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外关系

【今日印度】印度军方称中国军队向空中开火,试图逼近拉达克的印度哨所

印度军方否认了中方的说法,即印度军队9月7日晚试图越境进入中国在拉达克东部的领土,并导致双方发生交火和小规模冲突。印度军方称是中国军队向空中开火,并试图接近印度的…

印度军方否认了中方的说法,即印度军队9月7日晚试图越境进入中国在拉达克东部的领土,并导致双方发生交火和小规模冲突。印度军方称是中国军队向空中开火,并试图接近印度的哨所。印度军方就周一晚间在拉达克发生的事件发表了一份详细声明,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然违反双边协议,并进行“侵略性演习”。印度致力于尽快完成双方军队脱离接触进程和缓和实控线沿线地区局势,而中国继续采取挑衅性行动导致局势升级。印度军队在任何阶段都没有越过实际控制线,也没有采取包括开火在内的任何侵略手段。


9月8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indian-army-faceoff-transgress-lac-chinese-soldiers-fir-air-1719683-2020-09-08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外交部】有关《中国日报》 _《环球时报》发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不实报道的声明

印度注意到在包括《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在内的中国媒体上存在一些关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的不实报道。印方敦促中方媒体不要进行这种推测性报道。9月8日报…

印度注意到在包括《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在内的中国媒体上存在一些关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的不实报道。印方敦促中方媒体不要进行这种推测性报道。


9月8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2948/Press+Statement+on+China+Daily++Global+Times+article+attributing+false+comments+to+NSA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印度防长要求中国恢复实控线原状

9月4日,印度防长拉吉纳特·辛格与中国防长魏凤和在莫斯科一同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并单独举行防长会晤,辛格敦促中方尽快恢复中印边境西段冲突地区原状。消息人士…

9月4日,印度防长拉吉纳特·辛格与中国防长魏凤和在莫斯科一同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并单独举行防长会晤,辛格敦促中方尽快恢复中印边境西段冲突地区原状。消息人士称,此次会晤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重点讨论了两国将如何解决旷日持久的边境僵局。

会晤举行前,辛格在上合组织部长级会议上发表讲话称,上合组织成员国拥有全球40%以上的人口,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需要一个信任与合作、互不侵犯、尊重国际规则和规范、尊重彼此利益以及和平解决分歧的环境。辛格在中国防长在场的情况下发表此言论,是在就中印边境西段冲突向中国表明态度。辛格在讲话中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指出二战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教训就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进行“愚蠢的侵略”,将给所有国家带来“灾难”。


9月5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at-sco-meet-rajnath-singh-tells-china-to-restore-status-quo-at-lac/story-ylvhTnX21W0A9A8nEsFRRK.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宣布禁用118款中国APP

9月2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宣布禁用118款“涉嫌参与危害印度主权与(领土)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动”的中国App,其中包括《绝地求生》手游(PU…

9月2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宣布禁用118款“涉嫌参与危害印度主权与(领土)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动”的中国App,其中包括《绝地求生》手游(PUBG MOBILE LITE)、企业微信(WeChat Work)、微信读书(WeChat reading)、名片识别软件“名片全能王”(CamCard)、百度(Baidu)、照片编辑软件“Cut Cut”、视讯应用“VooV”、新浪新闻(sinanews)、手机淘宝(mobiletaobao)、优酷(youku)等。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声明称,该决定是有针对性的,旨在确保印度网络空间的安全和主权,也将保护印度互联网用户的利益。


9月2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govt-bans-118-more-mobile-apps-including-pubg/story-BJqtksETjNxMLJbBLrodPP.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中印不三国边境交界建造直升机场

8月31日,开源情报分析员@detresfa在推特上分享了卫星图像资源,指出中国似乎正在洞朗与锡金的敏感地区附近建造直升机场。据称,该直升机场距离多卡拉山口(Doka La)和纳库…

8月31日,开源情报分析员@detresfa在推特上分享了卫星图像资源,指出中国似乎正在洞朗与锡金的敏感地区附近建造直升机场。据称,该直升机场距离多卡拉山口(Doka La)和纳库拉山口(Naku La)100公里。@detresfa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有历史冲突和有争议的地区附近稳步建设支持性基础设施,体现了中国在这些地区的长远战略”。目前,印度官员还未对这一报道做出反应。


8月3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satellite-imagery-shows-pla-building-heliport-at-tri-junction-of-india-bhutan-and-china/story-a7d3LPqoHGo3JS8oQXx9xI.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国大党抨击印度政府对中国“挑衅行为”的态度

8月31日,印度国民大会党就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区的“挑衅行为”向印度现政府发起攻击,质问莫迪总理什么时候才会对中国“急眼”。国大党发言人苏尔吉瓦拉(Randeep Singh Sur…

