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台协会(AIT)更换处长,郦英杰即将离任,由美国国务院亚太副助卿孙晓雅出任处长。
6日,台湾“行政院”苏贞昌接见郦英杰,并颁授“大绶景星勋章”。苏贞昌表示过去三年来台美关系在经贸、安全及双边伙伴关系等各层面皆取得实质进展,在郦英杰的大力协助之下,促成美国捐赠台湾250万剂疫苗,不仅体现“真朋友、真进展”,也是“患难见真情”的展现,期盼台美合作伙伴关系在现有良好基础上持续茁壮成长。
台湾“外交部”表示,新任处长孙晓雅对台美关系议题深入了解,也是台湾长期友人,政府对此项人事安排竭诚欢迎;期盼孙晓雅带领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团队与台湾继续密切合作,在郦英杰等历任处长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台美友好伙伴关系。
7月6日报道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7060353.aspx
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5484cb87-ae5d-4519-9d93-a31d6646a096
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俄罗斯海军将从7日开始的3天内,在包括日本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日本海海域实施导弹发射训练。他表示,“已通过外交途径表示需妥善考虑我国作为沿海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希望俄方不会损害日本的权利,并表示“俄罗斯军队在我国周边的演习和训练等的活动有日渐活跃的倾向”,将继续关注俄罗斯军队的动向。
7月6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706/k10013122151000.html?utm_int=news-international_contents_list-items_065
7月6日,第25届东盟-韩国副外长级年度对话在线上举行,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阮国勇(Nguyễn Quốc Dũng)、韩国外交部副部长杨胜培(Yeo Seung-bae)等出席对话。
会上, 韩国表示支持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欢迎东盟发挥作用,促进区域的合作与对话,推动区域建立互信,促成《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在会上讲话时强调,在国际问题日益频发的背景下,大家应保持并推动多边合作,加强对话,建立信任,重视国际法,坚持和平解决争端,以确保一个和平、稳定、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同时,副部长还肯定了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希望韩国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东盟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的努力。
7月7日报道
https://congly.vn/van-de-trieu-tien-bien-dong-tinh-hinh-myanmar-lam-nong-doi-thoai-asean-han-quoc-190669.html
美国台湾研究所(AIT)宣布,从2021年夏天开始,桑德拉·乌德柯克(Sandra Oudkirk)将接替布伦特·克里斯滕森(Brent Christensen),担任其台北办事处的新主任,成为美国在台协会1979年成立以来其台北办事处的首位女性处长。
乌德柯克曾在美国外交部工作30余年,于2019年5月加入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担任美国亚太经合组织高级官员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事务副助理国务卿。
早年美国政府任命的美国在台协会驻台北办事处处长必须脱离外交官身份,然后才能以民间身份赴台履新,以凸显所谓的“美台非官方关系”性质。但是乌德柯克直接以副助理国务卿的官方身份前往台北履新,充分表明这一做法现在已经终止。
在北京强化对台施压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显示出拜登政府正着力巩固与台北的关系。此前,华盛顿一直寻求加强与台北在商业和文化领域的半官方关系,与本已强大的防务合作联合起来,以反击日益自信的中国大陆。
7月6日发布
https://www.ait.org.tw/sandra-oudkirk-announced-as-ait-dir/
7月7日报道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7-07/u-s-names-taiwan-envoy-with-china-ambassador-post-still-vacant
7月9日报道
https://www.voachinese.com/a/taiwan-us-china-20210707/5956186.html
近日,斯威士兰爆发群众暴动。6日,台湾“外交部”表示,台湾驻斯威士兰代表机关与美国、英国、欧盟等驻斯威士兰使馆已于7月4日发表共同声明,欢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政治、国防暨安全机构派员访问斯威士兰,协助各方展开广泛且开放性的对话。共同声明提到,鼓励所有利害关系者以尊重基本自由及法治为原则,透过和平及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对暴力行为予以谴责,呼吁经调查后对非法肇事者依法制裁。台湾“外交部”还表示,台“外交部”与驻斯威士兰代表机关注意并掌握政局发展,并对发生纵火抢劫等不幸事件表达遗憾及慰问之意。台当局外事负责人吴钊燮表示,相信透过建设性的对话,希望斯威士兰得以早日恢复稳定;感谢斯威士兰政府调派警力维护台湾侨民安全,台湾将持续与斯威士兰政府在社会重建及抗疫工作上进行互利互惠的合作,期盼深化交往。
