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国防部消息人士称,印度陆军和中国陆军师长级会谈于8月31日举行,讨论与维持印中边界西段实际控制线沿线局势有关的日常事务。
消息人士称,此类会议每三个月定期在各级举行,聚焦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与边境管理问题。会谈中,印中双方在两军师长的领导下,就斗拉特别奥里地(DBO)等地区的和平问题进行了讨论。
近日,由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了“光辉”轻型战斗机(LCA)Mark 2的研发项目,该战机将替代幻影2000(Mirage 2000)战机、美洲虎攻击机(SEPECAT Jaguar)和米格-29战机在印度空军服役。
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局长吉里什·德哈雷(Girish Deodhare)表示,LCA Mark 2战斗机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研发,计划于2027年完成,该战机将有助于设计人员开发更先进的17.5吨单引擎飞机。印度空军参谋长乔达里称这一决定将极大地推动印度自主设计和研发下一代战斗机,并将在飞机制造领域进一步推进“自力更生”倡议。
9月1日至7日,“东方-2022”多边战略和指挥演习在俄罗斯东部军区训练场举行。此次演习的目的是让其他参与的特遣队和观察员加强军事互动与协调。
由第八廓尔喀联队(第七营)(7/8 Gorkha Rifles)组成的印度陆军特遣队已经抵达演习地点,在为期七天的联合演习中,将开展联合野战训练演习、战斗讨论和火力演习。
印度陆军特遣队将通过讨论和战术演习分享经验,并将经验证的演习、程序和新技术的融合付诸实践。
9月5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抵达新德里,开启为期四天的访印之旅。
9月6日,哈西娜拜见了印度总统穆尔穆。穆尔穆表示,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将印度同孟加拉国连接在一起,新冠肺炎疫情和当前的国际形势要求两国在经济上保持更紧密的联系以应对全球危机。哈西娜表示,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始终以合作和相互信任的精神为指导,并取得了长足进展。
访问期间,印孟签署了水资源共享、空间技术和科学合作等多项协议,旨在促进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孟加拉国是印度最大的发展和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正在迅速增长,此项水资源共享协议将使印度阿萨姆邦南部地区和孟加拉国锡尔赫特地区受益。
9月7日至10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国防部长辛格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参加第二届印日“2+2”部长级会议。苏杰生与辛格将同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举行国防部长级会议和外交部长级战略对话。
印日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基于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共同价值观。访问期间,双方将进一步探讨加强伙伴关系的新举措。
俄罗斯驻印度大使丹尼斯·阿利波夫称,俄罗斯和印度积极确保两个战略伙伴之间的防务合作免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并且正在有效消除“负面外部因素”造成的“障碍”。阿利波夫发表上述言论的背景是,印度方面担心俄罗斯向印度武装部队供应的关键军事系统和硬件,包括向印度武装部队提供的S-400导弹系统,可能会因乌克兰冲突而推迟。
阿利波夫表示,防务合作是俄印特惠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支柱之一,两国积极维系这一领域的合作。关于俄罗斯对印武器装备总体供应情况,阿利波夫指出,延迟交付和付款不是关键问题,双方可以保持实时沟通加以解决。此外,阿利波夫称,俄印双边协议与合同的执行状况良好,包括S-400系统供应,俄罗斯将尽最大努力及时履行其所有义务。
9月2日,印度和德国在柏林就联合国和其他多边问题举行了磋商。印度代表团由外交部联合秘书普拉卡什·古普塔(Prakash Gupta)率领,德国代表团由德国外交部负责国际秩序、联合国和军控事务的总干事Günter Sautter率领。
