划,并有序组织实施,口岸开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


(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时期(2013至今)

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2013-2018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达7%,高于世界同期2.9%的平均增长率。党的十八大以来,口岸开放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紧紧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国家口岸发展五年规划,深化沿海地区口岸开放,扩大内陆和沿边地区口岸开放,不断优化调整全国口岸开放布局,年均新开放口岸约5个,口岸扩大开放和临时开放有序推进,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全方位立体化口岸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我国口岸走过了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被动开放到主动谋划、由沿海沿边到内陆地区、由重数量规模到重科学布局规划的渐进发展过程。据统计,我国口岸数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51个增加到2018年底的306个。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经国务院批准开放的306个口岸;其中,水运口岸138个(海运口岸83个、河运口岸55个),航空口岸73个,铁路口岸20个,公路口岸75个。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水运口岸密集分布,各省份重点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航空口岸基本覆盖,沿边铁路和公路口岸多点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口岸开放格局。


(二)全国外贸进出口和口岸通行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950年仅为11.3亿美元,1978年为206.3亿美元,2018年已提升至46230.3亿美元;1978-2018年40年间,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223倍,年均增速达14.5%,高出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到2018年,货物贸易占全球份额已达11.8%、进出口份额分别占全球12.8%和10.8%。同时,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迅猛,2018年服务进出口达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从进出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看,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出入境人员由565.8万人次增加到5.98亿人次,增长了104.7倍;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由32.5万艘(架、列、辆)次增加到3892万艘(架、列、辆)次,增长118.8倍。


(三)各项口岸改革创新富有成效,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全国口岸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口岸机制创新,以推动口岸管理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口岸部门间沟通与协调,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协同提高口岸整体通行效率,积极推动落实进出口企业减负增效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降低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持续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促进对外经贸稳定发展。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按照先口岸执法、向贸易服务和国际化等拓展的通行路径,循序渐进、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积极推进建设智慧口岸、智慧港口、智慧海关,提升口岸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精简口岸通关流程、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优化口岸通关服务。

三、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发展的历史经验

1. 口岸工作应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推进口岸开放与持续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大局、时刻顾全大局,坚持识大局、顾大体,进一步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大局。2. 口岸工作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确保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地方利益并协调部门利益,充分发挥口岸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比较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协同发展,积极协调推动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间的互利协作共赢。3. 口岸工作应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持续发展动力,与时俱进、明确目标、找准问题、研究对策,推动口岸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不懈推进口岸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口岸管理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不断创新口岸查验监管模式,永葆口岸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4. 口岸工作应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并重。既要“顶天”更要“立地”,既要注意口岸需求侧改革实际,又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精心编制实施国家口岸发展五年规划,有序推进口岸开放,合理整合口岸资源,不断优化口岸布局,实现口岸资源的最优配置、优势互补、协同发展。5. 口岸工作应坚持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应当更加重视口岸法治建设,增强口岸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严格口岸执法,进一步提高口岸执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现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END

编辑 | 韩    茜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边海研究】边杰:新中国陆地边界管理与合作成果和经验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中国地图,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本文作者边杰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中国地图,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

本文作者

边杰

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中国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新中国刚成立时,继承的是一条与所有邻国都未划定的边界。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国领导人顺应国际和地区形势发展的需要,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完成了划界、勘界工作,划定边界线长达2万多公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总长的90%。在解决边界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平等友好协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坚持遵循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国际惯例,争取广泛认同;坚持互谅互让,追求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坚持尊重历史和现实,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坚持合作先行,由易到难积累共识。这形成了解决复杂敏感边界问题的中国经验。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周边,更明确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希望沿线国家能够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共同发展。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不断深化,普遍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是绝大多数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与各国人员往来频繁。“一带一路”倡议正转化为多方受益的合作成果,各条通道和走廊穿越边界,将中国和周边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新发展为我同已定界邻国边界工作提供了新的巨大机遇。在中方边界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陆界管理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一、边界管理“法制化”进程持续推进

截至目前,中国已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缅甸、老挝、越南和尼泊尔共10个周边陆地邻国签订了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或条约。2019年10月中旬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尼边界管理制度协定》,这也是中国政府最新签署的一份涉边条约。此外,中国还同各邻国签署了各类专项合作协议200余份,涵盖边境口岸、跨界水、界河航行、生态环境保护、跨界设施建设、跨境运输、边防合作、森林防火等诸多领域,为有效处理涉边事务奠定了较为完备的法律基础。

