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周边进行大规模联合演习的海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司令官共同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双方以加强防范进军海洋的中国为目标,表示为了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日美和相关友好国家将加强合作。
海上自卫队从11月21日开始,进行了两年一度的大规模演习,除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外,今年德国海军首次参加。
为说明此次演习,海上自卫队自卫舰队司令官汤浅秀树海将(中将)和位于横须贺基地的美国海军第7舰队司令官托马斯中将,在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上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其中,汤浅司令官说:“凭借力量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等,正在不断威胁海洋安全保障。为了维持和强化‘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将进一步加强与友好国家的海军的合作。”
11月30日报道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1130/k10013368511000.html?utm_int=news-international_contents_list-items_084
日本政府于11月26日确定了2021年度补充预算案,其中将额外追加7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32.97亿元)用于防卫相关费用,增加后预计2021年度防卫费用总额将达到6.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30.03亿元),占据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09%。
日本政府自2012年以来10年间,最初预算与补充预算相加后总额超过GDP的1%的情况共有8次。2021年度这一占比达到10年来的最高点。
近来,为应对中国在日本周边地区频繁的军事活动,日本急于增强军事防卫能力,因而提前部署巡逻机、运输机等装备计划,以加紧提高自卫队的警戒能力和机动性。
预算案中,将增加P1反潜巡逻机、3架用于监视可疑船舶和潜水艇,共计658亿日元;引进C2运输机1架,用于自卫队员和物资大规模运输,费用为243亿日元。此次补充预算案将提前加入2022年度的预算要求。通过上一年度的补充预算订购装备,从而将交货期提前3个月到半年左右,以期尽早配备到部队。
针对朝鲜近期频繁发射导弹的行为,预算案中计划增加“爱国者”-3防空导弹,以扩大对空防御范围,费用为441亿日元。
针对冲绳县美军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共追加了801亿日元,计划加快在预定搬迁地的填海造地工程。
此外,预算中还包括空空导弹和鱼雷等武器以及弹药等费用。
11月27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2566C0V21C21A1000000/
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线出席力争核裁军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官民会议。岸田首相表示针对预定于2022年1月召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将派负责核裁军与不扩散问题的首相助理寺田稔前往相关国家。
岸田首相指出:“立场各异的国家间的分裂正在不断加深,合作推进核裁军的共同基础正在逐渐丧失。”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是核拥有国参加的与核相关的影响最大的条约。NPT审议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由缔约国代表检查NPT的执行情况。上次2015年NPT审议会议在没有签署共同文件的情况下闭幕。
岸田首相强调说:“我们不能对残酷的现实袖手旁观。”他表示,“我们将以成功签署迈向无核世界共同文件为目标,全力以赴。”
12月9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09AVH0Z01C21A2000000/
12月9日8点45分,日本防卫相岸信夫与加拿大国防部长阿南德进行了视频会议。
双方就地区形势交换了意见,表示将继续保持紧密合作以维持和促进印太地区的法律秩序。其中,对于东海和南海的形势以及中国活跃的军事活动,双方再次表明了强烈反对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以及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行为。至于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双方认为至关重要,应当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构建自由开放的海洋秩序。
另外对于朝鲜局势,双方一致认为,朝鲜迄今为止发射包括弹道导弹在内的多次导弹发射活动,对于全体国际社会来说是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加拿大对朝鲜包括“船对船转运(STS)”活动在内的海上违法活动进行警戒监视,岸信夫给予了高度评价。双方还表示,为了确保对朝鲜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所有射程的弹道导弹进行“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废弃(CVID)”,双方将在包括应对“船对船转运(STS)”在内的多个领域继续进行合作。
双方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日加双方防卫层面的紧密交流,以维持和强化“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
12月9日报道
https://www.mod.go.jp/j/approach/exchange/area/2021/20211209_can-j.html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095Y10Z01C21A2000000/
