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印中关系正常化需要中国做出更多努力

知情人士表示,近期完成的班公湖地区的脱离接触工作只是恢复印中关系进程的开始,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将印中双边关系全面恢复至正常状态。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

知情人士表示,近期完成的班公湖地区的脱离接触工作只是恢复印中关系进程的开始,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将印中双边关系全面恢复至正常状态。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印度将密切关注中国的下一步行动,以决定未来在双边或多边层面与中国的接触途径。

他还表示,印度和中国军队最近在班公湖南北岸的撤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他警告说,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解决实控线其他几个摩擦点的脱离接触问题。2月20日举行的印中第十轮军长级会谈并未在解决戈格拉-温泉区( Gogra-Hotsprings)和德普桑平原(Depsang plains)等摩擦点的问题上取得突破。

上述人士还表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下一轮印中会谈将于何时举行。专家提醒称,不应对中国外交部在22日发表的支持印度担任2021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的声明作过多解读。前印度外交官阿什克·萨詹哈尔(Ashok Sajjanhar)说:“中国应该知道,在加勒万事件后,不可能再一切照旧。”


2月24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china-needs-to-do-more-to-restore-normalcy-officials-101614121158389.html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并未改变对中国投资的态度

2月23日,知情人士表示,印度没有考虑任何允许中国公司在印度投资的提案,并驳斥了有关印度可能批准中国45项投资提案的报道。上述人士表示,“这份报道事实上是不正确的,印…

2月23日,知情人士表示,印度没有考虑任何允许中国公司在印度投资的提案,并驳斥了有关印度可能批准中国45项投资提案的报道。

上述人士表示,“这份报道事实上是不正确的,印度政府没有在任何层面批准来自中国的投资。”他还称,政府仅批准了三项来自香港公司的投资提案,其中前两家公司的母公司为日本公司,而第三家公司的所有人为非常住印度居民(Non-Resident Indian)。

一位印度外交部官员称,任何有关印度准备突然改变对中国投资立场的说法,都源于对印度在印中边境冲突问题上的立场认识不足。印度一贯认为,边界的和平与安宁是发展双边关系的先决条件。尽管两国已采取措施以恢复边境冲突地区的正常状态,但距离真正的和平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印度将继续密切关注中国在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的下一步行动,不会急于解除对中国投资的限制。


2月23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trending/indias-hasn-t-changed-its-mind-on-chinese-investment-will-make-no-exceptions-101614092083010.html

印度对外关系

【今日印度】中国仍在2020年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据彭博社报道,尽管在中印两国边境冲突爆发后,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有所上升,但中国仍超越了美国,在2020年重新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在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后,印度政…

据彭博社报道,尽管在中印两国边境冲突爆发后,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有所上升,但中国仍超越了美国,在2020年重新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在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后,印度政府虽然设法遏制对华贸易关系,但由于印度对中国重型机械、电信设备等产品的高度依赖,中国重新获得了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根据印度商务部的临时数据,2020年印中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为777亿美元。尽管这一数据低于2019年的855亿美元,但仍足以使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商业伙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印美间的双边贸易额仅为759亿美元。与此同时,阿联酋仍保持了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地位。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印度从中国的进口额为587亿美元,这超过了从美国和阿联酋的进口额总和。在出口方面,2020年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额也同比增长了11%,达到 190亿美元。

这一临时数据公布时,恰逢印度贸易商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All India Traders)等贸易组织抵制中国商品之际。据悉,印度贸易商联合会已经设定好“抵制中国商品”的目标,称到明年12月从中国的进口额将减少133亿美元。


2月23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business/story/china-emerges-as-india-top-trade-partner-in-2020-despite-souring-relations-1772222-2021-02-23

印度对外关系

【今日印度】中国发布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印方未作回应

据报道,在中国政府为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冲突中表现英勇的5名士兵(4名士兵死亡)授予荣誉称号后,中国媒体首次发布了冲突现场的视频。2020年6月15日,加勒万河谷发生的暴…

