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重申,印度政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应对任何破坏本国和平与安宁的威胁。21日,辛格为以“齐旺林钦Chewang Rinchen )”命名的桥梁举行落成仪式。该桥梁由印度边境道路组织(BRO)采用微桩技术建造,坐落于什约克河上,高约430米。它位于战略要地喀喇昆仑山脉和羌臣摩(Chang Chenmo)山脉之间,连接了东拉达克的杜布克(Durbuk)和道拉伯格玉尔地(Daulat Beg Oldie),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考虑到目前的安全形势,加强印度边境建设是当务之急。边境地区的发展是我国政府安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座桥梁正是该计划的一部分。”辛格称,“齐旺林钦大桥”象征着政府积极变革和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的决心。他说,这座桥不仅连接了杜布克和道拉伯格玉尔地,而且把拉达克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民同印度其他地区联系起来。“通过这些举措,该地区的人民将有机会成为推动印度发展的动力之一。”辛格认为互联互通是推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BRO动用了超过90亿卢比来开发拉达克地区,该地区很快将成为国内游客和外国游客的枢纽。”
10月21日报道
https://pib.gov.in/PressReleseDetail.aspx?PRID=1588622
与早些时候在武汉举办的非正式峰会一样,马哈巴利普兰峰会更多是为了在中印发生严重分歧且可能导致两国关系破裂的情况下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武汉峰会打破了两国在洞朗对峙之后形成的僵局,而马哈巴利普兰峰会则阻止了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和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的军事演习升级为“争端”。这两次峰会都并未处理或者解决中印间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这两次峰会传达出一个讯息:两国领导人希望保持高层接触和对话,并向世界表明两国能够成熟地管控分歧。
此类峰会释放出的友好信息和热烈氛围使印度停止寻求与其他大国达成更有力制衡中国的协议。但从巴基斯坦总理在习近平主席访印前出访中国,以及习主席在随后不久访问尼泊尔来看,中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克制。从中期到长期来看,印度只能通过恢复持续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来消除中印关系之间的失衡,而经济增长本身也可以为印度带来与中国相当的资源优势。印度是唯一有潜力在综合国力上与中国相匹敌的国家,而激发这一潜力则可能需要作出艰难的抉择。
【作者:Shyam Saran,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10月21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after-mamallapuram-the-reality-of-asymmetry/article29752756.ece
为了阻拦从中印和印巴边境地区入境的飞机,印度国防部计划购买阿卡什(Akash)导弹,并将其部署在拉达克的高海拔地区。阿卡什导弹系统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研发,其射程更远,可以部署在1.5万英尺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目前,阿卡什导弹已经在国防部队中投入使用并顺利通过检验。
10月21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defence-ministry-to-decide-on-armys-rs-10000-crore-akash-missiles-proposal-for-pakistan-china-border/articleshow/71685060.cms
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政治关系历来是稳定和友善的。尽管两国间经济联系薄弱,但印度和俄罗斯具有分析人士所称的“无问题环境”(problem-free environment)优势。自2000年以来,两国总共不间断地轮流举办了19次年度峰会。两国领导人还定期在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以及20国集团等多边组织的会议上进行会晤,也正是俄罗斯推动了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印度和俄罗斯在2014年发表了联合声明,旨在为之后十年的双边关系发展描绘蓝图,并表示两国将在能源、技术、创新和经济等领域展开合作。根据该联合声明,两国将参与彼此的石油、天然气、石化和电力项目,在太空、国防、航空、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共同进行设计开发。
随着国际关系发生剧烈地变革,印俄关系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国防和历史联系,两国需要寻找新的合作领域以建立牢固的经济和战略伙伴关系。面对双边、区域甚至全球的挑战,印度和俄罗斯都必须学会处理好两国关系,因为印俄双方都试图在国际秩序动荡之际巩固本国的地位。
【作者:Nivedita Kapoor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初级研究员,负责追踪俄罗斯的外交与国内政策。】
10月2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india-russia-ties-in-a-changing-world-order-in-pursuit-of-a-special-strategic-partnership-56877/
2019年10月11日不丹驻印度总领事普布次仁在“阿鲁纳恰尔邦”的首府伊塔那噶会见邦长布里格·米什拉并为其颁布领事许可证书。随后,普布次仁还会见了“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白玛康珠,就加强不丹与“阿鲁纳恰尔邦”的合作关系进行了交流。
10月14日报道
https://www.mfa.gov.bt/?p=7114
周三,据官方消息透露,在中印和印巴边境冲突加剧之际,印度军方计划采购货运无人机、低速移动无人机以及人工智能装备以在高海拔边境地区进行监测活动。最近,印度情报局向印度国防部和内政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巴基斯坦派遣无人机向印度走私军火,并且在旁遮普地区发现的无人机都是产自中国。
10月16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n-army-plans-to-procure-drones-to-counter-enemy-threats/articleshow/71612264.cms
武汉峰会之后,印度媒体称该次会晤“为不确定的全球形势带来了稳定积极的因素”。中印领导人开展会晤是基于“促进沟通”、加强高层互动、消除双方不信任,并降低洞朗对峙后发生误判危险的需要。今年,中国和印度举办了第六次战略经济对话和第九次财金对话,并且继续在中印俄三边对话、金砖国家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组织中展开合作。然而,马哈巴利普兰峰会所面临的环境比武汉峰会时更加复杂和艰难。两国在马哈巴利普兰的会晤上可能会关注贸易和经济问题,但中印间日益加剧的政治分歧也不应当被忽视。