7月6日报道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7060180.aspx?utm_source=cna.app&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inapp_share
韩国外交部6日表示,外交部次官补(外长助理)余承培当天与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外交部副部长艾玛琳在线主持“韩国与东盟对话”会议,与会者就扩大“新南方政策”合作方案交换意见。
余承培介绍韩国正基于“新南方政策”加强版战略与东盟加大在卫生、教育、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余承培感谢东盟积极支持韩方为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和永久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并呼吁东盟继续为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发声。
东盟成员国评价韩国的“新南方政策”大有助于东盟地区克服新冠疫情、推动经济复苏,希望在疫情防控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对接与沟通。
7月6日报道
https://cn.yna.co.kr/view/ACK20210706006100881?section=politics/index
7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Samuel J. Paparo)上任后首访新加坡,并于8日拜会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期间二人重申两国强劲、长期的防卫伙伴关系,也讨论了未来强化双边合作的计划。
报道称,在1990年双边防务合作备忘录下,新加坡允许美国使用其军事设施。新加坡国防部指出,黄永宏与帕帕罗讨论了未来加强新加坡海军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合作的计划,两国海军将通过双边及多边演习、人员交流等方式定期交流,包括近期在关岛附近水域举行太平洋狮鹫演习(Exercise Pacific Griffin),以及与美国雷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南海国际水域进行通航演习(passage exercise)。这些交流有助加强两国海军合作,深化双方人员之间的关系。
7月8日报道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7080201.aspx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8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发表演讲时称,俄罗斯希望以不包括领土问题的形式与日本签订和平条约。
在会谈中,拉夫罗夫就与日本的和平条约谈判表示:“希望日本着手于与俄罗斯签署全面条约的工作。”他还说:“日方希望先在岛屿问题上达成妥协,然后再签订相关条约,然而,并不现实。”以此强调了俄罗斯希望以不包括领土问题的形式缔结和平条约的想法。此外,拉夫罗夫在演讲中还提到了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约翰逊上月发表的《新大西洋宪章》,表示欧美与俄罗斯对立的姿态正在加强。拉夫罗夫外长还表示,由于当前俄罗斯处于以美国为首的“四边安全对话”框架之下,以及四国在亚太地区也在不断对俄罗斯和中国进行封锁,出于保障本国安全的考虑,十分重视俄日双方和平条约的签署。
7月9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709/k10013128711000.html?utm_int=news-international_contents_list-items_011
韩国外交部8日表示,外交部北美局局长高鈗周当天在东京与日本外务省北美局局长市川恵一举行会谈。
双方就今年上半年举行的韩美、日美首脑会谈成果和后续措施,以及对美关系、地区局势等共同关切广泛交换意见,并就加强韩美日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共识。
韩日外交部北美局局长会谈于2007年5月首次举行,去年9月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韩国总统文在寅9日在青瓦台接见到访的美国众议院韩国问题研究小组(CSGK)代表团。
文在寅表示,继参议院代表团6月对韩国进行访问后,众议院跨党派代表团此次访韩,凸显美国国会对韩美同盟的重视。他说,韩美以5月的首脑会谈为契机,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同盟关系。他向美国国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呼吁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韩美同盟发展成最为模范的同盟,引领半岛走向永久和平。
美国众议院韩国问题研究小组成立于2018年,旨在研究韩美关系,促进两国议员和政府官员间的交流与沟通。此次访韩的代表团成员由民主党议员阿米·贝拉、共和党议员英·金等10人组成。
阿米·贝拉表示,5月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圆满成功,众议院跨党派代表团此次访韩,反映了美国重视韩美关系。他还向韩国在新冠疫情初期提供援助表示感谢。
7月9日报道
https://cn.yna.co.kr/view/ACK20210709003200881?section=politics/index
