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俄罗斯联邦政府网】特鲁特涅夫考察俄犹太自治州到中国的铁路桥建设进度

7月13日,作为对犹太自治区工作访问的一部分,俄副总理兼远东联邦区总统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远东和北极发展部部长契昆科夫和犹太自治州州长罗斯季斯拉夫∙戈尔德施泰因考察…


7月13日,作为对犹太自治区工作访问的一部分,俄副总理兼远东联邦区总统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远东和北极发展部部长契昆科夫和犹太自治州州长罗斯季斯拉夫∙戈尔德施泰因考察了俄罗斯和中国第一座铁路桥(下列宁斯科耶-同江大桥)的建设进展情况。

这座桥的长度为2209米,其中309米在俄罗斯一侧。从列宁斯科2号站到大桥的引道长度为4.96公里。这座桥是为火车沿铁路轨道交替通过而设计的,有两种轨距标准:俄罗斯机车车辆宽1520毫米,中国机车车辆宽1435毫米。计划通过大桥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煤炭、矿物肥料、林产品和其他商品。该项目由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通过俄中基金(占股56.25%)、俄罗斯铁路公司(占股25%)和外贸经济银行(占股18.75%)实施,工程造价超过90亿卢布。大桥负责人汇报了跨境大桥投入运营的时间安排,预计将于8月底完成建设。

下列宁斯科耶-同江铁路桥将成为新出口路线的一部分,并鼓励创建新的物流和产业集群,并将同时改善远东多个主体的交通可达性。计划第一阶段通过大桥的货物周转量将达到每年520万吨,之后比罗比詹-列宁斯克铁路段改造后,货物周转量将增加到每年2000万吨。


http://government.ru/news/42758/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少消耗,更精确:中国对美国的军事战略

《国家利益》的专栏作家迈克尔·派克(Michael Peck)发表文章《少消耗,更精确:中国对美国的军事战略》(Less Attrition, More Precision: 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Ag…

《国家利益》的专栏作家迈克尔·派克(Michael Peck)发表文章《少消耗,更精确:中国对美国的军事战略》(Less Attrition, More Precision: 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Against America),分析了中国对美国采取“系统破坏战“这一军事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目前,中国军队正在开展“系统破坏战”,这是一种通过使对手丧失能力而不是消灭对手来获得胜利的方法。中国将试图通过对陆地、海洋、空中、太空、网络、电磁和心理领域的精准攻击,瘫痪对手的作战能力,而不是强调火力和大规模军队之间的决战。

兰德公司研究员杰弗里·恩格斯特罗姆(Jeffrey Engstrom)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在过去20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越来越认识到,战争不再是敌对军事力量之间的歼灭竞赛,而是敌对作战系统之间的冲突。目前,中国军队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作战体系,包括反空袭作战体系、反登陆作战体系、火力战作战体系、封锁体系和信息作战体系。

事实上,中国的新战略被一些国家称作“一种不同形式的暴力”,美国可能错误地把重点放在了中国的军事威胁上,比如每周都有关于中国新型导弹或喷气式战斗机的报道。然而,中国军械库中最致命的新武器可能是对美国军事系统脆弱程度的了解。


7月14日发布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reboot/less-attrition-more-precision-chinas-military-strategy-against-america-189614

智库报告

【兰德公司】中国能否成为将朝鲜带到核谈判桌上的真正伙伴?

7月14日,兰德公司政策分析师苏金(Soo Kim)就美中两国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发表分析文章称,中国同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所表现的态度有所不同。美国仍然致力于实现朝鲜无核化…

7月14日,兰德公司政策分析师苏金(Soo Kim)就美中两国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发表分析文章称,中国同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所表现的态度有所不同。美国仍然致力于实现朝鲜无核化的目标,但中国更感兴趣的是保持微妙的地缘政治平衡,以对抗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因此,美中之间能够在朝鲜核威胁问题上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的前景似乎甚是微薄。

作者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平壤的核威胁是一个筹码,一方面,它凸显了中国与核困境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可能会为其要求美国减少在朝鲜半岛的驻军和军事活动辩护。因此,只要对美国的威胁仍然存在,这就有助于保持中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在目前美中争夺影响力的背景下,对中国来说,“朝鲜牌”在削弱美国,应对长期安全挑战和争夺该地区影响力的努力方面更有用。

此外,作者认为,对美国来说,强调必须恢复同盟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关系,以限制中国的战略流动性,排除中国的参与,以削弱中国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地位和重要性。而且作者还指出,中国同朝鲜半岛的关系可能导致金正日政权与美国长期战略的重要倒退。

