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条件查询

印度对外关系

【德干纪事报】印度驻联合国大使回击荷兰驻英大使

5月6日,荷兰驻英国大使卡雷尔·凡·奥斯特伦(Karel van Oosterom)批评印度不应该在联合国大会上就乌克兰问题投弃权票,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蒂鲁穆尔蒂(Tiru…

5月6日,荷兰驻英国大使卡雷尔·凡·奥斯特伦(Karel van Oosterom)批评印度不应该在联合国大会上就乌克兰问题投弃权票,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蒂鲁穆尔蒂(Tirumurti)在推特上回击:“别对我们指手画脚,印度知道该怎么做。”

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问题举行的简报会上,蒂鲁穆尔蒂重申,自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一直呼吁彻底停止敌对行动,并将对话和外交视为唯一的解决路径。印度坚定站在和平一边,认为这场冲突不会有获胜的一方。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外交部】印度外交国务部长访问卡塔尔国

5月8日至10日印度外交部国务部长穆拉里德哈兰(V. Muraleedharan)对卡塔尔国首次进行正式访问,与卡塔尔国政要进行会晤,并会见卡塔尔印度人社区的代表。 印度与卡塔尔…

5月8日至10日印度外交部国务部长穆拉里德哈兰(V. Muraleedharan)对卡塔尔国首次进行正式访问,与卡塔尔国政要进行会晤,并会见卡塔尔印度人社区的代表。

印度与卡塔尔国在政治、经济、国防、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存在着良好的双边关系,并在近年不断加强。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两国领导人仍保持密切接触。穆拉里德哈兰的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合作。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快报】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见意大利外长

5月6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会见首次访印的意大利外交部长路易吉·迪马约(Luigi Di Maio),两国外长全面回顾了包括2020年11月线上峰会通过的《2020-2024年行动计划》在内…

5月6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会见首次访印的意大利外交部长路易吉·迪马约(Luigi Di Maio),两国外长全面回顾了包括2020年11月线上峰会通过的《2020-2024年行动计划》在内的双边关系进展情况。

针对乌克兰冲突,苏杰生和迪马约对当前的人道主义危机表示关切,呼吁立即停止敌对行动,还强调了维护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特别是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此外,两国外长重申致力于密切合作,应对与恐怖主义、暴力极端主义和网络犯罪有关的共同安全挑战。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封禁APP还不够,印度应加大力度对抗中国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封禁APP还不够,印度应加大力度对抗中国 面对印中长达19个月的边境对峙,印度始终拒绝屈服。印度在边境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越了中国,并…

  1.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封禁APP还不够,印度应加大力度对抗中国

面对印中长达19个月的边境对峙,印度始终拒绝屈服。印度在边境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越了中国,并表示在双方脱离接触以及边境局势降级之前,印中双边关系不可能恢复正常。然而,印度一直不愿意实施严格的贸易与外交制裁,以解决印中贸易不平衡问题并遏制中国影响力。

印度去年封禁中国APP以及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的行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安抚国内民众的情绪,但对中国影响甚微。在边境对峙期间,中国对印出口贸易仍在蓬勃发展。印度为避免扩大损失而在边境地区进行军事对抗的行为实际上降低了中国的战略风险。印度面临的多重僵局使其失去平衡、捉襟见肘,迫使它将更多的资源用于边防。与此同时,印度撤离具有战略意义的凯拉什高地(Kailash Heights)以及接受拉达克为缓冲区的举措,使中方态度更加强硬。

印度是时候摆脱避险情绪,建立对中国的影响力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通过产品倾销对印度发动经济战,以扼杀印度制造业。印度必须开始实施关税和非关税贸易限制,以遏制从中国的非必要进口。的确,中国的重商主义使得印度贸易多元化和寻求进口替代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此外,印度还应该秘密转变对待中国核心问题的态度,以在地缘政治和领土完整层面对抗中国。

中国正试图让印度筋疲力尽,从而把领土和军事上的既成事实强加给印度。印度实施的外交与经济报复可以让国际社会聚焦于中国在与印度较量时的战略失误。

【作者:Brahma Chellaney 布拉马切拉尼,印度国内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和分析家。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教授,德国罗伯特博世学院研究员,地缘政治家。其代表作有《水:亚洲新战场(Water: Asia's New Battleground)》、《亚洲主宰: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崛起(Asian Juggernaut: The Rise of China, India and Japan)》等。】

1113日报道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logs/toi-edit-page/app-bans-not-enough-india-must-start-imposing-calibrated-costs-on-china/

 

专家评论

【辨喜国际基金会】不断发展的印度-东盟海洋安全合作

【辨喜国际基金会】不断发展的印度-东盟海洋安全合作 海洋安全一直是印度与东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行“东向(Look East)”政策以来,印度长期关注与东南亚国…

  1. 辨喜国际基金会】不断发展的印度-东盟海洋安全合作

海洋安全一直是印度与东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行东向(Look East政策以来,印度长期关注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海洋安全合作。作为印度洋区域的主要大国之一,印度曾尝试在印度洋海军论坛框架下与东南亚国家合作。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整合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力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印度还定期为泰国、老挝等国提供培训服务,同时为越南和马来西亚培训飞行员和技术人员。

印度希望在双边合作、多边对话以及联络员互访等三个不同层面上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以发展互操作性,促进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定期互动。为此,印度与10个东南亚国家中的9个签署了防务合作协议。通过这种方式,印度国防机构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印度加入马六甲安全倡议这一问题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过去一直持保留意见。印度始终表示,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它将作为一个友好的大国采取更好的安全措施保护海上航线。

印度允许新加坡空军驻扎在印度,并与新加坡开展定期演习,这些举措都被认为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合作。印度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开展定期巡航,并在《亚洲地区反海盗及武装劫船合作协定》框架下在新加坡派驻了一名联络官。9名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参加了2018年印度共和国日庆典,在此期间,印度组织了一次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安全对话。

最近,南中国海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印度一直强调它对南中国海地区安全问题的担忧。印度重申,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解决问题,印度反对任何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行为。20188月,莫迪总理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明确表示,各国应该通过国际仲裁解决海洋纠纷。考虑到南中国海是印度与东亚国家的贸易通道,该区域的安全对印度而言至关重要,为了形成永久性南海行为准则,印度一直试图推动各方沟通。印度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海洋安全合作有助于建立必要的合作框架,帮助东盟国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Pankaj Jha,金德尔全球大国助理教授。】

1112日报道

https://www.vifindia.org/2021/november/12/evolving-india-asean-maritime-cooperation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国家安全顾问表明了印度对阿富汗政策的“观望”态度

