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条件查询

东海动态

【韩联社】尹锡悦达沃斯论坛讲话吁团结增强供应链韧性

韩国总统尹锡悦19日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又称达沃斯论坛)2023年年会上发表特别演讲时表示,当务之急是基于互惠的团结精神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 尹锡悦当天发…

韩国总统尹锡悦19日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又称达沃斯论坛)2023年年会上发表特别演讲时表示,当务之急是基于互惠的团结精神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

尹锡悦当天发表题为《付诸行动的团结》(Solidarity in Action)的演讲,时长约15分钟。尹锡悦表示,乌克兰战争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紊乱,而在供应链重组过程中,各国在安全、经济、尖端技术领域开展一揽子合作,呈现区域化、割裂化趋势。

尹锡悦表示,着手增强供应链韧性也应基于自由和团结的精神,各国应基于牢固的团结精神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追求世界公民的共存。韩国在半导体、二次电池、钢铁、生物科技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将借此成为全球供应链合作的核心伙伴。韩方将与遵守普世规则、值得信赖的国家一道,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携手合作。

尹锡悦还表示,韩国政府近期发布的韩版印太战略体现与向往自由、和平、繁荣的国家携手创新的意志。韩方将努力营造互惠、包容的经济技术生态系统,为人类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尹锡悦还表示,除供应链问题外,全球气候危机、卫生及数字鸿沟也是威胁国际社会共同繁荣的挑战,并强调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团结才是克服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作为加强能源安全的核心手段,应重视核电和清洁氢能。韩国政府将提高核电占比,有序推进碳中和,不断加强能源安全保障。尹锡悦将清洁氢能视为未来能源的“规则改变者”,并称中东和欧洲在绿氢生产方面具有优势,韩国和日本等国则在氢能应用领域具有优势,两者之间应强强联合。

尹锡悦就卫生鸿沟表示,韩国将共享应对卫生危机的经验和成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为消除卫生鸿沟所付出的努力,为国际社会联手应对新型传染病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数字鸿沟,韩国将制定数字权利法案,努力共享数字技术和经验,为树立国际数字秩序做出贡献。没有国际社会团结与合作,就无法解决全球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强调国际社会的合作和韩国的主导作用。

此外,尹锡悦在回答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有关对华、对日关系的提问时也强调团结与合作。尹锡悦表示,与共享普世价值的国家开展安全、经济、卫生、高科技合作是无法置之度外的必选项,但加强这种合作导致区域化割裂化,乃至排斥抵制,则是不可取的。和美国一样,日本同为共享普世价值、有着类似经济社会体制的国家,中国和韩国稍有不同,但不应该排斥体制、价值相异的国家,而应更加包容并蓄地发展关系。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国与阿联酋首脑签署联合声明

韩国总统办公室16日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以两国首脑会谈为契机签署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写入阿方承诺对…

韩国总统办公室16日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以两国首脑会谈为契机签署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写入阿方承诺对韩投资300亿美元的内容。

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圣翰就此在阿布扎比举行新闻发布会并表示,决定投资300亿美元展现出穆罕默德对于韩国作为可持续未来发展伙伴的信任,而将该内容写入首脑联合声明体现了阿方对韩国经济的信任。

声明称,两国首脑就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两国特殊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协议,重申在各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意志。四大核心合作领域包括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和平核能、经济与投资、国防与国防技术。声明写道,在经济与投资领域,双方从进一步扩大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角度出发,阿联酋政府基于对韩国经济的坚挺和发展可能性的信任,决定由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对韩国战略领域投资300亿美元。

声明中表示,双方将在气候变化、太空、新产业和数字转型、未来出行和智能基础设施、卫生医疗、农业•粮食安全•水资源、知识产权•统计七个领域增进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

此外,双方还决定共同努力实现中东、朝鲜半岛、多边主义领域的和平与稳定。就朝鲜半岛问题,声明重申了实现朝鲜完全无核化的共同目标,并再次强调了通过外交努力促使朝鲜重返对话的重要性。

此外,尹锡悦还邀请穆罕默德早日访韩。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政府拟年内与美欧启动朝鲜人权双边协商机制

据消息,韩国政府争取年内分别与美国和欧盟启动讨论朝鲜人权问题的双边协商机制。 据多名外交消息人士15日透露,政府正在研讨年内重启停摆6年的朝鲜人权问题韩美双边协商…

据消息,韩国政府争取年内分别与美国和欧盟启动讨论朝鲜人权问题的双边协商机制。

据多名外交消息人士15日透露,政府正在研讨年内重启停摆6年的朝鲜人权问题韩美双边协商机制。据悉,外交部和平外交企划团团长全永熙上月5日(当地时间)访美同,并美国国务院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的代理首席副助理国务卿斯科特·巴斯比会面,双方就有关事宜初步交换了意见。

在朴槿惠政府时期,韩美两国成立旨在加强朝鲜人权问题合作的“朝鲜人权协商机制”,并于2016年10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会议,共享国际社会对朝鲜人权问题的讨论动向及合作方案。但该机制自文在寅政府成立后“停摆”。

尹锡悦政府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有关朝鲜人权问题的讨论,去年时隔4年加入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涉朝人权决议案共同提案国之列。在此情况下,政府此举意在与美国、欧盟等立场相似的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但韩美双方将以何种方式启动协商机制需要进一步讨论。

此外,考虑到欧盟在国际人权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认为有必要与欧盟讨论新设朝鲜人权问题双边协商机制的方案。

东海动态

【韩民族日报】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提议修宪调整总统任期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表示,秉承国民意愿的修宪和政治改革迫在眉睫。他表示将在年内制定出修宪议案,在明年国会议员选举时对此进行全民投票。 李在明12日…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表示,秉承国民意愿的修宪和政治改革迫在眉睫。他表示将在年内制定出修宪议案,在明年国会议员选举时对此进行全民投票。

李在明12日在国会举行的新年记者会上表示,今年没有选举日程,所以是讨论修宪的最佳时机。建议国会成立“修宪特别委员会”。希望通过充分讨论制定出修宪议案,并在明年国会议员选举时进行全民投票。他还表示,民主党将于今年3月制定出修宪建议案,内容包括调整总统任期从原来5年调整为4年,并允许连任多届,引入决选投票制,监查院移交至国会等。

李在明还提议尹锡悦同在野党党首举行“领袖会谈”。他表示,政府口头上强调协同治理,背地里却动员权力机关破坏在野党,致力于打压政敌。尹锡悦政府是执政8个多月来唯一没有与在野党党首对话的一届政府,我已经多次提议与总统举行会谈,该提议至今仍然有效。

