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快讯回顾了近期中国与菲律宾在仁爱礁及其附近海域的动态。报道称,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Lorenzana)在要求中国“退出”仁爱礁时,援引了“南海仲裁案裁决”,其中包括“中国对90%的南海提出了主权要求,这是完全没有任何法理和历史依据的。”
此外,报道表示,“1999年菲律宾海军坦克登陆舰“马德雷山号”(BRP Sierra Madre)搁浅仁爱礁,随后派驻军事小分队,这些驻军完全需要依靠陆地补给才能生存。”
对于中国外交部“仁爱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声明,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Delfin Lorenzana)周四表示:菲律宾对西菲律宾海(南海)的仁爱礁(Ayungin)拥有主权,根据南海仲裁案,中国对西菲律宾海的领土主张没有历史和法律依据,因此,中国才是“非法侵入方”,中国应该遵守其国际义务,包括中国批准的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1月23日,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吴士存在接受专访时指出,近期美国将南海与台海问题联动考虑的几率越来越大,比如美军先在台湾附近海域进行联合军演,然后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开展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为了防止区域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美应该建立多层级、多形式的海上行为准则,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对中国来说,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壮大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安全力量,提升威慑力,美国搞乱南海的图谋才不会得逞。
越南外交学院副院长阮雄山(Nguyễn Hùng Sơn)博士表示,“南海变成了大国博弈的棋盘,其中以中美博弈最为显著。中国把‘独占’南海看作是在新时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第一步,中国一直把控制南海当作中国的核心利益。对于美国而言,尽管不是争端当事方,但美国特别重视在亚太的存在,把维持南海的安全、稳定看作国家利益。在这样的形势下,包括越南在内的其它南海争端当事方被夹在中美两国之间,时常受到两国博弈的影响,本身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未能完全得到尊重。
阮雄山留意到最近如联合国、G20、G7等多个多边论坛都越来越频繁地提及南海问题,也留意到近期南海局势越发复杂,海面、海底、海洋上空的军事化情况更加明显。阮雄山认为,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南海关注度的提升,但同时这也会使地区形势更加难以预料,发生意外冲突的可能性急剧增加。
阮雄山指出,现在的难点在于,第一如何把当前情形从各国都“关心”转变成各国均受益,第二如何在遵守国际法的同时做到第一点。
阮雄山建议要巩固和促进东盟中心地位,表示这是促进多边、区域和平、稳定与合作的积极因素。
杜特尔特在东盟-中国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了中国船只阻止菲律宾在仁爱礁(Ayungin)给军队进行补给的问题,强调南海争端不能通过武力解决。杜特尔特强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2016年的南海仲裁裁决‘为我们的争端提供了公正和公平的解决方案’,菲律宾也一直在敦促同中国达成有效的和实质性的南海行为准则”,杜特尔特还表示,“除了法治,没有其他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11月21日,欧盟(EU)在一份声明中呼吁各方尊重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同时在包括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在内的国际法基础上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据越南通讯社驻布鲁塞尔记者报道,欧盟在声明中重申,坚决反对任何损害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以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单边行动。欧盟支持由东盟领导的制定《南海行为准则》(COC)的进程。准则必须是有效的、实质性的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且不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澳大利亚外交部11月22日发表一份声明,称澳大利亚政府对南海地区近期发生的仁爱礁事件感到非常担忧。上周,两艘菲律宾船只在执行向西菲律宾海(南海)仁爱礁进行补给任务时被中国海警船只拦截,并遭受水炮攻击。澳大利亚政府一贯对在南海使用或威胁使用海岸警卫队船只表示关切,并认为这种行动正在破坏地区稳定。澳大利亚政府表示,2016年的南海仲裁裁决已经认定仁爱礁位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内,并且中国对仁爱礁地区海域的任何权利主张均无法律依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第296条和第11条,仲裁庭的裁决是终局的,对中国和菲律宾双方都有约束力。
近期,越南外交部就台湾当局“海龙号潜舰将定期前往”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巡航”一事进行抗议,称台湾当局此举“侵犯了越南的主权”,还将“威胁和平、稳定海上安全”。对此台湾当局外事部门发言人欧江安回应称,台湾当局对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台湾当局愿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参与南海协商机制,与相关国家共同促进南海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11月20日,越南召开“侨胞和越南海岛”座谈会。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范光效(Phạm Quang Hiệu)、越南人民海军原副参谋长杜明泰(Đỗ Minh Thái)少将等人参加了活动。
