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印度总理莫迪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电话交谈。莫迪总理就俄罗斯成功举办二战胜利75周年庆祝活动以及顺利完成宪法修正案公投向普京总统表示祝贺。
莫迪总理回顾了6月24日印度三军特遣队参加的莫斯科阅兵式,并指出这是印度和俄罗斯人民之间友谊长存的象征。两国领导人注意到,印俄都为解决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了有效措施。双方也一致认为更紧密的印俄关系有利于共同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他们同意继续保持双边接触和协商的良好势头,同意于今年年内在印度举行年度双边首脑会晤。莫迪总理表达了他对普京总统来印度参加双边峰会的热切欢迎。普京总统重申了俄罗斯对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的承诺。
7月2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2806/Telephone+conversation+between+Prime+Minister+and+the+President+of+Russian+Federation
新冠肺炎疫情和随之而来的封锁政策使各国原有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愈演愈烈。在此过程中,难民尤其容易受到冲击,其中将近80%的难民生活在缺乏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设施的发展中国家。这些难民还处于另外一种劣势,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既没有公民权,又没有能够帮助他们获得食品补助、医疗保健或其他福利的相关身份证件。
印度是如何看待难民问题的?截止到7月的第一周,印度已经登记了超过55万例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印度受疫情影响最严重和最脆弱的群体包括移民劳工、日薪工人和难民,政府对待这些群体的方式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只有当数千名农民工徒步返回家乡时,他们面临的困境才引起社会的关注。印度收容了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难民。截止到2016年,据联合国简报预估,印度虽然不是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的签署国,但该国收留了209234名难民。在印度的难民主要包括逃亡者、寻求庇护者和无国籍人。
首先,这三类难民群体共同的不满之一就是因封锁而导致失业。一方面,以来自斯里兰卡的泰米尔难民为例,虽然有许多泰米尔难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属于按日计薪的劳工,但其中受到过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劳工也丢掉了工作。据报道,这些难民中的很多人甚至买不起政府分发的蔬菜。许多在海得拉巴( Hyderabad,印度第六大城市,特伦甘地邦的首府,位于印度中部)的罗兴亚难民正在挨饿,自封锁以来,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在德里的罗兴亚难民由于得不到认可而没有资格获得当地政府的援助。来自阿富汗的难民也处在类似的境地,封锁政策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其次,难民营的空间一般都很狭窄,这让难民群体的处境更加不利。印度约有18000名罗兴亚难民,其中数千人都居住在德里人口稠密的贫民区。像孟买的达拉维(Dharavi)等贫民窟就很难保持社交距离。来自斯里兰卡的泰米尔难民也是如此,他们生活在拥挤的难民营中,共用卫生设施并且无法获得医疗保障。
最后,这些难民的人权保障也令人担忧。4月26日,当难民营的一名司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后,位于泰米尔纳德邦Koodal Nagar的一个斯里兰卡泰米尔难民营遭到了封锁。随后,几名难民要求与散布在全州各地“特殊营地”中的家人团聚,这些“特殊营地”的建立是为了收容被指控犯罪的难民,其中许多人已经在这样的营地中生活了好几年。在进行司法审判前,这些“特殊营地”的难民获得医疗服务和与家人交流的可能性为零。印度内政部也对罗兴亚人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审查,而罗兴亚难民担心如果该群体内出现确诊病例,他们受到的迫害和歧视将会加剧。
【作者:Dharika Athray达里卡·阿斯雷,印度FLAME大学助理研究员。】
7月7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the-plight-of-refugees-in-india-during-covid19-69287/
7月7日,国防部长辛格主持了一场高级别军事会议,以审查边境地区正在建设的各种基础设施项目进展。国防部秘书阿杰伊·库马尔(Ajay Kumar)和其他高级官员也出席了会议。辛格重点审查了边境地区的道路建设情况与连通状态,并讨论了加快建设边境地区战略性道路、桥梁和隧道的必要性。与2018-19财年相比,今年的边境道路工程施工量增加了30%左右。国防部声明指出,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印度边境道路组织也不间断地工作,不影响各个项目的进展。尽管降雪量空前,甚至打破了60年的历史记录,但今年所有道路的平均开放时间都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有关部门在查谟和克什米尔、拉达克、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锡金邦和“阿鲁纳恰尔邦”的149条公路(3965公里)进行了除雪工程,这为作战部队与后勤部队快速前往边境地区提供了交通保障。国防部长敦促印度边境道路组织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的成就。该组织引进了最新的设备,并在测试成功后引进了现代化的施工方法,优化了水泥基铺面、塑料、土工织物等材料的使用,还应用了各种边坡稳定技术。
此外,在莫迪总理的“印度制造”倡议下,国防部与加登里奇造船和工程有限公司(Garden Reach Shipbuilders and Engineers Limited,GRSE)合作,成功地对本国生产的模块化桥梁进行了试验,这将彻底改变前线区域的桥梁铺设能力。
【此条整合《印度政治家报》7月7日的报道:https://www.thestatesman.com/india/defence-minister-rajnath-singh-reviews-progress-of-infrastructure-projects-in-border-areas-1502906882.html】
