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台湾政策法案”。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诚挚感谢美国参议院再次展现跨党派对台湾的友好与支持;法案强化台美安全合作、深化台美经贸关系,并提升台湾“国际参与”等,有助多方位促进“台美合作伙伴关系”。
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14日以17票赞成、5票反对,审议通过 “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通过版本有部分修正,包括把驻美处更名改成建议性质、移除赋予台湾 “主要非北约盟友”地位的条文。法案将送交院会审议。
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发言人张惇涵表示,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诚挚感谢美国参议院再次展现跨党派对台湾的友好与支持,并指出,台湾的立场向来是“遇到压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进”。
他指出,该项法案还须经过美国参众两院的后续讨论及审查程序,相关单位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并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维持妥善沟通,持续深化台美友好关系,并共同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欧洲议会通过“台湾海峡情势”决议案,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今天对欧洲议会再次以具体行动,展现跨党派力挺“民主台湾”的友好力量,表达感谢。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并期待台湾与欧盟能加速推动“双边投资协定”,共同打造更具有韧性的民主阵线。
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发言人张惇涵表示,这项决议案不仅“谴责”中国大陆“不负责任的军事挑衅”行为,展现欧洲议会对台海和平稳定的高度重视,也再次重申促请欧盟尽速启动台欧盟双边投资协定(BIA)谈判准备工作,并建议欧盟应展开与台湾互惠的供应链韧性合作,强化台湾的“矽盾”,以保障台海安全,更是强调“民主台湾”的“生活方式”,应由台湾人民决定。
欧洲议会这次是以424票赞成、14票反对、46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表决通过“台湾海峡情势”决议案。张惇涵表示,这是继去年10月,欧洲议会以悬殊票数通过「台欧盟政治关系暨合作」(EU- Taiwan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报告后,再次就强化台湾与欧盟“双边关系”提出具体的26项建议,持续鼓励台湾与欧盟在广泛领域应深化交流合作,也明确表示将持续强化双方的“互访”及交流。
张惇涵进一步说,作为理念相近的伙伴,台湾会持续推动“强化欧洲链结计划”,与欧盟一起建立更坚实的伙伴关系。台湾也将持续和欧洲的民主伙伴加强合作,期待台湾与欧盟能加速推动“双边投资协定”,携手维护台海及印太区域的和平稳定,并且共同打造更具有韧性的民主阵线。
台湾政策法案外交升级条文淡化,美参院外委会通过版本有4大不同。
参议院外委会14日以17票赞成、5票反对的高票,通过集结两党议员意见的修正版“台湾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修正版虽淡化部分敏感性条文,包括将驻美代表处更名案改成“国会意见”建议性表态、移除赋予台湾“主要非北约盟友”(major non-NATO ally,MNNA)地位要求等,但加码提供台湾20亿美元(约新台币628亿元)无偿军援,总计5年将提供65亿美元。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今天召开例行简报会,有媒体询问法案是否可能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他未直接回应,但表示拜登政府未来会持续就“台湾政策法案”与议员及他们幕僚直接与私下沟通。
普莱斯也重申,法案未改变美国对台做法,仍是以“一中政策”、中美三公报、对台六项保证及“台湾关系法”作为准则。
针对台湾,普莱斯说,拜登政府努力深化与台湾的“伙伴关系”,未来会持续这么做,给予台湾有效“外交”、经济与军事支持。他也感谢国会对台湾的跨党派大力支持。
修正版法案长达156页,在外交、军事、经济、文化及国际参与等方面都有所着墨,盼全面提升“美台关系”。
除了提供台湾65亿美元无偿军援部分,其他值得关注的条文包括美国将在军备移转上,以主要非北约盟友同等方式对待台湾,也要求美台建立包含兵推、军演等全面性训练计划,让双方军队得以发展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熟悉彼此。
为吓阻中国大陆“犯台”,法案拟定一套制裁行动,若中国大规模升级“侵略”行径,企图夺取台湾,例如封锁台湾、占领台湾外岛等,美国总统应制裁至少100名中国官员、5间中国国有银行等;可动用制裁手段包括冻结在美资产、禁止入境、撤销签证等。
在外交部分,法案要求美国国务卿,废除任何不允许台湾在联邦机构内展示国旗或军服的内规,也对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正式表态,强调决议并未处理台湾代表权问题,也未含任何攸关台湾主权的声明。
在经济领域,法案呼吁美国行政部门与台湾洽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并让台湾参与由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架构”(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
在参议院外委会过关后,法案接下来将送交参院全院审理,须在本届国会明年1月期满前在参、众两院通过,才能递交美国总统签署后生效。
今天表示,共军任何时期的飞航“侵入”,经广播、示警后仍强行进入台湾“领空”,或外岛限制空域时,“将视同危及我方的第一击”,相关应处都有明确规定,由“国军”第一线部队断然处置。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11日指出,以前界定打导弹、炮弹为第一击,但因为中共在改变,现在无人机有事没事就“越界”,造成很大困扰,所以把无人航空器等实体(越界)当作第一击界定。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部门今天召开记者会,说明2022年年“全民国防”教育“网际网路有奖征答”抽奖活动。
