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驻美代表俞大㵢指出,中国在全球升高“施压”各国不承认台湾“合法地位”、封锁台湾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尽管如此,挺台声浪与日俱增,因为继续阻碍台湾没有道理,也不正确。
《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报导,俞大㵢在独家专访中指出,台湾当局希望下周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进行年度集会时,引起举世关注中国“打压”台湾地区的攻势。
俞大㵢说,“曲解”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北京攻势一项核心策略。此一1971年决议最早承认共产中国的联合国会员国地位,但是北京将其“扭曲”成是在排除台湾参与联合国,尽管1971年之前联合国已“承认”台湾。
尤有甚者,他进一步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利用2758号决议,作为宣称台湾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法律文件,说他们拥有台湾,因此有权将台湾纳入领土而予以统一,即使那意味着透过军事手段”。
这项争议对台湾地位造成真实的严重后果。
俞大㵢说:“那正是为何破除对2758号决议错误观点如此重要的原因,内容很短的决议文根本没有提到台湾。他们的说法是不确实的。这是一项笼统决议,他们说那是证明台湾隶属于他们的国际法律文件,这种说法也是假的,因为这项决议根本没有提到台湾。”
“内容没有提到其他国家能否跟台湾交流、没有提到台湾能或不能参与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我们拥有被联合国接纳的充分权利,我们是一个具有主权的独立国家。”
北京在国际舞台上“打压”台湾,相较于更直接地透过军事行动“威胁”台湾,“挖台湾友邦墙脚”的做法只是小巫见大巫。
俞大㵢说:“解放军犯台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解放军当然在准备着。”他强调,“上周他们进行登陆操演,就在台湾对岸进行”。
中国战斗机和军舰经常环台“侵扰”,俞大㵢以“解放军始终如一的挑衅”形容当前态势。北京也对台湾采取“经济胁迫”手段并且进行网络攻击。
他强调:“我们欢迎诸如美国、其他国家等友人任何表态、具体行动,帮助台湾更有自卫能力。”
俞大㵢强调,台湾已经显著提升国防预算,采购大量军事硬件和装备,并且持续训练军事人员,同时也在民防上加强整体社会韧性,让民众针对可能面临到攻击的处境进行准备。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欧布莱恩(Robert O'Brien)曾经表示,当前美国政府犯了没有邀请台湾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RIMPAC)的错误。
被问到如果台湾受邀这项演习将如何回应时,俞大㵢表示,“有助台湾更有能力自卫的任何表态和行动都受到欢迎”。
“我们面对着很强劲的对手,因此如何以不对称作战战略去面对、如何抵抗侵略部队的可能情况,藉由技术、藉由提升防备来抵抗登陆台湾海岸的部队…任何行动对此皆有帮助,我们乐观其成。”
俞大㵢同时表示,确定中国知道“如果想要武力‘犯台’,他们不会全身而退,或是攻打台湾赢不了”,这极其重要。
“想象一下,我们在技术、电信方面居领导地位,却不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成员,这没有道理…超过一半的全球贸易通过台湾海峡,我们却无法成为有关的监管国际组织成员;每年有超过100万架次飞机飞越台湾或台湾海峡,我们却无法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成员,这毫无道理可言。”
尽管北京持续“施压”,俞大㵢强调,挺台浪潮有增无减。他说:“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声援正与日俱增,因为继续阻碍我们参与既不恰当也不正确。”
中美经济工作组19至20日在北京举行第5次会议。根据央视新闻报导,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与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次长沙姆博共同主持会议,中方对美国涉俄制裁、对中加征关税等议题表达严正关切。
据中国官媒央视新闻报导,这次会议由廖岷与沙姆博(Jay Shambaugh)共同主持。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与美方简短寒暄并合影。
报导指出,两国经济领域相关部门到会交流,中美双方遵照双方牵头人旧金山会谈和广州会谈达成的共识精神,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关切等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沟通。
中方就美对中加征关税、对中投资限制、涉俄制裁、打压和影响中方企业利益等表达了严正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美国在5月1日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发布数百项新制裁,包括多家中国企业。8月,美国扩大涉俄出口管制,更新出口管制规则,将123个实体添加到“实体清单”(Entity List)中,进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其中包括42个中国实体。中国商务部曾对此表示抗议。
另外,2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在北京会见沙姆博一行。
何立峰表示,中美双方应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和今年4月份通话重要共识,保持经济领域沟通交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处彼此关切,推动中美经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沙姆博转达了中美经贸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的口信,表示美方愿与中方保持经济领域沟通,发展健康的中美经济关系。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此前报导,美国高级官员代表团本周将前往北京,参加美中高阶官员会议,将聚焦中国制造产品在全世界市场泛滥的疑虑。
美国众议院“中国周”昨天落幕,通过多项涉及大陆或台湾地区的法案,包括支持台湾全面参与世卫等。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林佳龙今天表示,对这些法案表达欢迎且支持,政府也会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密切联系,确保台海和平稳定。
美国众议院通过多项涉及大陆或台湾地区的法案,包括以金融工具吓阻北京“犯台”、支持台湾全面参与世卫、强化与台湾及南太岛国合作,以及赋予监管机构审核来自大陆的购地案等。
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今天上午举行“2024连结新南向菁英培育专班”五校联合开学典礼,林佳龙会后接受媒体联访,被询问有关美国众议院“中国周”通过多项挺台法案,是否代表“抗中挺台”的态度在美国更加流行。