去年,中日两国同意在不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下,就5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展开合作。印度和中国在阿富汗、缅甸、尼泊尔甚至是斯里兰卡开展的合作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模式。无论是在金砖国家组织还是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与中国进行合作,都会提高印度对美国产生的外交影响力。同理,印度和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确保了中国政府不会鲁莽行事。但是,如果印度同中国或者美国其中之一关系太过密切,另一国就会感到遗憾而不再与印度交好,这将是印度外交的失败。
【作者:Manoj Joshi 马诺伊·乔西,印度观察家基金研究会杰出研究员、评论员和专栏作家、前印度政府国家安全问题组成员。代表作:《失败的叛乱:九十年代的克什米尔(Lost Rebellion: Kashmir in the Nineties )》等。】
10月10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modi-xi-mamallapuram-how-india-can-increase-diplomatic-clout-56426/
印泰第八次联合委员会会议于2019年10月10日在新德里举行。印度代表团由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率领,泰国代表团则由泰国外交部长Don Pramudwinai率领。两国部长举行了一次限制性双边会议,随后举行了代表团级会谈。会议期间,双方回顾了两国在政治、防务安全、经贸、互联互通、文化、旅游、人文等领域取得的进展。双方都注意到,印度和泰国作为海上近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和泰国的“向西看”政策得以契合。
去年印泰双边贸易增长了20%,投资也呈增长趋势。双方商议举行下届联合贸易委员会会议,以讨论如何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两国外长还讨论了加强印泰互联互通的途径,包括实体和数字互联互通。双方还确定了两国在农业、科技、空间、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建设、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空间。除此之外,双方代表团还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多边问题交换了意见。
10月10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1929/8th+Joint+Commission+Meeting+between+India+and+Thailand
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三大历史力量在塑造着中印关系。其中一些力量一直将两国关系推向竞争,而另一些力量则促使双方走向合作。首先是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亚洲的崛起,这一阶段通常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的时期。其次,随着西方国家有效管理国际和亚洲事务的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印度、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正被迫构建新的秩序,这要求它们为了维护全球稳定而开展协调与合作,共同创建新的治理与规范体系。最后,南亚不断变化着的地区局势是第三大历史力量,中国在2013年和2014年制订了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政策,包括与南亚次大陆国家的关系。
展望未来,印度的对华政策应当以三大战略目标为指导:第一个目标是建立包容的亚洲安全体系,在不破坏经济相互依存度的前提下,促进以非暴力方式向多极化过渡;第二,印度需要一个公平、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的国际秩序,能够更好地代表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最后,印度还需要维护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平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对以上三个目标的实现都至关重要,印度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构想一个灵活的外交框架,能够兼容这三个目标并取得进展。
【作者:Zorawar Daulet Singh 佐拉沃·道尔雷·辛格博士,印度政策选择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 in New Delhi)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的外交政策、印度外交史、中印关系等。】
10月10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op-ed/maintaining-the-india-china-stride-length/article29629660.ece
印度总理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在印度金奈进行了第二次非正式会晤。两位领导人在友好气氛中,就国际和地区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积极评价了中印双边关系发展,并探讨了两国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重要作用。莫迪总理和习主席都一致认为,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当代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应加强对话,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化两国经济合作,双方决定建立高级别经贸对话机制,以加强两国贸易和投资合作关系,更好地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平衡发展。
两位领导人就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未决问题交换了意见。他们对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并责成两国特别代表继续努力,在双方2005年达成的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基础上达成双方都同意的边界问题解决框架,为边界问题找到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两位领导人重申,双方将继续致力于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为此将商定建立更多信任措施。双方将审慎管控分歧,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