8月31日,印度国民大会党就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区的“挑衅行为”向印度现政府发起攻击,质问莫迪总理什么时候才会对中国“急眼”。国大党发言人苏尔吉瓦拉(Randeep Singh Surjewala)用印地语发表了推特,指出“中国又一次企图侵略班公湖地区,只有在莫迪总理对中国‘急眼’之后,印度武装部队才会无畏地站出来保护祖国母亲。”另一名国大党发言人舍尔吉勒(Jaiveer Shergill)认为“中国仍然不断试图改变中印边境实控线现状,但人民党政府对此犹豫不决,不愿意面对现实”。


8月3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congress-slams-govt-over-chinese-aggression-at-border/story-yaERVrYwT4MYI1RBmIEJNJ.html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上升

自2019年8月以来,中国一直寻求在联合国安理会“其他事务”类别下讨论克什米尔问题。2020年8月5日,中国再次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所产生的…

自2019年8月以来,中国一直寻求在联合国安理会“其他事务”类别下讨论克什米尔问题。2020年8月5日,中国再次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所产生的争议召开会议。这是继2019年8月和2020年1月之后,中国第三次提出该要求。印度对中国此种行为的反应越来越强烈,这可能表明印度政府正在对中国失去耐心。

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召开之后,印度常驻纽约的联合国代表在推特上写道:“巴基斯坦的尝试又一次失败了!”虽然这条推特没有明确提及中国,但印度外交部在声明中表示“坚决反对中国干涉印度内政”,并指出中国应该对此事负责。不仅如此,印度对中方发言的反应比以往更加激烈。针对中方主张“任何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地区现状的做法都是非法和无效的”,印方作出了严正答复,称“中方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立场,建议不要对其他国家的内政发表评论。”印度外长苏杰生甚至在一次采访中尖锐地指出,“边界的状况和我们(中印)关系的未来……是不能分开的”,从本质上表明边界的对峙将影响中印双边关系。

印度也在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除新冠疫情、中印边境对峙与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因素之外,美国的态度也是印度加强参与印太战略的重要原因。印度外长苏杰生曾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进行对话,并表示印度将举行四方安全对话。苏杰生还与蓬佩奥、澳大利亚外长马里斯·佩恩(Marise Payne)等人进行了线上会谈。

毫无疑问,无论是关于两国西段边境对峙问题,还是在更广泛的双边关系领域,印度官员对中方不妥协的坚定立场越来越不满。即使当前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中印关系也不太可能很快恢复正常。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8月1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indian-frustration-with-china-grows/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政治家报】中国人民银行对印度银行进行投资

继投资印度住房开发金融公司(Housing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HDFC)持股的私营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收购了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ndustrial Credit and I…

继投资印度住房开发金融公司(Housing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HDFC)持股的私营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收购了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ndustrial Credit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 of India,ICICI)的股权。中国人民银行此次投资的规模不大,仅认购了价值1.5亿卢比的机构配售股份(Qualified Institutional Placement,QIP),并向这一私营银行投资了1.5亿卢比。此次投资正值中印关系因边境西段对峙而下滑之际,且印度政府于2020年4月发布了需要得到政府批准的相关外国直接投资范围,这一投资组合是否需要通过印度政府审查程序还尚不明确。


8月18日报道

https://www.thestatesman.com/business/peoples-bank-of-china-invests-in-icici-bank-through-qip-1502917967.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印度宣布向马尔代夫投资5亿美元以遏制中国影响力

8月13日,印度宣布了一项总额5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为马尔代夫的“大马累互联互通”项目(GMCP)提供资金,此举加大了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外交力度。此外,中国最近也在密切关注…

8月13日,印度宣布了一项总额5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为马尔代夫的“大马累互联互通”项目(GMCP)提供资金,此举加大了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外交力度。此外,中国最近也在密切关注该地区。作为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深受游客欢迎,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关键点。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称,印度将向马尔代夫提供1亿美元的赠款和4亿美元的新信贷额度支持“大马累互联互通”项目。在易卜拉欣·索利赫(Ibrahim Solih)领导的新政府上台后,印度一直在寻求恢复对马尔代夫的外交影响力。


8月13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india-announces-500-million-for-maldives-project-to-counter-china-influence/articleshow/77527910.cms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国并未切断雅鲁藏布江

近日,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印度境内称Brahmaputra river,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修建水坝的问题在印度引起了轰动。有热门评论文章称,中国将于2020年8月开始在西藏加查县建设…

近日,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印度境内称Brahmaputra river,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修建水坝的问题在印度引起了轰动。有热门评论文章称,中国将于2020年8月开始在西藏加查县建设360兆瓦的加查水电站,并耸人听闻地宣称该水电站将切断布拉马普特拉河。该作者将中国修建水电站与中印边境西段对峙联系起来,称该水电站是“中国针对印度采取的敌对行动”。该文章作者认为,印度要么通过军事干预阻止水电站建设,要么就只能承受加查水电站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种“切断河流”的观点中,作者对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流的认识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积雪融水仅占河流水量来源的12%。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IWMI)的报告显示,冰川径流和季节性融雪对雅鲁藏布江年平均流量(Mean Annual Flow,MAF)的影响分别仅占2%。此外,雅鲁藏布江流域约75%的冰川集中在西藏东南部和喜马拉雅东部,而位于西藏西南部为加查水电站提供发电水流的冰川仅占25%。该地长期干燥晴朗的气候也使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大部分积雪融水被迅速蒸发。