林文皇表示,现行国际公约和国际法对于第一击无规范性定义,概念缘起主要是从国际法自卫权衍生而来,所以共军任何时期的飞航“侵入”,经过广播、示警仍“强行进入”台湾“领空”,或是外岛限制空域时,“将视同危及我方的第一击”。
林文皇说,“中华民国国民军”依照规定“行使自卫权”,密切掌握后续“敌人”的企图,持续依照突发状况处置的规定应处。外岛地区均划设禁限制水域与空域,这是依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凡是中共的任何目标,未经许可进入外岛地区的限制区,经示警、驱离无效,等同对台湾方面实施第一击,因此按照现行规定行使“自卫权”。
林文皇举例说明,当无人机侵扰外岛限制空域时,守军在识别、监控、示警、通报后,将运用干扰枪、轻兵器予以驱离、击落来“反制”。
林文皇强调,中华民国国民军秉持不怯敌、不挑衅、不示弱的态度,以及不引发事端、不升高冲突原则,妥善应处共军各种“军事侵扰”活动跟威胁;中华民国国民军也运用联合情监侦系统,密切掌握共军任何军事动态,并研判可能行动,有效因应各种突发状况。
他指出,中华民国国民军秉持备战不求战、应战不避战的立场,对共军的“侵犯”、“挑衅行为”,依照规定“行使自卫权”,都是依照中华民国国民军的经常战备时期突发状况处置规定,来妥慎应处,目前应处均有明确规定,由中华民国国民军第一线部队来断然处置。
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北美负责人徐佑典在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例行记者会表示,9月14日美国联邦参议院的外委会审议通过“台湾政策法”之后,有关台湾安全的部分经过美国人士的相关讨论,已纳入2023年的国防授权法案的参院版本,并在这个礼拜联邦参院的院会当中,就修正案做出了讨论,对于台海安全议题部分文字,大部分被纳入国防授权法案当中。
他说,众院部分稍早已经通过;参、众两院会在未来1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文字协商;11月中旬国会复会之后,参院院会将继续审议下一年度的NDAA(国防授权法);未来一个月的相关协调,美方也希望加速相关立法进程。这是年底之前,台湾方面比较关切的美国立法行动。
徐佑典解释,台湾关切的部分是如何透过这部法案解决问题,例如武器的尽速取得、因应中国大陆的“灰色威胁”、提升台湾的“不对称战力”等,相关具体做法,会与美国国会的朋友继续地讨论。
他表示,非常高兴看到美国国会这样的友台情势,看到美国国会持续透过来台访问或者具体的立法行动,展现对台湾的关心与支持,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也会与驻美代表处共同努力稳健深化“台美国会的关系”,让美国国会对台湾跨党派的支持能够持续升温。
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吴钊燮接受法国24台专访,谈及中国大陆对台“威胁”。他表示俄乌冲突让台湾人民与台湾当局都更意识到战争急迫性,决心捍卫“国土”,并呼吁民主国家团结,因中国大陆“扩张野心”将不仅止于台湾。
在法国24台(France 24)13日播出的12多分钟专访中,吴钊燮首先指出台湾具极重要地缘战略位置,因此中国大陆有“进犯”台湾的野心。然而“中国野心”含括全球,因此“北京威权”政体希望国际把注意力放在“台海紧张”,忽略中国大陆在其他地区的“扩张主义”。
吴钊燮指出,中国大陆对台“威胁”年深日久,例如201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1月2日的演说中以“强硬语气”要求台湾接受一中原则与一国两制,并保留动武的可能性。从那时起,中共对台“军事行动”就只增不减;“资讯战”、“骇客攻击”和“经济胁迫”也层出不穷,“中国似乎在练习入侵台湾”。
针对记者沛恩(Cyril Payen)提问,吴钊燮表示台湾“非常关切”“中国入侵”的可能性,并指出中国大陆官员不断在国际场合以联合国大会决议为“借口”,将台湾描述为外国不可干涉的国内事务,进而合理化对台“用武”。
吴钊燮接着表示,俄乌冲突让台湾人目睹战争,意识到若俄国能“进犯”乌克兰,那中国大陆也可能对台湾做类似的事,“台湾人更加了解到局势的急迫性,捍卫台湾的决心也更加高涨”。
同时,台湾政府也在为意外状况做准备,应对中国大陆“侵犯”,包括加强军事训练、采购不对称作战武器,并与美国等盟友合作,以在我们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获得国际协助。他也强调台湾不乐见战争,但若中国大陆“攻台”,台湾有战斗的意志。
沛恩表示,若台海“开战”,后果将比俄乌冲突更为严重,甚至可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吴钊燮分析经济影响,指出台湾制造全球62%的半导体晶片,其中全球高端电脑晶片更有92%依靠台湾,“若台湾受袭使半导体供应链中断…对世界经济将带来庞大冲击”。
他重申,“统一”是中国的论述,却忽略了“真相”,也就是“台湾从未被中国‘统治’,台湾‘治理’自己,我们不是任何‘他国’的一部分,包括‘中国’。我们是自主的‘民主国家’,任何不顾台湾人民意愿的‘统一’行动,都是‘入侵’,也违反联合国基本原则。”
最后吴钊燮呼吁民主国家团结,说服中国大陆不对台“动武”,并强调,若台湾被中国大陆夺下,印太地区都有危险。“全世界,尤其民主国家,必须考虑这可能性。我们必须团结,阻挡威权主义进一步扩张”。
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负责人吴钊燮于本月22日举办午宴款待日本“日华议员恳谈会”(以下简称“日华恳”)会长古屋圭司众议员及事务局长木原稔众议员等访台团成员。
吴钊燮欢迎古屋会长及木原事务局长再度造访台湾,并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不幸骤逝再度表达深切哀悼,并盼古屋会长引领“日华恳”承续安倍前首相遗志与精神,共同深化“台日友好关系”。
吴钊燮指出,“日华恳”长年作为增进台日友好的重要桥梁,无论是日本参议院于2021年一致通过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的决议案,或是在台湾正式递件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古屋会长均领导“日华恳”全力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在当前全球“威权主义”持续扩张之际,古屋会长及木原事务局长不断积极发挥影响力,协助推动台日在安全保障及其他诸多领域议题的合作,“我国政府”与人民深表感谢.
