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日本“日华议员恳谈会”举行年度总会,通过多项对台湾友好的2024年度基本方针,包括将成立研究小组,协助台湾加《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
逾280名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日本“日华议员恳谈会”(日华恳)举办年度总会及意见交换会,“驻日代表”谢长廷、“副代表”蔡明耀及周学佑等应邀出席。会上安排蔡英文和赖清德通过影片致词。
总会由“日华恳”事务局次长佐佐木纪担任司仪。他表示,“这8年来‘台日关系’愈来愈密切,如果没有谢长廷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果”。会中由“日华恳”会长、日本众议员古屋圭司致赠感谢状给谢长廷,肯定他重视台日地方交流,倡议组成“日台首长共荣联盟”,以及在疫情期间支援台日间的相互合作等。
“日华恳”也在会中捐赠100万日元(约4.6万人民币),作为协助强震后的花莲重建之需,由谢长廷接受。古屋圭司表示,日本和台湾都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像是之前的花莲地震和能登半岛强震,日本和台湾在这种时刻互相帮助,才是真正的牵绊。
古屋说,这次花莲地震,日本有需要向台湾学习的地方,那就是彻底运用民间的力量。据他所知台湾有“BKT48”的规定,是要在48小时内设立床铺(bed)、厨房(kitchen)、流动厕所(toilet),他认为相当值得借鉴。
谢长廷表示,花莲发生地震后,日本政府和民间给予温暖支援,以及“日华恳”这次组织大规模访问团,参加“台湾当局”领导人就职典礼,他都要衷心表示感谢。赖清德过去担任台南市长8年期间,曾接待来自日本超过100个访团,双方建立深厚情谊。
古屋圭司将总会中通过的“2024年度基本方针”决议文交给谢长廷。方针决议包括“日华恳”重申强烈支持台湾身为观察员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日华恳将成立“CPTPP研究小组”,为台湾加入CPTPP做好整备。
其他方针还有,“日华恳”基于深化台日民间与经济关系,将启动“地方交流促进小组”,促使地方合力运作;以及“日华恳”为了深化双方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将善用以年轻一代为主的“21世纪委员会”,并成立“女性议员交流小组”。
此外,今年是“日华恳”成立第51周年,“日华恳”指出,首先任务是组织庆贺520就职典礼访台团;未来计划包括举办“台湾、日本、美国战略对话”,以及在10月组成双十访台团。
路透社指出,彭博社(Bloomberg News)4月10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将在下周宣布对中国征收新关税,目标锁定电动车、电池与太阳能设备等战略产业。
彭博报道,知情人士指出,完整的公告预计将在14日发布,预期大致将维持现有关税。
在美中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间紧张局势加剧之际,这些措施可能招致中国报复。
2022年,拜登依据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启动对特朗普时代政策的审查。上月,他呼吁大幅调高美国对中国金属产品的关税。
拜登政府也一直施压邻国墨西哥,禁止中国从墨西哥间接向美国销售金属产品。
美国贸易代表署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哈尔西号”(USS Halsey)10日驶入南海的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区域。这是相隔近半年,美国军舰再度驶入西沙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宣称组织海空兵力予以警告驱离。
“哈尔西号”8日通过台湾海峡,当时遭中华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踪警戒。相隔两天,“哈尔西号”一路向南驶入西沙海域。
中华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下午发布,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称,5月10日,美“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跟踪监视并警告驱离。
田军里并称,美方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是其大搞“航行霸权”、制造“南海军事化”的又一铁证,充分说明美国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风险制造者”,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最大破坏者”。南部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美军第七舰队官网随后发表新闻稿称,“哈尔西号”10日根据国际法在西沙群岛附近的南海主张航行权利和自由。行动结束后,退出了“过度声索区”并继续在南海行动。这次航行自由行动(FONOP)挑战了中国和越南对无害通过的限制,维护了国际法承认的权利、自由和合法使用海洋,挑战中国对西沙群岛直线基线(Straight baseline)的主张。
美国军舰上次驶入西沙海域是2023年11月25日,当时执行美国航行自由行动任务的是“霍珀号”(USS Hopper)导弹驱逐舰。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今天表示,美方首次见到中俄对台湾问题进行联合军演,台海必然是中国希望与俄联手的地点。国防情报局则证实,正在调整规划及检视部队结构,以纳入与中俄同时作战的想法。
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今天就全球威胁召开听证会,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及国防情报局局长克鲁斯(Jeffrey Kruse)出席作证。
“我们首次看到中国和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意识到这(台湾)是中国希望俄罗斯与他们合作的地方。他们没有理由不合作”,海恩斯说。
她指出,中俄在政治、经济、军事及科技领域的互动日益紧密,这种状况正“促使美国政府制定新的规划”。联邦政府的安全部门及机构正在努力应对中俄日益强化的伙伴关系所带来的影响。
海恩斯表示,考量到北京的野心,中国将继续利用军事力量“威胁”邻国,并根据自家优先事项形塑对该区域的行动,“最明显的是在台湾问题上,因为中国正在推动统一”。美国预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部署新科技,强化联合作战能力,并寻求加强核武及网络实力,同时试图“分裂”美国与欧洲和印太的盟友。
克鲁斯证实,国防部正在检视规划及部队结构,以纳入与中国作战同时意味着与俄罗斯冲突的可能性,与俄罗斯开战也可能需应对中国战线。美国情报界认为,到目前为止,中俄关系仍有限制,两军如何在战场上合作可能取决于具体战况。
尽管如此,今天两位情报高阶官员的发言仍暗示,美国同时与两个核武强国战斗的可能性。美方为这类突发事件拟定计划,可能会掀起美军内部长达数年的重大变革。
此外,落实相关计划可能会对美国武装部队的规模、购买的武器、部署地点产生深远影响,并给联邦预算带来额外压力。
出席的共和党籍参议员朗兹(Mike Rounds)说,美国要做的规划不只包括单一战线作战,还包括同时在两条不同战线上对抗敌营所需的能力、规划、设备及人力。
克鲁斯回应:“即使俄罗斯及中国军队不具协同作战能力,他们也一定会合作,我们需要将这点纳入部队结构的考量。”
他说,五角大厦定期评估各种威胁情况下可能需要的行动以及执行这些计划所需的各种军力。目前正在调整计划,以应对两战线作战。
美国情报机构发布的2024年《年度威胁评估》(Annual Threat Assessment)指出,中俄的合作程度虽然在成长,但并非无上限。
报告称,至少10年来,中俄持续利用高调的联合军事活动来展现中俄防务关系的实力,但在连续演习中,双边只小幅强化协同作战能力。