流域降雨的空间分布才是影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量的关键因素。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降雨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有着清晰的分界。比如,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上游西藏奴下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而在下游278公里处西藏都登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高达3000多毫米。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河道5.46公里的宽度相比,加查水电站附近200-400米的河道宽度简直不值一提。

因此,中印两国应该剔除评论界哗众取宠的杂音,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两国水利外交并推动水利合作。除政府间合作外,中印还可以推动包括各利益攸关方在内的多渠道对话,共同讨论洪水治理、河岸侵蚀、水电、生态等重要问题。雅鲁藏布江的所有沿岸国家在如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中都应该谨慎采取行动,以免破坏各国多年来在建立水利外交机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作者:Sayanangshu Modak,加尔各答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跨界水治理、生态水文学等领域的问题。】


8月11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choking-the-brahmaputras-flow-much-ado-about-nothing/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美国公开声明支持印度对抗中国

中印边境西段对峙事件拉近了印美两国的关系,印美已经举行了海军联合军事演习,并就中印对峙问题保持定期接触。在中印2017年洞朗对峙事件中,美国政府发言人与匿名官员发表…

中印边境西段对峙事件拉近了印美两国的关系,印美已经举行了海军联合军事演习,并就中印对峙问题保持定期接触。在中印2017年洞朗对峙事件中,美国政府发言人与匿名官员发表了符合印度利益的言论,但从未针对洞朗对峙事件发表单独声明。当时,印度可能不希望美国的公开支持使中印谈判复杂化,而此次中印边境西段对峙事件中,中印双方的谈判磋商更加开放,美国也一再公开发言支持印度。

5月29日,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和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Mark T. Esper)在中印边境西段对峙期间首次通电话。双方讨论了印美双边防务关系,并同意继续为“强大且持久的美印国防伙伴关系”而努力。印美两国国防部的声明中没有特别提到中国,但称双方对地区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这表明两国防长提到了中印边境对峙问题。6月2日,印度总理莫迪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谈到了中印边境紧张局势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改革。特朗普还谈到了扩大七国集团的可能性,并把中国排除在外。

除了双边交往外,美国高级官员也不断发表言论支持印度。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发表声明称:“我们对在中印冲突中丧生的印度人民表示最深切的哀悼。”蓬佩奥还在由美国知名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牵头举办的布鲁塞尔论坛上发表讲话,批评中国违背国际承诺和欺压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邻国。此外,蓬佩奥还支持印度禁止中国移动应用程序的举措,并指出:“我们已经讨论过来自中国及当地中国电信基础设施的风险。对此,印度已经做出决定,禁止几十种中国软件在印度境内的手机上运行。”

美国民主党议员也站出来抨击中国,这反映出美国两党对印度的支持。在加勒万冲突发生之前,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民主党议员埃利奥特·恩格尔(Eliot Engel)就曾谴责中国的“侵略行为”,他说:“我对中国沿着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的持续侵略行为极为关切。中国再次表明,它更愿意欺压邻国,而不是依据国际法解决冲突。”显然,与洞朗对峙时期相比,这次美国对印度的支持更加明显和公开。这其中有印方默许的原因,也将是印美双方在合作关系上默契配合的又一个信号。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7月2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this-time-the-us-is-taking-indias-side-against-china/

专家评论

【印度中国问题研究所】印度不应当与中国在经济方面脱钩

有关未来中国在印度经济中扮演何种角色的辩论,如今已经成为印度的前沿战略议题。但是,在讨论这一议题时,人们却常常忽略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基础信息。印度禁止使用中国产…

有关未来中国在印度经济中扮演何种角色的辩论,如今已经成为印度的前沿战略议题。但是,在讨论这一议题时,人们却常常忽略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基础信息。印度禁止使用中国产品,主要是为了向中国表明在边境问题上采取高压政策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一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将会影响到中国政府往后的政策选择。但是,印度的政策制定者不能盲目地使用经济手段,他们必须意识到这些手段对印度的民生、现代化进程和地缘政治目标的影响。

就更广泛的层面而言,印度政府必须在全球经济结构性发展趋势下,特别是中美竞争以及未来全球化演变过程中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和美国在近期以及中期脱钩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全球地缘经济竞争的时代,印度是否应该偏向一方?印度是否有机会吸收外国的直接投资发展制造业,并在全球生产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印度需要更多的高科技工业、更多高质量的制造业、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更多地参与国际供应链,那就需要把握全球化中断的契机。除此之外,印度还有另一个战略目标——寻求重建与印太地区以及欧亚大陆国家之间传统的商业和社会网络。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应当如何调整中国在本国经济中的角色?在过去的六年里,印度政府一直谋求重新平衡和扩大与相关国家的经济联系,实现从贸易主导型到投资导向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如今,印度在非消费型经济领域对中国的依存度仍然很高,中国在投资、零部件、工业设备和技术方面都支撑着印度经济的增长。