二、边界管理“制度化”建设日益完备

边界管理协定的内容越详实、细节越丰富,就越需要成熟高效的机制去落实和执行。根据双边签署的边界管理制度协定或条约,中方已与其中大多数国家成立了边界联合委员会或类似机制,由两国外交部门牵头,定期举行多部门参加的综合性双边边界会议,探讨务实合作,推动解决问题,并统筹协调处理各类边界事务。这一实践非常成功,为边界线清晰稳定、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与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中方国防、公安、移民、环保、交通、水利、口岸等主管部门也与邻国建立了专业部门合作机制,边界管理的制度化日益完备。

三、边界管理“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边界管理不仅是法律条文和操作实务,更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用严格的标准予以规范。多年来,基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中方积极探索和研究制订相关流程和规则,在清理边界通视道、通报界河界务工程、建设跨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创造性思维,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有效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满足了双方各层面关切。边界管理工作受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越来越少,科学决策成分越来越多。

四、边界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兴未艾

中方近年来在划界、勘界、边界联合检查和管理方面逐步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支撑和保障边管工作。在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的基础上,中方紧密结合业务需求开发了相关信息化工作系统,实现了边界信息获取数字化、实地定位精确化,为边界联合检查、界线日常维护、涉边事件处理、地理信息可视化等提供了重要辅助,各项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今天的边界不再是偏远、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国家推进对外开放的前沿、落实发展战略的门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9个陆地边境省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联通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国家间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和“加油站”。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边境城镇、合作区的快速崛起,跨境合作已成为边境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先,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成果丰硕。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越南、尼泊尔等周边邻国签订了十余项跨境建桥协定,协商落实二十余项跨境缆线工程建设,商谈并实地解决边境铁路、公路对接问题,探索建设包括跨境索道、煤炭传送带等各种新型基础设施,切实满足双方合作实际需求,“一带一路”沿线的运转节点建设持续推进。

其次,边境口岸开放升级和通关便利化持续推进。目前中国已与邻国通过签订边境口岸协定,协议开放100多对边境口岸。这些边境口岸覆盖了中方8个沿边省区。从行政区划上看,平均每两个边境县市就有一对口岸;从边界线长度上看,平均每200公里就有一对口岸。同时,中方与俄、蒙、哈、越等国还专门建立了边境口岸事务合作磋商机制,以召开年度例会和实地联合工作等形式,解决边境口岸管理、通道建设等具体问题。

再者,跨境合作项目稳步开展。1992年至今,中国与周边邻国陆续设立近20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逐渐发展出集物流、仓储、投资、加工、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边境经济合作新模式,并形成以口岸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边贸合作经济圈。2011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作为首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式运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也正在推进之中。各种合作新模式的不断开启,为边境地区的发展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日益成为新时代边界工作新的历史契机。

繁荣稳定的周边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秉持“亲、诚、惠、容”理念,与周边国家这些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一道,共同努力将边界打造成为务实合作的平台、互鉴互助的纽带,并通过边界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分享和传播到世界各地。

END

编辑 | 韩    茜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因素:美国为什么需要印度?

2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到访印度,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在特朗普抵达印度之前,美印就在进行贸易谈判,但显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才能解决印美贸易分歧。此外,印度与美…

2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到访印度,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在特朗普抵达印度之前,美印就在进行贸易谈判,但显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才能解决印美贸易分歧。此外,印度与美国的国防关系也在稳步发展。特朗普今日已经批准向印度出售一系列防空导弹与雷达系统用于补充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在印度国防进口中所占的份额正在稳步增加,目前约占印度海外国防采购总额的12%。

除此以外,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强硬的立场成为了印美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合作日益增强。中国不仅宣布将为巴基斯坦建造四艘“最先进的海军舰艇”,还为了巩固与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进行了海军联合演习。另一方面,印度东部海上边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在印尼纳土纳岛(Natuna Island)附近海域为其渔船提供军事护航的行为,引发了中国与印尼的重大冲突。

