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韩国总统室谈及尹锡悦政府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称:“包括与中国的合作。”
当天,总统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尹锡悦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原则之一是包容”,“这大概就是与美国印太战略存在差异的地方。”他表示,在经济上,中国的贸易量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因此,拒绝与华合作是极度远离现实的做法。
对此,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当天在龙山总统室大楼新闻室发布了印太战略最终报告。这是韩国政府首次制定独立的地区外交战略。金圣翰表示:“韩国印太战略的合作对象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包括蒙古在内的东南亚、东盟、南亚、大洋洲、印度洋沿岸非洲等”,“将通过各地区的定制型战略探索合作关系。”报告指出:“为实现印太地区的繁荣与和平,应立足于国际规范和规则,以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为基础,与作为主要合作国家的中国追求共同利益,打造更加健康、成熟的韩中关系。”
韩国政府多名有关人士28日向韩联社透露,总统尹锡悦27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听取国防部长官李钟燮有关应对朝鲜无人机的报告时斥责军方应对不力。
在此之前,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圣翰主持召开安全情况检查会议,与会者讨论朝鲜无人机26日入侵韩国领空、韩军击落无人机失败等情况以及对策。随后金圣翰和李钟燮在地下掩体向尹锡悦汇报会议内容。
据悉,尹锡悦在听取汇报时怒称,军方训练不到位,等于是平时毫无作为。他说过去有类似情况多次发生,并责问“军方其间到底做了什么?”据总统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尹锡悦随后临时修改国务会议开场白,提出提早成立无人机部队,部署隐形无人机,以增强侦察能力。
总统室一名高官在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政府将一一督查无人机部队成立、加强应对朝鲜无人机入侵的战力建设相关进程,并弥补不足之处。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26日表示,韩军从当天上午10时25分起在京畿道一带捕捉到多条疑似朝鲜无人机航迹。
韩军在京畿道金浦前沿军事分界线(MDL)以北捕捉到不明航迹,在识别为无人机后多次进行广播示警和射击示警,空军投入战斗机和攻击直升机等进行追击。
朝鲜无人机飞至京畿道金浦、坡州和江华岛一带,多架无人机显示出多个航迹形态,其中有部分无人机飞抵普通民宅所在地。除了探测仪器之外,韩军官兵用肉眼也发现了无人机。据悉,其大小与2014年越界的朝鲜无人机相似。
据了解,当天上午11时39分许在空军原州基地起飞并坠落的一架韩国空军“KA-1”轻型攻击机正是在执行针对朝鲜无人机的作战支援任务时发生了事故。
这是朝鲜无人机时隔5年再次侵犯韩国领空。2017年6月9日,朝鲜无人机曾在江原道麟蹄一带的山头被发现。当时该无人机不仅越界,更是飞至庆尚北道星州的“萨德”(THAAD)基地进行了拍摄。据韩军调查结果,该无人机整体飞行时间达5小时30多分钟,飞行距离490多公里,在星州完成拍摄后,返回途中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
此外,2016年1月,朝鲜无人机从京畿道文山一带越界,韩军广播和射击示警后,无人机返回。2015年8月,在京畿道华川一带,朝鲜无人机也曾多次侵犯领空。京畿道坡州、江原道三陟、白翎岛等地2014年曾发现朝鲜无人机残骸。
韩国多名专家26日预测,2023年韩朝关系恐难迎来转折点,而双方“以强对强”的局面将持续。朝鲜将不断发起高强度挑衅,提升核导能力。虽然韩方持续发出对话大门始终敞开的信号,但朝方接过韩方橄榄枝的可能性极低。
朝方曾暗示明年将发射军用侦察卫星,以正常发射仰角(30~45度)发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种种迹象表明,朝方明年还有可能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洲际导弹,并研制核潜艇。加上,朝方进行第七次核试验的风险犹存。专家们预测,只要形成利于朝方的内外条件,朝方会随时进行核试验。
韩方明年也将继续基于对朝政策路线图“大胆构想”呼吁朝方重返对话与合作道路。但专家们认为,鉴于朝方宣称已经拥核,且认为当前国际局势对朝方有利,其响应韩方提出的对话与合作提议的可能性极低。
此外,美中对待朝鲜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也是韩朝关系很难迎来转机的原因之一。美方不断呼吁朝方重返对话桌,但重申朝鲜仅凭对话本身无法换取任何好处。中方则指责美方加剧军事紧张局势对半岛稳定构成威胁,并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原则性立场。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责任研究委员崔熔焕(音)展望称,除非朝方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和围绕半岛的国际秩序出现变化,明年给韩朝关系带来新变化的动因不会很多。
