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尽管中国导致印度周边的战略环境不断恶化,我们最喜欢谈论的仍是各类不结盟政策。我们欺骗自己,好像印度只要与美中保持相同的距离,就能让中国放心。印度一次又一次在与中国“朋友”举行的峰会上大肆抨击美帝国主义与单极格局,哪怕印中互信早在1962年就已经破裂。如今,印度战略界仍热衷于讨论“我们能否信任美国”的问题。
那些长期呼吁“拒绝美国干涉印度内政”的人,却希望拜登批评莫迪政府。让他们失望的是,印美关系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达到了新的高度。拜登政府延续了其前任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并组织召开了四国集团领导人线上峰会。本周,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访问印度,称赞印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这种关系之所以变得重要,不仅是因为中国崛起为两国带来了巨大挑战,还在于印美愿意做出战略选择,共同面对这一挑战及其后果。此前,美国防长首次将“中国对印度的侵略”与其“在东南亚的海上活动”相提并论,这表明美国认为印度应该更紧密地与其传统伙伴融合在一起。布林肯访印还讨论了印度的其它关切。布林肯与苏杰生一致认为阿富汗问题需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而美国也保证将继续“积极参与阿富汗事务”。在民主与人权问题上,布林肯称赞印度民主是世界上能“最大限度地自由表达政治意愿”的制度。在与美国的接触中,印度可以停止在人权问题上保持沉默,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的民主传统感到自豪。
如果印度在政治动荡、经济疲软的时候能够与美国建立关系,那么在如今印度空前自信、印美趋同前所未有之际,印度更没有理由不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布林肯的访问再次强调,印美关系发展到今天,每一个挑战中都蕴含着机遇。更重要的是,印度与美国似乎已经下定决心最大程度地把握这些机遇。
【作者:Harsh·V.·Pant,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7月30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antony-blinkens-visit-and-the-us-factor-in-indian-foreign-policy/
当下,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间的实力平衡也正被打破。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历史的长河就已经在改变流向了。在这场印度与其他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危机中,印度可以选择独善其身,躲在自己建造的城墙之后,也可以寻找并占据在变局中可能出现的发展空间。
只有当国际秩序出现变动、权力对比发生变化时,像印度这样有抱负的新兴大国才能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但这些国家能否占据优势地位,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洞察国际变局的性质和范围,分析自身优劣、取长补短,尽可能地寻找合作伙伴并在必要时消灭对手。这场疫情加速了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的转移以及多极化趋势。这也反映出亚洲国家在控制疫情方面更加成功,有可能比美国和欧洲国家更早实现经济复苏。
首先,印度必须关注国家安全。经济复苏不单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也关乎拨出足够的预算以加强国家的军事防御、维护国家领土安全。考虑到印度的周边环境,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与日俱增的威胁,印度的安全支出还远远不够。尽管印度没有中国那样的远大抱负,但印度国防开支应占其GDP的2.5%至3.5%左右,以实现印度在亚洲与中国抗衡的计划。印度必须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其经济增长在未来两年大幅翻番,达到7%至8%的增长率。
其次,想要促进经济增长,就务必要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政府必须制定一项支持印度迅速发展的经济政策。这需要通过切实努力来恢复财政平衡,并修复岌岌可危的银行体系以减少巨额财政赤字。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的贫困状况,并为数百万仍未解决基本需求的人民提供经济帮助。
最后,在真正的民主国家中,宪法与政府指令中都要对联邦武装部队的作用和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在和平时期,印度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国防规划,为所有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好充分准备。然而,自独立以来,印度的整体国防规划以及官僚机构、文武领导层之间的正式互动仍然缺乏秩序。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文章摘自印度退役中将Davar主编的《确保印度的崛起:未来愿景(Securing India’s Rise:A Vision for the Future)》一书。】
7月29日报道
https://www.thequint.com/voices/opinion/india-must-seek-out-opportunities-in-a-post-covid-world-book-excerpt#read-more%23read-more#read-more
为推进“东向行动”政策并加强与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印度海军东部舰队于8月上旬开始部署舰艇前往东南亚、南中国海及西太平洋海域执行为期两个月的任务。8月2日,印度海军发表官方声明,表示此次部署旨在扩大印度海军的作战范围,推动与周边伙伴国家的防务合作,促进印太地区的和平秩序与海上安全。
印度海军特遣舰队此次计划与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印尼及澳大利亚等国海军举行联合演习,另外声明还提到舰队或将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及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海域举行“2021马拉巴尔”联合军演。