林佳龙表示,美国众议院通过多项友台法案,也针对北京的威权扩张通过很多的反制法案;对台湾方面,美方特别关心台海和平稳定,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对于北京在威权扩张发展至科技、数据、资金安全的威胁表达关注,对这些法案表示欢迎及支持。
林佳龙指出,台湾也将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密切联系,共同确保台海和平稳定及印太地区的发展。这些法案也代表民意的呈现,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再次表达欢迎与支持。
美国及欧盟近日召开中国议题对话与印太咨商会议,其联合声明敦促中方在台湾周边地区保持克制。台湾地区外事事务主管部门今天表示,台湾作为印太地区负责任的民主成员,愿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9月9日至10日,美欧召开第7届中国议题对话高阶会议暨第6届印太咨商会议,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与欧盟对外行动署秘书长萨尼诺(Stefano Sannino)参会并发表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敦促中国在台海及台湾周边地区保持克制。与去年的声明相比,内容不见“一个中国”政策。
台湾地区外事务主管部门今天表示下午通过新闻稿表示高度欢迎与感谢,并指出,欧美自2021年起定期召开中国议题高阶对话,持续于会后联合声明中重申对台海和平稳定的高度重视,显示维护台海及印太地区安全已是欧美等国家的共识。
台湾地区外事务主管部门表示,“愿致力与欧美等理念相近伙伴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坚定捍卫全球民主、自由及人权价值。”
英媒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指出,2011年击毙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美国海豹第六特种部队(Seal Team 6)已受训1年多,北京若“犯台”便将出动协助台湾。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美国海豹第六特种部队(Seal Team 6)负责执行美军部分最敏感和最困难的任务,过去1年多来持续在华盛顿东南方约250公里的弗吉尼亚海滩(Virginia Beach)丹尼克(Dam Neck),为潜在的台海冲突进行规划和训练。
这场秘密训练计划一来是加强吓阻力,让大陆在对台动武议题上三思,二来是升高准备工作,以防大陆下令中国解放军攻击或“侵台”。
尽管美国官员强调与中国的战争“既非迫在眉睫,也不是不可避免的”,美军仍加紧脚步准备应变计划。
美国海豹第六特种部队是美军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与陆军的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齐名,隶属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的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
美国国防部近年来也派遣更多正规特种部队到台湾进行训练任务。
但海豹第六特种部队的活动要敏感得多,因为这个单位执行的秘密任务属高度机密。《金融时报》表示,知情人士并没有透露海豹第六特种部队目前在准备的任务细节。
USSOCOM鲜少讨论海豹第六特种部队的事务,并将有关台湾计划的问题转给美国国防部,而美国国防部并没有对具体细节发表评论。一位发言人表示,美国国防部及美国部队“为各种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和训练”。
德国计划9月中派遣军舰穿越台海,引发北京抗议,德国国会外委会主席罗斯今天于X平台发文,表态支持德国军舰穿越台海,并批评北京抗议是一种试图削弱国际社会支持台湾的手段。
根据《明镜周刊》(Der Spiegel)报道,德国巡防舰“巴登符腾堡号”(Baden-Württemberg)和补给舰“法兰克福号”(Frankfurt am Main)计划9月中旬从韩国航行前往印尼雅加达途中经过台湾海峡。
中国外交部今天对德国军舰可能的行动表达不满,表示尊重各国根据中国法律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在相关海域享有的航行权利,但反对“一些国家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挑衅和危害中国的主权及安全。”
德国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斯(Michael Roth)于社群媒体X平台发表长文,回应北京认为德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是种挑衅”的说法。罗斯表示,台湾海峡是“国际水域”,“巴登符腾堡号”和“法兰克福号”途经台湾海峡符合国际法,强调此举是为了捍卫航行自由以及维持区域稳定,这对德国和全球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战略。他指出,“这一行动并不是挑衅”而是传递给北京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德国反对北京透过单方面及暴力手段改变台海现状。他强调,这种策略目的在于削弱国际社会的决心,动摇对台湾的支持,中国国家领导人将统一台湾视为其历史使命,中国正一步步改变台海现状。罗斯警告,“若台湾海峡发生军事冲突,将对德国和全球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甚至可能比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更为严重”。他认为“避免战争和台湾被封锁”是德国当前的核心利益(Kerninteresse),因此呼吁德国仿效荷兰和加拿大,透过军舰通行台湾海峡来明确表达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并指出要走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子。
据新华社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会议除了审议关于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外,“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会议指出,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刻领会中共中央战略意图,准确把握西部大开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使命,保持战略定力,一以贯之抓好贯彻落实,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走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子。
会议并指,要持续提升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会议还称,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扎实落实各项部署任务,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习近平今年4月22日至23日前往重庆考察时,曾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共18大以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首场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代表中共对西部发展的重视。