因此,在对不同行业以及对整体经济的成本损益和影响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之前,印度不应当试图与中国脱钩。只有在获得可信的数据之后,印度的决策者才能制定相关计划,在某些领域加强与中国的相互依赖,亦或者通过进口替代政策和从其他国家采购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印度政府不能一概而论,应当首先勾勒出工业化蓝图,确定中国政府在哪些方面能给印度带来利益,或者像美国推动中国的改革进程一般,在哪些方面中国能推动印度的发展。美国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尤其是在数字领域,正对印度带来挑战。在这一方面,印度的决策者需要避免从依赖一个数字超级大国转向依赖另一个。毕竟,中国和美国的企业都存在着损害印度数据主权的风险,也有可能加深印度对进口软硬件的依赖以及影响国内行业的发展。

如果印度能够灵活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则可以在美中竞争中获益。印度不应当被美国不可预测的国内政治态势所束缚,而需要开始考虑采取更加积极的战略,在本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地缘经济网络和关系中立足。许多亚洲国家,包括印度的邻国,都将在地缘经济竞争中采取折衷策略,同时利用美国、中国、日本和欧洲的技术与资本。

【作者:Zorawar Daulet Singh 佐拉沃·道尔雷·辛格博士,印度政策选择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 in New Delhi)研究员,历史学与战略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的外交政策、印度外交史、中印关系等。文章首发于印度媒体《印度斯坦时报》。】


7月27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analysis/on-the-economy-don-t-disengage-with-china/story-Er5AOSLoDjS7bqTcB3ffEI.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政治家报】印度间谍卫星飞越西藏上空,侦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的部署情况

7月25日,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DRDO)操控的印度情报收集卫星EMISAT越过了中印边境“阿鲁纳恰尔邦”附近的中国人民解…

7月25日,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DRDO)操控的印度情报收集卫星EMISAT越过了中印边境“阿鲁纳恰尔邦”附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阵地,并详细侦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西段的部署情况。消息人士称,这颗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ISRO)制造的卫星“具有实施高机密军事行动的能力”,其搭载的电子情报(ELINT)监测系统可以确定目标地区所有无线电信号传输源的性质和位置。情报指出,中国军队正在德普桑(Depsang)地区调集军队,并在边境实控线中方一侧进行挖掘活动。此外,印度雷达卫星RISAT-2BR1曾于24日飞越中国人民解放军吉布提海军基地上空进行侦查,报道称有三艘中国军舰在吉布提附近海域活动。


7月27日报道

https://www.thestatesman.com/india/indian-spy-satellite-passes-tibet-china-mobilises-troops-depsang-along-lac-1502911644.html

【边海研究】段彬:印度对中国藏南地区的同化政策探析(1951-1959)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达旺藏南地区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本文作者本文作者段彬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2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达旺藏南地区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本文作者

本文作者

段彬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2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一、 占领区社会文化政策总体方针策略的制定


中印边界和领土争端至今悬而未决,最大的阻碍因素是印度对争议地区的非法占领和非法实施行政管辖,即非法的“东北边境特区”问题。1951年,印度阿萨姆步枪队少校卡辛(Khathing)率队占领中国藏南地区的达旺,标志着尼赫鲁政府开始向“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新前进政策”。到1953年,印度基本控制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广大的争议地区,使这段非法虚拟的边界线成为实际控制线。至1956年底,印度政府占领完最后一片地区里米金(Limeking),在非法“麦克马洪线”以南占领区建立起一整套行政管理体制,由此制造了“东北边境特区”问题。尼赫鲁政府在占领区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社会、文化、宗教方面的同化政策,以便将其事实上同化进印度社会。在此过程中,尼赫鲁政府非常重视利用文化和心理手段,通过与阿萨姆邦地方政府协调,制定了非常“复杂”的政策,以达到尼赫鲁所相信的“这片边境地区不一定是印度的,但是可以将其塑造成印度的领土” 的政治宣传效果。

这样,与1951年印度侵占达旺为标志开始的“新前进政策”紧密配合,经过1952-1953年内部的反复考虑,尼赫鲁政府在藏南地区推行的社会文化政策的总体方针是灵活审慎,稳步同化。首先是实际占领,消除西藏地方行政管辖的痕迹,限制和西藏地方的经济交往和宗教联系。其次是心理和文化上施加影响,让这些地区民众认识到自己属于印度,拒绝了阿萨姆政府的强制同化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地部落民的土地、森林等经济权益,保护当地的部落文化;最后是在占领区宗教层面断绝对西藏的依赖的同时,尊崇藏传佛教,利用十四世达赖喇嘛在占领区人民心中的地位,稳定占领区的人心,达到的目标是“让他们感到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情感上都是印度的一部分”。在具体政策层面,尼赫鲁政府将道路和通信建设被摆在了首位,其次是中小学校和医疗卫生等福利性措施,最后是推广“国家社区和集体安置项目”。这些同化政策灵活运用心理和经济手段来推进政策实施,充分考虑到占领区藏文化和长期处于原始社会的客观现实,并且政策设计中始终有着和中国竞争民心的目的。

