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苏杰生将于7月7日至7月9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苏杰生将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双方将讨论包括新冠疫情防治合作在内的各类双边问题,并就区域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苏杰生将会见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Yuri Borisov)和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Leonid Slutsky)。他还将在莫斯科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学院(Primakov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发表题为“变化世界中的印俄关系”(India-Russia ties in a Changing World)的演讲。
苏杰生此行是印俄高层频繁互访的延续,也将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Special and Privileged Strategic Partnership)”。
7月6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3983/Visit+of+External+Affairs+Minister+to+Russia+July+79+2021
自执政以来,莫迪竭尽全力把印度描绘成富裕国家的朋友,宣传他与西半球右翼领导人的友谊。但与此同时,除了2020年不结盟运动联络小组线上会议以外,他没有参加任何一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全球资本主义出现了结构性危机。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本收益,垄断资本家们把资金都投向了发展中国家。结果,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私有化和剥削不断加速,贫富差距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老百姓变得越来越难以生存,工人阶级产生了普遍的焦虑。像莫迪这种善于蛊惑人心的政客发现了机会,他利用工人阶级的焦虑,引诱后者相信他所说的分裂言论。
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政府非常乐意为资本家提供便利,使他们得以获得超额利润。目前,印度的利益实际上服从于西方的经济利益,这不仅加剧了印度的经济困难,也削弱了其民主政治。随着公共部门企业(PSU)的私有化、国有资产出售,以及包括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India,RBI)在内的金融缓冲机构的削弱,对普通人而言,教育、住房、就业机会和公共卫生服务势必会更加难以获得。印度政治现在越来越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靠拢,这一状况不仅明显损害了印度工人阶级和农民的权益,而且破坏了印度的外部环境。在关键的外交事务上,印度利益已被美国的利益压制,导致印度正逐步成为美国利益的保护者。同时,印度对美国的配合也导致印度与其邻国和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最近的七国集团会议通过了一项倡议,即“重建更美好的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以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及其“一带一路”计划。然而,即使完全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也决不能代表过去数十年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它们要怎么“重建世界”呢?自苏联解体以后,全球一度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挑战西方国家在当代世界的主导地位,中国崛起改变了这一现象。正因如此,中美经济差距的缩小令西方世界感到非常焦虑。国家间的挑衅和贸易战使全球格局更接近一场新的冷战。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应该采取独立的外交政策,捍卫南方国家(global south)的利益,而不是屈从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的要求。
【作者:Doraisamy Raja,印度共产党(CPI)总书记(General Secretary)。】
7月3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india-should-stand-with-developing-countries-7386610/
7月1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与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Phan Van Giang)进行了线上会晤。两国防长回顾了当前印越双边倡议的进展,并表示将致力于在印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在2020年签署的《和平、繁荣与人民共同愿景》(Joint Vision for Peace, Prosperity and People)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两国军队之间的接触。
两国防长都认为《2015-2020年联合愿景声明》(Joint Vision Statement of 2015-20)对加强印越防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两国尽早完成《2021-2025年联合愿景声明》(Joint Vision Statement of 2021-25)。他们同意采取措施,加强双方在国防工业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并期待两国在深化双边跨领域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
辛格称,印度和越南之间的关系是牢固而有效的。他说:“印度非常重视与越南的双边防务合作,双方有着在困难时期互相帮助的悠久传统。近年来,我们在国防工业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7月1日报道