西部涵盖中国12个省份,占全国面积72%,人口占全国的27%。美国之音当时的报导分析指出,此时重申西部大开发的发展地位,是因中国深陷经济下滑与对外关系紧张的困局,但西部开发面临的挑战多。
“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今天接见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海利表示,期盼与美国等理念相近伙伴密切合作;尤其近年中国、俄罗斯、伊朗及北韩等“威权4国”加大“合谋”力道,全球民主伙伴更有必要团结一致,共同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海利则强调,未来她将持续为台湾发声,因为台湾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台湾。
国家安全会议下午发布新闻稿表示,美国前驻联合国常任代表海利(Nikki Haley)上午到“总统府”拜会吴钊燮,双方针对区域及全球情势深入交换意见。吴钊燮感谢海利长期支持台湾,尤其在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常代期间,坚定捍卫台湾人民国际参与的权利,令台湾人民感到既振奋又窝心。
吴钊燮表示,台湾位处全球民主阵营前线,长期面临来自对岸“军事威慑”、“经济胁迫”、“外交打压”等“混合战威胁”,除将续秉不卑不亢的态度处理两岸关系,也会积极强化“国防”实力,推动全社会韧性,也期盼与美国等理念相近伙伴密切合作,一同确保和平稳定的台海现状。
他说,尤其近年中国、俄罗斯、伊朗及北韩等“威权4国”(CRINK)加大“合谋”力道,全球民主伙伴更有必要团结一致,共同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海利强调,台湾蓬勃、开放的社会与热情好客的民众,令人惊艳;台、美两国共享民主普世价值,支持台湾更是美国两党难得的跨党派共识,过去她在担任驻联合国常代期间,便深为联合国“屈从于中国压力打压台湾”,为台湾打抱不平。
海利表示,这次她首度访台,除亲身体验台湾的民主与自由,更见证了台湾坚定的自我防卫决心。未来她将持续为台湾发声,因为台湾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台湾。
菲律宾与美国订于下周举行菲美“相互防御理事会暨安全接战理事会”(MDB-SEB)会议,规划明年两军共同举行的活动,并讨论相互关切的事宜。
这场会议将于29日在菲律宾北部碧瑶市(Baguio)的菲律宾军校举行,由菲律宾参谋总长布劳纳(Romeo Brawner Jr.)与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Samuel Paparo)共同主持。
菲律宾军方发言人巴迪亚(Francel Margareth Padilla)昨天表示,MDB-SEB会议是菲美双方讨论及拟订国防和安全政策方向的关键场合,今年的会议将敲定2025年两军的活动与交流,包括联合军事演习在内。
巴迪亚并说,MDB-SEB机制进一步强化菲美之间的合作,确认两国对共同防御条约(MDT)的共同承诺,并在以法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下,共同追求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
菲律宾与美国于1951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同意在对方遭到“武装攻击”时相互驰援。
今年的菲美MDB-SEB会议将在菲中南海紧张局势再次升高之际举行。
8日上午,两架中国空军多用途战机在黄岩岛上空,对菲方NC-212i轻型运输机的飞行路径投掷照明弹,菲律宾军方斥为“危险及挑衅行为”;19日清晨,中国与菲律宾海警船舰在仙宾暗沙周边海域碰撞,菲船出现破洞及凹陷。
菲律宾国安顾问安约(Eduardo Año)与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20日通话,对中方的“非法、侵犯性及危险行动”表达“严重关切”。
随着南海动荡加剧,菲美透过MDB-SEB机制规划的活动也不断增加。
2018年时,菲美同意举办的军事活动只有261场,而在去年的MDB-SEB会议上,双方为今年批准的军事活动已超过500场。
金融时报22日引述多位知情人士指出,台湾“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及“外交部长”林佳龙本周访问华府与美方进行会谈。中国外交部今天回应,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敦促美方慎之又慎处理台湾议题。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知情人士并未透露吴钊燮与林佳龙访美会晤的具体地点或时间,并指这类对话已存在多年,属于台美间特殊外交对话的一环,即所谓“特殊管道”,是台美高层官员进行细致讨论的难得机会。
这也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5月上任以来的首批高阶访美团。
据央视新闻报导,中国外交部23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毛宁回应媒体有关提问称,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这个立场是一贯、也是非常明确的”。
毛宁并称,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美国领导人就涉台问题所做的承诺落到实处,“慎之又慎处理涉台问题”,停止美台官方往来,停止升级美台实质关系,停止以任何方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行径。
金融时报的报导指出,美国政府历届一直对这项敏感的对话保密,以避免中国抨击,直到金融时报2021年报导后,对话才曝光,当时时任“外交部长”的吴钊燮率领台湾代表团与美国官员在马里兰州城市安纳波利斯(Annapolis)会面。
太平洋岛国论坛前夕,传出所罗门替北京出手,打压台湾明年的与会权。美国国务院表示,将继续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论坛举行期间,与会的副国务卿坎贝尔除了见所罗门等岛国领袖外,也见了中国特使。
北京积极布局台湾外事活动重镇南太平洋,连续使“邦交国”转向,近期除了帕劳总统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指控中国把观光当武器,试图施压帕劳与台湾“断交”,台湾前“邦交国”所罗门也传出意图打压台湾伙伴地位。
第53届太平洋岛国论坛(Pacific Islands Forum,PIF)领袖峰会26日在汤加揭幕前夕,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所罗门正代表北京来阻止台湾参加明年于所罗门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
太平洋岛国论坛暗涌不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去年由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与会,今年则是由主导美国印太政策的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率团。他此行见了帕劳总统、所罗门总理及中国特使等。