该活动由越南外交部举办,与会的海军干部、战士和曾经登上过南沙群岛和越南1号钻井平台的越南侨胞围绕“南沙故事”和“传播效应”两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越通社评价道,“侨胞和越南海岛座谈会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有助于发挥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为海外越南同胞积极建设和保卫祖国创造条件。”
两艘菲律宾船只在执行向西菲律宾海(南海)仁爱礁进行补给任务时被中国海警船拦截并遭受水炮攻击,该事件发生后,至少有三个强国表示将支持菲律宾,并重申2016年南海仲裁裁决。
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美国政府表示,在南海的紧张局势中,它继续与“盟友”菲律宾站在一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Ned Price)说:“中方行为直接威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侵犯了国际法保障的南海航行自由,并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此美国将与盟友菲律宾站在同一阵线。” 他警告称,“在南海对菲律宾公共船只进行武装袭击,美国将援引1951 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作出的共同防御承诺。”
日本也“强烈反对”破坏该地区现状的企图。日本驻马尼拉大使馆表示:“遵守 2016 年的仲裁裁决和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对于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同样对该事件表示关切,并强调将继续与菲律宾就海上问题进行合作。澳大利亚驻菲律宾大使史蒂文·罗宾逊(Steven Robinson)在推特上表示:“澳大利亚一直表示支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 年南海仲裁裁决以及一个开放包容的地区。我们继续就海上问题与菲律宾合作并提供支持,关注最近在南海(西菲律宾海)发生的破坏稳定的事件。”
11月16、17日,第11届东盟海事论坛(AMF)、第9届东盟海事论坛扩大会议(EAMF)在文莱召开。
会上,越南代表团宇胡(Vũ Hồ)高度肯定了AMF、EAMF对促进东盟(ASEAN)内部及其对外海洋合作的作用,强调了维持东盟在区域、在海洋合作的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呼吁东盟的合作伙伴继续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此外,宇胡强调了维护海洋环境的必要性,建议在本阶段的区域海洋交流中持续关注、讨论这一话题。
11月18日下午,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氏秋姮在越南外交部定期新闻发布会上就近期南海动态答记者问。
在回答“越南对中国台湾潜艇在太平岛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的看法”时,黎氏秋姮再次强调,“越南有充分的符合国际法的法律依据和历史证据证明自己对南海诸岛的主权。”黎氏秋姮表示“越南坚决反对上述行为,并要求台湾停止 ‘非法活动’,保证‘不会再犯’。”
在被问及“越南对菲律宾外交部指责中国在仁爱礁拦截菲方补给船的回应” 时,黎氏秋姮强调,“越南对于南海的态度是清楚的、一贯的。” 黎氏秋姮表示“越南建议各方在南海遵守国际法,遵守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切勿采取任何导致南海形势复杂化的行动,继续为维护海上、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法律秩序做出贡献。”
菲律宾参议院于周四谴责中国海岸警卫队在西菲律宾海(南海)干扰菲律宾船只进行补给任务的行为。
参议员里萨·洪蒂维罗斯(Risa Hontivero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对我们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公然的侵犯,我一直对中国公然侵犯我们主权权利感到愤怒。” 参议员理查德·戈登(Richard Gordon)表示“中国的行为是‘非法的’”。菲律宾外交部长洛钦表示:“菲律宾会继续向驻扎在仁爱礁(Ayungin Shoal)的军队供应物资,且该行为受到《菲美共同防御条约》的保护”。菲律宾副总统候选人弗朗西斯·潘基里南(Francis Pangilinan)也表示:“我们不会允许我们的岛屿被占领。”
上周,前总理保罗·基廷 (Paul Keating)声称台湾不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利益”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彼得·达顿表示,如果美国出兵保卫该岛,“难以想象”澳大利亚不会加入。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对此事进行回应时表示,国防部长彼得·达顿的这些评论并非意图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而是防止该地区爆发战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佩恩表示冲突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需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与台湾有关的分歧,而不是威胁或使用武力胁迫。澳大利亚与美国结成联盟的战略目的是促进建设一个安全、繁荣、以规则为基础的印太地区。“正如达顿部长所说,战争将是毁灭性的,我们需要采取一切行动来防止它发生。” 洛伊研究所公共舆论和外交政策项目主任娜塔莎·卡萨姆(Natasha Kassam)表示,比起加强渲染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澳大利亚政府应该探索与台湾的自由贸易协定,并推动其成为CPTPP的成员。卡萨姆女士还批评了基廷先生关于台湾不是澳大利亚的核心“利益”的说法,认为其错误地认为澳大利亚可以以某种方式置身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冲突之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安全和情报研究教授约翰·布拉克斯兰 (John Blaxland) 表示,“战略模糊”几十年来一直使澳大利亚处于有利地位,澳大利亚不应该以任何方式公开宣示其是否将保护台湾。