主要研究南亚和中东问题的撰稿人鲁伯特·斯通(Rupert Stone)发表文章《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基地如何符合中国的利益》(How a U.S. Base in Pakistan Serves China’s Interests),分析了美国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对中国军事战略政策的影响。
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出剩余部队,拜登政府正争先恐后地确保“超视距”反恐能力,使其能够从阿富汗境外的基地打击和监视恐怖组织。巴基斯坦是建立这样一个基地的选择,因为它靠近阿富汗境内基地组织等跨国恐怖组织居住的地区。但其政府断然拒绝接纳美军。权威人士分析,中国和巴基斯坦是最亲密的经济和安全伙伴,并且中美之间竞争加剧,因此中国也会反对美国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
去年,中巴签署了新水电项目协议。但是,巴基斯坦塔利班恐怖主义的重新抬头可能会严重破坏进展。因此,美国基地可能会保护而不是威胁中国的利益。中国当然会非常乐意让美国消灭敌人,并承担任何平民伤亡所带来的名誉损失。华盛顿在巴基斯坦极不受欢迎,而且很可能继续如此,这会分散人们对中国缺点的注意力。
尽管有关“全天候友谊”的言论不绝于耳,但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的费用十分昂贵,并且两种文化是非常不同的,一个是世俗而现代的,另一个是保守而虔诚的。如果美国继续在该地区驻军,北京和许多巴基斯坦人就会进一步将美国的好战态度与中国所谓的以和平、发展为基础的对外关系方式对立起来。
此外,基地可以激发恐怖组织,为他们提供强大的招募工具。巴基斯坦过去对美国反恐战争的支持引起了激进组织的强烈的敌意。因此,虽然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有好处,但也有风险。但北京肯定会反对美国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这是错误的,因为建立军事基地有充分合理的理由。
6月29日发布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how-us-base-pakistan-serves-china%E2%80%99s-interests-188817
6月,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司发布名为《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外交影响力与美国不相上下。在两国国力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双方在贸易、技术转让、网络间谍、人权等问题上的争端也在加剧。即便是2019冠状病毒的共同威胁,也成为双方相互指责、争夺影响力的契机,围绕着台湾、东海和南海等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双方紧张局势也不断升级。
报告作者蒂莫西·希思(Timothy R. Heath)回顾了兰德公司过去关于这种关系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从2015到2020年年中的研究。在此次对60多份兰德报告的审查中,作者讨论了与竞争相关的各种问题,它涵盖了与竞争有关的各种问题,包括中国的战略目标和优先事项、中国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中国的行动如何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以及美国可能采取的进一步保护其利益的其他措施。
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视角,该报告提出了以下7个发现:美国与中国竞争的重要性;经济、外交和技术的核心作用;美国在综合国力上占了上风,但中国正在缩小差距;由于中国解放军的发展,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地位受到了危险的侵蚀;中美灾难性战争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但风险仍然很低;国家治理面临的潜在的关键挑战是如何管理联盟和伙伴关系;通过战争以外的手段进行的斗争加剧。
对此,报告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最好地应对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技术竞争、外交、威慑和许多其他问题,包括: 在技术竞赛中,美国应该审查各个领域和部门的发展,并制定一份审查中国创新体系的计划书;美国的政策应该侧重于理解和支持重要的合作伙伴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只要他们与印度-太平洋国家发展关系的行为有助于美国实现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在核威慑问题上,美国和中国应该深化在战略问题上的对话,以便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应保持足够的克制,尽可能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
最后,报告指出中美两国仍然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偶尔还会在共同威胁面前进行合作。中美战略竞争的复杂性表明,需要一个复杂而谨慎的战略来应对潜在的危险,保护美国的利益。到目前为止,报告指出,研究人员可以从改进跨领域、层次、联盟和伙伴关系协调的方法;竞争的最佳方式;战争以外的措施;技术方面的竞赛;竞争中的合作机制;地缘政治的机会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便为美国提供指导战略和政策发展的工作。
6月22日发布
https://www.rand.org/pubs/perspectives/PEA290-3.html