美国国务院下午发布新闻稿指出,坎贝尔率团与会期间,与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及英国等“蓝色太平洋伙伴”成员参与PIF对话伙伴圆桌会议时,重申美国致力与太平洋邻国合作,让太平洋地区保持开放、安全及繁荣。
白宫2022年宣布成立“蓝色太平洋伙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以促进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和外交关系。坎贝尔当时点名中国,强调随着美国加强参与太平洋事务,在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与北京抗衡,未来会有更多美国高阶官员访问太平洋岛国。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29日在北京召开的记者会指出,美国对台军售是依照美国的一中政策,该政策数十年来帮助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将会继续维持这个做法。
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27日至29日访问中国,期间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
沙利文在拜登(Joe Biden)2021年初上任后即接国家安全顾问,这是他首度以这个身份访中,也是8年来首度访中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结束访中行程前,沙利文在北京召开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北京认为拜登政府至今通过15笔对台军售案,多过前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内的11笔,是台海紧张的原因之一,美国如何降低紧张的情势。
沙利文说,美国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美国对台军售是依据这项政策、《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及美国对台“六项保证”。多届政府在两党共识下都坚持这项政策。这项政策数十年来帮助维持台海和平与稳定,美国将继续维持这个做法。
此外,沙利文特别强调他与张又侠见面具有重要意义,这是8年来美国官员首度与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会面,能面对面坐下来“听他们对重要议题的看法,也让他们了解我们的观点”,不论台海、南海或网络安全议题,这种交流很难得。
沙利文说,双方的军事对话有助于负责任地处理双边关系,维持并加强军事对话是未来的优先事项,希望能深化这个机制,传承给下一任政府。
沙利文此行也确认,拜登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在这几周内举行通话会议,美国印太司令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近期也将会举行指挥官的电话会议。
沙利文开场致辞指出,他在此行的所有会晤中,都强调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美国对朝鲜半岛非核化的承诺、美国对印太地区盟友的承诺,并就中国在南海的海上行动表示关切。
他指出,美国相信,与中国的竞争不必导致冲突或对抗,关键在于透过外交,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去年5月起,美国政府全力推动这项外交工作。他此行与中方官员会晤14小时,检视相关的进展,也讨论仍待完成的工作。
沙利文说,这些议题包括打击毒品、减少非法合成毒品流入美国;军事对话;规范人工智能运用的安全与风险;管理台海、南海的风险;俄乌战争对欧洲、跨大西洋安全的影响;加沙的停火与人质协议。
在美中经济竞争方面,沙利文说,美国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先进的美国技术被中国用来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同时不会过度限制双边贸易或投资。美国也持续关切中国违反公平贸易及市场经济准则的行为。
对于与中方官员会谈中,是否讨论到美国11月的大选,沙利文说,他每次与中方官员会谈都会提出干预选举的问题,并明确表示,任何国家干预美国选举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次也一样,他再次强调这个立场。
特朗普“多付防务费用”一说闹得满城风雨,如今美国大选进入短兵相接阶段,美国两党对台湾的立场更受关注。美台商业协会会长韩儒伯今天表示,若特朗普当选对台军售将更为宽松,哈里斯政府则保持军售节奏,态度更谨慎。
华府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上午举办“评估台湾国防生产力及战略”研讨会,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及美国国防部前亚太助理部长格雷格森(Wallace Gregson)等与会。
韩儒伯指出,考量到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过去处理对台军售的方式及对台湾防务的看法,如果他再次入主白宫,“我们将回到对台湾军售更加宽松的环境”。大致上来说,特朗普的作风是向全球投入更多设备,并施压盟友购买更多的军备。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Kamala Harris)方面,韩儒伯预计,哈里斯对台军售作风将延续拜登路线,也就是保持良好军售节奏,但态度相对谨慎,对台军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他指出,以拜登政府执政3年半以来的纪录来看,对台军售几乎以弹药为主,这是正确的方向,但就台湾总体需求来说,“这是非常受限的”。此外,韩儒伯也观察到,台湾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技术的限制已经放松,欧洲及以色列公司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参与其中,因为他们的政府处理限制上有更大的弹性。“技术正流向台湾”。
根据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去年底发布的美国对台军售报告,特朗普政府高度支持售台传统武器,拜登政府则以维修零件及弹药为主。这份报告也说,美国积欠对台军售方面,特朗普政府必须负主要责任。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可见,几乎每一笔在特朗普政府上任前宣布的对台军售,目前都已经交付台湾手中。特朗普政府在对台军售上开了大批订单,考量到武器生产进程,“还军售债”的责任就落到拜登政府身上。
研讨会也提到美国是否会为台湾而战,格雷格森说,答案是肯定的,重点在于“如何”协防,届时控制台湾及其周围的海空变得至关重要。他表示,如果大陆试图封锁台湾,美国也可以封锁大陆,但不是近距封锁,而是在7个大型油轮及巨型货船时常航经的海峡进行。
格雷格森指出,红海商业航线受也门武装组织“胡赛”(Houthi)的袭击,商船必须绕道非洲。如果“胡赛”以凭借有限的武器改变航道,美国在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及巴士海峡等地也同样办得到。
