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会见了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部长普拉克·索洪(Prak Sokhonn),双方讨论了美国对柬埔寨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一年的支持。谢尔曼感谢柬埔寨对美国-东盟特别峰会的支持,并承诺通过东盟与柬埔寨在共同关心的领域进行合作。谢尔曼敦促索洪以东盟缅甸问题特使的身份,寻求迅速和全面落实“东盟五点共识”,包括制止暴力和在各方之间进行建设性对话。谢尔曼还表示,美国对中国在云壤海军基地(Ream Naval Base)的军事存在、设施建设以及中国对区域安全的影响表示担忧。
4月26日,美国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桑普森”号(DDG-201)穿越台湾海峡。美国第七舰队公共事务部表示,该舰的穿越行动是根据国际法进行的一次例行活动,并表示,穿越行动显示了美国对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的承诺,美军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行使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3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J. Austin)会见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双方重申了美国与新加坡持久的双边防务关系。双方讨论了俄罗斯对乌克兰无端和有预谋的入侵,并赞扬了乌克兰人民和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韧性和决心。奥斯汀感谢李显龙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声明,以及新加坡对俄罗斯的单方面制裁和出口管制行动。
奥斯汀重申了美国对继续与新加坡进行联合训练的承诺,并与新加坡合作应对印太地区安全挑战。双方重申共同致力于支持印太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繁荣的目标,并在共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共同基础上建立更加强有力的防务关系。
3月31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新闻声明中指出,2022年香港政策法案报告记录了过去一年里中国采取的行动,这些政策对香港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香港与中国大陆城市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也继续受到影响。
3月31日,美国国务院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局发布2022年香港政策法案报告(2022 Hong Kong Policy Act Report)。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威胁到美国在香港的利益,不符合《香港基本法》和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赋予的义务。报告提到,在过去的一年内,中国政府继续影响香港民主制度,对司法机构施加压力,并影响了学术、文化和新闻自由。
3月15日,美国“莫森”号导弹驱逐舰(DDG 92)、日本海上自卫队(JMSDF)、澳大利亚海军(RAN)结束在南海进行的多国训练。本次训练目的是提高维持海上安全和战备状态的集体能力,应对盟国之间的任何区域突发事件,旨在解决共同的海上安全优先事项和关切,发展互利关系,以及促进航行自由,以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3月17日,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向国会提交根据“2018年对等进入西藏法案”(the Reciprocal Access to Tibet Act)第4条要求发布的第四次关于进入藏族地区的年度报告(8 U.S.C. 1182 note)。报告涵盖了中国当局允许美国官员、记者和旅游者进入西藏地区的程度,相关省份的藏区和非藏区的准入水平比较,2020年和2021年的准入水平比较等内容。
3月17日,美国非洲司令部司令、陆军上将斯蒂芬·汤森德(Stephen J. Townsend)和其他国防部官员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关于国家安全挑战和美国在中东和非洲军事活动的听证会上作证。汤森德称,赤道几内亚是大西洋沿岸军事基地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他说,首要任务是防止和阻止中国在非洲大西洋沿岸的空间,并提到将在闭门会议上与立法者讨论这些国家安全问题的更多细节。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海军陆战队上将肯尼思·麦肯齐(Kenneth F. McKenzie Jr.)将伊朗列为该地区的头号威胁,他还说,中国、俄罗斯和恐怖组织也在谋求影响力和权力。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萨莎·贝克(Sasha Baker)说,国防部试图通过持续接触来限制俄罗斯和中国在非洲和中东的影响力,这表明美国作为该地区首选合作伙伴的优势。
3月1日,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国务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上发表讲话。布林肯说,美国很高兴重新加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他说,即使在入侵时,俄罗斯也有义务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包括与冲突中保护平民有关的国际人道主义法。布林肯还指出,乌克兰并非世界上唯一需要安理会关注的地区,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政权以及中国新疆的局势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注意。