李在明还表示,民生经济危机严重,须制定紧急民生对策,投入30万亿韩元用于减免家庭负债和稳控物价。内阁及经济部门须全面进行人事调整,建议举行朝野政界、财界、劳动界都参与的“全国紧急经济会议”。

东海动态

【朝鲜日报】尹锡悦破例提到“自主核武装”并指示称要拥有对抗朝鲜的压倒性应对能力

韩国国防部和外交部11日在青瓦台迎宾馆进行的2023年度总统业务报告上表示,要“确保压倒性和攻势性的对朝遏制力”和“加强韩美日安保合作”。即是说,…

韩国国防部和外交部11日在青瓦台迎宾馆进行的2023年度总统业务报告上表示,要“确保压倒性和攻势性的对朝遏制力”和“加强韩美日安保合作”。即是说,在朝鲜提高核武器和导弹挑衅水平的情况下,韩国将加强压倒性的攻势,让朝鲜产生如果进行挑衅,政权就会崩溃的恐惧心理。尹锡悦当天以朝鲜的挑衅变得更加严峻为前提,提到了部署战术核武器或进行自主核武装的可能性。这是非常罕见的发言。

当天,国防部报告称,韩美将于下月举行假设朝鲜核进行攻击的预案的“延伸威慑手段运用演习(DSC TTX)”,并在前半期举行韩美联合军演历史上首次“连续11天”的最长期演习。此外,今年还要向太空发射“军队侦察卫星1号”,年内还将进行固体燃料推进太空发射体的最终试射。

军方方面提到,尹锡悦当天表示如果朝鲜核问题变得进一步严峻,“韩国可能部署战术核武器或拥有自己的核武器。那么,凭借韩国的科学技术,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拥有(核武器)”。尹锡悦虽然把重点放在了“选择现实中可能的手段很重要”、“现在韩美之间正在展开共享情报、共同参与、共同企划、共同实施的讨论”,但现任总统提到战术核武器部署和自主核武装是非常罕见的。

东海动态

【韩联社】尹锡悦要求外交部就对华防疫政策向中方说明立场

韩国总统尹锡悦11日就中国停发韩国公民赴华短期签证一事表示,政府基于科学依据制定防疫政策,相关措施旨在保护公民,并要求外交部向中方充分说明韩方立场。 外交部长官…

韩国总统尹锡悦11日就中国停发韩国公民赴华短期签证一事表示,政府基于科学依据制定防疫政策,相关措施旨在保护公民,并要求外交部向中方充分说明韩方立场。

外交部长官朴振介绍,尹锡悦当天在原总统府青瓦台迎宾馆听取外交部2023年工作汇报时作出上述表述。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韩国政府从本月2日起暂停签发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10日,中国驻韩大使馆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将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短期签证的通知。

朴振在会上向尹锡悦汇报称,政府优先考虑国民生命安全而日前采取了防疫措施,相关措施建立在科学客观依据之上。他在会后向媒体做简要介绍时也强调这一点,并指出韩方设置例外规定,面向有外交、公务、必要商务、人道主义事由的人员审发签证。但中方就此采取全面停发韩国公民赴华短期签证的举措,令人深感遗憾。中方也理应基于科学客观事实做出防疫安排。

朴振还强调,相关措施对韩中关系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可取。韩方将视中国境内新冠疫情形势再做何时放宽防疫措施的决定。

另外,据朴振介绍,尹锡悦要求,从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朝鲜局势,并在此基础上严厉应对朝方挑衅行为。

东海动态

【韩联社】美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访韩

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何塞·费尔南德斯9日飞抵韩国,开启对韩国为期三天的访问。 费尔南德斯此行将会见韩国政府官员和韩美财经界人士,10日将与对口官…

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何塞·费尔南德斯9日飞抵韩国,开启对韩国为期三天的访问。

费尔南德斯此行将会见韩国政府官员和韩美财经界人士,10日将与对口官员——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副部长)李度勋举行磋商,会后将共同会见记者。双方曾于当地时间上月12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第七次韩美战略经济对话(SED),此次将是两人时隔一个月再次会面。

双方在上月的战略经济对话上发表了联合声明,核心内容包括升级供应链生态圈、加强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联合研发合作、加强有关投资审查和出口管制的协调配合等。双方将在此次磋商中检查联合声明主要内容的落实情况,并以供应链为主讨论两国间经济问题与合作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费尔南德斯是今年迎来韩美同盟建立70周年之际首位访韩的美国高层。构建韩美经济、技术联盟是两国正推进建立的全球全面战略同盟关系的核心领域。为发展韩美经济、技术同盟,双方有望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中不利于韩国电动汽车的条款交换意见。

访韩期间,费尔南德斯还将会见电信服务商等韩企人士,并携手韩国美国商会邀请女性企业家座谈。结束访韩行程后,费尔南德斯将前往日本访问。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外长就对美对华关系强调基于价值观定位

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8日就对美、对华关系表示,重要的是,韩方追求的是何种价值。韩方据此向中方传达的是中方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韩中关系将变得更加密切的立场。 朴振当天…

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8日就对美、对华关系表示,重要的是,韩方追求的是何种价值。韩方据此向中方传达的是中方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韩中关系将变得更加密切的立场。

朴振当天做客韩国国民电视台(KTV)一档节目时作出上述表示。他说,韩方在对美、对华关系上不考虑要更靠近哪一方,而是根据我们所追求的价值,决定与有关国家进行合作,或要求有关国家遵守准则和规则。

朴振表示,美国向来重视民主、自由、法治、人权价值,韩美基于此维持长达70年的同盟关系。韩中关系其间则在经济领域取得飞跃发展,但两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不同,在此方面的合作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韩方认为最重要的是遵守国际准则和规则。

朴振就韩政府日前公布的韩版“印太战略”强调,该战略不排除或针对特定国家,而是包容性的战略。在要树立共同造福人类的公平经济秩序的道路上,不可能排除任何一方。

东海动态

【韩民族日报】尹锡悦指示研讨中止《九一九军事协议》效力

韩国总统尹锡悦4日就去年年底朝鲜无人机犯境一事指示,若朝鲜再次侵犯韩国领土、挑衅主权时,考虑中止韩朝《九一九军事协议》的效力。总统室公报首席秘书官金恩慧表示,尹锡…