美日澳合作处理“台湾有事”方面,格雷格森说,澳大利亚及日本一向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大型军演重要参与国,虽然3国可能并不是直接讨论适用于台湾的应变计划,但会制定战术及程序,这在紧急状况下将非常实用。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赴大陆,昨天晚间与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宋涛会面。夏立言表示,中国国民党一贯遵循党章、党纲,推动两岸政策,历史经验显示,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立场,台海就能维持和平稳定。
夏立言昨天率团赴中国大陆,参加29日至30日于江西举行的“第19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赣台会)”,中国国民党今天下午发出新闻稿表示,夏立言昨天晚间于江西与宋涛会见。
夏立言在会谈中指出,中国国民党一向遵循党章、党纲,推动两岸政策。“九二共识”自1993年两岸达成“辜汪会谈”以来,至今已经30多年。
夏立言表示,历史经验显示,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立场,台海就能维持和平稳定;反之,台海就会陷入动荡不安,这是两岸各方无法忽视的客观事实。
夏立言认为,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显示,台海渐趋紧张,和平与繁荣机会在流失。这更加证明中国国民党长久以来,站稳党章、党纲,主张两岸和平发展路线的正确性。
夏立言提到,中国国民党一向以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为己任,绝不乐见两岸民间出现对立,更不乐见任何引发敌意的言行。两岸双方有责任和缓关系,保障两岸民间合法正当的交流权益,确保双方可以安稳互动,而不是放任关系恶化,让民众和企业随时暴露在冲突风险之中。
夏立言提到,之前巴黎奥运赛场上,两岸青年以球会友,精彩的表现获得两岸民众的共同肯定与祝贺。另外,以中华传统经典为背景制作的游戏,在两岸引发强烈讨论,显见大家在中华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仍有许多共同的对话基础,足以累积更多善意。
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认为,美国如果在军事议题上对台过度施压,恐怕正中北京下怀,“台湾需要的是鼓励,不是惩罚”。美国前官员科尔比今天指出,考量到现实,台湾备战时间不足,不适用鼓励,反而需要剧烈改变。
小笠原欣幸深谙台湾政坛生态,多次到台湾实地观察选举,准确率之高被誉为“选举之神”。他在《日经亚洲》撰文指出,不少美国政坛与外交政策专家近年疾呼台湾提高军事支出,但是华府对台过度施压恐怕正中北京下怀。
小笠原说,下届美国政府若真的试图强迫台湾提高军事支出到生产总额(GDP)的5%,恐在台湾内部引发扰攘,进而可能在2028年选出更亲中的领导人,不利于美国的印太战略。
被美媒列为特朗普(Donald Trump)下届政府国安顾问热门人选的科尔比(Elbridge Colby)就是抛出5%的人士之一。他今天发文反驳小笠原的论点。科尔比表示,台湾在应对大陆方面准备不足,台湾武装,准备吓阻或击败大陆的时间也非常有限,而美国民众正在密切关注台湾人有多严肃看待强化自身军备。他说,温和的鼓励适用于有足够时间及空间改变路线的状况,台湾的情况并非如此。台湾需要迅速、剧烈及明显的改变。此外,台湾在过去十年中也得到了温和的鼓励。“结果呢?台湾在国防上的开支不到GDP的3%”。对于“美国终究会抛弃台湾”的疑美论,科尔比说,如果台湾人民珍视自身经济成果及自由,那就不应该在意这些网络爆红的论述,反而应该聚焦增加国防支出。“美国人帮助自助者,这只是常识”。
他再次强调,目前台湾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防御不足。如果台湾有无限的时间,那情况可能不同。
科尔比曾在特朗普任内担任国防部副助理部长,他的祖父威廉·科尔比(William Colby)在尼克松(Richard Nixon)时期担任中央情报局(CIA)局长。
科尔比建议台湾不要纠结加不加入国际组织等“外交攻防”,而是着眼硬实力。他表示,台湾专注提升军事能力,而不是象征性行动。不要到处谈国际组织的成员资格及假资讯等等,应该把重点放在唯一能够真正威胁台湾民主及自主性的事。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今天晚间启程前往美国,在桃园国际机场航空公司柜台完成报到手续,但未受访。被民众认出后他也挥手致意并寒暄,随后与同行人员进入管制区。
朱立伦将先到旧金山参加国民党全美总支部年度大会,隔天再到休斯敦参加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活动;朱立伦14日说,“亲美、友日、和中”路线缺一不可,“会与民主国家站在一起、与‘邻国’友好,并与中国大陆对话交流。”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今天接受“中央社”专访,他就两岸议题提到,台湾地区对学生来台就学、陆生纳保等都展现善意,友善的门已经打开了,不过“希望来的是观光客、是学生、是宗教信徒,而不是军机、军舰跟统战人士”。
赖清德就职演说向大陆递出橄榄枝,抛出“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生来台就学开始,一起追求和平共荣”。
卓荣泰认为,两岸要用和平发展来平衡穷兵黩武,对赖清德520讲话,大陆做出很多批判以及很多不当的动作,因此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才会提出一些警告,希望减少非必要的大陆旅游。
卓荣泰强调,这绝对不是台湾表示任何恶意。他认为,“我们友善的门已经打开得很大”,台湾已组成的团客还是可以去大陆,只是要小心而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方面来台湾的团客,一个也没有,最近才开始有马祖的踩线团,但“我们还是欢迎、各部会还是欢迎”,希望开始踩线,将来观光能进到台湾。
他认为,未来若对岸的踩线团过来,大家都互动良好,已经在走的台湾团客继续到当地,旅游品质没有受到影响,人身安全没有受到伤害,来来回回都非常自由,也没有任何不舒服,“我们认为只要他(陆客)能够来,我们也愿意让我们的人(台湾团客)再继续过去,两岸还是可以积极互动”。
日前,前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中国科科长博斯科(Joseph Bosco)在《国会山庄报》(The Hill)指出,西方未能阻止俄乌战争以及后来无法支持乌克兰取胜,是对即将到来的两岸冲突最重要的相关教训,而因应措施应该从对抗战争爆发前的信息战着手。
美国通过《台湾关系法》,要求提供防御性武器给台湾人民,及维持美国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使用其他形式的高压手段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博斯科指出,然而该法案并未承诺美国透过介入两岸冲突来积极保卫台湾。1995年,时任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的约瑟夫·奈(Joseph Nye)被中国官员问到对台海危机做何反应时,他说这“将取决于具体情况”。
接下来近30年内,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奏效。自北京1996年警告通过台海将面临“火海”以来,美国只有第七舰队通过台海。他表示,一如大陆在台湾海峡内外逐渐扩大海空演习的范围及强度,美国也应逐步增加通过台海的舰数及规模,直到达到完整的海军战斗群编制。
美国总统拜登似乎已经认定,美国在保护台湾方面的战略模糊政策并未阻止大陆计划进攻台湾。他曾在4个场合表示,美国将出兵介入。但北京有理由怀疑这位81岁领导人的临时发言,是否反映了经深思熟虑的美国政策。