双方就一系列共同关心的联合国和多边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即将举行的第77届联合国大会各自的优先事项相互通报。德方还听取了印度在即将于2022年12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期间提出的倡议。作为G4集团成员,印德一致表示要加快推进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政府间谈判。双方还同意继续在共同关心的全球问题上深化多边合作,具体包括反恐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
印度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将于9月5日至10日期间到访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参加印美战略伙伴论坛会议和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此次会议将是自今年5月和7月两次会议以来的第三次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商工部在声明中称“会议的重点是加强经济合作,增强印太地区的复原力、可持续性、包容性、经济增长、公平和竞争力。”
戈亚尔还将在此次部长级会议期间与美国商务部长、美国贸易代表和其他印太经济框架伙伴国家的部长们举行双边会议,以推进印度和美国商界之间现有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印度商工部的声明表示,这次访问的重点是突出印度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例如Gati-shakti(意为“速度的力量”)国家总体规划、印度创业计划、投资走廊建设等,这些措施有助于贸易便利化和改善投资环境。
戈亚尔还将与旧金山的创业社区合作,使其与印度创业生态系统建立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印度国内市场调动全球资本,并鼓励经验丰富的全球商业领袖为印度企业家提供指导。他还有望与湾区的全球知名技术、企业家和学术界互动,特别是在硅谷,与希望在印度投资或扩张的美国公司进行重点讨论,内容包括电子(包括半导体)、科技、金融科技等领域。
9月1日,印度同阿联酋举行第14届联合委员会会议,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和阿联酋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共同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苏杰生与阿卜杜拉回顾了印度与阿联酋之间定期举行的高级别政治对话,并对印阿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表示满意。两位外长还评估了双边之间的投资进展以及阿联酋在印度各部门投资的增长,重申致力于在未来五年实现1000亿美元双边贸易目标。此外,两位外长审查了印阿在粮食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包括在I2U2框架内正在进行的倡议。外长们均强调了在金融科技、教育科技、健康科技、农业科技、物流和供应链等不同领域促进创业的重要性。
在此次会议中,印度同阿联酋还共同签署了关于野生动物保护及文化合作两份谅解备忘录。
8月30日,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逝世,享年91岁。戈尔巴乔夫从1985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期间担任苏联领导人,并于1986年和1988年访问印度。
9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发推文对戈尔巴乔夫的逝世表示哀悼,缅怀他为强化印俄关系所作出的贡献,并称他是在20世纪历史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主要政治家之一。
8月17日,根据北方舰队新闻处消息,北方舰队十余艘水面舰艇和潜艇以及第45航空防空军的航空和防空部队在巴伦支海和北极岛屿海岸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北极演习,以解决北极地区的危机局势,演习的地区将禁止民用航空通行。据报道,演习过程中将制定在巴伦支海防御和威慑敌人的任务,并击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岛屿和海岸的攻击。此外,演习还计划对巴伦支海的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标进行海军导弹炮和反潜武器的射击演习。此次演习的最大参与者是北方舰队的旗舰——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