韩国总统尹锡悦4日就去年年底朝鲜无人机犯境一事指示,若朝鲜再次侵犯韩国领土、挑衅主权时,考虑中止韩朝《九一九军事协议》的效力。总统室公报首席秘书官金恩慧表示,尹锡悦当天上午在首尔龙山总统室召开闭门会议听取了国家安保室、国防部、联合参谋本部、国防科学研究所就朝鲜无人机反制手段进行的报告,并下达了上述指示。

这是尹锡悦首次直接提及“中止军事协议”。《九一九军事协议》可以被认为是防止韩朝发生偶发性军事冲突的最后一道安全阀。但在该协议签署仅4年零3个月后便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路口,韩半岛紧张局势也在不断加剧。

分析认为,尹锡悦之所以直接提及“中止军事协议”,是因为他认为,朝鲜接二连三的挑衅事实上已令朝韩首脑在上届政府时期达成的协议沦为空文。上月26日,朝鲜派遣5架小型无人机越过韩朝军事分界线(MDL),去年10月至12月,朝鲜向半岛东、西部海域北方界线(NLL)以北海上缓冲区发射炮弹等共15次,这些都违反了《九一九军事协议》。总统室方面认为,在该情况下,只有压倒性的反制才能阻止朝鲜的进一步挑衅。总统室高层相关人士表示,不仅是无人机犯境,包括导弹挑衅在内,事实上朝鲜违反协议的行为已显示出常态化特征并仍在持续。

共同民主党发言人安浩永就尹锡悦指示研讨中止军事协议效力一事批评称,这只会给朝鲜留下机会,让朝鲜逾越军事协议,对韩国实施敌对行为,这是战略上的错误选择。

此外,尹锡悦在当天的闭门会议上指示国防部长官李钟燮组建遂行监视、侦察、电子战等多任务无人机部队,并要求加紧研制隐身无人机并争取年内生产,迅速打造“无人机克星”和健全的无人机体系。韩军计划尽早创建联合无人机司令部,利用国防科学研究所现有技术在年内实现隐身无人机和小型无人机的生产。

东海动态

【朝鲜日报】韩军方承认朝鲜无人机侵犯总统室附近警卫地区

5日,韩国军方人士称:“根据战备态势检阅室的调查结果,一架疑似进入首尔的小型无人机的航迹显示可能越过禁飞区北端一部分地区。” 上月26日,5架朝鲜无人机…

5日,韩国军方人士称:“根据战备态势检阅室的调查结果,一架疑似进入首尔的小型无人机的航迹显示可能越过禁飞区北端一部分地区。”

上月26日,5架朝鲜无人机侵犯韩国领空,其中1架侵犯了为保护总统而设定的禁止飞行区域(P-73),该事实现在才迟迟公开。P-73以龙山总统室和国防部大楼为中心,半径为3.7公里。

对此,军方人士称:“可以明确地说,龙山办公室安全无异常。”然而有观点认为,朝鲜无人机很可能侵入龙山,但军方曾多次对此否认称:“没有探测到”,“仅侵犯了恩平区等首尔北部地区。”

东海动态

【韩联社】美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下周将访韩

美国国务院6日表示,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何塞·费尔南德斯将于本月9至11日访问韩国。 费尔南德斯将同韩方政府高官和行业人士会面,双方就提升供应链韧性、清洁…

美国国务院6日表示,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何塞·费尔南德斯将于本月9至11日访问韩国。

费尔南德斯将同韩方政府高官和行业人士会面,双方就提升供应链韧性、清洁能源转型、气候变化、新技术保护等全球事务合作方案进行讨论。费尔南德斯将在首尔会见外交部第二次官(副外长)李度勋等政府人士,并与女性企业家座谈。

费尔南德斯和李度勋将于10日上午在位于首尔的外交部大楼会晤,会后还将共同会见记者。外交部官员表示,双方将检查去年12月举行的韩美战略经济对话(SED)的主要成果,并以供应链领域为中心讨论两国经济合作方案。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在新的太空竞赛中不能置身事外

哈佛大学学生肯德尔-卡尔(Kendall Carll)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在新的太空竞赛中不能置身事外》(America Can’t Sit Out of the New Space Race)的…

哈佛大学学生肯德尔-卡尔(Kendall Carll)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在新的太空竞赛中不能置身事外》(America Can’t Sit Out of the New Space Race)的文章。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创建美国太空部队(以下简称USSF)的目的在于扩大美国在太空的影响力。自2017年以来,美国宇航局和国务院一直在努力招募《阿特米斯协议》(the Artemis Accords)的签署者,这份七页的文件概述了华盛顿对太空治理的愿景。华盛顿的典型伙伴,如日本、英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迅速加入成为创始成员,但签署者名单中明显没有俄罗斯和中国,因为陆地上的竞争有可能进入星际。

        文章称,中国和俄罗斯不会袖手旁观,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和俄罗斯将其在轨资产扩大了70%,而从2015年到2018年,它们的太空存在已经增加了三倍。卫星是美国指挥和控制的骨干,也是更广泛冲突前初步打击的主要目标。早在2007年,中国就在加强其摧毁低地球轨道卫星的能力。

        文章称,随着北京和莫斯科在进攻性太空能力方面的推进,华盛顿已经开始努力考虑是否应该追求基于太空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一直依赖大型卫星来完成许多不同的目标。虽然在后勤上更简单,但这种“一篮子鸡蛋”的架构增加了攻击的潜在破坏力。华盛顿也必须采取措施,探索对俄罗斯和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化太空存在的直接反击,而反击最好是防御性的。

        文章称,有效的太空能力的目标不是赢得军备竞赛,而是确保太空中发生的事情留在太空中。通过谨慎的外交和完善基于规则的太空秩序,美国太空能力的进步既能威慑又能抑制对手的冒险主义,从而限制了潜在的对抗范围。

22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techland-when-great-power-competition-meets-digital-world/america-can%E2%80%99t-sit-out-new-space-race

学者视角

【外交事务】美国的中国政策不起作用

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M-保尔森(HENRY M. PAULSON)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的中国政策不起作用》(America’s China Policy Is Not Working)的文章,文…

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M-保尔森(HENRY M. PAULSON)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的中国政策不起作用》(America’s China Policy Is Not Working)的文章,文章指出中美的对立日益加深,中国和美国正在从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急剧下降到一种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是对抗的关系,美国的脱钩政策存在危险。

