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条件查询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边境危机下的印中关系布满裂痕

2021年2月,印中双方同意从班公湖地区的南、北岸撤离。但此次脱离接触使印度失去了在凯拉什地区的唯一筹码。从军事角度而言,由于两军的士兵和坦克仅相距几米,一旦发生一起…

2021年2月,印中双方同意从班公湖地区的南、北岸撤离。但此次脱离接触使印度失去了在凯拉什地区的唯一筹码。从军事角度而言,由于两军的士兵和坦克仅相距几米,一旦发生一起小事件就会对局势产生爆炸性影响,甚至可能升级为一场重大危机。政治上,莫迪政府似乎热衷于通过营造一种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体面解决对抗的氛围来结束边境危机。三个月过去了,边境对峙仍没有结束的迹象,凯拉什地区的局势目前也没有降级。

边境局势为印度带来了棘手的挑战,其地缘政治问题也因新冠疫情应对不善所引起的国内危机而加剧。通过“疫苗慈善”计划,印度提出了对抗中国疫苗外交的方案,尤其是在南亚地区。然而,在国内人民经受的巨大苦难以及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莫迪政府收回了向友好邻国提供疫苗的承诺。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开始从中国采购疫苗,这进一步对印度作为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它制衡中国的能力提出了质疑。印度的羸弱不仅降低了他作为全球合作伙伴的吸引力,还让印度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更加依赖美国。这将进一步加剧印中关系的紧张,直接将印中关系与变幻莫测的中美关系联系起来。

中国最近对印度采取了一些重大的举措。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向莫迪致信对印度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这是自2020年边境危机以来双方的第一次沟通。中国外长与印度外长进行了两次通话,并提出帮助印度应对疫情,促进来自中国的货运航班早日获得批准。与其他承诺向印度提供政府援助的国家不同,中方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私营公司合作以及红十字会捐款。但是,大部分中文媒体含糊地将其描绘为中国援助,而印度明确避免使用这一定义,并强调这主要是私营公司之间的商业合同。不仅如此,中印都认同供应链应保持开放,但中国没有满足印度确保产品价格稳定的要求。

如果说近几周的疫情为这两个亚洲巨人提供了合作的机会,那么随着两国政府都把重点放在争夺胜负上,这种希望已经破灭。这反映了双边关系的整体状况,也是持续不断的边境危机带来的根本分歧。中印军队在两国边界西段对峙,双方政府在地缘政治动荡时期的对话缺乏互信,这些都意味着印中关系已经布满裂痕,将来更可能有在争议边界上发生交火的风险。

【作者:Sushant Singh,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文章首发于“The Hindu”。】


5月17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the-road-from-ladakh-is-paved-with-disruptions/article34574297.ece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法海军演习:战略协同能力的增强

4月25日至27日,印度与法国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双边海军演习。该演习是印法军队年度双边互动的一部分,旨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促进印太海上安全秩序的稳定。法国仍是…

4月25日至27日,印度与法国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双边海军演习。该演习是印法军队年度双边互动的一部分,旨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促进印太海上安全秩序的稳定。法国仍是印度最强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鉴于印度正在周边与印太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印法战略伙伴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此次演习是在四月初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与法国海军在孟加拉湾进行联合演习的背景下举行的。与四方安全对话一样,法国也是印太地区的关键力量,对该地区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与法国的联合演习是在印太海域展示这五个军事大国海军力量的一个重要机会。法军亚太联合司令、海军少将让-马蒂厄·雷伊(Jean-Mathieu Rey)在评论“四方安全对话+”联合海军演习时表示:“这样的演习是各国部队共同训练的绝佳机会,旨在提高我们双边和多边伙伴关系的水平,展示我们在该地区共同行动的能力。”

法国驻印度大使在推特上表示:“在为期三天的密集演习中,法印海军及空军联队在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互操作性。”法国大使馆在一份关于演习的声明中指出:“这次演习凸显了两国在促进印太海上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和承诺,证明了法印战略伙伴关系的活力。尽管疫情肆虐,但两国伙伴关系仍在不断加强。”印度海军也对演习持乐观态度,海军发言人在推特上赞扬了演习日益增长的“范围、复杂性和参与程度”。总而言之,印法“伐楼拿(Varuna)-2021”演习表明了两国海军间日益增强的战略协同效应。

法国已经成为印度最亲密的战略伙伴之一,这种关系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中以不同的形式蓬勃发展。虽然双边接触仍将是关键支柱,但随着印度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的密切结盟,让法国参与印太地区的三边和“小多边(minilateral)”平台将增强印度政策的可操作性( strengthen India’s maneuverability)。法国表达了加入印澳海军海上联合演习(AUSINDEX)的热切愿望。据报道,关于法国加入该演习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作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 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博士,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核与太空政策研究项目杰出研究员兼负责人。曾在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担任助理主任。代表作:《龙之火:中国军事战略及其对亚洲的影响(The Dragon's Fire: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sia)》等。】


5月17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india-france-naval-exercise-growing-strategic-synergy/

专家评论

【卡内基印度中心】印法澳三边合作大有可为

在最近举行的瑞辛纳对话上,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与法国和澳大利亚外长共同参与讨论会时表示:多边主义没有取得成效,“我们需要诸边主义(plurilateralism)”。很明显,印法澳…

在最近举行的瑞辛纳对话上,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与法国和澳大利亚外长共同参与讨论会时表示:多边主义没有取得成效,“我们需要诸边主义(plurilateralism)”。很明显,印法澳三国致力于在印太地区开展战略合作。三国认为,相比于加入更大的集团,开展三边合作可以使它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勒德里安解释道,三国有意在印太地区的一系列问题上共同合作,包括打击非法捕鱼以及打造疫苗供应链。他强调,关键是三国要和谐共处,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正如苏杰生所说,这也是“热情联盟”(coalition of the enthusiastic)的典型案例。

诸边主义并不是要和多边主义竞争,而是走向更高效全球治理的步骤之一。目标设定的透明性和对解决方案的集中关注使这种外交形式具备灵活和可行性高的优点。理想情况下,它还可以弥补多边主义的不足。印法澳三国松散而坚定的三边合作是变化世界中最有前景的合作模式之一。自从2018年三国举行首次对话以来,三边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如今三国官员会晤已成稀松平常之事,预计首脑会晤也会很快举行。马克龙总统表示,印法澳三边合作是新的“巴黎-新德里-堪培拉轴心”。

印法澳三边机制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包括制定海底电缆采购规范、制定更明确的印太地区捕鱼活动规则、合作培训海岸警卫队、保障疫苗供应以及打击印太地区的人口贩运等。技术共享是最具前景的合作领域,但该领域还未得到深入研究。在不久之前举行的G7会议上,三国举行了首次三边部长级对话。他们表示,将致力于推动相关建议的落实。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三方要在不久的将来交付具体的成果。三国官员应当公布实现目标的规划,为使这种外交形式取得成功,他们需要展示自己的成就。这可以清楚地表明,诸边主义这种外交形式至少可以部分地弥补多边主义的不足。

【作者:Rudra Chaudhuri,鲁德拉·乔杜里,卡内基印度中心主任;Shibani Mehta,史巴尼·梅赫塔,卡内基印度中心安全研究项目分析师。】


5月13日报道

https://carnegieindia.org/2021/05/13/what-can-india-france-and-australia-achieve-together-pub-84513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印度的疫苗出口政策没有影响国内抗击疫情

很不幸,当整个国家正在与新冠肺炎做斗争时,一部分既得利益群体却编造谎言诽谤政府的疫苗出口政策。事实上,印度的疫苗出口政策并未损害国内抗击疫情的能力。截至5月11日,…

很不幸,当整个国家正在与新冠肺炎做斗争时,一部分既得利益群体却编造谎言诽谤政府的疫苗出口政策。事实上,印度的疫苗出口政策并未损害国内抗击疫情的能力。截至5月11日,印度总共出口了6636.98万剂疫苗,大约是国内疫苗接种量的三倍。在所有出口的疫苗中,只有1071.5万剂以援助的形式赠送给了外国,有3579.2亿剂以商业交易的形式出口,剩下的1986.28万剂是在WHO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框架(COVAX)下出口的。而且,后两者还受到合约义务的约束,政府不太可能禁止出口。

为了弄清楚政府是否为了向全世界出口疫苗而忽视了本国公民,有必要澄清以下问题。首先,被捐赠的疫苗中,有73.26%出口到了印度的周边国家,这一行为不仅仅是出于外交目的,帮助邻国接种疫苗也有助于印度自身抗击疫情。大约20万剂疫苗赠送给了联合国维和部队,考虑到印度有6600人正在执行维和任务,这一做法也符合实用主义。第二,英国得到了印度14%的商业出口疫苗,它掌握了阿斯利康疫苗生产许可证,如果英国拒绝向印度提供许可证,会发生什么情况?沙特阿拉伯得到了12.5%的商业出口疫苗,该国有大量印度侨民,沙特政府正在免费为他们接种疫苗。最后,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是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为帮助贫穷国家获取疫苗而共同发起的倡议,参与这一倡议时,没人能保证印度可以生产出廉价疫苗,事实上,印度也将通过该机制获得9700万剂疫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印度生产疫苗需要数十个国家提供原材料,这些国家又依赖其它国家提供物资。每一剂疫苗都代表着庞大而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指望印度能突然停止疫苗出口既幼稚又危险。事实上,印度应该公开承诺出口一定比例的疫苗,以便于其它国家制定接种计划,这不仅符合外交和经济原则,也符合传染病的控制原理。简而言之,莫迪政府的疫苗出口政策与国内接种计划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Sambit Patra,萨姆比特·帕特拉,医生,印度人民党全国发言人(national spokesperson)。】