近日,印度举办了阿富汗问题地区安全对话,夸张一点来说,会后发表的《德里宣言》没有什么可报道的。宣言中许多观点与10月20日“莫斯科模式”会议上的观点相似,…

近日,印度举办了阿富汗问题地区安全对话,夸张一点来说,会后发表的《德里宣言》没有什么可报道的。宣言中许多观点与1020莫斯科模式会议上的观点相似,实质上是呼吁阿富汗摆脱恐怖主义,组建一个真正包容各方的政府,并呼吁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首先,此次会议标志着印度对世界发出了不会轻易退出博弈的信号。《德里宣言》重申了莫斯科模式会议的共识,呼吁消灭阿富汗境内的恐怖主义,但此次宣言更加重视有关恐怖组织融资、恐怖分子基础设施和激进化的事项。这些内容似乎更多地针对巴基斯坦,而不是阿富汗。尽管印度大力支持的加尼政府已经垮台,但印度并不打算放弃阿富汗的博弈。

其次,印度人民党对巴基斯坦的做法令人困惑。阿富汗太重要了,印度不能因为政治局势的某些转变就放弃自身的大陆抱负。这一观点也应该延伸到对巴政策上,但印度人民党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单一态度不禁让人怀疑印度是否存在完善的对巴外交政策,又或者这不过是该党国内政治议程的一部分。

最后,美国并不畏惧改弦易辙。实际上,美国人已经准备好与塔利班接触了。而考虑到目前塔利班的外交关系,这将意味着美国与巴基斯坦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拜登可能没有与伊姆兰·汗进行直接对话,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美军和巴基斯坦军方之间正在进行的对话一无所知。

到目前为止,印度正伺机承认塔利班政府,并没有急切地想要在这个问题上发挥带头作用。美国、中国和欧盟可能做出关键决定,显然,印度正在观望美国的行动。印度可能会在阿富汗问题上下些表面功夫,比如10日结束的地区安全对话。但第三场大博弈的舞台在现实政治之中,重要的不是花言巧语和口头宣言,而是贯彻落实的能力。

【作者:Manoj Joshi 马诺伊乔西,印度观察家基金研究会杰出研究员、评论员和专栏作家、前印度政府国家安全问题组成员。代表作:《失落的叛乱:九十年代的克什米尔(Lost Rebellion: Kashmir in the Nineties )》等。】

1111日报道

https://www.thequint.com/voices/opinion/nsa-meet-shows-indias-wait-watch-policy-on-afghanistan

专家评论

【梵门阁】印度需警惕“中巴塔伊”的联合

【梵门阁】印度需警惕“中巴塔伊”的联合 过去十年,随着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专注于建立自己的联盟和削弱敌人的联盟。从2015年中国宣布建设&ldqu…

  1. 梵门阁】印度需警惕中巴塔伊的联合

过去十年,随着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专注于建立自己的联盟和削弱敌人的联盟。从2015年中国宣布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当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一点。2016年,中国又宣布与伊朗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些举措旨在将中国打造成超级大国,而不仅仅只是在其海岸附近部署军事力量的区域性海洋大国。

凭借有利的人口结构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印度有望成为平衡中国的力量。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大幅深化了与巴基斯坦的伙伴关系。塔利班掌控阿富汗政府意味着阿富汗从此成为美印两国的敌人,巴基斯坦又加强了与塔利班的关系。这种局面将鼓励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和俄罗斯串联起来,损害印度的利益,并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四方机制的重点是印太地区,但中国已将竞争舞台转移到西亚、南亚和中亚。对印度而言,中国的战略带来了从经济到安全的一系列挑战。印度的反恐努力、利用阿富汗和伊朗连接中亚市场的计划都因此而受挫。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将影响印度与伊朗之间的贸易和印度的能源安全。

印度需要重新调整其对华政策,同时牢记它在西亚和中亚地区的利益。印度必须努力保证自己与阿富汗的联系,利用它与俄罗斯的深厚关系,成为阿富汗棋局的关键玩家。除了印度,宗教极端主义可能在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印度尼西亚蔓延。印度必须带头推动协调一致的区域反应,这将为印度更广泛地参与地区事务提供一个窗口。自2001年以来,阿富汗已成为美国西亚政策的焦点。二十年后,中国也在试图这样做。对印度而言,赌注从未如此之高。

【作者:Gaurie Dwivedi,高级记者。】

1111日报道

https://www.gatewayhouse.in/china-pak-taliban-iran-nexus/

专家评论

【卡内基印度基金会】新协议能够缓和中印边境紧张局势吗?

【卡内基印度基金会】新协议能够缓和中印边境紧张局势吗? 在经历了13轮军长级会谈以后,中印两国未能解决在温泉地区的对峙问题,反而是继续强化了各自的立场。为了…

  1. 卡内基印度基金会】新协议能够缓和中印边境紧张局势吗?

在经历了13轮军长级会谈以后,中印两国未能解决在温泉地区的对峙问题,反而是继续强化了各自的立场。为了缓和紧张局势,中印两国已经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但目前僵局已经持续了18个月,这表明当前的措施也许还不足以达成目标。据报道,印度中国研究小组的初步讨论表明,如果当前的僵局能够得到解决,印中两国可能很快会达成新的边境协议。但新的边境协议会缓解紧张局势吗?历史经验表明可能性很低。

2013年,中印两国军队在德普桑平原发生对峙。这次对峙促使双方签订了《边境防务合作协定(Border Defence Cooperation Agreement)》。虽然该协议旨在改善两军之间的沟通问题,但其中的条款并未对减少误解发挥太大作用。各方认为该协议只是说说而已,反而降低了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2015年、2017年和2020年,中印两国三次在边境地区发生对峙,2020年的对峙还是首次出现死亡事件的边境冲突。尽管两国有建立《边境防务合作协定》一类的信任机制和协议,但边境对峙不仅更加频繁、规模更大,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更难解决。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两国就缺乏互信。尽管两国已耗费数十年时间试图通过政治妥协和建立互信来解决边境问题,但问题在于,双方仍未对实际控制线到底位于何处形成共识。印中对实控线位置的看法有显著差异,而且两国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停止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由此产生的模糊认知为双方提供了在实控线附近大规模集结兵力的可能。

通过军事手段能够控制多少领土是每一国解释实控线的基础。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改变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平衡来重新解释实控线。实控线本身的模糊也加剧了边境的紧张局势。为了缓解紧张局势,新的机制必须向双方保证,彼此的确想要确定和澄清实控线。然而,只要印中两国各自仍然相信时间站在自己一边,他们就不可能排除万难重启边境谈判。