https://doi.org/10.7249/PE-A290-3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米丽·霍恩(Emily Horne)7月1日宣布,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当日与越南副总理范平明进行会谈。沙利文强调美国致力于与越南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并讨论了两国在海上安全、湄公河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结束新冠肺炎大流行等领域深化合作的途径。并强调了拜登-哈里斯政府对东盟的中心地位以及东盟在印太架构中的重要作用的承诺,承诺将继续与越南和该地区的其他伙伴保持高层接触。沙利文和范副总理还讨论了南海问题,包括美国对2016年仲裁庭裁决的支持。此外,沙利文表达了拜登总统对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地区悲惨的人道主义和人权状况的关切,以及联合国安理会迫切需要动员支持来解决持续的饥荒问题。
7月1日发布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7/01/statement-by-nsc-spokesperson-emily-horne-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jake-sullivans-call-with-deputy-prime-minister-pham-binh-minh-of-vietnam/
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会议将于6月30日召开,台湾各部门均表示期盼持续深化台美关系。
29日,蔡英文在“总统府”发表谈话。她表示,TIFA会议重启是台湾对外贸易非常重要的一大步;通过TIFA平台系统性对话,能够建构台美双方处理相关议题的架构、原则与程序,让双边的贸易议题以及台美共同面对的全球议题的讨论,能够有结构、有节奏地推进;此外,简化医疗物资的进出口程序是本次会议的一项重点议程,这些实质合作将会助力于台湾现阶段的疫情控制。
台湾“行政院”表示,此次会谈将注重提升及深化台美经贸关系之途径与台美双方在疫后经济复苏上的合作,这是未来台美双边经贸合作重要的基础;预计就知识产权、数字贸易、药品医材等议题展开对话;期盼双方加深国际合作并让台湾经贸顺利与国际接轨,为台湾长期战略目标先打下重要基础。“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表示,针对第11届台美TIFA会议,台湾有两项目标,一是深化台美经贸关系,签订双边贸易协定;二是讨论如何准备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6月26、29日报道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6122
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9818b840-9dde-4af7-9dd2-5c2a930cb47f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6290325.aspx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6260022.aspx
韩国外交部29日表示,外交部北美局局长高鈗周和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马克·卡纳佩当天在首尔举行双边政策对话(BPD)第二次会议,双方就供应链合作方案等事宜进行讨论。
外交部表示,双方会上讨论了今年5月韩美首脑会谈的后续措施、韩美同盟主要悬案和地区与全球问题等。后续措施方面,外交部一位官员称,双方就供应链问题成立了政府部门特别工作小组(TF),将加速推进相关事项。地区和全球问题方面,双方就加强韩国新南方政策和美国印太战略构想合作进行了讨论。
双方还就包括首脑会谈在内的两国高层交流成果进行了密切沟通,并就扩大韩美合作共促区域内和平与繁荣,以及韩美日合作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但据上述官员透露,双方当天未就韩美联合声明中提到的台海问题以及“四国集团”(Quad Group)等问题进行讨论。
韩美今年3月建立双边政策对话这一司局级的例行协商机制,同月19日召开首场会议,讨论协商机制的运作方向和彼此重大关切。双方会上还决定下半年在华盛顿举行第三次会议。
6月29日报道
https://cn.yna.co.kr/view/ACK20210629005000881?section=politics/index
6月26日,印尼海事安全局表示,印尼和美国将在区域战略要地廖内群岛巴淡岛(Batam)建一座耗资350万美元的海事训练中心,两国将“携手应对南海紧张局势”。对此,印尼海事安全局表示,这座海事训练中心位于马六甲海峡与南海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交会点,将由海事安全局管理,内设教室、军营和发射台。同时,美国驻印尼大使金成(Sung Kim)在线上破土典礼中表示,这座海事中心是美国与印尼强化区域安全的行动之一。
6月26日报道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260174.aspx
美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麦克马洪(Christopher J. McMahon)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春季刊发文,着重分析了中美海运业的发展及现状,表示了对中国海运业发展强大的担忧。