5月14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india-second-wave-covid-19-pandemic-vaccine-exported-modi-govt-7314174/

专家评论

【梵门阁】保卫印度在阿富汗的利益

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驻阿美军将在9月11日之前全部撤离。北约随后也宣布将在9月11日之前完成撤军。印度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事实上,美国撤军以后的阿富汗将充满不确…

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驻阿美军将在9月11日之前全部撤离。北约随后也宣布将在9月11日之前完成撤军。印度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事实上,美国撤军以后的阿富汗将充满不确定性,阿富汗政府正在和塔利班进行和平谈判,但该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际进展。如果双方不能达成政治解决方案,阿富汗将很快发生内战,塔利班也将很快接管政权。塔利班正在逐渐展现自己的力量,联合国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表明,2021年第一季度,阿富汗平民死亡数上升了30%,其中大部分都是塔利班造成的。塔利班实力的增强将在几个方面影响印度的利益。

首先,塔利班重新接管政权必然会鼓励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其中包括虔诚军和穆罕默德军这种专门袭击克什米尔的恐怖组织,塔利班的成功很可能威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军事优势。其次,巴基斯坦长期控制阿富汗的恐怖组织并为其领导人提供庇护,以获得对印度的战略纵深。印度为阿富汗带来发展,而巴基斯坦却为它带来暴力,印巴两国将继续争夺对阿富汗的影响力。第三,塔利班秉持强硬的普什图民族主义立场,它重新掌权可能会激起巴基斯坦国内的普什图民族主义。而且,塔利班还没有承认巴阿边界,这两点可能为印度带来优势。第四,中国是阿富汗权力博弈的重要参与方,它如何应对局势将对印度产生影响。

面对以上问题,印度必须采取政治行动以保护自己的利益。2017年5月,印度驻阿富汗大使与伊斯兰党(Hizb-e-Islami)领导人希克马蒂亚尔(Hekmatyar)进行了一次公开会晤,但除此之外,印度长期保持坚定的反塔利班立场。考虑到塔利班将在阿富汗未来政治安排中发挥关键作用,印度必须改变不愿与塔利班对话的传统政策,采取措施与塔利班建立联系。这不仅可以使印度保持对阿富汗和平进程的影响,还有助于对抗巴基斯坦以及保护印度在阿富汗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印度不能忽视喀布尔政府,为了平衡与塔利班的政治联系,印度需要增加对阿富汗安全力量的援助。

【作者:Sameer Patil,萨米尔·帕蒂尔,梵门阁国际安全项目研究员。】


5月6日报道

https://www.gatewayhouse.in/securing-indias-interests-in-volatile-afghanistan/#_ftn3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美国如何帮助印度抗击新冠疫情

4月22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爱德华·普莱斯(Edward Price)在被问及印度疫情和美国为何不取消疫苗生产原材料出口禁令时,他的回答没有体现出一丁点同情,而且还花了很长…

4月22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爱德华·普莱斯(Edward Price)在被问及印度疫情和美国为何不取消疫苗生产原材料出口禁令时,他的回答没有体现出一丁点同情,而且还花了很长时间解释为什么美国人接种疫苗符合其它国家的利益。这一事件迅速在印度引发了抗议和批评的浪潮,许多美国政界和商界有影响力的人士恳求政府改变立场。4月26日,普莱斯改口,不仅强调了与印度保持“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还提供了美国打算如何帮助印度应对疫情的细节。在几天的密切磋商之后,美国政府对印度的要求给予了积极回应,美国的援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美国重新考虑其国防生产法的相关条款,支持向印度供应用于生产Covishield疫苗的过滤器。其次,预计到六月份,美国将拥有6000万剂多余的阿斯利康疫苗,这些疫苗将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后被送到其它国家,但还不清楚印度能否获得这些疫苗。第三,美国政府正在准备一项向印度供应氧气相关设备的综合计划,包括生产设备、氧气瓶以及建立拥有氧气设备的野战医院。第四,加强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商业供应是重中之重,吉利德科技公司已安排立即输送10万瓶药剂到印度。另外到五月底,还将有20万瓶药剂处于备用状态。第五,美国开发公司(U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将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下资助印度疫苗企业BioE扩大其生产能力,使印日美澳四国在2022底之前至少生产和分配10亿剂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防部一直在积极帮助印度,它要求为前线医疗工作者提供所需的物资。由于在印度有大量投资,美国大型科技企业也积极帮助印度抗击疫情。美印战略关系论坛正在向印度运送装载氧气的12个标准集装箱,美印商务委员会(US-India Business Council )也呼吁其成员向印度提供援助。美国应该意识到,印度国内此前挥之不去的反美情绪并没有消失,不能低估其影响。幸运的是,印美伙伴关系现在是如此强大,能够经受住小的冲击。从美印两国政府轻松坦率的沟通可以看出,双边关系依然富有活力。

【作者:Rajiv Bhatia,拉吉夫·巴蒂亚,梵门阁杰出研究员,印度前驻多伦多总领事。】


5月7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us-help-india-covid-second-wave-modi-joe-biden-7305109/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欧盟峰会:就印太地区主张达成共识

5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与二十七个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参加了印度-欧盟领导人会晤。此次领导人会晤意义重大,类似形式的峰会目前只召开过一次,即今年年初欧盟与美国举行的会…

5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与二十七个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参加了印度-欧盟领导人会晤。此次领导人会晤意义重大,类似形式的峰会目前只召开过一次,即今年年初欧盟与美国举行的会晤。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这次会议证明欧盟越来越重视欧印关系,这也符合强调欧盟将重点转向欧日、欧印关系的2016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A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European Union’s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承认印度是欧盟天然合作伙伴的2018年“联合沟通:欧盟对印度战略的要素(Joint Communication: Elements for an EU strategy on India)”以及阐述了关于加强印度-欧盟伙伴关系联合行动计划的2020年“印度-欧盟战略伙伴关系:到2025年的路线图(India-EU Strategic Partnership: A Roadmap to 2025)”等文件的精神。

印欧峰会举行后,欧盟理事会发布了《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报告》。其中,欧盟强调有必要打造“绿色联盟和伙伴关系以支持《巴黎协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合作倡议,实现较高的环境目标,对包括水在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管理,经济发展转向气候中立、清洁和循环经济。”印欧领导人还宣布建立全面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Connectivity Partnership),以加强双方在数字、能源、交通和人文领域的合作。双方承诺致力于“共同实施符合国际规范与法治、尊重国际承诺、基于可持续原则的互联互通”。最重要的是,“印欧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还承认印度是共同支持非洲、中亚和印太等地区国家互联互通的“可持续发展伙伴”。

这标志着欧盟与印度在印太地区发展愿景上的趋同。展望未来,印度和欧盟可以利用它们在该地区战略合作的基础。印欧应重新聚焦于印欧信息通信技术联合工作组的任务,以促进印度和欧盟这两个重要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之间达成共同标准。在卫生合作方面,印欧联合声明指出,双方打算在“弹性医疗供应链,疫苗和原料药(API)以及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制造标准”方面开展合作。

现在印度和欧盟正在为了抗击疫情而努力搁置过往的分歧,通过联合志同道合的区域伙伴,双方完全有机会在印太地区开创一个合作的先例,以达到减少对中国的直接或间接依赖、促进供应链多样化和制定共同的质量与安全标准的目标。因此,基于印度和欧盟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承诺,印欧领导人会议的成果将促进二者在印太地区达成一致主张。

【作者:Kashish Parpiani 卡希什·帕尔皮亚尼,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战略与美国外交政策;Mrityunjaya Dubey,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实习研究员。】


5月10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india-eu-summit-aligning-brussels-and-new-delhis-propositions-for-the-indo-pacific/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新冠疫情打破了对莫迪的个人崇拜

在经历反对《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的抗议活动、2020年新冠疫情中的严格封锁、针对新农业法的农民动乱以及中印边境危机后,公众对印度总理莫迪强烈的个人崇拜在第二波疫情…

在经历反对《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的抗议活动、2020年新冠疫情中的严格封锁、针对新农业法的农民动乱以及中印边境危机后,公众对印度总理莫迪强烈的个人崇拜在第二波疫情中遭到了严重打击。这将如何影响莫迪与印度人民党的政治前景?在过去七年中,莫迪始终试图以保护纯粹印度社会的强大领导者自居,这也是人民对他信任的来源。我认为,莫迪及其党派在处理《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抗议、农民动乱以及边境危机时不需要付出任何政治代价,但新冠疫情导致的医疗危机与此不同。