https://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PRID=1731977
6月28日,彭博社(Bloomberg)发表报道并断言:印度将5万增援部队(及新装备)部署到北部边境各地,对中国采取了进攻性的军事姿态,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报道还指出,在指挥官被迫对中国的威胁采取防御姿态之前,这种从西到北的力量再平衡让他们可以进行“进攻性防御”,从而使针对中国的整体威慑姿态变得更加强大。尽管这些报道的基本事实无误,但媒体仅仅解释了“再平衡”的相关历史决策和表面效果。只有更深入地审视,才能务实地看待这个问题。
除了班公湖与凯拉什山脉地区的脱离接触外,印中军队在边界西段的对峙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两国都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并大致保持在相同水平。所以五万军队的历史性调动绝不是突发性事件。印度基础设施及军队的建设一直按照能力发展计划进行,这一计划基于自2006-2007年以来对战略威胁进行的一系列分类评估(作者参与了两项此类研究,以考察军队的转型),以及中国研究小组(China Study Group,CSG)对印中接壤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
回顾中印军事的紧张局势可以发现两个事实:第一,印度领导人及军方早在近十年就意识到了日益增长的威胁。第二,如果说现在印度有能力在拉达克和“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等地部署更多部队与军事设备,那是因为构思于世纪之交、由团结进步联盟(UPA)政府最初推动、莫迪总理在两届任期内都积极贯彻的建设进程发展到了顶峰。全国民主联盟(NDA)政府在过去七年中持续且全面地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铁路、公路和航空建设让拉达克与“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好地和印度各地连接在一起,这可能间接导致了中国的“好战姿态”。因此,印度三军都进行了采购并积累了庞大力量。印度陆军还加强了后勤基础设施,旨在为常年驻扎高海拔和复杂地形地区的增派部队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印度历史性的军事转型有时是受邻国影响被迫进行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已经持续了十年的、缓慢且深思熟虑的建设进程。印度军事力量的再平衡只是事态发展的高潮,如果中国自2017年以来没有如此明显地对印度示强,这一进展可能未来几年都无法出现。边境对峙爆发恰逢新冠疫情蔓延,而印度加强了对边境的控制,这突显出印度的政策也许并不总是符合预期,但它们确实在危险来临时奏效了。
【作者:Birender Dhanoa, 退役少将,曾任教于印度陆军战争学院,并曾驻扎于印度西部边境。】
7月5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rebalancing-forces-against-china-an-ongoing-process-or-a-paradigm-shift/
7月1日,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在全球反恐委员会(Global Counter-Terrorism Council)组织的网络研讨会上说:“考虑到印度边界局势的特殊性和确保领土完整的任务,我们需要多管齐下,将军队发展成为一支以技术为导向的武装力量。”当前,印度正在研究攻击性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以防止无人机对关键设施的袭击。
纳拉瓦内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目前的边界局势下看待现代技术的引入。他说,虽然人工智能凭借其更大的融合性和更好的计算能力可以快速调配各项资源,但在某些领域,这是行不通的。在边境局势紧张的地方,只有实地存在才能满足(我方)要求。
【此条整合了《今日印度》7月1日的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future-wars-will-involve-low-technology-which-is-easy-to-obtain-but-difficult-to-defeat-army-chief-gen-naravane-1821678-2021-07-01】
7月2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drones-kashmir-indian-army-7384445/
几十年以来,印度军队的结构和程序一直存在根本性的低效问题。但是,当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由于缺乏改革的政治意愿,人们往往将维持现状放在第一位。最近几年,印度军队开始了一系列改革。自印度独立以后,人们致力于改变印度军队组织方式的意愿从未如此强烈。早在2015年12月,莫迪总理就在联合指挥官会议(Combined Commanders Conference)上强调了军事改革的重要性。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任命第一位国防参谋长(Chief of Defence Staff),并成立了军事事务局(department of military affairs)。此外,政府还改革了军工厂的管理体制、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加强国防技术的研发工作、加快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女性加入军队提供了更大便利。
由于在资源分配方面效率很高,国防参谋长预计将在人事、培训、军种预算的优先事项甚至每个军种的后勤要求等方面为政府提供指导。国防参谋长必须鼓励建立联合战区司令部(Integrated Theatre Commands)。如果联合战区司令部指挥官对其属下的部队拥有行动指挥权和一定的预算控制权,印度军队就能提高作战效率。不过,提升效率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这一机构可能带来的最关键的变化是使印度三军作为一个联合起来的整体执行任务,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各自为战。
有人批评这一改革将使陆军在军中的主导地位永久化,最近对国防部高级官员一些声明的争议似乎表明,未来的改革道路可能会很艰难。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印度文官政府和军队之间存在分歧,限制了国防领域的有效改革。这种说法很可能是正确的,但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三大军种必须先解决内部分歧。如果他们想要得到文官政府的理解,他们就必须首先更好地相互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印度军人需要接受更好的训练和教育。过往很多年,印度军官都在各军种内部接受训练,导致他们无法理解其它军种,更无法理解其它军种的角色。