中国能否成为将朝鲜带到核谈判桌上的真正伙伴?对这个问题更好的解答,也许是如何处理,美国和志同道合的国家是否应该继续容忍中国作为应对朝核挑战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异想天开。


7月14日发布

https://www.rand.org/blog/2021/07/can-china-be-a-real-partner-in-bringing-north-korea.html

官方动态

【国防部】法国、美国防务部门领导人商讨应对中国的安全挑战

7月9日,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J. Austin III)欢迎法国武装部队部长弗洛伦斯·帕利(Florence Parly)到访五角大楼,并讨论了美国和法国如何应对中国的挑战。奥斯…

7月9日,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J. Austin III)欢迎法国武装部队部长弗洛伦斯·帕利(Florence Parly)到访五角大楼,并讨论了美国和法国如何应对中国的挑战。奥斯汀表示,中国正破坏法美双方都支持的稳定和开放的国际秩序,因此,在强化在印太地区的共同利益时,法国是美国的理想伙伴。帕利表示希望两国在非常牢固的两军关系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她表示,两国的合作已经非常强大和深入,特别是在业务领域,法方希望抓住一切机会加强合作,而在新兴的情报、空间和网络领域,也是法方关注的重点合作范畴。


7月9日发布

https://www.defense.gov/Explore/News/Article/Article/2689307/french-us-defense-leaders-discuss-ways-to-further-cooperation/

东海动态

【日本经济新闻】官房长官:中国海警船连续150天“巡航”“尖阁诸岛”海域,“事态极其严重”

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海警局船连续150天“侵入”冲绳县“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水域,并指出:“这是极其严重的事态。”他强调…

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海警局船连续150天“侵入”冲绳县“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水域,并指出:“这是极其严重的事态。”他强调说:“我们将通过外交途径提出强烈抗议。”


7月12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127NV0S1A710C2000000/

东海动态

【日本经济新闻】日美英澳共同演习以防范中国在台湾及“尖阁诸岛”的活动

日美同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14日在澳大利亚国内和周边海域开始了共同演习。到7月末为止,陆上自卫队将同美英海军陆战队、澳陆军进行登陆战斗训练。此次训练为考虑到台…

日美同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14日在澳大利亚国内和周边海域开始了共同演习。到7月末为止,陆上自卫队将同美英海军陆战队、澳陆军进行登陆战斗训练。此次训练为考虑到台湾、冲绳县“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的局势紧张,由此提高对中国的防范能力。

9个国家参加了美澳两国的共同演习“护身军刀”。参加实际活动演习的有日美英澳、加拿大、韩国、新西兰7个国家。作为观察员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德国、法国也将派遣人员参加。日美澳印“QUAD”和欧洲涉及印太地区的各国将携手合作。加藤胜信官房长官在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为了强化维持自由开放的印太,此次进一步合作非常具有意义。”

陆上自卫队派出专门从事离岛防卫的“水陆机动团”。西南诸岛周边发生事故时,最先承担战斗任务的部队将在长崎县设立据点。吉田圭秀陆上幕僚长在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水陆两用作战是我国防卫的焦点,西南岛屿防卫极其重要。”并指出“提高战术技能有助于加强防卫力量。”

自卫队在上次2019年的“护身军刀”演习中也和美军进行了实际训练。本次训练加入了英国军队。自卫队今年5月也同美法进行了离岛防卫训练,并同明确表示参与印太地区活动的欧洲各国的交流训练也正在扩大。吉田表示“将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根据澳大利亚公共广播公司报道,在训练之前,中国的情报收集舰正向附近海域航行。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表示“澳大利亚对此正加强监视”.


7月15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153IE0V10C21A7000000/

东海动态

【日本经济新闻】茂木敏充:中国拒绝承认南海仲裁结果“有违国际法治”

7月12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中国拒绝承认荷兰海牙仲裁庭南海仲裁结果5周年之际发表谈话。他表示,不接受仲裁的中国“有损作为国际社会基本价值观的法治”。该诉讼是由菲律…

7月12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中国拒绝承认荷兰海牙仲裁庭南海仲裁结果5周年之际发表谈话。他表示,不接受仲裁的中国“有损作为国际社会基本价值观的法治”。

该诉讼是由菲律宾提起的。2016年7月,仲裁庭裁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中国对南海自然资源不享有基于“九段线”的历史性权利。中国在南沙群岛建设的人工岛也没有被认定为“岛”。