根据报告,北京正在平衡对莫斯科的支持程度,以在维持两国关系之际,不会烧到自身经济及外交利益。俄方为了互惠,不但让中国取得有利的能源价格,也提供更多进入北极地区的机会。
台湾过去数十年来都用“中华台北”名号、举着五环会旗参加奥运,3位美国议员今天致函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批现行做法不合理,要求考虑取消对台湾运动员的“歧视性限制”,拒绝“北京霸凌”。
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蒂法尼(Tom Tiffany)、奥格斯(Andy Ogles)及史密斯(Chris Smith)今天致函巴赫(Thomas Bach)“细说从头”:40多年来,国际奥委会迫于“中共压力”,要求台湾运动员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赛,还禁止在比赛期间展示台湾“国旗”及播放“国歌”。
蒂法尼等3人写道,这不只不公平,还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的核心原则,包括“每个人都必须有实践运动的可能性,不受歧视”,及“奥林匹克运动应该遵循政治中立”。
“而台湾从未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也从未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却是唯一被这样对待的参与方。”
议员们说,相较之下,波多黎各虽然是美国领地,但并未被迫以“美国圣胡安”(圣胡安是波多黎各的首府及最大城市)的身份参加奥运。同样地,英国群岛百慕达也不必以“英国汉密尔顿”(百慕达首都)的身份参赛。
3人更指出,波多黎各和百慕达还可以在开幕式及颁奖典礼上使用自己的旗帜。
他们表示,这些针对台湾的不合理限制甚至扩及台湾民众,据报导,他们被禁止在奥运场馆内挥舞国旗。
“这毫无意义。”议员在信中强调。
蒂法尼等3名议员呼吁巴赫及其他奥运官员抵制“中国持续的霸凌行为”,并在巴黎奥委会前,考虑取消对台湾运动员和支持者的“歧视性限制”。
巴黎奥运将于7月26日到8月11日举行。
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FCC)今天表示,接受联邦支持的美国电信业者中,有近4成公司需要更多政府资金,才能将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制造设备从美国无线网络上移除,以应安全风险。
FCC表示,移除设备估计需花费49.8亿美元,但国会先前仅批准19亿美元用于“拆除和更换”计划。
FCC主席罗森沃赛尔(Jessica Rosenworcel)今天呼吁国会紧急提供额外资金,并警告说,参与报销计划的一些电信商最近告诉FCC,“他们预见因缺乏全额资金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不得不关闭其网络”。
去年10月,白宫寻求加码31亿美元,以进一步资助移除中国电信大厂制造的设备,但国会尚未采取行动。
美国国会2019年告诉FCC,要求接受联邦补贴的美国电信业者清除其网络中的中国电信设备。
FCC表示,在获得初步部分资金后,电信公司面临截止期限,要求从今年5月29日到2025年2月4日期间进行移除、更换和处理所有华为与中兴通讯的设备和服务。
日本共同社报导,美国、日本、澳洲和菲律宾国防部长今天在夏威夷举行会谈,确认强化4国团结,并反对凭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和加剧紧张局势的行为。
根据共同社,美日澳菲各方对中国在南海屡次妨碍菲律宾船只表达“严重关切”,同意为区域稳定而推动联合训练等海上合作行动,此举旨在遏制中国的行为。
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在会后联合记者会上指出,印太地区安全环境日益紧张,加强与盟友和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是迫切课题。
木原稔表示,希望早日缔结使日本自卫队和菲律宾军队相互顺畅往来的《相互准入协定》(RAA),以此促进4国合作。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强调,美日澳菲“对印太和平、稳定和威慑有着共同愿景”,并有意增加联合训练。
对于中国的南海行动,奥斯汀指责说:“伤害菲律宾船员、损坏其船只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赖清德4月23日接见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访问团时表示,他将于5月20日宣誓就职,未来也会秉持理性、审慎的态度处理两岸关系,会坚决维护台海的和平现状。
赖清德4月23日接见访问团;他致词表示,CSIS资深副会长车维德(Victor Cha)曾担任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主任,罗斯坎(Peter Roskam)和墨菲(Stephanie Murphy)过去都是美国国会议员,也都是“国会台湾连线”成员,长期以来对台湾支持。
赖清德表示,CSIS是国际非常重要智库,研究报告深深影响美国政府,也影响国际社会,令人非常钦佩,CSIS也是台湾的好朋友、老朋友,特别CSIS在今年2月特别召集国际学者进行研究讨论,表达对台湾的支持,也凝聚出六大共识,这对台湾非常重要,同时也提醒国际社会,台湾安全对世界的重要性。
赖清德说,今年是“与台湾关系法”立法通过45周年;45年来,美国基于“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台湾经济可以发展,民主可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赖清德指出,美国国会最近也通过81亿余美元的“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案”,这除了展现美国在国际社会的领导力之外,也对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印太地区和平稳定,都有很大的帮助,“台湾非常感激”。
赖清德说,5月20日他与萧美琴将宣誓就职,未来的台湾方面,也会秉持理性、审慎的态度,处理两岸关系,会坚决地维护台海的和平现状,以和平为目标,以民主为指南针,落实“和平四大支柱”行动方案,让印太地区得以稳定发展,敬请CSIS可以持续支持台湾。
车维德表示,恭喜赖清德赢得选举,“我们在华府都非常振奋”,胜选也展现出台湾是亚洲最杰出的民主之一,他知道赖清德对于两岸关系的愿景,是“对和平有理想,但是没有幻想”,相信这样有助于面对未来两岸关系的挑战,如同访团成员、美国前国防部政策副部长卡尔(Colin Kahl)在先前的会议所提及,目前在欧洲的战争,让全世界更重视到台湾的重要性,所以也希望能够讨论台湾如何能与其他盟友,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建立更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
菲美双边战略对话于华盛顿落幕,会后声明指出,双方强烈反对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两国呼吁北京遵守“南海裁决”,停止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危险行径。
中菲南海主权纷争加剧,南海成为冲突热点。美国国务院4月25日发布新闻稿表示,菲律宾及美国高级官员22日至23日召开第11届双边战略对话(BSD),就当前挑战及策略重点交换意见。
在强化多边合作方面,声明指出,美菲将致力推动自由、安全、开放,及基于国际法的印太区域,保护领土完整、主权及管辖权等共享原则。
两国也将扩大合作范围,包括举行首届网络、太空及民主的双边对话,以及深化合作,打击外国资讯操纵行为。美菲将推动联盟合作现代化,重申在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安全联盟以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下的共同承诺重要性。
此外,美菲在2015年曾提出洽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强化情报分享合作。但是多年来一直未有进展。今天的声明提出明确时程,称于今年底前签署。双边另将强化海域合作及协同作战能力。