7月7日报道
https://www.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PRID=1637049
7月5日,中印边界问题中方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双方就缓和当前两国边境事态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
两国特别代表同意遵循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认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对双边关系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双方应避免分歧上升为争端。双方认为有必要确保两国实际控制线沿线军队尽快完全脱离接触,确保印中边境地区局势降温以全面恢复和平安宁。两国特别代表重申,双方应严格遵守实际控制线,不得采取任何单边行动改变现状,应共同避免影响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的事件再次发生。双方同意欢迎近期两国军事和外交会晤取得的进展,同意继续保持对话磋商,包括在印中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框架下进行协商,并抓紧落实两国边防部队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各项共识。此外,双方同意将继续通过特别代表会晤机制加强沟通,确保依照双边协议,全面持久地恢复印中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7月6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2811/Conversation+between+Special+Representatives+of+India+and+China+on+recent+developments+on+the+IndiaChina+border+areas
有关斯里兰卡要求印度“冻结债务”的新闻报道应该引起印度的重视。还有报道称,“由于印度尚未对冻结债务的要求作出回应,斯里兰卡转向了中国”,这将使印度的区域战略危机比过去更加紧迫。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Mahinda Rajapaksa)曾指出,印度机构与西方机构都在干涉该国的政权更替,与此同时,尼泊尔总理夏尔马·奥利(K.P. Sharma Oli)也宣称,印度正在“试图推翻我的政府”。而不丹作为印度的邻国,最终也不得不否认有关他们“截停”印不边境水渠的报道。此前,被视为印度最值得信赖的邻国——孟加拉国,也对印度《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做出强烈反应,甚至取消了部长级访问。印度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与邻国的一系列问题中。
据说,这些国家都在向中国靠拢——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是在经济战线上靠拢;尼泊尔是在政治战线上靠拢。与其他规模类似的国家不同,印度与其邻国相比,其在人口、经济和军事、全球政治影响力以及影响世界舆论方面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结构性失衡”是地理和政治历史的发展结果,但有更深的背景和意义。印度战略学界常常没有抓住这一点,这就导致了观念上的差异。印度的观念、言论与行动,往往被邻国误当做众所周知的“老大哥”。如果不解决这些看法上的分歧,印度审视过去周边关系和校准未来关系的努力将毫无用处。
在区域和双边的背景下,印度在地缘战略、政治和经济方面并没有被南亚国家视为一个团队成员,更不用说作为团队领导者了。在冷战时期,世界认为南亚地区(不包括巴基斯坦)是印度的“传统势力范围”,印度自己也这样认为,但在这件事上有着关键作用的印度邻国不这样认为。在邻国中,印度经常被视为一个在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问题上采取“单边决定”的国家,很少与那些重要的较小邻国进行磋商或沟通。印度在共同安全关切问题上采取的单边主义,加剧了邻国内在的不安全感。为寻求“自卫”,印度的邻国们求助于更大的、非区域性的参与者,比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和冷战后的中国。美国和中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多边论坛的重要参与者,他们认为印度在安全方面实施“单边战略决定”的固有观点,可能对印度的多边政治参与产生影响,这是印度仍然需要解决的中长期战略问题。
【作者:Sathiya Moorthy 萨提亚·莫西,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杰出研究员与钦奈项目的负责人。】
7月7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indias-lack-strategic-trust-neighbourhood-69318/
印度参加了由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主办的“加强和平共识”区域合作伙伴会议。会议由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艾哈迈德扎伊(Mohammad Ashraf Ghani)主持,包括联合国在内的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此次会议。
加尼总统就印度向阿富汗抗击新冠疫情提供援助并主办南盟领导人会议向莫迪总理表示感谢。会议讨论了有关阿富汗和平与和解进程以及区域伙伴支持主权独立、统一、民主的阿富汗等问题。作为阿富汗最大的发展伙伴之一印度承诺向阿富汗提供的援助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印度重申了“阿人主导、阿人所有、阿人控制”的包容性和平进程的重要性。印度对能够保护阿富汗社会各阶层(包括妇女,儿童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宪法秩序表示支持。印度还强调,不再庇护恐怖分子是阿富汗实现持久和平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7月7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2812/India+participates+at+Strengthening+Consensus+for+Peace++a+regional+meeting+on+Afghanistan
