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视角

【外交事务】中国的南方战略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政治和安全事务高级研究员纳德吉·罗兰(Nadège Rolland)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正在利用“全球南方”战略制约美国。 过去十年来…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政治和安全事务高级研究员纳德吉·罗兰(Nadège Rolland)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正在利用“全球南方”战略制约美国。

过去十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努力帮助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为此,习近平与中国其他领导层一起,正试图巩固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力量。然而,中国想要成为强国则需要冲破西方对于中国的遏制。

作者认为,中国正在试图建立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这可能有助于结束美国的全球霸权。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正试图建立一个势力范围,为中国的权力提供一个强大的基础,同时限制美国的行动和影响。这个范围不仅包括中国周边地区,还包括整个新兴的、非西方的、基本上非民主的世界—“全球南方”。

作者认为,中国在“全球南方 ”战略中将发展中国家赋予重要的战略意义,且其“全球南方”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许多新兴经济体也参与了由中国主导的平台,例如南南人权对话;支持“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理念,支持党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愿景,并在此过程中赋予中国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西方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的决策者。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美国支持的自由民主模式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未能兑现承诺。如此一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最终可能会选择借用中国的国家主义、重商主义和压制性威权模式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南半球国家也可以帮助中国成为国际是非的仲裁者。

对此,作者指出 ,美国似乎还没有完全跟上北京“全球南方”战略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里,历届美国政府几乎都对中国“全球南方”战略有相应的行动,但美国的战略欠缺战略性思考。比如,美国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称为掠夺性经济学,试图拼凑西方“价值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联盟。

最后,作者提出建议,美国不应完全根据与中国的竞争来确定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战略。美国应确定自己的优先事项,因为美国的资源不是无限的,华盛顿也不需要处处平等参与。美国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处于重要地理位置,并且拥有对未来经济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的矿产或自然资源的国家。美国还应该特别关注民主已经开始扎根的地方。

为了对抗中国的南方战略,美国仍应准备在发展中国家投入大量资源且应该寻求与其主要的亚洲和欧洲盟友分担这些投资的财政负担。但美国可能不需要斥巨资来获得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因为除了现金承诺之外,北京在发展中国家的投入主要是无形的,比如承诺给予发展中国家机会和尊重。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乌克兰阴影下的中国与经济安全

迈克尔· R·蓬佩奥发表评论认为,由于中国对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力,美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阻止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作者首先指出,经济生活是…

迈克尔· R·蓬佩奥发表评论认为,由于中国对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力,美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阻止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作者首先指出,经济生活是每个国家的核心问题,因为经济学涉及一切。但目前新冠疫情和俄乌危机打破了目前全球经济关系。基于此,美国只能面对无法逃避的新地缘战略现实。

如果美国及其盟友在 2008 年普京“入侵”格鲁吉亚或 2014 年“入侵”乌克兰时采取行动,那么这两次“全球性灾难”则不会发生。鉴于当下,目前俄乌危机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美国不敢对中国重蹈覆辙。因为中国与俄罗斯不同,是与美国不相上下的竞争对手。并且中国带来的挑战要大得多,因为它在地缘战略影响力、经济实力和技术进步方面与美国竞争。中国努力让西方依赖其资源、产品及其控制的供应链。如果美国不对中国的计划做出积极的反应,则美国会逐渐衰落。因此,美国必须在必须的地方与中国对抗,同时尽可能寻找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作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知识产权、资源、资本市场等方面破坏国际经济秩序,因此美国必须阻止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具体来说,必须优先考虑为不依赖中国的药品、关键部件和战略材料创建新的供应链。同时,联邦政府的现有部门应该重组,以应对美国对疑似或潜在中国供应来源的依赖。此外,美国应利用技术将世界自由国家的大量企业连接起来,以建立不包含中国公司的供应链。同时通过利用区块链等方法方法来创建不涉及中国、俄罗斯或伊朗公司的垂直供应链。不仅如此,中国目前是世界GDP第二大的国家,其不能再在世贸组织中享有是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最后,美国应该在多边和双边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签订新的经济条约,以排除中国对世界贸易的主导。

最后,作者提出,在与中国进行竞争时,美国必须吸收前总统里根的经验。里根总统以不可动摇的信念领导着自由世界,这使得他以坚定不移的敌意走向“敌人的政权”。在我们今天和未来与中国的关系中,我们决不能忘记这个巨人给世界带来的永恒教训。我们必须毫不拖延地采取行动,因为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拥有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