【作者:Rahul Bhatia,拉胡尔·巴蒂亚;Shibani Mehta,史巴尼·梅赫塔。两人均为卡内基印度基金会安全研究项目研究分析师。】

118日报道

https://carnegieindia.org/2021/11/08/could-new-agreement-diffuse-india-china-border-tensions-pub-85716

专家评论

【印度教徒报】澳英美联盟可能撼动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

【印度教徒报】澳英美联盟可能撼动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澳英美联盟(AUKUS)再次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

  1. 印度教徒报】澳英美联盟可能撼动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澳英美联盟(AUKUS)再次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美国总统拜登在会议期间试图平息法国的愤怒。由于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对美法而言都很重要,法国迟早会平息自身情绪。但对澳大利亚而言,这场被取消的混乱交易仍困扰着澳法关系。

除此以外,东盟国家在对澳英美联盟的态度上也出现了分歧。此前,东南亚国家一直无法在缅甸政局发展以及中国威胁等问题上达成一致。虽然澳英美联盟是美国旨在加强地区安全、保障澳大利亚海上贸易的一种尝试,但澳大利亚海军实力的增强必然会引发该地区国家的不安情绪。就算澳大利亚公开否认澳英美联盟的防务性质,东南亚国家在美中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仍毫无选择的余地。

澳英美最近都与中国产生了争执,尤其是澳大利亚。多年来,在澳中关系中,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始终高于澳大利亚对华的战略评估。而中国针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政策促使它从根本上转变了对华态度。此外,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也让澳大利亚重新审视其国防与安全政策。1942年日本对澳大利亚的军事攻击让它认识到,遥远的地理位置无法保证本国不会受到直接的海上威胁。

澳英美联盟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联合能力和互操作性,进一步是其中的关键。三国间的防务关系已建立了数十年,因此新的联盟还包括网络、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与海底区域的合作。更加广泛的议程设置为三国提供了与印太国家接触的机会。

澳英美联盟与四方安全对话是各不相同又相互补充的,二者都不会削弱对方的作用。面对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各国必须严阵以待。作为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也许会尽力寻找有效的军事手段来对抗中国,但四方安全对话缺乏实现这一目标的权限与能力。此时,澳英美联盟就为美国提供了一个部署代理潜艇的机会。

【作者:Sujan R.Chinoy 齐湛,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所长,曾任印度驻日大使。】

118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op-ed/aukus-could-rock-chinas-boat-in-the-indo-pacific/article37372664.ece

专家评论

【The Print】军队不应配合莫迪政府在克什米尔的反恐政策

【The Print】军队不应配合莫迪政府在克什米尔的反恐政策  10月,印度社会的焦点又回到了查谟和克什米尔。10月5日至17日,该地区总共有11名平民遇害。与此同时,在蓬奇…

The Print】军队不应配合莫迪政府在克什米尔的反恐政策 

10月,印度社会的焦点又回到了查谟和克什米尔。105日至17日,该地区总共有11名平民遇害。与此同时,在蓬奇县(Poonch district)的森林中发生了一次遭遇战,印度军队牺牲了九名士兵,却没有打死一个恐怖分子。1023日至25日,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访问了克什米尔,上述事件无疑给他的访问蒙上了阴影。然而,沙阿并没有评估形势,也没有明确责任归属并准确的阐述政府的政治战略。而是大谈克什米尔一切都好安全部队付出了牺牲发展的步伐之类的陈词滥调。

恐怖分子总是轻易地针对外来者和少数族群发动攻击。与主流观点相反,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反对这种做法。然而,由于安全部队的镇压,该地区穆斯林对印度政府的反感甚至还大于对恐怖分子的反感。此外,莫迪的走狗媒体godi media)和新民族主义者(neo-nationalist)对穆斯林的妖魔化导致克什米尔穆斯林更加厌恶政府。莫迪政府宣称废除宪法第370条以后克什米尔一切都好,但恐怖分子的袭击令莫迪政府感到非常尴尬,也不禁使外界质疑这一说辞。

过去十年,就恐怖分子、安全部队以及平民的伤亡人数而言,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暴力水平一直保持稳定。但讽刺的是,如果只考虑过去五年,情况则与莫迪政府和军队的说法相反,这一时期的暴力水平实际上有略微上升。只有制定一项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战略,赢得克什米尔人民的心理和思想认同,才能打压叛乱势力。阿米特·沙阿最近在克什米尔地区所发表的讲话以及政府在该地区所采取的行动似乎表明,相比于寻找解决方案,政府更愿意与叛乱共存。

最近,军队表现出了一种倾向,即遵循正常的政治路线,放松警惕。因为军队知道,他们的努力不会产生太大效果。随着克什米尔地区的政治逐渐失去活力,责任又回到了军队身上。军队任何与一切都好政治路线相配合的举措都意味着把主动权拱手让给巴基斯坦。

【作者:Harcharanjit Singh Panag,印度陆军退役中将,曾先后担任印度陆军北方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总指挥。】

114日报道

https://theprint.in/opinion/army-echoing-modis-all-is-well-line-in-kashmir-risks-losing-initiative-to-pakistan/761455/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疫情后的印度与印太地区秩序重构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疫情后的印度与印太地区秩序重构 依据印太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关切,各种双边、小多边和多边合作论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事态发展,日本、…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疫情后的印度与印太地区秩序重构

依据印太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关切,各种双边、小多边和多边合作论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事态发展,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国需要提高知名度和参与度,并为那些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的国家提供合作的替代选项。印度的区域政策如今是由更具建设性的海洋政策、更加重要的海军地位、以及与利益一致国家的伙伴关系所决定的。印度需要认识并评估自身不断凸显的作用,因为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印度参与印太事务的步伐。

在中国专注实现其海上目标的同时,印度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其与邻国的往来,并在深化与美国接触的同时,加强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印太地区中等大国的联系。印度承认,其资产无法与中国的雄厚财力相提并论,但它确实与邻国有着密切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这正是中国所缺乏的。

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也是各国顺其自然的选择。印度主要通过防务合作加强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这对印度的区域竞争对手起到了强有力的制衡作用。印度已经展现了它的关切,并表示它不仅要加强与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的伙伴关系,还要加强与东盟等地区机构的伙伴关系,并重新将重点放在东方。这和它早先的胆怯及其此前与东方周边国家的格格不入大相径庭。

从提高药品供应能力到改造足以制造关键卫生必需品的生产基地,再到向部分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印度不仅在印太地区成为了一个积极且有意愿的参与者,还成为了一个负责任的行为者。虽然新冠疫情是一场全球卫生危机,但其影响涵盖各行各业,并将在未来几年产生深远的后果。在这方面,印度作为印太地区直接利益攸关方的地位使其有优势发起对话,并协助建立一个平衡的安全架构,以处理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