当前,国际事务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印太时代”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美国、中国、可能还包括印度将成为下一场新兴竞争的主要参与者。区域权力中心的扩张引起了世界多极化的错觉,而实际上,美中竞争意味着新的两极结构发展。国际关系的“双边化”,遇上传统的南亚安全困境——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三角关系,以及由于新冠疫情而迫在眉睫的全球供应链重组需求,为全球事务的结构性转变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印太时代”将经历三个层面的变迁。
首先,全球秩序可能会从单极转变为两极。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前,美中两国已经开始了从贸易到金融、从农业到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竞争。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连接各大洲国家,并有望推动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美国越来越重视印太地区,并可能会投入更多资金在该地区发展伙伴关系和盟友关系。
其次,全球体系中还出现了试图摆脱美中竞争影响的新兴区域国家网络。主要参与者包括俄罗斯、印度、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区域大国。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他们都试图在中美两国之间保持平衡,而不会只选择其中一方阵营。在这一时期,要么是美国(和印度)同中国与俄罗斯对抗,要么是美国与印度(和俄罗斯)修复友好关系以对抗中国。如果冲突进一步升级,美国将全力支持印度对抗中国,而俄罗斯则可能寻求在中印的紧张关系中保持中立,但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双方的支持。由于美国资本和国际投资逐步撤出中国,印太地区将成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
最后,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全球供应链逐渐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已经成为现实。美国提出将制造业和供应链带回国内,或者延伸到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印度等盟友或合作伙伴国家。全球供应链重构需要时间,但也会带来新的地缘经济优势,尤其是对印度而言。因此,印太地区将成为未来十年内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战场。
【作者:Velina Tchakarova,奥地利欧洲与安全政策研究所(Austrian Institute for European and Security Policy,AIES)所长,研究领域包括全球体系转型、全球地缘战略以及欧盟外交、安全和防务政策等方面。】
7月8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covid19-and-the-indo-pacific-decade-69356/
7月7日,印度外交秘书斯林格拉(Harsh Vardhan Shringla)与美国政治事务副国务卿戴维·黑尔(David Hale)举行了线上外交磋商。双方回顾了印美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下的所有活动,包括政治、经济、商业、区域和国际合作。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美印卫生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在新冠肺炎药物和疫苗研发方面的合作。他们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互惠贸易和人文交流,包括为学生和专业人才提供签证便利。
双方就一些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全球问题交换了意见,重申两国将致力于确保一个自由、开放、包容、和平和繁荣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深化两国在联合国的合作,特别是在印度担任2021-2022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期间。两国同意保持联系并通过一系列机制推进双边议程,例如印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主办美印“2+2”部长级会议。
【此条整合《印度斯坦时报》7月8日的报道: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india-us-hold-bilateral-talks-look-forward-to-2-2-ministerial-dialogue-later-this-year/story-sZXgPlYJP8cpEcd09GhuWJ.html】
7月7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2814/IndiaUS+Foreign+Office+Consultations
作为印太愿景的一部分,印度和印尼7月6日签署了一份关于海上安全和安保的谅解备忘录,以寻求在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好战”的背景下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谅解备忘录主张建立基于规则的秩序,维护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各项原则,通过加强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合作。其中提到的海域态势感知机制(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MDA)将成为控制和应对海盗、走私、贩毒、非法移民和其他此类海事犯罪事件的基础,为本地区带来安全和保障,并保护宝贵的海洋环境。谅解备忘录还将提供改善互操作性的途径,并同意两国在需要时进行联合搜救。
7月7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n-indonesian-coast-guards-sign-mou-to-uphold-rules-based-order-in-the-indo-pacific-region/articleshow/76840243.cms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7月7日称,虽然中国军队已经从相关边境摩擦地区撤军,但是印度空军正在中印边境西段实控线附近的山区进行夜间巡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消息人士称,前线战斗机日夜频繁的行动是一个信号,表明印度将继续向中国施压,直到中印边境西部的班公湖、戈格拉和温泉(Gogra and Hot Springs)等争议地区恢复原状。在过去几天里,鉴于与中国边境紧张局势的加剧,印度空军在所有中印实控线沿线的关键基地加强了战斗机、攻击直升机和运输机的部署。