据报道,在中国政府为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冲突中表现英勇的5名士兵(4名士兵死亡)授予荣誉称号后,中国媒体首次发布了冲突现场的视频。

2020年6月15日,加勒万河谷发生的暴力冲突导致了20名印度士兵死亡。根据印度官方的地面情况报告,至少有16名中国官兵死亡。但今天中国首次公布的伤亡人数远低于印度军队的记录。

此前俄罗斯官方媒体塔斯社首次报道称,有45名中国军人在该冲突中丧生。消息人士指出,塔斯社的报道让中方不得不在中印举行第十轮军长级会谈之际发表声明,以结束这一尴尬局面。尽管印度不太可能对中国的声明和视频做出任何回应,但它们是否会对戈格拉-温泉区( Gogra-Hotsprings)和德普桑平原(Depsang plains)等摩擦点的脱离接触问题产生影响仍有待观察。


2月19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galwan-clash-casualties-china-release-new-video-damage-control-domestic-audience-1771108-2021-02-19

【边海研究】湄公河地区水援助:发展趋势与中国对策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2020年11月30日湄澜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开通仪式在京举行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文作者郭延军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研究员任娜中国…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2020年11月30日

湄澜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开通仪式在京举行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文作者

郭延军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研究员

任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1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发展援助不断推进,水援助已成为中国发展援助中颇具活力和实效的领域之一。随着中国跨界水问题的日益突出,其在周边外交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现有涉水援助政策框架不断优化,规模日益扩大,为受援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湄公河水资源治理在合作理念、本地化进程以及域外国家介入等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演变过程中,湄公河地区的水援助亦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中国的水援助应根据新的地区形势及合作趋势,在水援助的合作理念、制度安排、优先领域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和创新,以适应中国周边外交和湄公河国家的新需求。通过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水援助新模式,让援助成果更好惠及流域人民,不但有助于促进湄公河地区的发展,也可以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湄公河地区的推进。

一、中国在湄公河地区水援助的发展

1950年,中国首次向朝鲜和越南提供物资援助,开启了新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经过70年发展,中国对外援助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方式也趋于多元化,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援助,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发展援助中涉水的援助物资、资金或项目。从狭义上讲,主要由水利部及相关单位负责实施;从广义上讲,则包括环保部、农业部、民政部等部门负责实施的涉水援助。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水援助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且分工较为明确。例如,水利部实施技术援助以及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环保部实施河流生态和水质项目,农业部实施农业灌溉项目,扶贫中心实施清洁用水等民生项目。此外,企业利用国家“两优贷款”开展的投资,如水电站建设,也是中国对外水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水援助伴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不断深化而发展。澜湄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水援助从双边为主发展到双多边并重,援助的领域、方式和资金渠道也得到不断拓展。目前,水援助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技术合作,二是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三是务实合作,四是信息共享。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水援助资金主要来自“两优”贷款、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

二、湄公河地区水援助的新趋势

近年来,湄公河地区的水援助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出“以人为中心”合作理念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理念早已深嵌和贯穿于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各个领域,亦是国际组织、域外国家在这一地区开展水援助的指导原则。当前,东盟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内部发展不均衡问题,其一体化进程和目标实现都可能由于内部发展差距问题而受到影响。为此,东盟希望更好地利用国际援助来减少贫困,落实“以人为中心”的共同体建设。从活跃在湄公河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域外国家水援助的援助重点领域看,大多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因此得到东盟国家的欢迎。

第二,域外国家持续加大在湄公河地区的战略投入,水援助竞争态势有所强化。随着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湄公河地区及其水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更多关注。国际组织、域外国家纷纷提升了合作层次和投入力度。特别是澜湄合作机制成立以来,一方面中国在该地区的水援助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也客观上带动了域外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在这一地区的水援助投入。

第三,湄公河委员会在加快推进“本地化”改革进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开放度,以巩固在水资源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湄公河委员会通过“本地化”改革,增强其作为流域国际组织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确定了自身作为“知识基地”和“外交平台”的发展定位,以增强作为国际组织的影响力。