首先,新冠疫情已经损害了公众对莫迪的信任。此前,人民愿意原谅莫迪政府的拙劣政策及其实施,或选择将责任归咎于印度官僚,且仅通过莫迪的善良意图来评价他。然而,在孟加拉邦的选举活动中,莫迪成为了一个愤世嫉俗的、为追求权力而忽视同胞生命的政治家。这使莫迪此前视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权力的救世主形象遭受了巨大打击。不过,莫迪还可以利用第一波疫情的机遇重新建立国民对他的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印度是否能够放低姿态成为国际舞台上谦逊的求助者,还取决于各国对印度的援助。

其次,缺乏宏大的意识形态叙事意味着人民经受的痛苦如今可能产生了政治效力。2020年疫情中人民的损失已经被莫迪转变为了对国家的虔诚付出。但现在,引发公众对“秃鹫”般外国媒体的愤怒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如果询问一个等待氧气瓶的患者对于华盛顿邮报或BBC的看法,他可能对此不屑一顾。除此以外,对莫迪最忠诚的城市中产阶级也产生了不满。

最后,以上因素带来的政治后果将体现在2022年初的北方邦议会选举中,这将是莫迪第二任期内最重要的选举。疫情或医疗问题确实不太可能成为2022年北方邦议会选举或2024年大选中的主要问题,但疫情带来的政治影响可能会发展为引发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具体事件,如失业、收入减少以及农村问题等。

总而言之,印度第二波疫情的爆发将影响人民党的执政地位。它不仅可以将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具体化为清晰的反当权者的观点,还能削弱莫迪的个人影响力,而后者正是人民党应对前一问题最有力的武器。新冠疫情已经将印度政治推向了十字路口。反对党可能抓住这一机遇推动政治转折,莫迪也可能重建对他的个人崇拜,并让印度人民党利用历史的力量加深对印度政治的控制。唯一可以指明的是,莫迪对权力的掌控似乎不再安如磐石。

【作者:Asim Ali,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及政治专栏作家。文章首发于“Scroll.in”。】


5月11日报道

https://amp.scroll.in/article/994577/how-the-covid-19-second-wave-has-damaged-the-formative-elements-of-narendra-modis-personality-cult?__twitter_impression=true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印度应基于利益与美国互动

美印两国经常在公开场合大力赞扬其双边关系,但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情与官方态度明显相悖。在莫迪与特朗普的良好关系结束之后,印度官僚机构开始走向极端,试图改变印度的思维…

美印两国经常在公开场合大力赞扬其双边关系,但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情与官方态度明显相悖。在莫迪与特朗普的良好关系结束之后,印度官僚机构开始走向极端,试图改变印度的思维模式,使之集中关注美印关系的共同利益。他们似乎忘记了此前阻碍两国建立更密切关系的“信任赤字”,尤其是美国曾经长期支持巴基斯坦,最近还花了很长时间才允许向印度出口生产新冠疫苗的关键材料。这些都不是偶然事件。因此,发展对美关系印度需要保持机敏和谨慎。

4月7日,美国海军舰艇违反印方规定擅自进入印度专属经济区,之后还发布了一份措辞傲慢的声明,宣称其“航行自由行动”符合国际法。早些时候,由于对印度政策的不满,美国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将印度的评级从“自由”降为“部分自由”。此外,美国一直不愿意让印度参与阿富汗问题谈判,也不愿意放弃《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ountering America Adversaries Through Sanction Act,CAATSA)以适应印度的实际情况。这些迟钝的举措使人怀疑美国是否会在印度面临危机时无条件支持印度。美国政府需要通过切实行动培养印美间信任。

无论是应对地缘政治挑战还是参与国际多边机制改革,印度都需要得到美国的支持。正是由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才使印美关系走上了积极的轨道。美国需要与印度合作以应对中国,印度也需要和美国合作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把发展印美关系当做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从双边关系的发展进程看,大多数印美合作举措都有利于美国。《通讯兼容与安全协议》等三项基本协议为美国军队提供了进入印度的通道,还增加了美国的对印军售;《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侵犯了印度的战略自主权,还破坏了印俄和印伊关系;美国正在吸引印度加入“五眼联盟”,看起来前景似乎很美好,但印度未必会成为平等的成员国。

过度依赖美国总有不利的一面,在它的利益得到满足而双边关系又遇到问题的情况下,它往往会选择抛弃伙伴。因此,印度需要依据实用主义原则,在与美国互动时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保持与其它国家的联系。

【作者:Arun Sahni,阿伦·萨尼,印度陆军退役中将,前陆军西南司令部总司令(General Officer Commanding-in-Chief of South Western Command)。】



4月29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india-us-relations-joe-biden-modi-covid-vaccine-supply-7292920/

专家评论

【和平与冲突研究所】莫迪的疫苗出口政策是代价巨大的形象工程

痴迷于建构自己及国家的完美形象是右翼民粹主义领导人的共同特点,印度总理莫迪也不例外。为了提升莫迪在国内的形象和印度在世界的形象,印度政府在疫情远未结束的情况下过…

痴迷于建构自己及国家的完美形象是右翼民粹主义领导人的共同特点,印度总理莫迪也不例外。为了提升莫迪在国内的形象和印度在世界的形象,印度政府在疫情远未结束的情况下过早放松了警惕,大规模的疫苗出口和氧气出口政策最能说明这一点。

1月20日,莫迪政府发布疫苗慈善计划(Vaccine Maitri),而当天印度新增确诊病例为11412例,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根据政府上个月提交给议会的材料,截至3月中旬,印度本国出口的新冠疫苗比留给国内使用的疫苗还多。尽管在印度政府宣布疫苗慈善计划仅仅三周后,印度新冠确诊病例数就开始回升,但莫迪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疫苗出口,也没有提供任何警示。相反,它继续吹嘘颁布该计划后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在不断上升。

除了出口疫苗以外,莫迪政府还做了任何谨慎的政府都不会做的事情——身处于致命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却大量出口氧气。事实上,印度的氧气出口量远高于疫情发生之前。根据官方数据,在第一波疫情的高峰期,即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间,印度出口了近9294吨氧气,几乎是上一年出口量的两倍(4502吨)。如今,印度氧气的匮乏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印度国内疫情仍然严重且接种者不足3%的情况下,莫迪为何如此热衷于出口疫苗和氧气?一方面,这是莫迪长期迷恋于其国内形象建构所衍生出的外部行为,以达到树立形象的目的;另一方面,莫迪希望超越中国推行疫苗外交的速度,并恢复印度在其南亚“后院”的声誉。在所有收到印度赠送疫苗的国家中,周边国家所获最多。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4月到2021年1月,孟加拉国从印度进口的液氧占到了印度液氧出口量的95%。此外,印度还计划将疫苗慈善这一倡议与四方安全对话联系起来,以扩大它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印度帮助低收入国家推进疫苗接种计划是值得尊敬的行为,但莫迪政府是用欺诈的手段把这个故事兜售给了印度和整个世界。当致命病毒在印度肆虐时,莫迪政府选择了投资于复杂的大国政治。莫迪政府低估了新冠疫情,使自己沉溺于塑造形象的迷梦中,并且在疫情结束之前急于实现抽象的外交目标。如今,整个国家面临着自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紧急医疗危机,我们必须要问:当它甚至无法找到足够的空间将死者火化时,这家著名的“世界药房”该怎么办?

【作者:Angshuman Choudhury,和平与冲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本文首发于Scoll.in。】


5月1日报道

https://scroll.in/article/993293/modi-government-exported-vaccines-to-boost-its-global-image-amidst-covid-19-but-at-what-cost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首脑会晤能否改善不稳定的印英关系?

5月4日,印度总理莫迪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在线上进行了计划已久的会晤,打破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厄运,也使抗击疫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印英合作的当务之急。除了供应治疗新冠患者所…

5月4日,印度总理莫迪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在线上进行了计划已久的会晤,打破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厄运,也使抗击疫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印英合作的当务之急。除了供应治疗新冠患者所需的氧气和其他医疗设备等紧急救援物资之外,印度和英国还必须发掘双边卫生部门战略合作的巨大潜力,并为全球的抗疫斗争做出贡献。

在过去几周里,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印度公共卫生系统的缺陷。印度很可能扩大疫苗生产,并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系统。目前的大规模疫情既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即使印度阻止了当前的疫情蔓延浪潮,它也必须抓住机遇,与国际伙伴合作来克服印度在过去几周中暴露出的缺陷。英国和七国集团完全有能力帮助印度提高内部能力,并因此在未来的全球流行病治理中获益。

莫迪和约翰逊的会谈必然会围绕卫生问题,但两国还有其他长期悬而未决的双边事务。很少有西方大国像英国那样与印度有着深厚的联系,却一直难以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近年来,印度与美国、法国等不同国家的关系大幅改善,印英关系却始终滞后。

印英关系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殖民视角扭曲了对彼此的看法。如果说印度官僚阶层对英国的反殖民怨恨长期存在,那么英国也发现自己很难摆脱对印度的偏见。印度所经历的分治留下的痛苦后遗症和英国对巴基斯坦的偏向,使印英交往日益复杂化。更糟糕的是,大量散居在英国的南亚人还将南亚次大陆内部和地区间冲突传递到了英国内政当中。