【作者:Harsh·V.·Pant 哈什·V.·潘特,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Pratnashree Basu,加尔各答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与海洋倡议。】

113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india-in-the-indo-pacific/

专家评论

【论坛报】进退两难的印度

自独立以来,印度一直在贯彻一项杰出的外交政策,但现政府却稳步地使印度成为了美国的“准盟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范式转变。这一现象还催生了一种观…

自独立以来,印度一直在贯彻一项杰出的外交政策,但现政府却稳步地使印度成为了美国的准盟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范式转变。这一现象还催生了一种观点,即正是中国对印度施加的压力才迫使后者加入美国阵营。

目前中印关系的急剧恶化始于2017年的洞朗对峙,我们当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2019年,随着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必胜的信念(Triumphalism)再次高涨。莫迪政府改变了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政治地位,重划印度北部边界。回过头看,尽管如今克什米尔山谷非常平静,但中印边境却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军事对峙。这种做法最终产生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只有追随美国,印度才能和中国人算总账。看似天衣无缝,实则不然。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事实上,印度政府早已相信印度需要使其外交政策与美国的印太战略保持一致,并认为这一观点不需要经验事实提供支撑。

在印度,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美印伙伴关系非常重要,但同时也严重怀疑美国的意图和真实想法。美国共和党众议员迈克·沃尔兹与印裔美国政治家妮基·黑利上周在《外交政策》上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取名为与印度结盟正当其时It’s Time to Formalize an Alliance With India)。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非常巧妙,正好在布林肯构思西亚四方机制两周之后,在美印2+2部长级对话之前。这难道是一个巧合吗?美国不久前刚把印度拉入包括以色列和阿联酋在内的第二个四方机制。这一机制仅仅是美国在西亚的另一个扈从国集团,印度难道可以在其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吗?

阿富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绝望地发现,它的地区战略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该何去何从。另一方面,到2025年,中国将在关键技术领域超越美国。中国正在建立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化海军,而美国却难以负担起一支合理的舰队。随着联邦政府年度财政赤字达到2万亿美元,美国分析人士预计,承受如此重担的美国政府很难击垮中国的产业,美国政府需要尽可能弱化减少其保卫台湾的承诺。

拜登政府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印度人应该因此而保持警惕。美国在军事上与印度建立了有史以来最紧密的联系,但却在经济上完全抛弃了印度,任印度接受命运的摆布。

【作者:M K BhadrakumarM. K 巴拉德库马尔,资深外交官,曾担任驻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大使。】

111日报道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comment/india-in-a-double-bind-332553

专家评论

【世界事务委员会】印日海洋合作:建立更强大的伙伴关系

【世界事务委员会】印日海洋合作:建立更强大的伙伴关系 近年来,印度和日本之间的“特殊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获得了显著发展。随着两国在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

世界事务委员会】印日海洋合作:建立更强大的伙伴关系

近年来,印度和日本之间的特殊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获得了显著发展。随着两国在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领域的利益趋于一致,两国都非常关注双边海洋安全合作。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议会发表了著名的两洋交汇(confluence of the two seas演讲,强调两个海洋民主国家的共同利益。在岸田文雄首相的领导下,预计两国关系仍将朝积极的方向发展。随着印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雄心不断增长,印度渴望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伙伴关系。日本不仅是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关键伙伴,也是印度实现自由开放印太的关键伙伴。

在印太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变动不居的背景下,印度和日本正在加强海洋安全合作。两国建立了海洋事务对话Maritime Affairs Dialogue),以讨论在海洋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及深化海洋合作的路径。2012年,两国开启了印日双边海洋演习JIMEX),这一演习已成为两国海洋安全合作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年,两国签署《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将进一步增强两国海军之间的互操作性。此外,除双边演习以外,日本还成为了马拉巴尔演习的永久参与国。印日两国还希望加强在印太地区海上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在该地区不断增长的影响力,这种合作显得更有必要。在斯里兰卡、缅甸和非洲开展的基础设施合作一直是印日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领域。

随着印太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多边机制,有人提出,要建立印日法三边合作以补充三国之间不断深化的三边关系。正如法国驻印度大使所说:我们正逐步在巴黎、东京和德里之间建立一个战略三角,以致力于建立基于规则的印太秩序。尽管这三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不同,但就战略和经济领域而言,三国在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印太地区方面拥有共同利益。

海洋合作是印日特殊和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印度正在萨加尔战略和印太海洋倡议视野下加强与地区国家的联系,促进共同发展。日本是其中的关键伙伴。两国有能力在强大的印日伙伴关系下共同致力于全球公共领域的安全,并以合作的方式在更广泛的印太地区维护稳定和经济繁荣。

【作者:Pragya Pandey,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研究员。】

111日报道

https://www.icwa.in/show_content.php?lang=1&level=1&ls_id=6523&lid=4483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南亚地区繁荣的必经之路:莫让国内政治影响周边关系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南亚地区繁荣的必经之路:莫让国内政治影响周边关系 近日,孟加拉国针对印度教少数群体的暴力事件、印度的反暴力事件以及全球印度教大会(Vishwa Hi…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南亚地区繁荣的必经之路:莫让国内政治影响周边关系

近日,孟加拉国针对印度教少数群体的暴力事件、印度的反暴力事件以及全球印度教大会(Vishwa Hindu Parishad)在特里普拉邦发起的集会,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南亚地区安全态势存在严重的脆弱性。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联系是南亚地区强大力量的源泉。但如果缺乏精心培育,南亚的共同历史就会变成分裂和暴力政治的工具。保护该地区国家利益的核心在于建设一个强大、和平、互联的南亚地区。

此前,我参与的学者团体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的权力之路:漂流在世界波涛中的战略》的报告。我们讨论得出,印度与南亚邻国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印度在这个政治稳定、经济相互联系的地区中能否发挥领导作用,是印度走向权力之路的关键。

作为该地区的超级大国,印度有能力而且必须在构建南亚地区合作方面主动出击。首先,迈向这一目标的第一个关键步骤是重新与南盟接触。如今,拒绝南盟的政策破坏了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力,也违背了印度的战略利益。因为这一举措为中国更深入地渗入南亚创造了新的机会。其次,印度要想成为地区领导者,重点在于扬长避短。它可以比中国更好地提供区域联系、市场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等软件服务。最后,印度在该地区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受制于印巴关系的动态。印度应有效控制两国关系,让巴基斯坦为跨境恐怖主义承担风险与高昂代价,同时保持两国对话渠道畅通、逐步恢复贸易和运输。

国内政治可以而且确实扭曲了国家在全球舞台上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如果印度和南亚各国领导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以上关于南亚地区的设想都不可能实现。我国利益要求我们维护和推进社会与法治基础建设。只有这样,印度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大国,与邻国共同和平相处、繁荣发展。

