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5日,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Shiekh Hasina)出访中国,此次访问推动了中孟关系的显著发展。此次访问的直接成果是中孟两国在罗兴亚人援助计划、经济技术合作、投资、电力、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签署了9项双边协议。双方承诺将深化“一带一路”项目下的合作,并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的建设。
中国和孟加拉国的关系总与印度有关——此次访问也不例外,印度是一个有抱负的世界大国,也是孟加拉国的邻国。访问期间,哈西娜总理出席了在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夏季峰会,她在演讲中明确界定了孟加拉国与印度的关系。哈西娜总理表示,孟加拉国与印度的关系是根本性的,而与中国的关系则是以经济为主的。此外,她也表示希望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友邦之间能够保持平衡的关系。
【作者:Joyeeta Bhattacharjee,阿萨姆大学博士、哲学硕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区域研究计划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印度的邻里政策、孟加拉国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边境管理、印度东北部的地域冲突以及性别问题等。】
7月18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prime-minister-sheikh-hasinas-visit-enhances-china-and-bangladesh-relations-53142/
罗照辉刚刚卸任中国驻印度大使,返回中国。在过去的三年里,罗照辉一直是印度最重要合作伙伴国家——中国的代表之一。与之前所有的驻印大使不同,他并没有转任到另一个中国驻外大使馆,而是成为了中国外交部负责亚洲事务的副部长。这是中国首次任命具有南亚而非东亚(通常是日本)履历的高级外交官担任此要职。这一任命表明印度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都将“周边外交”视为首要任务,并在其著名的外交框架中体现出(“全方位外交格局”):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崛起中的印度符合了上述外交框架中的多个特质。在与中国关系的新常态下,印度明显可以感受到自己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上升。随着莫迪就任新一届印度总理,“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期以及中印建交即将迎来70周年,印度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提升可能使两国关系更加符合正常的发展轨道。
【作者:Hao Nan,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实习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
7月18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rising-india-rise-china-diplomacy-53140/
为什么中印边界争端仍然难以解决?它会在不久的将来变得更难或是更容易解决吗?本文将从过往边界争端、边界谈判和国际问题谈判的研究中总结出三个影响中印边界问题解决的因素。
首先,中印双方对边界争端持续下去抱有不同的态度。中国应该已经意识到,维持边境问题的现状对未来达成一项对中国更加有利的协议是更有希望的。而印度鉴于自身处于相对弱势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它希望尽可能快地达成解决问题的协议。其次,双方对达到双赢目标存在严重的怀疑。中国对外签订条约的先例似乎表明了它只接受有利于本国的领土解决方案。而印度声称对阿克赛钦和巴里加斯地区享有主权,这导致了印度不愿意达成对中国做出领土让步的协议。最后,即使两国达成了陆地边界协议,印度该如何保证这一协议能够被遵守?中国可以凭借其处于优势的军事和经济地位确保印度不会违反约定,否则印度将遭到中国快速和有力的“报复”。而印度没有这样的安全保障,它更加担心中国会撕毁协议。
【作者:Anand Benegal,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7月18日报道
http://www.ipcs.org/comm_select.php?articleNo=5601
印度即将于7月22日发射“月船2号”(Chandrayaan-2)月球探测器,这是印度太空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太空竞赛早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已经结束,但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新的太空竞赛。中国渴望像美国和俄罗斯那样在太空领域取得成就,但其在太空的一些活动也引起了有关国家在安全方面的担忧。中国在太空领域不可否认的成就使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印度太空计划的开展,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印度需要跟上中国的步伐。实际上,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与印度之间的竞争在过去的十年中愈演愈烈。中国确实在竞争中遥遥领先,但印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譬如成为了第一个执行火星计划的亚洲大国。目前,两国都没有考虑像美国一样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但这似乎是它们的下一个目标,中印之间的竞争仍将继续下去。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7月2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how-india-is-catching-up-with-china-with-the-launch-of-chandrayaan-2-53252/
平心而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时发表的言论,是美印战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挫折。他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喋喋不休,声称印度总理莫迪曾与他谈过克什米尔问题,甚至问他是否愿意成为克什米尔问题的调停人或仲裁人。这些言论不仅对美印关系造成了短期的伤害,更是对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埋下了猜疑的种子。如果特朗普认为莫迪总理希望他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进行调解,那么这就是他理解有误。特朗普突破了印度的底线,破坏了两国在过去二十年里苦心建立的信任关系。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的含糊其辞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在外交层面上,印度外交部的发言给人带来一种暗示,即莫迪总理还没有准备好站出来说出实情。美国会认为自己能够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上任意摆布印度,甚至可以让印度为了美国的利益而非其本国的利益做出妥协。特朗普的言论将不可避免的在未来数周,甚至是数月里产生影响。如果莫迪总理能够果断、毫不含糊地驳斥特朗普所发表的言论,就能减轻这些言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如果莫迪更加关心今年9月份与特朗普的会晤,印度就得自食苦果。
【作者:Sushant Sareen苏山特·沙林,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7月23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after-trumps-kashmir-remarks-india-must-tell-the-us-where-it-gets-off-53314/
上周,中国向斯里兰卡海军捐赠了一艘护卫舰。虽然这一事件本身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反映出一个事实:尽管中印双方都在努力维护彼此之间的广泛共识,两国围绕着印度周边地区展开的竞争仍在继续。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利益更多的是战略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这与中国在包括马尔代夫在内的印度其他邻国的利益相同。
然而,印度并没有坐以待毙,印度曾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向斯里兰卡提供先进的近海巡逻舰。在印度总理莫迪的第二个任期开始时,他曾在从马尔代夫回国的途中经停斯里兰卡,这并非一个巧合。中国和印度在斯里兰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除非印度能够为其邻国做得更多,并争取到其他合作伙伴,否则中国在未来几年将会给印度带来重大的战略挑战。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空间政策倡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7月1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sri-lanka-centre-sino-indian-strategic-competition-52975/
财政部长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在她的首份财政预算中削减了印度政府对恰巴哈尔港的开发拨款。尽管政府表明将会为该项目提供其需要的更多资金,但这一消息还是在媒体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印度驻伊朗大使达尔门德拉(Gaddam Dharmendra)强调了恰巴哈尔港对印度的重要性。他指出,虽然经济上存在阻碍,印度仍需履行其对开发恰巴哈尔港所许下的承诺。2016年5月,印度、伊朗和阿富汗签署了关于开发伊朗恰巴哈尔港的三方协议,该协议旨在建立一条连接三国的跨境运输线,并将该港口发展为区域贸易中心。印度与伊朗的关系以及美国与伊朗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将共同决定恰巴哈尔港项目的开发前景。美国的制裁措施阻碍了印度与伊朗之间的贸易往来。尽管美国已经就印度开发恰巴哈尔港项目做出了豁免,但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实施的严格经济制裁使各国企业对伊朗的港口投资保持谨慎,从而导致了通过恰巴哈尔港的贸易增长量放缓。
【作者:Harsh V. Pant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7月1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the-chabahar-disconnect-52964/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