印度海军称,为落实莫迪总理的“萨加尔”(SAGAR)愿景,印度海军会定期派遣舰队在印太地区巡航并加强与伙伴国家间的联系。同时海军方面也表示,印度与各伙伴国家有着共同的海洋利益和航行自由承诺,这是印度海军与这些国家发展伙伴关系并加强合作的根基所在。未来印度海军也将不断拓展与各伙伴的新型合作模式,不断扩大周边合作,促进区域和平稳定。
8月2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indian-navy-eastern-fleet-task-force-south-china-sea-indian-ocean-region-1835942-2021-08-02
近日,印度左派领导人出席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组织的网络活动。此举引发了印度人民党对左派政党的指责。印度人民党西孟加拉邦主席迪利普·戈什(Dilip Ghosh)猛烈抨击左翼政党在印度陷入与中国的边境对峙之际出席此次活动。他表示,左翼政党忠于俄罗斯和中国,但不忠于印度。
印度共产党总书记拉贾(Doraisamy Raja)回应称,印度政府不仅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会议、金砖四国会议,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也正在推进。拉贾回击称:“我们为国家的独立做出了最大的牺牲……他们(执政党)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转移人们对他们在议会中失败的注意力。”
7月29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bjp-slams-left-for-attending-chinese-embassy-event-left-hits-back-7429018/
印度将于8月接替法国出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这也是印度本年度作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首次担任主席国。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蒂鲁穆尔蒂(T. S. Tirumurti)表示印度作为8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将重点关注海上安全、国际维和及反恐三大议题,目前印方正在筹备三场安理会高级别会议及一场维和人员纪念活动。
印度外长苏杰生就此事发布推文表示,印方外交立场一向温和而坚定,多年来持续推进国际对话并坚定捍卫国际法,印度期待与其他成员国密切合作以推动世界和平进程。据悉,印度总理莫迪或将于8月9日在安理会发表讲话,苏杰生也将于8月赴纽约访问。
8月1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india-unsc-presidency-pm-modi-counter-terrorism-1835397-2021-08-01
为应对中国在印太海域的“进攻”态势并加强各方协作能力,印美日澳拟于8月底在西太平洋关岛附近举行“马拉巴尔”联合军演。今年澳方还邀请印度参与2023年“护身军刀”(Talisman Sabre 2023)联合军演。印度官方表示近期与各伙伴国家举行的联合军演,如今年4月与美法日澳举行的“拉彼鲁兹”(La Pérouse)联合演习及7月与英国举行的“康坎”(Konkan)联合演习等,都大大推动了“自由、开放、安全稳定”的印太构想,有效“遏制”了中国的“扩张”态势。
除“马拉巴尔”四国军演外,印度还正在谋求与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尼等国举行联合军演,以不断推进“东向行动”政策,确保印太海域的航行自由。
8月3日报道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malabar-drill-in-august-to-send-out-quad-message-to-china/articleshow/84990193.cms
7月28日至29日,印度外交部反恐事务联秘辛格维(Mahaveer Singhvi)主持召开金砖国家反恐工作组(CTWG)第六次会议。金砖国家的高级反恐官员悉数列席。
工作组会议的主要成果是最终确定了金砖国家反恐行动计划(BRICS Counter Terrorism Action Plan),其中涵盖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在2020年通过的金砖国家反恐战略具体措施。
金砖国家反恐行动计划是印度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期间的关键成果之一。该计划将在下个月举行的金砖国家安全顾问会议上(the meeting of BRIC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s)审议通过。
7月30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4089/6th+Meeting+of+the+BRICS+Counter+Terrorism+Working+Group
8月2日,第12轮印中军长级会谈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的印方一侧举行。此前,7月14日,印中两国外交部长在杜尚别举行会见;6月25日,双方召开印中边界事务协调与磋商工作机制第22次会议。
双方就解决印中边界西段实际控制线沿线剩余地区脱离接触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本轮会谈具有建设性,增进了相互理解。他们同意保持对话和谈判的势头,根据现有双边协议和协定,迅速解决遗留问题。
双方还同意在保持对话和谈判期间,继续做出有效努力,确保印中边界西段实际控制线的稳定,共同维护和平与安宁。
8月2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4092/Joint+Press+Release+of+the+12th+round+of+IndiaChina+Corps+Commander+Level+Meeting
美国务院宣布,印美两国将于 10 月联合举办第四届印太商业论坛 (IPBF)。据悉,该论坛每年召开一次,至今已举办三届,旨在促进美国与其印太地区伙伴国家间的经贸往来。
此次论坛将自10月28日起召开,采用线上形式,为期两天。美国商会、印度工业联合会、印度工商业联合会及美国-东盟商业理事会也将参与论坛的筹备工作。美国务院表示,在本届论坛中,来自美国、印度及整个印太地区的政商代表将围绕经济复苏、气候行动及数字创新三大议题展开互动交流。