美菲也对北京喊话,呼吁中国的南海主张应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的国际海洋法一致,尊重菲律宾的“主权及管辖权”,遵守“中菲南海争议裁决”,停止违反公约义务的侵略性及危险行为,包括“非法干涉菲律宾在南海的航行自由”。
海牙常设仲裁法院2016年7月12日公布南海裁决,指中国“借由妨碍菲律宾捕鱼和石油开采、建设人工岛屿,以及未阻止中国渔民在该区域捕鱼活动,侵害菲律宾在其专属经济区享有的主权权利”。
根据美菲声明,双边将于今年9月或10月在马尼拉召开第3届海事对话,并依照国际法及两国各自的法律,视情况制定海上执法合作行动的程序及协议。
近年美菲加强防务合作的频率提高,除了菲美双边战略对话,美日菲领袖也于本月12日在华盛顿首度举行三方峰会,历来最大规模的美菲“肩并肩”军演22日轮番登场。今年演习地点集中在菲律宾北部和西部靠近南海处,美菲特种部队还将在邻近台湾的巴丹群岛举行夺岛演习。
菲美双边战略对话于华盛顿落幕,会后声明指出,双方强烈反对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两国呼吁北京遵守“南海裁决”,停止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危险行径。
中菲南海主权纷争加剧,南海成为冲突热点。美国国务院4月25日发布新闻稿表示,菲律宾及美国高级官员22日至23日召开第11届双边战略对话(BSD),就当前挑战及策略重点交换意见。
在强化多边合作方面,声明指出,美菲将致力推动自由、安全、开放,及基于国际法的印太区域,保护领土完整、主权及管辖权等共享原则。
两国也将扩大合作范围,包括举行首届网络、太空及民主的双边对话,以及深化合作,打击外国资讯操纵行为。美菲将推动联盟合作现代化,重申在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安全联盟以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下的共同承诺重要性。
此外,美菲在2015年曾提出洽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强化情报分享合作。但是多年来一直未有进展。今天的声明提出明确时程,称于今年底前签署。双边另将强化海域合作及协同作战能力。
美菲也对北京喊话,呼吁中国的南海主张应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的国际海洋法一致,尊重菲律宾的“主权及管辖权”,遵守“中菲南海争议裁决”,停止违反公约义务的侵略性及危险行为,包括“非法干涉菲律宾在南海的航行自由”。
海牙常设仲裁法院2016年7月12日公布南海裁决,指中国“借由妨碍菲律宾捕鱼和石油开采、建设人工岛屿,以及未阻止中国渔民在该区域捕鱼活动,侵害菲律宾在其专属经济区享有的主权权利”。
根据美菲声明,双边将于今年9月或10月在马尼拉召开第3届海事对话,并依照国际法及两国各自的法律,视情况制定海上执法合作行动的程序及协议。
近年美菲加强防务合作的频率提高,除了菲美双边战略对话,美日菲领袖也于本月12日在华盛顿首度举行三方峰会,历来最大规模的美菲“肩并肩”军演22日轮番登场。今年演习地点集中在菲律宾北部和西部靠近南海处,美菲特种部队还将在邻近台湾的巴丹群岛举行夺岛演习。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5日電)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簽署包括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台灣的「2024年國安緊急補充撥款法案」,使其成為法律。總統府說,感謝拜登及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對提升台美安全合作,及維持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支持及重視。
拜登(Joe Biden)在美東時間4月24日簽署「2024年國安緊急補充撥款法案」 (The Emergency National Security 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 Act of 2024),完成立法程序,其中包括提供含台灣在內的印太區域國家的各項安全倡議,為軍援台灣及強化美國在印太區域維持和平穩定挹注關鍵財政資源。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天透過媒體群組說,美國參眾兩院通過「2024年國安緊急補充撥款法案」,並經拜登簽署完成立法,總統府誠摯感謝拜登總統及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對提升台美安全合作及維持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支持及重視。
林聿禪指出,此法是繼美國今年3月立法通過「2024會計年度綜合撥款法」等具體安全倡議支持後,再額外注入包括提供台灣在內等印太區域國家20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經費,以及編列19億美元經費供美國及應美國所請的國家軍援台灣,包括供美國國防部回補援台軍備、支應對台軍事服務、教育及訓練等。
林聿禪說,今年是「台灣關係法」立法45週年,台灣有能力及意願與美國及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壯大民主陣營,共同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台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將持續強化國防自主,提升自我防衛能力,與理念相近國家一同守護民主自由價值,捍衛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編輯:翟思嘉)1130425
尽管美国准备了杀招,中国也不出意料地表达强硬立场,但中美两国现寻求控制争议,而非搁置争议的“斗而不破”态势,目前没有改变。当然,原因是中国自认目前的自身实力,还无法与美国抗衡。
短短20天内,耶伦(Janet Yellen)和布林肯(Antony Blinken)先后访中,其实是建立在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元首去年11月旧金山会晤,并取得中美应该恢复高层接触对话,让中美关系止跌回稳的基础上,双方都有分歧难以消除、寻求改善关系的主观期待。
特别是4月初耶伦的出访中,尽管她带着在中国已成事实的“产能过剩”大帽子迎面扣来,中国官媒在批判“产能过剩”的同时,却同时把耶伦塑造成慈眉善目的“外国大妈”乃至“资深吃货”的亲切形象,刻意营造中美关系“仍然大有可为”、美国官员“不是每个都那么坏”的印象。
相较于耶伦,布林肯就不太一样。尽管在美国政坛属于温和派,基于主管外交政策,让他成为美方对外的窗口。既然如今美国对中国好话不多,中方很难将布林肯也塑造成“大叔”或“吃货”,毕竟,中国民众对前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远赴阿拉斯加反客为主、当面“痛斥”布林肯的场景,记忆犹新。
于是,相较于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2010年5月访中抵达上海时,中方接机的是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及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而布林肯24日抵达上海,却只派了上海市外事办主任孔福安接机。虽说美国人比中国人“不重面子重里子”,但中方既想维持关系、又想给人颜色瞧瞧的小心思,一览无遗。
从去年初的气球事件以来,美国加紧了对中国的科技及战略围堵。今年来,美国更与欧洲联手针对“产能过剩”问题向中国发难,特别是中国快速崛起的电动车产业,已经严重威胁欧美汽车工业及市场。而欧美先前在太阳能产品、原材料加工品上吃中国大亏的旧账,至今更是未消。于是耶伦访中的背后,就藏着美国在“产能过剩”的指控下,准备为中国加税的杀招大棒。