【作者:Yamini Aiyar 雅米妮·艾亚尔,印度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1030日报道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logs/voices/dont-let-domestic-politics-come-in-the-way-of-neighbourhood-ties/

专家评论

【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印俄北极合作前景展望

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在2021年东方经济论坛(East Economic Forum 2021)线上会议中致开幕词,强调了“上岩之城(Sangam,恒河、亚穆纳河与萨拉斯瓦蒂河的汇集点,有融合之意。…

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在2021年东方经济论坛(East Economic Forum 2021)线上会议中致开幕词,强调了上岩之城(Sangam,恒河、亚穆纳河与萨拉斯瓦蒂河的汇集点,有融合之意。)的历史和文明意义,并指出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互联互通方面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位置,称其是欧亚和太平洋地区真正的上岩之城。北冰洋冰层融化与北海航线(NSR)的开通可能使该地区成为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重要航运枢纽。与此同时,冰层下未开发的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潜在资源也即将为北极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俄罗斯在北极地区保持主导地位,并将该地区视为其战略后院。俄罗斯总统普京大力发展破冰舰队体现了该国在北极的优势地位。普京下令加大对北极基础设施和矿产开采的投资,并对美国的担忧不屑一顾。俄罗斯副总理尤里·特鲁特涅夫(Yury Trutnev)预计,由于北极海洋变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快,跨越北冰洋的全年航运将有可能在20233月之前成为现实。

印度和俄罗斯双边关系有着悠久历史,印苏领导人在50年前就签订了《印苏条约》(Indo-Soviet Treaty),2000年印俄又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一直没有中断,并在安全和国防、医疗保健、能源、造船、外层空间、核技术等多个领域得到发展。多年来,两国人民往来以及社会和文化联系都大有进展。

近年来,印俄两国在北极地区呈现出合作的新局面。北极地区为印俄合作勘探潜在碳氢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机会。为实现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现代化,俄罗斯正为其能源项目寻求外国投资。莫迪称能源是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支柱,他断言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伙伴关系有助于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稳定

北极航道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可能替代苏伊士运河。印俄金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上走廊可以把两国货物转运时间从通过欧洲航线的40天缩短到24天。为了保卫航线,印度将加强在该走廊的军事存在,从而增强它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地位。不仅如此,金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上走廊也将为俄罗斯提供新的战略选择,推动其远东地区对印度和东亚国家的能源及其他商品出口多样化,从而减少对中国的出口依赖。

印俄还将在北极地区保持国防安全合作。《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RELOS)》和两国拟议的海军谅解备忘录等文件将允许印度进入俄罗斯在北极的海军港口设施。俄罗斯和中国在北极地区有协同合作,而印度在该地区的存在将成为俄罗斯的对华平衡力量。

印度和俄罗斯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两国通过喜马拉雅山和北极建立了联系,这种极地互联互通使印度和俄罗斯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天然伙伴。鉴于印俄之间的长期友好往来和既存的正式合作机制,两国探索北极互利新领域的时机已经到来。

【作者:Bipandeep Sharma,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Uttam Kumar Sinha,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029日报道

https://idsa.in/issuebrief/india-russia-in-arctic-bsharma-uksinha-291021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东四方安全对话?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东四方安全对话? 小多边主义似乎成为了近期风潮。在印太地区的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站稳脚跟之后,第二个四方对话又正在酝酿之中。10月…

  1.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东四方安全对话?

小多边主义似乎成为了近期风潮。在印太地区的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站稳脚跟之后,第二个四方对话又正在酝酿之中。101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华盛顿会见了阿联酋外长谢赫·阿卜杜拉··扎耶德和以色列外长亚伊尔·拉皮德,回顾了以色列和阿联酋《亚伯拉罕协议》(Abraham Accords)的进展情况。1020日,印度、以色列、阿联酋和美国四国外长的首次会晤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让印度加入到美阿以三边机制中。

新的四方安全对话意义重大。首先,这是对拜登政府目前积极参与各地区事务以应对中国的明确认可。拜登政府不仅推动了印太四方安全对话的发展,而且还建立了澳英美联盟。在中东建立新四方安全对话反映了美国的观念,即中国的挑战已经超出了印太地区,美国必须在其他地区也加以应对。

其次,中国挑战似乎也在推动印度参与地区多边机制。2020年的加勒万对峙以及中国在实控线沿线的坚定立场,使印度对印太四方安全对话的热情大大提高。印度加入这个新中东四方安全对话表明它也认识到,不仅印度北部和东部要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印度西部也不能幸免。

再者,印美都认为他们需要彼此来共同对抗中国。印度的物质实力使其成为美国如今重要的合作伙伴。印度也认识到,美国需要团结所有对抗中国的力量。因此,印度在与美国打交道时越来越放心。

第四,无论是印太地区还是中东地区的四方安全对话都反映出,各国面临着的来自中国的挑战不仅包括军事方面,还包括政治和经济等更广泛的领域。美国和印度正在为这场更广泛的斗争做准备,同时他们也决心应对中国的直接军事压力。

最后,以色列和阿联酋是印度和美国的重要伙伴。四个国家间都有着良好的双边关系,这是建立中东四方安全对话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以色列和阿联酋都是新兴科技强国,以色列在军事和民用设施领域的技术实力是众所周知的,阿联酋也在为外层空间探索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做准备。另外,《亚伯拉罕协议》将以色列和阿联酋团结在一起,从而解决了建立中东联盟的部分阻碍。

四方安全对话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小多边组织,其发展取决于特定的条件。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期待更多小多边组织的出现,即便它们的形式可能各不相同。总而言之,发展传统多边主义的困难正在导致人们重新关注小多边主义,中东四方安全对话就是又一个新的范例。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102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a-quad-for-the-middle-east/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在印中边界西段的再度对峙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在印中边界西段的再度对峙 在拉达克的寒冷荒漠中,冬天即将来临,而印度和中国的士兵们将继续对峙,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即使如今处在战术平静…

  1.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在印中边界西段的再度对峙

在拉达克的寒冷荒漠中,冬天即将来临,而印度和中国的士兵们将继续对峙,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即使如今处在战术平静时期,低温、低压和高海拔也会对驻留人员造成伤害。中国军队本应因担忧士兵健康而撤出摩擦地区,但如今他们似乎丝毫不准备结束这一旷日持久的部署。不仅如此,中国还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大量现代化装备并针对印度举行军事演习。