印度认为中国和巴基斯坦将采取的新举措旨在削弱印度对其邻国的影响力,这将成为特朗普与莫迪会谈的重要议题。印度似乎已决定通过“四方安全对话”加强印太地区的安全。特朗普则可能会敦促印度从美国购买更多武器,放松进口限制,降低美国出口关税。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美国并未对印度废除宪法第370条的行为提出异议,但印度拒绝了巴基斯坦总理邀请美国调解的请求。

在南亚地区,印度的关切主要集中在美国撤军阿富汗问题上。美国与塔利班的谈判已经取得了进展,有望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停火。然而,美国一旦撤军,塔利班将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发动袭击,接管整个国家。印度希望即使在美国撤军之后,阿富汗政府军也能够获得足够的空中力量支持,以击退塔利班和它的巴基斯坦支持者。

【作者:G Parthasarathy 高·帕塔萨拉蒂,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印度前外交官,曾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驻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塞浦路斯高级专员等职。】


2月24日报道

https://www.rediff.com/news/column/the-china-factor-why-the-us-needs-india/20200224.htm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政治家报】印度就中国反对印度政要访问“阿鲁纳恰尔邦”进行回击

2月20日,印度政府就中国反对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访问“阿鲁纳恰尔邦”一事进行了回击,称中国此举不符合印度人民的认知与理解。在中国感谢印度帮助解决…

2月20日,印度政府就中国反对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访问“阿鲁纳恰尔邦”一事进行了回击,称中国此举不符合印度人民的认知与理解。

在中国感谢印度帮助解决肺炎疫情的同时,中国坚决反对阿米特·沙阿参加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建邦日”活动,并警告印度不要将边界问题复杂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国政府对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即中国藏南地区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从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坚决反对印度政要赴中国藏南地区活动,印方此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破坏边境地区稳定,损害两国政治互信,违背双方有关共识。中方敦促印方停止采取任何导致边界问题复杂化的举动,以实际行动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对此,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拉维什·库马尔(Raveesh Kumar)在新闻发布会指出:“印度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领导人经常访问‘阿鲁纳恰尔邦’,就像他们访问印度其他任何地区一样。”


2月21日报道

https://www.thestatesman.com/india/india-hits-back-china-amit-shahs-arunachal-visit-says-state-countrys-integral-part-1502858140.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印度称开往巴基斯坦的被扣中国商船可能运输军民两用设备

据报道,一艘香港特种商船在坎德拉港(Kandla)被印度政府扣留,理由是该船携带了一种可以用于制造导弹的高压蒸汽釜。据悉,该船2月3日抵达了印度坎德拉港,最终目的地是巴…

据报道,一艘香港特种商船在坎德拉港(Kandla)被印度政府扣留,理由是该船携带了一种可以用于制造导弹的高压蒸汽釜。据悉,该船2月3日抵达了印度坎德拉港,最终目的地是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卡西姆港(port Qasim)。印度海关官员于2月17日从这艘悬挂中国香港旗的货船上查获了可疑货物。

据消息人士称,这艘船可能载有军民两用的技术产品。在对伊朗实施制裁后,美国也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船运公司,但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是否向印度提供了情报。印度海关部门检查发现,该商船运输的货物不符合其申报货物的性质。消息人士指出,“初步看来,该船违反了印度有关军民两用品(特殊化学品、生物产品、原材料、设备和技术,简称SCOMET)的管理条例”,尤其是条例第4类和第5类中涉及双重用途技术、甚至是可用于生产核弹头的技术运输条款。这些规定是在联合国证实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之后出台的,旨在控制有关化学和生物武器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并防止其扩散。

 

2月19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detained-chinese-ship-nearly-slipped-away-to-pakistan/story-aNjBCq3bIbqHwlg0V4GIPI.html

专家评论

【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中缅关系升温与印度的担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了访问,这标志着缅甸与其强大的北方邻国之间关系的升温。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缅甸在国际社会中受到孤立,在国内则饱受种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了访问,这标志着缅甸与其强大的北方邻国之间关系的升温。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缅甸在国际社会中受到孤立,在国内则饱受种族冲突的困扰,中国在此时逐步成为对缅甸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需要各种自然资源和出口市场,而缅甸可以为其提供矿产、木材和农产品。同时,中国也是缅甸主要的军事武器供应国。中国通过修建连接本国南部和缅甸的多条高速公路进入缅甸境内,两国间若干边境贸易点加速了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在与中国毗邻的缅甸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政府通过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和经济联系,而缅甸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控力度非常有限。中国在这些缅甸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额投资,所以这些地区与中国南部的融合程度远高于其与缅甸其他地区的融合度。