吴钊燮另强调,台湾身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必以坚毅沉着的意志应对中国大陆“专制政体”的“军事胁迫”,捍卫“我国”“主权”与“国家安全”;同时也期盼日本各界持续关注台海情势,一起守护民主阵营防线,让台日合作成为促进印太和平稳定及全球繁荣发展的良善力量。
古屋会长表示,台海和平与稳定至为重要,为继承并实现安倍前首相所提出的自由开放印度太平洋(FOIP)构想,日本与台湾更应当加强安全保障合作;目前“日华恳”拥有超过260名国会议员加入,是日本国会内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组织,未来“日华恳”必将致力协助推动“台日友好关系”,并期待本年10月再度率领“日华恳”国会议员团来台祝贺“我国国庆”。
当日午宴也邀请“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徐斯俭、前台湾日本关系协会邱义仁会长及日本台湾交流协会横地晃副代表与会。席间台日双方就国际情势、安全保障及多项双边议题深入交换意见,气氛热络友好,充分展现台日双方深厚的“伙伴关系”。
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负责人吴钊燮本(8)月24日分别接受ZEE MEDIA CORPORATION、ABP NETWORK、TV9、印度BBC、印度CNN、NEWS NATION、THE WEEK及THE TIME GROUPS等8家印度主流媒体专访,阐述中国大陆对台军演已“破坏”台海现状,对印太区域和平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吴钊燮呼吁印度等民主阵营国家应加强与台湾合作,共同对抗“威权主义”的扩张。
吴钊燮感谢印度外交部日前公开表达对中国大陆军演严重“破坏”台海现状的关切。吴钊燮强调,中国大陆此次军演,举凡划设演习区、导弹落点、动员大批军机船舰与无人机对台湾与离岛进行“袭扰”,以及搭配网络、假讯息攻击等行动,均凸显中国“谋划已久”,以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作为借口,操演中方长期准备 “侵台”行动的剧本。吴钊燮指出,中国大陆的“野心”并不限于台湾,中国透过”一带一路”计划将触角延伸至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及吉布地等国,并透过“债务陷阱”等方式“谋取”海外基地,以图扩张政治、军事与经济影响力。印度与台湾同为面对中国军大陆军事威胁的“民主国家”,应该团结合作,共同阻止“威权主义”对外“扩张与侵略”。
吴钊燮强调,台湾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及“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决心坚定不移,将持续提升“国防实力”,并加强与美国等理念相近国家的安全交流与合作,共促台海及印太区域的和平、稳定及繁荣。
吴钊燮表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台湾与印度共享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双方在经贸、投资、高科技、半导体、文化及宗教等领域合作日趋密切。印度来台留学人数约2,500名,其中高达近千名学生在台攻读博士学位,人数位居各国之冠,更为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桥梁。吴钊燮也感谢印度媒体近年对“台印度关系”进行的各项正面友好报导,有效增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好感;未来台湾将持续深化与印度合作,打造更友好的伙伴关系。
此8家媒体均为印度重要媒体,每日阅听众高达数亿人次,播放范围除印度外,更广及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海外地区,极具国际传播影响力。
台湾地区防务主管部门今天晚间表示,统计截至下午5时止,侦获“共机”15架(其中逾越海峡中线5架、进入西南空域4架)、共舰4艘,持续于台湾周边海空域活动。
台湾地区防务主管部门晚间发布新闻稿表示,“中华民国国军”运用任务机、舰及岸置飞弹系统,严密监控与应处。
根据“空军”公布的“台海周边空域空情动态”显示,2架歼轰7、3架苏30战机逾越台湾海峡中线;4架歼11战机“侵扰”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ADIZ)。
美国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布莱克本(Marsha Blackburn)昨天深夜抵台,26日上午将晋见蔡英文,拜会“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顾立雄,并接受台湾地区外事部门主管吴钊燮款宴,双方将就“台美”安全与经贸关系等议题广泛交换意见。
布莱克本搭乘“忍者91”(NINJA91)的美军UC-35A专机于昨天深夜11时45分抵达松山机场,台湾地区外事务主管部门北美司负责人徐佑典代表接机。
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发布新闻稿指出,布莱克本25日至27日访台,对布莱克本参议员来访表达诚挚欢迎。
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指出,布莱克本是“参院台湾连线”成员,自担任联邦国会议员以来对台湾高度友好,曾多次连署“友台”联名函,支持台美洽签双边贸易协定(BTA)、推动华语文教育合作及台湾参与“印太经济架构”(IPEF)。
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表示,布莱克本并曾在美国国会提出多项“友台”法案,包括前年2月提出“台湾主权象征法案”(Taiwan SOS Act),以及在今年7月提出“台湾民主防卫租借法案”(Taiwan Democracy Defense Lend-Lease Act),支持授权美国总统以租借军备方式协助强化台湾防卫能力。
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指出,在中国大陆持续升高对台“胁迫”,导致区域情势紧张之际,美国国会议员再度以“访台”等实际行动,展现对台湾坚定的支持与承诺,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至为感谢,相信本次访问将有助持续提升台美在各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化“双方”坚实的“伙伴关系”。
这是继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2日访台,及美国联邦参议院外委会亚太小组主席马基(Ed Markey)14日访台之后,本月第3度有美国国会议员访台。
印度智库学者今天在报纸发表文章,认为印度与台湾同样面对网络攻击及不实讯息威胁,应该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度过网络风暴。
