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条件查询

专家评论

【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和平谈判的进程

1月21日,亚洲合作对话(ACD)第17次部长级会议于线上举行。此次会议由土耳其共和国主办,主题为“新常态和安全健康的旅游”(The New Normal and Safe and Healthy Touris…

1月21日,亚洲合作对话(ACD)第17次部长级会议于线上举行。此次会议由土耳其共和国主办,主题为“新常态和安全健康的旅游”(The New Normal and Safe and Healthy Tourism)。不丹外交大臣丹迪·多吉(Tandi Dorji)率领代表团出席了此次会议。

丹迪·多吉在发言中强调,各国必须加强在信息分享方面的区域合作,还要交流在新常态下促进旅游业复苏的最佳做法。他还强调,成员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研发和公平分配安全有效的疫苗,并确保各国能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获得疫苗来克服新冠疫情。

会议结束时通过了《安卡拉宣言》(The Ankara Declaration)。作为部长级会议的一项附带活动,不丹商会还参加了土耳其商会和商品交易所联盟(TOBB)于1月21日主办的亚洲合作对话成员国工商会第一次线上会议。


1月22日报道

https://www.mfa.gov.bt/?p=9860

专家评论

【印度电报网】印度“疫苗外交”所获甚微

推翻塔利班政权近20年后,美国被迫与其敌人签署“和平协议”,协议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让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加入“内部对话”进程。为了终结阿富汗国内长期的暴力循环,2020年…

推翻塔利班政权近20年后,美国被迫与其敌人签署“和平协议”,协议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让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加入“内部对话”进程。为了终结阿富汗国内长期的暴力循环,2020年9月阿富汗内部对话在公众的期待中于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第一轮谈判在12月结束,预计于2021年开始的第二轮谈判将解决许多关键问题,包括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停火、新政治秩序的路线图、解除数千名忠于部落首领的民兵和塔利班战士的武装,以及女性和少数族群的权利等问题。目前为止,双方还没有就优先处理哪些问题达成一致。与此同时,缓慢的谈判进程、双方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分歧和激增的恐怖袭击事件加深了人们对会谈破裂的担忧

在日内瓦会议上,印度在重申其支持阿富汗发展的同时,对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表示关切,并强调了保护过去二十年来阿富汗和平进程成果的重要性。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新一届非常任理事国,印度将在2022年领导三个非常重要的委员会,其中包括塔利班制裁委员会和反恐委员会,这可能会让印度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拥有重要的发言权。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和阿卜杜勒·拉希德·杜斯塔姆等人去年对印度的访问也为印度加强与阿富汗的关系提供了机会。无论和平谈判的结果如何,这对印度-阿富汗关系都将是有益的。同时,阿富汗宣布下一任驻印度大使已经三个月,但印度尚未批准阿富汗政府提名的人选,两国都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在长达20年的冲突之后,寻求和平对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哈谈判的过程再次确认了这一点。谈判将往何处去目前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可预计的未来,阿富汗人民将继续遭受战争和暴力的磨难。

【作者:Anwesha Ghosh,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研究员。】


1月22日报道

https://www.vifindia.org/2021/january/22/where-do-the-afghanistan-taliban-peace-talks-stand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的安理会时刻

印度正通过捐赠或商业出口印度制造的新冠疫苗发起一场全球性的“外交闪电战”。在其国内,这被誉为一场将使印度取得关键突破的重大外交转变,尤其是在增进与邻国的关系方面…

印度正通过捐赠或商业出口印度制造的新冠疫苗发起一场全球性的“外交闪电战”。在其国内,这被誉为一场将使印度取得关键突破的重大外交转变,尤其是在增进与邻国的关系方面。人们很难评估印度的外交选择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疫苗外交的效果在国内被反复夸大。实际上,莫迪政府的公关目标就是国内舆论,旨在通过推出疫苗获得政府信誉,以使人们忘记政府早期犯下的灾难性失误。