部分专家认为,半岛紧张局势将持续至定于2024年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统一研究院研究员郑圣允(音)预测,朝方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致力于提升核武能力,半岛安全危机持续发酵并于2024年中期达到顶峰的可能性较大。
统一研究院在近日发布的《2023半岛局势展望》报告中指出,若韩朝“以强对强”的局面持续下去,可能会反复出现军事紧张局势高涨的情况。报告指出,朝方冬季演练可能持续至明年3月,明年7—9月还将举行夏季演练,韩美可能在相同时间段实施联演,每逢这些时间点,半岛军事紧张将会高涨。
1月31日,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建议,白俄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和运营俄罗斯联邦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武装部队联合军事训练中心的双边条约。俄国防部和俄外交部与白俄罗斯方面进行谈判,并代表俄罗斯联邦签署协议。
2月2日,白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处报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武装部队的联合飞行和战术演习已经完成,该演习于1月16日至2月1日举行。联合行动中演习人员展现了共同作战的高度协调性。
白俄罗斯国防部指出,区域集团武装部队的航空部门完成了演习框架中的既定任务,此次演习的目的是确保联盟国的安全,并且完全是防御性的。
1月23日,波罗的海舰队新闻处表示,超过1500名军人正在参加波罗的海舰队编队和军事单位组织的综合战备演习,并进行实弹射击。
新闻处表示,在演习框架内,共有超过1500名军人和100多件武器和军事装备参加,演习人员将练习紧急出动,为部署集结地作技术准备,以及执行既定战斗任务。演习将分几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士兵将作为分队的一部分进行行动练习,然后将作为兵团和军事单位的一部分进行演习。
舰队步兵军兵团将在加里宁格勒地区的训练场对模拟敌军的履带式和轮式车辆及其他目标进行轻武器、榴弹发射器、“BMP-2”和“BMP-3”步兵战车及“T-72B3”坦克的实弹射击。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防空编组将和地面部队协同练习既定任务。新闻处补充道,波罗的海舰队的军团、海军航空兵、海军防空部队和海军工程兵的部队也将参与战斗训练活动。
1月25日,俄国防部新闻处表示,“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在演习期间对进行了“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射练习。
据悉,该舰在演习期间演练了使用“锆石”打击距离超过900公里的模拟敌舰。俄国防部指出,在电子试射过程中,舰员们表现出了高度协调性。护卫舰在北方舰队导弹舰师指挥官奥列格·格拉德斯基上尉的指挥下进行了长途航行,主要任务是确保俄罗斯海军在世界海洋重要战略地区的存在。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是一艘现代化多用途导弹舰。它于2018年加入俄罗斯海军,并在2021年装配使用高超音速“锆石”导弹。
1月16日,据俄罗斯国防部国防管理中心报告,“苏-27”战斗机在波罗的海上空对一架试图接近俄罗斯边界的德国海军“猎户座”侦察机实施伴飞。
当日,俄罗斯空域管理部门在波罗的海上空探测到一个目标正在接近俄边界,波罗的海舰队防空部队值勤的一架“苏-27”战斗机随后升空识别。确定空中目标是德国海军的P-3C“猎户座”侦察机后,在波罗的海水域上空的“苏-27”战斗机对其实施伴飞。在德侦察机离开俄边界后,俄战机安全返回基地。报告提到,该侦察机并未侵犯俄罗斯联邦的国家边界,俄罗斯“苏-27”飞机在中立水域上空的飞行符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
1月19日,据白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处报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武装部队空军在联合飞行和战术演习中沿白俄罗斯国家边界空域进行了空中侦察和联合巡航。
1月20日,白俄国防部表示,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航空部队将在白俄罗斯演练压制模拟敌军目标的防空设施并打击控制点。1月16日至2月1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武装部队的联合飞行和战术演习在白俄罗斯举行,主要目标是提高联合执行作战训练任务的协同性。