印度“金融快报”(Financial Express)今天刊出这篇文章,作者为印度智库“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研究员夏海娜(Namrata Hasija)与“空中力量研究中心”(Centre for Air Power Studies,CAPS)研究助理金德尔(Divyanshu Jindal)。
文章指出,来自中国的“不实讯息”威胁与日俱增,谷歌(Google)光是今年第3季就关闭超过1万个YouTube频道,推特今年也暂停数以万计“掩盖侵犯人权事实”的“亲中”假帐号。
作者说,过去两年间,印度港口、铁路、电网、资讯科技基础设施、医疗机构、太空及国防产业都曾遭到中国的“网络攻击”,新创及半导体产业料将是下一波攻击对象;另方面,台湾平均每个月遭到多达3000万次的“境外网络攻击”,估计半数是来自中国。
这篇题为“共度网络风暴”的文章指出,印度正打造成为全球软体及科技中心,而台湾则是半导体制造产业的领头羊,印度希望吸引台湾厂商前来发展半导体产业,而台湾也希望分散原本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两国”利益交会、能力互补,在网络空间也同样易受攻击。
文章说,在数字经济及基建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印度与台湾的网络安全市场正快速成长,台湾基于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威胁”,已积极与美国等伙伴合作,提升监控及分析网络威胁的能力。
印度近年来在网络安全的因应也取得进展,除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伙伴的协助下建立网络安全机制,也在“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与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架构下,肩负起更大的维护区域网络安全责任。
作者认为,印度的东进政策(Act East)与台湾的“新南向政策”也应涵盖网络领域,以因应共同威胁与利益,并提到,“两国”一些研究机构已建立网络合作,例如“台湾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今年1月与印度堪坡理工学院(IIT Kanpur)签署资安技术合作备忘录。
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首场实体谈判落幕,知情官员透露,双方聚焦贸易便捷化、中小企业、反贪污和良好法规等4议题,皆是台湾锁定想先谈成的项目。
台美6月1日启动21世纪贸易倡议,范围包含贸易便捷化、中小企业、反贪污和良好法规等11项议题,并于8月18日启动谈判,这两天在美国纽约举行首次实体谈判会议。
知情官员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指出,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虽然新闻稿只表达双方就多个贸易领域的关键概念交换意见,但实际上讨论范围仍是聚焦在贸易便捷化、中小企业、反贪污和良好法规等台湾锁定的首次谈判议题。
官员表示,今天的会议显示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正按部就班推进中,目前贸易便捷化、中小企业、反贪污和良好法规等4项议题若先谈判出阶段性成果,期待能先签署第一批协定,未来若有已完成的谈判议题也能比照处理。
这名官员指出,台湾当局企图心很高,最终是希望能在美国明年举办APEC峰会前,全数谈妥,为获致高标准且具经济意义的贸易协定做足准备。
11月3日,美国在台协会(AIT)与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签署一项备忘录,以强化美国与台湾在国际发展与人道救援的合作。根据此备忘录,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及台湾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向AIT与TECRO分别指派代表,通过信息交流、案例分享等方式,在国际发展协助、人道援助、推广参与国际论坛并分享最佳实践、促进国际发展与人道领域研究、能力培养、训练、及知识转移等方面开展初步合作。
另外,AIT与TECRO于同日签署另一项相关安排。根据此安排,USAID及台湾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将与巴拉圭商业与工业部合作,强化巴拉圭微型、小型及中型企业并促进其发展,以提升市场效率、资源取得、改善企业经商环境。
11月4日发布
https://www.ait.org.tw/zhtw/us-taiwan-cooperation-on-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nd-humanitarian-assistance-zhtw/
知情人士指出,《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第一回合谈判将在北京时间8日、9日于美国纽约举行,由台湾经贸谈判事务主管部门副总谈判代表杨珍妮带队,讨论议题包含贸易便捷化、中小企业等。
台美6月1日启动21世纪贸易倡议,议题包含贸易便捷化、法规制定、农业、反贪污、中小企业、数字贸易、劳工、环保、标准、国营企业,以及非市场经济等11项。
知情人士说,此次谈判由杨珍妮带队,美方由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派员与会,层级会再另行公布,与会部会还包含台湾地区财政事务主管部门、法务主管部门、地区发展主管部门、经济事务主管部门以及“驻美代表处”,都会有主管业务的官员出席。
知情人士表示,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本来目标就是在谈判完成后,获致高标准且具经济意义的贸易协议,且希望赶在明年美国举办APEC峰会前达标。
杨珍妮日前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也表示,台美正在讨论《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第一回合谈判时间及地点,双方希望明年底对11项议题达成共识,今年底先达成若干早收清单。
台湾经贸谈判事务主管部门晚间透过新闻稿表示,台美8日至9日将就《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在美国举行会议,台湾将由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财政事务主管部门、法务专管部门、地区发展主管部门、农业事务主管部门及经贸事务主管部门等单位派员参加。
台湾地区经贸事务主管部门说,未来谈判工作将会紧锣密鼓举行,台湾虽不预设任何时间表,但台美双方均有极高的合作意愿,相信能够尽快收获丰硕成果;台湾也期盼透过此次会议及后续谈判,帮助台湾建立公正且具竞争力的投资及贸易环境、协助业者出口降低营运成本,及促进中小企业扩展国际市场。