博斯科写道,拜登政府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将政策朝着清晰和明确的方向推进。
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今天说,战争肆虐欧洲和中东,台湾和整个亚洲笼罩在愈来愈深的冲突阴霾中,地球濒临第3次世界大战边缘,且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
美国媒体CNBC报道,特朗普一如往常,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上描述一个末日般的假想世界,但用词明显不像以前那么激烈。特朗普说:“全世界少有类似这样的国际危机……战争肆虐欧洲和中东,台湾、韩国、菲律宾和整个亚洲笼罩在愈来愈深的冲突阴霾中,地球濒临第3次世界大战边缘,且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他还说:“是时候改变了……这个政府我们不能再忍4年。”
“海洋委员会海巡署”金马澎分署监侦金门南面海域4艘中国海警船下午2时许接近台湾“限制水域”,立即调度4艘巡防艇PP-3552、PP-3520、PP-3585及PP-10083对应“驱离”。
“海巡署”指出,下午3时确认4艘中国海警舷号“14507”“14604”“14603”“14608”等4船,分4处由外向内航入台湾水域,4艘巡防艇采“1对1”平行对应,全程广播示警、搜证驱离,中国海警船在海巡艇“监控”下,于下午5时航出,历时约2小时。
“海巡署”表示,这次是中国海警船7月第3度编队“侵扰”,今年累计达32次航入台湾地区离岛水域;呼吁中国海警此举无益两岸对等交流,大陆应体认区域和平稳定重要性,“海巡署”捍卫“主权”决心不变,全力守护海洋权利。
民进党参与跨党派观选团,观摩在美国密尔沃基市举行的“2024共和党全国党代表大会”。民进党表示,代表团把握大会与周边活动机会,积极与出席的政要互动,众多讲者公开发言,再次印证不论是共和党或民主党,美国政界都极为重视台湾议题。
民进党声称,代表团把握大会与周边活动机会,积极和出席政要互动,也从众多讲者的公开发言中,再次印证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美国政界都极为重视台湾议题。
民进党表示,晚间大会开始前,代表团应邀出席“国家安全组织”(Polaris National Security)演讲会及酒会,在团长陈明真带领下,与Polaris“国家安全组织”创办人奥特加斯(Morgan Ortagus)、联邦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联邦众议员希门尼斯(Carlos Giménez)、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等人互动。
陈乃瑜指出,通过第一线的选情观察,可以发现台湾议题确实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也在美国大选中持续引起讨论。陈乃瑜提到,不论是在共和党全国党代表大会或在周边研讨会中,都有许多讲者主动提及台湾。例如,曾说服特朗普总统同意重大对台军售案的共和党资深联邦参议员格雷厄姆强调“台湾很重要”(Taiwan matters)、“美国优先但不代表只会独善其身”(America first is not America alone),保护台湾免于侵略至关重要,更符合美国安利益。
邱俊宪则观察,虽然此行主要目的是观摩共和党全国党代表大会及周边活动,但令人惊喜的是,各国驻美代表也纷纷参与其中,所以能把握机会多加互动。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6月下旬接受《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访问。根据近日出刊的报道,特朗普说,他认为要“保卫”半个地球外的台湾,存在实际困难,且他希望台湾向美国支付保护费。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在记者会被问到相关问题时说,对于选战言论,他必须谨慎拿捏。但他要指出,台湾一直以自费加强自我防卫。台湾从美国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备,支持了美国的制造业、工业和技术。米勒说,台湾向美国采购军备,不仅攸关区域安全,对美国的经济也很重要。近来美国通过补充法案,让美国以武器库存援助台湾,这是新做法。但如果看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提供台湾的安全合作,都是台湾向美国购买,不是美国做慈善。此外,他还表示,两岸和平与稳定对美国、全球经济都至关重要,任何导致台海不稳定的因素都有可能损害美国、全球经济,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如此重要。
记者问到为何近来会军援台湾,米勒声称,这反映美国对台湾的长期承诺。美国一直在评估提供台湾必要的防御武器,让台湾维持足够的自我防卫能力,评估后也认为对台湾提供外国军事融资(FMF)是合适的。
“驻美代表处”表示,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一直属于跨党派,最近共和党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召开全国党代表大会,“期间我们也听到多位美国国会及前行政部门友人坚定支持台湾及必须吓阻中国‘进犯’台湾的声音。”
驻美国波士顿办事处长廖朝宏与麻萨诸塞州官员7日参访台湾业者元太科技的美洲总部,双方都对台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人才培育表示印象深刻,支持在麻州永续经营发展。
驻波士顿办事处长廖朝宏与麻州商务厅长郝伊平(Yvonne Hao)等人,7日前往台湾科技业者元太科技公司(E Ink)位于麻州贝勒瑞卡(Billerica)的美洲总部参访,元太科技商务暨营运长亚彭(Paul Apen)出面接待。
廖朝宏及郝伊平赞许并肯定元太科技促进麻州经济发展及社区人才培育,深化台湾与麻州双边关系,并对元太在麻州的永续经营发展表达支持。
参访成员还包括麻州商务厅副厅长史丹顿(Sara Stanton)、国际贸易暨投资处长拉玛普里亚(Jeevan Ramapriya)等,一行人对元太技术及产品在多领域的应用表示印象深刻。
安排参访活动的驻波士顿办事处指出,参访除了强化台美经贸及投资交流外,也有助增进麻州政界与台湾企业的互动,及对台湾经贸与科技实力的了解,有助于深化并扩展未来台湾与麻州的关系。
元太科技成立于1992年,是全球电子纸技术及产品的领导开发商及供应商。2013年于麻州贝勒瑞卡的总部及研发中心落成启用,并于麻州南哈德利(South Hadley)投资设厂,研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书阅读器、电子纸笔记本、零售商标及交通号志等,有助相关产业推动低碳环境永续发展。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今天会见新任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双方就台美关系进行意见交换,国民党表示,谷立言第3度派驻台湾,本次荣升处长,相信绝对能为台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国民党下午发出新闻稿指出,谷立言(Raymond Greene)率AIT政治组官员拜会朱立伦,两人是认识逾20年的老朋友,会谈现场气氛融洽,双方就台美关系进行意见交换,共同展望更多不同层面、议题的合作与交流,国民党立委许宇甄也陪同会见。