白俄国防部指出,航空部队在鲁赞斯基靶场(布列斯特州)进行战斗行动,期间航空部队压制模拟敌军目标防空设施,打击模拟敌方的控制点、设备和有生力量,同时对己方突击小组进行战斗机空中掩护。
据悉,在明斯克附近的马丘利希机场,“A-50”空中预警机执行空中侦察任务和多用途战斗机的机组控制。作为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联合飞行和战术演习的一部分,两国武装部队的航空部门20日继续在白俄罗斯空军部队的所有机场执行指定任务。
https://ria.ru/20230119/patrulirovanie-1846002666.html
https://ria.ru/20230120/ucheniya-1846175194.html
韩国防卫事业厅12月22日表示,已与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公司签订了扫雷直升机研发项目合同。合同规模为3477亿韩元,合同期限为2026年。
扫雷直升机是用于搜索和清除水雷的直升机。根据此次合同,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在2026年之前制造出1台试制品,并向防卫事业厅供货。防卫事业厅表示,如果完成研发,到2030年海军将成立扫雷直升机大队,并部署相应数量的扫雷直升机。若成功完成该项目,韩国将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自主研发扫雷直升机的国家。
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研发的扫雷直升机将安装激光水雷搜索装备,利用激光寻找浅水水雷或系留水雷。扫雷直升机找到水雷后,将搭载爆破装置的发射控制系统送入水中,爆破清除水雷。
防卫事业厅航空器事业部长金钟泰(音)表示,如果成功研发扫雷直升机,海军不仅可以迅速、立体地展开扫雷作战,还可以确保核心武器体系,保护占国家进出口物流量99%以上的海上交易海路和港口。
据《劳动新闻》19日报道,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表示,将在2023年4月前完成军事侦察卫星1号的准备工作。据此推测,朝鲜最早将于明年“太阳节”(4月15日,金日成诞辰纪念日)或“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纪念日(4月25日)之际发射“军事侦察卫星1号”。若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将违反“禁止利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的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决议,“强强对峙”或将持续,且韩美与朝鲜的矛盾或将进一步升级。
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18日在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的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侦察卫星研制收尾阶段的重要试验。《劳动新闻》报道,将卫星试验品搭载于载体,以高仰角发射到500千米高度后,对地面控制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对资料传输装置的处理能力和安全程度等重要指标进行了评估。“卫星试验品”上设置了1台20米分辨率试验用全色摄影机、2台多光谱相机、影像传送机和各频段收发机等设备。《劳动新闻》还一并公开了2张“卫星试验品”拍摄的首尔和仁川卫星图像。
《劳动新闻》还报道,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表示,通过了侦察卫星发射的最后一道关门,这次重要试验结果已上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朝方主张,前一天发射的是用于试验的侦察卫星(韩方研判朝鲜发射的是中程弹道导弹)。报道中虽并未提及劳动党总书记兼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是否在现场指导,但金正恩在去年1月举行的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曾将“近期内运用军事侦察卫星”作为“重大(最重要)研究项目”。金正恩或将在预定于本月下旬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八届六中全会上,具体阐明侦察卫星相关计划。
对此,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公报室长金俊洛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韩美情报部门对于朝鲜18日发射的是准中程弹道导弹的判断没有改变。韩国统一部发言人赵重勋表示,朝鲜该行为明显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是加剧朝半岛紧张局势、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大挑衅,对此予以强烈谴责。
韩国前任政府高层相关人士表示,只要韩美政策基调不改变,朝方首先提议对话协商的可能性就目前来看很低。当前为了避免韩朝间发生偶发性军事冲突,政府应该尽最大努力找到管控局势的方法。