茂木敏充在谈话中对菲律宾表现出和平解决争端的决心表示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向中国传达出“对通过武力或威慑单方面改变现状之尝试的强烈反对”。


7月12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122OU0S1A710C2000000/

南海动态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澳美等国举行联合军演之际,中国电子侦察船靠近澳洲海域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7月14日报道称,在本周即将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之前,澳大利亚军方正在密切跟踪一艘向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航行的中国高科技侦察船“天王星”号。国防…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7月14日报道称,在本周即将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之前,澳大利亚军方正在密切跟踪一艘向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航行的中国高科技侦察船“天王星”号。国防部消息人士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透露,“天王星”号将于周五抵达,预计这艘侦察船随后将对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多国参与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护身军刀2021”(Talisman Sabre 2021)进行监视,该演习已经于14日正式开幕。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Peter Dutton)证实,澳大利亚国防军队已经密切监视这艘船一段时间。“我们知道,‘天王星’号侦察船正在通过托雷斯海峡驶近澳大利亚东海岸,几天来,我们一直在监视它针对澳大利亚的动向。“天王星”号配备有先进的通信系统,具有独特的外形。船上有几个清晰可见的球形装置,里面有可以屏蔽、收集和拦截无线电信号的雷达。报道还称,“天王星”号预计将停在澳大利亚领海之外,但在澳大利亚珊瑚海的专属经济区内开展监视活动。达顿表示:“澳大利亚将尊重所有国家在国际水域和空域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权利,正如我们希望他国也能尊重我国这样做的权利一样。”


7月14日报道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021-07-14/news-briefing-7-14/100288012

专家评论

【南华早报】印度深陷重围,但还没有准备好与中国开战

一个多月前,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政府低调地庆祝执政七周年,并没有采取以往大张旗鼓的方式。印度政府的谨慎行为在许多方面表明这个国家正深陷重围。首先,新冠疫情已…

一个多月前,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政府低调地庆祝执政七周年,并没有采取以往大张旗鼓的方式。印度政府的谨慎行为在许多方面表明这个国家正深陷重围。

首先,新冠疫情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印度,尽管政府吹嘘自己阻止了一场重大灾难、造福了世界,但政府未能订购足够的疫苗,只有4%的印度人完成了疫苗接种。其次,印度经济发展也不景气。2020年,GDP增长率出现下降,大约7500万人的生活水平被推到贫困线以下,印度失业人数也处于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很明显,自2019年5月莫迪政府连任以来,印度人民的生命和生计都处于危险之中。最后,更糟糕的是印中边境紧张局势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

由于与中国的长期敌对态势似乎不可避免,印度不得不考虑迫在眉睫的“中巴联合威胁”,这可能会在两条战线上挤压其生存空间。面对这些愈演愈烈的事态发展,印度试图平息其西部战线上的纷争,寻求与巴基斯坦安全官员进行“秘密谈判”,以缓解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消除冲突的可能性。印度寄希望于其对巴基斯坦的示好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从而冒险将5万名士兵从巴基斯坦边境调往中印实控线。印度目前约有20万军队驻扎在中国边境,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这是以牺牲对巴军事准备为代价的,但印度似乎已经得出结论,至少就目前而言,着眼于巴阿西部动荡边境的巴基斯坦,可能不会考虑对印度进行任何冒险的军事行动。

虽然这两个亚洲大国真的为了他们未定边界开战的可能性较小,但中国似乎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印度缺乏与中国发生实际武装冲突的条件,哪怕只是在战争来临时进行自卫。因此,印度选择利用外交技巧和国家间关系来加强自身防御。中国、俄国甚至东盟都对印度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组建的四方对话持怀疑态度,印度应该将这一机制视为一种保护性措施,它更像是盾牌而非利剑。

尽管如此,印度仍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中印边界未定,双方都有大量士兵在积极进行巡逻。在边境管理协议已经崩溃且权力不对称的背景下,即使是计划外的事件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人们只能希望双方在武器上膛时,手指离扳机尚有一段距离。如今,印度的困境还将持续。

【作者:Shashi Tharoor 沙希·塔鲁尔,印度议会国大党第三任期在任议员,曾任印度议会对外事务委员会(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主席、联合国主管传播和新闻事务副秘书长。】


7月10日报道

https://www.scmp.com/week-asia/opinion/article/3140393/coronavirus-poverty-pakistan-india-under-siege-not-ready-war