学者视角

【外交政策】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还没有脱钩

《外交政策》高级记者迈克尔·赫什(Michael Hirsh)发表评论认为,中美“脱钩论”风靡一时,但强劲的美元和长期的企业关系使中美两国关系一如既往地相互依赖…

《外交政策》高级记者迈克尔·赫什(Michael Hirsh)发表评论认为,中美“脱钩论”风靡一时,但强劲的美元和长期的企业关系使中美两国关系一如既往地相互依赖。如果美国推动脱钩走得太远、太快,美国政策就会面临危险。

作者认为,尽管在高科技和社交媒体行业,中美两国的分离尤为明显,但就中美整体商品和服务贸易而言,脱钩并不明显,而且可能性很小,甚至不太可能。从农产品到一系列制造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依然深厚,在许多领域的经贸合作还在不断加深。总体而言,美国的贸易逆差在过去两年中大幅飙升,尤其是和那些中国出口业务转向的国家,以及墨西哥等在过去几年里受益于中国商业投资的近邻国家。英国路透社本月报道称,中国与拉美的贸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且越来越直言不讳地表达继续这样做的意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主席埃文·格林伯格(Evan Greenberg)本月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称,脱钩是“经济上的不可能”。他敦促美国企业加倍努力进入中国市场。格林伯格说,脱钩只会“助长中国最糟糕的本能”,同时削弱美国的全球竞争力。

作者进一步指出,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两国经济脱钩对两国都会是毁灭性的。贸易专家艾伦·莫里森(Allen J. Morrison)和斯图尔特·布莱克(J. Stewart Black)在即将出版的《企业中国》(Enterprise China)一书中写道:“从经济角度讲,这对中国和西方都是一种双输局面。”“虽然与核战争相互毁灭的原则不太一样,但凡是理性的人都不希望看到硬脱钩带来这样(类似核战)的结果。”

美国企业高管们认为,美中贸易的真正生命力是利润。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发言人道格·巴里(Doug Barry)说:“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赚大钱的机会呢?”美国政府主导脱钩的结果就是企业采用大量的金融花招。莫里森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高管们会私下告诉你他们赚了多少钱,中国市场有多好。但他们把这些数据隐藏在财务报告中。他们没有单独列出中国的业绩,而是称其为‘亚太’收入。他们转移利润,混淆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这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

作者认为,在通胀压力下,美国逐渐改变与中国脱钩的政策。拜登政府已开始稍微缓和其对北京的言论,并考虑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部分关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5月也提到,美国不想把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或全球经济分开。拜登也开始着手解决因各种议程相互冲突而产生的问题:他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动美国经济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转变转变。

作者认为,如果推动脱钩走得太远、太快,美国政策就会面临危险。专家说,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还没有明确的战略。“美国政府要想遏制与中国的技术依赖而缺乏清晰战略的话,做得不够或更有可能做得过头,都是有风险的。华盛顿可能会意外启动一种它无法预测或控制的混乱、失控的脱钩局面。”

最后作者总结道,事实证明,脱钩确实很难。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与中国的竞争不能与经济学脱节

悉尼大学现代史教授,前澳大利亚情报分析师詹姆斯·柯伦(James Curran)发表评论指出,美国总统拜登应当尽快用一种更综合的方法来巩固他的中国政策,重建美国在亚洲…

悉尼大学现代史教授,前澳大利亚情报分析师詹姆斯·柯伦(James Curran)发表评论指出,美国总统拜登应当尽快用一种更综合的方法来巩固他的中国政策,重建美国在亚洲的经济信誉。

作者开篇指出,由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期中其所做的一系列行为冲击了美国和其欧洲和亚洲的盟友的战略互信,所以拜登总统正在试图恢复美国的信誉。自上任以来,拜登政府一直煞费苦心地强调其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中国政策大体上是一致的。尽管美国与其盟友之间存在着信任危机,但拜登政府一直表示在战略方面中国仍然是其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即“亚洲第一”战略。拜登政府不希望重蹈奥巴马政府“亚洲再平衡”战略的覆辙。

作者认为,白宫非常清楚,其“亚洲第一”言论需要政策为后盾。然而,目前拜登政府对于亚洲地区推出的战略是不够的。正如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主任韩磊所指出的,“现在的风险在于,美国带着枪支弹药来谈判,而中国则在处理贸易的基本问题。” 目前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 (IPEF)是重振美国在亚洲的经济信誉的一个开始,但拜登政府很难提出一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或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可行替代方案。此外,印太经济框架似乎假设华盛顿的合作伙伴共享其将中国排除在区域经济和技术网络之外的目标。