近年来,英国保守党对印度的态度持续升温。但印英在将新的善意转化为战略成果方面还仍需努力。两国关系的新特点是莫迪和约翰逊希望为双边关系找到新基础的强烈政治意愿。两位领导人预计将宣布一项为期10年的计划,以在各领域转变双边关系。莫迪和约翰逊都面临着各自国家的一系列全新情况,并认识到印度和英国都需要彼此来实现他们愈发宏伟的目标。

在保持欧洲安全维护者身份的同时,英国正向印太地区靠拢,印度是英国在该地区的天然盟友。中国崛起改变了印度的周边环境,他需要一个尽可能广泛的联盟,以恢复表面上的区域平衡。如果莫迪和约翰逊成功地制定了互惠互利的友好条款,未来的工党政府破坏这种伙伴关系的意愿可能会大大降低。

【作者:C. Raja Mohan,拉贾·莫汉,印度著名战略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ISAS)所长,曾担任观察家基金会杰出研究员、卡内基印度中心主任、南洋理工大学和尼赫鲁大学教授等职。】


5月4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narendra-modi-boris-johnson-digital-conversation-covid-crisis-india-uk-relations-7300826/lite/?__twitter_impression=true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地缘政治形势变动对印度不利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加剧让印度在很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当它在应对第二波疫情时,国内局势不可避免地对其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一方面,印度没有成为向邻国供应疫苗的地区强…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加剧让印度在很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当它在应对第二波疫情时,国内局势不可避免地对其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一方面,印度没有成为向邻国供应疫苗的地区强国,而是几乎停止了所有疫苗出口,自身也不得不依赖海外医疗援助。另一方面,印中关系被迫向正常化发展。这一点从习近平主席致莫迪总理的信中可见一斑,他表示要帮助印度应对疫情。这是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和4-5月中印边境危机以来,两位领导人之间的首次公开沟通。不仅如此,印度外长苏杰生与中国外长王毅也进行了通话。苏杰生与王毅谈到了中国运输通道和货运航班保持畅通以方便物资运输的重要性,从而应对印度疫情的蔓延。谈话中,苏杰生强调中印边境地区脱离接触的进程仍“未完成”,应该“尽早完成”。

与此同时,中国似乎势头正猛。中国相对未受破坏的经济正表现良好,4月28日的国际空间站核心模块发射意味着中国已经恢复正常秩序。顺带一提,中国已经采取行动填补了印度的缺口,并承诺向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国提供疫苗和其他物资。4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召开视频会议,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外长都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这些国家之间的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从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印度收到但拒绝了会议邀请。

中国回归常态非常重要,因为美国和印度迄今都未能做到。这将对地缘政治形势,尤其是对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修订后的印太战略产生影响。4月底,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访问了南亚地区的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为斯里兰卡应对近期加剧的新冠肺炎危机提供了援助。魏将军还访问了越南,会见了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和国家主席阮春福。阮春福指出越南将反对“任何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即台湾问题。他补充说,越南“永远不会跟着其他国家反对中国”。发言的潜台词似乎是要对抗曾积极宣布与中国在印太地区展开全面战略竞争的四方安全对话。

至于美国,它仍对中国保持强硬立场,这从阿拉斯加会谈中可见一斑。但美国的重点在于更长远的竞争。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ck Sullivan)在最近的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上发表讲话时宣布,拜登政策的目标是“不遏制中国”。他接着补充说,“就其本质而言,四方安全对话与中国无关,它只是四个有能力的民主国家设定的积极议程。”美国正在全面审查其对华战略,因此,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很可能保持极大的连续性,并与中国保持合作,甚至达成和解。

这一切都没能给印度带来多少安慰,因为印度正与中国就边境地区撤军问题进行谈判。尽管印度可能是美国新姿态的主要受益者,但莫迪总理在最近的四国峰会上的讲话比较平淡和低调。在此之后,印度就遭受了新冠疫情的冲击。考虑到当前疫情的强度,印度政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专注于外交领域。目前疫情带来的波动尚未消退,即使消退了,印度也将不得不致力于堵住其行政和公共卫生体系中已经出现的危险漏洞,并为疫情再度爆发做准备。

尽管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与中国纠缠不休,并试图说服中国恢复边境现状,但中方发出的信号似乎表示,印度最好做好接受既成事实的准备。这可能意味着印度面临极大压力,也许将冒着风险在班公湖地区升级边境局势。

【作者:Manoj Joshi 马诺伊•乔西,印度观察家基金研究会杰出研究员、评论员和专栏作家、前印度政府国家安全问题组成员。代表作:《失落的叛乱:九十年代的克什米尔(Lost Rebellion: Kashmir in the Nineties )》等。】


5月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geopolitical-churn-with-lots-of-froth-and-foam/

专家评论

【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印度经济外交里的中国因素

中印战略关系的崩溃以及“印度制造”倡议所导致的新的保护主义为印度对华经济外交提出了新要求,虽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度一直比较担忧中国的经济影响,但边境冲突导致…

中印战略关系的崩溃以及“印度制造”倡议所导致的新的保护主义为印度对华经济外交提出了新要求,虽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度一直比较担忧中国的经济影响,但边境冲突导致印度对两国经济合作的政策和言辞迅速发生了变化。过去十年,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可能利用经济优势实现政治和安全目标的战略焦虑显著增长。这意味着印度需要通过外交及政策手段,在不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冲突的情况下,抑制其负面战略影响。

中国有很多经济优势,包括:对全球供应链的巨大影响,从新冠疫情中实现的经济复苏,对全球经济恢复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在印度基础设施、制造业、数字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存在。这些都表明,即使担心中国将经济关系武器化,但要想与它脱钩仍然很困难。与中国经济完全脱钩并不现实,即使与日澳签订了供应链弹性倡议(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印度也很难找到愿意全面摆脱中国供应链的经济伙伴。由于存在行业选择、企业的效率成本、是否能够建立新的监管框架以及国内政策的变化速度是否足以重建可行的供应链等因素,人们对重建全球供应链有着广泛的担忧。

对在印中国企业的简要调查也表明,中国公司不打算离开印度。印度担心中国企业与军队有联系,因而把大量公司列入限制名单,然而在中印双边关系紧张之际,中国公司仍决定留在印度,这一事实要求印度政府学习其它国家的做法,制定合理和透明的安全监督协议。很多在中国的印度公司也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它们很难因为政府限制而放弃在华商业利益。尽管如此,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有助于印度开拓其它市场,并发展本土制造业,但这需要印度政府以合理的速度进行改革以支持国内投资和制造业发展。此外,将经济和政治区分开来不再具备现实性,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除了保护主义以外,印度还需要明确其政治和经济目标。

面对中国的影响,印度应当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运用实力推行其经济外交政策。如果印度希望在周边地区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以限制中国的影响,它必须建立管理小组并吸纳技术人员,以支持驻当地的外交官。当前全球多边秩序正面临挑战,印度不能让中国获得新秩序的领导权。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表明,全球化不仅要考虑增长,还要考虑生存底线,印度必须利用其智力资本制定一项全球发展计划。

【作者:Madhu Bhalla,马杜·巴拉,德里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中国研究教授。本文节选自A 2030 Vision for India’s Economic Diplomacy。】


4月26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A_2030_Vision_for_Indias_Economic_Diplomacy.pdf

专家评论

【梵门阁】欧盟的印太战略

4月19日,在有27个成员国参加的线上外长会议上,欧盟终于形成通过了印太战略。该战略在政治上重申了欧盟对印太地区的承诺,表明欧盟将基于民主、法治、人权和国际法等“共同…

4月19日,在有27个成员国参加的线上外长会议上,欧盟终于形成通过了印太战略。该战略在政治上重申了欧盟对印太地区的承诺,表明欧盟将基于民主、法治、人权和国际法等“共同价值观”,促进印太地区的稳定、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该战略清楚地表明,欧盟意识到它有必要参与新的区域和全球价值链以及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欧盟希望在印太地区建立更好的伙伴关系,但不能因此与中国产生冲突。所以,欧盟的印太政策实际上回避了中国,而把重点放在与其他国际伙伴的接触上,特别是印度、东盟和东亚地区其他国家。

欧盟印太战略所规定的地理范围与印度的观点一致,即印太地区是从非洲东海岸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的广阔空间。这一地区与欧盟的联系源自其帝国主义历史,也反映了过去的殖民主义,欧盟借此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起了桥梁。欧盟将其全球议程的实施放在首位,专注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欧盟还承诺将与印度、东盟、日本和澳大利亚密切合作,但欧盟是否会作为一个整体与中俄合作则另当别论。欧盟在海洋安全方面的意图很明确,它主要关注保护海上航线、共享海域信息以及加强在反恐、网络安全、危机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但其能力还未得到检验。

对印度而言,在贸易问题上的政治参与可以带来突破。为了使印太战略更有意义,双方应当首先签署一项有助于欧盟资本进入印度的投资协定,再签署贸易协定。欧盟和东盟热衷于扩大正式接触,但由于环保和市场问题,东盟-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仍面临许多障碍。双方必须建立互惠关系,否则很难取得大的进展。由于欧盟可能不重视海上安全问题,其参与的价值将体现在可持续的、弹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对该地区基础设施的支持。