7月7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af-carrying-out-intensive-night-time-operations-over-eastern-ladakh/articleshow/76833943.cms
7月7日晚,据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军方拆除了临时基础设施,并继续从中印边境西段的戈格拉和温泉(Gogra and Hot Springs)两大关键对峙点逐步撤军。中印两国军方正努力于24小时内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建立4公里宽的缓冲地带,印度军方已经开始严密监控中方后撤行动。中方军队在第15号巡逻点(温泉地区)已经撤退了2公里,第17号巡逻点(戈格拉地区)的撤军行动预计将在8日晚完成,印度军队也将根据同等原则撤退。消息人士称,双方军队可能在两天内从这两个摩擦点脱离接触,并且中国军队已经从这些地区“实质性”撤军。鉴于该地区的撤离进程还未完成,印度军队并未降低戒心,而是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设立缓冲区将暂时限制双方军队在该地区的巡逻活动。虽然一些专家认为这一举动是必要的,但另一些专家警告说,暂时限制巡逻权不应该成为削弱印度边境控制和军事存在的长期做法。
【此条整合《今日印度》7月7日的报道: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chinese-military-withdraws-troops-removes-structures-in-hot-springs-gogra-sources-1698085-2020-07-07;《印度经济时报》7月8日的报道: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buffer-zones-being-created-in-gogra-hot-springs-ladakh/articleshow/76841758.cms】
7月8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4km-buffers-at-three-key-points-as-troops-pull-back/story-Wu5bKqvGGf6DkD9QJpsmgK.html
7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推特上祝愿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早日康复。此前,博尔索纳罗总统在新冠病毒检测中呈阳性。莫迪总理在推特上说:“我的朋友博尔索纳罗总统,我为你祈祷,祝愿你早日康复。”莫迪总理还用巴西官方语言葡萄牙语发布了同样的消息。
博尔索纳罗总统曾表示,他相信在使用羟氯喹治疗后,他将很快战胜新冠病毒。在经历了发烧、肌肉疼痛和其他不适之后,博尔索纳罗总统在6日接受了肺部CT检查,随后已于7日退烧。他将病情好转归功于羟氯喹。
7月8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pm-modi-wishes-speedy-recovery-for-brazil-president-bolsonaro-down-with-covid-19/story-OMOjT1PCBYCl3iDe0qF3EN.html
6月27号,国大党要求总理莫迪公开谴责中国“无耻入侵”印度领土的行为,并敦促政府采取“有力而迅速的行动”以解决实控线问题。国大党的高级领导人西巴尔(Kapil Sibal)在线上记者会称,总理应该向全国发表讲话,承诺击退任何占领印度领土的人。而过去六年的中印边境情况是莫迪政府执政期间最大的外交失败,莫迪应当“迅速采取行动” ,与中国解决边界实际控制线问题。
6月27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pm-should-condemn-china-publicly-for-incursions-take-strong-quick-action-congress/articleshow/76660542.cms
在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冲突之后,印度民众普遍对中国感到愤怒,并认为应当在中国成功改变中印边境现状前阻止它的任何行动。此次冲突是印度自1975年以来首次由于中印边界问题而导致士兵阵亡。
随着来自中国的威胁成为现实,任何有关中国的议题都将被纳入更加广泛的国家安全问题范畴,印度民众提高了对中国的重视度。与中国相关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印度国内政治中的主导问题,并对公众舆论、选举竞争甚至外交政策产生影响。到目前为止,除了巴基斯坦,还没有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问题能够在印度国内引起政治上的共鸣。对大多数印度人而言,巴基斯坦不仅仅涉及外交政策或国家安全问题,更是印度公众情绪的敏感点。
随着中国成为印度的主要战略威胁,相关的政治表述不得不进行调整。鉴于政界承认中印两国之间的实力不对等,印度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一直是比较缓和的。印度的经济实力稍逊一筹,其军事和科技实力也不如中国,并且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比印度更加重要。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希望能够重塑全球秩序,以适应本国的国家利益。尽管中国没有遮掩自己的目标,但印度对中国在其边境崛起的事实仅仅是被动接受。鉴于中印关系不是一个可以在印度国内政治中引发激烈辩论的主要问题,印度政府当前的对华政策在很长时间内仍能奏效。但加勒万河谷的军事冲突在印度全国,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引发了强烈反响,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面临着不能与大众情绪相悖的巨大挑战。
印度民众对中印边境局势的突然转变感到担忧,可能源于对经济现实的无知,他们要求消灭在印度无处不在的中国商品,这反映出民众对中国的新情绪。这种情绪将决定印度的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舆论的演变也将对政治言论产生影响。