有西方学者指出,中国陆军对印度采取咄咄逼人的做法有两个主要驱动因素。一方面是它作为革命军队的制度利益,在台湾或南海问题上,陆军的首要地位正逐渐被空军和海军夺走。随着中国已经解决了与大多数国家的边界争端,中国陆军唯一可以体现其重要性的主要对手就是印度。另一方面是中国军队认为印度过去十年在中国边境领土部署了更多的军事力量。2017年的洞朗对峙是中国对印态度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对侵害本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更加警惕。

印度向媒体展示的新军事部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正试图重构对中国军队的防御性威慑。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种重构的威慑力量是否适用于印度,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超出印度军方职权范围的因素。首先,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印度经济的急剧下滑,而政府对新型疫情处理不善又加剧了经济恶化。这意味着印度政府难以为军队现代化提供足够的资源。其次,执政党日益分裂的多数派政治让印度变得脆弱不堪。印度执政的意识形态也束缚了邻国的外交政策,进而对印度的利益产生了不利影响。再者,印太地区的大国竞争也影响了地缘政治局势。最后,缺乏对政府行政人员的制度制衡,让印度为国家安全问题的决策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在边境危机中,印度政府及其支持者几个月来一直否认中国进入印度领土,总理都发表了没有人进入印度领土的声明,以逃避政治责任。对于印度来说,政府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反悔说辞将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过去一年多,印度在中印边境危机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在否认和愤怒之间摇摆。为了抑制国内动荡,印度公开宣称的目标是恢复20205月之前中印边境实控线局势,截至目前仍未实现。在脱离接触的地区已经产生了新的现状——在限制了印度军队巡逻权利的同时,中国军队却仍驻扎在德普桑、温泉和碟木绰克地区。印度现在别无选择,只能为中印边境上的一切可能情况做好准备。

【作者:Sushant Singh 苏尚特·辛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耶鲁大学政治学讲师和《印度快报》副主编。】

 

1022日报道

https://cprindia.org/sites/default/files/Squaring%20off%20again%20in%20the%20Himalayan%20heights.pdf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印度的外交政策正在改变方向

【印度快报】印度的外交政策正在改变方向 据悉,印度将在11月的第二周举行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印度会议组织者的计划及其最终目的仍是一个谜团。它到底是希望在这次…

  1. 印度快报】印度的外交政策正在改变方向

据悉,印度将在11月的第二周举行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印度会议组织者的计划及其最终目的仍是一个谜团。它到底是希望在这次会议上仅讨论阿富汗问题,还是要趁此机会重启与中巴两国的关系?如果塔利班不参与会议,这次会议有可能成为没有主角的戏剧Hamlet without the prince),但塔利班领导人是否处于受邀之列仍不为外界所知。上述情况不禁使我们想到一个重大问题:印度的外交政策是否正在改变航向。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所有迹象都表明,随着塔利班重掌喀布尔政权,印度外交在近几周出现了重大调整。在阿富汗问题上,印度似乎倾向于与英美联合,对抗由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组成的欧亚轴心(Eurasian axis)。

中、俄、伊以及阿富汗的其它邻国将阿富汗和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置于首要地位,而美国却采取一种简单的两分法,也就是说,各相关方不是美国的伙伴,就是美国的敌人。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对当前局势不满的国家,印度与美英这些修正主义大国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事实上,所有主要参与方都知道,尽管当前的焦点是阿富汗问题,但地区局势未来会如何发展才是关键。后者将改变地区地缘政治。如今,美澳等国针对中俄两国的双重遏制战略dual containment strategy)已经昭然若揭。在这一环境下,印度不能再游移不定。正因如此,印度与伊朗之间短暂的交好已经失去了活力。印度已转向另一个极端,即与美国、以色列、阿联酋组成新的四边机制。

人们焦虑不安地等待着印度地区政策的这一变动被明确下来。不过,短期内印度在阿富汗和地区问题上仍将摇摆不定。印度是地区内国家,而四方安全对话和澳英美联盟不会在阿富汗问题上有什么作为。中巴两国在高耸的兴都库什山上紧盯着印度,中俄两国已经在中亚建立起了很难被美国突破的马奇诺防线。印度过去曾大肆宣传它对阿富汗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如今被证明只是黄粱一梦。这些都是摆在印度面前的严峻现实。

【作者:M K BhadrakumarM. K 巴拉德库马尔,资深外交官,曾担任驻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大使。】

1021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is-the-indian-foreign-policy-ship-changing-course-7580524/

专家评论

【辨喜国际基金会】印斯关系难以动摇

【辨喜国际基金会】印斯关系难以动摇 自2014年5月莫迪总理执政以来,印度一直坚持“邻里优先”政策,积极与斯里兰卡开展合作。莫迪总理不仅两度邀请斯里兰卡…

辨喜国际基金会】印斯关系难以动摇 

20145月莫迪总理执政以来,印度一直坚持邻里优先政策,积极与斯里兰卡开展合作。莫迪总理不仅两度邀请斯里兰卡总统参加自己的总理就职典礼,还在其第一个总理任期内两次访问斯里兰卡,给予斯里兰卡大量经济援助。2017年,莫迪总理在国际卫塞节(International Day of Vesak)期间访问斯里兰卡,并参加了佛教会议。这表明莫迪重点关注精神层面的相互理解,将软实力建设作为印度对外交往的方式之一。此外,无论斯里兰卡政权如何更迭,莫迪与执政党和在野党均有联系。这一举措小有成效,当拉贾帕克萨在2019年当选总统以后,他选择首先访问印度而不是中国。

印斯关系曾受到斯里兰卡内部种族冲突的波及,但在斯里兰卡内战结束以后,印度在斯里兰卡开展了大量人道主义合作项目,发展合作是印斯关系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印度与中国不同,中国在斯里兰卡主要参与资本密集型项目,而印度在斯里兰卡的参与本质上遵循人道主义和发展导向,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和民众福祉。

中国一直是影响斯里兰卡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自从斯里兰卡爆发内战以来,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影响一直令印度深感不安。随着珍珠链string of pearls)概念逐渐流行,印度战略界对中国支持建设汉班托塔港感到颇为焦虑。尽管中斯两国都声称这一项目只是一项商业投资,但不能排除该港被中国用于战略目的的可能性。20201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了斯里兰卡并在发言中表示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干涉斯里兰卡内政,此项表述暗指印度。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影响还引起了斯里兰卡泰米尔人的担忧。在泰米尔人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与会代表表示,印度没有认真维护斯里兰卡泰米尔人的利益。他们还称,如果允许中国在斯里兰卡北部建立存在,斯里兰卡人的命运将岌岌可危。

早在2010年,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就努力在中印之间取得平衡。他表示:印度是斯里兰卡的亲戚,从阿育王时代起就是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斯里兰卡不会和其它国家开展商业合作。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声称:(中日和其它国家)来到这里,开展工作,然后离开。印度来到这里,开展工作,然后留在这里。这就是印度与其它国家的区别