12月8日,林芳正外相与菲律宾外长特奥多罗·洛钦进行了电话会谈。
首先,林外相表示,在迎来两国邦交正常化65周年和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对此,菲律宾外长表示赞同。
此外,两国外长确认,将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和“东盟印太展望”开展具体合作。关于11月首脑电话会议中商定的外交·国防部长会谈(“2+2”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尽早推动该会谈的启动,促进两国安全合作。
两国外长还就地区形势交换了意见。林外相表示,日本坚决反对任何企图单方面改变东海和南海现状的行动。两国外长还就伙伴国联合发声及依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达成了一致意见。此外,两国外长还就包括核、导弹活动在内的朝鲜局势交换了意见,并确认将继续合作处理朝鲜问题。
林外相表示将全力支持东盟在缅甸局势上所作的努力,两国外长同意加强合作以解决缅甸问题。同时,双方确认将为迎接2023年的日本-东盟友好合作50周年开展合作。
12 月 8 日报道
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release/press1_000646.html
日本时间12月6日下午7点,林芳正外相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约瑟普·博雷尔进行了约20分钟的电话会谈,概要如下:
林外相表示,日本欧盟通过《日欧战略伙伴关系协定》(SPA)以及《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达成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关系,之后也将同博雷尔高级代表一同进一步发展双方关系。对此,博雷尔高级代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推进“绿色联盟”等的日欧合作。
林外相欢迎欧盟参与“印太战略共同交流”项目,并对欧盟于12月发表的“全球门户”计划表示欢迎,林外相评价此计划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高质量基础设施支援。博雷尔高级代表表示,希望在包括防卫、供应链在内的经济与安全保障等领域与日本进行广泛合作。
双方一致同意强烈反对试图在东海依靠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此外,双方还就包括朝鲜的核导弹活动在内的朝鲜局势交换了意见,确认就包括绑架问题在内的朝鲜问题继续合作。
在出现了奥密克戎新毒株的情况下,双方一致同意就新冠疫情继续进行紧密合作。此外,林大臣希望欧盟尽快取消对日本产食品的进口限制。
12月6日报道
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release/press4_009202.html
日本超党派议员联盟“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会长为前参议院副议长尾辻秀久)12月7日上午参拜了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这是该议员联盟自2019年10月以后,2年来首次进行集体参拜,日本参众两院共计100名左右的国会议员参加了此次参拜。
2020年以后,因考虑到新冠疫情蔓延,该议员联盟一直未进行集体参拜。尾辻秀久在参拜后对记者团表示“一直想在情况允许的时候早日参拜。于是选择了今天。”
该议员联盟往年都在春秋两季的例行大祭和终战纪念日进行集体参拜。2020年和2021年的三次参拜均取消,仅由会长等人代表该联盟进行参拜。
尾辻秀久就首相岸田文雄是否参拜表示,“他有参拜的想法。希望能够尽早参拜。”岸田文雄10月17日在秋季例行大祭之际以“内阁总理大臣 岸田文雄”的名义供奉了被称为“真榊”的供品。
12月7日报道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070S80X01C21A2000000/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7日出席东盟(ASEAN)各国与中日韩三国的在线首脑会议,表明了将强化对东盟各国新冠应对对策和经济振兴支援力度,并表示有意协助东盟“印度太平洋构想”。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会议。两人也分别表示将强化在东盟与中日韩框架下的合作,包括在新冠上继续提供支援。文在寅向首次参加的岸田表示“欢迎”。
围绕持续开发核武器与导弹的朝鲜,岸田主张全面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
在此前的东亚峰会上,针对中国在东海、南海加强海洋活动的情况,岸田强调称“强烈反对挑战基于法治、自由、开放的海洋秩序”。此外,他还强调维护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他还就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谋求各国理解与协助。
10月27日,第16届东亚峰会(EAS)以视频的方式举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参加了此次峰会。会议概要如下:
在各国发言环节,岸田首相表示,将与东亚峰会各国的领导人一道,大力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他还表示,近年来东盟发挥了其核心统一作用,在基于规则的区域秩序出现动摇、地区不稳定因素逐渐显现的背景下提出了“东盟印太展望”(AOIP),为该地区指明了方针。
对于新冠应对支援,岸田首相表示,各国应继续加强合作,通过向东盟各国提供疫苗、“最后一公里支援”、帮助设立东盟新冠控制中心等措施,实现疫苗公平获取的同时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品质,同时建立起一个强大、包容的卫生系统。
对于“东盟印太展望”(AOIP),岸田表示,日本高度评价“东盟印太展望”(AOIP)在开放、透明、包容和法治等价值观方面所体现的价值,并重申日本完全支持“东盟印太展望”并认为该主张和“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所体现的本质原则是一致的;他还表示,日本与东盟在去年发表了关于AOIP合作的首脑联合声明,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各项具体的合作计划,他透露日本现已发布有关双方73项具体合作项目的进展报告。