专家评论

【专家评论】沙希·塔鲁:印度深陷重围,没有准备好与中国开战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与坦克在中印边界实控线沿线图片来源:南华早报本文作者Shashi Tharoor 沙希·塔鲁,印度议会国大党第三任期在任议员,曾任…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与坦克在中印边界实控线沿线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本文作者

Shashi Tharoor 沙希·塔鲁,印度议会国大党第三任期在任议员,曾任联合国主管传播和新闻事务副秘书长、印度议会对外事务委员会(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主席。

编者注

在莫迪政府执政七周年之际,国大党议员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指出印度正被日益严重的新冠疫情、贫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乏力以及与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的紧张局势所包围。他认为印度向中印边界西段增兵的行为,实际上牺牲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准备,将“两线战争”的主动权交到了巴方手中。他指出,虽然中印边境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较小,但印度缺乏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的实力。他还认为,边境局势瞬息万变,为防止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印度应该将四方对话视为一种防御性机制。

一个多月前,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政府低调地庆祝了执政七周年,并没有采取类似于以往那种大张旗鼓的方式。印度政府的谨慎行为在许多方面表明这个国家正深陷重围。

首先,新冠疫情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印度,而当局对第二波疫情浪潮的反应显得既无能又不负责任。到目前为止,疫情已导致近40万人丧生,而非官方估计的死亡人数还要比这高得多。印度有3000多万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医院人满为患导致医疗保健系统在压力下崩溃,许多人不得不为基本的药品和氧气供应而苦苦挣扎。尽管政府吹嘘自己阻止了一场重大灾难、造福了世界,但政府未能订购足够的疫苗,只有4%的印度人完成了疫苗接种。

其次,印度经济发展也不景气。目前国内GDP增长率已经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2020年3月以来开始实施、随后又断断续续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严格封锁造成的。2020年,大约7500万人的生活水平跌落到贫困线以下,97%的印度人认为自己在过去一年里变得更加贫穷。印度失业人数也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数以万计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那些员工不到20人的企业)被迫关闭。据估计,去年印度的中产阶级人数减少了3200万。很明显,自2019年5月莫迪政府连任以来,印度人民的生命和生计都处于危险之中。

最后,更糟糕的是印中边境紧张局势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中国在2020年春天“越过拉达克争议领土,并挑起了一场夺走20名印度士兵生命的军事冲突后”,一直未能与印度完全脱离接触。中国在11轮徒劳的谈判中拒绝从2020年控制的阵地上撤军,这让印度坚持恢复原状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由于与中国的长期敌对态势似乎不可避免,印度不得不考虑迫在眉睫的“中巴联合威胁”,这可能会在两条战线上挤压其生存空间。耗资90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作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最大投资,使二者间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扩大了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利益。巴基斯坦是印度的敌对邻国,长期以来一直想把印度“千刀万剐”,从未停止过资助和“派遣”恐怖分子越过边境地区。此前,印度一直能够稳定地应对“中巴联合”这一问题,并通过广泛的经济贸易联系以及谦逊的“和平外交”将中国挡在门外。但现在,随着中印在两国边界西段荒原上的和平被打破,巴基斯坦可能会受到紧张局势的鼓舞,追求自身目标,在印度没有准备好“两线战争”的情况下与之对抗。

面对这些愈演愈烈的事态发展,印度试图平息其西部战线上的纷争,寻求与巴基斯坦安全官员进行“秘密谈判”,以缓解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消除冲突的可能性。(有报道援引阿联酋外交官的话证实,他们为这些接触提供了便利)。2021年2月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控制线沿线的停火协议已经维持了4个月,该地区氛围已经接近正常化。与此同时,印度继续严肃对待来自中国方面的威胁。印度寄希望于其对巴基斯坦的示好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从而冒险将5万名士兵从巴基斯坦边境调往中印实控线。印度目前约有20万军队驻扎在中国边境,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这是以牺牲对巴军事准备为代价的,但印度似乎已经得出结论,至少就目前而言,着眼于巴阿西部动荡边境的巴基斯坦,可能不会考虑对印度进行任何冒险的军事行动。