【作者:Harsh V. Pant 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Vinay Kaura卡乌拉,古吉拉特邦萨达尔·巴特尔大学(Sardar Patel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协调员,国际事务和安全研究助理教授。】
6月26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china-factor-in-domestic-politics-68541/
据印度媒体报道,不丹已经截停与印度阿萨姆邦接壤的边境地区的灌溉用水,对该地区25个村庄的数千名印度农民造成了严重影响。印度亚洲通讯社(IANS)消息称,由于名为“Dong”的人造灌溉渠被截停,当地农民举行了抗议活动。自1953年以来该地区的不丹和印度农民一直使用该水渠灌溉水稻。不丹方面表示,截停该水渠的原因在于防范新冠疫情。当地农民称,按照所有防范疫情的国际协议,不丹没有理由截停该水渠。目前,印度中央政府与阿萨姆邦政府还未就此问题做出回应。
6月26日,不丹外交部对此回应称,关于不丹“截停”印不边境灌溉用水的报道毫无依据,是既得利益者为破坏印度不丹人民的友谊而散播的虚假信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印度和不丹均封锁边境,阿萨姆邦人民无法像以往一样直接进入不丹境内获取灌溉用水。近日受季风降雨影响,连接不丹和阿萨姆邦的灌溉渠水位急速上升,水道受阻,不丹政府积极帮忙疏通水道,以确保阿萨姆邦人民的正常灌溉用水。不丹政府可以保证将不遗余力确保立即解决季风降雨对灌溉渠道造成的破坏,确保阿萨姆邦农民有水可用,希望印度人民予以理解。
【此条整合了《印度政治家报》6月26日的报道:
https://www.thestatesman.com/india/after-pak-nepal-chinas-ally-bhutan-hassles-india-stops-releasing-water-for-irrigation-report-1502903812.html】
6月26日报道
https://www.mfa.gov.bt/wp-content/uploads/2020/06/Press-Release.pdf
6月26日,印度和德国举行了线上外交秘书级磋商。印度外交秘书哈什·瓦尔德汉·施林格拉(Harsh Vardhan Shringla)和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米格尔·伯杰(Miguel Berger)讨论了两国目前在各个领域的双边合作情况。双方总结了在应对新冠疫情挑战方面的广泛合作,包括药品、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供应等。印度即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021-2022年)和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2022年),德国是现任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并即将担任欧盟下一任主席国,因此两国同意在未来进一步推进印德之间的双边合作深度。
6月26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2791/India++Germany+Virtual+Foreign+Secretarylevel+Consultations
在中印军方官员努力达成“从边境实控线对峙地区脱离接触”的共识之际,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参加了中俄印三方外长会谈。苏杰生指出,“今天各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国际规范与概念的挑战,也是如何实践国际原则的挑战。”苏杰生还表示,“尊重国际法,承认合作伙伴的合法利益,支持多边主义,促进共同利益,是建立持久世界秩序的唯一途径。”
中俄印三方会谈(Russia-India-China,RIC)出现于冷战刚结束时,当时中俄印三国试图遏制美国主导的全球单极秩序,并试图协同应对西方军事干预、气候变化和全球贸易等挑战。尽管中俄印每次在会议上都会公开谴责美国霸权,但各自都保持着与美国的联系。在此期间,中国加强了与美国的经济和贸易联系,印度也增加了与美国的双边交往。随着中印实力差距的不断扩大,印度外交政策逐渐显现出缺乏战略性与自主性。
印度的外交行动并不明确,与其说是印度试图应对中国的崛起,不如说是印度的外交政策考量试图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制造一种虚假的对等。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对立日益加剧,俄罗斯重新评估了其外交政策的重点,中俄关系日渐紧密。这导致印度面临的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印度与俄罗斯的国防和战略关系受到了质疑,像中俄印三方会谈和金砖国家峰会这样的多边平台几乎都由中国主导议程,变得更加不平衡。
全球政治正在迅速演变,印度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印度不能满足于现状。但迄今为止,印度一直不愿明确表达自己的选择。既然中国公开表达了对印度、乃至其他全球多边框架的意图,印度有责任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志同道合的国家之间建立多边框架。正如苏杰生所说,当今的挑战在于国际关系的实践,因此如果印度看不到中俄印三方会谈和金砖国家峰会的实际效用,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弃它们。各国目的不一却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假象已经存在太久了,印度应该带头揭露这一点,这不仅有利于印度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建立更广泛的全球秩序。
【作者:Harsh V. Pant 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Vinay Kaura卡乌拉,古吉拉特邦萨达尔·巴特尔大学(Sardar Patel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协调员,国际事务和安全研究助理教授。】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china-india-and-their-contending-visions-of-global-order-68692/