关于地区、国际形势,岸田首相进行了如下发言:
(1)东海、南海形势:
印太地区成为自由开放的海域是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的,但目前在东海“侵犯”日本主权的活动仍在继续,在南海也常发生加剧紧张局势、违反法律规则的行动,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都对此表示深刻忧虑且表示强烈反对。他表示,《南海各方行为准则》(COC)应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尊重南海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他还提到了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他还表示,日本强烈反对经济施压。
一些国家也对南海问题表示关切。此外,各国还就南海航行和飞行自由的重要性,以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发表了评论。
(2)朝鲜:
他表示,朝鲜本月发射弹道导弹的行为威胁了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并表示必须充分执行包括安理会的决议以最终实现朝鲜全面的、可核查且不可逆转的无核化(CVID)目标。他还表示,日本寻求各国的继续理解与合作,以尽快解决绑架问题。
各国还就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全面执行安理会决议的重要性发表了讲话。
最后,岸田首相表示,东亚峰会是各国领导人可以公开讨论地区政治安全问题的重要平台,日本将继续通过东亚峰会框架加强与各国的合作。
25日,日本防卫相岸信夫与美国海军部长德尔・托罗举行会谈。双方对中国和俄罗斯共10艘海军舰艇穿过津轻海峡后沿太平洋南下,几乎绕日本列岛一周的行为,表示了关切。并且岸信夫还提及朝鲜发射潜射弹道导弹(SLBM)称:“我国所处的安全保障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对此,德尔・托罗回应说:“海军之间的合作很重要。今后也将努力同日本加强伙伴关系。”
岸信夫在26日的记者会上就中俄军舰航行一事表示:“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行动尚属首次,十分罕见。其意图可以认为是向我国示威。”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记者会上指出,此次为中俄舰队首次共同穿过津轻海峡和大隅海峡,他强调“将继续注视在日本周边的行动”,并表示日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两国提出反对。
23日,日美政府高官及相关问题专家出席于东京举行的第八届“富士山会议”(由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会议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视频的形式强调“日本将坚持以日美同盟为中心的外交”。
岸田指责某些国家“有威胁自由、民主主义、人权等普遍价值的动向”,意指近期在东海及南海多次进行军事行动施加压力的中国,以及大力推进核导弹、弹道导弹开发的朝鲜。
对于地区安全保障环境,岸田表示“情况愈发严峻”。
岸田还表达了希望尽早和美国总统拜登面对面会谈的意愿,希望“与拜登总统共同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并表示将努力“使日美同盟的合作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则在视频中表示,日本将助力美国回归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他说:“包括回归TPP在内,美国的参与对于地区经济秩序建设非常重要。”
对于中国,茂木表示“中国时至今日还自称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事实是,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然而国际社会仍然在支持其发展,这种“扭曲”的国际经济结构必须进行纠正。”
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现行规则中,仍然属于享受补贴政策和关税优惠的“发展中国家”。
对于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他表示“有必要密切关注其是否符合国际标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无法偿还其巨额投资时,有权掌握这些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这是一种“债务陷阱”。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甘利明通过视频呼吁日本企业应当设立负责经济安全保障的职位。他指出,防止技术外流战略十分必要,这意味着在现有的治理规则中设置进言和建议的通道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岸田政权所致力的经济安全保障政策意在 “从经济层面保护日本的国家利益”。
而围绕有望投入军用武器的技术,甘利明表示希望完善限制相关专利公开的机制,他说:“日本至今为止没有专利禁止公开的制度,我们应当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建立的专利的非公开制度。”
他还呼吁加大力度开发安全保障领域的基础技术,表示:“在(对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我方须发展经济武器,以进行反制,这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国防部宣布美日印澳联合军事演习启动,以此为契机,四国将以牵制中国为目标,在安全保障方面达成进一步合作。
12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由美、日、印、澳共同开展的 “马拉巴尔-2021”联合军演启动。演习在印度近海进行,柯比强调“希望借此促进同盟的团结”。
拜登政府在继续对抗中国的基础上,重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的合作意义。