3月1日,美国国防部官员称,俄罗斯和中国都试图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军事影响力,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大陆则在台湾有所行动。负责战略、计划和能力的助理国防部长卡林(Mara Karlin)指出,现在是美国同盟国和伙伴一起应对挑战的关键时刻,安全合作是一个可以帮助关键盟友和伙伴加强防御的重要工具,能够增强大家在彼此需要时相互依赖的能力。卡林还指出,即将出台的《国防战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将通过强调综合威慑推进国家安全,并将强调国防部加深联盟和伙伴关系的方法。卡林表示,在亚太地区,美国一直在加强与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并指出,美国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并已向台湾提供“安全援助”。她还强调了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及国防部在促进全球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
2月19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Marise Payne)和英国外交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间隙举行了三边会谈。本次会谈讨论了以维持印太地区和平稳定为重点的AUKUS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倡议实施的进展。
三位外交部长讨论了第一个AUKUS倡议,即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购置常规武装核动力潜艇的重要意义,指出该倡议将树立一个防止核扩散的强有力典范。此外,三方还讨论了深化先进军事能力、技术能力合作的共同愿望。最后,布林肯国务卿特别强调要与美国盟友加强合作,以推进一个自由、开放、互联、繁荣、安全和有韧性的印太地区。
2月21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就朝鲜局势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进行了交谈。国务卿强调,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2月14日,“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CSG)返回圣地亚哥,标志着美国第3和第7舰队行动区的部署行动结束。在为期八个月的部署行动中,“卡尔·文森”号航行了8万多海里,进行了双航母作战和多国演习,包括海上安全作战、水面和空中部队之间的综合训练、远程海上打击、反潜战、信息战作战、海上拦截行动和防空作战等。部署行动期间,该战斗群在印度洋-太平洋的一些航行最繁忙的水域,包括南海和菲律宾海进行作战。
2月15日,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与日本副外相森武雄(Mori Takeo)进行了会面。谢尔曼重申了美国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并讨论了美国未来阻止俄罗斯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或其他侵略行为将采取的一系列努力,包括2月14日G7财长关于准备迅速采取行动支持乌克兰经济的声明,同时继续致力于外交。谢尔曼和森武雄强调了美日联盟对印太地区和世界安全与繁荣的重要性,并讨论了美日经济合作,包括1月21日新成立的新经济政策协商委员会。两位官员重申,美日继续合作在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谢尔曼强调,美国计划无条件地与朝鲜会面,呼吁朝鲜进行认真和持续的外交。她还强调了美日韩在朝鲜问题上开展三方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印太地区许多共同优先事项的重要性。
在历史上,自一战开始美澳都在重大冲突中并肩作战。而今天,美澳也在安全、卫生、科技等多个领域展开了重要而持久的合作。
在安全合作方面,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于1951年共同签订了《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作为美澳关系的基石,该条约发挥了维护地区稳定的持久作用。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三国于2021年共同创立的AUKUS(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表明美国致力于加强伙伴关系,更密集深入地参与印太事务,保持并扩大在军事能力和关键技术方面的优势,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在卫生合作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正在印太地区最紧迫的挑战上取得了切实进展,截至2022年2月1日,四国已经共同提供了超过4.84亿剂安全有效的疫苗,致力于加快经济复苏并助益全球卫生。
在科技合作方面,澳大利亚向来是美国发展包括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清洁能源技术在内的新兴技术的重要合作伙伴。美澳的双边合作将促进创新研究,提高经济生产率,维系新技术标准。
除此之外,QUAD也正在与印太地区各国开展合作,加强该地区的海上安全、反恐、反虚假信息、网络安全、人道主义和救灾响应能力。往后,QUAD将继续定期举行,为印太地区提供积极帮助。
1月4日,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国防官员举行了一次电话会议,讨论地区安全事务。美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伊利·拉特纳(Ely Ratner)、韩国国防部国防政策室长金万基(Kim Man-gi)和日本防卫省防卫政策局长增田和夫(Masuda Kazuo)讨论了朝鲜核导弹计划带来的威胁,商议了维系地区安全,加强三方防务合作的具体方式。通话中,官员们重申三方安全合作的重要性,并承诺在共同确定的未来日期举行三方国防部长会议。
2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內德·普莱斯(Ned Price)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俄罗斯不必要的挑衅和军事集结以及入侵乌克兰,所带来的全球安全和经济风险不仅对乌克兰、欧洲、跨大西洋共同体产生影响,也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俄罗斯不能通过与中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和金融关系,弥补或减轻美国经济措施所带来的结果。相反,这会使俄罗斯经济在很多方面变得更加脆弱。普莱斯认为,过分依赖进口,将会大大降低生产能力和创新潜力。相信中国同世界各国一样,更倾向通过外交途径化解俄罗斯的相关问题。另外,在中印边境局势问题上,普莱斯指出,美国将继续支持直接对话,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美国将一如既往地与伙伴和盟国站在一起,以促进印太地区共同的繁荣、安全和价值观。