印度不能寄希望于邻国的感激,在国际关系中,“感激”的效果往往被高估了。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到了1971年,印美距离战争只有一步之遥。印度疫苗外交的援助力度也远不及历史上那些大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力度——它仅给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和塞舌尔援助了大约500万剂疫苗,还有一部分疫苗则通过商业出口被送往沙特阿拉伯、南非、巴西和玻利维亚。印度媒体称巴西对疫苗的送达欢欣鼓舞,但有人怀疑这不过是印度人民党媒体小组的宣传结果。印度制造的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印称Covishield)延迟到货,使巴西总统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感到不满,因为他原本希望借助印度疫苗给自己博取一些声望,同中间派对手——圣保罗州长若昂•多利亚(Joao Doria)相抗衡。但在此之前,多利亚就已经推动巴西当地公司与中国科兴实验室开展合作,开始接种中国疫苗。不仅如此,印度出口的疫苗由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AstraZeneca)制药公司共同研发,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仅负责生产。

印度政府利用新冠疫情开展外交活动无可厚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印度只是在追随中国的脚步。中国向法国、意大利等国和中东欧国家提供口罩、防护服、手套、检测包等物资,并向中东欧国家出售呼吸机等卫生设备,改变了疫情防控格局。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无法通过贷款、援助与军事设备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疫苗外交只是印度在利用现有手段拉拢周边国家而已。

问题在于,在数以亿计的印度人民尚未接种疫苗之时,政府向外援助500万剂疫苗的选择是正确的吗?这些疫苗难道不能使印度人民更早实现全面接种吗?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Duke University's global Health Institute)发布的数据指出,一小部分仅占世界人口16%的富裕国家,却掌握了全球60%的疫苗供应。加拿大拥有的疫苗数量足够给其全部人口接种六次。当自己拥有足够资本时的援助是慷慨,剥夺自己人民接种疫苗的机会才能进行的对外援助则是有勇无谋。我们可以理解印度血清研究所必须履行其已经签订的商业合同,但让印度人民延迟接种疫苗,这种意味着更多疾病与死亡的疫苗外交不值得被赞美。

【作者:Manoj Joshi 马诺伊•乔西,印度观察家基金研究会杰出研究员、评论员和专栏作家、前印度政府国家安全问题组成员。代表作:《失败的叛乱:九十年代的克什米尔(Lost Rebellion: Kashmir in the Nineties )》等。】


1月24日报道

https://thewire.in/diplomacy/india-vaccine-exports-diplomacy-brazil-china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影响不断扩大

本月,印度开始了其为期两年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这是印度第八次进入安理会,也是印度最希望通过安理会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的一次。印度明确表示,它将利用这次…

本月,印度开始了其为期两年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这是印度第八次进入安理会,也是印度最希望通过安理会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的一次。印度明确表示,它将利用这次机会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寻求以人为本的、包容性的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印度重申打击恐怖主义等人类公敌的承诺,强调国际社会需要“改革的多边主义”。印度就任非常任理事国得到了184个国家的支持,这表明它的全球角色已经被广泛接受。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的时代,印度必须加快步伐,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世界变化太快,从结构上看,国际社会面临一场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大国竞争;就制度和规范而言,国际秩序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我们正在从全球化走向经济脱钩,关于贸易问题的讨论只在友好国家之间进行;全球多边机构的信誉处于最低谷,导致了“自愿联盟”(coalitions of the willing)出现。印度也在寻求重新定义其在全球秩序中作为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它对联合国的批评更加尖锐。莫迪总理表示,联合国面临信任危机,必须建立反映当今现实的多边主义机制。印度对联合国缓慢的改革步伐越来越不满,莫迪的讲话表明,如果印度继续被排除在决策机构之外,它可能不得不寻求替代方案。

作为安理会成员之一,印度有机会把它的核心诉求纳入全球议程。为了与其外交政策的实用主义趋向一致,印度应该放弃改变世界的想法,转而关注如何利用安理会成员资格实现其战略利益。印度可以在任期内做很多事情,比如应对恐怖主义和海洋安全问题,以及加强与非洲国家的联系。印度当然可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变得更有代表性,但将其有限的外交资源集中于谋求印度的利益显然更为明智。印度外交应当着眼于使印度在能力、机制和理念等方面更为强大,这将确保印度在全球治理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

【作者,Harsh·V.·Pant 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1月25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indias-unsc-moment/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处于G20中心的印度:后疫情时代世界秩序中的战略角色

2020年11月,G20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在线上举行。如今,包括G20成员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期待印度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国,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复苏发挥战略作用。目前来看,…