上个月,四国首脑在美国进行了首次会面。考虑到印度不愿过度刺激中国,与会方并未对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展现出积极姿态。正因为如此,拜登政府希望通过此次演习进一步加强四国在安保领域的合作,以制衡军力激增的中国。
日本外务副大臣木原诚二在上午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日美印澳在民主与法治等基本价值观上一致,四国通过‘四边机制(QUAD)’ 进行紧密合作,这对维护和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至关重要。此次军演可以进一步增进四国间的团结合作。”
岸田首相于13日下午与英国首相约翰逊进行了30分钟的电话会谈,表示近年来两国的安保与防务合作大幅深化,两国一致同意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而继续密切合作。
岸田首相首先表示,“日英两国是全球战略伙伴,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 英国首相约翰逊对新上任的岸田首相表示了祝贺,并表达了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的愿望。
此外,对于近年来两国安保与防务合作的深化,英国最先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停靠日本港口使得两国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两国领导人表示欢迎。同时,两国领导人还确认将努力争取早日达成《日英互惠准入协定》,该协议将对日本自卫队和英军进行联合训练等行动进行规定。
双方还表示一致同意继续密切合作,以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此外,约翰逊首相表示将积极考虑取消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持续实施的日本食品进口限制,岸田首相也表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日方也希望相关限制尽快解除。”
两国领导人还同意进一步加强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在英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等方面的合作。
岸田内阁的第三个重点政策是“实施坚守国民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以下为演说原文摘要:
实施外交、安保政策的要诀是“信赖”。
我们将通过前辈们的努力,以从世界上获得的“信赖”为基础,秉持着三个强大的“觉悟”毅然推进外交政策。
第一,要有坚守自由、民主主义、人权、法治等普遍价值的觉悟。
我们要与以美国为首的澳大利亚、印度、东盟、欧洲等同盟国、伙伴国展开合作,同时灵活运用日美澳印四方对话,大力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
第二,要有决心坚守我国的和平与稳定的觉悟。
在我国周边安保环境更加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将坚守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以及国民的生命和财产。为此,我们将致力于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大纲、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的修改。其中,我们将果断地致力于包括海上保安能力和进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在内的导弹防御能力等防卫力量的强化,以及经济安全保障等新时代课题。
我国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以日美同盟为基轴,我们将带头把作为印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的基础——日美同盟推向更高的高度。在维持日美同盟的威慑力的同时,我们在此向各位郑重说明,我们将通过对话建立信赖关系,努力减轻冲绳基地的负担。而且,为了让美国早日全面归还普天间机场,我们将继续推进搬迁至边野古的工程。
第三,对于全球性课题,要树立为全人类做贡献,引领国际社会的决心。
在核裁军与核不扩散、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课题上,我国的存在感在不断增强。作为原子弹爆炸地广岛出身的首相,我一直以实现“没有核武器的世界”作为目标。为此我将充分利用贤人会议,努力构建核武器国和非核武器国沟通的桥梁,履行我国作为唯一一个核武器受害国的责任。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多少位伟大领袖进行过废除核武器的努力,我也将握住这个接力棒,为实现“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竭尽全力。
在保护主义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将担任引领自由贸易的旗手,为实现信息时代可信赖的数据自由流通(DFFT),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中国,应当建立稳定关系,这对于日中两国、整个地区乃至国际社会都至关重要。在与拥有普世价值的国家合作的同时,对中国要坚持主张应当主张的;要求其履行责任进行行动的同时,保持继续对话,合作解决各类共同问题。对于俄罗斯,如果领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无法缔结和平条约。未来在构建两国首脑间的信任关系的同时,希望推进缔结和平条约,进一步发展日俄关系。韩国是日本重要的邻国。为了恢复双方健康的关系,基于我国一贯的立场,希望韩国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
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首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谈话持续25分钟左右。双方以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为基础,表示将进一步在2018年新加坡共识的基础上推进和平条约谈判。