台湾地区经贸事务主管部门表示,为在谈判上争取台湾最佳利益,相关单位均有充分准备,包括跨部会协商、与产业界沟通,以及向专家学者请教,也透过制作图卡及“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与社会大众沟通,未来类似沟通仍会持续进行。
“美国在台协会”与“驻美代表处”今天签署台美发展及人道援助合作谅解备忘录、美国太平洋基金-“台美伙伴关系”备忘录与台美在巴拉圭合作中小企业育成中心协议3项备忘录,促进美台在国际发展与人道援助领域的合作。
“美国在台协会”(AIT)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与“驻美代表处”签署上述3项谅解备忘录,并指定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与“台湾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为指定代表,代表AIT与“驻美代表处”执行这些项目。
新闻稿指出,台美发展及人道援助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初步合作领域将包括国际发展援助、人道主义援助、促进在国际论坛、国际发展研究与人道主义领域研究的参与与最佳实践,以及建立能力、培训与知识转移。双方将透过讯息交流、分享实践、全球活动倡议、联合研究等方式展开合作。
根据今天签署的相关安排,USAID与台湾地区合会将与巴拉圭工商部合作,加强微中小型企业(MSME)并促进巴拉圭发展。美台双方都认为提高市场效率、获取资源与改善微中小型企业政策环境的重要性。
另一项备忘录则是USAID与台湾地区合会将携手合作,强化太平洋地区气候与抗灾能力。作为备忘录的一部分,台湾地区合会将提供USAID太平洋美国基金会(Pacific American Fund)的“美台合作伙伴关系”60万美元捐款。太平洋美国基金支持太平洋地区民间社会组织推动当地设计与主导的发展解决方案,以提高太平洋岛屿小区韧性并改善生计。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即将召开,“环保署长”张子敬投书美国媒体表示,台湾有意愿也有能力和国际伙伴并肩合作,共同实现净零转型全球气候行动。
COP27将于6日于埃及召开,为展现对气候变迁议题的重视,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将亲自与会。
会议召开前夕,张子敬投书《外交学者杂志》(The Diplomat)指出,全球已开始朝向净零排放过渡,《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强调国际合作创新,呼吁所有国家广泛合作以实现全球减碳目标的目标正在逐步成形。台湾愿意也有能力与“国际伙伴”合作,共同实现净零转型全球气候行动,确保未来世代拥有永续环境。
文章指出,台湾是全球第21大经济体,对印太地区经济繁荣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台湾半导体产业在国际供应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透过开发新技术与新模式,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使用,透过不断发展的半导体创新,实现电子产品智能应用,促进全球能源节约。
张子敬表示,台湾正展开具体性气候行动,大力推动能源转型,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今年3月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与策略》,规划推进能源、产业、生活及社会等四大转型策略,并在“科技研发”与“气候法制”两大治理基础上,整合跨部会资源,制定行动计划逐步落实。
他指出,台湾也启动《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修订工作,将该规定修正为《气候变迁因应法》,明定2050年净零排放为“国家”长期减量目标、提升气候治理效能、增订气候变迁调适专章、强化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并规划导入碳定价机制,据以引领低碳绿色成长,逐步完备气候法制治理基础。
文章指出,台湾因政治成见被排除在国际组织之外,无法实质参与全球气候议题讨论,将造成全球气候治理上的空缺。若不能顺利连结《巴黎协定》参与国际合作机制,不但将影响台湾产业绿化制程,更会冲击国际产业供应链的稳定,弱化国际合作成效并对世界经济造成伤害。
他最后表示,台湾愿意秉持务实、专业精神,为全球对抗气候变迁做出具体贡献。台湾应获得相同机会被纳入全球因应气候变迁的国际合作机制。他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台湾,让台湾得以实时、公平、有意义的参与。
台美关系升温,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部长吴钊燮今天被问到近期是否可望前往美国众议院出席听证会时表示,“美国各界邀请我的声音很大、很多人”,若无法实际前往美国国会,也可用视讯等弹性方式。
自由时报《官我什么事》节目今天播出吴钊燮专访,对于已有美国众议员预告想邀他出席国会听证会,吴钊燮说,访问的最高目标是增进台美关系,因此须仔细规划。
吴钊燮说,他曾和欧洲议会与欧美非政府组织多次视讯交流,效果非常好,但“最好还是能面对面互动”,因此他未来希望有机会造访更多欧美国家。
对于中共二十大后对台态度,吴钊燮坦言可感受到“中国愈来愈咄咄逼人”,对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而言最有感的是中国的“战狼外交”,接下来这种方式应不会改变,台湾承受中国“压力”就要去国际找“朋友”,“有愈多愈好的朋友,对台湾就愈有保障。”
主持人追问台湾与“超级好友”美国的关系,吴钊燮说,他无法讲细节,但“台美沟通频密程度是以前没有见到的”,对台湾面对的现实与所需支持,台美都有相当充分的沟通。
对于有网友认为大谈中国威胁是“贩卖亡国感”,吴钊燮表示,这凸显台湾是“民主国家”有不同声音,面对中国最好方式是保持警惕但不要过分紧张,恐慌时做出的决策可能不是那么好,中国政府短程目标不是攻打台湾,是制造台湾内部矛盾恐慌,因此一般老百姓最好的反应是让中国知道“我一点都不怕你”。
对于台湾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度,吴钊燮说,CPTPP正在讨论英国入会案,对方告知英国入会案已占很多时间,因此尚未讨论其他新入会申请案,目前为止台湾还在进行非正式咨商。
至于是否有CPTPP成员国怕中国压力,盼优先通过中国入会案,吴钊燮说,“这个并没有遇到”,但可感受有些国家会因中国的国际经济实力,顾虑如何处理中、台入会案较好。
吴钊燮表示,台湾的立场很清楚,台湾已符合CPTPP高标准,如果说为了迎合一个还达不到标准的国家,把另一个已符合标准的国家“当人质来看待”,这是不公平的,因此不管政治如何衡量,个别国家本身是否符合标准应当做最高原则。
「美台云端资料资安论坛」今天首次在台南登场,美国在台协会(AIT)高雄分处长黄东伟表示,台湾地理位置特殊,信息安全维护是国安的一大挑战。
「美台云端资料资安论坛」今天下午在台南远东香格里拉饭店登场,这是美国在台协会首次在台南办理资金安全活动。