耶伦从中国返美后,拜登17日就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调查中国对钢、铝制品是否存在反竞争行为,如果属实,他将敦促将中国钢、铝制品的关税从7.5%提高到25%,也就是现行的3倍多。众所周知,中国钢、铝制品早在2000年代即倾销欧美,时间还远在太阳能制品及电动车之前。不只耶伦,布林肯这趟访中,看来也准备了一根杀招大棒。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鉴于中国部分银行涉及协助中俄间军品及民用转军用品的贸易,美国正研拟切断这些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结,作为对中国暗助俄罗斯国防产业及提供关键武器零件,用于入侵乌克兰的制裁。报道并直指,美国此举是“强力的金融威胁”。
与俄罗斯的金融业相比,中国金融业对全球金融体系、特别是对美元的依赖,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中国大力推动对外贸易“去美元化”,但成效不彰,以至于金融制裁被视为美国制裁中国的“大杀器”,严重性远高于芯片技术的制约。
和美国准备的大棒相比,中国在布林肯到来前,也提出了5项目标:树立“正确认知”、加强对话、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等。且强硬地警告美方“尤其不能触碰中方在台湾、民主人权、道路制度、要求发展权利等问题上的红线”,坚决反对美方插手南海问题,以及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第一粒纽扣”等。
众所周知,上述目标和警告,一向是中国对中美关系设定的基调,但这和美国的战略目标绝大部分相去甚远。最重要的,和美国比起来,中国缺乏可以逼迫美方就范的筹码。况且,美国这次准备的上述两根杀招背后,还多了欧洲的影子。
毕竟,乌克兰战争影响最直接的,是欧洲国家;受电动车倾销伤害最大的,也是欧洲车厂;从布林肯访华前夕,对中国态度一向温和的欧盟23日突袭搜查一家中国安全设备公司位于荷兰和波兰的办公室,调查其产品是否借国家补贴进入欧盟市场,就能看出梗概。
因此,布林肯这次访中以及中美之间的过招,中国被外界普遍认为落居下风。但中方口头上不服输的作风,加上乌克兰战争的影响及美国年底的总统大选,美方在展现“抗中”姿态的同时,也不希望中美关系徒生波澜。
因此,布林肯这次访中,除非中美改变国家战略目标,否则除了“各说各话”,中美关系很难取得什么结构性的具体进展。但即使各说各话,双方借接触控制争议、维持“斗而不破”的态势,仍是两国现阶段唯一能做的事。只是,越来越被欧美逼到墙角的中国,是否会作出跳墙而出之举,仍值得注意。
路透社18日报导,墨西哥疑似受到美国政府施压,在今年1月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高层会面时表示,不会提供汽车制造商减税、低价土地等奖励措施,并暂停今后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任何会议。
据路透社报导,三位熟知内情的墨西哥官员称,迫于美国的压力,墨西哥政府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保持距离,拒绝为中国电动汽车生产提供低成本土地及减税等激励措施。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说法,今年1月,是墨西哥高层官员与中国知名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高层的最后一次会面。墨西哥官员在此次会议上明确表示,不会像过去一样提供汽车制造商奖励措施,并将暂停今后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任何会议。
消息人士认为,此举是受到来自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的压力,要求将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排除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之外。
另外,墨西哥官员表示,虽然中国投资能帮助当地经济,但墨西哥政府担心2026年修订《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会激怒华府。
根据USMCA的落日条款,美墨加三国将于2026年7月决定是否将USMCA再延长16年。一名消息人士称,墨西哥官员担心美国官员可能会试图彻底修改这项贸易协定,从而对墨西哥不利。
美国的干预反映了美国汽车行业、工会及政界的严重担忧,担心比亚迪、上汽、吉利、奇瑞和江淮等中国汽车制造商透过墨西哥后门管道,在美国销售廉价电动汽车,避免支付目前高达27.5%的高额关税。
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不会让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充斥市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美国贸易代表署官员表示,USMCA的目的不是为中国或其他可能寻求在不支付关税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的国家提供后门。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三表示,美国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保护电动汽车免受中国补贴竞争的影响。
墨西哥总统罗培兹欧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办公室、比亚迪官员及中国驻拉美大使馆未回应路透社。另外,墨西哥经济部拒绝发表评论。
中国汽车约占墨西哥品牌总销量的1/3,约有20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销售汽车,但目前没有一间制造商在墨西哥设厂。
中国商务部今天发布“美国对外援助的伪善本质与事实真相”报告,抨击美国对外援助首要目标始终是服务美国自身利益和维护美国自身安全,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网站,报告说,纵观美国70余年对外援助史,时常附加损害受援国主权和尊严的苛刻条件,对受援国指手画脚,大肆干涉他国内政。
报告指出,美国擅长以援助作谈判筹码,以“胡萝卜加大棒”手段迫使发展中国家言听计从,导致美国援助政策严重缺乏连贯性,破坏受援国永续发展。
报告举例,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多次中止或重新评估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宏都拉斯、所罗门群岛等国的援助,以此作为政治威胁。
报告指出,美国一再标榜自己世界第一大援助国的贡献,实则从未完全履行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
报告说,像是在2009年举办的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美国等承诺,2020年之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但至今未能兑现。
报告指出,美国援助本质上是维护霸权地位的工具之一,借援助名义从发展中国家贪婪吸血,反哺美式金融霸权、粮食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
报告说,从乌克兰、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到巴基斯坦、也门,美国援助的干预和搅局与这些国家面临的人道危机有关。
报告指出,对外援助本应是全球发展挑战的重要资源,但美国把对外援助视作维护霸权地位、开展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前2个月自巴西进口大豆达696万吨,年增211%、进口玉米达410万吨,年增178%。同时,自美国进口量大幅减少。对于数字增减,农业农村部表示,采购是企业自主行为。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文字实录,有外媒在会中提及,中国从巴西购买的大豆和玉米增多,而从美国购买的量减少。过去美国的农业部长曾表示,“中国可能会青睐巴西进口,而不是美国进口,以应对中国所有美国农田受限的情况”。中方如何看待自美农产品采购量下降?