如今,印度军队领导人看待国家安全挑战的角度大相径庭,军队领导人迫切需要反省,印度军队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在文官政府决心完成军队改革的时候,如果因为军种内部的问题使改革半途而废,那将令人倍感遗憾。
【作者:Harsh V Pant,哈什·V·潘特,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主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
7月6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opinion/indias-armed-services-must-prepare-for-reform-101625567714773.html
7月1日,印度陆军副参谋长莫汉蒂(Mohanty)结束了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为期三天的访问。
国防部发表声明称,在访问期间,陆军副参谋长听取了编队和部队指挥官关于作战准备、技术引入以及各安全部队、民政管理部门与当地民众间的协调行动等方面的简报。声明还称,莫汉蒂与部队进行了互动,并强调必须保持警惕要能够应对来自控制线另一侧的任何邪恶活动。
莫汉蒂对当地军队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保持高度战备状态的努力表示赞赏。在访问的最后一站,他还访问了位于乌达姆普尔(Udhampur)的北方司令部总部,听取了印度军队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开展各项活动的简报。
莫汉蒂勉励各级军官继续以专业的态度执行任务,为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营造一个安全有利的环境。
7月2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army-vice-chief-lieutenant-general-cp-mohanty-reviews-security-situation-along-loc-and-hinterland-in-jammu-and-kashmir/articleshow/84060916.cms
7月2日,印度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在全球反恐委员会(Global Counter Terrorism Council)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称,印度武装部队应该为印中边界西段的任何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并根据需要作出反应。
拉瓦特称,印度正在与中国进行政治、外交和军事层面的谈判,以解决边境争端。他说:“这需要时间,我们应该以渐进的方式恢复(对峙前的)边界状态,因为如果不能实现并保持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某些不幸事件的发生。两国都明白,恢复原状最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拉瓦特还表示,中国已经意识到,不能对印度军队掉以轻心。他称:“印度军队已不再是1962年的军队,它已成为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他们(中国)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应对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7月3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armed-forces-must-keep-their-guard-up-in-ladakh-rawat-101625251550584.html
7月2日,印度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警告称,如果巴基斯坦试图使用无人机或利用任何形式的“混合战争”来攻击印度的民用或军事资产,印度将对其进行强烈报复。
拉瓦特称,调查机构正在彻查6月27日查谟空军基地恐怖袭击事件,以辨明无人机发射地是在巴基斯坦境内还是该地区内部,以及其目的究竟是炫耀实力还是在地面造成实质破坏。拉瓦特称:“我们还不知道其最终意图。但如果他们(巴基斯坦)是想采取行动损害我们的资产,那么我们军队的反应将大不相同……我们的武装力量已经准备好了。”
他继续说:“我们必须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任何类似‘灰色地带’战术或‘混合战争’的行为,如果损害到我们的资产、危及到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将拥有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内做出回应的权利。”
7月3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to-retaliate-at-a-time-place-of-its-choosing-cds-bipin-rawat-on-drone-attacks/articleshow/84089031.cms
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将于7月5日至8日对英国和意大利进行访问。他将在访问期间会见英、意两国部长级官员和其他高级军事领导人,以加强印度与英国和意大利的防务合作。
纳拉瓦内将在7月5日至6日对英国进行访问,期间,他将访问多个军事机构,与国防大臣、国防参谋长及其他政要进行互动,并与他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7月7日和8日,纳拉瓦内将与意大利国防参谋长和意大利陆军参谋长举行会面。此外,他还将出席在卡西诺(Cassino)镇举行的印度军队纪念碑落成典礼。
7月4日报道
https://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PRID=1732598
7月6日,美国印太地区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印日美澳将于今年10月举行第二次四国峰会,这将是四国举行的首次线下峰会。