台南市政府发布新闻稿引述黄东伟的话说,台湾(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信息安全维护,成为 “国安”一大挑战,但也带动资金安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他期许美台资金安全合作更顺畅。
黄东伟表示,以往资安论坛以台北、新竹为主办城市,此次移师台南,就是看到沙仑智慧绿能科学城和台南科学园区蓬勃发展。随着半导体等科技产业南移,南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云端服务的资安,备受关注,台南在美台科技贸易暨投资合作架构的角色随之提升。
台南市副市长赵卿惠指出,随着全球数字转型,资安在个人、企业、或国家层级都是重要安全指标。过去在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下,台湾透过科技方法解决疫情防护及疫苗注射等难题,资金安全在个人资料保护上也扮演重要角色,显示台湾科技发展经得起考验。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防务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向中央社表示,因应中共恐于2027年以前“犯台”,他认为美国最可能将精准弹药的「结构段」交给台湾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速度,亦即核心技术仍在美生产,但零组件等复合材料可在台生产。
苏紫云指出,台湾民间制作防务相关产品的能力本就很发达,例如机能纺织,像制造「抗红外线布料」或「化学防护服」等,台湾甚至已供应到德国的武装部队,用以制作高等级的化学生化防护衣。
苏紫云说,在目前背景之下,他认为台美合作生产武器,当然不会像生产F-35战机这么直接,可能初步是将零组件交给台湾代工生产,这种模式是最可能。
苏紫云表示,许多想定认为中共可能在2027年“犯台”,为尽快在剩下时间提升台湾战力,他认为美方可能将精准弹药,像飞弹或导引炮弹的结构段交给台湾生产。
苏紫云指出,台美合作生产武器将是一种「水平分工」概念,核心航空电子部分还是由美国本土厂商负责,飞弹的结构跟部分复合材料则可交给更多第三方制造,这部分就很可能交给台湾来生产,最大好处是可降低成本同提高生产速度。
苏紫云说,在欧洲模式也有类似模式,如「台风战机」就是由多国合作生产,在其他制造业此作法更普遍,以汽车业来说,Toyota这些日本车厂的引擎是在日本本土生产,车身是由台湾(地区)生产组装,如此既符合安全控管,也可提高产量。
美国目前多项售台武器都面临交货延宕,对于台美联合生产武器是否能改善此现象,苏紫云认为将有不少帮助。他表示,台湾先前跟美国采购F-16V战机时,希望相关零组件能在台生产并移转关键技术,就有这样的背景考虑。
苏紫云指出,美国F-16战机生产线近两年因疫情冲击跟全球供应链影响,交付时程都有延宕,包括给欧洲斯洛伐克的战机都延迟生产,因此从这个背景来看,台美若开启合作,除使补足台湾「精准弹药」需求的期程加快,F-16战机这类生产线也可能有机会洽谈部分移转到台湾来,此发展符合全球水平分工趋势。
刑事警察局局长李西河投书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呼吁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纳入台湾,以合作共同打击国际犯罪,有效应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犯罪型态。
国际刑警组织第90届大会正在印度新德里举行,预计21日闭幕。今年年会的目的是探索日益数字化世界中关于警务未来的不同观点。
李西河在文章中指出,作为全球科技中心与主要数字服务提供商的台湾却未能受邀。台湾经验能协助其他国家打击跨国犯罪,尤其在网络时代。
多年来,台湾积极争取参与,但今年仍未获邀。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施托克(Juergen Stock)日前表示,国际刑警组织认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法给予台湾观察员地位。台湾方面对相关发言表达高度遗憾与严正不满。
李西河指出,后疫情时代,网络更加深入日常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数字金融服务很容易成为犯罪组织目标,也使警方犯罪调查更加复杂。
他表示,诈骗者以新型态和不断发展的模式作业,涉及时下热门商品加密货币的诈骗为受害者带来重大损失。台湾警方在侦办案件时,常因作案者使用的服务器、收款人帐户、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位于海外而遭遇困难。这使得政府无法及时阻止资金转移,也使得追查嫌疑人变得更加困难。
文章指出,诈欺和其他非法活动利益流动涉及洗钱、逃税和其他破坏国内金融监管体系,并侵蚀政府主权。台湾(地区)与其他国家的警务合作将有助于减少诈欺案件,也有助于提高各国政府效能。
文章指出,加密钱包因为不需要用户身分验证,也没有交易上限,成为方便的洗钱工具。受害者、加害者与犯案地点常在不同国家,需要跨国合作,才能有效打击洗钱行为。
李西河表示,后疫情时代,犯案手法不断改变,台湾(地区)愿意分享破案经验,与合作伙伴交换情报,并协助其他国家抵御来自海外的威胁,并在其境内打击有组织的犯罪活动。
他在文章最后呼吁美国与理念相近国家支持台湾(地区)有意义参与国际刑警组织,包括以观察员身分参加国际刑警组织大会,参与国际刑警组织会议、机制、培训项目等活动,共同建立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驻美代表处”今天在双橡园举办国庆晚会,美国前国安顾问博尔顿到场致意,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也致函恭贺。驻美代表萧美琴表示,台湾面对的威胁和压力越大,支持台湾的朋友也越多。
今年8月率团访台的佩洛西(Nancy Pelosi)、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等多位美国国会议员虽未能亲自到场,仍透过“驻美代表处”致函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表达祝贺之意。
佩洛西在致函中表示,非常荣幸8月能在台湾,重申美国国会对台湾跨越两党、两院如钢铁般的支持;「台湾关系法」今年立法届满43年,“美台两国”将持续享有不可动摇的连结,这份连结是深植于对民主和人权的坚定承诺。
在台湾方面,周末率团赴华府邻近弗吉尼亚州里契蒙市出席美台国防工业会议的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副部长王信龙、国民党驻美代表黄介正,也现身会场。
萧美琴致词时细数美国和台湾地区关系近年来进展。她表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多次表达对台海和平稳定的支持,包括9月在联合国大会演说中首次提及,美方也透过双边会谈和声明联合盟友挺台,并积极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