最后,作者总结到,鉴于下届总统选举可能伴随着国内动荡,留给拜登重建美国在亚洲的经济信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仍然可以在非洲与中国竞争

美国陆军军官丹尼尔·海勒(Daniel Haile)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评论指出,美国应当抓住目前与非洲建立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友好关系的机遇窗口期,在非洲国家转向中国…

美国陆军军官丹尼尔·海勒(Daniel Haile)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评论指出,美国应当抓住目前与非洲建立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友好关系的机遇窗口期,在非洲国家转向中国前与非洲国家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以对抗中国。如果美国继续其当前的对非政策,它势必将非洲大陆拱手让与中国

作者指出,中国在非洲存在着长远利益。首先,中国正在与非洲接触和投资,为非洲世纪做准备,非洲大陆的人口将超过 25 亿,其中 25岁以下占50% 。二是探索建设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 , AfCFTA),一个涵盖 55 个非洲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第三,中国垄断了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限制了稀土(REE)在全球销售。此外,北京正在寻求通过在中国提供教育机会来赢得非洲未来领导人和影响者的心。北京正在教育领域投资,据报道,2021年中国向非洲学生提供了12000个奖学金名额。如果过去的历史趋势是对未来的预测模型,那么在中国接受教育的未来非洲领导人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治理模式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且很可能厌恶西方的治理和经济模式。当然,非洲国家应该可以自由决定他们希望遵循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

对此,作者认为,中非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对双方都有利。而且中国国有企业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看似不公平商业交易可以重新谈判,以增加非洲各方的利益。中非贸易并非像一些批评者所描述的那样是一场零和游戏。中国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中美之间冲突的加剧将为非洲国家提供选择的机会:要么保持不结盟,要么选择一方。非洲国家很难拒绝中国投资和合作。

对此,作者指出,如果美国袖手旁观,不制定对抗中国影响力的计划,那将是一场地缘经济灾难。美国需要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与非洲国家重新接触,停止依赖独裁领导人来确保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从而减缓中国影响力的上升。非洲国家将采用中国模式(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党制国家)、西方模式(资本主义经济的民主治理形式),或为每个国家量身定制的两种模式的融合。无论选择如何,华盛顿都需要成为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预先强加其政治意识形态,并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对此,美国应当提出一项非洲马歇尔计划,该计划以善政、坚持人权、民主政府形式和自由市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以及经济可持续性和人类安全方面的伙伴关系为中心。此外,华盛顿应该接受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并成为大陆自由贸易的伙伴。过去,非洲是贫困、饥荒、战争、内战、不稳定、不安全和缺乏中央权威的政府的代名词。然而,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如索马里、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利比亚和厄立特里亚(非洲大陆上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非洲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必须在 1990 年代之后更新其对非洲的理解。

最后,作者指出,为了减缓中国的经济崛起,美国必须打破陈旧的观念,重新与非洲接触,建立互利的伙伴关系。美国也没有参与对非洲大陆的殖民统治,因此美国在非洲没有承担殖民主义、经济和人类剥削以及负面社会情绪的历史包袱。因此,美国可以利用其软实力和硬实力方法来促进互利的伙伴关系,例如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经济援助倡议。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为什么鹰派经济学可以抵制中国的“胁迫”?

国际利益亚洲特约作者克里斯托弗·瓦萨洛(Christopher Vassallo)近日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鹰派经济学可以抵制中国的“胁迫”?》(On the Offensive: …

国际利益亚洲特约作者克里斯托弗·瓦萨洛(Christopher Vassallo)近日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鹰派经济学可以抵制中国的“胁迫”?》(On the Offensive: Why Hawkish Economics Can Deter Chinese Coercion)的文章,其中阐述了美国如何利用鹰派做法和中国做“金融切割”,用“金融战争”对中国进行“金融恐吓”,实现先发制人战略,同时还肯定了鹰派战略家在当下对美国的政治指导意义。

瓦萨洛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威慑性文化,从孙子兵法的“边打边谈”到毛泽东时期的“进攻式威慑”,如朝鲜战争、台湾海峡危机等等。目前而言,中国将这一战略从军事转化到经济领域,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在“进攻式脱钩”(offensive decoupling),目的在于构建稳定的能源供给和生产能力,以保证国家安全。而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这一举措定性为“双循环”(dual circulation),即让世界依赖中国,让中国减少对世界的依赖。