通话结束后,岸田对记者表示:“明确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缔结和平条约,这个方针没有改变。”
根据《日苏联合宣言》,缔结和平条约后,齿舞群岛和色丹岛将被移交给日本。
协商中,岸田表示:“包括缔结和平条约在内,我们希望日俄双方能继续发展互惠关系。”普京则表明两国将继续就相关问题进行对话。
据日本外务省,两位首脑一致表示希望有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会谈。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其4日组建的新内阁中设立了负责经济安全保障的内阁新职位。在中美对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半导体供应链的构建将处于日本安保政策的核心地位。新政府将就此加强与同盟国之间的合作。
岸田首相在自民党总统选举中曾承诺,将制定《经济安全保障促进法》,其目的在于防止先进技术外流并扩大重要物资供应网络。他在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确保战略技术和物资供应并防止技术泄漏。”
自民党的战略本部在5月的一份提案中提出,鉴于中美两国均投入巨资以支持强化半导体产业的基础,日本政府也应该提供规模媲美其他国家的支持。
战略本部也开始筹备向明年例行国会提交的法案。在甘利明(自民党干事长)领导下制定的草案预计将作为政府议案不断具体化。
经济安保是指经济与安全保障密切相关的领域,如防止能转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外流和出口管制等。人工智能(AI)和高速通信标准5G也可用于武器,技术进步将成为军事上的威胁。
近年来,中美对立加深。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声称华为公司生产的设备存在信息泄露风险,并禁止美国政府机构从华为等中国公司采购产品。半导体是各种数字设备不可或缺的战略元件,各国都在加快确保供应链。而半导体代工企业集中在中国大陆,如果担心其影响力,就需要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建立供应网络。
台湾也有代工企业,但由于两岸矛盾激化,很难实现半导体的稳定采购。新冠疫情的扩大也导致半导体严重短缺,这对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日本各产业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对日本来说,除美国外,欧洲、澳大利亚和印度也可能成为合作的对象。在9月底举行的日美澳印四国峰会上,四国提出了一项合作方案,以调查全球性短缺的半导体的供给能力和脆弱性。
美国和欧盟也在展开合作以确保半导体的稳定采购。岸田政府迫切需要与欧洲和亚洲国家建立以日美为中心的、多层次的合作关系。
新政府在外交和安全方面的布局彰显出连续性。外相茂木敏充和防卫大臣岸信夫均获得连任。茂木透露,首相表示“外交布局上的连续性非常重要。”岸田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新冠应对政策和经济政策后表示:“外交和安全保障是第三个重点政策”。
拜登政府正在审查美国在全球的军事态势,并将很快完成整体布局。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后,将重点转向了中美关系。日美关系也将进入一个重要的调整阶段。美国也可能要求日本在部署中程导弹方面给予协作。
10月5日,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同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约20分钟的电话会谈。会谈指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安全保障的基轴。
两国首脑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并将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加强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另外,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地区安全保障环境,双方确认将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的威慑力和应对力。拜登总统再次就《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冲绳县“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对日防卫承诺进行了发言。此外,两国首脑就以中国和朝鲜为首的地区形势等问题,对日美紧密合作达成一致。岸田首相针对朝鲜绑架问题的即时解决寻求美方的理解与合作,拜登总统对此表示支持。
此外,双方确认将针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无核世界”等全球问题实施紧密的合作。最后,双方一致同意将早日实现面对面的首脑会谈。
22日公开的日本外交文件以及前政府高官的话显示,1990年8月海湾危机之际,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曾要求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让自卫队向美军提供后方支援。美国总统呼吁日本派自卫队赴中东一事此前未曾公布。此次还发现,海部政府作为代替措施提供的130亿美元财政支援中,大部分是按美方要求的金额支付,日本自己并无估算依据。
不过,日本在海湾战争后,在波斯湾部署了自卫队扫雷艇作为日方贡献。老布什的要求成为了日本安全政策转折点。
记录1990年9月29日日美首脑会谈的绝密官方电文显示,老布什考虑到多国部队将对伊拉克发动攻击,向海部表示“我知道日本正在讨论让FORCES(自卫队)参加的方式。这是有益的,会得到世界的肯定”。他要求日本派遣自卫队赴中东。
曾任日本外务省北美局长的前驻法大使松浦晃一郎称,老布什在之前的8月14日电话会谈中,也曾表示“希望自卫队实施海中扫雷和装备武器运输”。
在一系列会谈中,海部表示需要遵守禁止行驶武力的《宪法》第九条,但也强调“将流汗协助”。在避免明确回答老布什的同时,寻求了对日本立场的理解。
作为进行替代的妥协方案,日本计划创建非军事组织“联合国和平合作队”,让自卫队参加部分活动。不过在11月,成为依据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因舆论反对成为废案,妥协方案难以实现。