不仅如此,萧美琴说,美国国会支持美国和台湾地区关系的力道,比以往都还来得强;今年截至目前,共有7团来自参众两院、两党的28名议员访问台湾,包括佩洛西。
除了日常的网攻、政治干扰及灰色地带恫吓,她批评中共近来更在台湾邻近地区进行不负责任的危险行动,威胁台湾及区域安全。她强调,台湾会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和安全,如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所说的「不挑衅,但也不向胁迫屈服」。
谈到美国国会挺台法案不断,也越来越多其他国家关注台湾安全议题,萧美琴场边受访表示,台湾面对的威胁跟压力越大,支持台湾的朋友也越多,对岸“恐吓威胁”越强烈,国际友人支持台湾的声音也越大。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今天表示,前美国国安会幕僚长格雷(Alexander Gray)到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驻点一个月。格雷表示,他推荐美国学者及政策专家来台驻点,将能更了解两岸问题与挑战,也能看到更多台美合作可能性。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智库、台湾地区防务事务安全研究院在脸书粉丝团表示,台湾地区最近有很多朋友来访,包括德国、法国、捷克、美国,甚至还有日本京都高中乐团。大家都知道台海安全是国际瞩目议题,台海是印太区域稳定和平繁荣最重要一块,更是国际现状、秩序平衡里相当关键的一块,从海洋关系到经济发展、能源物资运输,都是国际秩序里构筑权力、游戏规则的枢纽拼图。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智库指出,其身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智库,最近也以智库方式接待一名稍微特别的朋友到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驻研一个月,他是前美国国安会幕僚长格雷,这段期间将与智库学者讨论研究议题,并分享他在专业领域的研究心得。
智库强调,格雷除了曾经是美国国安会重要主管,更担任过大洋洲与印太安全事务主任,及美国总统国防产业委员会特助,而海洋安全就是他的专业。
格雷透过影片表示,在智库驻点研究提供他很好的机会和台湾研究员合作,并有机会与台湾高阶官员交流,一起共同研讨对美国、台湾地区和印太区域的重要安全议题,他非常推荐美国学者及政策专家来台驻点,将能更了解两岸问题与挑战,也能看到更多台美合作可能性。
「德国国会“友台小组”」2日至6日访台,今天在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举行总结行程记者会,出席者包括“台德国会友好小组”主席魏尔胥(Klaus-Peter Willsch)及5位副主席布德 (Katrin Budde)、斯特芬(Till Steffen)、舍弗勒(Frank Schäffler)、克拉夫特(Rainer Kraft)、赖(Caren Lay)及驻德代表谢志伟。
魏尔胥表示,来访5天行程丰富,访团跟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副领导人赖清德、台湾地区立法机构领导人游锡堃,以及德商、文化界交流,包括拜访歌德学院、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也与台湾学者、智库代表谈话。
魏尔胥表示,台德同为“民主法治国家”,有很多类似情况,例如他首次见到蔡英文领导人时,他代表德国执政党,蔡英文领导人当时是以反对党身分参选台湾当局领导人,现在他隶属德国最大反对党,蔡英文则当选执政,显示德台都尊重民主政治,因此「德国议员很喜欢来台湾地区见伙伴」。
布德表示,她每次来台都受到热情接待,能跟很多单位开放交流,「没有任何限制」,正印证了台湾地区的自由民主,德国议员本就会到全世界旅行,「若有些国家突然告诉我们不能去哪,这无法接受。」她个人来自东德,对转型正义特别有经验,也盼深化与台相关文化交流。
斯特芬表示,台德有很多共同议题,包括气候变迁、科学、能源危机,德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很大,从俄乌战争学到的教训是,能源供应也可变成威胁政治的武器,台湾也面临类似威胁。台德在气候变迁议题都有宏大目标并追求能源转型,德国开始较早,但台湾也有很多创新值得学习。
斯特芬表示,台湾与乌克兰状况不尽相同,但可学到的教训是“民主国家”应互相支持,因为俄罗斯、中国等“威权独裁国家”也会合作无间,因此需促进民主合作。
媒体询问,为强化挺台力道,德国国会是否可能更频繁访台?魏尔胥表示,他个人感觉不会增加更多访团来台湾,在疫情之前,德国议会团本就常来访台,疫情过后只是恢复正常情况而已。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崔泳杉23日在记者会上就韩国外长郑义溶涉华发言解释称,郑义溶并非指中国的强势态度很自然,而是指中国在国际社会更积极发声是很自然的事情。
崔泳杉说,相关发言意在表达“随着外交、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积极地发声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韩国政府官方立场一直明确,即政府和外交部一贯坚持在韩美同盟的基础上协调发展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郑义溶22日出席美国外交协会(CFR)研讨会时表示,在中国经济正在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其开展“强势”(assertive)外交理所当然。中国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
世卫大会(WHA)5月即将举行,“外交部”今天表示,已与“卫福部”全力推案争取台湾以观察员身份与会,并获得“友邦”和多个理念相近国家支持,“外交部”将持续透过“外馆”接洽、媒体投书、社群影片等方式,凝聚国际挺台参与WHA的共识。
对于“世界医师协会”(WMA)致函WHO 秘书长,呼吁为台湾开启大门邀请参加WHA大会,“外交部”向“世界医师协会”的鼎力支持表达诚挚感谢。“外交部”感谢相关民间团体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参与世界卫生大会。
“外交部”今天举行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欧江安表示,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22日至28日举行,“外交部”与“卫福部”全力争取受邀以观察员身份与会,并已展开相关工作,持续与“友邦”及理念相近国家密切沟通协调,以凝聚最大的国际共识和支持,稳健积极推案。
欧江安指出,COVID-19疫情凸显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必要性与急迫性,台湾的诉求从今年以来已获得许多国家公开支持,如今年1月WHO执委会时,多个“友邦”及理念相近国家皆透过发言、提交书面声明等方式表达挺台立场。