对于这个问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的大豆进口国,与各大豆出口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中国的大豆采购商既有中资企业,也还有不少外资企业,“企业从哪里采购完全是自主行为,这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等因素”。
根据今年3月下旬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资料,今年1月至2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69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1%;同时,从美国进口大豆496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近50%。
至于玉米,今年1月至2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玉米410万吨,年增178%;从美国进口玉米76万6989吨,年减67%。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今天表示,在东亚地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下定决心要“控制”台湾,这不代表他明天、下个月或明年就会行动,但美国须认真看待他的“野心”。
美国之音(VOA)报导,伯恩斯(William Burns)是在德州小布什总统中心(George W. Bush Presidential Center)举行的2024年“领导力论坛:自由的呼唤”(Forum on Leadership-The Call of Freedom)发表前述言论。
他于演说中提到,没有任何人能低估此刻习近平治下中国的“野心”。对于美中竞争的性质,在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主要是有关意识形态与军事的竞争,但“今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尤其是在习近平治理下,是一场更广泛的竞争”,范围扩大至网络空间和外太空。
伯恩斯还说:“我认为习近平已下定决心要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控制台湾,这并不表示他计划明天或下个月或明年就要入侵,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非常严肃对待那个野心。”
美国商务部4月8日表示将提供66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增建第3期晶圆厂。美国总统拜登说,该厂将使美国迈向2030年生产全球20%先进半导体的目标。
美商务部发布新闻稿指出,4月8日商务部和台积电亚利桑那公司签署一份非约束性初步谅解备忘录(a non-binding preliminary memorandum of terms),将在《芯片和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下给予该公司66亿美元的直接资金。
商务部指出,这笔资金将确保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形成大规模的先进技术聚集经济效应,在10年内创造6000个直接的制造业工作、总计超过2万个不同的建造类工作以及数万个间接工作机会,并将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带到美国。
拜登(Joe Biden)透过白宫新闻稿指出,美国发明芯片,但芯片生产力从过去占全球40%降低到10%,也不再生产最先进芯片,使美国面临经济、国家安全的风险。他决心改变这个状况,《芯片和科学法案》将能协助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复兴。
拜登指出,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将帮助美国朝向2030年生产全球20%先进芯片的目标迈进。
此外,商务部指出,透过谅解备忘录,美国将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人才培训。芯片计划办公室也将向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提供约50亿美元的拟议贷款。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第1期晶圆厂预计2025年上半年开始生产4纳米芯片,第2期晶圆厂将于2028年开始生产3纳米和2纳米芯片;台积电并决定建置第3期晶圆厂,规划生产2纳米和(或)更先进制程。3期的总投资金额达650亿美元。
商务部新闻稿指出,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是美国史上绿地项目(greenfield project)最大一笔外资,有14个台积电供应商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或其他地方建厂或扩厂,有助形成产业链,增强美国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
商务部说,台积电也与亚利桑那州政府合作,建立州政府支持的半导体技术人员注册学徒制计划。台积电也积极与全国各地大学发展合作关系,培养半导体产业人才。
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4月10日指出,中国利用海军、海警以及“海上民兵”,“过度主张”海洋主权,是印太地区二次战后国际局势的最大挑战,盼美国、日本与菲律宾加强合作,应对中国“过度”海权主张。
德尔·托罗(Carlos Del Toro)4月10日在“海、空暨太空研讨会”发表午餐演说时指出,在欧洲、红海、印太地区等许多地方,国际安全局势都面临许多极大的挑战,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进入第3年,也门叛军“胡塞”(Houthi)持续在红海、亚丁湾攻击航行商船。
而在印太地区,德尔·托罗说,中国在南海持续透过各种“胁迫性”行动,“过度主张”其海洋权利,面对这样全面性的海洋强权,需要不断调整因应策略,来应对挑战。
他说,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USS Theodore Roosevelt Carrier Strike Group)及第76特遣支队(Task Force 76)的两栖作战舰艇和濒海战斗舰(Littoral Combat Ships)正在南海巡航,表达对亚洲盟友的支持。美、日、澳、菲7日也在菲律宾专属经济海域联合演习。他表示,这些行动是为了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在国际法允许的地方自由飞行、航行和运作。
德尔·托罗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目前在美国访问,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近日也将访美,参与美、日、菲三国领袖高峰会,“团结一致,我们可以共同对抗中国在南海及其他‘地方过度’的主张海权”。
美、日的双边高峰会将在10日举行,第一届美、日、菲三边高峰会将在隔天登场,许多华府智库也举办相关研讨会。其中,“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在4日发表“2024年美、日同盟迈向整合性同盟”的报告。
参与报告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亚太研究计划资深研究员史密斯(Sheila Smith)指出,美、日应该加强与菲律宾的合作,多将菲律宾拉入小型多边合作机制应是优先事项。
史密斯指出,日本、菲律宾都面对共同的海上安全议题。菲律宾已透过海牙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确认”国际法对海洋边界、岛屿及领土主张的结论,但中国仍不断对菲律宾施压,这是中国“不遵守国际规则”的最好例子。在中国不断升高对菲压力之际,美、日、菲三边高峰会受各方关注。
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4月11日上午在北京搭乘CA185中国国航返台,结束二次访中行。此行最受瞩目的是“习马二会”,这是两岸75年以来,台湾地区领导人首次在大陆地区与中共领导人会面。
马英九一行人11日从下榻的中国大饭店离开,并在8时42分搭乘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的航班返台,预计11时45分返抵台湾地区桃园机场。