根据官方电文和前政府高官的话,美方实际上通知日本将对伊拉克动武是开战3天前的1991年1月14日。国务卿贝克向当时在美国访问的日本外相中山太郎表示“美国人将流血”,以间接性措辞悄悄告知。
此外还获悉,给多国部队的130亿美元支援中,90亿美元追加支援是应美方要求支付的。财政部长布雷迪在与藏相桥本龙太郎在纽约会谈之际,提出了要求。多名前政府高官表示“是按美方报价支付,完全没有估算依据。没办法”。
正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于当地时间9月23日中午(日本时间9月24日凌晨1点)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举行了30分钟的会谈。概要如下:
双方讨论了日俄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包括缔结和平条约的问题,在南千岛群岛的联合经济活动、南千岛群岛交流等项目、经济和人员交流以及安全问题等。
关于双边关系,茂木表示愿意在包括缔结和平条约在内的广泛领域,推动日俄关系的互惠发展;双方达成一致,今后将继续通过各种机会交流以促进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关于国际形势,就朝鲜而言,茂木表示,朝鲜最近发射弹道导弹的行为违反了安理会决议,且朝鲜最近的核及导弹活动威胁到日本、有关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日方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对于日方立刻解决绑架问题的立场,俄外交部长再次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两国部长还就阿富汗局势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为阿富汗的稳定共同努力。
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23日(当地时间22日)的线上记者招待会上,就中国台湾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一事表示“欢迎”。茂木强调,“台湾与日本共有自由、民主主义、法治等基本价值,是同日本拥有密切经济关系的极其重要的伙伴”。而茂木外相对于中国大陆的申请只表示“需要好好弄清中国是否准备好满足更高贸易要求等”,并没有使用“欢迎”这样的表述。
外务省消息称,茂木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之前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会谈中敦促美国回归CPTPP。茂木也同英国外相特拉斯见了面,就英国加入CPTPP的谈判进行了讨论。
当地时间9月22日下午5点40分(日本时间23日上午6点40分),正在美国纽约进行访问的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及韩国外交部长郑义溶(H.E.CHUNG Eui Yong)举行了日美韩外长会议。
布林肯发表欢迎致辞后,首先将朝鲜问题作为第一个议题提出讨论。茂木强调,包含此前的弹道导弹发射在内,朝鲜近期的核动向及导弹发射行为将威胁日本以及周边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在此基础上,茂木还表示,为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从加强外交手段、敦促遵守安理会决议以及强化地区威慑力的观点出发,应当进一步推进日美韩的合作。
当地时间9月23日下午5点35分(日本时间24日上午6点35分),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首相菅义伟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了首脑会谈,会谈持续约45分钟,概要如下:
菅义伟对与莫迪的会谈表示了欢迎,对印方坚持与日本求同存异,对遵守国际规则秩序和对国际法重要性的申明表示认同,强调印度是日本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的重要合作伙伴。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峻的形势下,菅义伟在欢迎两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表示希望于今年7月在日本援助下建成的瓦拉纳西国际合作会议中心能成为“日印友好象征”。莫迪感谢菅义伟对日印关系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表示日印关系不仅对于两国,对地区和世界的安定和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莫迪还对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和日本选手的活跃表现表示了祝贺。
双方一致认为,为了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一目标,海洋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并再次强调为了强化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基于现行国际法形成的国际秩序,日印两国和日美澳印四国都应当紧密合作。其中,双方重申,强烈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威胁,以及任何试图以武力单方面改变东海和南海现状的行为。
菅义伟强烈谴责朝鲜此前违反安理会决议发射弹道导弹的行为,认为朝鲜近期的核动向及导弹发射行为严重危害日本、及整个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为实现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安理会决议。
关于两国关系,双方一致同意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进行进一步合作,并为日印外交及“2+2”防长会谈能早日顺利举行加强协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安全保障、数字化、环境保护、医疗等经济及其相关领域的合作。其中,菅义伟提及了有关建设安全可信的5G网络、海底电缆、强化产业竞争力和供应链、实现更现实可行的能量转移、印度IT、印度东北部开发等特定领域进行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等的合作可能性。