据驻新德里和华盛顿的外交官称,四国外交部长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交换照会,以在峰会前确定安全集团(security groupings)的架构。峰会将讨论东盟国家以及寻求与“四方”在印太地区合作的英法等国家在安全集团(security groupings)中的作用。会议还将讨论阿富汗的事态发展,并关注像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因地理位置原因可以在印太地区发挥巨大作用的国家。
7月6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quad-summit-in-october-rising-china-on-agenda-101625580126433.html
7月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推特发文称,达赖喇嘛86岁生日之际,他通过电话向达赖喇嘛转达了问候,并祝愿他健康长寿。这是莫迪首次公开宣布在达赖喇嘛生日当天与他交谈。随后,“阿鲁纳恰尔邦”、锡金邦首席部长及印度联邦高级官员相继转发了莫迪的推文或直接公开向达赖喇嘛表达了生日祝福。
消息人士称,中国对印度在印中边境、中巴经济走廊及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地位等问题上的“敏感”漠不关心,这一事实导致印度重新调整了立场。
在2012年9月至2021年5月担任“藏人行政中央”(Central Tibetan Administration)(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Sikyong(首脑)的洛桑桑杰(Lobsang Sangay)对《印度快报》说:“今天对达赖喇嘛殿下的生日祝福清楚地表明了印度政府对他的声援……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该组织“前财政部长”Karma Yeshi称:“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这可能是向中国传递信息,即印度不再回避(有关中国的敏感问题)。”
7月7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eye-on-china-public-bday-wishes-by-pm-cms-for-dalai-lama-7392355/
在决定重组查谟克什米尔政府两年后,印度中央政府似乎正在重新考虑当时宣布的一些目标。印度总理莫迪正与克什米尔领导人接触,讨论该地区政治进程的发展。总理莫迪和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提出了2019年8月5日修改宪法第370条行动在消除当地恐怖主义以外的三个具体目标:一是促进印度其他地区推动查谟克什米尔发展;二是“收回”被巴基斯坦和中国“占领”的领土(即巴控克什米尔与中国的阿克赛钦);三是结束克什米尔地区的“王朝”统治转而支持“新克什米尔(Naya Kashmir)”政体。最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强调,这纯粹是“内部”决定,不影响印度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关系。外交部长苏杰生还在国外进行了一系列访问,以解释其细微差别。
虽然两年的时间可能不足以判断印度政府的意图是否成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但客观而言,印度政府未能在这些目标上取得进展。首先,尽管政府声称已经从全国各地的企业那里获得了400多份承诺在查谟克什米尔联邦领土上投资的谅解备忘录,但这只有在资金真正到位后才能得到验证。其次,沙阿在议会声称,印度政府愿意为了“夺回巴占克什米尔与阿克赛钦牺牲生命”。但面对印中2020年4月以来在实控线沿线的冲突,这一主张似乎难以实现。印度陆军总司令认为在印中实控线附近任何有可能的冲突中都需要考虑印巴控制线因素。印度军方将印中、印巴边境局势视为联动的双线“局势”,这表现出了印度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威胁感。就连美国现在也不太可能支持任何涉及巴控克什米尔的军事演习。最后,印度中央政府与查谟克什米尔14名领导人(其中许多人已被逮捕数月)的接触表明,政府的“新克什米尔”政体计划与以前被内政部长称为“古普卡尔集团(Gupkar Gang)”的政体没有太大不同。
有人认为,与克什米尔前任领导人接触、讨论重启政治进程以及推翻8月5日将该地区降级为联邦领土的决定,不仅仅是出于国内考虑。很显然,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印巴正在通过秘密对话讨论与克什米尔问题相关的保证条件,这将促成更广泛的双边对话。不仅如此,印度认为美国将减少印度西部来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威胁,而美国对印度、中国和印太地区合作的预想显然与印度的期望不相称。印度政府两年前试图打破查谟和克什米尔这一棘手局面,如今这一设想似乎正被卷入一场更为复杂的区域多米诺骨牌游戏,印度的安全利益愈发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Suhasini Haidar 苏哈西尼·海达尔,印度教徒报国家事务与外交事务编辑。】
6月24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the-kashmir-outreach-and-the-afghan-storm/article34939740.ece
6月29日,印度总理莫迪与联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国防部长辛格以及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Ajit Doval)举行了会议。他们的讨论重点是迅速制定一项政策以应对国家面临的新安全威胁和挑战。
会议在查谟空军基地被无人机攻击两天后举行。知情人士表示,国防部和三军将通过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和安全机构协调,在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会议强调要提高三军有效应对无人机攻击等新时代挑战的能力。同时,军队还将采购必要的装备以应对相关挑战。
会议还讨论了其他各方面的问题,包括为安全部队配备现代化装备,提高年轻人与初创企业的参与度等。作为应对未来挑战的一部分,陆军已经着手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机器人、无人机、量子计算、纳米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知情人士表示,三军以及主要国家安全规划人员将在近期举行一系列会议,以加快政策制定工作。
6月29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pm-modi-shah-rajnath-singh-discuss-futuristic-challenges-in-defence-sector/articleshow/83956634.cms