前来送机的大陆方面官员为国台办副主任潘贤掌、北京市副市长夏林茂、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国台办联络局局长杨毅等人。
11天的访问行程,分别前往广东、陕西与北京,均会见了当地一把手;国台办主任宋涛在这3个地点均有陪同参访,加深与拉高了此行的政治意涵。
马英九多次在参访过程中,诉诸两岸同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情怀,并连结两岸有共同的抗日历史。
最受瞩目的是在北京举行的“习马二会”,他与中共总书记睽违9年再次见面。10日下午4时,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总书记在王沪宁、蔡奇2名政治局常委陪同下,与马英九一行人会晤,此一地点与人员的安排规格,凸显大陆相当重视“习马二会”。
马英九致词提及,两岸在1992年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因此,此一行程中,他以上述的“各表一中”诠释了“九二共识”。去年第一次访问大陆时,马英九在武汉东湖宾馆会见宋涛时也是“各表一中”。
总书记的致词则阐述了两岸同为中国人、一家人,喊话可以让台湾民众过上好日子。言词内容和缓,并从新华社的通稿中释出两岸旅游政策可望改变的风向。
“习马二会”于人民大会堂结束后,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马英九一行。据知,晚宴结束时,总书记还跟马英九说了一句:“欢迎你以后常常来。”
马英九此行告一段落,在此次采访过程中,他只能在参访完一些地点后,向媒体发表感言,媒体不得提问。媒体也被分成A、B、C三个组别,每天只有一组记者约5至6人能贴身采访,台媒分配到近身贴近的名额则为2人,令媒体需要打“团体战”,协力完成报道。另外,随行采访限定为大部分的驻京台媒与少数港媒,外媒不得参加。
美国与韩国的国防部4月12日在华盛顿举行防御一体化对话会议,会后联合声明再次强调,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美国总统拜登、韩国总统尹锡悦去年4月举行高峰会,发表纪念美韩结盟70周年的联合声明,当时也重申,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是区域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的要素。
美国国防部新闻稿指出,第24届美、韩防御一体化对话(Korea-US Integrated Defense)对同盟防御愿景的3大支柱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加强对朝鲜的吓阻能力、增进现代化科技能力,以及强化与理念相近国家的合作。
新闻稿说,双方担忧,朝鲜持续挑衅、发展核武与导弹能力,将破坏朝鲜半岛及地区稳定。美方重申,将用全副军力,包括核武、传统武力、导弹防御及先进非核能力防御,朝鲜动用核武是不可接受的,将导致金氏政权终结。
此外,美国、韩国都认为,朝鲜与俄罗斯扩大军事合作,特别是武器及高科技转移,已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也破坏朝鲜半岛、欧洲、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韩国也审视将同盟扩展为全球性全面战略关系的进展,将结合共享价值、利益的伙伴,促进区域内的防御与安全合作,并重申维持台海和平稳定至关重要。
台湾遭遇25年来最强地震,美国联邦众议院跨党派的“国会台湾连线”共同主席今天表示心系遭受震灾的台湾人民。在救援及复原作业持续进行之际,将与台湾同在,“向我们在该区域的坚定伙伴提供全力支持”。
花莲近海于3日上午发生芮氏规模7.2的地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震灾造成全台湾地区10死及1099伤。前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受访指出,这次规模次于921大地震的7.3,释放能量相当于32颗原子弹威力。
“国会台湾连线”(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共同主席康诺利(Gerry Connolly)、迪亚斯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贝拉(Ami Bera)与巴尔(Andy Barr)下午发布声明关切台湾失去亲人、受到影响的民众。
4人赞扬台湾当局及紧急部门火速采取行动,因应灾后情形。他们也称许无数民众主动伸出援手,协助有需要的邻里。“台湾人民坚强,且屡次证明了自身在困境中的韧性”。
“国会台湾连线”是美国国会与外国相关的次级团体中,规模最大且参与议员人数最多者。今年1月,迪亚斯巴拉特及贝拉率团来台访问,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指出,这是“国会台湾连线”近年首度共同主席团来访。
贝拉与巴尔3月21日也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印太小组听证会上,多次追问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首席副助理国务卿梅健华(Kin Moy)、美国APEC资深官员莫瑞(Matt Murray)及商务部副助理部长范培美(Pamela Phan),台美迄今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症结及挑战为何。
范培美当时回应,台美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后,确实取得许多成就。“我认为,剩下的问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解决的。对于具体的谈判细节,我必须请教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
她表示,话虽如此,美国在整体上与台湾的合作不少。
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抵达美国展开10天访问。他表示,美国是重要朋友,此行希望把国民党未来可能方向跟美方说明,到华府将参访许多智库,若美国政府官员有兴趣,也很乐意与他们碰面。
夏立言今天于旧金山湾区与国民党驻美总支部同仁餐叙,开席前接受媒体访问。谈到选后访问美国时机与目的,他说展现对美国的重视,“自然来了”。
他预计在旧金山停留3天2夜,于6日飞往华盛顿访问。
被问及此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是否交代传达讯息给美方,夏立言表示,“没有特别交代”。他说,从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国民党的对外政策就是“亲美、友日、和陆”,主张在国防方面,要有对话的管道,所以对于大陆,会继续维持友善对话的管道,希望两岸能够和平、安定、繁荣地发展下去。
他表示,美国是国民党一个很重要的朋友,不管是提供台湾安全承诺或是防卫性武器;美国也是台湾市场、留学、科技转移重要的一个地方,所以这一次来访问是很自然的表现出国民党对于美国的重视,“平衡双边”。
夏立言说,此次大选结果让美国更重视反对党的力量,将来两党之间如何合作竞争、相互有效制衡,都是美国民主政治运作下所乐于看到的。
回应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赴中国大陆访问,是否有机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夏立言说,他们在2015年见过面了,政治人物见过一面,就是老朋友了,他们如果再见个面是好事情,行程目前看起来相当顺利。
他向侨胞谈到国民党年轻化,提到马英九特别带了年轻人一起访问中国大陆,目前国民党是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平均年龄最年轻的政党,外界都不晓得这个。这是年轻化的第一步。另外,国民党组织现在都请一些年轻同仁发挥。
他说,此行将拜会美国老朋友、智库、专家与学者、感谢侨界于大选期间的帮忙。
对于出席“美日台三边二轨兵推”,他低调表示,那只是参加的活动之一,是一场闭门活动,目前没有太多的信息。
国民党今天发出新闻稿表示,国民党国际部主任黄介正与国民党驻美代表秦日新、国际部义务助理主任沈正浩、须予谦,拜会2所美国联邦政府智库,分别是由美国海军和陆战队赞助的“海军分析中心”(CNA Corporation),和美国国会拨款资助的“美国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USIP)。
须予谦指出,双方分别针对台湾军事安全,和台美青年交流进行意见交换,美国和平研究所特别邀请10余位、跨党派国会参众两院外交委员会重要幕僚参与对谈。
须予谦强调,黄介正与海军分析中心及美国和平研究所的重要干部都是老朋友,双方拥有长久且稳固的情谊,故本次拜会也是与老朋友会面,顺带将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与立委大选后的最新情势,以及党主席朱立伦维持“亲美、友日、和陆”外交路线,及以“2D战略”稳定“美中台关系”的决心传递给美方友人。