虽然这两个亚洲大国真的为了他们之间的未定边界开战的可能性较小,但中国的行动并不能让人放心。近半个世纪来,中印边境基本上是平静的。据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最近在西藏到新疆的地区都增派了部队,负责在中印边界西段附近的争议地区巡逻。除了部署远程火炮、坦克和火箭弹用于对付印度之外,中国还在争议地区修建了机场、战斗机防爆掩体等建筑。报道显示,近几个月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建立了一支由藏族士兵组成的新队伍,他们比其他队伍更了解当地的复杂地形。中国似乎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鉴于印度目前的经济形势和脆弱的公共卫生状况,加上其实际国防预算一直在减少,印度缺乏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的条件,哪怕是在战争来临时进行自卫。印度选择利用外交技巧和国家间关系来加强自身防御。中国、俄国甚至东盟都对印度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组建的四方对话持怀疑态度,印度应该将这一机制视为一种保护性措施,它更像是盾牌而非利剑。

尽管如此,印度仍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中印边界未定,双方都有大量士兵在积极进行巡逻。在边境管理协议已经崩溃且权力不对称的背景下,这就是灾难发生的前置条件。即使是计划外的事件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还很容易像滚雪球一样演变成一场重大冲突。人们只能希望双方在武器上膛时,手指离扳机尚有一段距离。如今,印度的困境还将持续。


https://www.scmp.com/week-asia/opinion/article/3140393/coronavirus-poverty-pakistan-india-under-siege-not-ready-war

文章于7月10日发表于《南华早报》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编译 | 侯    盈 

 校对 | 万    佳

排版 | 巴春颖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专家评论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德烈·科尔图诺夫:俄罗斯与中国: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

7月4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今天的俄中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国际体系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这在现代…


7月4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今天的俄中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国际体系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这在现代世界政治实践中是独一无二的。莫斯科和北京在合作中取得了北京与华盛顿或俄罗斯与欧盟合作尚未取得的成果,即在实践中构建了“新型大国关系”。随后他谈论了新型俄中关系的一些特征,以及随之带来的潜在风险。专家认为,新型俄中关系主要包括如下特征:

一、主权原则,国际双边关系和多边伙伴关系往往涉及对国家主权的限制。俄中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各方充分维护其国家主权,这具有极高的价值,俄中双方认识到主权问题对彼此的敏感性,从不对此采取任何行动。

二、灵活性和立场分歧的可能性。由于双方都保留了完整的国家主权,而且国家利益也不尽相同,因此莫斯科和北京在世界政治的具体问题(例如印度或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分歧在所难免。今天的俄罗斯和中国在它们的利益存在分歧或不完全重合的情况下表现出灵活性并“尊重不同意见”。

三、关系不基于实力均衡,而是利益的平衡。俄中在军事和经济上存在多重不对称,然而,这种不对称并不妨碍双边合作,因为在每个特定的关系领域,双方寻求的不是力量均衡,而是利益平衡。俄中关系正在发展为两个平等伙伴间的关系,能够成功消除双边关系大背景下的许多特定不对称。

四、俄中合作交叉在各个领域,从地缘政治、外交、军事技术合作到双边教育、科学领域。合作的复杂性产生了重要的协同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各领域的互动。

五、不针对第三国。俄中领导人经常强调,两国关系有自己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逻辑,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六、双边和多边形式相结合。俄中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双方寻求在第三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参与下,以多边形式补充双边互动形式。这一补充避免了有关国家声称的所谓“莫斯科和北京正在建立以分割‘势力范围’,牺牲较小和较弱邻国为代价的某种双边‘轴心’”这一指责。

七、合作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俄中双方不仅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而是追求整个国际体系的利益。

最后,专家指出,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具有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两国在此方面相对于西方对手而言具有明显优势:政治稳定和国家领导层的稳定使莫斯科和北京能够扩大外交政策规划的视野,制定包括双边轨道在内的长期国际战略。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rossiya-kitay-chto-takoe-otnosheniya-velikikh-derzhav/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会输给中国吗?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前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在《国家利益杂志》七八月刊发文,表示妖魔化中国实际上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危险。作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前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在《国家利益杂志》七八月刊发文,表示妖魔化中国实际上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危险。

作者认为,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实际并未对美国的安全、繁荣和价值观构成挑战。首先,中国没有挑战美国的繁荣。第二,中国不是美国安全的威胁。最后,中国事实上从未向美国输出其意识形态,或者威胁要破坏美国的选举进程。

实际上,中国真正的目标是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国对美国的真正挑战,是经济竞争。中国正在实施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长期战略,既成功地改善了14亿中国人民的生活,又成功地使中国经济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接轨,使世界在中国的繁荣中受益,与之相反,美国实际上并没有与中国相对应的综合战略。