文章称,美国正试图组织一个志同道合的国家联盟以制衡和施压中国,但这一策略并不奏效。美国最亲密的战略伙伴也没有准备像美国那样广泛地对抗、试图遏制或在经济上瓦解中国。许多国家并没有在经济上脱钩或解体,而是加深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2020年,尽管美国警告了多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文章称,将中国拒之门外的努力肯定会伤害中国,但也会伤害美国。美国企业被置于巨大的竞争劣势,纠正这一问题的明智步骤是对进口的中国消费品实行关税限制。这在政治上很受欢迎,但在经济上却毫无意义。它们伤害了中国,但也伤害了美国,包括依赖中国供应商的普通公司,这些公司在通货膨胀和高能源费用的重压下被压垮。

文章称,如果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经济增长的推动者能够进行沟通和协调,这样做符合中国和美国的共同利益。但某种程度的脱钩是不可避免的,在高新技术领域,一些有针对性的脱钩将是绝对必要的,但全盘脱钩是没有意义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最大的制造商和最大的贸易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它将是全球金融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不应宿命地接受经济铁幕的降临,而应积极与中国谈判,为美国人在中国市场赢得机会。

126日发表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americas-china-policy-not-working?utm_medium=newsletters&utm_source=twofa&utm_campaign=America%E2%80%99s%20China%20Policy%20Is%20Not%20Working&utm_content=20230127&utm_term=FA%20This%20Week%20-%20112017

学者视角

【外交事务】中国在拉美的权力游戏

秘鲁2016年和2021年的总统候选人朱利奥-阿曼多-古斯曼(Julio Armando Guzmán)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在拉美的权力游戏》(China’s Latin Ame…

秘鲁2016年和2021年的总统候选人朱利奥-阿曼多-古斯曼(Julio Armando Guzmán)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在拉美的权力游戏》(China’s Latin American Power Play)的文章,文章指出为了对抗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西方国家必须加大对拉美国家的人才投资。

文章指出,中国在拉美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且该影响力在不断增长。中国是拉美地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拉美政府最大的主权贷款人。中国正在超越该地区长期存在的多边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中国将很快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债务持有人。

文章称,中国的影响力应该让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感到担忧。新冠疫情、铜和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借贷成本上升以及全球经济停滞不前,这意味着拉美正在进入一个低经济增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投资将很难被拒绝。但这些钱是有附加条件的,中国在该地区有明显的地缘政治利益,中国正在利用其经济实力来推进其外交政策议程。

文章称,西方政府对抗中国影响力上升的最佳方式是投资拉美的人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柱是有效的管理机构和法治。与中国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谁向拉美投入更多资金上,西方无法与中国的金融杠杆相匹敌,这是一场失败的战斗。但是持久的民主是建立在价值观和思想上的,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竞争是非常不利的。当中国投资于矿山时,西方应该投资于思想。美国总统拜登于2022年发起的旨在对抗中国的倡议——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为资助此类项目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

文章称,通过投资于人,西方世界可以利用其与拉美的关系,帮助该地区提高全球竞争力。西方政府将从与该地区更深入的接触中获益,比如建立更为紧密的伙伴关系。

2023116日发表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entral-america-caribbean/chinas-latin-american-power-play?check_logged_in=1&utm_medium=promo_email&utm_source=lo_flows&utm_campaign=registered_user_welcome&utm_term=email_1&utm_content=20230119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需要在非洲遏制中国吗

独立研究所研究员伊万-埃兰(Ivan Eland)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需要在非洲遏制中国吗》(Does the U.S. Need to Contain China in Africa?)的文章,文章指…

独立研究所研究员伊万-埃兰(Ivan Eland)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需要在非洲遏制中国吗》(Does the U.S. Need to Contain China in Africa?)的文章,文章指出华盛顿应该拒绝与中国在非洲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主导地位上的零和竞争。

        文章指出,非洲大陆的地位正日益突出,上个月的美非领导人峰会旨在与中国、俄罗斯、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争夺在非洲的影响力。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最近向非洲国家提供了高达600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在争夺这个正在崛起的大陆的影响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在援助方面不及中国。目前中国正在崛起,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国家驱动的贷款来获得影响力,非洲一直是一带一路影响力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

        文章称,随着中国介入非洲大陆,其他行为体,如俄罗斯、日本、欧盟、土耳其和阿联酋也想参与其中。例如,土耳其和阿联酋在非洲大陆建造了基础设施项目,俄罗斯和阿联酋向一些非洲国家出售武器。许多国家都在为电动汽车寻找非洲的土矿,并将非洲不断增长的人口视为其出口的一个巨大市场。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以其混乱的自利性外交政策,没有参与在非洲的竞争,但拜登政府不同于以往。拜登于12月在白宫举行了美非领导人峰会,拜登将加入对非洲领导人的招揽,支持非洲联盟在20国集团峰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中的代表权,拜登还承诺为非洲提供550亿美元用于计算机编码教育、网络安全和稀土矿物等方面。

        文章称,在安全方面,美国需要强调非洲在安全领域的自力更生,美国必须最终接受多极世界已经到来的现实,推动联合国安理会的扩大,不仅增加非洲联盟,而且增加印度、日本、德国和巴西作为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新常任理事国可以处理其势力范围内出现的任何边界冲突或跨领域问题。

        文章称,这一框架将使美国经济重新焕发活力,美国将大幅削减安全开支,从而偿还其30万亿美元的巨额国债。美国现在只占全球GDP13.6%,但却占世界国防开支的38%,这对美国经济造成了竞争上的拖累。华盛顿可以通过拒绝充当单边的全球警察或停止与中国追求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导地位的零和竞争来振兴经济。

 

111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does-us-need-contain-china-africa-206097

学者视角

【美国海军研究所】从解放军海军航母行动的几何变化中吸取教训

美国前海军司令迈克尔-达姆(Michael Dahm)在美国海军研究所1月出版的月刊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从解放军海军航母行动的几何变化中吸取教训》(Lessons from the Changing Ge…

美国前海军司令迈克尔-达姆(Michael Dahm)在美国海军研究所1月出版的月刊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从解放军海军航母行动的几何变化中吸取教训》(Lessons from the Changing Geometry of PLA Navy Carrier Ops)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作战地点随着不断提高的航母能力而改变。

文章称,中国最近的航母行动为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快速发展能力提供了一些必要的视角。除了舰艇吨位、射速和武器射程等简单的数学计算,在对相互竞争的军事力量进行全面的净评估时,重要的是作战能力和几何变化。中国表现出的从中国海岸进行远距离作战的意图表明,随着其作战能力的提高,解放军海军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太平洋地区的威胁几何。