瓦萨洛进一步指出,中美经贸协议助推了中国的金融业发展。美国国会披露,中国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施行对外国企业而言会是一种束缚和制裁。

接着,瓦萨洛回顾到,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邀请苏联一起破坏中国核设施却被拒绝,而古巴导弹危机时期肯尼迪利用鹰派好战军事家莱梅传达威胁可信度、制衡苏联,上述的历史经验表明,肯尼迪的鹰派战略家利用先发制人战略帮助美国实现了创造性外交。而目前,美国没办法通过美国专家拉里·萨默斯 (Larry Summers) 提出的“金融恐怖平衡”威胁中国的胁迫,或许鹰派战略家可以为美国提供政治指导性建议。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是否虚弱到无法击退中国的“丝幕”?

卡尔·德菲尔德(Carl Delfeld)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是否虚弱到无法击退中国的“丝幕”?》(Is the U.S. Too Weak to Roll Back China&rsqu…

卡尔·德菲尔德(Carl Delfeld)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是否虚弱到无法击退中国的“丝幕”?》(Is the U.S. Too Weak to Roll Back China’s ‘Silk Curtain’?)的文章,其中指出,中国正在实施“丝幕”(silk curtain)计划,和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铁幕演说中引用的“铁幕”(iron curtain)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些许区别。

德菲尔德开篇通过“丝幕”这个新名词介绍中美博弈现状。他认为,目前中国希望通过“丝幕”建立欧亚大陆的帝国,并且通过支持俄罗斯使得“铁幕”深入东欧国家。当然,“丝幕”和“铁幕”的不同点在于,其更具灵活性,兼具渗透性。不仅如此,诸如台湾这样的导火索也会使得“丝幕”易燃。

德菲尔德强调,中国今非昔比,国防支出是1997年的20倍。而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目前半导体产业仍然是台湾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支柱。然而,德菲尔德警惕,曾经在台积电和三星有过多年半导体工作经验的梁孟松,如今也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担任联合首席执行官。如果台湾失去了半导体领先地位,这对台湾而言是很大的一种打击。因此,德菲尔德指出,台湾需要增加更多国防支出应对中国大陆的遏制。

他分析,中国和俄罗斯试图通过分裂欧洲分散美国的注意力,削弱美国的势力,分别通过经济大国地位和军事大国地位统领亚欧大陆。然而,美国国内面临政治风波,加上外交危机,加剧了美国单极世界地位的不稳定性。他提出建议,修昔底德陷阱提醒美国需要警惕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通过震慑的方式避免新型冷战转化为武装冲突,比如美国可以向台湾加快军售的步伐;在必要时刻支持台湾抵御中国经济制裁;从战略上消除支持中国关键技术的供应链等等。

学者视角

【外交事务】中国陷阱:美国外交政策与零和竞争的危险逻辑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在即将出版的《外交事务》杂志9/10月百年刊号发表长文“中国陷阱:美国外交政策与零和竞争的危险逻辑”(The Ch…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在即将出版的《外交事务》杂志9/10月百年刊号发表长文中国陷阱:美国外交政策与零和竞争的危险逻辑The China Trap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erilous Logic of Zero-Sum Competition),指出美国决策者出于恐惧而过度专注于对华战略竞争,已开始消耗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仅将带来大国冲突危险,还可能破坏美国在世界上领导地位的可持续性。

白洁曦评述,美国政客过度在乎抵制中国战略,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削弱美国国内民主的活力,影响美国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她分析到,美国政客此种反应的原因在于中国自身的内政危机,将问题归咎于中国新疆问题、香港港独问题以及领导人的任期问题。

白洁曦指出,如果美国继续按此做法,将会继续迷失方向,对于自身发展没有进行良好规划,最后两国之间的博弈遭罪的还是国内的民众。拜登政府也承认此处不足,认为需要加紧发展有替代性的国际方案,但就实际操作而言,更多还是出于抵制中国的目的,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冲突。

白洁曦分析两国新型冷战的不可避免性。虽然中美领导人都声明不希望新型冷战的发生,但是美国和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立场的不同,仍然点燃了危机。危机不可避免却是尤为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冷战过后,双方才有可能遵守皆可接受的竞争规则。