19日,朝鲜表示,到明年4月将完成1号军事侦察卫星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所谓的“五大核心战略武器”之一的核动力潜艇的开发水平也备受关注。在五大武器中,朝鲜已经成功完成超高音速导弹、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可以搭载多弹头的“火星-17型”导弹等的发射工作,外界预测下一个将是核动力潜艇。
常规柴油潜艇最长作战时间只有两周,而核动力潜艇可以在海底开展3至6个月的作战。如果能够最小限度暴露的核潜艇投入使用,可以经夏威夷潜航至美国本土附近埋伏,还可以发射潜射弹道导弹(SLBM)。这不仅将大幅提升朝鲜的突袭打击能力,而且就朝鲜立场而言,它还将成为改变南北关系和与美谈判格局的“游戏改变者”。
由此,朝鲜倾注力量进行核潜艇开发。1月,金正恩正式宣布:“新的核潜艇设计研究已经结束,目前正处于最终审查阶段。”朝鲜计划开发的战略核动力潜艇(SSBM)运用在核(原子能)推进动力上搭载核弹头的SLBM。通常会先制造不搭载SLBM的攻击型核动力潜艇(SSN),以此来积累技术和经验,但朝鲜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战斗力化决定跳过这一步骤。据悉,核燃料可以通过朝鲜境内铀矿和离心机来获取,但潜艇用小型核反应堆经过了六次核试验仍未开发完成。
但朝鲜军事技术日益精进,舆论普遍认为,开发和建造核潜艇只是时间问题。高丽大学教授南成旭表示:“核潜艇与核武器的开发速度成正比,如果进行第七次核试验,小型化和铀浓缩技术等将接近完成阶段”,“两到三年后,很可能能达到实战部署的水平。”对此,京畿大学教授文根植(音)表示:“如果只是讨论设计,没有实际开始建造,可能需要5至7年时间”,“开发速度取决于技术、装备和零部件等的进口情况。”
总部设于西班牙的非政府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近期发布报告称中国在包括韩国在内的海外多国设立“国外警察站”。韩国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正在做摸底了解工作。
“保护卫士”9月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在21个国家设立54个警察站,之后于11月份再发布一份报告称,新发现中方在韩国等48处的警察站。中方“国外警察站”分布于53个国家,共102个以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月26日表态称,所谓“国外警察站”,其实是涉侨事务海外服务站。据了解,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海外中国公民无法及时回国办理驾驶证换领等业务。为解决旅居海外侨胞实际困难,中国地方有关部门开通了网上办证服务平台。“保护卫士”则在报告中称,中方早已在新冠疫情爆发几年前开始设立“国外警察站”。
韩美海军特种部队上月末起在美国西部海军特种作战中心举行联合军事演练,为期两周。
据美国印太司令部18日发布的消息,韩国海军特战战团和美国海军海豹部队第一分队在美国科罗纳多海军基地一带举行了联合演习。该演习于本月9日结束,旨在密切两国海军特种部队间的关系,增强协调配合能力。
据介绍,两国海军特种部队在演练中操练了各种武器操作、联合近战技术、任务策划、战斗伤员管理等。演习后半部分,韩美海军特种部队假设敌我两军对抗的情况进行巷战攻击演习,对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进行检验。
参演的韩方人士表示,此次演习提高了两国海军特种部队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将继续进行类似高强度的实兵演习。
韩国政府16日就日本在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主张独岛主权一事提出严正抗议,并敦促日方立即撤回这一不当主张。
外交部发言人当天发表评论,对日本在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主张独岛主权一事提出严正抗议,并敦促日方立即撤回这一不当主张。
评论指出,独岛在历史、地理和国际法上都是韩国的固有领土,强调日本政府不断坚持对独岛主权主张的做法不利于两国构建面向未来的双边关系。
评论还重申日方的不当主张不会对韩国拥有独岛主权造成任何影响,韩方将坚决应对日方就独岛发动的任何挑衅。
据悉,外交部亚洲太平洋局局长徐旻廷当天约见日本驻韩大使馆总括大使熊谷直树阐述韩方的立场。国防部国际政策官金相镇约见日本驻韩防卫驻在官(国防武官级)中岛隆雄提出强烈抗议,表达政府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正立场。
日本政府当天举行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修改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等三份安全保障文件。
14日,驻韩美军正式成立了美国太空军部队。这是美军自2019年将空军太空司令部(AFSPC)扩编为太空司令部后,首次在美国领土以外的地区建立太空军部队。美国太空军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和跟踪大气层外的导弹。