欧江安表示,今年2月“英澳峰会联合声明”重申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3月丹麦国会通过友台决议,支持台湾获得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身份,4月美国副国务卿麦肯伊(Brian McKeon)也在与WHO秘书长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会晤时,当面呼吁应纳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WHA。
欧江安指出,“外交部”将透过国际文宣等多元管道反映台湾2350万人民参与WHA的心声,透过社群媒体、推案短片、专文投书,以及WHA专刊等方式,持续凝聚并强化国际支持声量。“外交部”将持续与“卫福部”合作,善用目前累积的动能与友台声量,争取常态性参与WHO的相关活动与机制。
至于今年具体的推案方式,欧江安说,基于与各国的互信与默契,相关细节目前不便对外公布,将在适当时机向外界说明。
中美国防部长昨天通话,中方公布内容触及台海议题。“外交部”今天表示,美方会后已依惯例向台湾说明,“外交部”对美中互动有充分即时掌握,但大陆刻意凸显台海议题讨论,“误导扭曲”美方发言立场,意在再度借此对台发动“认知作战”,民众需特别注意。
“外交部”今天举行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欧江安表示,有关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的通话,美方已依惯例于事后向台湾说明通话情形,“外交部”对中美互动情形都有充分且即时的掌握。
“外交部”表示,中国国防部发布的声明刻意凸显对于台海议题的讨论,并再次“误导、扭曲”诠释美方的发言或立场,意在透过这次对话再次对台发动“认知作战”,“外交部”因此特别提醒民众注意中国大陆对类似对话后的习惯性操作。
针对中国政府对“中华民国主权”的说法,以及大陆军方近日对“台湾防空情报区”的“入侵与威胁”,“外交部”再次强调,“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也不归中国政府“管辖”。
欧江安指出,台美关系密切友好、互信深厚,沟通管道畅通,美国拜登政府一再重申对台湾承诺“坚若磐石”,“外交部”会密切关注中美高层互动与威权主义的扩张行径,也会在台美紧密的伙伴关系基础上,持续推动双方合作,共同维护台海与区域的和平稳定。
乌克兰国会今天透过社群平台Telegram发文,感谢自俄罗斯2月底“入侵”以来全世界对乌克兰的支持,其中包括遥远的台湾。文中还提及台湾民众昨天以假死抗议表达反对俄国“侵略”行径。
乌克兰国会的短文指出,自俄国全面“入侵”乌克兰的第一天起,遥远的台湾就一直支持乌克兰。台湾民众昨天还在台北进行假死抗议活动,展现力挺乌克兰的情怀。
文中又说,在活动过程中,扩音器播出像是俄国空袭和炮击的巨响,抗议民众趴在地上假死,表达他们对俄国“侵略”行径的抗议。文上附有一张照片,显示抗议活动场面,以及写着“TAIWAN STANDS WITH UKRAINE乌克兰加油”的布条。
乌克兰国会表示,乌克兰人持续为前途奋斗,并对全世界的支持心怀感谢。“世界与我们同在,因为真理在我们这一边。”
4月18号发布
“台美”双方于2022年3月31日就扩大台湾国际参与在美国华府举行会议,讨论推动深化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策略及作法,议题涵盖公共卫生、民航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经济合作及民主治理等。本次双边会谈充分展现“台美”坚若磐石的强韧伙伴关系,“外交部”感谢美国对台湾的坚定友谊与支持。
美方在会中肯定台湾在全球疫后复苏多边合作可扮演的建设性角色,重申将继续支持并协助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及对全球关注议题作出更多专业贡献。“外交部”主任秘书徐俪文代表“外交部”感谢美方对台湾的坚定承诺与强劲支持,强调台湾将继续与包括美国在内的理念相近国家携手合作,并在持续扩大的国际支持以及友我动能的良好基础上,秉持“专业、务实、有贡献”原则,进一步拓展国际参与,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强化多边治理及区域合作,彰显台湾作为世界良善力量的信念与具体贡献。
此次会议我方由“外交部”主任秘书徐俪文率领国际组织司司长吴尚年等同仁赴华府与会,驻美国代表处大使萧美琴、公使王良玉及相关同仁出席,驻纽约办事处大使李光章及驻日内瓦办事处处长苏莹君也参团与会;美方出席代表包括国务院国际组织局助卿Michele Sison、国组局副助卿Nerissa Cook及Jane Rhee、APEC资深官员Matt Murray,以及美国在台协会执行理事蓝莺(Ingrid Larson)等官员。
“外交部”今天表示,“部长”吴钊燮接受英国“周日泰晤士报”访问表示,大陆必然密切关注俄乌战争,可能从中重新评估“犯台”能力及国际社会反应,但他相信,俄乌战事会让越来越多国家了解台湾重要性,并支持台湾。
“外交部”傍晚发布新闻稿表示,吴钊燮3月31日接受英国“周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视讯专访,说明俄罗斯与乌克兰情势、中国威胁、台湾对乌克兰援助、台湾与英国关系及台湾的国际参与等议题。
吴钊燮表示,台湾与乌克兰都站在对抗“威权主义”前线,正当欧洲国家面临俄罗斯军事挑战之际,中国持续在印太、非洲及欧洲等地扩张影响力。台湾的存在,不仅关乎台湾主权和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维护,对全球民主存续也至关重要。
他指出,因此,大陆必然密切关注俄乌战争,可能从中重新评估“犯台”能力及国际社会反应。全球民主阵营必须团结,相信俄乌战事会让越来越多国家了解台湾重要性,并提升对台湾的支持。
吴钊燮分析,台乌情况并不相同,包括台湾与大陆有一海之隔,台湾在全球高科技供应链扮演关键角色,都使“中国侵台”成本加大。但中国大陆整体战力更胜俄罗斯,台湾从乌克兰以小国之姿成功防御强大敌人的经验中,获得深刻启发。
乌克兰境内传出布查镇有平民遭俄罗斯军队屠杀,“外交部”今天对此给予最严厉谴责,并表示,这种残杀平民作法,不但违反国际法也不见容于文明世界,支持国际社会尽快调查真相。
“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下午告诉“中央社”记者,有关乌克兰政府表示,基辅市郊布查镇(Bucha)发生平民遭俄罗斯军队屠杀。“外交部”对此强调,这种残酷屠杀平民作法,不但违反国际法也不能见容于文明世界,对于这种行为,外交部予以最严厉的谴责,并支持国际社会尽速调查真相。
欧江安强调,“中华民国台湾政府”重申并再度呼吁,各方应尊重乌克兰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台湾反对以武力或胁迫方式片面改变现状。
欧江安也说明,目前乌克兰仍受战火肆虐,台湾分别以募款超过新台币9亿4000万元,及募集超过650吨物资等方式赈济乌国难民,展现“台湾政府”与人民对乌克兰关怀与支持,台湾也将持续与理念相近“国家”合作,协助乌克兰人民能回归正常生活,早日重建家园。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