白洁曦建议,美国切不可被动应对中国发展,应该有前瞻性眼光,致力于自身发展,同时关切人类命运问题,避免将每一步计划都用于与中国比较。当然,对于美国过去抵制中国的努力,也不可直接抛弃。美国可以建立在之前努力的基础上,和中国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她强调,遵循零和博弈思维只会带来恶行循环,不利于包容世界体系的发展。

官方动态

【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举行线上会晤

7月4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举行线上会晤。谈话中,双方讨论了中美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粮食安…

7月4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举行线上会晤。谈话中,双方讨论了中美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粮食安全挑战中的全球经济前景。耶伦表示,美国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的部分经济行为等感到担忧,并指出,期待日后与中方进行进一步讨论。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印度驻华大使与中国外交部长进行线上会面

12月6日,即将离任的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线上会谈。唐勇胜在会谈中强调“中印关系面临的挑战压倒了两国关系中的巨大机遇”。在…

126日,即将离任的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线上会谈。唐勇胜在会谈中强调“中印关系面临的挑战压倒了两国关系中的巨大机遇”。在谈到印中边界西段持续不断的军事摩擦时,唐勇胜强调,两国外交部长在“为全面彻底解决当前印中边境地区问题提供适当指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双方能够尽快达成“全面解决方案”,使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

唐勇胜表示,印中关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双方可以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层面的持续沟通解决当前困难,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经济时报】印度新任海军参谋长表示正密切关注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

12月3日,新任印度海军参谋长哈里·库马尔(Hari Kumar)表示,印度海军正密切关注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并做好了应对任何安全威胁的充分准备。他补充道,印度北部边境…

123日,新任印度海军参谋长哈里·库马尔(Hari Kumar)表示,印度海军正密切关注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并做好了应对任何安全威胁的充分准备。他补充道,印度北部边境的局势增加了印度洋安全态势的复杂性,且双线挑战仍然存在,但海军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印度的海洋利益,并专注于战斗准备。提及近年中国海军的发展,他认为舰艇数量变化不是衡量海军实力的唯一因素,战略、作战计划也尤为重要。他指出印度海军能与中国的海上力量相抗衡,并向全国保证,印度海军将时刻准备履行维护印度海洋利益的使命。

除此之外,他支持海军制定的“战区计划”(theaterisation plan),并表示海军将支持印度的国防改革,提升三军的协同作用。

一周边海热点

【中国军网】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安提坦”号、“钱斯洛斯维尔”号巡洋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8月28日,美“安提坦”号、“钱斯洛斯维尔”号巡洋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对美舰过航…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8月28日,美“安提坦”号、“钱斯洛斯维尔”号巡洋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一切动向尽在掌握。战区部队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做好挫败任何挑衅准备。

一周边海热点

【国防部】 中国军队赴俄参加“东方-2022”演习 深化与参演各国军队合作

记者:据报道,中国军队近期赴俄参加“东方-2022”演习。请介绍中方相关准备情况和此次参演的目的意义。 谭克非: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及双方共识,中国人…

记者:据报道,中国军队近期赴俄参加“东方-2022”演习。请介绍中方相关准备情况和此次参演的目的意义。

谭克非: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及双方共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近日抽组部分兵力赴俄罗斯参加“东方-2022”演习。印度、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蒙古国等国家也派出兵力参演。中方陆空参演力量已到达指定地域,相继完成兵力集结、野战营区开设和现地勘察等,并陆续开展适应性飞行训练;海上参演力量与俄舰海上会合后,开展了通信等课目演练。中国军队赴俄参加“东方-2022”演习,旨在深化与参演各国军队之间的务实友好合作,提升参演各方战略协作水平,增强共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一周边海热点

【中国海警局】中国海警舰艇编队8月25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2年8月25日,中国海警13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2022年8月25日,中国海警13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一周边海热点

【中国新闻网】韩美明将启动下半年联合军演 或重启团级以上规模联演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21日表示,韩美将于8月22日至9月1日举行下半年联合军演“乙支自由护盾”(UFS)。韩国国防部透露称,此次联演期间,政府和军队将在韩美联…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21日表示,韩美将于8月22日至9月1日举行下半年联合军演“乙支自由护盾”(UFS)。韩国国防部透露称,此次联演期间,政府和军队将在韩美联防机制下熟练掌握泛政府层面的危机管控和联合作战支援流程。还将把其间规模缩水的韩美联合演习和训练恢复正常,进一步加强韩美坚固的同盟关系和联防态势。据报道,此次联演中将反映出无人机攻击、网络战等战争形态新变化,采用战时可能发生的实战化剧本。基于敌军攻击港口、机场、半导体工厂等主要产业设施和国家重点设施的假设,实施由民、官、军、警等共同参与的防护和恢复重建演练。