【作者:Rup Narayan Das,鲁普纳拉扬达斯。印度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曾担任人民院秘书处联合秘书和国防分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020日报道

https://www.vifindia.org/article/2021/october/20/fresh-impetus-to-india-sri-lanka-ties

印度国防

印度主办“2022-米兰”海军联合演习

2月26日,印度国防部国务部长阿杰伊·巴特(Ajay Bhatt)主持开幕两年一度的“2022-米兰(MILAN-22)”海军联合演习。本次联合军演由印度东部海军司令部主…

2月26日,印度国防部国务部长阿杰伊·巴特(Ajay Bhatt)主持开幕两年一度的“2022-米兰(MILAN-22)”海军联合演习。本次联合军演由印度东部海军司令部主办。来自友好国家39个代表团、13艘舰艇和1架海上巡逻机将参与此次演习。

印度海军在声明中表示,此次演习相较以往的“米兰”军演的规模都更大、形式更多样,反映了印度作为海洋领域负责任和可靠的合作伙伴的地位日益提高,彰显了印度海军对全球海洋安全的承诺。“2022-米兰”军演的目标与莫迪总理的“萨加尔”愿景(SAGAR)相一致,将在通过合作实现和平与繁荣的区域协同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次日,印度海军参谋长哈里·库马尔(R Hari Kumar)出席军演并发表主旨演讲。库马尔表示,各国只有在海洋领域开展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安全和发展,“全球公共产品”的未来取决于共同的合作努力。他还指出,海洋是全球贸易和繁荣的生命线,保持海洋自由进行商业贸易是大多数国家的核心利益。

此次演习最大的焦点是扩大印度的军事外交,这是今年邀请参演军队数量最多的一次军演。印度海军在声明中称:“印度海军不仅可以投射军事力量,还可以拓展外交。为此,进行联合多边演习是汇集不同海军的一项重要活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派出军舰参与此次演习意义重大,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中国海军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印度国防

印度空军退出在英国的多边空中演习

2月26日,鉴于乌克兰局势变化,印度空军宣布决定不派遣战机参加“眼镜蛇勇士(Cobra Warrior)”演习。此前,印度空军宣布将派遣由五架“光辉(Tejas)&rdq…

2月26日,鉴于乌克兰局势变化,印度空军宣布决定不派遣战机参加“眼镜蛇勇士(Cobra Warrior)”演习。此前,印度空军宣布将派遣由五架“光辉(Tejas)”轻型战斗机组成的舰队参加3月6日至27日在英国沃丁顿(Waddington)举行的“眼镜蛇勇士”演习。

尽管印度空军未明确解释退出的原因,但是可以推测,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袭击”后,乌克兰危机不断激化促使印度作出了这一决定。

印度国防

印度空军参谋长称中国的空间技术或构成威胁

2022年1月,中国的实践21号卫星将一颗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从拥挤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拖拽到了航天器稀少的更高的轨道上,此举标志着航天器被动移位和太空垃圾处理新方式的成功执…

2022年1月,中国的实践21号卫星将一颗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从拥挤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拖拽到了航天器稀少的更高的轨道上,此举标志着航天器被动移位和太空垃圾处理新方式的成功执行。早前只有美国拥有这种物理改变卫星轨道的能力。印度空军参谋长乔达里称:“迄今为止太空领域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是中国最近将其一颗失效卫星转移到废弃轨道,这给空间碎片清除带来了新的威胁。”他还指出,印度空军的培训理念需要更加现代化、灵活化,提高适应性,并且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跨军种合作。

印度国防

莫迪鼓励印度工业界推动国防制造业本土化发展

印度总理莫迪在关于国防工业本土化的网络研讨会上就国防部门的预算规定发表讲话,鼓励印度工业界推动国防制造业本土化发展。他表示,只有发展自己的武器,才能保持独特性,…

印度总理莫迪在关于国防工业本土化的网络研讨会上就国防部门的预算规定发表讲话,鼓励印度工业界推动国防制造业本土化发展。他表示,只有发展自己的武器,才能保持独特性,这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他认为应把国防本土化视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和“为国家服务的责任”,首先考虑国家实力的发展,再考虑经济利益。莫迪还称,印度的信息技术实力是国家的“巨大优势”,鼓励印度工业界大力利用信息技术。

印度国防

日本陆上自卫队特遣队抵印参加“DHARMA GUARDIAN-2022”联合演习

印度和日本将于2月27日至3月10日举行“DHARMA GUARDIAN-2022”联合军事演习。该演习作为一项年度训练活动,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印度举行。印日此次演习对两国应对…

印度和日本将于2月27日至3月10日举行“DHARMA GUARDIAN-2022”联合军事演习。该演习作为一项年度训练活动,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印度举行。印日此次演习对两国应对当前全球局势背景下所面临的安全挑战至关重要。本次演习计划在丛林和城市地形开展,将提高印度军队和日本陆上自卫队之间的防务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

印度陆军第15营马拉塔轻步兵团和日本陆上自卫队第30步兵团今年将派出的战斗经验丰富的部队参加演习,共享演习经验,以提高两军的互操作性。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派空军紧急撤离滞乌公民

3月1日,印度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公告,要求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所有印度公民“今日紧急撤离基辅”。为了加紧撤离滞留在乌克兰的大约1.2万名印度公民(其中大多数是医…

3月1日,印度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公告,要求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所有印度公民“今日紧急撤离基辅”。为了加紧撤离滞留在乌克兰的大约1.2万名印度公民(其中大多数是医学生),印度政府决定派民用和军用飞机共同开展“恒河行动”。2月28日,印度航空(Air India)、靛蓝航空(Indigo)和香料航空(SpiceJet)宣布开通专门航班帮助印度公民撤离乌克兰。消息人士称,印度空军已接到指令要派出军机帮助印度公民从乌克兰撤离。

印度派出4名高级官员前往乌克兰邻国协调监督撤离行动。大约有2万名印度公民在乌克兰,已有8千名印度公民成功撤离,但仍有将近1.2万名滞留于乌克兰。

印度对外关系

莫迪就乌克兰危机举行高级别会议

2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一次关于乌克兰危机的高级别会议,外长苏杰生和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莫迪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议上表示,确保滞留在乌克兰的印度学生安全…

2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一次关于乌克兰危机的高级别会议,外长苏杰生和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莫迪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议上表示,确保滞留在乌克兰的印度学生安全、快速撤离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会议还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乌克兰邻国的合作,以加紧撤离滞留在乌的印度公民。