双方再次确认,将继续合作推动建设作为日印合作象征的高铁项目。最后,双方一致同意在2022年日印建交70周年之际,进一步加深 “特别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为促进日印关系进一步飞跃发展做出努力。
22日,日本防卫相岸信夫在防卫省与英国国防采购大臣奎因举行会谈,确认将加快日本航空自卫队下一代战机发动机的开发合作。岸信夫强调,奎因访问日本是“日英的防务合作关系在各个层面深化的证明”。
日英双方于7月就聚焦下一代战机的动力和推进系统实施联合开发达成一致。两人在会谈中就之后的进展及地区局势交换了意见。
此外,岸信夫还就美、英、澳三国安全合作协议“AUKUS”表示,“该协议对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日本对此表示欢迎”。
日本防卫省于21日宣布开始研究干扰卫星无线电波的技术,这些卫星是各国开展军事行动的基础。转播音频、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卫星通信和卫星定位系统(GPS)是通过无线电波在地球和卫星之间的发送和接收来运作的,因此,日本旨在通过开发干扰无线电波的装备来切断敌方部队无线电波使其无法运转。这是日本首次针对空间领域中领先的中俄两国,开展具体的进攻技术研究。
今年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以“提高护航舰艇的EA(电子攻击)能力”为名,委托三菱电机集团对卫星无线电波的干扰技术进行研究。自卫队要求收集和分析与无线电波探测干扰装置和卫星通信设备等相关的技术信息,并将于今年年底收到研究成果。
日本海军参谋部认为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目标威胁的干扰能力”。另一方面,据负责空间领域的防卫省战略规划科称,这项研究将主要关注如果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的卫星通信设备等受到其他国家军队的干扰,将会产生什么影响。日本计划通过研究各国军队的干扰技术,并将其作为参考来发展自卫队的干扰技术。
已发生过卫星信号受到干扰的例子:201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挪威为中心举行大型军事演习期间,美国运行的GPS信号在该国和其他地方受到干扰。GPS信号包含时间和位置信息,可通过接收这些信息来测量地球上物体的位置,但干扰这些信息也可能危及民用航空器的飞行。
21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消息称,中国海军航空母舰“辽宁”舰从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穿过后,进入太平洋,于19日在冲绳县的北大东岛东部航行约300公里。防卫省确认了本次航行包括歼-15战斗机和直-9直升机,同时还公布了自卫队拍摄的战斗机自航母甲板滑跃式起飞的图片。
对于中国的本次航行,防卫省表示,中国此举意在将势力范围从东海进一步扩大至太平洋,以提高其机动性,应当保持警惕。为此,海上自卫队的直升机驱逐舰“出云”号一直在监视“辽宁”舰的动向,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也紧急起飞以备不虞。
舰载机起降的同时,“辽宁”舰与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等5艘军舰会合组成舰队。其中,除一艘护卫舰外,“辽宁”舰等均将于本月中旬以后经由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海域进入太平洋。
2021年12月20日,第十三轮日中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以视频方式举行。磋商由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船越健裕共同主持。中国外交部、中央外办、国防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及日本外务省、内阁官房、水产厅、资源能源厅、海上保安厅、环境省和防卫省分别派员参加。
双方举行了全体会议和海上防务、海上执法与安全、海洋经济三个工作组会议,围绕两国间的涉海问题及推进双边海洋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着眼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日中关系,全面落实近期两国领导人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和四点原则共识,妥善管控海上矛盾分歧,持之以恒推动务实交流,增进涉海人员交往互动,切实维护海洋安全稳定,将东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友好之海。
日方重申了在“尖阁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就中方海警船侵入领海的行为,要求立即停止。同时,日方对东海局势、南海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并再次提出维护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此外,还就以中国在其周边海域日益活跃的军事活动等海洋、安全保障领域课题,重申了日方的立场和担忧,强烈要求中方规范行为。
双方就具体合作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充分肯定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对接验证取得的积极进展,确认将签署相关技术协议,力争实现线路尽早开通。双方同意继续开展防务交流。
二是中国海警局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继续在打击海上犯罪、执法人员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支持中国海警学院与日本海上保安大学开展交流。
三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继续在《日中海上搜救协定》框架下开展海上搜救联合演练,进一步加强地方窗口单位之间的合作,共同维护海上航行安全。