为了贯彻执行这种比较灵活的政策方针,印度政府特意设立了“印度边疆文官体制”,选拔“边疆文官”作为占领区各行政单位的基层干部。这些“边疆文官”负责执行“巡视”、收税、扩展教育和医疗等各项同化政策。尼赫鲁政府对占领区采取了一些象征性的举措,以为面向国内外的宣传造势。例如,1952年10月27日,尼赫鲁前往阿萨姆和东北边疆部落区“视察”,并且乘飞机到达达旺上空。这是印度非法占领达旺后,印度总理首次前往达旺。这种“视察”是印度总理尼赫鲁曾经作为学习法律并且获得执业资格的律师,精心设计地向国内外宣称占领区属于印度领土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印度政府进行政治宣传惯用的伎俩。此外,尼赫鲁政策还非常重视通过《新政治家》、《经济学家》、《评论家》等英美的知名报纸和期刊以及印度驻海外各使馆,多渠道向国际上解释印度的边界政策,进而博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和同情。

二、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尼赫鲁政府对占领区社会文化政策总体方针突出体现在印度政府对占领地区中小学校 的语言政策上,尤其体现在占领区中小学校教材上选用何种书面语言的教科书和相应的教学语言的政策考虑中。尼赫鲁狡猾地利用占领区部落语言本身就缺乏书写字母的问题,“建议”推行用天城体字母书写部落语言,这样迂回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避免占领地区门巴和洛巴部落人当时产生反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今后在这些地区推行印地语打下基础。印度学者索尼娅·舒克拉(Sonia Shukla)也认为“印度政府将印地语引进东北边境特区,大大加速了同化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策略性的渗透方式,但是又不会引起当地人的抗议。”尼赫鲁在指示中允许使用藏语,事实上基层官员并没有按照严格执行他的指示,而是大规模地强制推行印地语,因而从根本上将占领区与中国西藏地方的语言、文化隔绝开来。在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达旺时,当地年轻人已经不懂藏语了。时至今日,这种占领区的语言文化同化政策造成深远的影响,对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尤其是达旺问题,成为严重的障碍。

三、 占领区的宗教政策


尼赫鲁政府对占领区社会文化政策总体方针也集中体现在尼赫鲁政府对占领区宗教政策上的“双面政策”。这种“双面政策”指的是:一方面,尼赫鲁政府在1951年占领达旺之后,开始考虑断绝达旺寺、瓦弄地区寺庙与拉萨的宗教联系,并且在拉达克和锡金地区分别建立寺庙学校和“西藏文化研究中心”,断绝这些地区僧侣向西藏寺庙学习佛教经典的传统与拉萨的宗教联系。其中1959年西藏叛乱后,跟随十四世达赖喇嘛出走的上层喇嘛成为尼赫鲁在拉达克和锡金地区的宗教学校中的重要教员,而这恰好满足了尼赫鲁削弱拉萨和这些地区的宗教联系,进而稳定了占领区的宗教界和普通信众的民心;另一方面,尼赫鲁政府允许占领区寺庙学校存在,并且积极拉拢当地寺庙僧侣,修复寺庙建筑,从而利用寺庙稳定占领区民心。这种尊崇十四世达赖喇嘛地位,积极拉拢十四世达赖喇嘛稳定占领区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十四世达赖喇嘛叛逃事件的发生。1959年印度给予十四世达赖喇嘛所谓的“政治避难”,除了其议会中宣称的所谓的“政治正当性”外,最重要的动因是印度的国家安全利益,即利用十四世达赖喇嘛在占领区宗教界和普通信众的地位,稳定占领区的民心,巩固印度在占领区的地位。正如,印度情报局长穆利克分析的那样,“印度如果拒绝十四世达赖及其追随者,那么将会使我们的佛教徒非常失望,印度政府也会失去他们的拥戴;反之,如果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现在印度,那么这就给边境地区的佛教徒一个焦点,这样他们的眼睛就不再转向西藏寻求启示和指导,而是安心呆在印度的边界之内。”