驻韩美军之所以急于设置太空军部队,可能是因为在朝鲜弹道导弹威胁增大的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威胁也越来越肉眼可见。朝鲜的洲际导弹已经达到了可以打击美国本土的水平。
韩美联合司令官保罗·拉卡梅拉当天在京畿道平泽市乌山基地举行的创立仪式上说:“太空军是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而组建的。驻韩美军太空军将为提高韩国的防御能力、保障韩半岛等东北亚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不仅是俄罗斯、中国,朝鲜和伊朗也在开发让美国的(军事)优势失效的战斗力。我们会用比他们更好的应对态势遏制侵略,保护大韩民国,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驻韩美国太空军将应对朝鲜的洲际导弹等威胁美国和友邦国的飞行器。隶属于美国太空司令部的约书亚·麦考利安中校被任命为首任驻韩美国太空军指挥官。麦考利安在就职演说中说:“向北走77公里,存在必须遏制和必要时予以击退的实际威胁。太空战斗能力有助于抑制敌人的威胁,强化地面、海上、网络以及太空领域的战斗能力。”作为驻韩美国太空军上级部队的印度太平洋太空军司令安东尼·马斯塔利尔(准将)当天提到了“Nuri号”发射成功一事,表示:“韩国的技术和技能正在日益增长,甚至可以将1吨级的卫星送入轨道,韩美伙伴关系之花将会绽放。”
随着驻韩美国太空军的建立,韩美联合军的导弹防御网有望变得更加严密。预计太空军还将在共享韩美日导弹情报方面发挥枢纽作用。对于创建驻韩美国太空军是否等于韩国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观察意见,军方相关人士表态称:“此举加强了现有驻韩美军的导弹应对组的功能。”当地时间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文在寅政府时期)韩国曾表示不会参与美国MD”一事时,美国国防部回答说:“我们与韩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安全合作关系。关于韩国的政策,我们无可奉告。”
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14日就“韩方似乎认为依外交惯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先访韩”的说法以“何谈顺序”的反问句来回应。
邢海明当天上午在首尔中区韩国新闻中心出席“韩国言论振兴财团(KPF)特别媒体论坛:韩中建交30周年,成果与展望”,并就记者的相关提问做出上述表述。邢海明说,韩中两国外长12日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均提出互访邀约,两国将通过外交渠道积极开展沟通。
韩中领导人今年11月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为契机举行双边会谈,当时尹锡悦再次邀请习近平访韩,习近平也邀请尹锡悦在疫情好转后访华。在此之前,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先后于2017年和2019年两度访华,习近平则因疫情等原因尚未回访。
考虑到外交惯例中两国领导人轮流访问的情况居多,韩国方面普遍认为此次该轮到中方领导人访韩。但有意见认为,从邢海明当天的发言来看,中方可能对此持有保留立场。
另外,邢海明还在致词中表示,中韩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总体上稳步发展,但近期以来两国民众相互好感度下降令人担忧。他认为在有关问题上媒体的作用极其重要,并呼吁媒体进行客观理性报道,适当缓和这种氛围。
第14届韩中日核安全监管高官会(TRM)于9日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韩方在会上要求日本有关部门就福岛核电站污水排放问题加大环境监测力度。
与会人士在会上介绍了各方有关核电站安全管理的事宜和管制经验,并就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对福岛核污水排海进行管制一事进行了讨论。韩国原子力安全委员会事务处长林承喆指出,日方应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出发,以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准则的方式处理福岛核污水并加大环境监测力度,缜密分析核污水将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平均每天产生130~150吨核污染水。日本政府今年正式批准从2023年春季起将该核污水排入太平洋。
韩中日核安全监管高官会始于2008年,是韩国原子力安全委员会、中国国家核安全局、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携手设立的高级别协商机制,旨在开展有关保障核电安全的合作。
当地时间7日,美国联邦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公布《2023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NDAA)协议案,明确规定将驻韩美军维持在当前2.85万名的水平,并将倾尽全力为韩提供延伸威慑。NDAA是美国的国防、安全预算法案,2023财年的总预算规模达8579亿美元(约合1130万亿韩元)。最快将于8日由众议院率先进行表决,并于下周由参议院进行表决。