须予谦表示,黄介正于会中强调,国民党将在新的政治情势,以国会最大党的身份扮演关键的角色,充分监督制衡执政党,深化台湾民主。有关美方朋友关注的相关议题,国民党坚定支持台美合作强化国防安全,也期待未来有更多专家学者,与青年幕僚互访。
须予谦说,国民党关注且期待台美青年交流互访,包括朱立伦于党主席任内推动党务青年组织改革“KMT Studio”,讨论先进议题、世代正义等范畴,以及下一世代政策方向,并在2022年重新办理孙运璇奖学金等,也是为了让台湾青年持续连结国际,深化台美情谊。
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第2阶段针对农业、劳动、环境持续谈判,美方率先公布拟议文本。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经贸谈判办公室说,农业部分,有望扩大台湾农产品及加工食品输销美国的机会,双方将持续谈判寻求共识。
台美去年6月在华府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涵盖关务行政及贸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业、服务业国内规章、反贪腐、中小企业等5项议题;第2阶段谈判聚焦农业、劳动与环境,作业持续进行中,美国贸易代表署今天率先公布3议题的拟议文本。
经贸办今天透过新闻稿表示,台美去年签署首批协定后,针对第2阶段谈判议题,已进行多次视讯工作会议及1次实体会议,彼此就相关议题的法规内容、管理措施、基本政策目标、执行成效及执行经验等事,持续充分交换意见,并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双方有高度的共识和方向。
经贸办说,欢迎美方此次依据《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执行法》,公布其有关农业、环境及劳工共3个章节的谈判目标及相关内容,后续谈判过程中,经贸办将继续协同有关部会,并持续充分洽询立法机关及相关利害团体意见,就政府立场与美方进行谈判,调整双方意见和做法,以寻求共识,完成第2阶段协定。
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第2阶段内容为农业、劳动与环境,经贸办说,这皆是当前国际贸易最为热切讨论的议题,对台湾至关重要,将有助台湾在环境和劳动法规衔接国际高标准贸易规范、强化企业与国际供应链的链结,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台湾粮食供应链的安全,并提升农业出口能力。
经贸办表示,农业方面,台美将依照国际标准、科学证据,以促进农产品贸易,扩大台湾农产品及加工食品输销美国贸易机会,另将推动建立粮食安全及农业创新生产技术的合作机制;劳动部分,台湾以人权立身,将透过与美方的对话合作机制,掌握国际重要的劳动规范的内容与趋势,共同面对21世纪劳动力所面临的挑战,让企业发展与人权齐步前进。
至于环境方面,经贸办说,台美将交换贸易与环境相关议题信息,包括推动绿色企业、绿色就业与经济去碳化;协助企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善尽保护地球环境永续目标,兼顾产业竞争力,提升经济成长。
日媒报道,美日两国政府相关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正考虑强化驻日美军司令部的功能,主要是为促进美军与日本自卫队的合作。此外,鉴于中国在东亚加强威压式的军事行动,美国忧心台湾有事(两岸冲突)。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配合日本将在2024年度末期设立统合陆海空自卫队的“统合司令部”,美国政府正考虑加强驻日美军的司令部功能,以提升美日之间相互运用性。4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预定访美,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高峰会,会后将发表共同文件,内容可能记载调整美日指挥管制一事。
目前位于横田基地(东京)的驻日美军司令部对美日联合训练的监督、美日地位协定的运用等权限有限。据点设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美国海军第7舰队、以冲绳为中心的美国陆战队等指挥权,由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印度-太平洋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掌控。
报道说,中国在东亚加强威压式的军事行动,美国忧心台湾有事(两岸冲突)。现行体制之下,夏威夷和东京因有时差,美日的协调较难即时掌握状况或进行指挥管制。
美日指挥管制的框架如果调整,指挥权仍在印太司令部,而驻日美军司令部的权限将加强。可能给予规划美日联合演习或训练、与日本自卫队的“统合司令部”协调、资讯共享、物资调度等权限。
此外,也有可能在日本境内成立常设美日联合小组,以利驻日美军与日本自卫队的协调。在韩国,驻韩美军与韩国军方的指挥管制一体化,但日本自卫队与驻日美军的指挥系统则采取分离做法。
报道说,4月举行美日高峰会,将针对调整指挥管制一事达成大致上的协议,至于详细内容则在今年内将举行美日外交及国防部长“2+2”会谈研议。
日本已决定将拥有可攻击敌方导弹基地等的“反击能力”,如果要锁定敌方发射导弹的据点等目标,美军情报不可或缺,如何提升日本自卫队与美军的相互运用性是当务之急。
3月28日,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偕副领导人当选人萧美琴, 接见美国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情报暨特种作战小组主席伯格曼。赖清德说,其将宣誓就职,期待台湾地区持续得到美国支持与合作,让台湾地区更安全、印太更和平、台海更稳定。
美国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情报暨特种作战小组主席伯格曼(Jack Bergman)率跨党派访问团访问台湾地区,成员包括众议员诺克罗(Don Norcross)、众议员帕内塔(Jimmy Panetta)。访团28日上午分别会见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
赖清德接见访团时,萧美琴在座陪同。赖清德致词表示,非常感谢访团在此关键时刻,用具体行动表达对台湾支持。
赖清德提到,伯格曼不管是在陆战队或是后备部队,前后服务共40年,也是美国历史上军阶最高的国会众议员,一生都奉献给国家,他非常钦佩;诺克罗关心台湾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全力支持台湾。
赖清德说,帕内塔也是一位服务军旅的英雄,曾得过勋章,同样令人敬佩;帕内塔也不遗余力地支持台湾国际参与,无论是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或参加印太经济架构。
赖清德表示,今年是“与台湾关系法”45周年,这几十年来,包括美国政府与国会都透过“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提供实质的帮助,“与台湾关系法”也是印太和平稳定、台湾安全的定海神针。
他说,这几年来美国国会透过国防授权法案,对台湾的防务安全,提供美台各项军事合作、教育训练等帮助,也感谢美国总统拜登用特别拨款权力,2024年提供台湾3亿美元的无偿军事融资,这对台湾地区的安全、台海和平稳定,都有莫大贡献。
赖清德说,他和萧美琴5月20日就要宣誓就职,非常期待台湾未来能持续得到美国的支持合作,让台湾地区更加安全,印太更加和平,台海也因此更加稳定。
他说,未来也会致力经济产业发展,不仅造福台湾民众,也能在国际繁荣上,扮演正面积极的力量。
伯格曼致词感谢赖清德与萧美琴的温暖接待,他说,赖清德一直都非常致力深化加强台美关系,也期待赖清德就任之后的领导。
伯格曼表示,台湾是美国在印太区域的关键伙伴,不论是安全方面合作,或者经济上的交流,都非常紧密;伯格曼重申,希望台湾有非常强健的海上战略,可以帮助台美达成共同目标,并且抵制中国在这区域愈来愈具“侵略性”的行为。
美中关系再陷低潮,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通电话,强调维护台海、南海及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中国外交部表示,马朝旭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涉港、南海等问题阐明了中方“严正立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27日指出,坎贝尔(Kurt Campbell)强调维护台海、南海及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他与马朝旭通话是持续性作为的一环,目的在于维持美中沟通管道顺畅,并负责任地管理双边竞争。