6月29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与不丹经济大臣洛克纳特·夏尔玛(Loknath Sharma)共同参与了Kholongchhu水电项目的签字仪式。据悉,这是第一个在不丹开工的印不合资项目。苏杰生表示,水利水电一直是印不两国开展互利互惠和双边合作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形势之下,水利项目建设活动将为不丹创造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印度政府不仅将继续发展印不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还会保证不间断地向不丹提供医疗、食物等必需品和其他物品。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2795/Remarks+by+EAM+at+the+Signing+Ceremony+of+the+Concession+Agreement+of+Kholongchhu+HEP
随着中国战斗机和直升机在中印实控线沿线活动的增加,印度武装部队在中印边境西段部署了防空导弹防御系统。政府消息人士称:“作为该地区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印度已经在该地区部署了陆军和空军防空系统,以防中国空军战斗机或直升机在该地区引发意外事故。” 消息人士透露,印度也很快将从某友好国家获得一个先进防空系统,可以部署在整个中印边境西段,防止任何敌机接近。
6月27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moves-air-defence-missile-systems-into-eastern-ladakh-sector/articleshow/76666222.cms
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未来几年亚洲可能会出现一场激烈的太空竞争。美国海军战争学院(US Naval War College)国家安全事务教授琼•约翰逊-弗里斯(Joan Johnson-Freese) 2014年在太空研究期刊《ROOM》上发表文章指出,以美苏太空竞争为典型的国家形象、声望和技术民族主义(techno-nationalism)竞争理念,如今正在亚洲上演。随着世界地缘政治竞争扩张到太空,中印两国已经在太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现在都在加紧努力在这片新疆域站稳脚跟。各国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推动着亚洲的太空计划。
6月23日,中国发射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如今,包括巴基斯坦、老挝、泰国和柬埔寨在内的几个国家都已经开始使用北斗服务。北斗系统在很多方面都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弥补了中国对美国GPS系统依赖的巨大弱点。其次,中国将北斗系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为沿线国家提供导航服务。中国称,随着最后阶段的完成,北斗系统将能够在2020年为全球各国提供服务。就未来的计划而言,中国政府声称“到2035年将建立一个更普遍、更集成、更智能、更全面的国家定位、导航和授时(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system,PNT system)系统。”与此对应的,印度拥有一个规模较小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IRNSS),其操作名称为NavIC。IRNSS卫星系统由8颗卫星组成,覆盖了整个印度以及边境外1500公里的地区。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NavIC已经发展出包括陆地、空中和海上导航、灾害管理、车辆跟踪、车队管理和集成等一系列功能。
中国还计划建立一个类似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的空间站。中国计划通过11次发射(分别发射核心、两个实验模块、四个载人飞船和四个货运飞船),以期在2023年左右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印度也宣布了建设本国小型空间站以进行科学实验的计划。虽然没有国家公开声明,但这些项目都表明亚洲的太空竞赛正在加剧。考虑到印度和中国之间地缘政治不断加强的紧张局势,外太空领域也很可能会出现重大竞争。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from-earth-to-space-68717/
6月29日,印度和法国外交秘书级磋商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印度外交秘书哈什·瓦尔德汉·施林格拉(Harsh Vardhan Shringla)和法国外交部秘书长弗朗索瓦•德拉特(François Delattre)回顾了印法两国在多方面合作上取得的进展,并就新冠疫情蔓延下双方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全球问题交换了意见。印度政府欢迎法国加入抗灾基础设施联盟(Disaster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法国则对印度当选联合国2021-2022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表示欢迎。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2796/India++France+Foreign+Secretary+level+consultations
6月15日,中国军队与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地区发生冲突,有20名印度士兵在冲突中丧生,这在印度引发了激烈的政治辩论。莫迪政府对长达两个月的对峙保持沉默,并且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作出令人费解的答复,致使印度当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根据有关专家和分析人士的观点,莫迪将会迫于压力向中国表明态度,否则他将付出政治上的代价。但需要注意的是,莫迪的论调和印度人民党全部的国家安全理论都是专门针对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义活动,并不包含中国的问题。鉴于莫迪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政客,在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后,他对安全和外交层面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政治层面。
尽管莫迪的表态会考虑某些政治上的得失,但当前的危机局面给莫迪和印度人民党带来的政治影响微乎其微。