印度这种宗教政策上看似矛盾实际却非常现实的考虑完全服务于印度的国家利益。1959年西藏叛乱发生后,印度对待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双面政策”随着195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外逃而趋合流,尼赫鲁政府乘机支持和扶植十四世达赖喇嘛,利用十四世达赖喇嘛在佛教界的影响力,稳定被占领地区的僧俗信众的民心,帮助其强化和控制这些地区。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之后,印度一方面在利用逃往印度的“藏独”分裂势力十四世达赖喇嘛集团,在印度内政部情报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正式组建了“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由十四世达赖喇嘛集团负责兵员来源,美国负责提供武器装备和部分经费并协助训练,印度负责组编、后勤供应和直接指挥。“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的成立成为威胁中国西南边疆安全的隐患,并且使中印边界问题解决复杂化。另一方面,印度利用十四世达赖喇嘛在佛教界的权威,直接安排和确认占领区各大寺院的活佛转世系统,如达旺寺和瓦弄地区寺庙,控制占领区僧俗民众,从而成为其间接强化占领区地位的有力工具。除此之外,印度利用十四世达赖喇嘛为首的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在联合国舞台上和西方世界中炒作所谓的西藏问题,造谣诽谤,混淆视听,成为冷战时期印度和西方国家在战略上牵掣中国的工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印度对藏南地区的占领和实施的同化政策是印度对华边界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1956年印度推行“新前进政策”,占领中国的藏南地区并且扩展所谓的行政管辖,制造了“东北边境特区”,为了将占领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同化进印度本土的经济和社会,尼赫鲁政府为占领区制定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宗教政策。通过阿萨姆邦长和新设立的“印度边疆文官”具体执行修建道路、设立学校和医院、尊崇藏传佛教等一系列特殊的同化政策,企图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由一条“战略边界”变为具有文化认同的“文化边界”和拥有行政管理的“行政边界”。值得注意的是,尼赫鲁政府这一系列潜意识中和中国竞争当地人心的措施中,尊崇藏传佛教,进而利用十四世达赖喇嘛稳定“东北边境特区”的民心进而强化其控制的政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195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外逃事件的发生,而且成为1962年后历届印度政府扶持十四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流亡政府”的最重要的考虑。

通过这些同化手段,印度在藏南地区的占领地位稳固之后,尼赫鲁政府于是强硬拒绝1960年谈判中中方提出的“一揽子”边界解决方案,并且在“西段”争议地区加紧推行“蚕食政策”,最终直接导致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因此,“东北边境特区问题”是当今中印边界争端迟迟悬而未决的重要障碍,而不是印度某些学者和政客声称的“中印边界东段边界已经划定”,双方只是需要讨论“拉达克地区的边界争端”即可。时至今日,中印边界争端的解决,需要正视边界客观历史,尊重历史,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双方开展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进而解决分歧,而不是利用所谓的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向中国施压而谋取边界利益,更不是利用拖延和炒作边界争端,为政党竞选利益和散播“中国威胁论”而寻求依据。

END

编辑 | 韩茜

排版 | 李阳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专家评论

【梵门阁】中国5G:糖衣炮弹

印度对中国涉及电子行业的投资和应用程序作出了战略性抵制,这促使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如今也应当对中国最具有主导优势的领域——5G技术采取相似的抵制措施。此项…

印度对中国涉及电子行业的投资和应用程序作出了战略性抵制,这促使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如今也应当对中国最具有主导优势的领域——5G技术采取相似的抵制措施。此项来自中国的新技术不应当被孤立地看待,这不仅只涉及中印贸易或是购买电信技术设备的问题,5G技术还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数字丝绸之路”、“中国制造2025”以及“中国标准2035”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托中国强大的人工智能基础,5G可以成为高效收集全球各地数据的主要渠道,这将为“中国制造2025”中所列出的产品带来成本优势,并帮助中国制定全球标准。

当前,中国的标准仅适用于中国国内,但这最终将成为全世界的标准。中国的战略分为四个阶层,最底层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间两层是“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制造2025”,最顶层是“中国标准2035”。5G技术是这四阶层战略的根基——基础设施建设是战略的支撑。因此,每笔来自中国的5G设备订单都推动着该国战略的实现,并鼓舞中国制定更加宏大的目标。

在美国,中美贸易战和潜在的抵制中国行动可能会改变美国电信公司负债累累的现状,这些公司或许会获得预留给国防部门的信号波段,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不再使用中国5G设备。而对印度而言,中国将尽一切可能促成与印度的5G谈判——挑起直接或间接的边界冲突、用无人机袭击印度西海岸的石油设施、发动网络攻击、构筑非关税壁垒、滥用中国的社交媒体应用或切断对印度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如果不将中印之间电信合同的管辖权约定在一个中立国之内,中国将积极起诉所有违反当前4G升级合同和未来5G(如果有的话)合同的印度电信公司。如果印度的电信公司因违反合同而被处以巨额罚款,印度政府将不得不为其提供资金援助。不从中国采购电信设备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已经陷入困境的印度电信行业将不得不准备好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但是,印度政府可以对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专利开发,改变印度电信行业过度依靠硬件的现状,以软件开发为核心,降低对电信设备的依赖。此外,从欧盟国家的制造商进口5G设备或将是印度的唯一选择。