2月1日,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第一夫人吉尔·拜登(Jill Biden)发出庆祝农历新年的声明。声明称,世界各地的家庭和朋友正以多种方式聚集在一起庆祝新年的开始,进入代表力量和勇气的虎年时,应以战胜疫情,重建经济,保护包括继续反对针对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土著和太平洋居民在内的民主为主要任务。声明还表示,每个人无论种族、宗教或语言都是平等的,国家因为人民的多样性才变得丰富,愿农历新年带来平安、繁荣、健康、快乐。
1月27日,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乌克兰危机、中国两岸局势对美国的国防战略构成了双重挑战。俄罗斯在乌克兰及其周边地区已经积累了足以令人担忧的战斗力量,所以美国目前正集中力量支持远在欧洲的北约盟国。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再重视中国带来的日益紧迫的挑战。对此,布林肯国务卿(Antony Blinken)已经表示将定期举行会议,讨论中国带来的挑战问题,并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总之,美国将同等地关注和解决国家面临的所有威胁和挑战。
1月26日,布林肯国务卿(Antony Blinken)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进行通话。布林肯指出俄罗斯进一步侵略乌克兰所带来的全球安全和经济风险,并表示美国将负责任地采用减少冲突的外交方式加以应对。布林肯和王毅还就习拜会后双方将如何推进合作交换了意见,涉及管理战略风险、卫生安全和气候变化方面。
1月20日,美“本福德”号航母(DDG 65)宣示在西沙群岛附近享有符合国际法的航行权和自由。美国声称,这项航行自由行动(FONOP)通过挑战中国和越南对无害通过的限制,以及挑战中国对西沙群岛直线基线的要求,“维护了国际法承认的海洋权利、自由和合法使用”。对于中国关于此次任务的声明,美国提出反对,认为本次行动属于国际水域的正常活动,符合国际法的航行自由和合法使用海洋原则。美国坚持所有国家的航行自由原则,并对世界各地过度的海事主张提出质疑,指出,1982年《海洋法公约》所反映的国际海洋法规定了所有国家对海洋的某些权利和自由以及其他合法使用。美国认为,无害通过行为不应受到限制。根据1982年《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的船只,包括军舰,都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各国不应单方面对无害通过施加授权或事先通知的要求。另外,美国还对中国1996年宣布的西沙群岛直线基线提出质疑。
1月20日,美国和日本政府就《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指出,应以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历史为警示,遵守对NPT的承诺,承认NPT在核不扩散和裁军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声明中,美日重申NPT第六条所承担的义务,指出除双边谈判外,还应采取必要措施,如立即开始谈判一项禁止生产用于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裂变材料的条约,并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日本鼓励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首次宣布不能赢得核战争,也决不能打一场核战争,鼓励各国承认"使用核武器将产生深远的后果"。
声明中,美日强调,需要采取涉及其他国家和更广泛武器系统的军备控制措施。在这方面,美日注意到中国不断增强的核能力,要求中国为减少核风险、提高透明度和推进核裁军的安排作出贡献。声明还指出,美日坚决反对朝鲜核武器、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各种射程的弹道导弹,以及相关计划和设施建设,支持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敦促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规定,遵守NPT和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美日支持《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和正在进行的维也纳会谈,敦促伊朗停止和升级,立即澄清和解决原子能机构关于可能未申报的核材料和活动的问题。
上月,中国对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USCIRF)的四名委员进行了制裁。近日,美国国务院表示,这是中国“对普遍权利的再次侵犯”。此前,中国就曾制裁过三名美国国际关系委员会委员,其他数十名美国官员,以及在世界各地促进民主与人权的组织。美方宣称,这些制裁行为都是“毫无根据的”。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不会被这些行动所震慑,并扬言将“继续声援USCIRF及其工作人员,捍卫世界各地的人权,并使用各种外交和经济手段来推进问责”。
12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在南海海洋界限主张的研究报告。美国国务院的“海洋界限”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法律与技术系列研究,聚焦于各国的海洋边界主张及其合法性。这份有关中国的报告妄言,中国在南海的大部分地区提出了“没有法律依据的”海洋主张,其中包括“非法的”历史性权利主张。
美国务院认为,自2014年以来,中国持续对南海的大片区域及其所谓的“内水”和“外围群岛”提出的权利主张,不符合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基于该报告,美国再次呼吁中国“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反映的国际法”,遵守“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停止在南海的“非法和胁迫性活动”。