一周边海热点

【中国新闻网】韩方在日韩争议岛屿附近海域搞调查 引日方强烈抗议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18日,日本海上保安本部的巡逻船发现一艘韩国海洋调查船在日韩争议岛屿(日方称“竹岛”,韩方称“独岛”)东北方向的日本专属…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18日,日本海上保安本部的巡逻船发现一艘韩国海洋调查船在日韩争议岛屿(日方称“竹岛”,韩方称“独岛”)东北方向的日本专属经济区(EEZ)内航行。日本通过外交渠道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韩方停止调查。据日本外务省介绍,调查船是韩国国立海洋调查院所属的“海洋2000”。据称,该调查船将类似钢缆的物品投入海里,海上保安本部对此持续警戒。针对此事,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船越健裕通过电话,向韩国驻日本大使馆提出严正交涉称:“如果属于不经事先同意,便在我国专属经济区从事海洋科学调查的话,我方是不能接受的,应立即停止调查。”

一周边海热点

【中国新闻网】法国军方结束在马里的“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

法国军方当地时间15日宣布,法国在西非国家马里展开的“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的最后一批士兵现已离开。这标志着法国军方在马里的相关军事行动结束。法国军方发表…

法国军方当地时间15日宣布,法国在西非国家马里展开的“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的最后一批士兵现已离开。这标志着法国军方在马里的相关军事行动结束。法国军方发表声明说,驻扎在马里的“新月形沙丘”行动最后一支部队于巴黎时间15日下午1时离开马里,进入尼日尔。法国官方称,法国军队将在非洲和国际社会伙伴的支持下,继续在非洲萨赫勒地区打击恐怖主义。据法国BFM电视台报道,法国需要从马里运出大约4000个集装箱和1000辆车辆,其中包括数百辆装甲车,并将当地相关的军事控制权移交给马里军队。

一周边海热点

【国防部】中国军队赴俄参加“东方-2022”演习

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及双方共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近期将抽组部分兵力赴俄罗斯参加“东方-2022”演习。印度、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蒙古国等多国也将参演。中…

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及双方共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近期将抽组部分兵力赴俄罗斯参加“东方-2022”演习。印度、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蒙古国等多国也将参演。中方派员参加此次演习,旨在深化与参演各国军队之间的务实友好合作,提升参演各方战略协作水平,增强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东海动态

【日本经济新闻】日本防卫省:冲绳附近的演习区域发现中国无人机

日本防卫省于5日凌晨宣布于冲绳附近发现中国BZK-005型侦察型无人机和TB001型无人机各1架,此外还侦察到另一架无人机于台湾岛东北海域上空盘旋。上述无人机均与中国此次军事…

  日本防卫省于5日凌晨宣布于冲绳附近发现中国BZK-005型侦察型无人机和TB001型无人机各1架,此外还侦察到另一架无人机于台湾岛东北海域上空盘旋。上述无人机均与中国此次军事演习有关,日本方面认为,这些无人机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

  据防卫省,BZK-005和TB001两架无人机于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南下前往台湾岛东部和南部海域后,再次沿原路线返回东海。对此,日本自卫队紧急起飞战斗机进行了应对。

 

8月5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04E1J0U2A800C2000000/

东海动态

【日本经济新闻】中国海警船进入日本“领海” 在“尖阁诸岛”海域活动超64小时

据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厅本部的消息,7月5日凌晨4时30分后,有两艘中国海警船在“尖阁诸岛”(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侵入”日本“领海…

  据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厅本部的消息,7月5日凌晨4时30分后,有两艘中国海警船在“尖阁诸岛”(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侵入”日本“领海”,并试图继续靠近“日本的渔场”。据日本海上保安厅称,此后,随着日本渔船离开了周边海域,这两艘中国海警船也于7月7日晚8时50分左右陆续驶离了日本“领海”。此次中国海警船进入日本“领海”历时64小时15分钟,打破了上月21日至23日总时长约64小时的最长纪录。日本海上保安厅警告中方不要再次“入侵领海”,并继续保持警惕。

 

6月30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3030J0Q2A630C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