首先,莫迪政府对中国问题和巴基斯坦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同。莫迪政府的国家安全理论以处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为核心,并包含三个方面的重点:克什米尔问题、恐怖主义以及族群主义(communalism)。在2019年大选的准备阶段,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主打国家安全问题,从其以“国家优先”(Nation First)一章为开篇的竞选宣言中可以明显得出这一结论。其中“对恐怖主义的零容忍”、“废除宪法第370条”以及“实施《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等竞选承诺都涉及巴基斯坦问题。自2016年乌里(Uri)袭击以来,印度人民认为莫迪和他所带领的印度人民党在毫不动摇地与巴基斯坦进行抗衡。但在莫迪执政的六年中,即使在2017年发生为期73天(中方认为是72天)的洞朗对峙之后,印度人民党政府从未公开对中国进行攻击。印度政府的国家安全理论明显不完整,人民党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调中恰好忽略了中国的问题,如果近期的中印边境冲突事件演变成选举话题,莫迪政府就可以获得回旋的余地。
其次,莫迪和印度人民党都善于操弄舆论并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每当莫迪政府或印度人民党陷入危机时,他们都会使用这种方法摆脱困境,无论是应对乌里或普尔瓦马(Pulwama)恐怖袭击,还是缓和经济危机(例如货币贬值)、新冠疫情以及随后因为全国封锁而导致的劳工危机都是如此。即使在讨论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政策的失败时,主流观点也是认为巴基斯坦政府背叛了莫迪释出的善意。出乎意料的是,强硬派的莫迪被描绘成一个受害者,这一策略竟然取得了成功。莫迪政府将再次利用民众的同情来掩盖对华政策的失败。
最后,印度民众缺乏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普遍认识,这对莫迪和印度人民党非常有利。与印巴边界问题相比,印度民众对中印边界问题关注度较低。公共知识分子(包括专家、分析师和评论员等)很容易讨论与中国相关的话题,但基层民众(主要的选民团体)几乎无法获得新闻标题以外的知识。尽管印中关系和印巴关系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但印巴关系更能调动民众的情绪,这也是反对党无法借题发挥的原因。
【作者:Ashutosh Nagda,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东南亚研究项目研究员。】
6月29日报道
https://theprint.in/opinion/why-the-lac-clash-with-china-wont-upset-modis-political-math/450173/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6月30日印度和中国军方举行了长达10个多小时的指挥官级别会谈,重点讨论两国军队如何从中印边境西段各对峙点撤军以及缓解该地区紧张局势的具体方法。在会议上,印度代表团对中国在该地区“新的主权要求线”表示关切,要求恢复原状,并要求中国军队立即从加勒万河谷、班公湖等地区撤出。此次会谈在中印实控线附近的丘舒尔地区(Chushul)举行,印度代表团由14军司令哈林德·辛格中将率领,中方由南疆军分区柳林少将率领。消息人士称,会谈中,印方强调必须严格遵守处理边界问题的相关协议,会谈的重点是敲定缓和局势的方式以及让双方军队从各摩擦点撤离,双方还商讨了建立信任措施。关于会议的相关细节目前尚无官方消息。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地区部署了6辆T-90坦克和肩扛式反坦克导弹系统,这表明印度希望解决中印边境西段的现状问题,但也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准备。
【此条整合了《印度斯坦时报》6月30日的报道: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india-china-military-commanders-meet-to-discuss-border-stand-off-starts-in-ladakh/story-jS9evNas0cchSlKx9i2kvL.html2】
6月30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eastern-ladakh-standoff-india-china-hold-marathon-corps-commander-talks/articleshow/76717190.cms
知情人士指出,印度怀疑中国大陆可能通过新加坡和香港等第三方国家和地区向印度销售商品或进行投资,这可能是不公平且不合法的贸易与投资行为。数据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量微乎其微,但许多印度公司却已经得到了中国大陆的投资;中国大陆产品的进口额最近也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但与此同时,香港和新加坡产品的进口额却大幅度上升。根据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Federation of Indian Export Organisations,FIEO)的数据,虽然印度与中国大陆的贸易逆差在2019年缩小了60.5亿美元,降至512.5亿美元,但印度与香港地区的贸易逆差在2019年急剧扩大了58亿美元,而2019年印度对新加坡的贸易逆差是58.2亿美元。
因此,印度认为该组数据显示,大量中国大陆商品和投资正在通过与印度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s)、优惠贸易协定(PTAs)或其他商业协定的国家与地区间接流入印度。
7月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india-wary-of-china-investing-trading-through-a-third-party/story-lSot0pUfeLNMCd50FHtOmJ.html
6月30日,印度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军队已经向中印边境西段派遣三个师与几个中队的坦克部队、火炮与机械化步兵,加强军队部署以应对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区军事存在的强化。此次增援部队从军队预备队中抽调而来,大部分来自印度北部山区。出于安全考虑,《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没有透露军队、武器和装备部署基地的具体位置。知情人士指出,“包括坦克在内的军事装备,已经从印度西部地区转移到中印边境西段。印度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应对巴基斯坦的有利局势。”他补充说,从这些地区调拨这些军事装备不会对西线局势产生任何“根本性影响”。如果中印边境的僵局持续,两国军队至少会在中印边境西段驻扎到9月,直到冬季来临双方军队无法继续在该地区进行部署。