自美国建国以来,几乎每一位总统都会呼吁国会支持强大的美国海运业。美国商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效率最高的商船之一,但到了今天,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领先的商业海运大国。很有可能在不到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中国将实际上控制世界的海上供应链。这种情况对美国和整个世界造成的后果是惊人的。作为一个经济和军事力量流动十分依赖海上运输的国家,美国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促进重建美国的航运业,进一步使美国海运业的所有部门能够在全球航运业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在海洋事业惊人发展中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中国十分重视航海科学、海洋工程和海洋商业方面的海洋教育,超过11.5万名学生就读于多所中国海事大学和学院。此外,中国是全球船舶融资的领头羊,为寻求购买、建造或租赁船舶的国际航运公司提供资金,到2025年,预计中国银行将提供全球50%的造船贷款。这意味着,尽管中国可能不直接拥有或经营世界上大量的商船,但它将对世界上大多数的商船队产生影响,因为它持有其他国家公司拥有的大部分船舶的抵押贷款。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海洋方面也是占主导地位的,目前,中国海洋产业的“蓝色经济”已经占到中国GDP的10%,随着海洋BRI项目的实现,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总之,中国在海运业上是有不加掩饰的雄心的。随着中国在航运、全球港口所有权、海洋金融和造船业方面的海上主导地位继续增长,中国将同时获得政治权力和影响力。这对于美国和他的欧盟伙伴来说后果可能十分严重。事实上,美国和欧盟对于中国海运业发展的担忧的声音也总是被忽略,西方政府目前十分缺乏相应的行动。这样的不作为使得中国的成功变得更具有可能性。应该让美国重振其海洋产业,在此过程中必须要调动美国的国家力量,采取实质性和持续的政治行动、政策和财政支持发展海运业,重新夺回在这一行业的主动权。
2021年春季刊发布
https://digital-commons.usnwc.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8188&context=nwc-review
6月30日,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司发布名为《了解与中国竞争的影响》的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有所增强,尤其是由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因此,美国领导人现在把中国视为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一个试图颠覆二战后自由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中国在竞争中的策略之一是在世界各国寻求影响力。在这份报告中,作者迈克尔·马扎尔 (Michael J. Mazarr)和布莱恩·弗雷德里克( Bryan Frederick)等人评估了中国利用各种影响力机制塑造G20政策和行为的能力,以及这些例子为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
作者通过调查的各种案例和数据来源,发现中国经济的吸引力是最有效的影响源。此外,第二有效的影响力来源是中国针对特定国家的特定领导人、精英开展联络活动,有时采取经济激励的方式。中美之间影响力之争在性质上主要是非军事性的。
对此,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对于受到中国影响力的目标国家,美国在面对中国的行动时,应该继续提供可信的援助承诺。
美国政府需要全面的理解、跟踪和回应中国针对特定领导人或精英的影响计划。
如果美国不愿意简单地接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它必须做更多的工作,开发能够为各国提供替代中国资金的投资工具,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
美国应制定具有更广泛的网络的影响力战略,以在目标国家聚集民间舆论和行动来源。
6月30日发布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290-1.html
https://doi.org/10.7249/RR-A290-1
中共(7月)1日庆祝建党百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大会上誓言粉碎台独图谋、对抗外来势力。对此,美国国务院一名不具名人士以背景方式回复记者询问时表示,美国会持续支持和平解决海峡两岸议题。这位人士强调,“美国敦促北京停止在军事、外交与经济上施压台湾,并改与台湾进行有意义对话。”
7月2日,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表示,关于台湾问题,日本的立场是希望双方能和平解决,台湾情势安定对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7月2日报道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020004.aspx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7020168.aspx
菅义伟首相29日在首相官邸会见了担任政府海洋政策专家讨论会会长的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的田中明彦校长,并听取了会议总结的建议。
建议指出,中国在东海等地的海洋进军活动威胁到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海上交通线路的稳定利用,希望在弄清中国方面的体制整备和运用的基础上,加强海上保安厅巡视船和飞机巡航等。另外,为了在2050年之前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政府目标,建议中也加入了致力于面向亚洲发展的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开发等内容。