文章称,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能力的提高和远离本土水域的行动,中国将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更多的挑战。在潜在的冲突中,美国军队将面临更复杂的威胁,因为解放军试图包抄美国海军的分布式海上作战战略和美国联合部队的扩张策略。

文章称,令人怀疑的是,解放军海军正在积极寻求与美国或其盟友的冲突。但解放军海军将继续向美国发难,达到对抗的地步,但不越过战争的界限。美国海军会如何回应,这还是未知数。美国海军领导人和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解放军行动的几何变化,以减轻对美国海军造成的威胁。

20231月刊

https://www.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3/january/lessons-changing-geometry-pla-navy-carrier-ops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中国会引领全球化的终结吗

普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斯科特·弗里德曼(Scott Friedman)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会引领全球化的终结吗》(Will China Lead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

普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斯科特·弗里德曼(Scott Friedman)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会引领全球化的终结吗》(Will China Lead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的文章,文章指出,随着中国更多地审视于内,其领导人可能逐渐认识到全球经济可能与他们的目标不相容。

文章称,全球化一直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决定性特征。近几十年来,美国转向服务和信息经济,来自中国的低成本商品充斥于美国市场。随着运费的下降和海外制造能力的膨胀,美国人用国内的就业机会换取进口消费品,这被认为是全球化的自然发展。

文章称,大国竞争现在不仅是政治的竞争,也是商业的竞争。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敲响了生产离岸风险的警钟,美国两党的政治领导人明确表示越来越需要将美国经济与中国“脱钩”,许多国家认为美国正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解体,但事实并未如此。

文章称,全球化的结束是从中国开始的。随着全球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冠状病毒的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人口悬崖的到来,中国政府似乎有理由在其周围筑起高墙来支撑其国内经济。事实上,我们已经在某些领域看到了这种迹象。在过去的一年里,地方政府要求中国医疗公司从本地供应商处采购,并将最终使用的医疗设备中的部件采购限制在中国国内企业。这对一个由西方技术公司主导的市场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该市场被认为是全球经济中最有利可图的部门之一。如果这些规定得到执行,外国公司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文章称,美国和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国家必须正视全球化消亡的现实,然而,他们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中国实际上可能是主要的催化剂。

1228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will-china-lead-end-globalization-206063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解决美国的战略金属供应危机

海-苏厄德经济安全中心的高级研究员(Hay Seward Center for Economic Security)卡尔-德尔菲德(Carl Delfeld)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解决美国的战略金属供应危…

-苏厄德经济安全中心的高级研究员(Hay Seward Center for Economic Security)卡尔-德尔菲德(Carl Delfeld)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解决美国的战略金属供应危机》(Solving America’s Strategic Metals Supply Crisis)的文章,文章指出依靠中国来供应关键材料是愚蠢的行为,美国应当感到紧迫感和改变储存策略。

文章称,美国的战略金属供应链的脆弱性既危险又令人费解。中国在过去20年里大规模推进战略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一个采矿和提炼的超级大国,这在中美竞争的时代是一个致命的优势。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并不复杂,可以追溯到两个明显的趋势。首先是冷战后对美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自满情绪,认为全球化会拯救一切。第二个原因是僵化的信念,认为自由市场可以解决所有战略问题。

文章称,中国在战略金属生产方面的主导地位与它占领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有关,这种崛起是由规模和较低的劳动力/投入成本推动的。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集中在中国和其他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也表明,对重要资源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将导致上世纪为石油而发生的地缘政治斗争。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全球销量的至少15%,对于钴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30倍,刚果民主共和国供应着世界上80%以上的钴。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绝大多数钴矿都被中国控制。

文章称,要建立更强大的战略金属供应链,需要伟大的远见和规划、资本投资和商业外交。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终于摆脱了自满情绪,抓住了技术、能源和矿产以及国防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尽管美国加大了国内开采,但是美国国内的钴产量是有限的。鉴于此,美国的首要任务之一应该是改善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加快与盟友和友好国家合作的节奏,以提高稀有金属供应的弹性。

1219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solving-america%E2%80%99s-strategic-metals-supply-crisis-206034

学者视角

【外交事务】如何制止中国的胁迫行为

乔治城大学副院长查维德(VICTOR CHA)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制止中国的胁迫行为》(How to Stop Chinese Coercion)的文章,文章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对全球…

乔治城大学副院长查维德(VICTOR CHA)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制止中国的胁迫行为》(How to Stop Chinese Coercion)的文章,文章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对全球市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的胁迫行为已经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损失,中美关系中争执多于密切的经济合作,而拜登政府的中国战略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称,拜登政府意识到中国的经济掠夺是一个重大问题。拜登政府倡导在志同道合的伙伴之间建立弹性供应链,这一链条涵盖个人防护设备、内存芯片等领域,其目的是使这些国家不再那么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拜登政府还对中国实施了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而且这些管制很可能将扩大到量子信息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先进算法。

文章称,上述的努力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拜登不能期望大多数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脱钩,除非其他拥有此类技术的国家加入进来,比如丹麦、日本、荷兰、韩国和英国,否则美国对向中国转让尖端技术的出口管制不会奏效。但这些国家可能不会参加美国的供应链和技术联盟,因为它们担心中国的经济报复。

文章称,如果拜登政府想成功地与中国政府竞争,就必须处理中国的贸易武器化问题(weaponization of trade)。中国政府的长期目标是迫使政府和公司在未来的所有行动中预测、尊重和服从中国的利益,而这一手段显然奏效了。但这一明显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当中国将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武器化时,各国都坐视不管。各国目前正在听从拜登政府的建议,对供应链进行离岸友岸,将生产的关键要素从中国或中国行使过度影响力的地方转移到国内的制造商或值得信赖的伙伴经济体。

文章称,中国对其贸易伙伴实施经济胁迫,部分原因是相信目标国不敢以具体行动反击制裁,但是如果这些国家共同合作,或者换句话说,实行集体复原力(collective resilience),就可以进行反击。为了建立一个能够阻止中国胁迫的集团,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必须首先在它们之间达成协议。前三国政府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盟友,这四个国家都是著名的市场民主国家,是该地区自由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承诺联合起来并非没有风险,但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经济掠夺的主要目标,有强大的动机进行合作。然后,这四个国家必须评估还有哪些国家愿意和能够加入,通过现有的伙伴关系,如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来推动该战略。