2020年11月,G20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在线上举行。如今,包括G20成员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期待印度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国,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复苏发挥战略作用。目前来看,印度完全有能力在G20决策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从而在疫情后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以恢复全球秩序的稳定。G20成员国正逐渐认识到印度雄心勃勃、长袖善舞的外交战略及其发挥更大战略作用的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医疗外交和技术创新等问题时,印度通过加强合作的方式战胜了全球政治经济挑战,为其成为G20的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地缘政治的不平衡为印度提供了填补地缘战略空白的重大机会,同时也使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强国在G20成员国中树立了可信的形象。在当代地缘政治格局中,印度致力于促进多边合作,在至关重要的印太地区通过“四方安全对话”建立稳定、安全的多边秩序。同时,印度的印度洋-太平洋倡议(IPOI)在全球范围内被誉为里程碑式的地缘政治政策,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推动了印度与东盟伙伴间的多边接触。此外,印度在日美印三方合作(JAI trilateral grouping)、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Indian Ocean Rim Association)与金砖国家组织(BRICS)等多边机构中的先锋作用,展现了印度正通过积极地外交接触来重塑区域和跨区域地缘政治话语权的决心。

在疫情爆发后,印度倡导建立全球数据与G20线上秘书处,旨在为G20提供全球视野与发展方向。印度总理莫迪在第15届G20峰会上重申印度将致力于建设“改革后的多边主义新世界”。印度即将与其他G20国家一道,在疫苗开发、研究和分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久经考验的药品和疫苗开发能力理所当然地将其置于G20的中心地位。印度生产了世界上60%的疫苗,占联合国年度疫苗采购的60%至80%,印度作为新冠肺炎疫苗的生产大国吸引了国际关注。不仅如此,印度还重申将致力于应对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复杂挑战。作为G20中唯一有望实现《巴黎协议》中“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承诺的国家,印度在环保减排领域的努力远超其他成员国。

2023年,印度将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并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复苏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将使世界把目光投向印度,把印度看作一个民主的、拥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能力且负责任的全球大国。

【作者:Debasis Bhattacharya,古尔冈市阿米提大学商学院教授,金砖国家研究中心(Centre for BRICS Studies)系列通讯的执行主编。】


1月1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india-centre-stage-g20-strategic-role-post-covid19-world-order/

专家评论

【和平与冲突研究所】拜登的对华政策可能使印俄两国陷入紧张

拜登当选后,其团队预计将重新审视美国的对华政策,这将影响印度、俄罗斯以及印美俄中不平衡的四边关系。特朗普的政策使中国摆脱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灰色地带”(grey zon…

拜登当选后,其团队预计将重新审视美国的对华政策,这将影响印度、俄罗斯以及印美俄中不平衡的四边关系。特朗普的政策使中国摆脱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灰色地带”(grey zone)。与特朗普单打独斗的政策相比,拜登可能更倾向于多边主义和集体行动。中国谨慎的欢迎拜登当选,也希望他能结束特朗普的“冷战政策”,在双边关系问题上回归理智。

后疫情时代,在贸易、投资和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上,大国除了合作以外别无选择。作为去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正在积极谈判以淡化反华集团所形成的阻力。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已经体现了中国灵活的外交政策,并将对拜登团队构成挑战。孤立中国对美国和其它主要经济体的复苏没有什么好处,鉴于中美两国是近十年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其它比他们弱小的国家必须适应这一战略现实。

对印度和俄罗斯而言,中美关系中的任何分歧都会为两国与中美打交道创造更大的空间。对中国而言,使俄罗斯站在自己一边是与美国对抗过程中对其最有利的政策。冷战期间,像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被描述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型,他与互为对手的两方打交道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印度既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又与美国不断推进防务合作。

印俄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当时印度加入了苏联阵营,而如今印美关系的发展却造成了印俄之间的分歧。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的表态异常尖锐,他将印度描述为西方国家“顽固、侵略和欺诈”政策的目标,因为他们试图通过印太政策将印度拉入反华阵营。他还认为西方国家企图动摇印俄之间密切的“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拜登如何调整美国的对华政策将对印俄两国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新冠疫情的政策教训已经内化,那么为了从2020年的创伤中恢复,这四个国家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外交政策。

【作者:Uday Bhaskar 乌戴·帕斯卡尔,退役海军准将,印度防务专家,印度政策研究协会主任。文章首发于《南华早报》。】


1月18日报道

https://www.scmp.com/comment/opinion/article/3117940/bidens-china-policy-tweaks-could-bring-fresh-tensions-india-and?utm_term=Autofeed&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article&utm_source=Twitter#Echobox=1610911047