当我在1997年担任印度驻缅甸大使时,我发现中国对缅甸拥有压倒性的影响力,而缅甸军政府对这种情形深感担忧。为了在中国以外发展多元化外交,缅甸政府选择了加入东盟。然而,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对缅甸政府和昂山素季本人的态度逐渐恶化,缅甸还遭受了西方的制裁。这种国内外环境使中缅关系重新升温,中国成为了缅甸不可或缺的伙伴。

缅甸对印度而言至关重要。印度四个最敏感的“边境邦”——“阿鲁纳恰尔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和米佐拉姆邦都与缅甸相接壤。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印度需要与缅甸进行合作,防止其他国家利用缅甸领土对印度开展敌对活动。缅甸和印度同为孟加拉湾沿岸国家,任何在缅甸海岸线上部署军事力量的第三国都有可能威胁印度的安全。作为东盟国家,缅甸还是印度向东南亚扩大影响力的门户,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必须依靠缅甸的支持。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中国与缅甸双边关系的发展对印度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曾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1月24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view-ominous-signs-for-india-as-china-regains-pole-position-in-myanmar/articleshow/73570492.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印度海军密切关注中国远洋捕鱼船

印度海军近日在西印度洋地区发现一支中国远洋捕鱼船队。据悉,该船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资助,正在驶向摩洛哥。西印度洋连接着北非(原文“北美”,疑似笔误,特勘正)、欧洲…

 印度海军近日在西印度洋地区发现一支中国远洋捕鱼船队。据悉,该船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资助,正在驶向摩洛哥。西印度洋连接着北非(原文“北美”,疑似笔误,特勘正)、欧洲和亚洲三大洲,地理位置独特,具有全球战略的重要性。消息人士表示,印度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和巴基斯坦军舰在印度洋地区的动向,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反海盗巡逻舰队。


1月28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closely-monitors-pla-navy-supported-chinese-fishing-fleet-in-indian-ocean/articleshow/73691044.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中国回应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克什米尔问题

1月15日,中国再次在联合国安理会闭门会议上提出克什米尔问题。次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库马尔表示,绝大多数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认为,安理会并非讨论克什米尔问题的合适…

    1月15日,中国再次在联合国安理会闭门会议上提出克什米尔问题。次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库马尔表示,绝大多数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认为,安理会并非讨论克什米尔问题的合适平台,而是应当由印巴两国在双边层面上进行磋商,此次闭门会议没有得出任何结果。

    1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回答中国为何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审议克什米尔问题时,表示:“中国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克什米尔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争议,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双边条约,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 中国此举是为了缓和印巴紧张局势,是基于“善意”,安理会的大多数成员国也对当前克什米尔地区局势表示担忧。

 

1月17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china-defends-raising-kashmir-issue-at-unsc-to-de-escalate-indo-pak-tensions/articleshow/73330246.cm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俄罗斯外长批判美国引入的印太概念,称其目的是遏制中国

1月15日,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全球会议上表示, 迄今为止,亚太合作一直以东南亚为中心,而美国、日本等国正大力推行的印太理念是对现有秩序的重…

1月15日,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全球会议上表示, 迄今为止,亚太合作一直以东南亚为中心,而美国、日本等国正大力推行的印太理念是对现有秩序的重新塑造。“为什么要将亚太称为印太?答案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将中国排除在该体系之外。”拉夫罗夫还指责西方国家没有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没有基于国家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领土完整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来讨论相关问题。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非常关心波斯湾地区的局势,建议海湾国家考虑建立一个集体安全机制,以增强互信。同时,俄方也希望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欧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能够参与该集体安全机制。

 

1月15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o-pacific-concept-initiated-to-disrupt-existing-structure-contain-china-russian-fm/articleshow/73265203.cms

印度国防

【WION报】中国如何影响印度东北部的安全局势

作为与印度东北部地区接壤的五个国家之一,中国对印度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东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开发潜力,但现在连通性差、地方叛乱武装、恐怖主义威胁、种…