7月30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india-and-us-to-jointly-host-indo-pacific-business-forum-in-october-101627611458709.html
7月28日,印度防长辛格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谈到:“和平与繁荣不能与恐怖主义共存,恐怖主义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严重威胁,……,印度重申要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辛格表示,印度“高度重视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在安全领域的互信,希望在平等、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加强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辛格称:“印度决心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继续努力,建立和维护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的地区。” 辛格还表示,印度一直在帮助阿富汗人民,到目前为止,印度已在阿富汗完成500个项目,对阿富汗的发展援助总额达到了30亿美元。
在谈到印度的地缘战略位置时,辛格表示,印度既是“欧亚大陆大国,也是印太地区的利益相关者”。他指出,印度的“意图和愿望”集中于“整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辛格称,安全与稳定“是为该地区发展和经济增长创造有利环境的最重要元素”。
7月29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peace-prosperity-cant-coexist-with-terrorism-rajnath-singh-at-sco-meet-7427511/
印美两国于周五续签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全球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两国将围绕区域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和防灾减灾等关键问题在一些亚非国家展开合作。两国签署了《全球发展三边合作指导性原则声明》(Statement of Guiding Principles on Triangular Cooperation for Global Development)第二修正案。该声明最初由印美两国于2014年11月签署,旨在为以亚非国家为主的第三国提供发展合作框架。
印度外交部表示,印美两国将继续在多个领域向伙伴国家提供能力建设援助(capacity-building aid),主要侧重于农业、区域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营养、健康、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妇女赋权、防灾减灾、水、卫生、教育和机构建设等领域。外交部还表示,与美方的这种三边合作机制将促进印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推进及未来潜在的各类发展伙伴关系,提高印度的能力建设援助和技术援助能力。
7月30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india-us-renew-agreement-for-development-cooperation-in-african-asian-countries-101627660512948.html
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和阿富汗四国今年内将就恰巴哈尔港(Chabahar,阿曼湾东北部的伊朗港口,处于西亚、南亚、中亚和印度洋的交汇之处)的开发利用举行会谈。印方一向主张借助恰巴哈尔港加强区域互联互通,特别是加强印度与阿富汗及部分中亚国家的连通性。2018年印度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来负责运营恰巴哈尔港的一个码头,然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曾一度严重阻碍该码头的正常运营。尽管目前美方已将恰巴哈尔港列为豁免制裁对象,但该印度公司为优化港口设施而采购重型装备的计划依然受到美方制裁行动的诸多限制。
印度外长苏杰生此前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办的区域联通会议上表示,印度自2016年来着力推进恰巴哈尔港运营工作,力保中亚伙伴国家通海自由。日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奇也表示印度已提议将恰巴哈尔港纳入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ternational North-South Transport Corridor)框架,并力邀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和阿富汗就恰巴哈尔港开发利用问题成立四国工作组,预计年内可能召开工作会议。
7月29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quadrilateral-working-group-on-chabahar-port-to-meet-this-year-101627573377036.html
7月29日,印度强烈反对巴基斯坦和中国在最近的联合新闻声明中提到查谟和克什米尔。印度表示查谟和克什米尔及拉达克一直是而且将继续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交部发言人阿林丹·巴奇(Arindam Bagchi)也反对声明中提到的所谓中巴经济走廊,并称该走廊位于被巴基斯坦非法占领的印度领土内。
阿林丹·巴奇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其他国家改变巴基斯坦非法占领地区现状的任何企图,也坚决反对巴基斯坦在其非法占领的印度领土上提出任何实质性改变。我们呼吁有关各方停止此类行动。”
7月2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巴基斯坦外交部长沙阿·马哈茂德·库雷希(Shah Mahmood Qureshi)在中国四川成都举行会谈后,发表了中巴联合新闻声明。声明称,巴基斯坦方面向中方通报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局势恶化”的情况。