三、优化提升中国湄公河水援助:

方向与路径

当前,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水援助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需要适应新的趋势,适时在合作理念、制度安排以及优先领域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和创新,让水援助的效果最大化。

首先,在合作理念上,坚持“以人为中心”,提高民众的参与度,让务实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各国民众。

随着澜湄合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水援助需要继续深化“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合作成果惠及各国更为广泛的民众。在水援助过程中,可考虑将更广泛的利益攸关方纳入到项目进程中,促进项目的多方参与。在项目实施阶段,相关的产业合作项目应更加重视如何带动当地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当地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可以考虑在流域地区开办相关领域的培训班,针对特定群体开展直接有效的基层培训。

其次,在制度建设中,一是要“修内功”,继续优化完善中国的对外援助体系;二是要“借外力”,重点加强澜湄合作机制与湄公河委员会的合作,特别是在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协作。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担的“社会责任”远远不能满足受援国的需求,2018年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成立,为不断优化完善中国的对外援助体系提供了契机。例如,在社会组织参与对外援助方面,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一方面中国应重点支持一批政治可靠、专业过硬的社会组织 “走出去”,并逐步建立社会组织的海外活动网络;另一方面,可考虑支持一批湄公河流域国家立场中立、观点客观的社会组织,助力中国对外援助工作。

澜湄合作机制成立以来,中国的水援助从以双边为主发展为双多边并重。湄公河委员会作为流域重要的多边平台,也可以成为中国加强水援助的合作平台。 

在知识生产和信息共享领域,建设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是走向流域一体化管理的前提。中方建设的信息共享平台网站已于2020年11月30号正式上线,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信息共享的内容需要不断扩展和充实。与湄公河委员会信息平台建立无缝对接,实现信息联通共享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湄公河委员会在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方面接受了大量来自西方的援助,有些观点和结论不可避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可以通过向湄公河委员会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其能力建设,特别是提升其知识生产能力,如加强气候变化对湄公河的影响研究,充分发挥湄公河委员会作为“知识基地”的作用,更好更及时地传播科学意见和客观事实,营造对中国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在务实合作领域,支持湄公河委员会的流域水资源计划十分必要。以防灾减灾为例,洪旱灾害是湄公河国家面临的长期挑战,近年来,每逢湄公河出现大的灾情,不明真相或别有用心的媒体总是将其归咎为中国的水坝建设,给中国国家形象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2019年,湄公河委员会通过了《2020—2025年干旱管理战略》,旨在通过地区统一行动应对日益严重的地区干旱问题。支持湄公河委员会在上述领域开展务实合作项目,是提升中国水援助成效的重要路径。

再次,优化和创新在湄公河地区的水援助优先领域,促进中国与流域国家共同发展。根据湄公河国家的实际需求,可在以下几个领域加强援助力度:

清洁水供应。清洁水获取困难是湄公河部分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挑战之一。中国现有清洁水领域的援助主要以示范项目为主,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受众面窄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受援国需求,仍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湄公河国家水利基础设施总体较为落后,进一步加剧了洪旱灾害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通过援助湄公河国家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灌溉节水设备以及工业节水设备等,提升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可以有效缓解灾害带来的影响。

水环境治理。随着湄公河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流域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应积极落实“绿色澜湄计划”旗舰项目,围绕水环境治理、水质监测、淡水生态系统管理、工业园废水处理等议题,通过政策对话、能力建设、联合研究、示范项目等方式开展合作,深化涉水环境管理。

农业与渔业项目。湄公河被视为该地区的母亲河,农业与渔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民众生计。中国可考虑设立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减缓由于湄公河三角洲盐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可以考虑提出柬埔寨渔业倍增计划,支持湄公河及洞里萨湖渔业发展。这些措施虽然部分超越了水援助范畴,但却与水合作密不可分,一方面可以帮助这些国家的减贫事业,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中国在上游进行水资源开发所引发的批评。