6月28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官员称,印度在奥迪沙邦海岸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烈火-P”导弹。官员们称,“烈火-P”是烈火级导弹的最新升级版本,射程为1000-2000千米。部署在东海岸的多个遥测和雷达站都跟踪监测了导弹的试射过程。导弹遵循预定轨迹,以高精度完成了所有任务目标。
6月28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drdo-successfully-test-fires-agni-prime-missile/articleshow/83915046.cms
6月28日,第三次印度-不丹发展合作会谈在线上举行。负责经济关系的印度外交部秘书Rahul Chhabra和不丹外交秘书Kinga Singye分别率领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谈。印度驻不丹大使Ruchira Kamboj也出席了此次会谈。
印不双边发展合作会谈是审查印度与不丹发展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双边机制。印度政府承诺在不丹第12个五年计划(2018-2023年)期间,为不丹发展项目的实施提供450亿卢比的资金,为不丹过渡性贸易支持设施提供40亿卢比的资金。目前有77个大中型项目和524个小发展项目及高影响社区发展项目(High Impact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s,HICDP)正处于不丹“十二五”规划的不同实施阶段。
不丹外交秘书赞扬印度在不丹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并强调了高影响社区发展项目给不丹基层带来的变化。他还感谢了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为各种项目提前发放资金的做法。
6月28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3960/Third+IndiaBhutan+Development+Cooperation+Talks
6月25日,印中两国在线上举行了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WMCC)第22次会议,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辅秘史耐恩与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分别率领代表团出席了此次会议。
双方就印中边界西段实际控制线沿线情况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考虑到两国外长于2020年9月达成的协议,有必要尽早解决印中边界西段实控线沿线的遗留问题。双方同意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保持对话与沟通,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彻底从所有摩擦点脱离接触,确保全面恢复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推动双边关系取得进展。双方也同意继续确保边境事态稳定,避免现地局势出现反复。
双方还同意根据现有双边协议,尽早举行第12轮军长级会谈。
6月25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3949/22nd++Meeting+of+the+Working+Mechanism+for+Consultation++Coordination+on+IndiaChina+Border+Affairs
印度十分重视对非外交。为加深印非关系,莫迪政府制定了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对非战略。由于印度政府在扩大多维度合作方面投入了大量政治资源,该战略得以顺利执行。即使当新冠疫情在2020年3月爆发时,印度仍然提出了一项新的倡议,通过输送药品和疫苗来帮助非洲国家。尽管印非关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必要对既有政策进行批判性审查。
印非贸易正在下滑。根据印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0-2021年度,印度对非洲的出口额和从非洲的进口额分别为277亿美元和282亿美元,比前一年分别减少4.4%和25%。印度对非洲的投资从2019-20年度的32亿美元减少到本年度的29亿美元。从1996年到2021年,印度对非总投资大约707亿美元,仅及中国对非投资的三分之一。此外,从产品类型来看,印非贸易的构成在过去20年里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引来了大国在非洲的激烈争夺。在中国通过出口疫苗不断扩大其影响力的同时,印度的疫苗外交却遭受了挫折。由于第二波疫情对印度造成的破坏,以及巩固印度在印太地区国际地位的需要,印度更关注与英国、欧盟、美国的关系,对非洲的关注随之减少。
印度必须改变现状。为了实现互利,印度应该以最好的方式与非洲国家保持接触。也许正是出于这一动机,外交部长苏杰生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了支持非洲的讲话,并表示印度将继续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援助。现在是时候抓住机遇,恢复非洲在印度外交和经济关系中的首要地位了。印度应尽快推动第四届印非峰会的举行,还必须尽快为非洲国家提供新的援助和优惠贷款。如果没有新的承诺,印度的非洲政策将失去动力。印度需要将促进双边经济关系置于更优先的地位,发展和深化双方在卫生、空间和数字技术方面的合作,并响应企业界在新冠疫情时代的要求。最后,为应对中国的挑战,印度亟需加强与其国际盟友的合作,四方安全对话需要现在就开始制定一项强有力的非洲伙伴关系计划。
【作者:Rajiv Bhatia,拉吉夫·巴蒂亚,梵门阁杰出研究员,前驻南非、肯尼亚和莱索托高级专员。】
6月26日报道
https://www.gatewayhouse.in/re-energizing-indias-africa-policy/
6月28日,印度防长辛格出席了边境道路组织(BRO)在印度东北边境新建的63座桥梁的落成仪式。边境道路组织在“拉达克”的列城-洛马(Leh-Loma)公路上建造了一座50米长的桥梁。该新建桥梁将确保重型武器系统、坦克和其他设备的运输。而该条公路连接了列城(Leh)与Chumathang、Hanley和Tso Morori等地,对通往中印边界西段前沿地区至关重要。
剩余的62座桥梁包括拉达克的11座、查谟和克什米尔的4座、喜马偕尔邦的3座、北安恰尔邦的6座、锡金邦的8座、那加兰邦和曼尼普尔邦的1座以及“阿鲁纳恰尔邦”的29座。这些桥梁将极大地促进边境地区的互联互通。