        文章称,集体复原力的想法可能会困扰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支持者。但集体复原力不是一种贸易战战略,而是一种同行竞争战略。它是防御性的,首先依赖于贸易武器化的威胁,而不是实际使用制裁。如果中国不利用其经济实力进行胁迫,就没有必要兑现威胁。如果西方想阻止中国政府腐蚀全球化,就可能需要在自由贸易原则上做出妥协。

20231/2月刊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world/how-stop-china-coercion-collective-resilience-victor-cha

学者视角

【美国和平研究所】关于中美在非洲的竞争要知道的十件事情

学者托马斯·P·希伊(Thomas P. Sheehy)在《美国和平研究所》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中美在非洲的竞争要知道的十件事情》(10 Things to Know about the U.S.-China Rivalr…

学者托马斯·P·希伊(Thomas P. Sheehy)在《美国和平研究所》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中美在非洲的竞争要知道的十件事情》(10 Things to Know about the U.S.-China Rivalry in Africa)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虽然是关于美国与非洲大陆关系的会议,但是却无法回避中国的影响。

文章称,近50位非洲政府首脑计划在华盛顿特区参加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峰会将讨论一系列广泛的问题,从粮食安全到全球健康再到教育。美国与中国的竞争虽然不在正式议程上,但是两国的竞争以及对非洲的影响将成为这一重大外交事件的背景,并将在围绕峰会的私人谈话中进行讨论和分析

文章称,中国有计划地增加在非洲的活动至今已超过二十年。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加强了在非洲的商业参与,并在2013年正式确立 “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在整个发展中国家建立政治影响力并发展商业关系。自冷战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大大增加,而美国的影响力则持平。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

文章称,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并非都是令人担忧的。美国官员对中国在非洲的军事活动表示关切,中国在大西洋上的潜在军事港口与中国在整个非洲资助和建造的数百个基础设施项目截然不同,后者几乎没有国家安全后果。美国应将其外交精力集中在真正敏感的中国活动上,例如,涉及电信和战略矿产的活动。

文章称,美国在与中国竞争的同时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某些行业,如道路和桥梁建设,美国公司相对于中国公司没有竞争力。但美国公司在卫生、金融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更具优势。同时,美国仍然是大多数非洲人的民主治理的灵感来源,美国应该继续支持非洲的民主人士、社会和媒体推动开放和包容性的治理。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外交部就韩议员团访台表态:尊重一个中国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任洙奭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政府抗议韩国国会议员代表团近期访问台湾一事表示,韩国政府保持尊重“一个中国”的立场,中方也充分理解韩方的这…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任洙奭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政府抗议韩国国会议员代表团近期访问台湾一事表示,韩国政府保持尊重“一个中国”的立场,中方也充分理解韩方的这一立场。

外交部一名官员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转达了韩国政府尊重一个中国的立场,中方也十分理解韩方立场。对于是否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强调访台是议员们自行组织的活动的提问,该官员仅表示,已向中方解释了韩方立场。

台湾官方日前称“韩方以具体行动展现对台支持,也彰显韩国友人对台湾的真挚情谊”。对于这是否可视为台方单方面解释的提问,上述官员作出肯定回答。台方上月31日发布新闻稿称,“韩国国会韩台议员亲善协会会长赵庆泰议员于12月28日至31日率团来台访问,访台期间会见蔡英文并拜会“立法院”院长游锡堃”。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称此举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韩建交公报精神,与中韩友好关系发展背道而驰。中方已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

此次是韩台议员亲善协会自2019年之后首次访台。外交部方面已强调这并非官方活动,而是个别政治人士的行为。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总统室将在朝再次犯境时考虑中止《平壤共同宣言》效力

韩国总统室核心官员5日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总统室将在朝鲜再次侵犯韩国领土时考虑中止韩朝《平壤共同宣言》的效力。 总统尹锡悦前一天就朝鲜无人机犯境一事指示,…

韩国总统室核心官员5日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总统室将在朝鲜再次侵犯韩国领土时考虑中止韩朝《平壤共同宣言》的效力。

总统尹锡悦前一天就朝鲜无人机犯境一事指示,若朝方再度侵犯韩国领土、挑衅韩国主权,将考虑中止韩朝《九一九军事协议》的效力。据此推测,该官员上述表述或与相关指示的后续措施有关。该官员说,需要重新研讨有关《九一九军事协议》的其他协议,酌情停止协议的效力属于韩国的主权。

《九一九军事协议》是《平壤共同宣言》的补充协议。前总统文在寅2018年9月19日访朝,他与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首脑会谈后签署了《平壤共同宣言》。同日,时任国防部长官宋永武与朝鲜人民武力相努光铁签署了《九一九军事协议》。同年10月23日,两项协议经国务会议审议、文在寅批准后正式生效。

对于考虑同时中止两项协议的理由,总统室认为,鉴于《平壤共同宣言》写入“严格遵守并诚挚履行《九一九军事协议》”的内容,两者息息相关。但是否同时中止两者效力取决于尹锡悦的决定。《关于南北关系发展的法律》(又称《禁止散发反朝传单法》)规定,在韩朝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或有必要维护国家安全、秩序和公共福利时,总统可以暂时中止韩朝协议的全部或部分效力。

对于韩朝2018年4月27日签署的《板门店宣言》,总统室认为,该宣言因未经国会同意或批准故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根本没必要中止其效力。

另据悉,政府正在考虑取消有关禁止在韩朝军事分界线一带安装对朝喊话扩音器、显示屏或向朝散发传单等行为的措施。现行《关于南北关系发展的法律》禁止对朝宣传等违反韩朝协议的行为,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有期徒刑。但有观点认为,一旦《九一九军事协议》被停效,法律规定的处罚条款实际上也将失效。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对朝代表分别同美中代表通话讨论朝核问题

韩国对朝代表、外交部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金健30日分别同美中对朝代表通电话,商讨应对朝核问题的方案。 金健当天上午与美国朝鲜事务特别代表金星容通电话,双方均对朝鲜…

韩国对朝代表、外交部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金健30日分别同美中对朝代表通电话,商讨应对朝核问题的方案。

金健当天上午与美国朝鲜事务特别代表金星容通电话,双方均对朝鲜动用弹道导弹、军用无人机等武器发起复合式挑衅的情况高度关切。双方还就朝方日前暗示发射军用侦察卫星、以正常的发射仰角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表示深切担忧。