美国议会定义了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防卫同盟和伙伴关系,并称:“为扩大美国在美中战略竞争中的相对优势,国防部长应该继续努力巩固与同盟的合作关系。”关于这种努力,议会指出:“包括维持约2.85万名的驻韩美军规模,根据1953年签署的《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倾尽一切防卫力量履行美国的延伸威慑承诺。”议会没有削减拜登政府提出的6775.6万美元(约合893亿韩元)的驻韩美军运营预算要求,如实反映在最终法案中。
外交部、国家情报院、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统一部、雇佣劳动部、警察厅、公正交易委员会当天联合发布预警。这些部门和机构发布相关资料提醒,各企业提高警惕并强化员工身份确认流程,谨防录用伪造国籍和身份的朝鲜IT人员。
政府日前对各求职平台身份认证程序进行检查,并认为有朝鲜IT从业人员可承接韩企业务的风险。政府表示,居留海外的朝鲜IT从业人员伪造其国籍和身份,承接各国IT企业的工作,每年赚取数亿美元外汇。这些人在朝鲜政权赚取的外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升高。
政府认为,朝鲜IT人员大多数隶属于朝鲜军需工业部、国防省等被联合国安理会制裁的部门和机构,他们赚取的收益大多都会上缴给所属单位,用于核导研发。政府在预警信息中详细介绍了朝鲜IT人员从事的活动、伪造身份的方法、相关平台和企业应注意的事项等。
外交部有关人士被记者问及有无朝鲜IT从业人员被韩企录取的情况时表示,据政府了解,有关人员试图承接韩企业务。但该人士并未透露具体案例、时间等细节。至于朝鲜IT从业人员活动的领域,该人士说,他们几乎在所有领域开展活动。面对朝鲜创汇、规避制裁的手段日益智能化升级的情况,企业必须提高警惕。
政府认为,此次发布预警将有助于阻止朝鲜在互联网非法赚取外汇、筹集核导研发资金。政府表示,今后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对朝鲜IT从业人员的警惕,并提醒国内IT企业多加注意。
5日,朝鲜向东西部海上缓冲区发射130多发炮弹,炮弹落在韩朝根据《9•19军事协议》划设的海上缓冲区内。这是朝鲜自上月3日以来时隔一个月再次违反协议。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下称“韩联参”)表示,韩军当天探测到朝鲜从下午2点59分许开始在江原道金刚郡一带和黄海南道长山串一带分别向东部和西部海域共发射130余发炮弹,炮弹落在北方界线(NLL)以北的海上缓冲区内。炮弹虽未落入韩国领海,但落在海上缓冲区内,这违反了韩朝《9•19军事协议》。《军事协议》规定,为防止武力冲突,在东西部海域北方界线上下划设缓冲区,在缓冲区内禁止炮击和机动训练。
朝方表示,此次行动是为了应对韩国发射火箭弹。据朝中社报道,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当天以发言人名义发布消息称,韩军于5日上午8时30分至15点50分之间从江原道铁原郡二坪里朝东南方向发射数十枚疑似火箭炮的飞行器。由此,东部和西部前线部队于15时至16时之间向海上发射130余发炮弹示警。
韩美从当起在江原道铁原郡一带联合实施多管火箭炮发射系统(MLRS)射击训练。包括上月3日朝鲜从江原道金刚郡一带向东部缓冲区发射炮弹在内,在10月和11月,朝鲜违反《9•19军事协议》共11次。韩联参表示,对于朝鲜此次发射炮弹,韩国军方随即通过通信渠道多次发出警告,告知朝方违反韩朝《9•19军事协议》,并要求立即停止挑衅行为。
韩国总统尹锡悦5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同到访的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举行会谈,双方商定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阮春福应尹锡悦的邀请从4日起对韩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当天的韩越领导人会谈以茶叙、会谈、记者会的顺序进行,两位领导人会后发表包含上述内容的联合新闻公报。
尹锡悦在公报中表示,韩越要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开启两国关系发展的新时代。韩越两国将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双方商定,进一步提高现有外交安全战略对话的成效,并研讨发展双边对话机制的方案。尹锡悦强调,韩政府将积极支持越方加强落实《越南海洋法》,为维护域内海洋安全做贡献,并加强与越方的防务合作。