印方表示,它希望在没有恐怖主义、敌意和暴力的环境中与巴基斯坦建立正常的睦邻关系。巴基斯坦有责任创造一个没有恐怖主义和敌意的环境。
7月29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india-rejects-reference-to-kashmir-in-pakistan-china-press-statement-7429038/
7月29日,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对联邦院的书面答复中含蓄地抨击了巴基斯坦和中国。他表示,印度和美国将团结一致,通过透明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恐怖主义危害,两国将支持地区经济互联互通,同时确保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苏杰生指出,印美双方共同反对对恐怖分子的庇护及资助。两国将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来自印度周边及其他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
苏杰生称,印美伙伴关系是世界上主要关系之一,两国之间的合作体现在共同致力于解决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和流行病等当代问题上。他进一步指出,印度和美国建立了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其基础是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在地区以及全球事务上的利益趋同。他还提到两国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联合战略构想。该构想呼吁各方避免以武力进行威胁或使用武力,并根据国际法通过和平手段寻求解决领土和海洋争端。苏杰生还表示,美国已表示强烈支持印度尽早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美国还支持印度成为改革后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月29日报道
https://www.deccanchronicle.com/nation/current-affairs/290721/india-us-stand-united-in-addressing-scourge-of-terrorism-transparent.html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2017年9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西段班公湖附近树立的旗帜。
图片来源:印度快报
作者简介与内容说明
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Davar,印度军事专家、印度退役中将。
本文前半部分摘自《确保印度的崛起:未来愿景》(Securing India's Rise: A Vision for the Future) 一书中萨仁山所写的文章。该书由Davar主编,其中包含19篇印度不同领域杰出代表对印度未来发展的建言献策。
本文后半部分为Davar在该书后记当中的评论。
编者注
习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印度各界也试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印度前外交秘书萨仁山认为,当国际秩序出现动荡时,像印度这样有抱负的大国就获得了蓬勃发展的空间。他指出,这场疫情加速了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亚洲经济可能比美国、欧洲等地更早复苏。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历史的长河就已经在改变流向了。现在河水泛滥冲垮了堤岸,目前还不清楚一旦洪水退去,干流将出现在哪里。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会留下全新的历史沉淀,迫使人们选择新的谋生方式。适应多变环境、灵活躲避陷阱并寻找机会的能力将成为国家与社会中最具价值的品质。最重要的是,国家领导力将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这是印度与其他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一场全球性危机。印度可以选择独善其身,躲在自己建造的城墙之后,也可以寻找并占据在变局中可能出现的发展空间。
当国际秩序稳定,其游戏规则由老牌大国制定和执行时,印度等新兴且有抱负的大国就会受到限制。只有当国际秩序出现变动、权力对比发生变化时,新兴国家才能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但这些国家能否占据优势地位,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洞察国际变局的性质和范围,分析自身优劣、取长补短,尽可能地寻找合作伙伴并在必要时消灭对手。本文试图勾勒出一种让印度占据有利地位的行动框架,以在瞬息万变的地缘政治局势中实现国家利益。
当下,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间的实力平衡正被逐步打破。1991年冷战结束后出现了短暂的单极时刻,美国成为了经济、技术和军事实力无与伦比的超级大国。2007-2008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体系核心爆发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单极格局也随之告终。尽管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它的相对经济地位和影响力都已经下降,而中国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却在上升。不止中国,还有一批新兴大国(尤其是亚洲国家)也在逐步扩张,包括印度、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而巴西、南非和尼日利亚虽然没有成为新兴经济体,但都是在各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国家。在欧洲尚未统一之时,德国正在崛起为该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当然,考虑到俄罗斯的规模、资源和军事实力,它也仍是欧洲的相关大国。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在亚洲也是如此。这场疫情加速了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的转移以及多极化发展趋势。这也反映出亚洲国家在控制疫情方面更加成功,有可能比美国和欧洲国家更早实现经济复苏。