辛格在仪式上强调了边境地区互联互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重申政府决心确保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他相信,这些桥梁将在加强安全以及促进各邦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6月28日报道
https://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PRID=1730936
6月29日,不丹外交部双边事务司司长Sonam Tobgay和新加坡驻不丹大使Simon Wong在线上签署了关于在廷布技术培训学院和Khuruthang技术培训学院建立示范技术培训中心(Model Technical Training Centres,MTTC)的谅解备忘录。
同时,不丹劳动和人力资源部秘书Sonam Wangchuk与新加坡技术教育服务机构(ITE)首席执行官Bruce Poh签署了支援协议细则。新加坡技术教育服务机构将向不丹劳动和人力资源部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其发展示范技术培训中心。
新加坡政府将通过新加坡技术教育服务机构,在廷布技术培训学院为不丹青年提供汽车技术方面的高质量实践技能培训,并在Khuruthang技术培训学院提供机械和电气设施技术方面的培训。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mfa.gov.bt/?p=11033
6月23至24日,印度和美国在印度洋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演习内容包括先进的防空演习、跨甲板直升机操作和反潜演习等。
美国派出了以“里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为首的航母打击群,以及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E-2“鹰眼”空中预警机参加演习。印度派出了“科钦”号驱逐舰(Guided Missile Stealth Destroyer Kochi)、“泰格”号护卫舰(Guided Missile Frigates Teg)、米格-29K战斗机(MiG 29K)、P-8I海上巡逻机、“海王”(Seaking)42B直升机和Kamov预警直升机参加演习。印度空军还在在演习中部署了苏-30MKI战斗机和美洲虎(Jaguars)攻击机,以及NETRA机载早期预警和控制机、IL-78加油机。
印度海军发言人维维克·马德瓦尔(Vivek Madhwal)此前表示,为期两天的演习旨在通过双方在海上行动中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双边关系与合作。
印度国防部称,这次演习是加强两国合作、巩固伙伴军队的共同价值观、维护海洋自由、致力于建立开放包容的印太地区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又一个里程碑。
【此条整合了《德干纪事报》6月24日的报道:
https://www.deccanchronicle.com/nation/current-affairs/240621/india-us-kick-off-mega-wargame-in-indian-ocean-with-eye-on-china.html】
6月25日报道
https://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PRID=1730308
过去数十年,由于塔利班对巴基斯坦的依赖、它所秉持的宗教极端主义观念以及对跨境恐怖分子的支持,印度一直拒绝与塔利班接触。但印度在多哈对塔利班的“悄悄访问”(quiet visit)标志着印度的对阿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确保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保持战略平衡是印度对阿政策的关键动力。尽管这些国家之间存在权力不对称,但印度仍然希望确保那些批评巴基斯坦干涉主义的阿富汗民族主义者继续保持活跃。因此,与塔利班对话既是防止印度利益受损的一种手段,又可以使印度深入了解塔利班内部的民族主义思想。
这一成功接触的好处显而易见。塔利班认可印度在阿富汗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尽管塔利班不能保证阿富汗领土不被用于反印活动,但它明确表示不支持这类活动。塔利班一直避免卷入印巴对抗,并希望自己与克什米尔的混乱局面保持距离。在多哈与塔利班建立的联系使印度官员倾向于认为塔利班不会与印度公开敌对,双方甚至有可能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但这次接触也不是毫无风险的。
首先,塔利班可能在巴基斯坦的怂恿下破坏印度的利益。与印度对话的塔利班成员可能会被排挤,甚至被亲巴基斯坦的强硬派取而代之。印度面临的这种风险相当大。其次,印度与塔利班的联系可能会加速喀布尔政权的垮台,并使印度与它在阿富汗的盟友的关系复杂化。尽管如此,印度仍有必要与塔利班开展对话。首先,印度不与塔利班接触可能会使它在喀布尔政权垮台以后面临更大的损失。其次,阿富汗许多重要人物都支持印度与塔利班发展关系,他们很清楚,印度与塔利班的接触不以牺牲盟友为代价。
印度与塔利班的接触表明。印度既没有忘记IC814航班劫持案的屈辱,也不打算使印度与塔利班的关系受制于这一事件。对印度而言,只要塔利班尊重印度的利益,印度就会接受塔利班的崛起。这次接触所释放出的最关键信息是针对巴基斯坦的,即暂时的挫折不会阻止印度在阿富汗坚持到底,巴基斯坦希望借助阿富汗形成所谓的战略纵深并不可取。一旦塔利班上台并面临治理和行政的压力,印度与塔利班的接触可能会使巴基斯坦与塔利班的关系复杂化。
【作者:Avinash Paliwal,阿维拉什·帕里瓦尔,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高级讲师。】
6月27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opinion/engaging-with-the-taliban-is-necessary-101624803847518.html
6月24日,印度外交部东方秘书里瓦·甘古利·达斯(Riva Ganguly Das)出席了东亚峰会高级官员会议(EAS-SOM),她在会上强调了维护南中国海和平稳定、航行和飞越自由的重要性,并表示《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不应损害第三方的合法利益,应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
会后,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会议讨论了强化东亚峰会作用的措施,以使其更有效和更迅速地应对新出现的挑战。与会的高级官员还就当前的地区和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包括疫情后的复苏,南中国海、朝鲜半岛、缅甸事态发展和恐怖主义等问题。会议还回顾了与会国在东亚峰会框架下所作承诺的现状以及《马尼拉行动计划(2018-2022)》(Manila Plan of Action)的进展。