尹锡悦指出,两国在贸易、投资领域互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并承诺韩方将积极促进两国企业贸易往来和投资交流。就供应链合作,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在开发越南稀土类资源方面的合作潜力广阔,并决定为此寻求具体的合作方案。尹锡悦还提出,双方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信息通信、高端技术、基建、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尹锡悦说,越南是韩版印太战略、韩国与东盟团结构想的核心合作对象国之一,韩方将加强与越方的合作,推动韩-东盟、韩-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发展。尹锡悦还指出,韩方将携手越方,引领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朝核问题。
阮春福还另行发表立场称,双方就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达成一致,两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双方商定,推动各层级的互访、交流与接触更加多元化,以灵活方式共享事关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的信息,并进行交流。
阮春福表示,越方感谢韩方对越提供无偿援助和借款,并介绍了深化各领域合作的方案。他说,双方还商定改善20万旅越韩国人和25万旅韩越南人的生活条件。他还邀请尹锡悦早日访问越南。
韩国外交部2日就韩美日三国同时发布对朝单边制裁措施一事表示,此举体现韩美日合力坚决应对朝鲜核导开发的决心。
外交部当天在发布对朝单边制裁措施后另行发表立场称,韩方对美日分别发布对朝单边制裁措施表示欢迎。政府其间与美日就对朝单边制裁保持紧密协调合作。韩美日等志同道合的国家制裁对象重叠,由此制裁效果得到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政府当天将涉及朝鲜研发核导、规避制裁相关活动的8名个人和7个实体添加在单边制裁对象名单中。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1日将参与朝鲜大量杀伤性武器(WMD)和弹道导弹研制的3名朝鲜劳动党干部列入对朝单边制裁名单,日本也将涉及朝鲜核导开发活动的1名个人和3个实体拉黑。
外交部表示,政府将与美日等友邦以及国际社会保持紧密合作,继续努力营造促朝鲜放弃开发核武的念头并重返无核化谈判的环境。
韩国国防部副发言人文洪植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政府重申无意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MD)的立场。
有观点推测,综合考虑韩美日领导人近期就共享导弹预警情报等加强三国安全合作达成共识、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驻韩美军计划新设太空部队等因素,韩国加入美国反导系统的可能性增大。但文洪植表示,韩国政府自20多年前首次表明不会参与其中之后,无论政府如何更迭,都始终坚持这一立场。
文洪植还表示,韩军自主打造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并基于韩美互操作性在朝半岛展开导弹防御联合作战,应对来自朝鲜的弹道导弹威胁。他指出,韩国若真要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就需要与美军使用相同的系统或共同研发武器,但韩国并未采取类似措施,只基于共享信息的互操作性展开防御作战。
韩国特许厅(专利局)厅长李仁实29日出席以视频方式举行的第22次韩中日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三方就加强韩中日知识产权合作的方案进行探讨。
当天的会议由日本特许厅主办,三国局长批准了其间在工作会议上讨论的专利、商标、设计、审判、教育等相关事项,并探索了今后的合作方向。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韩中日用户论坛上,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将以“知识产权体系对实现碳中和的贡献”为主题交换意见。
26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兼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大举晋升了为18日新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火星-17型”研发及试射成功做出贡献的106名相关人士。韩国《韩民族日报》表示,金正恩有关“完美无缺”和“更加宏伟”的表述值得关注,有必要将其与5年前朝方宣布“完成国家核力量部署”进行比较。经分析认为,朝半岛局势较面临战争危机的5年前更加严峻。
与此同时,该报表示,过去5年朝鲜两次改变国家战略,由以完善核力量的自信为基础,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回以“伟大胜利”收场的核与经济并进路线。根据改变的战略,朝鲜核武力强化在洲际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潜射弹道导弹(SLBM)等四个领域全方位进行。继本月18日试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后,又传出可能进行第七次核试验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随着朝鲜核能力升级,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在迅速发生变化。以“朝鲜威胁”为由,美国通过加强韩美日三边安全合作,集中实施对华包围政策。韩美日三国首脑13日发表的《关于印度太平洋韩美日三国伙伴关系的金边声明》中,不仅明确表示要牵制朝鲜,还要牵制中国和俄罗斯。