国民党表示,朱立伦欢迎谷立言第3度派驻台湾,本次荣升处长,相信绝对能为台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朱立伦强调,深化台美关系在台湾拥有跨党派的高度共识,国民党做为立法院最大党,绝对会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强化国防”与“交流对话”的“2D战略”守护台湾民主。
国民党指出,朱立伦自担任桃园县长即与谷立言熟识,双方超过20年的交情,而谷立言派驻于日本、中国大陆、菲律宾的经验,都让国民党对台美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
朱立伦强调,国民党会秉持“亲美、友日、和陆”的政策路线,透过党中央、智库、党团,以及党驻美代表处,从科技、教育、青年、经贸等多个层面全面扩大对美政党外交。
国台办增台独顽固分子专栏,美国在台协会(AIT)今天表示,美国强烈谴责中国官员在最近“法律指导方针”(legal guidelines)使用升级和破坏稳定的语言,中国对台“威胁”和“法律压力”,无助解决两岸分歧。
中国多部门6月联手公布“惩独”22条司法文件后,国台办官网近日增加“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题栏目,除列出以往公布的“台独分子”,还提供举报信箱。中国公安部官网也引用了这份名单。
针对中央社记者提问,AIT发言人表示,美国强烈谴责中国官员在最近的“法律指导方针”(legal guidelines)使用升级和破坏稳定的语言,并敦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地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中国对台湾的“威胁”和“法律压力”,无法和平解决两岸分歧。
AIT发言人指出,美方持续敦促各方克制且勿单方面改变现状。数十年来,这一现状维护了台海及整个区域的和平稳定。
中国外交部今天发布长篇报告,控美国民主基金会(NED)打着促进民主的幌子,颠覆他国政权、干涉别国内政,并指该机构“扶持台独分裂势力”。
中国外交部官网9日发布篇幅长达7000余字的报告,名称为“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所作所为及真实面目”。
报告言辞犀利、大力批评NED,指称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是美国政府的白手套,是美国中情局“隐蔽战略”的实施机构,资金来自美国政府拨款,并指其“实施思想渗透,恶行劣迹罄竹难书,造成深重危害”。
报告还指称,NED扶持台独分裂势力。2022年,NED伙同台湾“民进党当局”举办“世界民主运动大会”,邀请一些欧洲国家议员和智库代表参会,动员所谓“民主力量”,开辟“民主斗争的东方前线”,渲染“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虚假叙事。
报告又指,“2023年7月,NED会长戴蒙.威尔逊(Damon Wilson)赴台湾参加‘台湾民主基金会20周年国际会议’,向蔡英文颁授所谓‘民主服务奖章’。”
除了批评NED“扶持台独分裂势力”,报告还罗列出NED涉及香港、新疆、西藏等活动,并称NED借助学术活动,大搞干涉渗透,还策动颜色革命等,颠覆他国政权。
中共三中全会18日作出的《决定》提到“加快发展战略威慑力量”。香港南华早报引述专家分析,这显示中国加速发展核武,迫使美国接受崛起中国,并尊重其核心利益。
中共20届三中全会18日在北京落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
《决定》的第55项内容“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当中提到“构建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加快发展战略威慑力量,大力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统筹加强传统作战力量建设。优化武警部队力量编成”。
《决定》明确提出,到2029年中共建政80周年时,完成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
报导表示,《决定》中提到的“加快发展战略威慑力量”,一般是指核武。
中国近年积极发展核武,2021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到,要“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2022年的中共20大报告再次提到要“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核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赵通(Zhao Tong)表示,三中全会的《决定》全文再次用到这些措辞,表明中国继续优先发展核武和非核的战略能力。
他表示,未来几年,中国核武系统的质量和数量很可能会继续快速改善,包括核弹头及其运载系统,如飞弹、运载火箭、发射井和战略潜舰。
赵通又表示,中国发展核武及整体军事现代化的目的,是要重塑美国对权力平衡的看法,迫使华盛顿接受崛起的中国,并尊重其核心利益。
他又指,中国不想限制其核武和其他军事能力。
报导表示,美国五角大楼估计,2023年中国有超过500枚可用于作战的核弹头,并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超过1000枚,但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及俄罗斯。
俄罗斯是现在世界上拥有最多核武的国家,根据美国倡议组织武器管制协会(Arms Control Association),俄罗斯核弹头储备量超过4300枚,而美国则有超过3700枚;而俄美部署的弹头分别超过1500枚和1400枚。
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对中国来说,增加核弹头及核武器的数量非常重要,因为目前中国的核武远少过美国及俄罗斯,中国并需要改善核武的质量来追上这两个国家。
他声称,“乌克兰的冲突”向国际社会显示,美国由于担心俄罗斯的核武而没有干预。“虽然美国有意干预(台湾),但一旦中国拥有能够对美国进行报复的强大核武器,美国就无可避免地会克制自己”。
菲律宾近期因运补南海仁爱暗沙搁浅船舰与中国民船冲突加剧,美国学者梅惠琳认为,美军具有南海空优,应独立协助或与澳洲、日本合作运补,向中国释出民船挑衅战略不是不可挑战的强烈讯号。
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25日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发表评论指出,中国长期使用海警船与武装化民间船只在南海“霸凌”邻国,禁止他国船只进入中方封锁的海域。美国虽持续批评中国的行为但不愿升高军事对立,这只会让中国“得寸进尺”。美国需要新策略,采取实际行动强化盟邦合作,在中国未发一弹就可控制广大南海海域之前,对抗中国进逼。
中国海警船人员6月使用武器攻击菲律宾对仁爱礁(Second Thomas Shoal)搁浅船舰补给的人员,马尼拉方面指这是中国近年在南海最残酷的行动之一,造成多名船员受伤。中国在2012年实质控制黄岩岛(Scarborough Shoal),与菲国船只冲突更激烈,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警告,在南海造成菲律宾人死亡的任意之举,已接近菲国定义的战争行为。
梅惠琳多年研究中共人民解放军与中国战略,如今菲中冲突可能性高过台海。她认为美国在南海若采取立场更坚定的行动,中国有可能因此退缩。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形势不像地理位置较接近的台湾,过去15年中国在南海建立10多个前哨站,但缺乏有效的飞弹与飞行器防卫系统,阻止美军轰炸行动。