美国现如今很难证明,世界人民更支持美国而不是中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是把中国看作一个正常的国家。中国正在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且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它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正常合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尊重也在增长。如果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很有可能最终发现:自己被孤立了。


7、8月刊发布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can-america-lose-china-189020

南海动态

【菲律宾星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PCG)在西菲律宾海(中国南海)“驱散”五艘中国船只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PCG)发言人阿曼德·巴利罗(Armand Balilo)表示,上周警卫队通过无线电的方式,驱散了西菲律宾海Marie Louise Bank(我国雄南礁)附近的五艘中国船只和…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PCG)发言人阿曼德·巴利罗(Armand Balilo)表示,上周警卫队通过无线电的方式,驱散了西菲律宾海Marie Louise Bank(我国雄南礁)附近的五艘中国船只和两艘越南船只。巴利罗称进入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外国船只受到雷达和自动识别系统的监控。菲律宾渔民也告知海岸警卫队,他们在过去两周内已能进行正常的捕鱼作业,没有发生任何海上意外事件。


7月5日报道

https://www.philstar.com/headlines/2021/07/05/2110280/coast-guard-disperses-5-chinese-ships-west-philippine-sea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印度应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自执政以来,莫迪竭尽全力把印度描绘成富裕国家的朋友,宣传他与西半球右翼领导人的友谊。但与此同时,除了2020年不结盟运动联络小组线上会议以外,他没有参加任何一届不结…

自执政以来,莫迪竭尽全力把印度描绘成富裕国家的朋友,宣传他与西半球右翼领导人的友谊。但与此同时,除了2020年不结盟运动联络小组线上会议以外,他没有参加任何一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全球资本主义出现了结构性危机。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本收益,垄断资本家们把资金都投向了发展中国家。结果,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私有化和剥削不断加速,贫富差距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老百姓变得越来越难以生存,工人阶级产生了普遍的焦虑。像莫迪这种善于蛊惑人心的政客发现了机会,他利用工人阶级的焦虑,引诱后者相信他所说的分裂言论。

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政府非常乐意为资本家提供便利,使他们得以获得超额利润。目前,印度的利益实际上服从于西方的经济利益,这不仅加剧了印度的经济困难,也削弱了其民主政治。随着公共部门企业(PSU)的私有化、国有资产出售,以及包括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India,RBI)在内的金融缓冲机构的削弱,对普通人而言,教育、住房、就业机会和公共卫生服务势必会更加难以获得。印度政治现在越来越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靠拢,这一状况不仅明显损害了印度工人阶级和农民的权益,而且破坏了印度的外部环境。在关键的外交事务上,印度利益已被美国的利益压制,导致印度正逐步成为美国利益的保护者。同时,印度对美国的配合也导致印度与其邻国和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最近的七国集团会议通过了一项倡议,即“重建更美好的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以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及其“一带一路”计划。然而,即使完全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也决不能代表过去数十年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它们要怎么“重建世界”呢?自苏联解体以后,全球一度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挑战西方国家在当代世界的主导地位,中国崛起改变了这一现象。正因如此,中美经济差距的缩小令西方世界感到非常焦虑。国家间的挑衅和贸易战使全球格局更接近一场新的冷战。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应该采取独立的外交政策,捍卫南方国家(global south)的利益,而不是屈从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的要求。

【作者:Doraisamy Raja,印度共产党(CPI)总书记(General Secretary)。】


7月3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india-should-stand-with-developing-countries-7386610/

大国关系

【俄罗斯联邦总统网】俄总统普京向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7月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网站发布了普京总统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出的贺电,对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表示诚挚祝贺。普京在贺电中指出,中国正迎来一个重要的日子,在经济…


7月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网站发布了普京总统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出的贺电,对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表示诚挚祝贺。普京在贺电中指出,中国正迎来一个重要的日子,在经济、社会、科学和技术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中国在当前国际议程上解决迫切问题、应对全球威胁和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普京表示,在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和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俄罗斯对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两国保留着共同的历史记忆。特别是1928年在莫斯科附近的“五一”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会址已成为永久性展览馆,专门用于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普京强调,统一俄罗斯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关系,是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两党对话将继续以建设性的方式向前发展。


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letters/65977

学者视角

【海军战争学院评论】中国如何主宰全球海运业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美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麦克马洪(Christopher J. McMahon)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春季刊发文,着重分析了中美海运业的发展及现状,表示了对中国海运业发展强大的担…