11 月 17 日,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首届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 (ASPI) 悉尼对话会上发表讲话,宣布了澳大利亚的关键技术蓝图。该蓝图“制定了保护和促进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关键技术的愿景”,旨在平衡其经济机会与国家安全风险。莫里森还宣布了蓝图随附的行动计划,其中指定了澳大利亚的关键技术清单。该列表包含63项关键技术,包括量子技术。莫里森还讨论了与美国和英国的AUKUS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他表示“AUKUS不仅仅是核潜艇,它将促进三国之间更深入的信息共享;促进安全和国防相关科学、技术、工业基础和供应链的更大程度整合;并加强我们在先进和关键技术方面的合作。
11月1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布消息,称其潜艇当天首次在南海实施了反潜联合演习。此次联合演习包括飞行任务、水面和空中部队间的战术协调训练、海上加油以及海上打击等内容,参与演习的兵力包括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直升机母舰。其中,“加贺号”直升机母舰满载排水量2.7万吨,采用了类似航母的贯通式甲板,因此被称为“准航母”。据称,近期美日在南海举行了多次联合演习,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加贺号”直升机航母已在南海活动近一个月。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王毅表示,中国将继续大力向东盟国家提供新冠疫苗,愿与东盟国家在自贸区建设、绿色经济、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希望各方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更好寻求合作共赢。东盟国家驻华使节表示愿与中方合作应对挑战,同时希望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在经贸、绿色经济、气候变化、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
纽约时间11月12日,越南代表阮鸿操(Nguyễn Hồng Thao)以145高票再次当选2023-2027届国际法委员会委员。越南外交部部长裴青山(Bùi Thanh Sơn)表示,越南代表的当选再一次表明越南外交路线的正确性,进一步推动了越南的多方位外交,开拓和深化了越南与世界的关系。同时这也证明国际社会对越南的支持和信任,是越南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威信提升的表现。
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Paul Keating)此前称澳大利亚寻求核动力潜艇交易以遏制中国的军事努力是愚蠢的,并表示台湾不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利益”,澳大利亚不应该卷入台湾问题的冲突中。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彼得·达顿对此言论回应称,如果美国出兵保卫该岛,澳大利亚不可能不加入美国支持台湾以对抗中国的行列,澳大利亚将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其对中国拥有更强的威慑力,维护澳大利亚的强势地位。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安全专家埃里克塞耶斯评论称,“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快速战略调整令人震惊,我们现在看到华盛顿、堪培拉和东京在台海稳定的重要性上达成了一定程度的战略共识。”亚洲安全专家杰拉尔德布朗对达顿的声明表示欢迎,称阻止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建立多边战线”,如果发生对台湾的无端攻击,澳大利亚愿意提供帮助,这将大大增加中国进行敌对行动的成本,从而遏制中国。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里斯•佩恩(Marise Payne)本周结束了为期四天的东南亚之行,此行访问了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此次访问被广泛视为澳大利亚政府为缓解周边一些国家对最近宣布的 AUKUS 国防协议的担忧所做的努力,该协议表明澳大利亚将在美英的协助下部署核动力潜艇。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外交政策和国防项目研究员苏珊娜·巴顿(Susannah Patton)在接受世界政治评论采访时谈论了东南亚不同国家对 AUKUS 的反应。
巴顿指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对AUKUS协议公开表示过担忧,他们的担忧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第一, AUKUS可能加剧地区军备竞赛,进而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第二,AUKUS威胁到了东盟在地区的中心地位;第三则是对AUKUS可能造成核扩散的担忧。而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则倾向于认为AUKUS将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对于越南,苏珊娜认为越南可能是面临中国威胁最大的国家。尽管越南外交部关于 AUKUS 的声明非常中立,但可以假设任何导致美国在亚洲拥有更强大军事存在的安排都会受到越南的欢迎,因为越南十分警惕中国带来的威胁。对于菲律宾,菲律宾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对AUKUS的态度都十分积极,认为AUKUS 将在维持地区力量平衡中发挥作用,但总统发言人也发表了一些负面的言论,附和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对军备竞赛的担忧。新加坡总理表示希望AUKUS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贡献,这被广泛解读为对AUKUS的正面评价。
苏珊娜还表示,东南亚10个国家中有8个或9个国家可能更担心美中紧张局势,而不是中国本身。各国希望保持中立,希望避免卷入所谓的美中之间的“新冷战”。
11月10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彼得·达顿(Peter Dutton)通过视频方式出席了东盟-澳大利亚非正式国防部长会议。彼得·达顿表示,东盟位于印太地区的中心,澳大利亚作为东盟的对话伙伴和长期国防合作伙伴,也是《东盟印太地区展望》的坚定支持者,澳大利亚致力于维护《展望》中确定的原则,期待与东盟伙伴在《展望》确定的框架下展开国防领域的密切合作。达顿强调 AUKUS 不是国防联盟或安全协议,也不会改变澳大利亚的战略,并表示AUKUS 是一个共享技术和能力的框架,有利于补充和扩大澳大利亚的国际伙伴关系网络,包括促进与东盟的合作关系。