【作者:Gurjit Singh,古尔吉特·辛格,印度理工大学印多尔分校教授,前驻德大使。】


4月22日报道

https://www.gatewayhouse.in/the-eu-indo-pacific-strategy/#_ftn4

专家评论

【卡内基印度中心】印度呼吁美国在全球疫苗制造上提供更多支持

印度目前面临着毁灭性的公共卫生危机。2021年4月22日,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3万,并造成了2000余人死亡。第二波疫情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平息,对氧气、医疗用品和病床…

印度目前面临着毁灭性的公共卫生危机。2021年4月22日,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3万,并造成了2000余人死亡。第二波疫情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平息,对氧气、医疗用品和病床的迫切需求已经使印度公立和私立卫生机构不堪重负。显然,只有动员国家机器的力量才能战胜这种迅速蔓延且以惊人速度变异的病毒。

为了抗击疫情,印度迫切需要加快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而印度国内正面临严重的疫苗短缺。4月19日,政府宣布18岁以上的印度公民都拥有疫苗接种的资格。像印度这样面临地理挑战的国家,想要在这种迅速传播的疾病下扭转局面,唯一途径就是确保数千万人能够接种疫苗。然而,如果没有拜登政府的支持,印度在全国范围内供应疫苗的野心可能无法实现。

2020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援引了《国防生产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这项法律赋予了美国总统在重要关头直接控制国内产业的紧急权力。在拜登上任的头两个工作日,即2021年1月20日和21日,他就签署了13987号和14001号行政令,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公共卫生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实际上,这意味着美国以及那些在美国注册但总部设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制造商们,需要优先考虑对美国国内市场的供应。

美国的举措让世界上最大的疫苗制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如今在为供应印度与全球市场的疫苗生产中步履维艰。至关重要的是,在缺乏原材料的情况下,血清研究所依据协定通过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GAVI)等组织优先为世界各国生产疫苗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如果这一优先特权制度继续实施,印度将无法加快本国的疫苗接种计划,致使其日益严重的国家卫生与安全灾难雪上加霜。就算是已经收到印度疫苗的95个国家,也很可能被迫转向其他疫苗供应商。

印度是美国独一无二的合作伙伴。如今,它需要美国在供应链上提供更多支持。印度请求美国政府积极、认真、及时地考虑《国防生产法》的例外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举措不仅会拯救印度和世界其他大部分依赖印度疫苗地区的生命,还会让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相信,美国有希望成为一个真正推动全球化的国家。

【作者:Arvind Gupta,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主任;Rudra Chaudhuri 鲁德拉·乔杜里,卡内基印度中心主任;Harsh·Pant 哈什·潘特,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Reuben Abraham,印度基础设施发展金融公司(IDFC)首席执行官;Nitin Pai 尼廷·派,印度塔克夏希拉研究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主任及联合创始人。】


4月23日报道

https://carnegieindia.org/2021/04/23/to-friends-in-united-states-facilitate-global-vaccine-manufacturing-pub-84392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探索印美经济外交

如今,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经济伙伴。2019年至2020年,印美双边贸易额高达890亿美元(占印度贸易总额的11%),美国也是印度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第五大来源国。虽然印度与中国、…

如今,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经济伙伴。2019年至2020年,印美双边贸易额高达890亿美元(占印度贸易总额的11%),美国也是印度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第五大来源国。虽然印度与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欧洲和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也在加强,但就目前而言,美国在印度的经济外交中尤为重要。

不过,印美经济合作仍然存在不足。这两个国家都是消费驱动型的经济体,同时也都是净出口国(二者在经常项目赤字上分别排名全球第一与全球第三)。除特定行业外,印美都不是像中国、德国、日本或韩国那样的制成品出口大国。就美国而言,这是其经济发展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印度而言,这是其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的。在基础设施与政府支持的机构投资领域,两国的经济联系也并不紧密。与此同时,能源和国防领域只是近年来才有所发展。

未来十年,印美经济往来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估:贸易、移民、资本流动、技术以及标准与规范的建立。第一,贸易发展的前景令人担忧,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美国制造业的演变、印度工业的发展以及贸易摩擦的解决进程。印美对国内失业与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关切,让两国在商业贸易上做出让步变得更加困难。第二,移民问题的解决将遇到更大困难,并很可能导致两国关系走向紧张。不过,印美人文交流前景可观,挑战在于如何利用侨民和教育交流来促进经济福祉。第三,资本流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能否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经济复苏。第四,技术可能为加速印美经济联系提供最大的动力,在安全、通信和环境方面产生广泛影响。最后,标准与规范可能是印美经济接触的重要领域,并具有全球影响力。印美作为两个大型的民主经济体,可能(与欧洲、日本一起)塑造可持续发展、国际贷款、电信和银行体系等众多领域的全球标准。对于印度未来十年的经济外交而言,这些领域更加值得重视。

印度与美国发展经济外交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美国对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一定体现在主导国际经济交流的每个方面,而是掌握整体方向。未来十年,印美可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贸易休战”),签订双边或多边优惠贸易协定,通过政府协调促进大规模投资,开展教育对话,甚至组织或推动气候、新兴技术、国际金融以及出口管制等领域全球规范的多边讨论。

【作者:Dhruva Jaishankar杜鲁瓦·伊尚卡尔,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美国项目负责人。】


4月26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exploring-india-economic-diplomacy-us/

专家评论

【印度教徒报】恢复印中关系需要两国降低期待值

“降低期望”似乎并不是解决印中关系近期问题的良方,但却有可能为其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在2020年的边境危机后,印中关系严重破裂,双方都在寻求新的平衡。两国在4月初举行…

“降低期望”似乎并不是解决印中关系近期问题的良方,但却有可能为其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在2020年的边境危机后,印中关系严重破裂,双方都在寻求新的平衡。两国在4月初举行的“二轨对话”中也达成了这一共识。在印度安纳塔·阿斯彭中心(Ananta Aspen Centre)和隶属于中央党校(Central Party School)的中国改革论坛(China Innovation Forum)的组织下,印中前大使和军方官员进行了会晤,这可能是两国自边境危机后第一次举行此类对话。

2018年以来在武汉和金奈举行的两次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本是维持印中边境和平不受干扰的重要渠道,甚至被视为两国关系“再出发”的标志,结果却又是一场黄粱美梦。与其再次从高期望转向熟悉的失望,或许寻求新的印中平衡应该在针锋相对的会谈和各自利益支配的对话主导下确定适度的目标,而非基于伙伴关系的远大目标。在此次对话中,印中在实现新的、更现实的双边关系方面达成了共识,并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三个问题——边界问题、贸易问题以及第三方问题。

首先,在印中边界西段班公湖地区脱离接触后,大家普遍认为边境危机将迅速解决的乐观情绪已经在明显的僵局下荡然无存。大多数中国专家认为边界问题将留给下一代解决,这也意味着边境地区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很长时间。但没有实现永久和平,也不意味着两国一定会发生冲突。如果中国明确表示,已经停滞19年的实控线确认进程几乎无法完成,那至少要确认最敏感地区的实控线并达成谅解,比如按时间或地区协调巡逻。这些都是过去曾帮助边境局势降温的具体举措。

其次,印度在贸易方面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莫迪执政的头几年,印度政府曾竭力讨好中国公司。如今印度谈论的重点却是“经济脱钩”。放弃所有的印中合作项目既不现实,也不谨慎。相反,印度需要一套由政府主导的理性方法,来决定双方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印度需要谨慎对待中国的5G技术,但该问题往往被简化为中国问题。印度需要的是一个保护印度利益、不把关键领域交给任何外部参与者的政策框架,而不能仅仅针对一个特定国家。

最后,关于第三国及外部接触日益增长的影响问题,印中需要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此次“二轨对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是如何从印美关系角度来看待中印关系的,这也是中国长期优先考虑的问题。在“二轨对话”中,印中双方都认为与其将所有这类接触都视为威胁,不如先讨论各自的底线。此外,随着两国关系走向稳定,印中可能开始更加关注金砖国家集团(BRICS)等共同参与的国际多边机制。

在2020年印中关系破裂后,双方都在规划未来关系的发展道路。两国可能会发现,与奢求太多相比,由强硬言辞与共同利益(哪怕是最微小的共同利益)推动的对话也许会带来更可观的回报。太急于让印中关系达到一个新高度往往会适得其反。

【作者:Ananth Krishnan 阿南什·克里希南,印度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曾任今日印度集团(India Today Group)中国分社社长兼副主编。】


4月15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why-less-may-be-more-for-india-and-china/article34320595.ece

专家评论

【辨喜国际基金会】中巴战略关系对印度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军事力量流入巴基斯坦,中国已经通过在印度的北部,东部和西边界部署武装力量而对印度形成了真正的压迫。这不仅使两线战争噩梦成真,而且使中国开始在克什米尔和…