【作者:Blaise Fernandes 布莱斯·费尔南德斯,印度梵门阁智库董事会成员。】


7月12日报道

https://www.gatewayhouse.in/chinese-5g-kiss-death/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美国称禁止中国应用程序将减少中国监控

7月14日,美国白宫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印度等国禁止使用TikTok等中国应用程序,将使中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监控工具。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在接…

7月14日,美国白宫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印度等国禁止使用TikTok等中国应用程序,将使中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监控工具。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电台(Fox News Radio)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正“重点关注”来自中国的TikTok、微信及其他应用。奥布莱恩指出,“印度已经禁止使用这些应用程序。如果印度、美国与部分西欧国家都不再使用这些应用,就将有效打击中国的间谍活动与监控行为。”
印度国防

【今日印度】不丹反对中国对萨克顿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主权要求

不丹驻新德里大使馆就中国方面对“不丹东部”萨克顿野生动物保护区(Sakteng Wildlife sanctuary)提出的主权要求向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提出抗议。虽然不丹和中国尚未建交,…

不丹驻新德里大使馆就中国方面对“不丹东部”萨克顿野生动物保护区(Sakteng Wildlife sanctuary)提出的主权要求向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提出抗议。虽然不丹和中国尚未建交,但双方一直在就解决两国边界问题进行谈判。6月2日至3日,在第58届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Council,GEF)视频会议上,中方反对不丹对萨克顿野生动物保护区(Sakteng Wildlife sanctuary)提出的拨款要求,称该地区属于中国和不丹间的边界争议领土。不丹发出强烈的谴责声明称,“萨克顿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不丹不可分割的主权领土。” 但据媒体报道,中国外交部在上周六重申了其在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会议上的发言,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说法。中国外交部表示,“关于中国-不丹的边界争端由来已久”,并补充道,在中不边界问题上,“第三方不应指手画脚”。不言而喻,第三方指的就是印度和印度媒体。


7月6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world/story/china-bhutan-territory-dispute-demarche-chinese-embassy-new-delhi-sakteng-sanctuary-1697392-2020-07-06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国内政治中的中国因素

在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冲突之后,印度民众普遍对中国感到愤怒,并认为应当在中国成功改变中印边境现状前阻止它的任何行动。此次冲突是印度自1975年以来首…

在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冲突之后,印度民众普遍对中国感到愤怒,并认为应当在中国成功改变中印边境现状前阻止它的任何行动。此次冲突是印度自1975年以来首次由于中印边界问题而导致士兵阵亡。

随着来自中国的威胁成为现实,任何有关中国的议题都将被纳入更加广泛的国家安全问题范畴,印度民众提高了对中国的重视度。与中国相关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印度国内政治中的主导问题,并对公众舆论、选举竞争甚至外交政策产生影响。到目前为止,除了巴基斯坦,还没有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问题能够在印度国内引起政治上的共鸣。对大多数印度人而言,巴基斯坦不仅仅涉及外交政策或国家安全问题,更是印度公众情绪的敏感点。

随着中国成为印度的主要战略威胁,相关的政治表述不得不进行调整。鉴于政界承认中印两国之间的实力不对等,印度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一直是比较缓和的。印度的经济实力稍逊一筹,其军事和科技实力也不如中国,并且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比印度更加重要。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希望能够重塑全球秩序,以适应本国的国家利益。尽管中国没有遮掩自己的目标,但印度对中国在其边境崛起的事实仅仅是被动接受。鉴于中印关系不是一个可以在印度国内政治中引发激烈辩论的主要问题,印度政府当前的对华政策在很长时间内仍能奏效。但加勒万河谷的军事冲突在印度全国,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引发了强烈反响,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面临着不能与大众情绪相悖的巨大挑战。

印度民众对中印边境局势的突然转变感到担忧,可能源于对经济现实的无知,他们要求消灭在印度无处不在的中国商品,这反映出民众对中国的新情绪。这种情绪将决定印度的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舆论的演变也将对政治言论产生影响。

【作者:Harsh V. Pant 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Vinay Kaura卡乌拉,古吉拉特邦萨达尔·巴特尔大学(Sardar Patel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协调员,国际事务和安全研究助理教授。】


6月26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china-factor-in-domestic-politics-68541/

专家评论

【和平与冲突研究所】为什么与中国的冲突不会打乱莫迪的政治考量?