听取建议后,菅义伟首相说:“我国希望能尽早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诸如《海警法》的实施等各种行为。另外,海洋创新非常活跃,希望能借此加速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脱碳社会”。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629/k10013109711000.html?utm_int=news-politics_contents_list-items_039
越南总理范明政(Phạm Minh Chính)6月28日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Thongloun Sisoulith)会晤,就南海问题、湄公河水资源等一系列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流了意见。越南外交部表示,“在国际和区域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双方一致同意继续紧密合作、互相支持,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6月28日报道
https://tuoitre.vn/viet-nam-lao-ban-ve-bien-dong-va-nguon-nuoc-mekong-20210628203258778.htm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建议称,菲律宾、越南等地区政府,也许可以在日本和美国等国家领导人的财政支持下,开展更加协调的社交媒体活动,帮助自己国家的渔民捕捉PAFFM(中国海上力量武装民兵)在南海的“骚扰”,然后在区域和全球社交媒体上公布来自南海的视频、图像和故事。目前,社交媒体上有一些来自南海地区受“骚扰”的渔民的故事和视频,但他们缺乏将他们的故事置于更大的叙事有组织的社交媒体活动,此种活动可能会更充分地解释PAFFM的作用,并提供关于PAFFM对地区生计存在严重影响的广泛信息。
这项工作所需的具体资源将包括音频和视频设备,如手机或互联网可访问设备,并为海上渔民装有恰当应用程序以及提供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制作、编辑和公布优质视频的培训课程,同时应当存在海上船只可靠的互联网接入功能,使他们能够现场广播互动。
对于面临越来越大的PAFMM影响的东南亚国家来说,这种社交媒体战略可能是一种相对便宜和简单的方式。此外,这可能会使中国处于尴尬的境地,因为可能存在PAFMM对那些质疑其主张的渔民过度使用武力的舆论。
7月1日发布
https://www.cfr.org/blog/winning-public-diplomacy-battle-south-china-sea
正在意大利访问的茂木外务大臣与荷兰外交部长卡格举行了会谈,表达了对荷兰加强参与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想法,并就加强这一地区的两国合作达成了一致。
为出席G20正在意大利南部马泰拉访问的茂木外务大臣于日本时间29日凌晨首次与荷兰的卡格外交部长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茂木大臣表示,荷兰去年公布了关于印度太平洋的独自指导方针,同时也积极参与欧盟制定印度太平洋战略是很“鼓舞人心的”。此外,他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共享基本价值的战略合作伙伴荷兰的关系”。对此,外交部长卡格回应道,“希望与日本之间发展政治、安全保障、经济、多边合作等广泛关系”,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两国合作。
此外,围绕加强“霸权主义行动”的中国,两外长一致对在东海和南海靠力量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表示深刻担忧。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629/k10013108751000.html?utm_int=news-politics_contents_list-items_048
越南副总理范平明(Phạm Bình Minh)7月1日晚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通电话,就越美关系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流意见。在南海问题上,双方均表示“支持东盟在东海(南海)发挥核心作用、航海自由、以包括1982年《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基础上解决南海争端”。
7月2日报道
https://congly.vn/viet-nam-my-ung-ho-giai-quyet-tranh-chap-tai-bien-dong-tren-co-so-luat-phap-quoc-te-190397.html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29日下午在意大利南部马泰拉与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举行会谈。双方考虑到中国近期的举动,一致认为要展开紧密合作。茂木外相对英国派遣航母打击群赴印度太平洋地区表示了欢迎,双方就加强两国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此外双方还确认了日本与英国所在北约(NATO)加强合作的必要性。
另外,茂木大臣还要求取消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日产食品进口英国的限制,拉布外长表示:“将认真考虑”。
在此之前,茂木大臣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了约20分钟的会谈,就中国、朝鲜等地区的局势交换了意见,并就在G20会议中进一步推进两国合作达成了一致。