END

编辑 | 付姗姗

排版 | 李    阳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专家评论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拜登将选择更灵活的攻击中国的策略

2月3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理所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在接受塔斯社记者关于中美关系的采访时表示,相比特朗普在关于中国的声明中总是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拜登将选择…


2月3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理所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在接受塔斯社记者关于中美关系的采访时表示,相比特朗普在关于中国的声明中总是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拜登将选择一种更为灵活的攻击中国的策略。专家首先指出,针对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拜登将做出以下改变:第一,可能重返关税壁垒及解除部分关税的谈判问题;第二,对中国侵犯人权的言论可能会增加;

专家还指出,拜登将会在以下方面延续特朗普的政策:第一,为了防止中国占据21世纪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拜登将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持续采取消极态度;第二,美国在钓鱼岛和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不会变化,煽动菲律宾、越南和其他南海国家的活动也将更加活跃;第三,美国将针对香港所谓人权问题持续提出抗议;第四,拜登将借助印,日,澳,美四国集团和加强其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存在等方式继续建立反华阵线,阻碍中国在政治或经济上的发展。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comments/bayden-izberet-bolee-gibkuyu-taktiku-nastupleniya-na-kitay/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影响不断扩大

本月,印度开始了其为期两年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这是印度第八次进入安理会,也是印度最希望通过安理会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的一次。印度明确表示,它将利用这次…

本月,印度开始了其为期两年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这是印度第八次进入安理会,也是印度最希望通过安理会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的一次。印度明确表示,它将利用这次机会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寻求以人为本的、包容性的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印度重申打击恐怖主义等人类公敌的承诺,强调国际社会需要“改革的多边主义”。印度就任非常任理事国得到了184个国家的支持,这表明它的全球角色已经被广泛接受。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的时代,印度必须加快步伐,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世界变化太快,从结构上看,国际社会面临一场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大国竞争;就制度和规范而言,国际秩序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我们正在从全球化走向经济脱钩,关于贸易问题的讨论只在友好国家之间进行;全球多边机构的信誉处于最低谷,导致了“自愿联盟”(coalitions of the willing)出现。印度也在寻求重新定义其在全球秩序中作为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它对联合国的批评更加尖锐。莫迪总理表示,联合国面临信任危机,必须建立反映当今现实的多边主义机制。印度对联合国缓慢的改革步伐越来越不满,莫迪的讲话表明,如果印度继续被排除在决策机构之外,它可能不得不寻求替代方案。

作为安理会成员之一,印度有机会把它的核心诉求纳入全球议程。为了与其外交政策的实用主义趋向一致,印度应该放弃改变世界的想法,转而关注如何利用安理会成员资格实现其战略利益。印度可以在任期内做很多事情,比如应对恐怖主义和海洋安全问题,以及加强与非洲国家的联系。印度当然可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变得更有代表性,但将其有限的外交资源集中于谋求印度的利益显然更为明智。印度外交应当着眼于使印度在能力、机制和理念等方面更为强大,这将确保印度在全球治理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

【作者,Harsh·V.·Pant 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1月25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indias-unsc-moment/

印度对外关系

【今日印度】印度在南亚的“疫苗外交”是对中国的反击

1月21日,有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将在未来几周内向南亚国家提供数百万剂新冠疫苗。此举将得到邻国的赞扬,同时也是对中国在该地区主导地位的一次反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1月21日,有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将在未来几周内向南亚国家提供数百万剂新冠疫苗。此举将得到邻国的赞扬,同时也是对中国在该地区主导地位的一次反击。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生产的阿斯利康疫苗已开始免费运往马尔代夫、不丹、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缅甸和塞舌尔随后也将获得捐赠。尼泊尔卫生和人口部长里达耶什·特里帕蒂(Hridayesh Tripathi)表示:“印度政府通过免费提供疫苗展示了其善意。” 孟加拉国原本将免费获得11万剂中国的新冠疫苗,但因其拒绝支付相关研发费用而“泡汤”。孟加拉国继而转向印度寻求帮助,并于21日无偿获得了印度生产的200万剂新冠疫苗。