美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麦克马洪(Christopher J. McMahon)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春季刊发文,着重分析了中美海运业的发展及现状,表示了对中国海运业发展强大的担忧。

自美国建国以来,几乎每一位总统都会呼吁国会支持强大的美国海运业。美国商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效率最高的商船之一,但到了今天,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领先的商业海运大国。很有可能在不到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中国将实际上控制世界的海上供应链。这种情况对美国和整个世界造成的后果是惊人的。作为一个经济和军事力量流动十分依赖海上运输的国家,美国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促进重建美国的航运业,进一步使美国海运业的所有部门能够在全球航运业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在海洋事业惊人发展中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中国十分重视航海科学、海洋工程和海洋商业方面的海洋教育,超过11.5万名学生就读于多所中国海事大学和学院。此外,中国是全球船舶融资的领头羊,为寻求购买、建造或租赁船舶的国际航运公司提供资金,到2025年,预计中国银行将提供全球50%的造船贷款。这意味着,尽管中国可能不直接拥有或经营世界上大量的商船,但它将对世界上大多数的商船队产生影响,因为它持有其他国家公司拥有的大部分船舶的抵押贷款。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海洋方面也是占主导地位的,目前,中国海洋产业的“蓝色经济”已经占到中国GDP的10%,随着海洋BRI项目的实现,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总之,中国在海运业上是有不加掩饰的雄心的。随着中国在航运、全球港口所有权、海洋金融和造船业方面的海上主导地位继续增长,中国将同时获得政治权力和影响力。这对于美国和他的欧盟伙伴来说后果可能十分严重。事实上,美国和欧盟对于中国海运业发展的担忧的声音也总是被忽略,西方政府目前十分缺乏相应的行动。这样的不作为使得中国的成功变得更具有可能性。应该让美国重振其海洋产业,在此过程中必须要调动美国的国家力量,采取实质性和持续的政治行动、政策和财政支持发展海运业,重新夺回在这一行业的主动权。


2021年春季刊发布

https://digital-commons.usnwc.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8188&context=nwc-review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基地如何符合中国的利益

主要研究南亚和中东问题的撰稿人鲁伯特·斯通(Rupert Stone)发表文章《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基地如何符合中国的利益》(How a U.S. Base in Pakistan Serves China’s Intere…

主要研究南亚和中东问题的撰稿人鲁伯特·斯通(Rupert Stone)发表文章《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基地如何符合中国的利益》(How a U.S. Base in Pakistan Serves China’s Interests),分析了美国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对中国军事战略政策的影响。

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出剩余部队,拜登政府正争先恐后地确保“超视距”反恐能力,使其能够从阿富汗境外的基地打击和监视恐怖组织。巴基斯坦是建立这样一个基地的选择,因为它靠近阿富汗境内基地组织等跨国恐怖组织居住的地区。但其政府断然拒绝接纳美军。权威人士分析,中国和巴基斯坦是最亲密的经济和安全伙伴,并且中美之间竞争加剧,因此中国也会反对美国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

去年,中巴签署了新水电项目协议。但是,巴基斯坦塔利班恐怖主义的重新抬头可能会严重破坏进展。因此,美国基地可能会保护而不是威胁中国的利益。中国当然会非常乐意让美国消灭敌人,并承担任何平民伤亡所带来的名誉损失。华盛顿在巴基斯坦极不受欢迎,而且很可能继续如此,这会分散人们对中国缺点的注意力。

尽管有关“全天候友谊”的言论不绝于耳,但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的费用十分昂贵,并且两种文化是非常不同的,一个是世俗而现代的,另一个是保守而虔诚的。如果美国继续在该地区驻军,北京和许多巴基斯坦人就会进一步将美国的好战态度与中国所谓的以和平、发展为基础的对外关系方式对立起来。

此外,基地可以激发恐怖组织,为他们提供强大的招募工具。巴基斯坦过去对美国反恐战争的支持引起了激进组织的强烈的敌意。因此,虽然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有好处,但也有风险。但北京肯定会反对美国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这是错误的,因为建立军事基地有充分合理的理由。


6月29日发布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how-us-base-pakistan-serves-china%E2%80%99s-interests-188817

智库报告

【兰德公司】了解与中国竞争的影响

6月30日,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司发布名为《了解与中国竞争的影响》的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有所增强,尤其是由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