四是积极评价海洋环保交流成果,同意利用即将召开的第三届“日中海洋垃圾专家对话平台暨日中海洋垃圾学术研讨会”,促进海洋塑料垃圾合作。
五是继续就打击非法捕鱼、北太平洋渔业资源养护开展合作。同意通过谈判磋商探讨解决渔业领域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日中渔业协定》。
六是加强双方涉海部门人员交流,增进互信。
双方还就加强海洋科研合作、发展蓝色经济的技术交流等进行了交流。中方再次对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计划表示关切和反对,敦促日方审慎处理福岛核污染水问题。
双方原则同意,明年上半年举行第十四轮日中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
20日,自民党开始讨论修改三份文件,其中包括作为外交和国防基本政策的《国家安全战略》。最迟将在2022年夏天举行参议院选举之前的5月份将修改意见总结成自民党提案。弹道导弹防御和强硬日本姿态将成为提案的核心内容。
自民党的安全调查委员会召开了会议。小野寺五典委员长强调,“重要的是党要确定一个方向,向政府提出坚定的建议”。委员会每周举行一次会议以听取专家的意见。
需要修改的三个文件是安全战略和国防大纲,以及10月众议院选举承诺中提出的中期国防能力发展计划(中期防卫)。
考虑到中国的军事建设,党内有很多声音呼吁加强日本的防卫能力。尤其是党内存在一种危机感,认为目前的拦截态势不能防御弹道导弹。除了岸田文雄首相所宣称的击中敌人发射点的“选项之一”的“敌人基地攻击能力”之外,自民党还将考虑将“在对方领域内阻止导弹发射的能力”具体化。也有观点认为,日本不仅要拥有拦截系统,还应该拥有远程导弹,以保持反击力量。
同时扩大国防开支也得到了积极的支持。众议院选举承诺称,其目标是将国防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提高到2%以上,并计划将其体现在五年期中期防卫的预算总额中。
自民党呼吁增加国防开支,以加强在台湾地区和靠近中国大陆的琉球群岛的防御,并扩大与美国的关系。在印太地区推进与美国和欧洲的合作,并将要求通过采购最先进的设备等来提升自卫队的能力。
提案还将讨论如何处理空间、网络和电磁波等“新领域”的问题,并且讨论如何保障半导体等战略物资的供应,加强经济安全以保护先进技术信息。
如何与组成联盟的公明党进行协调也是课题之一。公明党历来强调对中友好的立场。该党批评提高攻击敌方基地的能力是“一个过时的话题”。
自民党将在最终确定提案后始与公明党就草案进行调整。2015年两党在通过安保相关法案时就曾陷入僵局。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日本时间12月17日下午6点50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了约20分钟的电话会谈,概要如下:
岸田首相对欧盟“印太战略”以及“全球门户”进行了评价,表示将同欧洲“建造可持续且高质量基础设施”的伙伴关系,并加强合作以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对此,冯德莱恩主席表示,希望在包括印太等各领域,进一步促进与日本的合作。
两位首脑将基于日欧EPA(日欧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及SPA(日欧战略伙伴关系协定),通过包括数字、环保、网络、半导体供应链、信任的数据自由流动(DFFT)、科学技术和防范假信息等各个领域加强合作。此外,岸田首相要求欧盟尽快取消对日本产食品进口限制措施。
两位首脑就中国和朝鲜等地区形势交换了意见,双方确认将就包括绑架问题等继续合作。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军队上周在岛根县竹岛(韩国称独岛)周边海域进行了每年两次的例行训练。至今为止,日本政府多次对此表示抗议,并要求停止。
韩国政府称岛根县的竹岛为“独岛”,并主张“独岛(日本称竹岛)是韩国固有领土”,军方每年在竹岛(韩国称独岛)周边海域举行两次以岛屿防卫为目的的例行训练。
据多家韩国媒体29日报道,上周,韩国的海军和空军以及海警参加了第二次非公开训练。虽然演习的具体规模尚不明确,但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演习并没有登陆岛屿。
关于该训练,日本政府表示“竹岛(韩国称独岛)无论从历史事实来看,还是从国际法上来看,都是日本固有领土”,已反复提出抗议,要求韩国立即停止。
上月韩国警察厅长官登陆“竹岛”(韩国称独岛)导致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日美韩三国的外务副部长级会谈的联合记者招待会紧急中止,日韩两国围绕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一直以来也有难以协调的矛盾。
外交上,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船越健裕向韩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金容吉表示了强烈抗议,称:“竹岛(韩国称独岛)无论从历史事实来看,还是国际法上来看,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日方无法接受韩军在此区域进行军事训练。”
另外,日本驻首尔大使馆副公使熊谷向韩国外务省亚太局局长李相烈也提出了同样的抗议。
据相关人士透露,日美韩三国防长会谈将调整为于下月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会谈将重点围绕朝鲜问题展开,旨在协商推动朝鲜无核化和终止其违反联合国决议的弹道导弹发射实验等问题。
日本防卫相岸信夫、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以及韩国国防部长徐旭将出席会谈,会谈暂定将于下月中旬在美国夏威夷举行,具体安排有待进一步调整。
本次会谈主要意旨为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和终止其持续进行的违反联合国决议的弹道导弹发射实验,会谈各方将通过协商谋求进展。
由于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感染不断扩散,原定于下月7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会议,即所谓的“2+2”会谈,现改为日美韩三国线上防长会谈。且此后还将根据疫情的最新形势决定是否能调整为面对面会谈。
本月2日,美韩两国防长曾在首尔举行会谈,双方就如何应对朝鲜问题达成一致,认为日美韩三国的合作至关重要。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