米勒并指出,坎贝尔与马朝旭讨论一系列对美中关系重要的议题和其他区域及全球问题,包括双边分歧的领域及合作面向。坎贝尔也表达对中国支持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疑虑。
两人通话后,中国外交部表示,马朝旭应约与坎贝尔通电话,双方就当前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据央视新闻,中国外交部28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复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马朝旭在通话中表示,两国元首在旧金山成功会晤,开辟了“旧金山愿景”,双方要落实好元首会晤的重要共识和成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林剑说,马朝旭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涉港、南海等问题阐明了中方“严正立场”,要求美方确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在涉港问题上说三道四;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他说,马朝旭还就朝鲜半岛及乌克兰危机表明了中方的原则立场。
北京持续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胁迫台湾,专家认为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前夕,中国大陆可能再次军演或出动大批“共机”侵扰;菲律宾详实记录与中国于南海交手的过程、扩大宣传创造国际影响力的做法,值得台湾地区借鉴。
美国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TI)29日就中国“灰色地带”(gray zone)战术举行线上研讨会,两岸研究学者善学(Thomas Shattuck)及独立研究员李紫枫等人与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里全球事务研究中心(Perry World House)资深研究员善学就空域情形指出,过去3个月来,中国未派大规模“共机”扰台,2023年同期进入台湾空域的“共机”架次数量要高得多,逼近30架次,而今年迄今最高数量则是20架次。
他分析,北京今年第一季度降低“”共机“”扰台次数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大陆不愿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引发太多疑虑,以免被外界视为加剧局势的一方,还可能因此“送票”给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二是中国转向海域升级灰色地带战术,出动海警船航入金门禁限制水域,借此限缩金门周围空间。
“我认为在赖清德就职典礼之前,(北京施压)情况可能会变得更严重”,善学说。他曾在小金门岛教英语一年,并于政治大学取得国际研究硕士学位。
善学指出,中国大陆对台“胁迫”力道主要取决于出席就职典礼的贵宾有多“大咖”,如果有外国高阶人士参加,中国大陆可能会祭出军演及大批“共机”扰台。
李紫枫认为,中国海警航入金门禁限制水域事件绝非个案,符合北京的大战略。她举例,中国在南海已有至少7座“人造岛”,岛上部署战机机场等,以于战时提供快速反应部队及后勤。就台湾的状况而言,北京透过空飘气球飞越台湾上空、中国海警行动等一波波动作,拉长台湾需要投入心力的时间,也使相关资讯饱和,“毕竟人类大脑一次只能吸收这么多讯息”,回应速度可能趋缓。这样一来,李紫枫说,中国的灰色地带战术或许无法完成统一的目标,却为常规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对介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战术,善学认为台湾地区资源有限,或许可以效仿多次与中国在南海交锋的菲律宾。
菲律宾与中国在争议海域冲突不断,最新一起是23日中国海警船于仁爱礁(Second Thomas Shoal)使用水炮攻击菲律宾补给船,造成船身损毁、船员受伤。菲律宾除了公布伤者照片,近年也邀国际媒体登船采访,第一线纪录两边短兵相接情形。
菲国总统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透过声明表示,国际社会已经伸出援手,提议协助菲律宾保护主权。
善学分析,菲律宾记录中国种种侵扰行为以发动舆论战,成功使国际“共愤”的做法可供台湾地区借鉴。台湾本身可善用低成本无人机记录中共机舰“入侵”及胁迫事件。此外,台湾“友邦”则可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地位,向全球谴责中国作为。
李紫枫则认为美国应带头就何谓“灰色地带”战术下明确定义,细致规范何种行为不可被接受,针对中国海警发射水柱、破坏导航系统或导致伤亡等不同强度的胁迫行动,拟定集体反制计划。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Aquilino)今天表示,中国正以二战以来前所未见的规模建设其军事和核武库,所有迹象表明,中国坚持达成在2027年之前做好“入侵台湾”准备的野心。
彭博(Bloomberg News)报导,阿奎利诺今天告诉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北京当局虽然面临经济挑战,但官方国防预算近年来仍增长16%,达到2230亿美元以上。
阿奎利诺表示,自他上任以来的3年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增加了400多架战斗机和20多艘主要战舰。他还说,自2020年以来,中国弹道导弹和巡弋导弹库存也增加一倍。
他提及:“所有迹象表明,解放军正在满足习近平主席下令在2027年做好入侵台湾准备的指示。解放军的行动显示,如果受到指示,他们有能力遵守习近平偏好的时间表,以武力将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
阿奎利诺指出,中国军方也一直演练与对台行动相关的各种任务,例如以海上和空中封锁模拟包围台湾。
美国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今天邀请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Aquilino)及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拉特纳(Ely Ratner)等出席,对美国在印太区域的安全威胁举行听证会。
与会的共和党议员盖茨(Matt Gaetz)忧心解放军可能渗透台湾地区军队,使台湾地区现役、后备军人不足以对中央政府构成“可恃战力”,因此美国或许必须为“不愿家园成为中国一部分”的台湾人强化实力。
盖茨并询问阿奎利诺美国国防部是否计划对台湾的民防(home guard)实力进行评估,确保民防组织拥有可能阻止中国“入侵”的小型武器。
阿奎利诺仅简短回复:“绝对有,我很乐意于机密场合与您讨论”。他拒绝将相关评估称为外界常提到的豪猪战略(Porcupine strategy),只说美国依台湾关系法为台湾人民提供训练,使台湾能够在冲突时自卫。
盖茨再次强调让台湾像豪猪般难打的重要性,指中国能吞下制裁或其他后果,但不能承受与台湾长期战争,如果能够向北京证明“侵台”将成为持久战,就能避免与中国陷入“热战”(kinetic conflict)。
对于两岸发生激烈冲突时,美国国防部评估有几成的台湾人将参战,阿奎利诺说自己没有相关数据,但是乌克兰战争爆发时,对全球很多人来说是一记警钟,对台湾人而言更是如此。
北京对台发动军事攻击方面,阿奎利诺认为,中国绝对希望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同化吞并”(assimilate)台湾,这一点已经显而易见,例如北京对台湾的“胁迫行动”日益增加,机舰进入台湾海、空域,及调整航线等,“他们正采取一切行动,试图让台湾屈服”。
民主党议员帕内塔(Jimmy Panetta)引述媒体指出,“绿扁帽部队”(Green Berets)依照2023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常驻金门,训练台湾军队,而过去美军特种部队仅临时驻扎。
“这篇报导是不正确的,美军现在并没有常驻那里”阿奎利诺回应,“我们可以在机密场合进行进一步评估。但就本质上,这是不正确的”。帕内塔追问他是否指金门,阿奎利诺说“没错”。
美国军事新闻网站SOFREP报导,美国已启动与台湾的重大军事合作,其中包括部署3名美国陆军绿扁帽部队人员,在台湾参与持续进行的训练行动。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部长邱国正14日回应,台湾地区军队与友好团体或国家交流,通过互相观摩,进一步学习长处、改进问题,并了解建军备战的盲点和缺点,这都属于交流范畴。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