6月15日,中国军队与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地区发生冲突,有20名印度士兵在冲突中丧生,这在印度引发了激烈的政治辩论。莫迪政府对长达两个月的对峙保持沉…

6月15日,中国军队与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地区发生冲突,有20名印度士兵在冲突中丧生,这在印度引发了激烈的政治辩论。莫迪政府对长达两个月的对峙保持沉默,并且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作出令人费解的答复,致使印度当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根据有关专家和分析人士的观点,莫迪将会迫于压力向中国表明态度,否则他将付出政治上的代价。但需要注意的是,莫迪的论调和印度人民党全部的国家安全理论都是专门针对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义活动,并不包含中国的问题。鉴于莫迪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政客,在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后,他对安全和外交层面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政治层面。

尽管莫迪的表态会考虑某些政治上的得失,但当前的危机局面给莫迪和印度人民党带来的政治影响微乎其微。

首先,莫迪政府对中国问题和巴基斯坦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同。莫迪政府的国家安全理论以处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为核心,并包含三个方面的重点:克什米尔问题、恐怖主义以及族群主义(communalism)。在2019年大选的准备阶段,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主打国家安全问题,从其以“国家优先”(Nation First)一章为开篇的竞选宣言中可以明显得出这一结论。其中“对恐怖主义的零容忍”、“废除宪法第370条”以及“实施《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等竞选承诺都涉及巴基斯坦问题。自2016年乌里(Uri)袭击以来,印度人民认为莫迪和他所带领的印度人民党在毫不动摇地与巴基斯坦进行抗衡。但在莫迪执政的六年中,即使在2017年发生为期73天(中方认为是72天)的洞朗对峙之后,印度人民党政府从未公开对中国进行攻击。印度政府的国家安全理论明显不完整,人民党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调中恰好忽略了中国的问题,如果近期的中印边境冲突事件演变成选举话题,莫迪政府就可以获得回旋的余地。

其次,莫迪和印度人民党都善于操弄舆论并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每当莫迪政府或印度人民党陷入危机时,他们都会使用这种方法摆脱困境,无论是应对乌里或普尔瓦马(Pulwama)恐怖袭击,还是缓和经济危机(例如货币贬值)、新冠疫情以及随后因为全国封锁而导致的劳工危机都是如此。即使在讨论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政策的失败时,主流观点也是认为巴基斯坦政府背叛了莫迪释出的善意。出乎意料的是,强硬派的莫迪被描绘成一个受害者,这一策略竟然取得了成功。莫迪政府将再次利用民众的同情来掩盖对华政策的失败。

最后,印度民众缺乏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普遍认识,这对莫迪和印度人民党非常有利。与印巴边界问题相比,印度民众对中印边界问题关注度较低。公共知识分子(包括专家、分析师和评论员等)很容易讨论与中国相关的话题,但基层民众(主要的选民团体)几乎无法获得新闻标题以外的知识。尽管印中关系和印巴关系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但印巴关系更能调动民众的情绪,这也是反对党无法借题发挥的原因。

【作者:Ashutosh Nagda,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东南亚研究项目研究员。】


6月29日报道

https://theprint.in/opinion/why-the-lac-clash-with-china-wont-upset-modis-political-math/450173/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国与印度对全球秩序主导权的争夺

在中印军方官员努力达成“从边境实控线对峙地区脱离接触”的共识之际,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参加了中俄印三方外长会谈。苏杰生指出,“今天各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国际规范与概…

在中印军方官员努力达成“从边境实控线对峙地区脱离接触”的共识之际,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参加了中俄印三方外长会谈。苏杰生指出,“今天各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国际规范与概念的挑战,也是如何实践国际原则的挑战。”苏杰生还表示,“尊重国际法,承认合作伙伴的合法利益,支持多边主义,促进共同利益,是建立持久世界秩序的唯一途径。”

中俄印三方会谈(Russia-India-China,RIC)出现于冷战刚结束时,当时中俄印三国试图遏制美国主导的全球单极秩序,并试图协同应对西方军事干预、气候变化和全球贸易等挑战。尽管中俄印每次在会议上都会公开谴责美国霸权,但各自都保持着与美国的联系。在此期间,中国加强了与美国的经济和贸易联系,印度也增加了与美国的双边交往。随着中印实力差距的不断扩大,印度外交政策逐渐显现出缺乏战略性与自主性。

印度的外交行动并不明确,与其说是印度试图应对中国的崛起,不如说是印度的外交政策考量试图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制造一种虚假的对等。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对立日益加剧,俄罗斯重新评估了其外交政策的重点,中俄关系日渐紧密。这导致印度面临的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印度与俄罗斯的国防和战略关系受到了质疑,像中俄印三方会谈和金砖国家峰会这样的多边平台几乎都由中国主导议程,变得更加不平衡。

全球政治正在迅速演变,印度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印度不能满足于现状。但迄今为止,印度一直不愿明确表达自己的选择。既然中国公开表达了对印度、乃至其他全球多边框架的意图,印度有责任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志同道合的国家之间建立多边框架。正如苏杰生所说,当今的挑战在于国际关系的实践,因此如果印度看不到中俄印三方会谈和金砖国家峰会的实际效用,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弃它们。各国目的不一却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假象已经存在太久了,印度应该带头揭露这一点,这不仅有利于印度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建立更广泛的全球秩序。

【作者:Harsh V. Pant 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Vinay Kaura卡乌拉,古吉拉特邦萨达尔·巴特尔大学(Sardar Patel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协调员,国际事务和安全研究助理教授。】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china-india-and-their-contending-visions-of-global-order-6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