6月30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630/k10013110751000.html?utm_int=news-international_contents_list-items_061
岸防卫大臣视察了北海道陆上自卫队东千岁驻扎地,对俄罗斯军在国后岛和择捉岛上实战配置地对空导弹系统等活动的表示戒备。
岸防卫大臣继29日视察航空自卫队千岁基地之后,30日访问了陆上自卫队东千岁驻扎地,在约300名队员面前进行了训示。其中,岸大臣表示,“去年12月,俄罗斯军队在国后岛和择捉岛实际部署了地对空导弹系统,今年2月还实施了1000人规模的军事演习。本月也将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其在远东地区的军事活动将持续活跃”,对此要提高警惕。
在此基础上,在东千岁驻扎地,有专门应对电磁波作战“电子战”的部队,岸防卫大臣表示“所属陆上自卫队最大的驻扎地所属的诸位,为了适应跨领域作战,我们需要不断进步,并充分发挥我们的力量。” 岸大臣视察后,对记者团说:“俄罗斯的军事活动正在蓬勃发展中,并和中国也有合作。除了陆、海、空之外,也需要确保在新领域的优势。”
6月30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630/k10013111651000.html?utm_int=news-politics_contents_list-items_019
报道称,日本陆上自卫队和美国陆军在鹿儿岛县的奄美驻屯地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
此次军演,美国陆军的拦截导弹部队首次在奄美大岛部署。此举是出于日美合作共同应对中国的战略考虑。这次军演日美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双方共约3000人参加,从6月24日起在全国各地的驻屯地和训练场进行。30日开始的奄美驻屯地训练,双方以空中攻击敌方为训练目标,日美导弹部队共派出约70人参加。部署在冲绳美军嘉手纳基地的陆基型拦截导弹“PAC-3”的发射装置和雷达等已经被运送到了该驻扎地,已经确定了发射模拟等合作应对的步骤。另外,陆上自卫队的最高陆上幕僚长吉田圭秀和驻日美军的最高司令官沃尔德豪泽一同视察了1日的训练。所属于嘉手纳基地的拦截导弹部队在奄美大岛展开了日美的导弹部队首次进行共同训练。此次训练是出于共同应对中国,加强日美合作的目的。报道称,日美联合演练计划进行到本月9日。
日本陆上幕僚长称,此次军演是为了“强化日美同盟的威慑力量和应对能力”。训练视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吉田圭秀幕僚长称,“此次军演是巩固日美同盟,向世界展示日美同盟力量的好机会。在日本安全保障环境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要加强日美同盟的威慑力量和应对能力,全力实现日本的安全和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定。”此外,驻日美军沃尔德豪泽司令官表示,“包括奄美大岛在内的西南诸岛在战略上和地缘政治学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区。这次的训练彰显了美国和日本钢铁般的友谊。”
此次日美联合军演被称为“东方之盾”演习,参与训练的人数超过3000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意在剑指中国。据报道称,截至本月9日,双方已经在全日本各驻屯地和演习场上,以西南地区出现险情为假想方案,共同应对作战设想进行了训练。
7月1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701/k10013114011000.html?utm_int=news-international_contents_list-items_019
茂木敏充外相1日在爱沙尼亚与利梅兹外长进行了会谈,此为访问波罗的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中的一环。目的在于敦促其参与日美等国推进的“自由开放的印太(FOIP)”倡议。
茂木在与利梅兹会谈后,在线上的共同记者发表会上说:“我们对同盟国团结一致,维护和强化基于规则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达成了一致。”
4-5月茂木外长在波兰和波黑等地进行了访问,与中东欧6国的外交部长进行了协商。欧盟将于9月总结印度太平洋战略,将会影响中、东欧各国战略的制定。波罗的三国也将促使印度太平洋战略反映提高抑制中国的方案。
中国以扩大广域经济圈构想“一带一路”为目标,致力于中欧基础设施投资。虽然提出了道路、港口、铁路网等大规模计划,但并没有按计划进行。特别是波罗的三国对中国的不信任感越来越高。立陶宛宣布脱离中国和中东欧17个国家的经济合作框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首脑也缺席了2月的框架会议。
7月1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DE29BD50Z20C21A6000000/
韩美联合司令部2日上午在京畿道平泽的汉弗莱营举行司令交接仪式,新任司令兼驻韩美军司令保罗·拉卡梅拉正式就任。
拉卡梅拉曾担任美国第18空降军军长、击退武装组织“伊斯兰国”的“坚决行动联合特遣队”(CJTF-OIR)司令和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等。之前,他曾作为美军第2师旗下的营级作战军官,在韩国非军事区执行过任务。
前任韩美联合司令部司令兼驻韩美军司令罗伯特·艾布拉姆斯当天离任,同时结束为期39年的军旅生涯。韩国国防部长官徐旭、联参议长元仁哲等出席当天的交接仪式。
7月2日报道
https://cn.yna.co.kr/view/ACK20210702003000881?section=politics/index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