专家评论

【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重新审视印度与BIMSTEC的自由贸易协定提案

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自由贸易协定却一如既往地处于沉寂。该协定于1998年被提出,至今仍没有达成一致,…

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自由贸易协定却一如既往地处于沉寂。该协定于1998年被提出,至今仍没有达成一致,成员国之间进行了超过20轮的贸易谈判,但在敏感产品清单(sensitive list)和平行关税(para-tariffs)等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毫无疑问,2004年确定的谈判框架已经超出了其宗旨,对印度而言尤其如此,因为印度已经没有对其它成员国做出进一步关税减让的空间了。BIMSTEC如果像BBIN(不丹-孟加拉-印度-尼泊尔)次区域合作那样,放弃或者暂停贸易谈判,转而关注更广泛的贸易便利化问题或许会更好。

从2009年到2019年,BIMSTEC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大约三倍,接近460亿美元,印度以255亿美元的出口额和108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了BIMSTEC区域贸易的主导国。印度对其它成员国的出口额占印度总出口额的比重翻了一倍,达到了8%。它对其他成员国的进口额占印度总进口额的比重也从1.8%增长到了2.2%。印度与孟加拉国、尼泊尔、泰国的双边贸易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即使没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印度和BIMSTEC其它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仍然在蓬勃发展。印度对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绝大部分出口都是通过非优惠最惠国待遇(non-preferential Most Favorite Nation)途径进行的,避开了高平行关税和敏感项目清单问题。另一方面,进口则依赖于印度单边或双边的关税减让。印度与泰国的贸易有赖于早期收获计划(Early Harvest Scheme)。显然,漫长的等待使BIMSTEC自由贸易协定对印度来说失去了意义。

国家基本利益的实现,一方面在于处理其与邻国有关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在于推动具有全球规模的国内制造业发展。后者有产品责任保险(PLI)和“自力更生”等计划下的倡议来支持。而前者则依靠单边和双边倡议更为有效。印度、孟加拉国、不丹和尼泊尔已经创造了通过双边关系推动区域合作的经典案例,BIMSTEC可以效法这些范例,扩大合作范围并提高区域经济效率。而为了满足一些所谓的官僚主义的承诺,在本已足够复杂的自由贸易协定上再添加新的内容或者继续进行无用的谈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目前印度政府有20多项自由贸易协定提案正处于不同的谈判阶段,重新审视这些提案或许对其中的大多数都有好处。

【作者:Pratim Ranjan Bose,普拉蒂姆·兰詹·博斯,印度专栏作家,在印度著名金融媒体担任高级职务长达30年之久,曾获得美国资助。】


1月18日报道

https://www.vifindia.org/2021/january/18/india-and-the-bimstec-fta-proposal-need-for-a-rethink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解密后的印太文件暗示了美国政策的连续性

1月15日,印度-尼泊尔联合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新德里召开。印度外长苏杰生和尼泊尔外长贾瓦利(Pradeep Kumar Gyawali)分别率团参加了会议。双方全面回顾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

1月15日,印度-尼泊尔联合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新德里召开。印度外长苏杰生和尼泊尔外长贾瓦利(Pradeep Kumar Gyawali)分别率团参加了会议。双方全面回顾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探讨了进一步加强两国密切友好关系的途径。尼方祝贺印度在生产新冠疫苗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请求印度政府尽早向尼泊尔提供疫苗。

他们还注意到印度和尼泊尔的Motihari-Amlekhganj跨境输油管道工程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并讨论了将管道扩建至奇特旺(Chitwan)以及建立一条连接尼泊尔西里古里(Siliguri)和贾帕(Jhapa)的新管道的问题。双方对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第一条跨境客运铁路的完工表示赞赏,并讨论了其他跨境铁路连接项目。他们强调有必要为两国人员和货物的跨界流动提供便利。两国代表团还就加快建设联合水电项目进行了讨论。

在会上,代表们还就两国在国际、地区和次区域中的合作交换了意见。尼泊尔表示支持印度成为扩大后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月15日报道

https://www.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3391/Sixth+IndiaNepal+Joint+Commission+Meeting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拜登政府治下的美印关系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破坏性的“美国优先”政策之后,拜登政府将寻求恢复美国与其伙伴的关系,并承诺将“高度重视”加强美印关系。鉴于特朗普在美印关系上的建设性政策,拜…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破坏性的“美国优先”政策之后,拜登政府将寻求恢复美国与其伙伴的关系,并承诺将“高度重视”加强美印关系。鉴于特朗普在美印关系上的建设性政策,拜登将优先考虑对印政策的连续性。例如在防务关系上,特朗普在奥巴马的基础上将印度归入一级战略贸易授权(Strategic Trade authorization -1)级别,并促成了美印的《通信兼容性和安全协议》(COMCASA)和《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BECA)的最终签署。