【以下内容为Davar的评论】
首先,印度必须关注国家安全。经济复苏不单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也关乎以足够的预算加强国家的军事防御、维护国家安全。军事能力是国家实力的象征,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这不仅要给予军队足够的资源,还与其将资源转化为所需的作战能力有关。考虑到印度的周边环境,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日益增长的威胁,印度的安全支出还远远不够。我们目前的国防预算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0%。中国的经济规模几乎是印度的五倍,2020年,中国为国防预算预留了1780亿美元。尽管印度没有中国那样的野心,但印度国防开支应占其GDP的2.5%至3.5%左右,以实现印度在亚洲与中国抗衡的计划。而这只有在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印度必须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其经济增长在未来两年大幅增长,达到7%至8%的增长率。这样才能保证印度年轻人所需的就业规模和质量,并创造符合长期安全需求的经济条件。
其次,想要促进经济增长,就务必要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人们对印度的认知取决于其市场规模及其在亚洲的地位,这决定了印度的全球地位。只有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印度的地位才会提高。为此,政府必须制定一项支持印度迅速发展的经济政策。这需要通过切实努力来恢复财政平衡,并修复岌岌可危的银行体系以减少巨额财政赤字。政府必须在众多领域进行经济改革,当然,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引发政治反对。因此,印度政府还要推动社会各阶层接受改革并进行合作,这在目前的国内环境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个国家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经济专业知识,需要做的只是激发经济学家的智慧,为更大的国家利益服务。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的贫困状况,并为数百万仍未解决基本需求的人民提供经济帮助。
最后,在真正的民主国家中,武装力量需要听从民选政府的合法命令。宪法与政府指令中都要对联邦武装部队的作用和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在和平时期,印度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国防规划,为所有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好充分准备。国防规划要独立于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因此,印度要在政治决策指导下进行良好的军政互动。然而,自独立以来,印度的整体国防规划以及官僚机构、文武领导层之间的正式互动仍然缺乏秩序。
https://www.thequint.com/voices/opinion/india-must-seek-out-opportunities-in-a-post-covid-world-book-excerpt#read-more%23read-more#read-more
文章于7月29日发表于“印度政策研究中心”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编译 | 侯 盈
校对 | 万 佳
排版 | 巴春颖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本文作者
曹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贾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4期
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
目前,印度洋沿岸现有9国公开划设防空识别区(ADIZ),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伊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该9国防空识别区实践颇具特点,在世界上现今划设防空识别区的27个国家或地区中占比达1/3。印度洋9国防空识别区实践基本囊括了世界已有各种防空识别区类型,其现行规则颇具特点,不仅反映出对美国等较早划设防空识别区之国规则的继承和发展,还包括一些本地区独有的特色条款。
一、印度洋国家防空识别区
均覆盖领空且多数延伸至领空之外
考察印度洋9国所划防空识别区,除斯里兰卡外,各国防空识别区均覆盖其本国领空之外“国际空域”,而且少数国家划设的防空识别区覆盖存在主权争议的领土(比如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甚至还覆盖他国无争议岛屿领海之上空域(比如印度、缅甸)。印度洋9国较少有防空识别区重叠情况,仅印度和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缅甸之间存在小面积重叠,而且皆无涉争议领土或海域划界问题。同时,在9国中,不少国家所划防空识别区超出其本国飞行情报区,或多或少覆盖他国飞行情报区(比如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并无常设防空识别区,但其(为举办重大国际会议或赛事)可根据相关规则划设临时性防空识别区——既覆盖其部分领空,也覆盖“国际空域”,均位于其本国飞行情报区之内。
二、少数印度洋国家防空识别区
规则的适用对象可能包含军用航空器