在俄罗斯袭击乌克兰后,大量印度人滞留在乌克兰,其中大多数是留学生。印度自2月27日开始撤侨,目前已有900余名印度公民返回印度。莫迪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交谈,呼吁通过对话方式来化解危机。

印度对外关系

印度就联合国决议投弃权票,其声明措辞日益激烈

2月25日,印度对美国在安理会上提出的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决议投了弃权票。几小时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交谈,“敦促印度在联合国安理会给予政治支持”。莫…

2月25日,印度对美国在安理会上提出的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决议投了弃权票。几小时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交谈,“敦促印度在联合国安理会给予政治支持”。莫迪再次呼吁“立即停止暴力”并恢复对话,“印度愿意以任何方式为实现和平的努力做出贡献”,这是莫迪首次表示愿意参与和平进程。

印度在表决后做出了相关声明,尽管并未点名俄罗斯,但是比过去一个月内其在安理会上就这一问题的发言措辞更为激烈。在此之前,印度仅表达了“遗憾”和“深切关注”,但在此次声明中却表示对乌局势“深感不安”,并且再次呼吁“停止暴力和敌对行动”。印度还表达了对在乌印度公民人身安全的核心关切,同时强调各国要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以外交方式解决冲突。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蒂鲁穆尔蒂(Tirumurti)表示:“对话是解决分歧和争端的唯一方式,无论局势多么严峻。放弃外交解决途径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我们必须重回外交谈判。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印度选择对该决议投弃权票。”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太地区“小多边主义”的兴起

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阻碍了多边机构达成共识,导致各类小多边组织(minilaterals)不断涌现,尤其是在印太地区。中国的崛起激发了该地区国家对小多边组织的支持,新…

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阻碍了多边机构达成共识,导致各类小多边组织(minilaterals)不断涌现,尤其是在印太地区。中国的崛起激发了该地区国家对小多边组织的支持,新冠疫情危机也暴露了现有多边机构的脆弱性,进一步推动了战略性以及聚焦供应链弹性等问题的针对性小多边组织出现。

分析人士将目前的“小多边主义(minilateralism)”趋势归因于传统区域机构及多边机构在建立共识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常常失败。东盟曾被称为能够有效应对区域挑战的经济一体化典范。然而,多年来,东盟只是变得越来越四分五裂,有时甚至无法发表联合声明。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经济、安全和战略领域建立小多边组织,要比依赖一个支离破碎的区域性组织更加有效,后者在应对区域挑战方面几乎没有提供什么选项和解决方案。

印太地区国家青睐“小多边主义”,主要是因为美国联盟体系在应对该地区安全挑战方面缺乏可信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已经与美国结盟的情况下,仍一直寻求与印度建立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就是该地区“小多边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例证。实力限制也是推动印太地区“小多边主义”的另一个因素。主张该理念的国家都被迫在缺乏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对抗中国”。而一些较大的海洋强国哪怕联合起来,也无法与中国匹敌。

印度对“小多边主义”并不陌生。在人道主义援助与救灾(HADR)、促进航行自由、尊重法治和国际秩序方面的合作,是推动印太地区“小多边主义”的重要因素。鉴于印中边境不断变化的安全局势,印度在加入印太三边及其他战略小多边组织时已经放弃了不少传统原则。尽管印度在加入这些小规模的排他性集团时一直犹豫不决,但中国的行为推动了印度的转变,这些小多边接触扩展了印度的战略选项。与此同时,印度还与一些重要的印太大国签订了军事和后勤协议,使印度的海上足迹迈向远海。随着印度致力于在双边、三边和其他小多边形式上发展印太国家关系,它可能已经改变了印度与许多国家关系的基本性质,包括印度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内。

小多边组织的出现可能正在加速推动亚洲分裂。实质上,“小多边主义”是印太地区权力冲突日益加剧的表现,而非其原因。但正如威廉·托(William Tow)所言,“小多边主义”的兴起不应被视为“完全取代现有的多边机构,而应视为对它的补充”。各国尽管组建了小多边组织,但也仍在继续参与区域及全球的多边机构。这些现有的多边机构可以在小多边环境中取得进展,获得更多支持。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政治时代,少数国家间的协调与共识也至关重要。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9月16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explaining-the-rise-of-minilaterals-in-the-indo-pacific/

印度国防

【不丹外交部】不印为不丹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签署第三次不印发展合作纪要

9月21日,不丹外交秘书Kinga Singye和印度驻不丹大使Ruchira Kamboj为不丹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签署了第三次不丹-印度发展合作纪要。Kinga Singye转达了不丹政府对印度政府持续…

9月21日,不丹外交秘书Kinga Singye和印度驻不丹大使Ruchira Kamboj为不丹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签署了第三次不丹-印度发展合作纪要。Kinga Singye转达了不丹政府对印度政府持续支持不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切感谢。

随着纪要的签署,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不丹政府提出的对其“十二五”规划项目的调整。“十二五”计划中为《特惠贸易协定(PTA)》所涉事项分配的28亿努扎姆(NU.)已被规划用于82个项目,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干预措施以及其他关键领域的新优先项目。大多数新的优先项目旨在提振疫情影响下的不丹经济。

 

9月21日报道

https://www.mfa.gov.bt/?p=11336

印度国防

【印度快报】印度全天候边境哨所建设失败,相关部门互相推诿

近日,有消息称,印方投入五年时间、花费数亿卢比在印中边界西段建设的全天候边境哨所可能无法启用。2015年,印度政府宣布在该地区建立40个全天候边境哨所。这种边境哨所配…

近日,有消息称,印方投入五年时间、花费数亿卢比在印中边界西段建设的全天候边境哨所可能无法启用。

2015年,印度政府宣布在该地区建立40个全天候边境哨所。这种边境哨所配有防冻厕所、自来水,其内部温度应当保持在22摄氏度以上。该建设项目还被视为改善印度前线部队边境基础设施的重要一步。作为该项目的试点,第一座全天候边境哨所位于班公湖西岸,由印藏边境警察部队(ITBP)使用。该项目由国家工程建设公司(NPCC)承建。历时五年并花费了约2亿卢比后,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宣布该项目建设失败。

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和印度内政部的消息人士表示,全天候边境哨所内部温度无法维持在10-11摄氏度以上,且建筑质量极差。消息人士称,内政部对此非常不满,不仅停止了向国家工程建设公司支付该项目的部分款项,甚至考虑完全放弃该项目。但国家工程建设公司却将项目的失败归咎于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和内政部,声称以上单位扣留工程款导致相关分包商未维护供暖系统,从而对全天候边境哨所的最终使用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9月19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all-weather-border-outposts-ministries-in-blame-game-as-ladakh-project-fails-751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