8月17日,根据中国国防部消息,作为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的部分内容以及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派兵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东方-2022”演习。据报道,中方参加演习,旨在深化同各国军队务实友好合作,提升与各方战略合作水平,增强应对各种威胁的能力,与当前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并无关系。据悉,印度、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蒙古等国军队也将参加此次演习。
此前,俄罗斯国防部宣布,8月30日-9月5日期间,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领导的东部军区部队将进行“东方-2022”战略指挥和参谋演习。此次战略演习涉及空降兵、远程航空和军用运输航空以及外国部队,将覆盖东部军区13个训练场。
8月10日,据塔斯社报道,由北方舰队副司令奥列格·戈卢贝夫海军中将带领的俄罗斯北方舰队舰艇分队开启了将持续数月的横跨北冰洋海域的航行。报道称,北方舰队北极编队的舰艇和船只已经出发前往巴伦支海,大型反潜舰“列夫琴科海军上将”号、大型登陆舰“亚历山大·奥特拉科夫斯基”号和大型海上油轮“谢尔盖·奥西波夫”号的船员参加了此次北极军演。在穿越北冰洋海域的航行中,舰队分队计划进行一些战斗训练活动、军事实验以及制定海军和沿海部队联合保护北极部分岛屿的行动战术。此外,北方舰队新闻处表示,军舰还计划对俄罗斯极北地区的沿海城镇和村庄进行若干次访问。
8月9日,根据南方军区新闻处消息,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反恐演习“沙漠之盾-2022”将于11月首次在阿尔及利亚举行。据报道,关于俄罗斯-阿尔及利亚联合演习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次规划会议在阿尔及利亚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贝沙尔省举行。“沙漠之盾-2022”演习将于11月在阿尔及利亚的哈马吉尔射击场举行,双方军人将演习在沙漠中搜索和摧毁恐怖分子。根据南部军区的信息,部署在北高加索地区的约80名摩托化步枪编队的军人和80名阿尔及利亚军人将参加此次演习。此外,据南部军区称,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的首次联合战术演习于2021年10月在北奥塞梯的塔尔斯科耶训练场举行,两国约有200名军人参加。
8 月 4 日,据俄新社报道,俄蒙联合军演“色楞格-2022”在蒙古西部的科布多训练场开始,共有1200名军事人员和约300件军事装备参加了此次联合军演。开幕式结束后,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开始制定部队的联合行动。演习前夕,俄蒙两军的摩托化步兵分队以标准队列向科布多训练场进发。在部队转移期间,军人们在俄罗斯武装部队的陆军航空兵直升机组人员掩护下,演习击退模拟敌人对小组车队的攻击。此外,“色楞格-2022”将演习摧毁山地沙漠和城市地区的非法武装团体的联合行动。
8 月 1 日,根据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新闻处消息,波罗的海舰队海军航空兵的 10 多架“苏-27”战斗机在加里宁格勒地区进行战术飞行演习。波罗的海舰队海军航空兵部队航空兵团的一百多名军事人员和10余架“苏-27”战斗机参与此次演习。在演习框架内,战斗机飞行员和工程人员将演习设施准备、战术规划和机场部署等内容。演习期间,“苏-27”机组人员还将执行拦截入侵飞机任务,并对模拟敌人的巡航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进行模拟拦截。演习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机组人员执行作战计划和特殊任务的准备情况,以及在充分利用航空设备的情况下演习新的战术任务和行动方式。
7月28日,据俄新社报道,黑海舰队司令伊戈尔·奥西波夫上将表示,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期间获得了对亚速海的主导权,并建立对黑海西北部的控制权。
克里米亚常驻俄罗斯总统代表格奥尔基·穆拉多夫此前表示,控制马里乌波尔后,亚速海成为俄罗斯和顿涅茨克的共同海域。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米哈伊尔·谢列梅特表示,由于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以及控制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南部,乌克兰实际上失去了进入亚速海的通道。因此,北约通过在该地区建立军事基地以站稳脚跟的计划受挫。