随着中国的军事力量流入巴基斯坦,中国已经通过在印度的北部,东部和西边界部署武装力量而对印度形成了真正的压迫。这不仅使两线战争噩梦成真,而且使中国开始在克什米尔和区域问题上发挥影响。因此,中巴两国都必须被视为印度的潜在威胁。从2010年起,巴基斯坦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而且,只有中巴关系被描述为“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中巴经济走廊也使两国关系变得更加亲近。巴基斯坦军队现在毫不含糊地支持中国,表明它与中国安全和军事机构保持了密切合作。中国显然主导了中巴关系的议程设置,它可能只是将巴基斯坦视为初级伙伴,但巴无疑是一个足以实现其抱负的重要伙伴。

阻止印度崛起是中巴两国的共同目标。自2015年习近平在伊斯兰堡宣布了中巴经济走廊计划以后,中国对印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点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上表现得很明显。过去几十年,中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通过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事实上认可了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声索。为了保证其战略和经济利益,中国开始通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敦促印度缓和印巴关系。随着解放军成立西部战区,中国表明,一旦中巴经济走廊受到威胁,中国随时准备进行军事干预。因此,解放军西部战区对印度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

中巴经济走廊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军事成分,包括修建一条连接拉瓦尔品第和解放军南疆军区总部的光纤电缆、连接中巴铁路以及在瓜达尔港修建电子监听设施并使之成为中国的“后勤基地”。中巴两国还在情报和战术核武器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除此之外,中巴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正在成为印度的致命威胁,两国不仅合作建造舰艇,中国还可能向巴基斯坦提供航空母舰和战斗机。中国将继续孤立印度、限制印度崛起并在印度邻国间扩大其影响力。中巴两国在战略和区域问题上的共同利益表明,中国正在不断增加对印度的军事压力。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巴基斯坦对印度展开敌对行动,使印度陷入两线战争。

【作者:贾亚德瓦.拉纳德,Jayadeva Ranade,前内阁秘书处辅助秘书(Additional Secretary),现任中国分析和战略研究中心主席。】


4月16日报道

https://www.vifindia.org/author/jayadeva-ranade

专家评论

【新印度快报】中俄印三国在阿富汗问题上仍有合作空间

在美国有两种思想流派,第一种流派将伊斯兰极端主义看作是美国的首要安全威胁,并认为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第二种流派认为,中东地区的相对稳定、伊斯兰国…

在美国有两种思想流派,第一种流派将伊斯兰极端主义看作是美国的首要安全威胁,并认为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第二种流派认为,中东地区的相对稳定、伊斯兰国的式微、沙特阿拉伯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也门战争结束的可能性都足以表明重塑美国优先事项的必要性。这一流派似乎已经说服了拜登,即与中国相比,阿富汗、中东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威胁都是次要的。继续担任世界警察并坚持阿富汗战争已不再是美国的战略,它希望重塑秩序以应对新的威胁。尽管在理想情况下,美国希望有一个使阿富汗保持一定程度稳定的安排,但面对中国,它愿意冒险撤军。

阿富汗问题还导致中巴出现分歧。巴基斯坦认为美国撤军是它的胜利,使它得以用过去的方式与塔利班合作,因此全力支持美国撤军;中国则持相反态度。一方面,塔利班的回归意味着伊斯兰极端主义有可能向周围地区扩散,由于阿富汗与新疆相邻,中国对此颇为担忧;另一方面,中国一直乐于看到美国在全世界不同地区履行安全承诺。从中东到俄罗斯再到阿富汗,美国对这些地区的安全承诺使中国得以在其崛起过程中避免被美国过多干涉,同时也为自身节约了大量资源与精力。

就其战略重要性而言,拜登决定撤军的首要影响似乎是给巴基斯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美国现在可能依赖巴基斯坦控制塔利班,并期望巴基斯坦在经历四年的内部动乱后,会更倾向于防止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该地区卷土重来。中国对巴基斯坦也有类似的期待。

印度政府必须拒绝一切试图使其军队前往阿富汗执行维和任务的企图。为了更好地维持平衡,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加快与塔利班建立联系。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有活力和不可预测的巴基斯坦。在处理共同关心的阿富汗问题上,中俄印三国仍有合作空间。显而易见,印度的战略重要性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水平。

   【作者:Syed Ata Hasnain,赛义德·哈斯南,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理事会成员,知名时事评论家,前印度陆军中将、第15军团(驻斯里那加)指挥官,曾担任印度陆军军事秘书。】


4月19日报道

https://www.newindianexpress.com/opinions/2021/apr/19/understanding-bidens-decision-on-afghanistan-2291762.html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两线战争”的挑战:印度的中巴安全困境

在2021年1月的记者招待会上,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国在军事与非军事领域的合作有所增加。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对两线战争。”尽管印度政治领导层在公开…

在2021年1月的记者招待会上,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国在军事与非军事领域的合作有所增加。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对两线战争。”尽管印度政治领导层在公开场合对此保持沉默,但该国其他高级军事指挥官已经承认了两线威胁。2020年9月,印度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将军承认:“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巴控克什米尔的经济合作,加上(中国对巴基斯坦)持续的军事、经济和外交支持,要求我们做好准备。这也构成了(中巴)在北部与西部边境采取协调行动的威胁,我们的防御计划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拉瓦特补充说,他相信印度军队将能够应对此类威胁,并已就此制定了计划。他说,该计划的关键是确定开展行动的主要和次要战线。

2020年10月,印度空军参谋长巴达乌里亚(Bhadauria)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空军部队已经做好了两线作战的准备,但他没有提供任何有关作战的细节。这些言论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只是军方最高领导层为了让国家放心的说法而已。由于资源匮乏、缺少明确战略以及相关的结构性因素,印度海军、陆军与空军实际上都无法应对两线挑战。

关于印度面临两线军事威胁的讨论始于2006年左右,并在2009年国防部长的行动指令中被正式阐述。印度的计划是为主要和次要战线做好准备,并通过威慑和劝阻来避免领土损失。2018年7月,军方曾表示已经将针对中国的“劝阻”姿态转变为“威慑”姿态,这一计划还将升级为“可信威慑”。劝阻和威慑计划都表明,印度在面临来自巴基斯坦的军事威胁时,没有与中国开战的能力。印度也从未为应对两线威胁提供资源。因此,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印度应对两线战争的最好结果就是在与中国的对抗中不失去领土并承受住来自巴基斯坦的压力。尽管印度可以选择使用核武器,但这也无法掩盖该计划严重的脆弱性。

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最近有所缓和,印巴关系也解冻在即,但未来印度仍面临着来自两国的艰巨挑战。印度防止两线战争的唯一手段就是做好战争准备,但印度又缺乏提供军事力量的必要经济资源。印度还可以选择与其他大国合作,以便从外部重新平衡其军事挑战,但四方安全对话也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印度来说,最明智的选择是既不打也不准备打一场两线战争。为此,印度将被迫寻求与其中一个对手保持长期和平,并杜绝二者串通从而威胁印度的可能性。由于这一决定不符合在印度占据主导的政治意识形态,军方很可能继续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资源受限、捉襟见肘、脆弱不堪。

【作者:Sushant Singh,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耶鲁大学政治学讲师(2019年秋)和《印度快报》副主编。】


4月19日报道

https://www.stimson.org/2021/the-challenge-of-a-two-front-war-indias-china-pakistan-dilemma/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德国需要加强印德合作的原因

印度与德国保持着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自2011年以来,两国一直在举行内阁级别的双边磋商。2020年9月,对于印度占据关键角色的印太地区,德国制定的印太方针阐明了它在该地区…

印度与德国保持着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自2011年以来,两国一直在举行内阁级别的双边磋商。2020年9月,对于印度占据关键角色的印太地区,德国制定的印太方针阐明了它在该地区的利益与承诺。然而,印德合作中仍存在缺陷。

几十年来,印德关系一直在不温不火地缓慢发展,双方既没有重大损失,也没有重大收获。但近年来,国际体系受到了两大冲击:中国崛起以及“相互依存的武器化”。一方面,中国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而且并不局限于周边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其全球影响力的示例。另一方面,少数大国全球价值链“武器化”的能力日益增强,提升了某些国家伤害西方国家的可能性。以上趋势的发展要求德国(乃至欧洲)从范式层面转变其外交政策。仅由、或主要由商业利益驱动的政策可能容易让公民在食品安全等关键领域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在保持经济繁荣的情况下,要从以上威胁中保护自身,就必须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建立可靠的价值链。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能够与德国达成这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印德关系之所以尚未发挥其真正潜力,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与印度相比,和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相对简单。尽管莫迪执政期间印度在促进商业便利性方面有所突破,但与印度进行商业洽谈和业务合作仍比较复杂。其次,认为印度民主存在缺陷,就进一步认定印度不是值得合作的伙伴,这种观点在德国司空见惯。最后,在第二点基础上,德国将贸易和投资作为深化印德关系的主要渠道。然而,这一坚持牺牲了自由主义的宏观价值理念,导致德国(与欧盟)走进了劳工和环境标准的死胡同。以上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具体而言,德国与印度需要就实际问题制定相关议程。

印太地区是印德可能达成合作的区域之一。德国在2020年9月提出了印太方针,并决定在今年派遣一艘护卫舰。德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其他国家对四方安全对话的兴趣日益浓厚之时,德国(或整个欧盟,这取决于欧洲印太战略的演变趋势)也可以考虑加入这一倡议,成为致力于维护该地区稳定、和平和自由的重要力量。印德两国急于寻求合作的另一个层面可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德国和印度可以共同寻求更紧密的欧盟-印度互联互通路线,并通过双方都感兴趣的清洁能源项目来实现这一点。

西方民主国家与印度建立富有意义的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欧盟与拜登政府似乎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现在轮到德国了。

【作者:Amrita Narlikar,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名誉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院(GIGA)院长,汉堡大学教授。】


4月8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why-should-germany-work-more-with-india/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印度还要放任美国为所欲为多久?