6月30日,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司发布名为《了解与中国竞争的影响》的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有所增强,尤其是由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因此,美国领导人现在把中国视为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一个试图颠覆二战后自由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中国在竞争中的策略之一是在世界各国寻求影响力。在这份报告中,作者迈克尔·马扎尔 (Michael J. Mazarr)和布莱恩·弗雷德里克( Bryan Frederick)等人评估了中国利用各种影响力机制塑造G20政策和行为的能力,以及这些例子为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

作者通过调查的各种案例和数据来源,发现中国经济的吸引力是最有效的影响源。此外,第二有效的影响力来源是中国针对特定国家的特定领导人、精英开展联络活动,有时采取经济激励的方式。中美之间影响力之争在性质上主要是非军事性的。

对此,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对于受到中国影响力的目标国家,美国在面对中国的行动时,应该继续提供可信的援助承诺。

美国政府需要全面的理解、跟踪和回应中国针对特定领导人或精英的影响计划。

如果美国不愿意简单地接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它必须做更多的工作,开发能够为各国提供替代中国资金的投资工具,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

美国应制定具有更广泛的网络的影响力战略,以在目标国家聚集民间舆论和行动来源。


6月30日发布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290-1.html

 https://doi.org/10.7249/RR-A290-1

智库报告

【兰德公司】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6月,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司发布名为《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外交影响力与美国不相上下。在两国国力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双方在…

6月,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司发布名为《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外交影响力与美国不相上下。在两国国力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双方在贸易、技术转让、网络间谍、人权等问题上的争端也在加剧。即便是2019冠状病毒的共同威胁,也成为双方相互指责、争夺影响力的契机,围绕着台湾、东海和南海等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双方紧张局势也不断升级。

报告作者蒂莫西·希思(Timothy R. Heath)回顾了兰德公司过去关于这种关系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从2015到2020年年中的研究。在此次对60多份兰德报告的审查中,作者讨论了与竞争相关的各种问题,它涵盖了与竞争有关的各种问题,包括中国的战略目标和优先事项、中国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中国的行动如何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以及美国可能采取的进一步保护其利益的其他措施。

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视角,该报告提出了以下7个发现:美国与中国竞争的重要性;经济、外交和技术的核心作用;美国在综合国力上占了上风,但中国正在缩小差距;由于中国解放军的发展,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地位受到了危险的侵蚀;中美灾难性战争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但风险仍然很低;国家治理面临的潜在的关键挑战是如何管理联盟和伙伴关系;通过战争以外的手段进行的斗争加剧。

对此,报告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最好地应对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技术竞争、外交、威慑和许多其他问题,包括: 在技术竞赛中,美国应该审查各个领域和部门的发展,并制定一份审查中国创新体系的计划书;美国的政策应该侧重于理解和支持重要的合作伙伴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只要他们与印度-太平洋国家发展关系的行为有助于美国实现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在核威慑问题上,美国和中国应该深化在战略问题上的对话,以便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应保持足够的克制,尽可能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

最后,报告指出中美两国仍然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偶尔还会在共同威胁面前进行合作。中美战略竞争的复杂性表明,需要一个复杂而谨慎的战略来应对潜在的危险,保护美国的利益。到目前为止,报告指出,研究人员可以从改进跨领域、层次、联盟和伙伴关系协调的方法;竞争的最佳方式;战争以外的措施;技术方面的竞赛;竞争中的合作机制;地缘政治的机会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便为美国提供指导战略和政策发展的工作。


6月22日发布

https://www.rand.org/pubs/perspectives/PEA290-3.html

 https://doi.org/10.7249/PE-A290-3

东海动态

【NHK】日本的海洋权益受到中国进军海洋威胁,为此应加强巡逻船监视等

菅义伟首相29日在首相官邸会见了担任政府海洋政策专家讨论会会长的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的田中明彦校长,并听取了会议总结的建议。建议指出,中国在东海等地的海洋进军活动威…

菅义伟首相29日在首相官邸会见了担任政府海洋政策专家讨论会会长的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的田中明彦校长,并听取了会议总结的建议。

建议指出,中国在东海等地的海洋进军活动威胁到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海上交通线路的稳定利用,希望在弄清中国方面的体制整备和运用的基础上,加强海上保安厅巡视船和飞机巡航等。另外,为了在2050年之前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政府目标,建议中也加入了致力于面向亚洲发展的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开发等内容。

听取建议后,菅义伟首相说:“我国希望能尽早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诸如《海警法》的实施等各种行为。另外,海洋创新非常活跃,希望能借此加速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脱碳社会”。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629/k10013109711000.html?utm_int=news-politics_contents_list-items_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