在印度洋9国中,印尼防空识别区较为特殊,其从未颁布任何识别规则(故不存在识别规则的适用对象问题)——最多表示在该空域操作的民用或军用航空器有被印尼空军“拦截”识别之可能,但这与是否划设防空识别区无关,因为即便不公开宣告防空识别区,印尼空军亦有权在邻近其领空的“国际空域”巡逻对他国航空器进行查证识别(但若非在其领空便难有理由“驱离”)。斯里兰卡的情况也较为特殊,其虽有权将其防空识别区规则适用外国军用航空器(因其防空识别区完全在本国领空内),但却明确规定其防空识别区规则仅适用民用航空器。至于其他7国,除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外,泰国、缅甸、伊朗和澳大利亚颁布的防空识别区规则在适用对象的表述上对“民用”或“国家”航空器未予明确区分,从其实践来看似乎并不包括外国国家航空器。一般而言,若未在“适用性”条款明确提及“国家航空器”,则该国防空识别区规则仅适用民用航空器(除非其实践中有反例)。
在印度洋9国中,仅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防空识别区规则明确提及“外国”和“军用”航空器(无论该三国识别规则是否适用其本国军机,皆不违反国际法,故本文焦点为外国军机)。该三国防空识别区均大面积覆盖本国领空,若其识别规则仅适用意图进入领空的外国国家航空器,则亦无不妥。但应注意,该三国防空识别区亦皆覆盖“国际空域”。初步来看,目前似乎仅有印度和孟加拉国的防空识别区规则“在理论上”可能适用于无意进入领空的外国军用航空器。
印度现行防空识别区规则增加了一个条款介绍设立“空防许可”(ADC)要求的目的,其涉及适用对象问题:“民间、军方、印度或外国操作人员驾驶飞行(包括航空器、直升机、无人机、超轻型飞行器、动力滑翔机和热气球),若未获空防许可,皆不得在防空识别区范围之内起航和穿入防空识别区。”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现行防空识别区规则还似乎在“适用性”上增加了“飞入印度空域”限定条件:“所有飞行皆应在进入防空识别区之前,于进入印度空域10分钟前,由相关飞行情报中心(FIC)获得空防许可。”如果该条是“默认”限定必须飞往印度领空的航空器才适用其“空防许可”要求,那么就适用对象而言,若包含外国军用航空器,亦不会违反相关国际法或妨碍外国军用航空器在“国际空域”的“航行自由”,因为印度有权对意图进入其领空的外国军用航空器作出如此规定(事实上,此种权限与是否划设防空识别区并无直接关联,若未划设防空识别区,亦可依据领空主权颁布类似规定)。
巴基斯坦防空识别区规则“适用性”条款在表述上与印度相关条款几乎一般无二:“巴基斯坦或外国、民用/军用飞行,若未获空防许可,皆不得自前述D5.3.2段所界定的防空识别区范围之内起航和穿入这些防空识别区。”不过,与印度对此“模糊”条款缺乏解释的情况不同,巴基斯坦似已颁布相关文件予以“澄清”。巴基斯坦防空识别区规则列于其2009年4月施行的“空中导航指令”,而该指令系针对“民用航空器的拦截”而专设,其在“适用性”上比较清晰(巴基斯坦防空识别区规则附属于该指令,故理当受其“限定”)——该指令“应仅适用于:a)民用航空器,并不应适用于国家航空器;b)拦截机、拦截分队和空中交通服务单位;c)被拦截航空器。”
孟加拉防空识别区规则的“适用性”表述亦受到印度相关条款影响,但措辞上存在差异,且明确提出需要“事先批准”:“民用/军用、孟加拉国或外国航空器在防空识别区范围之内起航和穿入孟加拉防空识别区的所有飞行,皆应获得事先批准和空防许可(ADC)。”由于遭多方批评,孟方在2017年底宣告防空识别区规则之后不久便发布对其调整的“航行通告”,其中亦含对规则适用对象的调整和解释:“目前,国内飞行以及(孟加拉)国家航空器和孟加拉通用航空器飞行,应无需获得ADC号码。”该条表述存在一定模糊性,外国国家航空器是否被该条豁免适用ADC要求(此为孟加拉防空识别区规则之核心)亦尚难确定。
三、多数印度洋国家防空识别区
规则并未明确排除适用“仅穿越”情况
在印度洋9国中,印尼和斯里兰卡防空识别区与本部分议题无关,其他印度洋国家所颁防空识别区规则皆未明确排除适用“仅穿越”情况,但个别国家的具体规则有限定适用“飞往或飞离领空”情况之迹象。
印度早期防空识别区规则较为简略并无任何条款提及“进入或离开印度空域”,但其2005年修订后增加了一些有关“空防许可”(ADC)的具体条款,似有限定于“进入或离开印度空域”之迹象(2018年修订后更加明显)。或是巧合或为有意,某些具体条款论及ADC要求之时仅提及“离开或进入印度空域”,排除了“仅穿越”情况,比如5.2.2.2.3条规定:“离开或进入印度空域航空器的ADC号码应由ATC严格执行,而且若无有效ADC号码则不得批准任何飞行。”综合分析5.2.2.2.3条、5.2.2.3.4条和5.2.2.3.5条,印度防空识别区规则虽未明确不适用“仅穿越”情况,但从其具体规定仅列出飞往、飞离或飞行于印度领空之情况来看,“仅穿越”情况的航空器很可能并非其适用对象,至少不存在有关“仅穿越”航空器事先获得ADC的具体时间限定要求。
巴基斯坦防空识别区规则,与印度类似,总体上亦未明言不适用“仅穿越”情况,在具体规定上虽有迹象,但不像印度那样明显。比如,其D5.3.3.3条规定:“所有飞行皆应在进入巴基斯坦空域/防空识别区之前至少15分钟由相关ACC获得ADC。”对从阿拉伯海方向飞入巴基斯坦南部防空识别区的航空器而言,“在进入巴基斯坦空域之前至少15分钟获得ADC”和“在进入巴基斯坦防空识别区之前至少15分钟获得ADC”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亦很难说所有从阿拉伯海方向飞入巴基斯坦南部防空识别区的航空器都要进入巴基斯坦空域,似乎存在“仅穿越”的情况。由于条款表述上存在模糊之处,巴基斯坦防空识别区规则是否适用“仅穿越”情况,便主要取决其实践和官方将来细化解读。
孟加拉防空识别区规则的最初版显然适用“仅穿越”情况,修订版虽有大幅调整但亦未完全排除适用“仅穿越”情况。较之最初版,2019年修订后的孟加拉防空识别区规则在适用“仅穿越”情况上有明显不同,其已排除适用“仅穿越”孟加拉防空识别区、位于他国飞行情报区之内的主要航路(ATS航路P646, N895, M770, L524, W112),但应注意孟方仍坚持(继承自最初版)要求:“偏离ATS航路接近孟加拉防空识别区的航空器应至少提前10分钟提供其抵达防空识别区边界的预计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孟方所作修订只是将主要的“仅穿越”航路排除在适用情况之外,而并未彻底排除适用“仅穿越”情况——也就是说,不在上述所列ATS航路操作的航空器若属“仅穿越”情况,则依然需要遵守孟加拉防空识别区规则并依照相关规定获得ADC号码。
缅甸、泰国、伊朗、澳大利亚等国防空识别区规则均无条款明确排除适用“仅穿越”情况,其很多条款均宽泛言之,并无任何条款强调“飞入或飞离领空”。
四、部分印度洋国家
防空识别区规则包含比较特殊的规定
本文所指“比较特殊的规定”并非言其不符合国际法或违反“国际惯例”,而仅以此表示部分印度洋国家防空识别区规则的某些条款较有特色,在其他地区国家的防空识别区实践中很少见或者并无与其相类条款的存在。
首先,印度洋9国中印、巴、孟、斯、缅五国防空识别区规则皆含“空防许可”(ADC)规定且为其识别规则的核心要求,此为其他地区国家防空识别区实践所无。鉴于印度在上述五国中较早划设防空识别区并颁布ADC要求,其他几国很可能是受印度所颁规则影响而根据本国实际需求拟定各自防空识别区规则中的ADC要求。