据外交部介绍,韩美对朝代表强调,在牢靠的韩美联防基础上,应一致坚决应对朝方任何形式的挑衅,并深入讨论能使国际社会团结应对朝鲜挑衅的方案。由于中国在应对朝核问题方面与韩美长期进行合作,双方商定为争取中方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加强沟通。

金健当天还同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刘晓明通电话,向中方介绍朝鲜无人机日前越界侵犯韩国领空的情况,并呼吁中方为遏制朝鲜发起挑衅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据外交部介绍,金健提议,韩中继续保持沟通与合作,让朝鲜停止挑衅、尽快重返对话,并呼吁中方积极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反复发起非法挑衅进行问责。刘晓明则重申,中方愿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发挥建设性作用。双方商定,今后将以多种方式就半岛问题进行沟通。

东海动态

【朝鲜日报】韩国总统室称将中国纳入印度太平洋战略合作对象

28日,韩国总统室谈及尹锡悦政府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称:“包括与中国的合作。” 当天,总统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尹锡悦政府印太战略的…

28日,韩国总统室谈及尹锡悦政府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称:“包括与中国的合作。”

当天,总统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尹锡悦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原则之一是包容”,“这大概就是与美国印太战略存在差异的地方。”他表示,在经济上,中国的贸易量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因此,拒绝与华合作是极度远离现实的做法。

对此,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当天在龙山总统室大楼新闻室发布了印太战略最终报告。这是韩国政府首次制定独立的地区外交战略。金圣翰表示:“韩国印太战略的合作对象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包括蒙古在内的东南亚、东盟、南亚、大洋洲、印度洋沿岸非洲等”,“将通过各地区的定制型战略探索合作关系。”报告指出:“为实现印太地区的繁荣与和平,应立足于国际规范和规则,以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为基础,与作为主要合作国家的中国追求共同利益,打造更加健康、成熟的韩中关系。”

东海动态

【韩联社】尹锡悦斥责军方就朝无人机犯境应对不力

韩国政府多名有关人士28日向韩联社透露,总统尹锡悦27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听取国防部长官李钟燮有关应对朝鲜无人机的报告时斥责军方应对不力。 在此之前,国家安保室室长…

韩国政府多名有关人士28日向韩联社透露,总统尹锡悦27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听取国防部长官李钟燮有关应对朝鲜无人机的报告时斥责军方应对不力。

在此之前,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圣翰主持召开安全情况检查会议,与会者讨论朝鲜无人机26日入侵韩国领空、韩军击落无人机失败等情况以及对策。随后金圣翰和李钟燮在地下掩体向尹锡悦汇报会议内容。

据悉,尹锡悦在听取汇报时怒称,军方训练不到位,等于是平时毫无作为。他说过去有类似情况多次发生,并责问“军方其间到底做了什么?”据总统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尹锡悦随后临时修改国务会议开场白,提出提早成立无人机部队,部署隐形无人机,以增强侦察能力。

总统室一名高官在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政府将一一督查无人机部队成立、加强应对朝鲜无人机入侵的战力建设相关进程,并弥补不足之处。

东海动态

【韩联社】朝鲜多架无人机越界侵犯韩领空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26日表示,韩军从当天上午10时25分起在京畿道一带捕捉到多条疑似朝鲜无人机航迹。 韩军在京畿道金浦前沿军事分界线(MDL)以北捕捉到不明航迹,在识别为…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26日表示,韩军从当天上午10时25分起在京畿道一带捕捉到多条疑似朝鲜无人机航迹。

韩军在京畿道金浦前沿军事分界线(MDL)以北捕捉到不明航迹,在识别为无人机后多次进行广播示警和射击示警,空军投入战斗机和攻击直升机等进行追击。

朝鲜无人机飞至京畿道金浦、坡州和江华岛一带,多架无人机显示出多个航迹形态,其中有部分无人机飞抵普通民宅所在地。除了探测仪器之外,韩军官兵用肉眼也发现了无人机。据悉,其大小与2014年越界的朝鲜无人机相似。

据了解,当天上午11时39分许在空军原州基地起飞并坠落的一架韩国空军“KA-1”轻型攻击机正是在执行针对朝鲜无人机的作战支援任务时发生了事故。

这是朝鲜无人机时隔5年再次侵犯韩国领空。2017年6月9日,朝鲜无人机曾在江原道麟蹄一带的山头被发现。当时该无人机不仅越界,更是飞至庆尚北道星州的“萨德”(THAAD)基地进行了拍摄。据韩军调查结果,该无人机整体飞行时间达5小时30多分钟,飞行距离490多公里,在星州完成拍摄后,返回途中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

此外,2016年1月,朝鲜无人机从京畿道文山一带越界,韩军广播和射击示警后,无人机返回。2015年8月,在京畿道华川一带,朝鲜无人机也曾多次侵犯领空。京畿道坡州、江原道三陟、白翎岛等地2014年曾发现朝鲜无人机残骸。

东海动态

【韩联社】2023年半岛局势展望:韩朝关系难迎转机

韩国多名专家26日预测,2023年韩朝关系恐难迎来转折点,而双方“以强对强”的局面将持续。朝鲜将不断发起高强度挑衅,提升核导能力。虽然韩方持续发出对话大门始…

韩国多名专家26日预测,2023年韩朝关系恐难迎来转折点,而双方“以强对强”的局面将持续。朝鲜将不断发起高强度挑衅,提升核导能力。虽然韩方持续发出对话大门始终敞开的信号,但朝方接过韩方橄榄枝的可能性极低。

朝方曾暗示明年将发射军用侦察卫星,以正常发射仰角(30~45度)发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种种迹象表明,朝方明年还有可能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洲际导弹,并研制核潜艇。加上,朝方进行第七次核试验的风险犹存。专家们预测,只要形成利于朝方的内外条件,朝方会随时进行核试验。

韩方明年也将继续基于对朝政策路线图“大胆构想”呼吁朝方重返对话与合作道路。但专家们认为,鉴于朝方宣称已经拥核,且认为当前国际局势对朝方有利,其响应韩方提出的对话与合作提议的可能性极低。

此外,美中对待朝鲜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也是韩朝关系很难迎来转机的原因之一。美方不断呼吁朝方重返对话桌,但重申朝鲜仅凭对话本身无法换取任何好处。中方则指责美方加剧军事紧张局势对半岛稳定构成威胁,并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原则性立场。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责任研究委员崔熔焕(音)展望称,除非朝方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和围绕半岛的国际秩序出现变化,明年给韩朝关系带来新变化的动因不会很多。