达斯在讲话中表示,印度赞赏文莱作为东盟现任主席国发挥的领导作用。她强调了东亚峰会作为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导机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并重申印度将继续支持这一机制。
6月25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code-of-conduct-for-south-china-sea-shouldnt-prejudice-legitimate-interests-of-third-parties-india/articleshow/83838756.cms
尽管克什米尔问题及印巴关系出现了积极进展,恐怖主义威胁仍猖獗肆虐。巴基斯坦的一些权力集团认为印巴关系的任何略微改善都会威胁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对他们来说,查谟和克什米尔(现在已经成为联邦领土)任何有益于局势和平、政局稳定的苗头都必须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6月24日,印度总理莫迪出人意料地与古普卡尔集团(Gupkar Group)领导人举行了会晤。6月27日凌晨,查谟空军基地就遭到了无人机袭击。即使无人机是从印度境内起飞的,但其中毫无疑问有着巴基斯坦的影子。这次袭击使印度政府陷入困境。如果它对巴基斯坦采取报复行动,那么刚有向好势头的两国关系将又陷入停滞,印巴紧张局势将会加剧,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政局走向。如果印度隐忍克制,其影响也是较为消极的,因为这会使无人机恐袭进一步肆虐,可能会对局势愈发不利。
无人机对军事和民用目标的攻击给印度带来了新层面的安全威胁。这不仅攸关印巴关系,更涉及印中关系。中国拥有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和生产能力。巴基斯坦可能将其视为一种战略优势,构成对印度的又一威胁。印度必须同时与中国和巴基斯坦军队对抗的两线战争将不再停留在假想层面,它正在成为现实。中国和巴基斯坦最近在西藏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联合空演。在两线战争中,查谟和克什米尔将处于前沿和中心地位。印度的安全规划者需要认识到这一新的现实及其消极影响。
印巴关系的缓和趋势以及印方与查谟和克什米尔主流政党的接触,其背后有着两个共同缘由。一方面,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内部,排挤甚至妖魔化主流政党以及培育与人民党结盟的新政治领导层的努力已经失败。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在动荡地区强制推行和平与稳定的行为受到了更严格的国际监督。拜登政府强调维护民主价值观和人权,使印度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印巴控制线停火以及双方试图在克什米尔实现一定程度的政治正常化,这二者都可被看作是受到了外部压力的影响。
我们的选择受限,地缘政治环境也正在逐渐恶化。像达成控制线停火与缓解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政治紧张局势这样的战术行动或有成效,但它们迭加在一起也无法构成一个有效的长期战略,无法应对印度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多重安全挑战。查谟无人机袭击事件给印度敲响了警钟。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文章发表于媒体《Tribune India》。】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comment/spotlight-back-on-jk-275356
6月27日,印度防长辛格抵达印中边界西段地区,对该地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并全面审查当地的战备情况。
有官员称,辛格与卡尔吉尔(Kargil)、列城和拉达克自治山区发展委员会(Ladakh Autonomous Hill Development Council)的高级民选代表进行了互动,重点关注了这些地区的整体发展。辛格还在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的陪同下,会见了一些武装部队的退伍军人,讨论了他们的福利问题以及与国家安全有关的议题。
辛格计划访问该地区的各武装部队和高海拔基地,以评估当地的情况,并提高在敌对环境中守卫实控线部队的士气。
6月27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rajnath-singh-ladakh-visit-china-disengagement-process-stalemate-1819981-2021-06-27
据消息称,6月27日凌晨1时37分和1时42分一架疑似无人机的空中设备向印度查谟空军基地投下了两枚爆炸装置,造成两起连续爆炸,导致两名空军受伤,一座建筑物的屋顶被损坏。但爆炸装置没有击中基地附近的飞机库,也没有造成任何贵重设备受损。
该空军基地距离最近的印巴边界线约14-15公里。官员们称,不排除无人机从印度领土被控制的可能。使用无人机发动的恐怖袭击标志着印度开始面临新的安全威胁。在此次袭击前两天,莫迪总理在新德里会见了查谟和克什米尔主流政党领导人。印度空军在就袭击事件发表的简短官方声明中未提及无人机。
6月27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powerful-explosion-inside-jammu-airports-technical-area-7377644/
6月29日,印度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网络安全”的公开辩论会上对国家支持的跨境网络攻击表示担忧。印度外交秘书斯林格拉在没有点名巴基斯坦或中国的情况下,强烈抨击了在网络领域对印度日益构成威胁的邻国。
斯林格拉称:“一些国家正在利用他们在网络空间的优势来实现其政治和安全目标,并热衷于支持新形式的跨境恐怖主义。”他说:“全世界都已目睹利用网络工具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特别是通过网络攻击包括卫生和能源设施在内的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甚至还有通过网络煽动激进主义情绪进而破坏社会和谐的情况。”斯林格拉还表示,与中国这样严格控制网络信息传播的国家不同,“开放社会”一直“特别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网络谣言的影响。他称:“网络空间的无国界性,以及行为者的匿名性,挑战了传统上公认的主权、管辖权和隐私权概念。”