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积极评价非正式会晤这一形式,认为这为两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深入对话、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机会。
10月12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1938/2nd+IndiaChina+Informal+Summit
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于2019年10月3日至6日访问了印度。访问期间,两国最高领导人回顾了双边关系的现状,指出目前两国关系十分友好,他们还就其他地区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次访问重申了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在全球化趋势受到挑战、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以及全球地缘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印度必须要加强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孟加拉国民众对访问的结果表示不满,他们对此抱有更大的期望。他们认为印度作为孟加拉国的邻国,应该给该国提供更多的利益。在孟加拉国,任何领导人对印度的访问都会被权衡利弊,该国政界在如何处理与印度关系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鉴于此种情况,更具有实质性的举措才能够缓解孟加拉国内部对印孟两国关系所持的批评态度,并且可能影响公共舆论的宣传。
【作者:Joyeeta Bhattacharjee,阿萨姆大学博士、哲学硕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区域研究计划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印度的周边政策、孟加拉国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边境管理、印度东北部的地域冲突以及性别问题。】
10月15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assessment-of-bangladesh-prime-minister-sheikh-hasinas-visit-to-india-56654/
印度总理莫迪周六表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非正式会晤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地时间12日11时许,两位领导人在海滨度假胜地渔人湾进行了40分钟左右的一对一会谈。随后,双方举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代表团级别会谈。印方出席代表团会谈的有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外交部长苏杰生和外交秘书顾凯杰。
10月12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modi-xi-begin-one-on-one-talks-on-day-2-of-summit-at-mamallapuram-resort/story-NDSgqdcpbS8GUS31EjS9xN.html
从“武汉精神”(Wuhan Spirit)到“金奈对接”(Chennai Connect),中印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尽管两国宣称要合作,但在战略和战术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这就是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应该继续举行非正式会晤的真正原因,这样双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对彼此的红线更清晰,也更清楚潜在的合作领域。莫迪和习近平在各自的国家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利用非正式会晤推动贸易或安全方面的进展,超越了传统的交流模式。这既表达了一种信心,也体现出一种共识,即对两国而言,处理双边关系和维持双边稳定在此时此刻至关重要。
而给中印关系带来消极影响的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中国将继续对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持强硬态度。中国将继续支持巴基斯坦,反对印太战略,就像印度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样。
10月13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ternational/modi-xi-meet-wuhan-spirit-to-chennai-connect/articleshow/71558081.cms
在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后,两国可能同意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下建立新的双边机制或制定单独的议定书,以缓解两国之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印度外交秘书顾凯杰也暗示了这一点。“在讨论贸易问题时就涉及到了RCEP,莫迪总理明确表示,印度对RCEP满怀期待,希望RCEP能够保持货物、服 务和投资之间的平衡。习主席表示中国将和印度进一步讨论该问题。”在2018- 2019年,印度与多达11个RCEP成员国之间存在贸易逆差。其中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印度仅是中国第11大贸易伙伴。
10月14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ternational/business/india-china-looking-at-rcep-protocol-to-fix-trade-imbalance/articleshow/71573569.cms
周二,印度联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在参加印度国家安全卫队反恐部队的庆祝活动时表示,废除宪法第370条是莫迪政府为结束巴基斯坦支持的代理人战争和恐怖主义而发起的一场“决定性战斗”,它将给查谟和克什米尔带来持久的和平。他表示,印度政府对恐怖主义坚决奉行“零容忍”政策,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10月15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article-370-abrogation-a-decisive-battle-against-proxy-war-and-terrorism-in-kashmir-shah/articleshow/71595736.cms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