7月1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army-moves-3-divisions-tanks-to-ladakh-sector/story-rObj7wvAR6HtwbuJ5AdpXM.html
消息人士称,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可能于7月3日访问拉达克,以评估印度的军事准备,应对与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西段的激烈对峙。在访问期间,辛格预计将与军方高层举行高级别会谈。
7月1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defence-minister-rajnath-singh-likely-to-visit-ladakh-on-friday-sources/articleshow/76731278.cms
根据情报显示,巴基斯坦向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git-Baltistan)的实控线沿线调遣了两个师的军队——约2万名士兵,以配合中国在中印实控线东段上的部署。巴基斯坦的增兵数量超过了巴拉科特空袭后的基本水平。战略专家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国“在边境的同时扩张以及在克什米尔煽动恐怖主义”,将会使得印度在克什米尔发生多线作战的可能性更大,而这正是战略专家所担心的最坏情况。消息人士称,最近几周中国和巴基斯坦官员举行了一系列会谈,随后巴基斯坦就在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集结军队,而该地区与拉达克北部毗邻。
7月2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pakistan-moves-20000-soldiers-to-gilgit-baltistan-loc/articleshow/76718059.cms
6月23日,不丹驻日本大使纳姆加尔(V. Namgyel)和日本驻不丹大使铃木聪(Satoshi Suzuki)在新德里签署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援助的换文。根据换文,日本政府将向不丹提供3亿日元赠款,帮助其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这笔援款将用于采购医疗设备,如重症监护病床、医疗监测仪、放射照相系统和便携式超声波扫描仪等。这项援助将有助于改善不丹的医疗卫生环境,并加强不丹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丹政府对日本政府的慷慨援助深表谢意,对日本政府和人民多年来对不丹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表示感谢。
6月23日报道
https://www.mfa.gov.bt/?p=8066
6月23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与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Yury Borisov)举行会谈,双方回顾了印俄在防务领域的合作。辛格表示,虽然新冠疫情蔓延带来了种种困难,但印俄仍在各个层面保持了良好的双边关系。印度和俄罗斯间的国防合作是两国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据悉,辛格此次访俄时还将参加俄罗斯胜利日的阅兵活动。
6月23日报道
https://www.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PRID=1633801
6月15日至16日,中国军队与印度军队在两国实控线沿线发生冲突,有20名印度士兵在冲突中丧生,这引起了印度国内的民族愤慨。这一事件将对中印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两国间的不信任感将进一步加剧。印度总理莫迪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年来努力达成了“武汉精神”(Wuhan Spirit)与“金奈对接”(Chennai Connect),旨在淡化两国间的分歧、促进合作,而此次冲突的爆发不仅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还降低了中印共识的可信度。
莫迪总理在6月17日的讲话中阐明了印度政府对当前局势的立场:印度士兵的牺牲不会白费;印度希望实现和平,但绝不会以牺牲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代价,印度人民将秉持英勇和不怕牺牲的传统来保卫国家安全。莫迪在讲话中展现的态度是克制、慎重且坚定的。2019年2月发生的普尔瓦马(Pulwama)恐怖袭击造成40多名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士兵死亡,莫迪总理也曾表示这些士兵的牺牲不会白费。随后,印度空军发动了对巴基斯坦巴拉克特(Balakot)地区的空袭,摧毁了当地的恐怖组织营地。虽然这件事涉及恐怖主义问题,与中印间的冲突无关,但仍可以侧面反映出印度不会忘记本国士兵的牺牲并会采取相称的报复措施。
6月17日,印度外长苏杰生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电话交谈。根据官方声明所披露的内容,印度外长向中方表示这种“前所未有的事态”将对双边关系产生“严重影响”,中国应当“重新评估”其行动,采取“纠正”措施,落实两国“高级军官于6月6日会晤所达成的共识”。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并未退缩。
莫迪总理的态度令人振奋。尽管各个政党还像往常一样在关键时刻只关心政治争斗,但莫迪总理还是决定通过全党派会议机制与各方面接触。根据往常的经验,印度全国上下将会团结一致,在危机时刻支持政府和军队的决定。印度民众普遍认为政府向中国作出了让步,但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印度不应当在中印的僵局中陷入弱势地位。
【作者:Arvind Gupta 阿尔温德·古普塔博士,前印度外交官员,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主任。】
6月18日报道
https://www.vifindia.org/article/2020/june/18/modi-s-message-india-can-and-will-defend-its-sovereignty-and-territorial-integrity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