在提出应对全球网络安全挑战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时,斯林格拉表示,各国不能孤立地行动,成员国必须在网络空间采取合规的协作方式,努力确保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他还补充说:“促进网络空间领域的公平也应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和知识鸿沟不利于网络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他表示,在后疫情时代,有必要通过“能力建设”弥补这种不公平现象。
6月29日报道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un-security-council-india-cyber-attacks-warfare-pakistan-china-1820899-2021-06-29
据消息,印度已向印中边境地区至少增派了5万兵力,此举可谓历史性转变,标志着印度将对中国采取进攻性军事姿态。
四位知情人士透露,过去几个月,印度已将陆军部队和多个战机中队调往印中边境的三个地区。目前,印度在印中边境地区总共集结了大约20万人的军队,陈兵数量较去年增加了40%。印度军方尚未对此做出回应。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以前印度在边境的驻军主要是为了阻止中国的行动,但此次重新部署将使印度指挥官有更多选择,包括在必要时可以攻击和夺取中国领土,这一战略还被称为“进攻性防御”。
印度海军也在采取行动,尽可能延长印度军舰在重要航道上的航行时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海军官员称,印度海军正在研究中国的能源和贸易流动情况。
相关专家称:“去年的危机使印度执政者认识到,中国是印度未来最大的战略挑战,这也导致印度的注意力从巴基斯坦上转移……这一进程的全面展开,将大大改变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但也有专家表示,尽管印度调整了对外战略,也调动了部分军队,但中国仍将在边境地区占据上风。印中两国之间的“经济和军事不对称状况仍将长期持续,对印度来说,要想改变这种不对称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6月29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shifts-50000-troops-to-china-border-in-historic-move/articleshow/83912466.cms
近日,前外交秘书萨仁山(Shyam Saran)在接受“The Print”的独家采访时表示,已经持续一年有余的中印边界西段对峙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首肯,因为中方想要向印度与全世界表示它的“地位更高”。因此,印度应该即刻提升本国综合实力以减少日益严重的权力不对称。“在当下的国际关系背景中,印中继续在边境僵持的事实(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中国更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压倒印度,让印度与全世界意识到,印度与中国不是同一阵营的,印度应该清楚自己的位置。”不仅如此,由于边境实际控制线(LAC)沿线基础设施的改善,双方的巡逻能力都有所提升,这就需要对边境协议进行修改。而“只有在我们设法恢复边境原状的情况下,才能修正边境信任措施。”
在此次独家采访中,萨仁山发表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中印边界西段对峙中,“中国认为自己持有讨价还价的筹码”。萨仁山指出:“我们必须努力探寻阻碍中方推动这一积极进程的原因。我认为中方的想法是,‘我们持有谈判筹码,除非我们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回报,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些筹码?’这可能就是我们(印度)陷入困境的原因。”不过,他强调,在这类问题上,与中国打交道需要“耐心和毅力”,印度“不应轻易放弃”。
第二,印中之间存在严重的“权力不对称”情形,印度需要努力“缩小差距”。萨仁山认为,印度防止中国进行军事胁迫“真正可靠的手段”就是增强自身能力。缩小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也将为印度提供更多的外交选择,以应对中国的好战情绪。他补充说,这也可以减轻中国在印度周边地区给印度造成的压力。
第三,印度不应该把南盟留给中国。这位资深外交官表示,印度应该努力推动一些地区性倡议,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和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次区域合作倡议(BBIN)。“只有印度能够领导南盟……如果我们不在南盟……还有谁能阻止其他国家让中国成为南盟的正式成员?与南盟保持距离是有风险的。”
【受访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文章首发于“The Print”。】
6月18日报道
https://theprint.in/diplomacy/china-continues-with-lac-stand-off-to-show-india-who-is-the-stronger-power-shyam-saran/679864/
6月16日,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批准了由地球科学部科学家领导的将耗费407.7亿卢比的“深海任务”(Deep Ocean Mission)项目。
这一项目将使印度同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和中国一样,成为少数几个拥有专门海洋研究计划的强国之一,它还将推动印度的蓝色经济倡议。
“深海任务”的五个主要领域是:发展深海采矿技术;研发深海载人潜水器;发展海洋气候变化咨询服务;开发深海生物多样性勘探和保护技术;进行深海调查和建立海洋生物站。
鉴于印度洋地区对印度的战略重要性,该任务将帮助印度加强对南亚地区的控制。此外,印度还计划在深海建立一个综合采矿系统,从中印度洋地区开采多金属结核。
6月16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to-tighten-indias-grip-in-indian-ocean-region-cabinet-approves-rs-4077-crore-deep-ocean-mission-7362284/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