搁浅在仁爱暗沙的废弃登陆舰马德雷山号(Sierra Madre)距离中国本土约1287公里,解放军运补吃力。比较美中两军形势,中国虽有航舰杀手之称的陆射弹道飞弹系统,但美国的舰载战机仍可在部分南海海域执行任务,加上菲律宾基地的战机,美军在中国舰艇压境下,仍可取得空优。
航舰方面,中国目前有两艘,另有两艘兴建中。美军的核动力航舰体积大,携带更多战机,20年才需换装能源。相较于中国燃油航舰每6天就得加油,起降训练更需要时间与经验,梅惠琳认为中国航舰才刚起步。这是中方使用民船民舰而非军舰的原因。此外,南海国家几乎没有海上军力,因此采取“边缘战略”挑衅即可,无须与美国大动干戈。
梅惠琳建议,美国应看清中国在“虚张声势”,利用军事优势施压,包括美菲共同运补马德雷山号,甚至美国独自或与澳洲、日本联合运补,这会向中国释出民船挑衅行动不是不可挑战的强烈讯息。而菲律宾仍是主角,但盟友可长期支援。
美国起身回应中国行径或低调以对,这两种策略都具吸引力。但除非美国站出来,否则中国将持续“挑衅与切香肠战略”,直到“独霸南海”,无畏战争冲突。美国此刻可以重新建立南海权力平衡,但必须现在就行动。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导,台湾政界愈来愈担心,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若赢得11月大选并再度入主白宫,可能会让台湾变成美国在外交上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特朗普近期接受《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访问时,指责台湾抢走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业,还说台湾应付保护费给美国。曾任美国国防部主管台湾事务官员的胡振东(Tony Hu)说,这番话在台湾激起“不小的骚动”。
报导指出,特朗普的言论令人担心,若他再度执政,可能会以交易方式来处理台湾海峡两岸的紧张关系,危及台湾实质独立性。胡振东说:“我们应该非常担心,就连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全球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也采商人思维。”
但特朗普所言具有误导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告诉记者,台湾为美国防御性武器至少付了数十亿美元。
此外,将美国半导体产业衰退归咎于台湾也不精确。“芯片战争”(Chip War)一书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说:“台湾专精的大部分业务在开始集中于台湾之前,并没有现在的规模,例如制造智能型手机和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所需的芯片。”
但此一事实安抚不了台湾的不安,尤其特朗普本周称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杰出人士”。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梅森计划研究员(Mason Fellow)、前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许毓仁说:“如果特朗普想与中国达成协议,且台湾是其中一部分…恐怕会是相当糟糕的状况。”他警告,若特朗普再度执政,台湾可能会进入一段“痛苦的适应期”。
卢比欧(Marco Rubio)等共和党籍国会议员对特朗普的言论轻描淡写,坚称共和党对台湾的支持仍坚若磐石。但台湾不一定能接受这套说辞,因为共和党本月公布的2024年党纲自1980年以来首度未提台湾。
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院长卓荣泰日前表示,台湾愿为自我防御承担更多责任。但台湾政府拨出更多资金用于防卫并非易事。前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部长杨念祖说,防务预算“掌握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手里,而要说服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拨出更多钱来为军方提供更好的支援很难”。
特朗普所言引出另一个更令人不安的问题是,美国大众是否愿意支持出钱出力来保卫台湾不受中国侵略。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Douglas Paal)说,不能保证美国人会“在很多人分不清台湾、泰国或东京的情况下,坚持捍卫千里之外的台湾”。
他还说:“当政治人物自以为是地大谈代表台湾做这做那,回头一看,或许会发现背后没几个实际动手做事的人。”
美国密苏里州财政厅长马勒克曾推动该州主要的退休基金从中国公司撤资,成为美国率先这样做的州之一。他目前参与选举,正大力宣扬自中国撤资的政策。
美联社报导,共和党籍的马勒克(Vivek Malek)在8月6日党内初选中将争取连任,他的挑战者也谴责与中国的金融联系。
密苏里州财政厅长竞选主张凸显反中新面貌,今年许多参选人将中国视为美国头号威胁。印第安纳州和佛罗里达州也限制公共退休基金投资某些中国企业。类似的立法虽然在亚利桑那州被否决,但是却在伊利诺州和奥克拉荷马州被提出。
根据创投家金恩(Andrew King)带领的非营利组织未来联盟(Future Union)分析,2018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公共退休金和大学捐赠基金在中国投资约1460亿美元。这份报告指出,美国逾4/5的州至少有1个公共退休金投资中国和香港。
金恩表示,此时继续进行这样的投资应该感到羞耻。他指称中国运用美国企业的智慧财产制造类似产品,再压低市场价格。
不过一些投资官员和经济学家担心,美国部分州政府出台的零碎撤资政策,将会影响美国退休人员的投资报酬。
德州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鲍尔(Ben Powell)说:“这些政策大多不明智,会让美国公民财富缩水。”
美国公共退休计划管理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Retirement Administrators)反对州政府强制撤资,认为这样的命令只能由联邦政府依美国安全或人道主义利益针对特定公司下达。
美国财政部最近提议,禁止美国投资人投资中国可能具有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AI)系统,像是武器的瞄准系统。今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阻挡1家中国支持的加密货币挖矿公司买下怀俄明州核子飞弹基地附近的土地,称有“国安风险”。
印第安纳州去年率先颁布法律,要求该州的公共退休金逐步自某些中国企业撤资。截至2023年3月31日,这个公共退休金投资中国实体约12亿美元,其中4.86亿美元受制于撤资要求。1年后,这个公共基金在中国投资曝险降至3.14亿美元,仅有70万美元受制于撤资要求。
今年稍早佛罗里达州长迪尚特(Ron DeSantis)签署法律,要求监督退休制度的州委员会在9月1日前提出计划,从中资公司撤资。这个委员会已于2022年3月宣布停止对中国进行新投资。截至今年5月,佛州投资中国实体金额仍有约2.77亿美元,包括银行、能源企业和酒类公司。
今年4月,亚利桑那州州长霍布斯(Katie Hobbs)否决1项法案,法案要求从联邦政府认定为敌对国家的企业撤资。这份名单包括中国、古巴、伊朗、北韩、俄罗斯和委内瑞拉。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