然而,拜登也将利用“美国优先”政策来强调美印分歧。在奥巴马政府领导下,美国重视美印战略关系,同时防止两国在贸易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特朗普打破了这一先例,他对“关税之王”印度表示担忧,并对印度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以求达成一项“公平互惠”的贸易协议。拜登肯定会避开特朗普的言辞,但他不太可能瞬间逆转特朗普的政策。

在印度与伊朗的关系上,特朗普利用惩罚性制裁的威胁让印度放弃进口伊朗石油。这一主张也完全符合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即“释放美国的能源优势”,为美国石油生产商提供新的出口机会。在拜登重新加入伊朗核协议、甚至推动“后续谈判”后,他不太可能放弃特朗普限制伊朗石油收入的“最大压力”政策所带来的谈判筹码。尽管拜登长期推动清洁能源,但是,随着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并加强了对石油行业的监管,他也很难忽视能源出口的战略意义。因此,随着美印能源关系步入正轨,拜登政府短期内不会恢复印度因购买伊朗石油而在2019年被取消的制裁豁免权。

在印度购买俄罗斯S-400导弹防御系统后,特朗普威胁要根据《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CAATSA)对印度实施制裁。尽管美国国会通过了豁免印度的条款,但特朗普推迟了批准豁免的请求。现在,美国是印度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拜登也不太可能通过批准这一请求来逆转特朗普取得的进展。对于能否予以制裁豁免的持续不确定性又为美国的武器出口开辟了新途径,比如印度将购买美国制造的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II,以缓解美国对印度购买俄罗斯军备的担忧。

因此,虽然拜登将追求美印关系的连续性,但同时也将利用特朗普的破坏性成果,在美印分歧中取得切实利益。

【作者:Kashish Parpiani 卡希什·帕尔皮亚尼,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战略与美国外交政策。】


12月28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us-india-ties-under-biden-leveraging-trump-disruptions/

专家评论

【和平与冲突研究所】台湾是对华平衡政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中国在新冠疫情问题上的“不负责任”以及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区域国家正在考虑如何“制衡中国”,而台湾是印太国家与中国地缘政治竞争的受益者之一。美澳在2020年7月…

由于中国在新冠疫情问题上的“不负责任”以及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区域国家正在考虑如何“制衡中国”,而台湾是印太国家与中国地缘政治竞争的受益者之一。美澳在2020年7月的联合声明中肯定了台湾在印太地区的角色,并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台湾的非正式关系。声明还表示,美澳两国将支持台湾参与不需要主权国家身份的国际组织,并支持台湾成为主权国家组织的观察员。美澳两国都表示,最近的事态使他们对台湾的支持更加坚定。日本外交大臣则在2020年5月的演讲中表达了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图。此外,澳大利亚和欧洲议会的一些议员也表达了对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

过去几个月中,印度也出现了“支持台湾”的强烈情绪,而边境对峙是使印度重新思考其台湾政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印度认为,它为了中印关系而对台湾问题保持沉默的政策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很多人认为,印度在中印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应当学会打“台湾牌”。也有人认为印度应当“与台湾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就像印度与新西兰以及新加坡所签订的那样”。考虑到印度没有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议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印度应当“放弃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坚定立场”。

台湾正在谨慎而努力地利用上述国家的善意,加强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为了清晰地表示它的立场,它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和印度都进行了接触。区域国家与中国不断增长的地缘政治竞争为台湾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但台湾也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的限制因素,其中之一是经济问题:中国与其它国家的经济联系也许会阻止它们将其与台湾的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作者:Sandip Kumar Mishra,桑蒂普·米什拉,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东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和平与冲突研究所访问学者。】


12月28日报道

http://www.ipcs.org/comm_select.php?articleNo=5748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2020年是中印关系转折性的一年

2020年很可能是中印关系的浪漫主义理想最终消失的一年。此前,很多印度人认为印度不仅能够在外交上应付中国,也可以防止边境冲突破坏中印双边关系的大格局。甚至在2017年洞…