2022年1月5日,美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日本和韩国共同启动反潜演习“海龙2022”。美国P-8“海神”海上巡逻和侦察机(MPRA)与巡逻中队VP-47和VP-26,与澳大利亚空军、加拿大空军、印度海军、日本海上自卫队和韩国海军的成员参与了本次演习。演习以反潜战(ASW)训练为中心,包括超过270小时的飞行训练、模拟目标、跟踪活体潜艇等。训练期间,各国飞行员和指挥官将各自国家的装备、战术投入讨论当中。
2022年1月6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Hayashi Yoshimasa)与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Kishi Nobuo)举行2022年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2+ 2")。会上,美日两国发布《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2+2")》。声明指出,美日需共同努力,阻止并采取措施应对中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带来的挑战。声明强调,美日双方支持合法商业自由并尊重国际法,支持航行自由与海洋的合法使用,中国在东海的活动“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国重申《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对钓鱼岛(Senkaku Islands)的适用性,并指出,将与日本一道,反对任何影响日本管理钓鱼岛的行动。声明还重申,美日承认南海仲裁案裁决的法律效力,反对中国在南海的海洋主张和军事活动。此外,美日对新疆和香港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并承诺将与所有共同致力于尊重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国际法、多边主义,以及自由和公平经济秩序的国家合作。声明还强调了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
声明中,日本重申将从根本上加强国防的决心。美国表示,将优化日本在印太地区的能力,并依据《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利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全部能力保护日本。声明还重申了2021年9月与澳大利亚和印度四方成员一起促进自由、开放、规则秩序的承诺。声明指出,在日澳《互惠准入协定》、AUKUS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将继续支持美日与澳大利亚的安全防务合作。声明还表示,美日欢迎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伙伴和盟国,以及欧盟和北约在印度洋的更多参与,支持扩大多边演习和战略部署。
12月29日,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法国外交部长让·伊夫·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和英国外交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进行通话。三方指出,面对中国“不断升级的政治压力和经济胁迫”,他们坚定声援立陶宛,反对中国的做法。此外,三方还申明了盟友伙伴之间的对支持乌克兰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识,讨论了利比亚正在进行的全国选举进程、伊朗核计划发展的问题。
在第二届美日清洁能源伙伴关系(JUCEP)全体会议上,美日双方回顾了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并确定了加速清洁能源在印太地区部署的优先事项。据悉,JUCEP成立于2021年4月,旨在实现美日气候伙伴关系,旨在打造清洁、安全和可持续供应能源的开放、竞争和透明的能源市场,以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愿景。
2021年,JUCEP使数百家能源公司参与到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现代化的投资中,同时强调美日双方各自采取的投资支持手段。2022年,JUCEP将继续发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能、优质基础设施、全球采购、电网发展和关键矿产开采部门治理等领域,因为它支持联合试点项目和去碳化技术的合作。
近期,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举行了AUKUS三边联合指导小组的首次会议,代表团重申了各方的愿景,讨论了各国政府的工作情况,以及宣布AUKUS成立以来三个月内取得的重大进展。
会上,与会者探讨了在一系列关键的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机会,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海底能力四个领域,并承诺在2022年年初之前完成有关工作计划。与会者承诺大幅深化合作,提高互操作性,以加强印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另外,各代表团就18个月磋商期的下一步工作计划达成一致,以确定澳大利亚获得核动力潜艇的最佳途径,并由各工作组详细审查该持久计划所需的关键行动。
与会者还讨论了他们将如何确保AUKUS项目维护其在防止核扩散体系中的长期领导地位,包括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展开密切磋商。与会者强调,三国仍然坚定地支持以《核不扩散条约》为基石的核不扩散机制,遵守各自的防扩散义务和承诺,执行最强有力的防扩散标准。三国期待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共同打造先进的防御和技术实力。
12月23日,拜登(Joseph Biden)总统签署了一项新法案,根据该法案,一切新疆产品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目前,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具体措施来限制进口新疆的产品,包括签证限制、出台《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金融制裁、出口管制、进口限制、发布扣押令,以及发布关于新疆的商业咨询,以号召盟友采取联合行动,抵制一切新疆产品。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