其次,孟加拉防空识别区规则中的ADC要求相较于他国“异常”繁琐,且似施行较为严格。攸关方并未质疑孟加拉国划设防空识别区之权,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其所颁ADC规定不易操作且致“负担”较重。或因对孟加拉防空识别区规则不够了解,新加坡航空公司一架客机2020年5月为躲避超级气旋风暴安攀而在未获得ADC号码的情况下进入孟加拉空域,其虽已获孟加拉民航局允准,但仍被孟方空管人员批评“未得许可”并险遭战机升空拦截。
最后,绝大多数印度洋国家的防空识别区规则皆会指出若不遵守其识别规则便易遭拦截(且多明确指出适用“民用航空器的拦截”相关规程),但泰国“拦截程序”还明确提及“攻击措施”,甚至还有“拦截花销”问题。关于“拦截花销”由被拦截航空器拥有者负责的规定,泰国防空识别区规则应是全球唯一作如此明确要求者,其是否有对泰国或外国航空器的成功“施罚”实践尚待考证。
《边界与海洋研究》和国内多家数据库建立了合作关系,全文阅览或下载请登录以下任意一家数据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
(http://www.nssd.cn)
中国知网
(https://www.cnki.net)
维普网
(http://www.cqvip.com)
END
编辑排版 | 李 阳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
7月24日,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在艾尔森空军基地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美国从这些与盟国和伙伴的关系中获得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并强调阿拉斯加是保卫美国本土、印太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战略热点。
就前者而言,美国为与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感到自豪。他表示,美国希望继续发展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盟友的关系,这些伙伴和盟友与美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希望……确保美国及其盟友拥有并遵循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其他国家并不欢迎这种伙伴关系和联盟,如中国和俄罗斯”,因为它放大了美国的实力,为美国提供了相对于潜在对手来说的一种不对称优势。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些盟友和伙伴仍将是美国作战的核心:协同训练,分享方法和政策。
就后者而言,气候变化已经改变了北部的战略形势,北极可能成为资源竞争的前沿甚至是战场。美国既是一个印太国家,也是一个北极国家。而在阿拉斯加,这两个关键区域相交。所以在这里,美国可以向两个地区同时投射力量,相反,美国也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免受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
7月24、25日发布
https://www.defense.gov/Explore/News/Article/Article/2706500/austin-emphasizes-us-ties-with-indo-pacific-allies-partners/
https://www.defense.gov/Explore/News/Article/Article/2706558/austin-says-alaska-is-strategic-hotspot-for-indo-pacific-arctic-operations/
在美国结束军事行动并稳步从阿富汗撤军后,重新崛起的塔利班正急于夺回阿富汗政权。塔利班的再度兴起不仅是美国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绥靖政策”的结果,也是接触塔利班的区域大国间出现分歧的结果。尽管所有区域大国都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合作,但一些国家狭隘的利益观念正在使阿富汗国内外长期和平与稳定的前景变得更加模糊。
自拜登宣布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以来,在该地拥有地缘战略、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国家一直面临两难境地。除印度外,大多数区域大国都秘密会见了塔利班。伊朗与俄罗斯在2019年帮助了塔利班,利用恐怖组织来对抗美国。巴基斯坦则采取双重战略,一边支持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一边为塔利班提供避难所。考虑到印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面临的代理人战争,印度一直致力于促进阿富汗的和平与经济发展,并与塔利班保持距离。然而,有报道称,在阿富汗安全局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印度最近正试图接触塔利班的部分派系。
那么,塔利班能信守诺言吗?其持续不断的暴力行为表明,塔利班在阿富汗内部谈判中所做出的承诺都仅是口惠而实不至。随着地方组织不断抵抗塔利班的扩张,阿富汗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恐怖组织,他们将利用内战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届时,伊朗、中亚各国、巴基斯坦和中国都将受到直接影响,而印度和俄罗斯也将面临恐怖主义挑战。
对此,上海合作组织可以帮助该地区各国制定一种协调一致的方法来应对塔利班。自2017年上合组织阿富汗问题联络小组重启以来,所有上合成员国都在为阿富汗亟需的和平、稳定和繁荣而努力。然而,除中亚国家和印度外,所有地区大国都在利用阿富汗实现其狭隘的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以对抗彼此,最终只有塔利班能从中获益。在最近的上合组织阿富汗问题联络小组会议上,所有成员国重申通过对话解决阿富汗冲突,并主张实现“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包容性和平进程。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也通过印度的“三点路线图”(three-point road map)强调了这一共识。包括观察员国伊朗在内的上合组织成员国需要重新审视其对塔利班的政策分歧,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如果没有上合组织国家在塔利班问题上的齐心协力,阿富汗及其周边的和平将难以实现。