7 月 26 日,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提议为外国军舰和政府船舶沿北方海航道航行提供许可证,但必须至少提前90天提出申请许可。俄罗斯政府委员会批准将俄罗斯国防部提出的修正案引入《俄罗斯联邦内海、临海和毗连区法》,现行法律将被修改,其中一个条款将规定允许外国军舰和政府船舶通过北方海航道的内陆水域而不进入港口或海军基地,但必须提前至少90天申请许可。目前,俄罗斯北方海航道海域的航行规则仅适用于商船,不适用于具有主权豁免权的军用和其他非商业外国船只。
7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版海洋学说,这是继2001年和2015年俄罗斯颁布的第三版海洋学说。
新版海洋学说指出,当前俄罗斯面临的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和威胁包括:美国及其盟国限制俄罗斯开发世界海洋资源和进入重要海上运输通道;若干国家就其部分沿海和岛屿对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北约军事基础设施推广到俄罗斯联邦边界,在俄罗斯联邦领土附近海域开展演习的次数增加;美国希望实现其海军力量的压倒性优势,提升在其他地区的海军作战能力;在对俄罗斯及其盟国具有特别地缘政治重要性的地区和通道开展的武装冲突;对俄罗斯经济、政治、国际法、信息和军事的压力,以降低俄海上活动有效性;一些国家为削弱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控制而作出的行动,外国海军在北极的存在,使该地区潜在冲突增加;一些国家为实现自身地缘政治目标,试图改变现有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洋空间和海峡的国际法律制度;国际恐怖主义、海盗、海上非法运输武器、麻醉品和毒品、化学和放射性物质规模的增加等。
新版海洋学说共10章106条55页,详细阐述了俄罗斯海洋政策和海事活动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规划,包含俄罗斯联邦作为世界海洋国家面临的安全挑战和威胁、国家海洋政策的战略目标和原则、海洋政策重点领域、主要海域方向、海洋活动保障、海上活动动员和培训、国家管理等内容。
7月23日,根据英国海军消息,一艘英国海军舰艇在北海的挪威海岸追踪了两艘俄罗斯潜艇。据报道,7月16日和19日,俄罗斯两艘装载弹道导弹的“塞维罗文斯克”号和 “阿库拉”号核潜艇出现在位于挪威卑尔根地区西北部的北海。据悉,两艘核潜艇隶属于北方舰队,目的是前往圣彼得堡参加将于7月31日举行的俄罗斯海军节阅兵式。英国海军的一艘23型“波特兰”号反潜护卫舰对其进行了追踪监视,并由配备了最先进的声纳、传感器和鱼雷的“梅林”反潜直升机以及一架英国空军最新的波音P-8“海神”反潜巡逻机提供支援。
7月22日,根据太平洋舰队消息,俄太平洋舰队的“潘捷列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在彼得大帝湾进行演习并“摧毁”了一艘模拟的敌方潜艇。根据演习计划,“潘捷列夫海军上将”号的船员收到前往彼得大帝湾搜索不明身份潜艇目标的命令,在反潜飞机的配合下,发现了一艘试图躲避追击的敌方潜艇。“潘捷列夫海军上将”号反潜舰的船员与该敌方潜艇保持持续接触,并使用鱼雷和“RBU-6000”火箭弹发射器将其“摧毁”。根据舰队的作战训练计划,此次演习在彼得大帝湾的一个海军靶场进行,“潘捷列夫海军上将”号的船员成功完成演习任务,执行敌方潜艇任务的是太平洋舰队的一艘“瓦尔沙维扬卡”级柴电潜艇。
8月25日,据波罗的海舰队新闻处消息,波罗的海舰队在加里宁格勒和列宁格勒地区的军事驻地举行了全面反恐演习,有500余名军人和约50件军事和特种单位参加了此次反恐演习。据报道,在演习过程中,军事人员制定了各种方案,以击退对舰队军事单位和中央从属军事设施的攻击。除了执勤的反恐部队外,电子战部队、工程和工兵部队以及通信部队的专家也参与了战斗训练活动。此外,海军新闻处补充表示,在此次演习中使用了空包弹和其他模拟手段,使演习情况尽可能地接近战斗状态。
8月23日,据俄新社报道,在日本海的演习计划内,太平洋舰队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的船员与海军航空兵的两架“卡-27”直升机一起发现并摧毁了一艘模拟敌方潜艇。
据报道,根据演习的计划,在彼得大帝湾附近发现一艘不明身份的潜艇。护卫舰上的船员来到指定区域,使用技术手段和海军航空兵两架甲板直升机“卡-27”搜寻敌方潜艇。直升机使用声纳站进行搜索,迅速发现了水下物体并监测其运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的战斗人员将反潜武器准备就绪,并有条件地练习使用RBU-6000火箭弹部队的深水炸弹摧毁一个目标。
7月12日,据俄新社报道,波罗的海舰队新闻处表示,约有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多达30件军事技术装备在加里宁格勒地区参加射击演习。