部分专家认为,半岛紧张局势将持续至定于2024年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统一研究院研究员郑圣允(音)预测,朝方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致力于提升核武能力,半岛安全危机持续发酵并于2024年中期达到顶峰的可能性较大。

统一研究院在近日发布的《2023半岛局势展望》报告中指出,若韩朝“以强对强”的局面持续下去,可能会反复出现军事紧张局势高涨的情况。报告指出,朝方冬季演练可能持续至明年3月,明年7—9月还将举行夏季演练,韩美可能在相同时间段实施联演,每逢这些时间点,半岛军事紧张将会高涨。

东海动态

【韩民族日报】韩国防卫事业厅称韩国开始着手研发扫雷直升机

韩国防卫事业厅12月22日表示,已与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公司签订了扫雷直升机研发项目合同。合同规模为3477亿韩元,合同期限为2026年。 扫雷直升机是用于搜索和清除水雷…

韩国防卫事业厅12月22日表示,已与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公司签订了扫雷直升机研发项目合同。合同规模为3477亿韩元,合同期限为2026年。

扫雷直升机是用于搜索和清除水雷的直升机。根据此次合同,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在2026年之前制造出1台试制品,并向防卫事业厅供货。防卫事业厅表示,如果完成研发,到2030年海军将成立扫雷直升机大队,并部署相应数量的扫雷直升机。若成功完成该项目,韩国将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自主研发扫雷直升机的国家。

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研发的扫雷直升机将安装激光水雷搜索装备,利用激光寻找浅水水雷或系留水雷。扫雷直升机找到水雷后,将搭载爆破装置的发射控制系统送入水中,爆破清除水雷。

防卫事业厅航空器事业部长金钟泰(音)表示,如果成功研发扫雷直升机,海军不仅可以迅速、立体地展开扫雷作战,还可以确保核心武器体系,保护占国家进出口物流量99%以上的海上交易海路和港口。

东海动态

【韩民族日报】朝鲜称军事侦察卫星的准备工作将在2023年4月前完成

据《劳动新闻》19日报道,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表示,将在2023年4月前完成军事侦察卫星1号的准备工作。据此推测,朝鲜最早将于明年“太阳节”(4月15日,金日成诞辰…

据《劳动新闻》19日报道,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表示,将在2023年4月前完成军事侦察卫星1号的准备工作。据此推测,朝鲜最早将于明年“太阳节”(4月15日,金日成诞辰纪念日)或“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纪念日(4月25日)之际发射“军事侦察卫星1号”。若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将违反“禁止利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的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决议,“强强对峙”或将持续,且韩美与朝鲜的矛盾或将进一步升级。

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18日在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的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侦察卫星研制收尾阶段的重要试验。《劳动新闻》报道,将卫星试验品搭载于载体,以高仰角发射到500千米高度后,对地面控制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对资料传输装置的处理能力和安全程度等重要指标进行了评估。“卫星试验品”上设置了1台20米分辨率试验用全色摄影机、2台多光谱相机、影像传送机和各频段收发机等设备。《劳动新闻》还一并公开了2张“卫星试验品”拍摄的首尔和仁川卫星图像。

《劳动新闻》还报道,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表示,通过了侦察卫星发射的最后一道关门,这次重要试验结果已上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朝方主张,前一天发射的是用于试验的侦察卫星(韩方研判朝鲜发射的是中程弹道导弹)。报道中虽并未提及劳动党总书记兼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是否在现场指导,但金正恩在去年1月举行的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曾将“近期内运用军事侦察卫星”作为“重大(最重要)研究项目”。金正恩或将在预定于本月下旬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八届六中全会上,具体阐明侦察卫星相关计划。

对此,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公报室长金俊洛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韩美情报部门对于朝鲜18日发射的是准中程弹道导弹的判断没有改变。韩国统一部发言人赵重勋表示,朝鲜该行为明显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是加剧朝半岛紧张局势、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大挑衅,对此予以强烈谴责。

韩国前任政府高层相关人士表示,只要韩美政策基调不改变,朝方首先提议对话协商的可能性就目前来看很低。当前为了避免韩朝间发生偶发性军事冲突,政府应该尽最大努力找到管控局势的方法。

东海动态

【朝鲜日报】朝鲜五大战略武器下一个是核潜艇

19日,朝鲜表示,到明年4月将完成1号军事侦察卫星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所谓的“五大核心战略武器”之一的核动力潜艇的开发水平也备受关注。在五大武器中,朝鲜…

19日,朝鲜表示,到明年4月将完成1号军事侦察卫星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所谓的“五大核心战略武器”之一的核动力潜艇的开发水平也备受关注。在五大武器中,朝鲜已经成功完成超高音速导弹、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可以搭载多弹头的“火星-17型”导弹等的发射工作,外界预测下一个将是核动力潜艇。

常规柴油潜艇最长作战时间只有两周,而核动力潜艇可以在海底开展3至6个月的作战。如果能够最小限度暴露的核潜艇投入使用,可以经夏威夷潜航至美国本土附近埋伏,还可以发射潜射弹道导弹(SLBM)。这不仅将大幅提升朝鲜的突袭打击能力,而且就朝鲜立场而言,它还将成为改变南北关系和与美谈判格局的“游戏改变者”。

由此,朝鲜倾注力量进行核潜艇开发。1月,金正恩正式宣布:“新的核潜艇设计研究已经结束,目前正处于最终审查阶段。”朝鲜计划开发的战略核动力潜艇(SSBM)运用在核(原子能)推进动力上搭载核弹头的SLBM。通常会先制造不搭载SLBM的攻击型核动力潜艇(SSN),以此来积累技术和经验,但朝鲜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战斗力化决定跳过这一步骤。据悉,核燃料可以通过朝鲜境内铀矿和离心机来获取,但潜艇用小型核反应堆经过了六次核试验仍未开发完成。

但朝鲜军事技术日益精进,舆论普遍认为,开发和建造核潜艇只是时间问题。高丽大学教授南成旭表示:“核潜艇与核武器的开发速度成正比,如果进行第七次核试验,小型化和铀浓缩技术等将接近完成阶段”,“两到三年后,很可能能达到实战部署的水平。”对此,京畿大学教授文根植(音)表示:“如果只是讨论设计,没有实际开始建造,可能需要5至7年时间”,“开发速度取决于技术、装备和零部件等的进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