11月9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河内会见了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里斯•佩恩(Marise Payne)。范明政表示,越南与澳大利亚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希望两国在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问题上互相支持,希望澳大利亚继续支持东盟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玛里斯•佩恩强调,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对越关系,愿同越方努力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澳大利亚积极评价越南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支持有关各方遵守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在内的国际法,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台湾当局防务部门于11月9日发布了《国防报告书》,提出近期南海形势复杂,中美在南海空域、水面与水下的对抗趋于激烈,台湾当局海军潜艇海龙号将定期前往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侦查巡防,并执行战术对抗操演。据称,这是台湾当局军方首次公开其潜艇在南沙群岛海域侦查与巡防,其目的在于捍卫台湾当局的所谓“海疆”。该报告还称台湾当局之后将在巴士海峡部署潜艇,防止解放军进入台湾东部海域。
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巡防舰目前正泊靠在日本东京,这是近20年来首艘拜访日本的德国舰艇。德国海军首长舍恩巴赫(Kay-Achim Schonbach)于11月9日表示,近期印太地区的紧张情势升温,其带来的冲击超越了亚洲地区,德国派遣军舰至印太地区,是德国对印太地区长期参与的开端,目的在于展现对日本、美国和其他伙伴国的支持,并“加入它们一同拥护和平、航行自由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巴伐利亚号将穿越南海,展现拥有自由通行的权利。
11月5日,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部队和美国海军部队结束“儒艮2021”演习。在“儒艮”演习期间,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部队加斯科因号和亚拉号、澳大利亚清除潜水队一号和四号、海上地理空间部队和专业水雷战人员与美国海军的爆炸物处理机动部队五号一起工作。“儒艮”演习测试了联盟整合新兴和传统水雷战系统、技术和实践的能力。澳大利亚国防部助理部长安德鲁·哈斯蒂表示,当今世界处于大国竞争时代,保持印度洋地区海上航道和港口的安全与开放对澳大利亚的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澳大利亚必须准备好应对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和新出现的威胁。
继上个月东盟与澳大利亚之间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协议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里斯•佩恩(Marise Payne)本周前往东南亚访问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此前,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公开表示了对AUKUS协议可能会加剧地区军备竞赛并造成核扩散问题的担忧。佩恩试图向东南亚国家保证,核动力潜艇计划出于对其防御能力需求的重新评估,将使澳大利亚成为更有能力的合作伙伴,为地区安全和稳定作出贡献,而不是为了挑起冲突。澳大利亚始终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安全、包容和繁荣的印太地区,拥抱合作而不是胁迫,并保护和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无论其大小。佩恩还表示,澳大利亚是“全球核不扩散制度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并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菲律宾参议员、总统候选人帕奎奥(Manny Pacquiao)公开表达他对于西菲律宾海(南海)的立场:“中国和菲律宾应该相互尊重,拒绝南海‘霸凌’, 菲律宾不必在两个超级大国——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与此同时,莱特州众议员露西·托雷斯-戈麦斯(Lucy Torres-Gomez)呼吁在讨论这一高度敏感的问题时保持“冷静”,她认为激进的军事行动可能只会导致一场对双方都不利的冲突。她提出“如果和中国爆发冲突,可能会对菲律宾的经济产生影响,因为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进出口伙伴”。
11月1日,在英国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期间,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双方就双边合作、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等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在各多边框架内保持密切合作,重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性,并强调各国应遵守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在内的国际法,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
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称对“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撞击事件的调查已经结束,调查显示该潜艇在南海水域中撞击了“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脉”。该发言人还称,美海军第七舰队司令部将决定与撞击事件相关的后续行动,包括向有关责任人员追责。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