韩国前国防大学教授文长烈(音)表示,美国为防止中国“用力量改变现状的意图”而做出战略判断,东北亚局势由此形成,朝半岛局势也必然受到影响。韩国过去5年被此格局压倒,未能发挥政策上的自主性。
12月20日下午5时03分,外交部长林芳正与瑞典外交部长托比亚斯·比尔斯特伦进行了电话会谈,会谈持续约20分钟,概要如下。
林芳正对比尔斯特伦就职表示了祝贺。明年日本将担任G7议长国和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同时,瑞典也将担任欧盟议长国。为了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希望进一步加强日本与瑞典以及日本与欧盟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对此,比尔斯特伦表示希望在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合作。
两位部长共同认识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同志国”之间加强安保方面的合作更为重要,对12月19日《日、瑞典防务装备和技术转移协议》签署生效表示了欢迎。此外,双方还对俄乌局势、东海及南海局势、朝鲜局势等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确认将继续加强合作。
12月22日中午 12时40分,日本外相林芳正与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赞比里·阿都卡迪进行了电话会谈,会谈持续约25分钟,概要如下。
林芳正首先对赞比里的就任表示祝贺,并传达了对12月16日吉隆坡近郊所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慰问之意,并表示希望以这次会谈为契机建立紧密关系。赞比里则表态期待与日方进一步加强合作。
今年是日马建交65周年及马来西亚东方政策40周年,双方举行了多项纪念活动,巩固了两国关系。在此前制定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基础上,双方商讨了经济、安保、液化天然气(LNG)供应、筑波大学马来分校设立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意向。
林芳正表示双方要在加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上保持合作,两位大臣在包括东海、南海形势、乌克兰形势、朝鲜核导弹问题和绑架问题、缅甸形势、核裁军和不扩散、安理会改革等国际社会的各种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并确认将在明年日本东盟友好合作50周年之际进一步加强合作。
日本政府为从根本上加强防卫能力,日前经内阁会议审议通过了与安全保障相关的三个文件。对此,美国拜登政府表示欢迎,并表示鉴于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希望在加强美日合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威慑能力。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就日本政府的决定发表了欢迎声明,认为“日本为保护‘自由开放的印太’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此外,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声明中表示,美国支持日本拥有打击敌方导弹发射基地等的“反击能力”,并强调“为支持两国的国防战略目标,将全力与日本进行合作”。
熟知美日安保问题的美国兰德研究所高级政治研究员杰弗里·霍南表示:“美国现在已经失去了二十年前所拥有的统治力和优势,日本积极参与该地区的事务并拥有较强的防卫能力将对美国大有裨益。美国的资源将可以用在特定的目标和任务上。”
韩军联合参谋本部12月18日称,朝鲜大约在当天上午11点13分至12点05分,从西北部的东仓里附近向日本海发射了2枚弹道导弹。日本防卫副大臣井野俊郎向媒体透露,朝鲜当天发射2枚弹道导弹,被推断落在了日本专属经济区(EEZ)外。
井野称,推断的2枚导弹最高高度为约550公里、飞行距离为约500公里,未接到飞机和船舶受损的消息。他还强调,绝对不能容许朝鲜一再发射弹道导弹,并表示已通过北京大使馆渠道向朝鲜提出抗议。
岸田文雄18日对相关部门下达3项指示:向国民提供迅速且准确的信息;确认船舶和飞机的安全;做好准备以应对突发事态。
朝鲜媒体16日报道称,15日在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的指导下,成功进行了大功率固体燃料发动机地上点火试验。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