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文章中强调为什么印度在与美国来往时需持严重怀疑的态度,以及为什么美国的行为不值得信任。鉴于印度政府在一系列因素刺激下出现的高度制度化的亲美政策…

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文章中强调为什么印度在与美国来往时需持严重怀疑的态度,以及为什么美国的行为不值得信任。鉴于印度政府在一系列因素刺激下出现的高度制度化的亲美政策倾向,印度政府会对美国舰艇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穿越拉克沙群岛(Lakshdweep Islands)附近水域并发表声明而感到惊讶也不足为奇。令人担忧的不仅是这次航行,更是随后美国政府发布的关于主张其过境权利不受限制的声明。

印度海军的信息管理和分析中心(IMAC)在跟踪琼斯号(John Paul Jones DDG-53)驱逐舰从海湾地区向东航行的路线时,就已经意识到这艘舰艇侵入了印度领海,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那么,为什么美国觉得有必要就这艘船进行“航行自由行动”一事大张旗鼓,暗示印度在言辞或行动上反对这一主张呢?此次“航行自由”声明中,还提及了南中国海与台湾海峡主权常被美国舰艇藐视的中国,让这起事件更加耐人寻味。

如果美国将印度这一“遏制中国的战略伙伴”与中国相提并论,那在更大的地缘战略博弈中,印度与美国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琼斯号事件显然是美国故意触犯印度,让印度政府明白美国能够在假意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倡导的、美国在南中国海主张的海洋秩序的过程中随心所欲。

这让莫迪政府陷入了政治困境。拜登上任后,莫迪政府不得不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侮辱和轻蔑。例如多个美国机构抨击莫迪政府侵犯人权,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只将印度列为“部分自由”国家,以及美国向印度征收反制关税(counter-tariffs)以损害印度的出口经济等等。但美国将印度视为与中国同级的潜在战略障碍就要另当别论了,这削弱了莫迪政府以美国为中心的整体外交政策。如果印度继续对此类“航行自由”事件不闻不问,就意味着美国舰艇正在开创他国海军随意侵犯印度领海的先例,像美国这样的朋友又与敌人有什么区别?

【作者:Bharat Karnad 巴拉特·卡纳德,印度联合军种学会(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of India)的杰出研究员和政策研究中心的名誉教授。评论文章首发于印度媒体《The Wire》。】


4月12日报道

https://thewire.in/security/us-navy-ship-indian-maritime-territory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美国需要威慑对手,而不是疏远印太地区的朋友

不久前,美国第七舰队发布声明:“2021年4月7日,美国海军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在没有得到印度事先同意的情况下,在印度专属经济区内维护了自由航行的权利。”声明还称…

不久前,美国第七舰队发布声明:“2021年4月7日,美国海军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在没有得到印度事先同意的情况下,在印度专属经济区内维护了自由航行的权利。”声明还称:“通过挑战印度过度的海洋权利主张,此次自由航海行动维护了国际法的地位。”众所周知,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线上会议仅仅过去几周,美印联合海上军事演习也才刚刚结束。在美印关系迅速升温的背景下,这一无谓的公开声明只能被看做是令人惊讶的愚蠢言论。考虑到第七舰队司令部所引用的“国际法”来自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以下简称《公约》),美国海军行为的不正当性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印度已经批准了这份在1994年生效的公约,但极为讽刺的是,美国却因其尚未批准该公约而引人关注。联合国秘书处没有责成任何国家监督《公约》的执行,因此,美国在公约的执行问题上如此傲慢地自视为“全球警察”实在是令人迷惑不解。美国之所以反对公约,根源似乎在于各国普遍接受以下条款,即“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底不受任何主权管辖”,而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据报道,里根总统认为这种乌托邦式的概念有利于欠发达国家,从而否定了美国的技术优势。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公约》。

与此同时,在中国不断塑造既成事实的情况下,美国海军通过恐吓性的航行自由行动和挑衅性的声明来吓唬马尔代夫或友好的印度似乎毫无意义。中国正在加速实现其对南中国海的控制。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还是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和《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看起来都没能阻止中国的进取意图和正在实施的海洋大战略。四方安全对话还被中国描述为海洋泡沫(sea foam)。在这样一个充满忧虑的环境中,美国决策者需要对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的航行自由行动的有效性进行仔细评估,以威慑对手而不是疏远朋友。

【作者:阿伦·普拉卡什,Arun Prakash,前印度海军参谋长。】


4月12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us-navy-warship-india-eez-area-freedom-of-navigation-lakshadweet-7269343/

专家评论

【The Quint】为什么印度不用担心俄巴关系

前不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了巴基斯坦,巴外交官和媒体为此感到欣喜若狂。拉夫罗夫确实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随着普京已明确决定将执政到2036年,拉夫罗夫的地位还…

前不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了巴基斯坦,巴外交官和媒体为此感到欣喜若狂。拉夫罗夫确实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随着普京已明确决定将执政到2036年,拉夫罗夫的地位还会继续提升。无怪乎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在与拉夫罗夫会晤时口若悬河,他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尽管两国发布了热情洋溢的声明,但俄巴双边关系中仍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在防务关系领域,随着普京在2012年访问巴基斯坦,两国的防务合作似乎有了良好开端。但据报道,由于印度的担忧,俄巴合作暂时没有下文。之后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和陆军参谋长先后访问俄罗斯,但都没有取得多少成果。直到2018年,俄巴第一次联合军事协商会议(Joint Military Consultative Meeting)决定,允许俄罗斯培训巴基斯坦军官,并举行联合演习。2020年,俄罗斯本计划参加巴基斯坦组织的海上军事演习,由于印度的反对,该计划最终流产。虽然俄巴防务合作也有一些进展,但相对于印俄防务合作,俄巴合作实在是乏善可陈。

在贸易领域,俄巴的合作更少,双方在新闻发布会上热烈地期待着双边贸易实现45%的增长,但即便如此,两国的贸易额也只有7.9亿美元。相比之下,印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00亿美元,而且还有尚待开发的巨大潜力。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俄罗斯将成为巴基斯坦的重要投资国。传言称巴基斯坦吸引了140亿美元的能源管道建设投资,但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表示希望将管道延伸到印度和孟加拉国,甚至是中国,巴基斯坦本身没有能力吸引如此巨大的能源投资。

俄巴关系的发展令巴基斯坦非常高兴,因为它知道这会使印度烦恼不已。但事实上,印俄两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俄罗斯在中印边境对峙期间为中印两国传话即是最新证据。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好的双边关系应当基于利益,而不是基于情感。显然,印俄关系很符合这一点,利益才是印俄关系的基础。由此看来,俄巴关系还远远不够。

【作者:塔拉·卡尔塔,Tara Kartha,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主任,现任和平与冲突研究所杰出研究员。】


4月13日报道

https://www.thequint.com/voices/opinion/india-pakistan-russia-united-states-defence-diplomacy-military-relationship-challenges#read-more

专家评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拉彼鲁兹”联合演习与印法战略伙伴关系

4月5日至7日,“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将首次参加法国在孟加拉湾行的“拉彼鲁兹”(La Pérouse)联合海军演习。相关报道出炉之际,外界纷纷猜测域外参与者对“四方安全对话…

4月5日至7日,“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将首次参加法国在孟加拉湾行的“拉彼鲁兹”(La Pérouse)联合海军演习。相关报道出炉之际,外界纷纷猜测域外参与者对“四方安全对话”的兴趣与日俱增,“四方安全对话+”框架即将形成。例如,英国发布了安全、国防、发展和外交政策的综合评估,概述了其“印太企划”。此外,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也呼吁欧洲“为未来的印太接触制定共同愿景”。不过,尽管印太地区的建设进一步国际化,但法国在该地区的参与仍是独一无二的。

法国任命了第一位驻印太地区大使,强调了该地区作为其海外领土和93%专属经济区所在地的重要性。马约特岛(Mayotte)、留尼汪岛(La RéUnion)及周边岛屿、部分南极地区等法国领土都位于印度洋南部。法国也是唯一一个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都拥有海外领土的欧洲国家。随着法国将自身定位为“印度洋沿岸国家”,它不仅邀请印度参与法、澳、日、美2019年发起的“拉彼鲁兹”(La Pérouse)联合海军演习,还称印度是其“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法国的努力旨在实现其在印太地区的“常驻大国”地位,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角色再次提出质疑。