作为与印度东北部地区接壤的五个国家之一,中国对印度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东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开发潜力,但现在连通性差、地方叛乱武装、恐怖主义威胁、种族冲突、边界问题等导致东北部地区局势不稳。中国坚持对“阿鲁纳恰尔邦”的主权、中印边界的不稳定性和信任缺失、缺乏明确的实际控制线和频繁的边界对峙事件等因素,都对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并且,考虑到中国云南省少数民族与印度东北部悠久的历史联系,中国可能煽动东北部地区的地方武装叛乱,为其提供资金和武器支持。此外,中国通过大规模修建水坝等水利设施,将水资源作为战略武器威胁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援助邻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南亚基础设施和金钱外交”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政策之一。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印度邻国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印度的担忧。印度需加大对东北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该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以遏制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1月7日报道

https://www.wionews.com/opinions/how-china-impacts-security-dynamics-in-northeast-india-272686

印度国防

【印度斯坦报】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一位中国及反恐问题专家

据称,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马诺杰·纳拉瓦内(Manoj Mukund Naravane)对中国问题颇有研究,并且在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反恐行动方面拥有丰富经验。鉴于印度在克什米…

据称,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马诺杰·纳拉瓦内(Manoj Mukund Naravane)对中国问题颇有研究,并且在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反恐行动方面拥有丰富经验。鉴于印度在克什米尔和东北部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纳拉瓦内的丰富经验将在制定国家安全决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纳拉瓦内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确保陆军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以实现其现代化目标。目前,海陆空三军都面临着财务危机,很可能会影响其关键武器的采购计划。在接任陆军参谋长一职之前,纳拉瓦内任陆军副参谋长。他也曾领导加尔各答的印度陆军东部司令部。纳拉瓦内此次接任陆军参谋长职务,正值印度为重组军队以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之际,这次演习或将改变印度120万军队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1月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naravane-a-china-and-counterterror-expert/story-cuc2s9fIp60x72MYerFRrN.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报】印度欲将中国关于锡金段的“早收”提议与中段边界问题挂钩

印度欲将中国为解决中印边界锡金段提出的“早期收获”建议,与中段边界中的北阿坎德邦划界问题联系起来,以此作为逐步解决两国数十年边界争端的基础。早在2002年3月中印两国…

印度欲将中国为解决中印边界锡金段提出的“早期收获”建议,与中段边界中的北阿坎德邦划界问题联系起来,以此作为逐步解决两国数十年边界争端的基础。早在2002年3月中印两国就交换了中段争议边界地图,但自那以后两国在边界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今年12月21日在新德里举行了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2次会晤后,双方都承诺将维护实控线沿线的和平与安宁。中方在会谈声明中表示,双方应“推动早期收获磋商”,但印方在声明中并未提及此类建议。中方表示,中国外长王毅8月在北京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时提出了“早收提议”。但印方认为,如果“早收”仅仅是对锡金段进行划界的话,则“很容易实现”。印方希望中国采取平等方式以表现诚意,将锡金段与中部争议边界关联解决。目前中方军队在锡金段实际上处于弱势地位,因为锡金段的春丕河谷两侧分别由印度军队和不丹军队所控制。

一名前印度军官表示:“有关锡金段的提议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因为中国会利用与印度的划界协议将来解决与不丹的边界问题。如果印度同意划定锡金段(印度控制了该地区北部的春丕河谷和手指区),那么中国将加强在春丕河谷地区的部署,并对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走廊施加压力。划定锡金段也将直接影响到曾在2017年发生中印对峙的洞朗地区——因为印中不三国在巴塘拉(Batang La)的‘交界地区’将‘陷入争议’(中国主张中、印、不三国的交界点在巴塘拉以南的吉姆马珍山)。”不过,如果中国愿意同时解决中部边界问题,印度愿意考虑中国提出的锡金方案。

2002年中印双方交换中段边界地图后,两国在4个地区存在争议:巨哇(Kaurik,250平方公里)、什布奇(Shipki,64平方公里)、波林三多(Pulan Sumda,1336平方公里)、乌热(Barahoti Plains,750平方公里)。


12月3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india-links-china-s-sikkim-offer-with-middle-sector-map/story-yZE2yhv7oEdnkf9oBXJZ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