【作者:Ayjaz Wani,印度观察家研究基 金会(孟买)研究员。】
7月23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sation-only-way-tame-belligerent-taliban/
自1990年代以来,美印关系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印度战略界的讨论仍然令人焦虑,这显示出美印关系中潜藏的悖论。印度担心美国不会全力支持印度应对中国挑战,还担心美国“诱骗”(entrap)印度与其结盟。虽然印度希望美国为印度做盟友该做的事情,但它坚持认为,美印两国永远不会结盟。经济方面的情况也大体类似。尽管印度现在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人们永远都在担心美国会将全球化强加于印度。
与美国的每一个分歧在印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地位不断增长,但“小国综合症”仍然困扰着印度外交政策精英。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精英就在意识形态方面对美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怀疑。几十年以后,印度精英对美国的怀疑仍然挥之不去。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对双边关系的狭隘关注阻碍了人们评估影响美国的更重要力量,这反过来又限制了人们认识双边关系新的可能性。
在华盛顿嘈杂的环境中辨认政策信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印度也没有为促进公众了解美国提供足够的投资。在拜登总统任期的最初六个月里,印度几乎没有就美国正在发生的非同寻常的政策转变展开有效的辩论。拜登打破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质疑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他希望确保美国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为中产阶级服务。自拜登执政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也经历了巨大变化。他认为,美国必须有效回应中国在印太地区咄咄逼人的政策。他还致力于使美国的传统联盟重现活力,从而组建起反对中国的统一战线。
拜登为美国树立的新定位为印度拓展和深化美印关系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但还有民主和人权问题,它们会损害美印关系吗?拜登认识到,重现美国民主活力是支持世界民主运动的最佳方式,拜登的努力将为印度自身的民主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新的监控技术和大规模技术垄断给民主治理带来的挑战,美印两国有很大的可讨论的空间。美印两国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有许多可供交换的意见。两国还有着广阔的新议程,包括阿富汗问题、印太问题、疫苗外交、全球经济机构改革等,民主和人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两国加强双边合作,美印伙伴关系或将从一时新鲜走向常态化发展。
【作者:Raja Mohan,拉贾·莫汉,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主任。】
7月27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into-us-partnership-antony-blinken-joe-biden-narendra-modi-7423761/
印度能供养上百万士兵吗?当人们在加勒万事件中提出这个问题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常出现在中印边境的中国军队,实际上只有97.5万名官兵。该地区中国军队的数量要比印度军队少得多,据报道,印度军队人数在125万到140万之间。中国军队在陆地上是坚不可摧的,他们唯一的战略弱点是其70%的进口石油运输需要经过印度洋的海上航道。
确保中国“不采取侵略行为”的唯一途径,就是精心策划对中国油轮的威胁,并让印度海军完全掌控因此而升级的局势。首先,要承认中印两国间存在实力不对称,并通过军事革命来抵消数量劣势的后果。其次,印度要将包括南中国海和东印度洋在内的印太地区,划进四国集团的海上搜寻责任区域。这样一来,四国集团的海上搜寻飞机将获得印太地区上空的信息主导权,得知中国海军穿越马六甲海峡的所有行动计划。印度海军可以逮捕所有驶往中国的油轮,将它们扣押在尼科巴群岛(Nicobar)附近的检疫锚地。
这时,印度可以把被扣押的油轮作为诱饵,引导对手前来与印度海军交战。四国集团的资源共享可以将敌方的军队动向提前几天通报给已经埋伏好的印度军队。最后,敌方海军将穿过狭窄的海峡进入军事战术中的“杀戮之地”。如果印度能进一步建设完善卡尔尼科巴空军基地,长期部署一只飞行中队,就将使这一行动三管齐下,并获得最大收益。不仅如此,一旦印度空军能够放弃其领空防御思维开始远征,我们就可以与阿曼谈判,利用位于马西拉岛(Masirah)的旧英国空军基地控制霍尔木兹湾,以威胁中国在吉布提的基地。
简言之,我们可以通过退役和减少征兵在五年内裁军20万,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中国的常规威慑。裁减军队数量将节省大约3千亿卢比,这笔钱可以平均分配给海陆空三军。陆军可以更换过时的T72坦克,或者装备三个武装直升机中队。海军可以轻易得到其珍视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空军也能以此建设两个新的、装备齐全的海外空军基地。印度不能通过投入昂贵的人力来对抗中国,只能在先进陆军控制中印边界西段的同时,联合海军和空军将作战空间转移到对印度有利的地理位置。
【作者:Raja Menon 拉贾·梅农,退役海军少将,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网络评估和模拟工作组主席,印度全国海洋基金会名誉研究员,曾任阿伦·辛格 (Arun Singh)委员会、国防大学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海上战略和大陆战争》、《印度的核战略》等。本文于7月24日首发于《印度快报》纸质版,题为《挑战中国》。】
7月24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this-is-how-indian-defence-can-really-deter-china-7419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