在美国国际主义的政治信誉下滑之际,一些评论人士开始警告美国,不要让自己深陷于“充斥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未经审查的假设”的地缘政治版图中,并称印太建设“只是一场对抗中国的平衡游戏”。还有人批评美国的印太承诺夸大了“地区范围”,美国对此是否真正存在兴趣还有待商榷。尽管美国在政治、军事和能力建设方面对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但美国之所以将印度培养为该地区安全提供者,主要是因为他打算将资源全部集中于印太地区中的太平洋区域。

法国在印度洋地区拥有真正的“博弈资本”,在印度看来,法国的海外领土使该地区的问题成为了主权问题。因此,印度选择与法国在印度洋进行联合巡逻,并拒绝了“几名美国高级军官”提出的印美海军联合巡逻。印法利益趋同也促进了两国伙伴关系的横向扩张与“法印澳轴心”的形成。不仅如此,印法对东非与西北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构想也完全一致,而美国不久前才将印太战略扩大到该地区。总而言之,“四方安全对话+”框架可能在未来形成,随着印法在印度洋共同利益的发展,法国将在这一进程中居于引领地位。印度早期在印法合作伙伴关系中的审慎投资似乎正在奏效。

【作者:Kashish Parpiani 卡希什·帕尔皮亚尼,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战略与美国外交政策;Mrityunjaya Dubey,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实习研究员。】


4月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la-perouse-quad-naval-exercise-and-indias-strategic-partnership-with-france/

专家评论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印度不能回避缅甸难民问题

尽管缅甸是印度的邻国,两国有着1640公里的陆地边界与跨越孟加拉湾的漫长海上边界,但印度媒体对缅甸的关注相对较少。自1948年独立以来,除了短暂的民主治理,缅甸一直由占…

尽管缅甸是印度的邻国,两国有着1640公里的陆地边界与跨越孟加拉湾的漫长海上边界,但印度媒体对缅甸的关注相对较少。自1948年独立以来,除了短暂的民主治理,缅甸一直由占多数的缅族军队统治。该国的民族叛乱已经蔓延到境外,延伸到中国、泰国和印度东北部。缅甸第一位统治者昂山将军(昂山素季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缅甸最后一段短暂的民主统治还没有坚持十年,就在2021年2月1日军方拒绝接受全国选举结果,并再次接管政权后结束了。中国拒绝干预缅甸的军事统治,并限制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跨越中缅边境的活动。印度曾在联合国安理会敦促缅甸恢复文官统治。但因中俄两国的否决,对缅甸军政府采取国际行动的提案势必难以得到国际支持。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印度与缅甸的关系一直在稳步发展。印度承建了孟加拉湾实兑(Sittwe)港等重大项目,并为数百名来自缅甸各个领域的学生、学者和专家提供奖学金,还促进了该国IT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印缅军队关系都十分融洽,印度最近为缅甸提供了一艘潜艇以保障其海上安全。两国军队还在打击跨境分离主义组织方面进行了密切合作。如今,缅甸军队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暴力镇压已经导致550多人丧生。印度一直在努力寻求就结束暴力达成相关协议,但都无济于事。

印度还面临着包括警察在内的缅甸国民靠近边境的问题,这些难民越境前往米佐拉姆(Mizoram)和曼尼普尔(Manipur)等邦寻求庇护。印度内政部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他们坚持要求将所有寻求庇护的人送返边境,而没有意识到这些难民与米佐拉姆和曼尼普尔等邦人民的亲缘关系。拒绝缅甸难民入境不仅会遭到曼尼普尔和米佐拉姆人民的抗议,还将损害印度的国际形象。

缅甸的东盟邻国们在如何处理缅甸局势的问题上存在难以和解的分歧,而中国则坚持认为应该避免任何形式的干预。只有印度和日本在不断努力,旨在形成结束暴力的国际政治共识。为了制止缅甸将军们过度使用武力的行为,东盟各成员国的领导人认为有必要与缅甸进行接触。印度和日本会支持这一方案,以恢复缅甸的和平与和谐。

【作者:G Parthasarathy 高·帕塔萨拉蒂,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印度前外交官,曾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驻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塞浦路斯高级专员等职。评论发表于《The Hindu Businessline》。】


4月5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opinion/columns/g-parthasarathy/india-must-not-turn-back-myanmar-refugees/article34246663.ece

专家评论

【印度快报】为什么印度必须谨慎对待巴基斯坦提出的和平倡议?

自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卡马尔·贾韦德·巴杰瓦(Qamar Javed Bajwa)提出和平倡议以来,其国内不断有要求和平的声音出现。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状况?一方面,巴基斯坦的和平倡…

自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卡马尔·贾韦德·巴杰瓦(Qamar Javed Bajwa)提出和平倡议以来,其国内不断有要求和平的声音出现。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状况?

一方面,巴基斯坦的和平倡议并不具有建设性。巴杰瓦所说的每一件事情,包括有必要使巴基斯坦成为地缘经济中心,都只不过是重复巴基斯坦历任当权者的陈词滥调。巴杰瓦也不是第一个提出和平倡议的陆军参谋长,齐亚·哈克和穆沙拉夫都曾提出过类似的倡议。另一方面,在策略层面上使双边关系变得更加稳定是当前印巴两国的共同需要。与印度对抗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巴基斯坦常年处于经济困境。此外,由于巴阿边境的紧张局势以及印度更加关注中印边境的动向,保持印巴边境稳定也符合两国的利益。

除了上述策略上的必要性以外,印巴和平进程的每件事项都和从前一样模糊且复杂。印巴两国要想提升双边关系,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包括将外交使团恢复到高级专员级别,以及在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和放宽旅行限制以后恢复被巴基斯坦中断的双边贸易。在1997年至2012年间断断续续举行的综合对话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在贸易和人员往来问题上的进步不应当被看做是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的“筹码”。然而,巴基斯坦最近的和平倡议将克什米尔问题置于两国未来接触的核心,它为推动和平进程所提出的最新条件完全适得其反。此外,印度对巴外交狭小的政治空间和巴基斯坦军队固有的制度弊端也是阻碍双方走向真正和平的消极因素。

以上所有的考虑都要求我们谨慎回应这份由巴方主动提出的和平倡议。和解的言辞和对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的限制在过去被认为是策略性的和可逆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巴基斯坦放弃其对宪法第370条的要求并把资金投入到本国经济发展当中,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敞开外交接触的大门,并配合巴基斯坦从地缘安全议程向建设性的经济议程转变。与此同时,由于过去几年局势极为动荡,我们应该尽可能维持停火并控制两国国内的极端言论,以更好地管理复杂的双边关系。

【作者:沙拉特·萨巴瓦尔,Sharat Sabharwal ,前印度驻巴基斯坦高级专员。】


4月6日报道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india-pakistan-relations-border-ceasefire-qamar-javed-bajwa-7260445/

专家评论

【The Print】印度应支持美国撤军

经过十多年的战争,美国已经成功阻止塔利班重掌政权,但这一成果却因特朗普在2020年2月与塔利班达成的和平协议而受到了损害。该协议承认,只要阿富汗不被用作向美国发动恐怖…

经过十多年的战争,美国已经成功阻止塔利班重掌政权,但这一成果却因特朗普在2020年2月与塔利班达成的和平协议而受到了损害。该协议承认,只要阿富汗不被用作向美国发动恐怖袭击的基地,武装分子就可以与喀布尔政府分享权力,而加尼所领导的民选政府并未承认这一协议。根据预想的和平进程,美国军队将于2021年5月1日前全部撤出阿富汗。但随着拜登入主白宫,这份协议未必能得到履行,因为加尼政府和塔利班之间没有达成权力分享的协议,美国担心一旦它从阿富汗撤军,塔利班很可能会接管整个国家。

印度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会损害印度的利益,因为塔利班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将破坏其连接中亚和伊朗的计划,并且有可能鼓励巴基斯坦向印度输出恐怖主义。这些担忧无疑有其道理,但可能犯下了一叶障目的错误。阿富汗问题各方组成的复杂网络使人们忽视了一个首要问题,即阿富汗问题必须解决,哪怕通过暴力方式也在所不惜。数十年的外国干涉仅仅只是延长了漫长而曲折的和平之路,必须让阿富汗人民自己解决这场意识形态之争。无论阿富汗内部谈判是否取得进展,美国都必须撤军。最重要的是,所有国际参与方,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都不能干涉阿富汗局势,它们的行为应限于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发展援助。

在塔利班问题上,印度最近对它的默许充其量只能被视为战术行为。在战略上,塔利班掌控权力将损害印度的利益,印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立场决不能动摇,即使这意味着把糟糕的后果留给阿富汗人处理。塔利班一直披着与外部入侵者战斗的意识形态伪装,美国撤军将使它的伪装不攻自破,并对其构成战略打击。撤军还将使巴基斯坦不再能利用美国,印度也会从中受益。美国撤军有利无害,而延长这一进程无疑会加深阿富汗人民的苦难。

【作者:普拉卡什·梅农中将,Lt General Prakash Menon,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军事顾问,TakshaShila Institution战略研究项目主任。文章原题为“India’s recognition of Taliban should just be tactical, not let it rule Afghanistan again”。】


4月6日报道

https://theprint.in/opinion/indias-recognition-of-taliban-should-just-be-tactical-not-let-it-rule-afghanistan-again/634784/