多年来,印度一直在努力追赶中国在斯里兰卡、尼泊尔和马尔代夫等国的投资步伐。有外交官表示,目前这些国家迫切需要新冠疫苗以恢复依赖于旅游业的经济,这为莫迪政府提供了一个在该地区重新夺回优势的途径。

消息人士表示,印度计划在今后三到四周内向邻国提供1200万到2000万剂新冠疫苗。此外,印度还将帮助其中一些国家培训医务人员,并建立管理疫苗的基础设施。印度前外交官拉吉夫·巴蒂亚(Rajiv Bhatia)表示:“印度将以行动证明‘邻国优先’政策的有效性”,他还称:“这展示了我们在科学与药学领域的力量,这是我们的光辉时刻。”


1月22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coronavirus-outbreak/story/india-s-coronavirus-vaccine-diplomacy-in-south-asia-pushes-back-against-china-1761604-2021-01-22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时报】印度永久封禁59个中国应用程序

据消息称,印度政府已永久性地封禁了59款中国应用程序,其中包括TikTok、百度、微信、阿里巴巴的UC浏览器和小米视频通话等应用。自去年6月底以来,印度政府总共对267个应用…

据消息称,印度政府已永久性地封禁了59款中国应用程序,其中包括TikTok、百度、微信、阿里巴巴的UC浏览器和小米视频通话等应用。自去年6月底以来,印度政府总共对267个应用程序(分不同批次)实施了封禁,所有这些被永久封禁的应用程序都在印度的网络空间中备受指责。

印度政府根据《信息技术法》第69A条(Section 69A of the IT Act)对中国的应用程序采取封禁措施,指控中国应用程序涉及有损于印度主权完整、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活动。鉴于印中关系日益紧张,以及这些应用被指控滥用印度公民和企业的数据、从事反印活动等,印度政府已经开始挤压中国应用程序在印度的影响力。

大国关系

【卫星通讯社】中国外交部:中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

1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过去一年里,中俄关系经受住了世界疫情的洗礼和百年变局的考验,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果。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多次互致…


1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过去一年里,中俄关系经受住了世界疫情的洗礼和百年变局的考验,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果。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多次互致函电,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提升。双方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推动经贸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逆势前行。双方共同抵制政治病毒,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与国际公平正义,在涉及到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在反对强权的道路上相互扶助。发言人强调,“中俄的战略协作已经成为当前这个动荡的世界中重要的稳定的力量,中俄关系的全球意义也更加的彰显。我们认为,中俄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华春莹指出, 2021年对中俄关系也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双方将迎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全面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各项共识,重温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缔约初心,共同推进中俄合作,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中俄动力,为全球的战略稳定打造中俄支柱,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筑就坚固的屏障。


http://sputniknews.cn/russia_china_relations/202101191032913366/


印度对外关系

【今日印度】印度外交部回应有关中国在“阿鲁纳恰尔邦”建立村庄的报道

1月18日,有报道称中国在“阿鲁纳恰尔邦”上苏班西里(Upper Subansiri )地区的察里楚河(Tsari Chu)岸修建了一个村庄。报道称“该中国村庄共有101户人家,侵入印度领土约…

1月18日,有报道称中国在“阿鲁纳恰尔邦”上苏班西里(Upper Subansiri )地区的察里楚河(Tsari Chu)岸修建了一个村庄。报道称“该中国村庄共有101户人家,侵入印度领土约4.5公里”。报道中还引用了卫星地图,显示该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印度外交部针对有关报道做出回应称,“我们最近看到有关中国在印中边境地区进行建筑工作的报道。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开展了此类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外交部补充说,“作为回应,印度也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道路、桥梁等。这为边境沿线的居民们提供了便利”。外交部还警告中国不要进行任何损害印度主权的活动。外交部表示,“政府将持续关注与印度安全有关的所有事态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月18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keeping-constant-watch-india-on-reports-of-china-building-village-in-arunachal-pradesh-1760325-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