2020年很可能是中印关系的浪漫主义理想最终消失的一年。此前,很多印度人认为印度不仅能够在外交上应付中国,也可以防止边境冲突破坏中印双边关系的大格局。甚至在2017年洞朗对峙以后,莫迪总理仍然尝试着与习近平主席建立个人联系以引领双边友好关系。当邻国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时候,莫迪总理的这种做法有其必要性。它也确实奏效了一段时间,但是中国显然另有打算。

中印关系的发展建立在这样一种谅解基础上:即使边界纠纷悬而未决,中印两国仍然要在全球、地区和双边领域开展合作。然而,这一谅解已受到严重破坏。今年中国在实控线附近的单方面行动完全违背了自1993年以来两国所签署的一系列边界协议的核心原则,同时还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双边关系的运行轨道。中国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中国是边境地区的支配性力量,它就可以继续维持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的表象。确实,在过去这些年里,印度的立场看起来更像是印中边界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印度加强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其军事巡逻也更为频繁。印度军队已经为边境地区更大的不稳定性做好了准备——如果找不到边境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实控线附近频繁爆发冲突将成为新常态。

印度一直处于挑战中国全球构想的前沿,在大多数国家都支持一带一路的时候,印度是第一个指出其危险性的国家。现在,大多数主要大国都接受了印度的说法。印度也在努力与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塑造印太地区的全球议程,中国试图在世界舞台上将印度边缘化的做法并没有奏效。因此,中国“选择了使用武力”,希望以此让印度得到教训。然而,它的做法导致了印度从民间到政府层面都变得更加反华,也使得印度政府在采取反华政策的时候更加无所拘束。印度对中国在边境地区军事行动的反应表明,印度有对付中国的政策武器,而且随时准备运用这些武器。从限制中国资本进入印度市场到印度深度参与印太战略,印度对中国的“反击”已经渗透到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现在轮到中国做出选择了,它是想要一个永久的敌人,还是想要一个生意上的伙伴。无论中国做出何种选择,都将决定印太地区的战略格局。

【作者:Harsh V. Pant,哈什·V.·潘特教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12月29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beijing-new-delhi-2020-was-point-no-return/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需要在后疫情时代确定合作伙伴

新冠肺炎疫苗即将问世,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时代将随之到来。面对种类繁多、价格不一的新冠肺炎疫苗,各国通常会通过建立新的联盟,以确保从它们信任的国家和公司获得疫苗供应…

新冠肺炎疫苗即将问世,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时代将随之到来。面对种类繁多、价格不一的新冠肺炎疫苗,各国通常会通过建立新的联盟,以确保从它们信任的国家和公司获得疫苗供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疫苗的怀疑表明,信任是后疫情时代的关键词——而且它并不局限于对疫苗的选择。

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之际,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等待着我们。美国和中国在疫情爆发前一直是“竞争世界第一强国的对手”,现在它们将不得不与英国、法国、印度以及巴西等传统大国或正在崛起的大国竞争。此外,每个国家都将根据不同情况而与其它国家有选择性地接触。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印度必须塑造一种“可控的全球化”框架( Gated Globalisation framework)。

“可控的全球化”要求印度在这一动荡时期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持距离依然必要,但在信任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如四方安全对话)也不可或缺。除了安全问题,印度还必须像其他国家一样,在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等方面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安排已经积重难返。无论是印太地区的RCEP,还是被称为新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以及“新”欧盟,各国都必须决定自己是否属于这些区域性的贸易安排。如印度选择退出RCEP一样,英国也退出了欧盟。

印中贸易放缓让印度资本流动受到了限制,但这不影响印度与新合作伙伴之间资本流动的增强。为防止非法资金流入,印度已禁止资本进入司法监管不力的领域。与印度类似,各国都加强了金融监管,同时将那些损害其利益的资本拒之门外。在情势变化迅速的后疫情时代,印度必须迅速确定可信任的合作伙伴,认清谁将保护并促进其国家利益,不能作出模棱两可或者冷漠的姿态。

【作者:Jayant Sinha,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全球顾问委员会成员,议会财政常务委员会主席;Samir Saran 萨米尔·萨兰,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主席、世界经济论坛南亚咨询委员会委员、全球未来网络安全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治理、气候变化、能源政策、世界发展格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互联网治理和印度外交政策等。】


12月29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amid-changing-post-pandemic-re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