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拟…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拟…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博士生延期资助…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名…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硕士统考拟录取名单公…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025年博士研究生综…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外语综合水…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 “…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硕士统考专业科目和参考书目…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5年接收推免生预…
- “愿景 2015师生元旦晚会”精彩演绎 12月26日晚19点,边海院、国问院四楼报告厅张灯结彩,其乐融融,两院师生济济一堂,载歌载舞,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元旦联欢晚会,庆贺2015年元旦的到来。 在两位主持人…[详细]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慧根来我院讲座 12月17日上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杨慧根主任在我院401会议室了题举办为“我国极地考察与研究”专题报告。讲座由副院长熊晓煜主持,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煌教授…[详细]
- 国家公祭日国内专家聚首我院纪念二战全面爆发75周年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7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学术研讨纪…[详细]
- 韩国新民主政治联合国际部部长朴钉先生在我院做主题演讲 11月27日,韩国新政治民主联合国际委员长(国际部部长)朴钉先生受邀做客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朴钉先生是武大大学的校友,曾经师从胡德坤院长,并在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详细]
- 树立国际视角,演绎精彩外交——记武汉大学“我做外交官”外交知识竞赛决赛 2014年11月23日晚7点,武汉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之“我做外交官”外交知识竞赛暨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模拟大赛决赛在标本馆四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武汉…[详细]
- 村田忠禧先生与胡德坤教授对话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1月11日下午三时,日本横滨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先生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四楼报告厅举办了他的第二场讲座。本次讲座以新颖的对话形式展开,我院胡德坤教授与村…[详细]
- 珞珈讲坛第八十七讲:《日本镜中行》——记剑桥大学麦克法兰教授做客珞珈讲坛 11月14日,剑桥大学人类社会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副会长、皇家历史学会研究员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应邀做客武汉大学珞珈讲坛。下午2点…[详细]
11月14日,剑桥大学人类社会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副会长、皇家历史学会研究员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应邀做客武汉大学珞珈讲坛。下午2点30分,武汉大学新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会场气氛浓郁。本期珞珈讲坛由武汉大学主办,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承办。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谈广鸣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胡德坤教授担任了本次珞珈讲坛的主持人。
首先,麦克法兰教授与全校师生共同分享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他近期出版的著作《日本镜中行》。作为一名西方学者,麦克法兰教授以第三者的视角,站在中日关系的外部,客观、冷静地观察日本和中国。他站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高度上,通过梳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变迁,突出分析了日本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下的历史发展、社会风俗、国民性格特征,让我们对日本文化和日本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为解读中日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他讲到,尽管我们从表面上看(镜子的外面),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东方元素,如茶、文字、建筑,同时兼具西方元素,如教堂、麦当劳、葡萄酒等,但是它既不是一个西方国家,也不是一个东方国家。麦教授从历史上几次典型的文明大碰撞时期为考察点,分析了日本在这几次文明碰撞时期的表现,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在这几次文化的大交融中仍然独善其身,保持了自身的传统,既没有被灿烂的中国唐文化同化,也没有向先进的西方科技革命低头,它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中国和欧美的发展路径。这才是日本文化的内在(镜子后面)。
在部落社会时代,人是基于群体而生活的。部落社会的政治(Power/Politics)、经济(Wealth/Economy)、社会(Society/Family)、宗教(Religions/Ideology)的决定权往往掌握在群体部落首领中,个人是没有自由的。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强调个人自由,每个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各方面具有独立性。然而,对于日本社会,麦教授说,他很难把日本归入前两种社会中的任意一种,因为他发现日本社会中,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几方面往往混在一起,表面上呈现出现代社会的特点,但其内在仍存在原始部落文明的痕迹,这是日本社会之谜。
麦教授在考察日本民众社会生活时发现:同一个人,如果在大街上理直气壮、威风凛凛地走路,旁人都会礼貌的向他致敬,但是如果他怯懦地走路,表现出社会下层人的粗俗,旁人便会用脚踢他,鄙视他。因此麦教授分析,日本民族是一个崇尚力量的国家,天生喜欢强者,鄙视弱者。例如,历史上的日本多次向兴盛的中国大唐派遣使者,学习大唐文化,如汉文字和建筑;当西方列强叩响日本的国门时,他们便向西方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再如,当今的日本为美国的马首是瞻,而对二战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历史含糊其辞,甚至推卸责任,毫无悔意。这都是日本民族崇拜强者,而对弱者不屑一顾的例证。
麦教授的演讲也给解决目前中日关系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靠中国自身的发展壮大。当中国社会发展壮大,成为“强者”后,日本必然会对中国刮目相看,从而改变现有的中日关系现状。
演讲结束后,胡德坤教授对麦克法兰教授的精彩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讲到:麦教授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围为我们勾画了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端、演变到当今全球化的上下几千年的整个过程,考察了日本在世界文化变革背景中的应对状况,分析了其行为背后的家族观、宗族观、宗教观、社会观,为我们解开了日本社会之谜。在整个讲述中麦教授能够高屋建瓴,娓娓道来,用适度的语速,简练通俗的语言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盛宴。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麦教授都细心的一一作了解答。
(供稿:刘梦、黄钰雯 摄影:曾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