据报道,波罗的海舰队海军陆战队的军事人员使用了标准小型武器和战车武器进行实弹射击。在执行战斗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海军陆战队练习了现代联合武器作战的技能,军事人员开展了包括防御性、进攻性和侦察性工程作业等成套战术和特殊战术训练演习。此外,演习还使用了装甲运兵车、自动步枪、手持机枪和榴弹发射器等对模拟敌方装甲车辆和人员进行目标打击。新闻处补充表示,此次超过一半的演习是在夜间进行的,在能见度有限的情况下队员们使用了夜视仪和夜视装置以及照明弹进行瞄准射击。
7月12日,据北方舰队新闻处消息,北方舰队“水手”号和“布雷斯特”号小型反潜舰前往巴伦支海进行演习。
在巴伦支海的北方舰队作战训练场,舰艇进行了测试性战术演习,搜索并摧毁一艘模拟敌方潜艇。该演习将分数个阶段进行,并将与北方舰队空军和防空军的反潜航空部队进行合作。出海期间,反潜人员进行了通信演练,制定舰艇联合行动计划,以及对应急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在演习的最后阶段,北方舰队的反潜水兵将进行多项战斗训练演习。演习完成后,“水手”号和“布雷斯特”号将返回科拉舰队的主要基地——波利亚尔内市。
7月4日,据俄新社报道,立陶宛国防部表示,在过去的一周里,驻扎在波罗的海国家的北约战斗机在空域边界开展了5次巡逻并伴飞两架俄罗斯战机。
据立陶宛国防部声明,从6月27日至7月3日,北约国家履行空中警备职能的战斗机五次起飞,沿着波罗的海国家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空域边界进行巡逻。据报道,6月28日,北约空警战斗机发现一架俄罗斯“苏-24M”飞机往返加里宁格勒地区。6月29日,一架“安-12”飞机飞往加里宁格勒地区。
据立陶宛国防部称,北约战斗机在6月共伴飞俄罗斯战机34次。
7月8日,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最大的造船企业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举行了“别尔哥罗德”号潜艇的验收和交付仪式,“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入列俄罗斯海军。
据报道,该潜艇可以携带深海救援和自主无人潜水器,旨在完成不同的科学任务并进行搜索和救援行动。俄罗斯海军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表示,“别尔哥罗德”号将为俄罗斯开展各种研究开辟新的机会,使俄罗斯能够在世界海洋最偏远地区进行多样化的科学考察和救援行动。此前有报道称,“别尔哥罗德”号潜艇将用于搭载 “波塞冬”号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别尔哥罗德”号潜艇由俄罗斯鲁宾海洋工程中央设计局设计,在塞夫马什工厂建造,于2019年4月23日启动,最初计划于2020年移交给舰队。根据俄罗斯国家军备计划,到2027年俄罗斯将建造三艘特殊用途的核潜艇。
6月27日,据塔斯社报道,波罗的海舰队海军航空兵约15架“苏-30SM”和“苏-24”飞机的机组人员参与了加里宁格勒地区的战术飞行演习,多用途战斗机和前线轰炸机的飞行员演习了打击地面模拟敌人等任务。
在演习中,“苏-30SM”多用途战斗机和“苏-24”前线轰炸机以摧毁军事装备、指挥所和模拟敌人,以及在现代联合武器作战条件下为舰队的陆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为目标制定了行动。在演习期间,飞机的机组人员击中了100多个不同的目标,并发射多枚非制导导弹。在空中执行训练任务时,飞行员还改进了空战中的机动、侦察以及飞行射击等行动步骤。
6月27日,据俄罗斯外交部消息,常设仲裁法院对乌克兰诉俄罗斯联邦一案作出了第一次裁决,该案是乌克兰在2019年就2018年11月25日乌克兰军舰和军人在黑海被扣押而提起的。
俄罗斯外交部指出,这一裁决结束了争端的初步阶段,在此期间,俄罗斯对常设仲裁法院是否有管辖权审议乌克兰的申诉提出了异议。常设仲裁法院认为不可能支持俄罗斯所有论点,并认为有必要将俄乌争端转移到实质性审议阶段,在此期间将进一步审查俄罗斯的立场,俄罗斯外交部对此表示遗憾。此外,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在提交对俄罗斯的答复备忘录时将会考虑常设仲裁法院在这一阶段做出的结论,该备忘录将在2022年12月27日之前提交。俄罗斯希望在下一阶段的仲裁过程中,常设仲裁法院能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俄罗斯的所有论据。
6月20日,据俄新社报道,自6月15日起俄罗斯1155型大型反潜舰、三艘“守护号”巡逻舰和“涅德林元帅”级测量综合舰自北向西南沿日本海岸,从北海道东海岸途经冲绳县,向中国东海方向前进。根据日本自卫队参谋长联席会议消息,日本海军自卫队P-3海上巡逻机、秋月级驱逐舰及加油机在日本东海岸从北向西南追踪了俄罗斯舰艇动向并收集信息。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